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捕诉关系实证研究――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的观察优秀毕业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提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提示 一、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分为: 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 二、论文的正文篇幅要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论文不低于 2 万字,属于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与调研报告的学位论文,不低 于 1.5 万字。 三、应用性专题、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必 须要有案例材料作为支撑,案例材料计算在正文篇幅的字数内。 注(其余要求见网页) : 西南政法大学网站-研究生部网页-法律硕士-培养要求 -关于规范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提示:提示: 捕诉关系实证研究捕诉关系实证研究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的观察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的观察 是是 应用性专题应用性专题 论文论文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法律硕士理论性研究论文法律硕士理论性研究论文 评阅参考标准评阅参考标准 法律硕士调研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法律硕士调研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应用性专题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应用性专题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一、 论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与司法实践价 值 二、对文献资料掌握的程度 二、所选案例及调研数据是否紧扣论题 三、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 知识水平 三、 论述及论证方法是否反映了对基础理 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四、论文的创造性 四、是否针对特定的问题做出了独立思 考,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 五、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 五、不拘泥于理论性研究论文格式,具有 与论文类型相适应的写作规范与逻辑 六、论文的不足 六、论文的不足 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水平 优( )良( )中( )差( ) 论文所反映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差( ) 论文写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 论文写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 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 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 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 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捕诉关系实证研究捕诉关系实证研究 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的观察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的观察 导导 师:潘金贵师:潘金贵 副教授副教授 作作 者:马和和者:马和和 中国重庆中国重庆 二八年九月二八年九月 1 内容摘要 现行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控辩式庭审方式, 对于检察机关在法庭上运 用证据指控和证明犯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侦查活动中收集 和固定证据以服务公诉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案件质量和诉讼效 率,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行了“检察引导侦查”改革。然而在现行捕诉分离 体制下, 由于捕诉两部门对引导侦查和证据要求的认识及出发点不同, 致 使审查批捕这一中间环节人为的割裂了侦查与起诉的内在联系, 起诉的证 据要求不能直接贯彻到侦查阶段的收集证据过程中, 从而使得 “检察引导 侦查”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预期作用。 