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摘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视觉传达中汉字设计的应用与研 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主要就汉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进行分析与探 索。从汉字的象形性分析汉字的图形直观化和概括化特征;从汉字的会意性分 析汉字的图形寓意性;从汉字的形声性分析汉字的图形表意功能和情感功能 从汉字的象征性分析汉字绘形绘意的创意性和装饰性;从汉字的辩证思维性分 析汉字的构成原理;从汉字的能指与所指中探讨汉字的符号化特征,将其运用 于视觉传达没计中,从而使它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一定的影响 和启示,并说明它们在读图时代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汉字;图形化;符号化;基因;视觉传达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d e s i g np r e s e n t e di np i c t o g r a p ha n ds y m b o l i s ma t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s i g n i f y i n gs e a r c h a b s t r a c t :t h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t h ec a r r i e ra n ds y m b o lo ft h e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r e s e a r c ho fi t s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m o r ea n d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i nt h es e n s fo fv i s i o ns i g n t h i se s s a ya n a l y z e sa n de x p l o r e st h es k e t c h o fp i c t o g r a p ha n ds y m b o l i s m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a n a l y z e st h es k e t c h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w i t hs i g nf r o mt h er e s e m b l et h es h a p e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p i c t o g r a p h ym e a n i n g ,c o m b i n e dm e a n i n g ,p h o n o g r a mm e dm e a n i n g ,s y m b o l i z e d m e a n i n g ,t h ed i a l e c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a n dc o n c e p tw i t h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c o m b i n i n gt o s e n s ei nt h ed e s i g no fv i s u a lc o n v e y a n c e ,e x p l a i n st h ei m p o r t a n c ea n dt h em e a n i n g f o rb e i n gr e a d i n gd i a g r a m e da g e s k e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p i c t o g r a p h ;s y m b o l i s m ;g e n e ;v i s u a l c o n v e v a n c e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1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导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交流沟通中,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 视觉传达与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语言相比,汉字一直保 持了文字的象形性和符号化特点,具有很强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特别是在现今的信息时 代,汉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有力的视觉符号更应该结合汉字的象形性、图形化、符号 化特征,使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接轨与信息交流过程中更加简约、直观、形象、易懂易 读。因此,以汉字造型为契机,拓展其在视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符号化特征,能够让人们 更加轻松、愉悦、迅速的解读所要传播的信息,这是我选择此题目的初衷。 在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面对着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 所传递的各种形式的广告的困扰和影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优美、 形象的字体设计则会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似曾相识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读 图时代的来临,使得汉字的图形化、符号化更是与这一时代合拍。