捕诉合一的实质是检察机关内部职权的重新组合, 其目的在于打破以 侦查为中心的传统诉讼格局, 建立起诉统帅侦查, 侦查服务起诉的新型犯 罪追诉模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捕诉合一能有效落实检察引导侦查, 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也有利于深化主诉检察官制度的改革和以公诉为 龙头的审判前程序的建立, 是完善检察制度, 优化内部检察权行使的有益 尝试。 关键词关键词:捕诉合一 实证研究 法律监督 检察改革 1 abstract the prosecution-defense trial under the current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mposes a higher level of standard against the prosecution authority in respect of the evidence and proof in the court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collection and formulation of evidence in police-investig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sure correctnes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the prosecution,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launches a “prosecution directing investigation” reform. nevertheless, as “arresting approval” and “prosecution” are separated in the current regime, and the arresting approval authority and prosecution authority each has a different view and standard regarding the evidence, the link between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is deliberately disconnected. the requirement of evidence for prosecution does not apply to collection of evidence in police-investigation. therefore, “prosecution directing investigation” can hardly reach its actual goal. the nature of arresting approval and prosecution unification is reorganization of internal powers of the prosecution authority. the purpose of such unification i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police-investigation centered criminal procedure into the new “prosecution directing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serving prosecution” mode. experiment results suggest arresting approval and prosecution unification effectively leads to “prosecution directing investigation” and also is helpful to complete “leading prosecutor” reform and establish a prosecution centered pre-trial procedure. this is a good attempt to perfect the prosecution system and optimiz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prosecution powers. key words: arresting approval and prosecution unification, evidence research, legal supervision and prosecution reform 1 目 录 绪 论 . 1 (一)捕诉关系及其基本类型 . 1 (二)捕诉关系的历史沿革 . 2 (三)选题的意义 . 3 一、捕诉关系的实证调查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 . 5 (一)概述 . 5 1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捕诉部门的基本情况简介 . 5 2数据、资料来源: (20032007 年度) . 5 (二)现行捕诉分离机制的运行情况考察 . 5 1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5 2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 . 8 3侦查监督情况统计分析 . 10 4办案质量情况统计分析 . 11 (三)捕诉合与捕诉分离对比考察 以南明区检察院为标本 . 13 1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14 2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 . 14 3侦查监督情况统计分析 . 16 4办案质量情况统计分析 . 17 二、捕诉分离的原因 . 19 1内部原因基于部门利益的考量 . 19 2外部原因基于法律监督权的考量 . 20 2 三、我国捕诉关系改革的基本路径:捕诉合一机制 相对合理的现实选择 . 