我们要挖掘和发挥汉字 的这个优势特征,创造出适应信息社会需求和起着引导视觉传达设计新概念、新思维作用 的汉字设计语言;同时,也可以对汉字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好的建议。 1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第二个 层面是汉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主要研究:( 1 ) 从汉字的象形性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 2 ) 从汉字的会意性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3 ) 从汉字的形声性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 4 ) 从汉字的象征性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5 ) 从汉字的辩证思维性看汉字的图形化特 3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征。( 6 ) 汉字的符号性及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7 ) 汉字的符号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抽象 意义。第三个层面是汉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主要研究其在标志、平 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中的创新与展望,体现汉字设计的广泛性及多样性。 1 3 课题研究的框架: 汉字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运用,举例说明 l 汉字在设计创新中的运用与展望 l 资料汇集 一 l 展开分析 一l 实例研究 一叫笔者建议 1 4 课题研究方法 ( 1 ) 调查研究,采集素材,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汉字的运用。 ( 2 ) 多维视野的方法和融会贯通的方法,从说文解字、构图学、美学、造型艺术学、 4 囱,。,团。回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设计学等多维角度和视野,对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 3 ) 对参考文献采取思辨的态度,分析、理解与汲取。 1 5 课题研究难点及其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的第三个层面。课题研究中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为将我国的汉字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把汉字的图形化、符号化特征与当今社会相结合,尝 试设计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汉字设计作品,使之更加简约、直观、形象,试图为建构中 国特色的设计语言或称设计语法添砖加瓦。如韩国设计师安尚秀所说:“要设计出更具有 表情性的文字”。以此来实现图形汉字的魅力。 2 1 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2 正文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作为记事的图形、符号与人类的生活并存于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的产生、我国汉字的历史演变都表明了这一点。新石器时期的半坡 陶器上就有许多刻画符号。山东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尊上,曾出现了“凸”的形 象化的符号,研究者认为是“旦”的源出,表 ,l p y1rk ,一,li ej 示在东方民族对日出东方,太阳升起的崇拜,个t rl 事,r 爿x 十夕7 弋叶彤 还孕育着创造者对原始先民民族部落对祭祀活 一i j 1rf e 目 f 蜃_ r 影 一。+ 。t 。+ 。一辨苔r f 7 南高唧j y 天动中的精神回忆。“中”应是“k ”,表现了 1 。 ”、 o 参见( 日) 杉浦康平编蓍,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三联书店,1 0 1 页,撕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四方之内,旗帜高扬,执着坚定的象形。“人一为“儿一,是人的侧影象形表达。仰韶文 化时期生活用品上的刻画符号,研究者认为是汉字的早期雏形。人面鱼纹彩陶盆盆沿的刻 画符号,体现了创造者天文、地理、人事等知识的素养( 图2 1 ) 。郭沫若研究认为这些符 号就是汉字的起源,据此已有六千多年。为中国文字后来具有象形文字的风采,奠定了 社会心理认知基础。可见,汉字文化中的基因是一种象形图形,一种象形符号。 在商王朝时期,出现了非常完整的甲骨文系统。汉文字走向成熟和规范。传说黄帝时, 仓颉是一个收集整理文字的人,他将各地的文字编纂规范,慢慢地出现了一种系统化的结 构,文字的意义便具有经典与实用的结果。仓颉是一个文化史官,负责四处收集文字,将 各地出现的诸多文字加以规范整理,便于统一使用。因此,史称仓颉是中国文字的始祖。 其实这种说法缺乏客观性和现实性,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先民们共同努力的结 果。 甲骨文中出现了很多文字构成法,象形和会意则占绝大部分。汉字的主要构成要素是 以图形和符号为主。但这段时期的文字已经 趋向于规整和更加抽象化、简约化。直观的 图形性减弱了,符号性则在加强。甲骨文字 案:篡祟黧耋三= 不统一。有从左到右、有从右到左的,读起、 篇篇篡旧上的圆。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农耕文 - t i 圈牛羊的“牢”的象形图2 2 。参见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艘蓑考古1 9 7 2 年3 期;韩竦若主壕;中目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 9 7 6 年蔽,第酷页 o 参见左安民著细说汉字 九州出版社1 6 页2 0 0 5 年3 月第l 版 6 赢遑丽 形-l多嚼懈岁懈 眸 脚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化思想的萌生。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促使文字的规范化,成为人 们在日常生活中记事的需要,也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一种 认识的规律,被大家共同遵守,由此以来就形成了标志性的认知。 甲骨文就是这种社会文化的结果。 到商周晚期,在青铜器皿上开始铭刻文字。古代称铜为。吉 金”,因此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 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较之甲骨文字,钟鼎文字是一大进 步( 图2 3 ) 。钟鼎文的文字圆润,更像书写的文字。青铜器皿上 雕刻的钟鼎文,形象丰富,含义明确,其特点主要有三点:l ,曲 线较多,线条租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2 字形浑厚质朴,到周 朝末年更趋向于流利秀拔。3 字体不固定。个字往往有多种写 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另外一种写法是在弓箭形后面还有 一只手;“虫”字像虫子弯曲形,另外一种写法是在虫子弯曲形的 上面还有两只眼。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发展各有不同,篆体字就形成于这一时 期。起初为大篆,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据历史记载,唐初 在陈仓( 今陕西宝鸡) 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 有文字,人们称为“石鼓文”。从这些文字字形上看 与甲骨文不同,而与大篆倒很接近。如:“是”、“庶”、 “吾”三个字( 图2 4 ) 。大篆的字形特点:1 线条化 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2 结构比较整 甲骨文与金文之比较图2 3 黾嚣搿 石鼓文。是”、“庶”、。吾”图2 4 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3 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4 笔画较繁,书写不够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方便。国从大篆体可以看出汉字的造型特点是以方形为基础,与古代中国倡导的“天圆地 方”说的宇宙观 相关。 秦朝时期,出现了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由于大篆书写的不方便,汉字 从此由繁到简开始演变。说文解字就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观,相对大 篆体越显得简约大方,但又不失汉文字的符号性特点。 在秦朝初期,小篆只有官方在用,而民间通行的则是“草篆”。 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秦始皇鼓励人 们使用“草篆”,逐渐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隶书 形成。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汉隶”。隶书象形 的面貌消失。使汉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色彩,变成了纯粹符号性的交 际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将小篆和隶书进行比较( 图2 5 ) ,可以看出: 在字形上,变圆形为方形;在线条上,变弧线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繁就简。 图2 5 在隶书发展的同时,另一种字体“草书”也相继在发展,并走向成熟。说文解字叙 中有“汉兴有草书”一说。草书就是汉隶的潦草写法。这种字体求快求速,笔势连绵,笔 法中气韵生动,有的笔法中线断意连,完全融入了道家思想,强调了“气”的作用,汉字 的造型轮廓依然具备。从汉字的图形化特征上来分析草书显得更加抽象,符号的意义变得 不明显。 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楷书,笔画平直规范,结构方正,书写方便,符号性强。从笔形上 看,基本上就是唐朝张怀璀所提出来的所谓“永字八法”。一个“永”字,大体上包括了 汉字的八种笔形,用现在的名称说就是:点、横、竖、勾、挑、撤、捺、折。每个笔形中 。参见左安民著细说汉字 九州出版社,1 8 页2 0 0 5 年3 月第1 版 4 参见( 门) 杉浦康平著车建华杨晶洋遗型的诞生l 中筒青年出版社1 3 1 页2 0 0 2 年1 2 月第l 舨 9 隶拈是由草篆癌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 日晋卫佰在删体格井,中说隶书为下牡人稃邈所作鄙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嘉 书是程堪所刨,其实这都是伟避不町置信程赶撤- f 能是最初使用孳篆v - 文而受刘寨始皂奖励的监赋讼主事的小官他不_ 口i 能是隶书的刨遗 肴因为字的一种形体,不是一个人所能选出来的参见左安比著细说汉字九州出版杜,2 5 页,2 0 0 5 年3 月第1 版 琵文解字群蔽奔解窳慷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撂 都体现着中国人中规中矩、条理分明、和谐共存的文化哲学观,也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气 度和造型设计理念。写好“永”字中的笔画,就能够很好地把握汉字中的内在精华。楷书 的机构方正则结合了以四角形、直角格为基础的造字法,为什么会如此创造汉字呢? 这与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有着一定联系,也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都 是用四角城壁包围城市,“条坊制”的街道在城内分割成东西南北,计划十分周密严谨。 先民把这些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升华到汉字的造型中,使汉字具有一定的寓意性,在汉字中 间可以透出中国文化。 2 2 汉字的图形化 2 2 1 从象形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分析汉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汉字的造型和结构具有一定的象形性。