25 1建立捕诉合一制度的必要性 . 25 2建立捕诉合一制度的可行性 . 34 结 语 . 39 参考文献 . 41 1 绪 论 (一)(一)捕诉关系及其基本类型捕诉关系及其基本类型 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 作为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前程 序的两项重要职权, 其行使是由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行使还是由两个内设机 构分别行使,主要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批捕部门1和主要行使公诉权的公诉 部门是应当合并还是分离, 长期以来都是检察实务部门和学界广泛关注的 问题。人民检察院内部的捕诉关系,可以分为合一和分离两大基本类型: 所谓“捕诉合一”是指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由检察机关内部的一个职能部 门,集中承担审查批准(决定)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并履行相关法律监督 职能的工作机制;2与之相对应的“捕诉分离”,则是指由检察机关的两个 内设部门分别行使审查 (决定) 批捕权和审查起诉权并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 一些地方检察院进行捕诉合一机构改革, 将原来分设的批捕 部门和公诉部门合并, 承办案件的检察人员统一负责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 查起诉工作,此举在检察机关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主张捕诉合一的论者认为: 首先, 捕诉合一通过检察机关内部职权和 人员的重新组合,避免了机构的多重设置、人员的浪费、工作的不必要重 复,可以缩短办案期限,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其次,捕 诉合一后承办人责任心明显增强, 有利于引导侦查,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退 回补充侦查的时间和次数,从而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再次, 实行捕诉合一可以统一检察机关内部的案件掌握标准, 避免对同一事实因 认识不一致而作出不同决定的尴尬。3 反对者认为,从诉讼法理看,捕诉合一否定了批捕程序的独立价值。 在检察实践方面, 捕诉合一导致缺少一个监督环节, 不利于保证案件质量, 也不利于内部监督制约;易导致以起诉标准代替批捕标准,该捕不捕,从 而影响检警关系; 可能导致逮捕权的滥用或不当使用, 出现以捕代诉或是 凡捕必诉;弱化了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不利于对侦查权的制约;导致 1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部门已于 2000 年更名为侦查监督部门,为行文方便,本文仍沿用旧称为审查批捕部门。 2许永俊: 多维视角下的检察权 ,法律出版社,2007 年 12 月第 1 版,第 131 页。 3朱文俊: 浅议关于“捕诉合一”的几个问题 ,载于中国检察论坛 ,2001 年增刊,第 42 页。 2 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专业化的队伍建设。4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在 2005 年 5 月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 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坚持捕诉分离,“捕诉分离是诉讼规 律的科学总结, 捕诉合一, 不利于保证案件质量。 有的地方搞捕诉合一的, 除个别经批准进行机构设置整体改革试点的以外, 一律要纠正过来。 个别 整体改革试点单位将捕诉两个机构合署办公的, 在审查批捕、 公诉环节必 须由不同的承办人办理。”5由此似乎可以看出最高检察机关对捕诉关系的 态度:原则上反对捕诉合一,强调必须坚持捕诉分离;同时也允许个别地 方检察院进行改革试点,但前提是机构可以合并,人员必须分开。 (二)(二)捕诉关系的历史沿革捕诉关系的历史沿革 然而从现有资料来看, 检察历史上的捕诉关系, 远没有今天的如此重 要和富有争议。 自 1978 年复建以后的 20 年间, 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作为 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中的具体业务活动, 长期以来并没有依此划分 相应的职能部门,而是将这两项权力统一由“刑事检察部门”集中行使。与 之相对应的内设机构设置是, 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刑事检察厅, 地方各级 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设立刑事检察处(科) 。虽然有的地方检察 院分设有刑事检察一处(科)和刑事检察二处(科) ,分别行使审查逮捕 和审查起诉权,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内设机构序列和工作规定中,6审 查逮捕和审查起诉仍然只是一个内设机构所行使的两项职权而非两个彼 此独立的业务部门。 直至 1996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刑事检察工作会 议上提出批捕、 起诉分设两个机构的要求后, 最高检的刑事检察厅于 1999 年分设为审查逮捕厅和审查起诉厅,2000 年,审查批捕厅更名为侦查监 督厅,审查起诉厅更名为公诉厅7。至此,审查逮捕部门和审查起诉部门 成为检察机关内部各自独立的两大职能部门。 