我 们如何理解汉字的象形性呢? 首先象形字( h i e r o g l y p h i c ) 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傲文字使 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字是最早产生的文 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那么汉字的象形 性是指汉字在反映事物形态的同时,也反映了它的意义以及声音。将某个文字与其他文字 组合,便会带来不同的意思、不同的发音和不同的感觉国。因此汉字的象形性就和图形、 符号有了关联。 以象形为主的汉字,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拼音字母。字母表达意思的时候是多字母进行 组合,而汉字则是用笔画进行象形化表现,在古代则是将事物抽象概括,得出类似事物的 象形图形,演变为文字。从文字的起源来看,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字多起源于自然界的象形。 o “井田制是指将丈片的耕地划分成正方形( 约4 0 0 平方米) ,井分成九区外几区为私田由八户 家分别耕作中央为公田共同辨作 所得收获作痔粗税上缴圉库参见造颦盼鲑隹 杉浦靡平著,季逮乍杨晶谭中国青年出版社。1 2 9 页,2 0 0 2 年1 2 月第l 版 4 参见( 日) 杉浦廉平编著,杉浦康平与亚洲间人的对话) ,三联书店,1 7 8 页,2 0 0 6 年j 1 月第l 版 9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传说上帝因人类建造巴比塔用以登天,由于人们使用一种语言,同心协力,上帝有意将人 们分散,将语言搅乱,使人们疏远,无法造塔。世界许多民族经历了象形文字之后,开始 走向了拼音化文字道路,这是长期流动迁徙的原因。如古埃及文字的开始状态也是以图形 化造型为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趋向于字母型,从而没有保留它的象形特征。 而汉字则一直继承了象形思维表述的特点,流传至今,这是由于中国先民由于农耕文明和 长期定居的原因。中国文字具有单音节词的特点,即作为一种表词的文字,象形就有其独 到的作用和特点 象形是指实物之形,也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说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所谓“随体诘拙”,也就是随物体 的自然形状,弯弯曲曲地描绘出来。象形文字具有绘画性,在阅读它时,有着直接明晰的 物象启示。如甲骨文“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悬太空。甲骨文的“日” 字外面一圈像太阳的轮廓,里面的一横像太阳里的黑点,形象生动。甲骨文和金文的“月” 字都像一弯月亮形状。因为月亮只在每月的十五、十六才是圆的,其它时间都不圆,所以 先民创造的此字都像有缺的月牙形。有的里面还有一短竖或一点,更加形象 。再看“山” 甲骨文字形,当中一峰突起,周围群岚环抱,颇有一点“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州” 字也很有意思: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条曲线,表示波涛汹涌的流水,其中间的小圆圈或小 圆点,表示水中的一块陆地。 “鱼”字形象的概括鱼本身的造型,上端是鱼头,中间是 鱼身,两旁有鳍,下端是分叉的尾( 图2 6 ) 。还有汉字能够 把自然界中看不见的东西在字形中感知,例 如将微风吹拂、植物萌芽、动物呼吸,甚至 大地孕育之精气等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融入字 。参地毯表著中国艺术设计史,陕两人民美术出版牡5 4 页,2 0 0 4 年1 月第l 版 o 参见周,j 鲁著,汉字部首铡解知识出皈社,1 1 7 贞,1 3 1 页| 9 9 1 年7 月第l 版 o 参见左安民著,细说投字 九州出版杜,9 页,2 0 0 5 年3 月第l 版 1 0 四琊 山、鱼、州的甲骨文圉2 6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形之中,让人从字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杉浦康平在于郑丙圭的谈话中举例子说 到汉字的象形性,如古代的“气”字( 图2 7 ) ,一 说它的字形是从空中的云演变而来。又说他是表现 肉眼看不见的、大自然中蕴藏的生命力。它的古形 是三横垂直排列,象征天、中空、大地的三层大气。 然而,上面一横左端向上翘,最下面的一横向右下 垂。单纯的三横仅仅在造型上稍加变化,既有了风 云变幻,天地间的气韵流荡,不可忽视地从天而降 的“气”之形。 从例子中不难看出,汉字其实就是图画文字的 一种再现。它将看见的形和看不见的形都用图形的 杉浦康平设计作品图2 ,7 形式严谨的绘制出来,跃然纸上。但又不失汉字的象形性特点,将汉字在视觉上的表现和 内容结合的天衣无缝,让人好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说明从汉字的象形性中我们 可以看到汉字的图形化特征,可以看到象形字中包含着语言和事物本身,并且能够形象的 将所要传达的内容用视觉语言形式展现给受众。但是现代汉字中有很多字在演变过程中把 语言与事物分了家,达到一种分离的状态。这样反而降低了汉字的象形性与直观性,我们 要把这种现象做一改观,使汉字重回象形,重回图形化时代。 2 2 2 从会意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是由两个或多个独立体的象形字组成,将所组成的字 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思。由于是由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成,因此会意字 。参见( 日) 杉捕康平编著,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h 三联书店i 姐页,2 0 0 6 i i l l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就更具图形性。直观的再现自然界的一些事物和运动状态,让人一目了然。左安民在细 说汉字中将会意字的构成法总结为五种类型来清楚的表达会意字的图形性。 同体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的象形字所组成的会意字。