然而就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捕诉分离的同时, 一些地方检察机关也 开始进行捕诉合一的改革,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在 2000 年实行“捕诉合 4黄霞 肖中伟: 捕诉合一的利弊分析 , 5最高检副检察长称防止冤错案要严把审查逮捕关 ,载于检察日报 ,2005 年 5 月 16 日。 6参见 1991 年 10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第 70 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细则 。 7孙谦: 人民检察的光辉历程纪念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 30 周年 ,载于人民检察 ,2008 年第 11 期。 3 一”制度试点,将原起诉一处、起诉二处、批捕处分别更名为刑检一处、 刑检二处、刑检三处。刑检二处负责职务犯罪案件的批捕和起诉,刑检三 处负责走私案件的批捕和起诉,刑检一处负责其它案件的批捕和起诉。 82005 年,该院拟在捕诉合一的基础上建立刑事检察局,相关事宜已进入 实际论证阶段。9还有一些地方检察院尽管名义上没有实行捕诉合一,但 是通过“捕诉联动”或“捕诉衔接”10、“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1或“赋予主诉检 察官以批捕权”12等方式实际运行捕诉合一机制。 因此,就目前而言,捕诉关系处于分合并立的状况;就历史而言,自 1978 年检察机关复建以来至今的 30 年间,捕诉关系走过了由合到分,再 到分合并立的历程。 (三)(三)选题的意义选题的意义 按说批捕部门与起诉部门的关系, 无论是将审查批捕权和审查起诉权 集中行使的“捕诉合一”模式还是分离行使的“捕诉分离”模式,都只是在现 行法律框架内, 检察机关内部职权的组合或划分, 其性质与公安机关的侦 审合一改革或人民法院内设审判庭的机构设置改革, 并无二质。 然而在检 察实践中, 捕诉关系却是长期困扰检察机关刑检部门的问题, 在检察引导 侦查工作机制推行之后, 此问题尤为突出。 对于检察引导侦查的主体应当 是公诉部门还是批捕部门, 检察机关内部长期以来存有争论, 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了检察引导侦查工作机制的深入展开和广泛推行。 同时近年来对刑事诉讼审判前程序尤其是检警关系的研究也渐为学 术界所关注, 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也纷纷发表文章, 提出改革或重构我国 的检警关系13。而作为检警关系一方主体的检察机关批捕、起诉部门,二 部门之间关系的改革和调整对于检警关系乃至整个刑事诉讼审判前程序 的重新构建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是检察改革乃至刑事诉讼改革的重 8刘良龙 郭卫群:深圳检察机关在全国独推“捕诉合一”, 载于人民网-深圳视窗, 2005 年 5 月 25 日, 9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深圳市检察院拟设刑事检察局 ,载于广东新闻网,2005 年 8 月 12 日, 10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 建立捕诉联动机制 ,载于检察日报 ,2001 年 11 月 22 日。 11高忠祥 吴国玲: 浅谈如何构建捕诉一体化,载于检察日报,正义网,2005 年 1 月 25 日, 12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 我院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初见成效 ,载于宜兴检察网,2005 年 7 月 26 日, 13陈卫东、郝银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 ,载于法学研究1999 年第 1 期。 4 要组成部分。 参考现有关于捕诉关系的论著,无论是捕诉合一的反对者还是主张 者,反对或主张者的理由一般都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1、是否有利于提 高办案效率和质量;2、是否有利于加强检察监督;3、是否有利于检警关 系的协调发展;4、是否有利于专业化的检察队伍建设。然而,无论哪一 方的观点,都更多的是理论上的阐述,较少有实践中的数据支持。笔者以 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捕诉部门的实际工作为视角, 围绕上述四个问题进行 实证研究,以期有所裨益。 5 一、捕诉关系的实证调查以贵阳市检察机关为视角 (一)(一)概述概述 1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捕诉部门的基本情况简介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捕诉部门的基本情况简介 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有十二个检察院, 贵阳市检察院为省会城市检 察院,下辖十个区、县基层检察院,另辖一个负责监管场所检察工作的筑 城地区检察院。 笔者以 2003 年至 2007 年贵阳市及所辖区、 县两级共十一 个检察院批捕、公诉部门的工作数据为研究对象。 2数据、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 (20032007 年度)年度) (1)贵阳市及所辖区、县两级检察院批捕部门刑事立案监督、侦 查活动监督情况报表 、 审查逮捕情况报表 ,公诉部门审查起诉情况 报表 、 出庭公诉案件审判结果情况报表等相关报表。 (2)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编贵阳检察年鉴 。 (3)贵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所作的检察院工作报告 ,贵阳市中 级人民法院院长所作的法院工作报告 。 (4)与检察机关批捕、公诉部门,公安机关侦查部门部分办案人员 的交流。 (5)从检察内网查阅到的相关简报、规定、调研文章。 (6)其他材料。 (二)(二)现行捕诉分离机制的运行情况考察现行捕诉分离机制的运行情况考察 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从表 1 中可看出,20032007 年五年间,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批捕 部门和公诉部门所受理的案件整体均呈增长态势, 其中批捕案件的件数和 人数年均增长 0.50%和 2.04%,公诉案件同期增长 6.57%和 9.13%。二者 相比,公诉案件的年增长率更为显著,为批捕案件的 13.14 倍和 4.48 倍。 6 表表 1:全市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数据统计:全市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数据统计 项目 年度 批捕部门 公诉部门 受理(件) 受理(人) 批捕(件) 批捕率% 受理(件) 受理(人) 起诉(件) 起诉率% 2003 年 4812 7042 4308 89.53 5180 7955 4336 83.71 2004 年 5251 7788 4751 90.48 5776 8747 4950 85.70 2005 年 5316 7858 4840 91.05 7047 11189 5079 72.07 2006 年 4822 7312 4449 92.26 6492 10672 4699 72.38 2007 年 4867 7577 4516 92.79 6533 11020 4658 71.30 年均 5014 91.22 6206 77.03 年增长率% 0.50 2.04 1.40 0.90 6.57 9.13 2.11 -3.65 在考察捕诉两部门办案效率的时候, 一般是以两部门的年终未结案件 数为基准, 计算当年审结率, 即审结率 (受理案件数年终未结案件数) 受理案件数,以此作为衡量办案效率的指标。然而考察中发现,全市两 级公诉部门均普遍存在“突击退侦”现象,即为提高审结率,年终将并未审 查终结的案件集中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以消化未审查终结的在手案 件,从而造成公诉部门审结率虚高。因此,本文以批捕率和起诉率作为衡 量办案效率的指标进行考察, 因为批捕和起诉是捕诉两部门最主要的日常 工作和案件处理形式, 在排除了不捕率和不诉率突然不正常大幅提高的可 能之后,批捕率和起诉率比审结率更能客观的反映捕诉两部门的办案效 率。 从表 1 中可看出, 以批捕率和起诉率来看, 批捕部门在受案数呈小幅 增长的同时, 其批捕案件数和批捕率也同样保持着小幅增长, 五年间平均 批捕率为 91.22%, 年均增长 0.9 个百分点。 而公诉部门在受案数增长的同 时,起诉率却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 3.65 个百分点。这说明受理案件数 量的增长, 并没有影响到批捕部门的办案效率, 但对公诉部门的办案效率 影响较大。 五年来全市公诉部门的办案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与批捕部门 形成明显对比,这种对比在市检察院体现得更为鲜明。 在市检公诉部门, 虽然每年总的受理案件数量均有大幅增长, 但由于 7 级别管辖的要求, 大量的案件被下裁至基层检察院, 造成每年的实际受理 案件数量和起诉案件数量均明显减少。 然而在实际受理案件数量显著减少 的同时, 办案效率却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显著降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市检批捕部门在受理案件数量显著增长的同时, 办案效率却未受影响, 反 而逐年稳定提高。见表 2。 表表 2:市检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数据统计:市检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数据统计14 项目 年度 批捕部门 公诉部门 受理 批捕 批捕率% 受理 下裁 上报 实际受理 起诉 起诉率% 2003 年 455 353 77.58 581 215 262 554 361 65.16 2004 年 532 445 83.65 775 465 262 490 303 61.84 2005 年 670 570 85.07 998 644 266 505 327 64.75 2006 年 528 477 90.34 803 519 232 448 275 61.38 2007 年 601 562 93.51 868 644 217 374 204 54.55 年均 86.03 61.54 年增长率% 8.88 13.91 4.81 12.68 39.86 -5.20 -9.08 -13.22 -4.18 在捕诉两部门的人员配备上, 由于人员流动较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 及受所收集材料的限制,难以对全市的人员配备情况作出准确的统计分 析,下面仅就市检公诉部门的人员配置情况为代表作简要分析。 2002 年以前,市检公诉部门由起诉一处和起诉二处组成,起诉一处 案件受理范围主要是暴力型犯罪为主的普通刑事案件; 起诉二处则是以自 侦案件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案件为受案范围。两处人员合计 31 人。2003 年市检内设机构改革,撤销原起诉一、二处,组建公诉处, 受案范围覆盖原起诉一、二处的全部范围。通过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后, 曾在原起诉一、二处工作的干警中,自愿继续从事审查起诉业务的仅 5 人,其余 26 人均调动到院内其他部门。 组建之初,该处编制 32 人,实有 31 人,缺编 1 人,缺编率达 3.1%。 