再现图画文字的形 象性特点。比如“淼”字,“水大也”,表示水多的意思。“众”字,“三人为众”,表示人 多的意思。甲骨文的“众”上部是“日”,下部是许多人,会合起来的意思是许多人在太 阳底下。奴隶社会,在烈日下从事田间劳动的只能是奴隶,所以“众”的本义是“农业奴 隶”,后来引中为普通入。 “林”字,“木多貌”,用两棵树并列表 示树多、连续不绝。所以“林”的本义是“树林”。引申为表示人 或事物的会聚丛集( 图2 8 ) 。那么这种构成法的形象性在于扩大了 原有意思上的范围,从量的概念上达到了一种形象性。 异体会意。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象形字所组成的会意 字。这种会意字在整个会意字中占绝多数。这种构成法的形象性在 于能够捕捉生活中的一个动态或状态环节。然后结合先民总结的发 音,来表现人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巧妙的将象形字进行结合。 比如“莫”字,就是“暮”字的本字,表示太阳落进草丛之中,天 快黑了。再比如“休”字,甲骨文的结构左边是“人”,右边是“木”, 林 图2 8 就是会“人依树而息”之意。让人自然的联想到这一画面,一个农夫干活中途斜靠在树旁 休息的景象。 组合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组合来会意的方法。比如 不“上”不“下”为“卡”;上“小”下“大”为“尖”;四、方木为“楞”:山、高为“嵩” 等。 反倒会意。是把一个字或反写或倒写而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反“从”为“比”,反 众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后”为“司”。再如,甲骨文中画一个人站着即为“大”,而倒过来即为“逆”,是“不 顺”的意思。即人的头朝下为不顺。 2 2 3 从形声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形声由表示意义类属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叫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以音义兼顾的原则来造字,突破了汉字单纯表义的体制,使字的结构成分有表 意、表音的因素,增强了汉字的表达能力和造字能力。o 说文解字里对“形声”下的 定义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朝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注解说: “以事为名。为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二字以水为名,譬 其声为工、可,因取工可之声而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体,形声合体。” 这段话,不仅准确地解释了什么是形声字,而且还说明了形声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结构 上的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说明形声字的形象性也有别于其他造字法。 由于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和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形符和音符的 结合上,形符充分的说明了一个字归属范围,音符充分的说明了一个字的符号读音。与象 形字相比较它的字面结构形象性要弱一些,但从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上来说形象性则很强。 而且形声字的这种造字法比较容易表达含义,为汉字的造字法提供了很大空间。 前面提到的象形造字法和会意造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世界上许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 很难用象形或者会意来表示的。比如,“鱼”是整个鱼类的总称,但是鱼的种类却是成千 上万。显然不能为每一种鱼造一个字。再说各种鱼的样子又很相似。如果用象形字来表示 的话,很难从字形上加以区别。于是,用“形声”造字法就可以造出和“鱼”类有关的字 体。“鱼”作为形符,再借用原有的一些字作为音符来表示鱼的种类,如“鲤”、“鲫”、“鳝”、 o 汉字王国;h t t p :1 w , v w c c k n e t c o l a 。参见左安民著细说汉字九州出版社,1 2 页。2 0 0 5 年3 月第l 版 1 3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鳗”等。有“形”有“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符本来是象形符号,可是由于汉字的不断发展,不仅看不出象形的样子, 就连类属的意义也有不少的改变。比如“豹”是兽类,它与昆虫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它 的形符却是“豸”( z h i 志,是没有脚的虫子) 。“蝙蝠”是老鼠一类的动物,可是又写成 “虫”字旁。“蛟”和龙是同类,可是也加上“虫”字边。这是同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 理解受到一定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形声字越到后世发展越快,据统计,汉代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 3 5 3 个,其中形声 字7 6 7 9 个,约占总数的8 0 ;宋代的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 4 2 3 5 个,其中形声字2 1 3 4 3 个,约占总数的8 8 ;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 7 0 3 5 个,其中形声字4 2 3 0 0 个,约 占总数的9 0 。在现在通用的新简化字中,形声字也占绝对多数。 2 2 4 从象征看汉字的图形化特征 汉字由象形到抽象的演变使文字形象化、字意象征化。汉字的形象化在象形字的设计 中是将文字化为图画元素来表现的,对文字的整体形态进行艺术处理,把具象的图形和抽 象的笔画巧妙结合,将字体塑造成半文半图的“形象字”,体现绘形绘意的创意性。在形 象化文字时由两种形式:整体形象化和局部形象化。前者是把文字作为形象的整体来经营, 使文字的外在框架与图形的内在构造相融合,设计的字体图形不仅能形象的表达字意。而 且能构成欣赏的图画。局部形象化是指在文字的个别笔画中,植入与字意相关的图形,在 原有文字的笔画和插入图形之间造成美妙的“冲突”,生动直观地再现字意。 字意象征化的设计手法则是把握文字的意象品格,将文字中不具备形象感的特定涵义 在字体结构形态中彰显出来,以对文字的笔画与空间结构作灵巧的变化来传达文字的内 。参见左安民著,细说救字九州出版挂1 3 页2 0 0 5 年3 月第 鹱 。参见芦影著平面设计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6 页。2 0 0 5 年】月第1 版 1 4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涵,使之具有视觉化的表情,并以此构成自身的趣味。象征化是一种寓意变化,让人“顿 悟”字体设计中的贴切传神。 在具体的字体设计中,用来表现字意象征化的手法是很多样化的,除了用变化文字的 笔画和结构来体现文字的内涵以外,还可以利用修饰和增加纹样来渲染字体的意境和氛 围,从而体现出文字的象征性意义。即可以通过对文字的背景进行艺术处理,如附加配套 的装饰纹样,烘托文字主体,使文字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特征更加鲜明。这种手法可以充 分的表现出字体结构的形式感与图形语言的意趣。 在中国民间字意象征性的设计形式可以说是花样繁多,让人无不感受到汉字与图画结 合的魅力。人们在民俗民风中创造了各式的汉字图画。民间百姓运用汉字的基本元素结合 自然花卉、人物故事情节、吉祥寓意创造出新的图形化文字,造型美观,形象生动。如祝 寿的“寿”字、结婚的喜字以及民间剪纸中用福字组合的“十二生肖”图形等。这些图形 化文字常常被百姓们作为民俗活动的一种符号甚至是信物广泛流传使用。比如制作的民间 剪纸“百喜图”、“千寿图”、“万福图”等,都是运用自然、生活中的场景和形象化的人物、 动物穿插到文字中,营造出欢乐的气氛。因为汉字的形是在表其意,而汉字的音则表其声, 汉字中有很多同音不同 种谐音象征的手法来表 字造型孕育的生命之力、 构思。就拿“福”字来说, 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因方 读作“浮芦”,“浮芦”与 就寓意“福禄”。从“福” 好的寓意,古人以为幸福 象征福字的滔器图2 9 意的字,所以入们就用这 达民众的审美思想,将汉 巧妙地造型化融入设计 在民间,葫芦因其多籽, 言不同“葫芦”有的地方 “福禄”谐音,则“葫芦” 字出现以来就传达着美 乃上天和祖先所赐,“福”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字的左为“示”旁,即表示祭坛或供桌之类,“福”字的右为类似“尊”的大口酒器,也 就是贡品。于是“福”字寓意就更加丰富宽泛( 图2 9 ) 。“五福”就是较为典型的吉祥 用意,尚书洪范中谈到五福是指一为长寿延年、二为富贵殷实、三为身体康宁、四 为积德行善、五为自然攸命。还有在民间盖房上梁、节日庆典、红白喜事时都要张贴福字, 象征吉利。常见的“福到”之意已运用到全国各地,以“福”字为创作主题的图案更是丰 富多样,如“五福临门”、“万福流云”,“洪福齐天”、“纳福迎祥”、“福寿双全”等。“寿” 一直是人类追求生存愿望的象征,寿字的本意为年长,可引申为“长久”、“恒久”、“久远” 之意,也可以用于赞美人寿,也可以寓意事物之长久。寿字有几百种写法,字体变化之大, 图案性强,应用范围之广,在汉字中难觅其 匹。寿字还用于装饰酒嚣、服饰等,如( 图 2 1 0 ) 拿起一只小狗蹲坐着的壶盖,注入甘醇 的美酒。于是,这玉液琼浆便顺着酒器曲折 的文字骨架缓缓流下。再将它满满地注入杯 中,饮入体内。这样,不仅是单纯地喝酒, 而且是喝下寿字的字液,即将寿字的生命力、 其精髓摄入体内,沉醉于无以名状的陶醉感 中。寿字还有不可思议的去处,如( 图2 1 1 ) 中国清代女性身上穿的“袍”上扣襻的部分, 就是对称的两个寿字,即寿字变成扣子,穿 上袍,系上扣子。于是,女性便在肌肤上着 上寿字,穿上了长寿。再说“喜”,“喜”是 用寿字装饰的酒器圈2 1 0 喜庆欢乐、幸福的象征,流传于民间的喜字图形丰富的难以累计,其造型的变化更是花样 。参见( 日) 杉浦康平著,事建毕扬晶译,造型的诞生中图青年出版社,1 4 6 页2 0 眈年1 2 月第l 版 1 6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繁多。仅仅“双喜”的表现形式就有很多种,如:喜 鹊、鸳鸯、龙凤、石榴、梅花等双喜。喜的内容也是 多方面的,婚姻是喜,生子是喜,逢年过节是喜,风 调雨顺是喜,五谷丰登是喜,朋友欢聚是喜。从这么 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文字中,我们怎能不赞叹民间 百姓的无穷智慧。 清代女性的袍图2 1 1 在我们中国的书法中,象征性的语言体现的更加是惟妙惟肖,它的构成只不过用的是 简单的墨色线条,然而却是造型之造型,抽象之抽象,动静之交汇,时空之凝聚,自我之 至深至微的表现。书法更注重的是一种气韵、笔意和意境。行云流水般的气韵,时而苍劲 有力,时而婉转流畅的笔法,营造出的意境,飘散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奥之感,给人 思绪的自由和奔放的遐想。真正的书法字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悟,一种意象的东西, 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活。苏轼曾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为书也” 后来唐太宗又在指意中描述:。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以心为筋 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国因此,抽象的书法也同样感动了那些不懂汉字的人们,他 们的欣赏变得纯粹“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完全超越了字意的束缚,对变幻莫测的墨色 线条感到奇趣横出,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神秘诗意。设计中对笔墨的象征 性运用和探讨越来越多。运用中国书法元素来做设计已经正式的提到了议事日程。 2 2 5 汉字的辩证思维性 恩格斯指出:“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对于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着的由于对立而形成的运 动的反映而已”。