14受理为当年新受理案件(包括下级院上报案件) ,下裁为移送下级检察院案件,上报为下级检察院移送案件,实 际受理=上年积存退查重报当年受理下裁,审结率=(实际受理案件年末积存案件)实际受理案件。 8 法律职称结构为:检察员 14 人,助理检察员 11 人,书记员 6 人,办案人 员 26 人。自 2004 至 2007 年,该处人员大量外流,共计调出 21 人,补充 5 人。尤为突出的是,在外流的办案力量中,主诉检察官有 9 人,均为到 其他内设机构任职或遴选至上级检察院。 2007 年,该处编制 32 人,实有 15 人,缺编 17 人,缺编率达 53.1%。 法律职称结构为:检察员 8 人,助理检察员 5 人,书记员 2 人。在编的 15 人中,借调 2 人,实际在岗 13 人,办案人员仅 8 人。以办案人员配置 数量和实际受案数计算人均承办案件数, 2003年人月均受理案件数为1.78 件,2007 年人月均受理案件数为 3.90 件,五年间增加了 2.19 倍。 就全市范围而言,截止到 2007 年底,全市两级检察院公诉部门共有 干警 98 人,其中办案人员 72 人,2007 年人月均受理案件数为 7.56 件, 人月均起诉案件数为 5.39 件。 结论:在现行捕诉分离机制下,捕诉分离,各自为政,办案资源浪费 严重, 随着案件受理数量的不断上升, 公诉部门人少案多的办案压力日趋 突出,办案效率明显下降。在市检公诉部门,由于人员流失严重,办案效 率的下降尤为明显,公诉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对下指导的力度明显受制。 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 自 2002 年推行以来,检察引导侦查作为一项重大的检察改革举措,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对检警关系有所调整, 其出台伊始就引发了学术界和司 法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将有利于提高案件质量、提高诉讼效率。 然而数据表明, 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在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中的实际运行并 不理想,见表 3、表 4。 9 表表 3:全市批捕、公诉部门引导侦查案件数据统计:全市批捕、公诉部门引导侦查案件数据统计 项目 年度 批捕部门 公诉部门 讨论 勘察 建议 合计 讨论 勘察 建议 合计 退回补充侦查 件 件 件 件 引导率 (%) 件 件 件 件 引导率 (%) 件 退补率 (%) 2003 年 158 18 83 259 5.38 2 0 5 7 0.14 859 16.58 2004 年 237 30 127 394 7.50 3 0 1 4 0.07 1031 17.85 2005 年 258 25 28 311 5.85 4 4 4 12 0.17 885 12.56 2006 年 332 11 46 389 8.07 5 2 19 26 0.40 894 13.77 2007 年 170 24 61 255 5.24 5 1 75 81 1.24 865 13.24 年 均 322 6.41 26 0.40 14.80 表表 4:市检批捕、公诉部门引导侦查案件数据统计:市检批捕、公诉部门引导侦查案件数据统计 项目 年度 批捕部门 公诉部门 讨论 勘察 建议 合计 讨论 勘察 建议 合计 退回补充侦查 件 件 件 件 引导率 (%) 件 件 件 件 引导率 (%) 件 退补率 (%) 2003 年 24 0 0 24 5.27 2 0 0 2 0.36 169 30.51 2004 年 22 1 2 25 4.70 0 0 0 0 0 173 35.31 2005 年 29 1 2 32 4.78 0 0 0 0 0 143 28.32 2006 年 31 1 1 33 6.25 5 2 3 10 2.23 158 35.27 2007 年 16 0 1 17 2.83 3 0 3 6 1.60 124 33.16 年 均 26.2 4.77 3.6 0.84 32.51 考察中发现: 批捕部门是检察引导侦查机制主要执行者, 公诉部门在引导侦查中 的作用微乎其微,几可忽略。 无论是引导侦查案件的绝对量还是引导率, 其数值均较低, 说明在 10 批捕部门的日常业务中, 引导侦查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少, 并非处于重要地 位。 退补率居高不下同引导率长期处于低位并存, 这一现象的存在说明 由批捕部门主导的引导侦查,在数量上不能满足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需 要, 引导侦查并没有实际提高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质量, 也没有提高公诉 部门的办案效率,引导侦查的效果并不明显。 引导率与退补率之间并未形成反比关系, 说明由批捕部门主导的引 导侦查,在质量上亦无法满足审查起诉的要求。因为在理想状态下,引导 率越高, 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质量也应当相应提高, 而退补率则应当相应 下降,而现有数据并未能体现这一反比关系。 在以办理重大复杂案件为主的市检察院, 引导侦查在数量和质量上 与审查起诉之间的脱节现象体现得尤为严重。 结论:现行捕诉分离机制下,检察引导侦查流于形式,引导侦查与审 查起诉之间明显脱节,并未发挥其预期作用。同时退补率居高不下,增加 了羁押时间,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 3侦查监督情况统计分析侦查监督情况统计分析 广义上的侦查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机关的整个刑事侦查工 作实行监督, 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在认定事实、 适用法律上是否 正确实行监督, 也包括对侦查机关在进行刑事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进 行监督。