列宁把它理解为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相对立的“辩证的哲学思 。参见钱钟书论学文选,第四卷,1 1 4 页 。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第1 8 9 页 1 7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维”。汉字在造型、内涵上也有着辩证思维性。“凹”“凸”,在字形上就有一定的对立面 的联系,形象的代表了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凹”就形象的表现出平地上陷下去的 一个坑,“凸”则表现出地面上突出的一块,让人一目了然。两者之间的比较,形象的体 现出他们之间属于一种阴阳两极的对立联系。还有如:“本”、“末”自古就有本末倒置。一 说,他们的字型字义也是一种相对性和统一性的体现。“本”字是在木的下部加一个点, 表示树的根部,“末”字是在木的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的稍部。两个字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往往也运用汉字的辩证思维性来做设计。如很多人以“知白守黑” 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表现出了黑与白的辩证关系。 2 3 汉字的符号性 2 3 1 符号的含义 作为一般语汇来讲,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对于这个定 义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代替物,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第 二,符号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用来代表事物的物质形式就是符号的形式, 由于它能表示、指出某一事物。索绪尔称为“能指”。相应地,符号在代表事物的过程中 产生的价值和作用,就是符号的内容,由于它所指称一定对象,所以叫“所指”。能指和 所指是人们设法指称世界的一对概念,构成了符号的形式和意义,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于符 号之中,人们从具有双重性格的符号中感知到的是形式,理解的则是意义。 。参见列宁:哲学笔记 第1 1 0 页 。在上古耍表示书的根,就在。术”的下部加一个。点”这个。点”就表明报部所在处威为。本字要表示树梢部就在“木”的上部加 一个。点”这个“点”就表示树梢所在处成为“束”字可见。奉。与“束”的吉爻正好相反成语。本末倒置”也正由此而来参见左安 民著细说汉字 九州h j 版社1 1 页r2 0 0 5 年3 月第l 版 。泰山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辅品课程同站h n p j r 2 1 0 a 41 9 5t z 协 1 8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2 3 2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上面笔者谈到了能指与所指。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能指与所指,能指是符号的 物质形式或直接表象,而所指是符号的意指与解释。以玫瑰花为例,玫瑰花本身就是能指, 爱情是其所指,两者加起来,就构成了表达爱情的玫瑰符号。从汉字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 能指与所指,其能指则指的是汉字符号本身的外在形式结构,而所指则指的是在消除科学 语言意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意指和内涵。如绿色本身是能指,在社会生活中象征的和平、 生命就是所指;还有我们一提到绿色就会联想到交通信号“通行”,通行就是所指;还有 绿色可以让人感到春天的宁静,春天的宁静就是所指。在日常生活中绿色只是被人感知的 一种颜色,绿色本身是毫无意义可言的。但是,它一旦被规定为某种意义,并被人们感知 和认同,就成了一种特殊的符号。因此好多汉字的所指都是人们在生活和习惯当中给予的 一种新的寓意和内涵。我们在设计时就可以将汉字的能指与所指进行巧妙的结合,构成一 种新的符号,传递给受众。 2 3 3 汉字的符号性在现代设计中的抽象意义 每个语种中的字体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那么它们的特点也就相当于每个语种字体 的代号一样,即符号,看到了一种笔画和造型,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是属于哪一种字体,哪 一种语言,汉字也不例外。当我们看到汉字的构成元素时,哪怕它没有显示出汉字完整的 字样,但是我们会明白这些元素是汉字的符号。比如我们在做设计时,首先可以对汉字的 能指与所指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其打散重构,出现一种新的理念和表现形式,但是在运用 元素上依然没有偏离汉字的本质构成特点。例如,很多设计作品中将一些实物和本身字体 相结合,虽然字本身的笔画有所替换,但是这样我们更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字本身所要表达 的含义,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改变字的特征,而且使字体更加形象化。这也就是符号的能指 1 9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与所指的完美结合。譬如:“笋”字我们就会对他的笔画进行替换,将部首“竹子头”替 换为两个竹笋的实物,这样更加形象,字本身的符号特点也没有改变,而且更让人轻松接 受。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笋”字的能指与“笋”的其它所指进行结合,表现出另一种寓 意,这也是符号的任意性。在台湾、香港等地区有很多饭店的菜谱上都用了这种设计形式, 让人们对汉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种设计形式打破了汉字本身的方块格式,增添了很多 趣味性,抓住了人们对图形接受的速度感,体现了汉字的符号性。由于汉字在发展的过程 中减弱了汉字的图形化特点,使汉字变得更加抽象化、概括化,导致我们大家对汉字本身 的字面意思和所指的引申意义并不是了解的很清楚。所以我们对汉字进行新的图形组合和 重构使得字体有了更鲜活的一面。