前者就是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后者即为侦查活动监督,也就是 狭义上的侦查监督。 长期以来,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乏力与滞后, 已是广为诟病的不争事 实, 强化侦查监督特别是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也一直是各级检察机关的工 作重点。2000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检察院将审查批捕部门更 名为侦查监督部门, 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加强侦查监督的决心。 然而数据表 明,贵阳市两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的发挥仍然不尽人意。见表 5。 考察中发现: 虽然有关侦查监督案件的绝对数量及所占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 长, 但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五年来捕诉两部门进行侦查监督年均仅二百 余件,尚不及受案总数的百分之五。 11 在全部的侦查监督案件中, 对侦查机关侦查程序违法案件的监督年 均仅占 37.1%,说明对侦查程序违法的监督不是侦查监督的主要内容。 在公诉部门极其有限的侦查监督中, 绝大部分是通过纠正侦查机关 遗漏犯罪嫌疑人, 以追诉的形式加以体现, 同时这也正是捕诉两部门进行 所谓内部监督的唯一形式, 因为在公诉部门追诉的所有嫌疑人之中, 有部 分是批捕部门经过审查作出不捕决定的。 然而数据显示, 即使认为公诉部 门所纠正的遗漏被告人全部都经过审查批捕程序, 这样的内部监督在全部 受理案件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极小,年均仅有千分之二点四。 表表 5:批捕、公诉部门侦查监督数据统计(单位:件):批捕、公诉部门侦查监督数据统计(单位:件) 结论: 现行捕诉分离机制下, 捕诉分离, 各自为政, 法律监督不到位, 难以实施有效侦查监督。 同时所谓内部监督的作用实际微乎其微, 甚至并 不存在。 4办案质量情况统计分析办案质量情况统计分析 依照检察机关内部考核标准, 批捕和公诉部门的办案质量主要是通过 不捕率、不诉率、批捕后不起诉、撤回起诉以及批捕后判决免予刑事处分 和宣告无罪等数据进行考察,同时实践中普遍存在公诉部门为控制不诉 率, 往往通过协调侦查机关将一些本应作不起诉决定的案件撤回作其他处 理(如劳动教养)的方式来减少不诉案件数量,因此笔者也将这一部分数 据纳入考察范围。 受数据收集的限制, 笔者无法准确获得 03-07 年间全市无罪案件的全 项目 年度 批捕部门 公诉部门 立案 监督 侦查程序 违法监督 合计 占受案 比例(%) 纠正 漏诉 纠正侦查 程序违法 合计 占受案 比例(%) 2003 年 90 40 130 2.70 3 1 4 0.07 2004 年 151 53 204 3.88 2 0 2 0.03 2005 年 186 75 261 4.91 21 1 22 0.31 2006 年 113 128 241 5.00 28 0 28 0.43 2007 年 102 125 227 4.66 23 1 24 0.37 年均 213 4.23 16 0.24 12 部数据,仅有五年来的合计数据。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规定,撤 回起诉的适用范围为: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不应 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也即撤回起诉案件中的被告人系被错误追诉, 如经审判应为无罪。 实践中也普遍存在公诉部门为降低无罪率, 在判决前 将法院拟判无罪的被告人撤回起诉的情形。 因此这一部分数据也应作为判 断起诉案件质量的标准之一。 通过对表 6、表 7 的考察发现: 捕后被判无罪及捕后不诉、撤回起诉的问题没有解决。 捕后判处缓刑案件的比例较大,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这部份案犯在 审查批捕的决策过程中, 几乎没有以是否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逮捕标 准来认真考虑,是实践中忽视逮捕条件的具体表现。 捕后无罪和捕后撤诉的数据在批捕部门和起诉部门的报表中均未 进行统计, 因此对于批捕案件的质量无法进行全面分析。 同时说明捕诉两 部门相互之间的工作衔接和反馈情况较差。 不起诉率没有明显下降, 反而有逐渐回升之势。 同时捕后不诉人数 在逮捕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捕诉两部门的分歧加大。 起诉案件中五年来被判处无罪、 免予刑事处罚和起诉后撤回起诉的 被告人数为 478 人,占全部起诉总人数 1.34%,已接近1.47%的年均不诉率。 表表 6:批捕部门办案质量情况统计:批捕部门办案质量情况统计 项目 年度 不捕案件 捕后不诉 捕后缓刑 人 比例% 人 比例% 人 比例% 2003 年 651 9.24 79 1.28 364 5.87 2004 年 673 8.64 71 1.02 576 8.28 2005 年 747 9.51 66 0.94 669 9.54 2006 年 672 9.19 79 1.19 789 11.89 2007 年 601 7.93 109 1.57 658 9.50 合计 3344 404 3056 年均 669 8.90 1.20 611 9.02 13 表表 7:公诉部:公诉部门办案质量情况统计门办案质量情况统计 项目 年度 侦查机关撤回 撤回起诉 不起诉 免予刑事处分 无罪 人 比例 人 比例 人 比例 人 比例 人 比例 2003 年 85 1.07 29 141 1.77 12 2004 年 129 1.47 27 122 1.39 47 2005 年 131 1.17 38 127 1.14 57 2006 年 103 0.97 45 146 1.37 65 2007 年 96 0.87 15 186 1.67 38 合计 544 154 722 219 105 0.30 年均 109 1.11 31 144 1.47 结论:现行捕诉分离机制下,批捕、公诉部门两部门均存在明显的案 件质量问题,且有日趋严重之势。同时因捕诉分离,各自为政,两部门就 案件的质量问题互不通气,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和衔接机制, 从而 导致批捕部门无法对其所办理案件的质量作出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三)捕诉合(三)捕诉合与捕诉分离对比考察与捕诉分离对比考察以南明区检察院为标本以南明区检察院为标本 南明区是贵阳市的主城区之一, 该区检察院的批捕、 起诉工作量约占 全市的五分之一, 在全市检察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成绩在十个基层院 中位居前列。2005 年和 2007 年,该院作为贵州省检察机关的唯一代表, 两次被最高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检察院”的荣誉称号。 2002 年以来,该院在批捕、公诉工作中实行“刑检工作分片包干责任 制”,即根据该院捕诉两部门人员数量、本辖区各刑侦部门发破案数量等 情况,以公安机关队、所为基本单位,划分数个责任片区,将捕诉两部门 办案人员整合后分为对应的数个刑事检察组, 每组负责一个片区内刑事案 件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侦查监督工作。15 15胡维林: 侦查监督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的理论与实践讨论 , 南明检察调研2007 年第 23 期,南明区人民检 察院编,贵阳检察网,/jcysoft/publish/infobrowse.aspx?rid=0000000030。 14 该“分片包干责任制”的工作机制,虽然继续保留了捕诉两部门,但因 为刑检组内部不再进行捕诉分工,采取“谁批捕,谁起诉“的工作模式,已 经是事实上的捕诉合一。 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受理、审查案件及人员配置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对表 8 的考察发现: 就受理案件数量而言, 该院年均受理批捕案件占全市年均总受理案 件的 22.46%,公诉案件占全市 20.51%,该院捕诉两部门共有干警 24 人, 占全市 13.6%,以不到 1/7 的办案力量办理了 1/5 强的案件,人均办案量 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 1.6 倍。说明捕诉合一对于缓解人少案多矛盾有显著 作用。 该院批捕率、起诉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批捕率高 3.24 个 百分点,起诉率高 15.51 个百分点。起诉率的大幅提高,说明捕诉合一对 于提高起诉案件的质量有明显帮助。 表表 8: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情况统计受理案件情况统计:批捕、公诉部门受理及审查案件基本情况统计受理案件情况统计 项目 年度 公诉部门 批捕部门 受理(件) 受理(人) 起诉(件) 起诉率% 受理(件) 受理(人) 批捕(件) 批捕率% 2003 年 1272 1819 1188 93.40 1223 1674 1139 93.13 2004 年 1365 1942 1281 93.85 1236 1743 1154 93.37 2005 年 1278 1775 1171 91.63 1144 1537 1078 96.59 2006 年 1163 1638 1047 90.03 990 1346 935 94.44 2007 年 1289 1898 1209 93.79 1036 1443 982 94.79 年均 1273 92.54 1126 94.46 2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检察引导侦查及退回补充侦查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对表 9 的考察发现: 该院引导侦查案件的绝对量和引导率, 均处于全市首位, 其年均引 15 导率达到 10.51%,高出全市 4.1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宫腺肌病课件
- 工业用温度计课件
-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年后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威海化工安全培训课件
- 平顶山保洁安全培训课件
- 平面设计要素课件
- 平面设计基础培训课件
- Estradiol-3-d3-β-D-Glucuronide-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年南昌师范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输血规范培训制度
- 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 房子互换简单协议书
- 山东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三基”“三纪”工作指南
- 钢结构厂房基础施工承包合同
- 肿瘤患者全程健康管理
- 劳务分包加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非标设备维护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课件
- 呼吸功能障碍的支持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