在现代飞速发展的时代,图形更能够让人快速记忆,在 保留汉字符号特点的同时,让它更加的富有图形化也未尝不可。诸如此类的设计在现今社 会中举不胜举。 3 汉字设计的实例分析 现阶段的汉字字体设计据资料显示其实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开发。因为在一个外来 文化不断渗入的时代,人们好像忘记了自己的本土文化,盲目的崇拜、跟从。在设计作品 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具有外国代表性的设计语言,体现本国文化的设计语言却比较少见。 因此,走自己本国的设计道路,才能体现设计本身的作用。作为我们来说,中国是文明古 国,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自然设计素材也就很丰富,从汉文字上来说,就有着很神奇的 特点,图形化、象形化的方块字,富有气韵的笔画,行笔上的起落停顿,造型上的刚柔相 济,足以在上面做文章,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但是作为设计师来说只有一少 部分做到了这一点,并在近几年开始了倡导工作,引起人们的反思,有了一些诸如中国元 素的设计比赛和作品征集活动,具有中国代表性的设计作品逐渐出现。汉字字体的大量运 2 0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用、形式上的变化,再加上现代辅助设计的应用,逐渐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局面。其实我认 为这只是开始的探索阶段,因为有很多作品看起来很不成熟,多多少少还留有异国设计语 言的迹象,毕竟事物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是慢慢渗入和淡化的过程。希望设计内人士能 够尽早的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为我国的设计做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到汉字设计上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表述主题的要求,要与其内容吻合一致。此 外要巧妙地把握汉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的特点,明白汉字的形象性语言和符号的能指与所 指。不能过于牵强,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效果。尤其在商品广 告的字体设计上,更应该注意任何一条标题,一个字体标志,一个商品品牌都是有其自身 内涵的,将它正确无误地传达给消费者,是字体设计的目的,否则将失去了它的功能。抽 象的笔画通过设计后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往往具有明确的倾向,这一文字的形式感应与传 达的内容相一致。 3 1 汉字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标志的设计形式之一汉字标志图形按照汉字的表意功能,充分运用汉字的象征意义来 表现标志符号的内涵。汉字在造型结构上从图画文字变为笔画文字,从象形变为象征,从 复杂到简约,赋予一个字或词的信息量和意义是很丰富的。因此,在标志这个本身要传递 信息和附着象征意义的载体上,汉字作为表现形式更具优势。再者,文字和标志同出一源, 都是由原始的符契、图腾发展而来。他们之问更有一定的关联和默契。在标志发展的过 程中,运用汉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来创意构思的实例举不胜举。 o 图脯的出现是由于在古代 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如威力巨大的雷、电,火,风,洪水以及无法抗拒生老宿死,他们崇拜自然,崇 拜上天崇拜始万物带来温暖与生命的太阳凼而在人们的想象中出现了一种极其神秘、祟高、不可侵犯并主宰一切的种灵, 们把各种想象 和神话的创遗神秘化,神必化用图形符号记下来,或做成1 种鲰蛄的护身符或刻画在岩壁上或做成某种崇拜祭奠性的实物一种象征祖 先的丸牌对它顶扎膜拜,并发碰成为某一氏鹱的标记。把它刻画在卧己都族的生产工具、财产或陶譬之类的韧级娘始产品上这就是我们所 谓的“幽聘”或蕨徽参见芦影著平面设计艺术 5 2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第l 版 北京恒帝隆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标志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书法中。帝”字的书 写外形。图形以流畅的曲线组成极具动感的中国传统 的回龙纹,以富有张力的扁椭圆形作为底纹,体现了 公司发展的强劲生命力。标志图形既体现了中国的书 法艺术,有包含了古代的吉祥图案。线条流畅回转、 四通八达,把设计元素中的点、线、面巧妙地组合在 一起,形成阴阳互补、生生不息的动感,寓意公司是 北京恒帝隆房地产有限公司标志图3 1 充满活力、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现代企业国( 图3 1 ) 。 可口可乐( 中国) 饮料公司在2 0 0 3 年推出了 由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新标志形象,也是运用了 汉字字体设计的形式,来象征本公司的全新企业形 象。可口可乐公司运用汉字字体风格是力图将国际品 牌本土化的一种体现。在设计中依然保留了可口可乐 目标志的流线型风格,但在红色背景中加入了暗红色 弧线以增加红色的透视感和运动感,使之更富有时代气 息。此标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图3 2 ) 。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徽以建筑中的“斗拱”为 基本设计元素,正反两个相合的斗拱形成了一个“中” 字,代表世界华人建筑师群体。会徽用中国传统的书法 描绘“c h i n a ”的开头字母“c ”。既有中国“龙”的 可口可乐标志图3 2 形象。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会徽设计以内对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徽图3 3 。参见是国欣著,标意设计 上海人民荧术出版社8 5 页2 0 0 5 年6 月第l 版 。1 9 1 9 年9h5 钉美圊c c l 可乐公司成包。骨经。度跨国经营后来撩回在1 9 7 9 年重返中茸市场,一直蓟现在参见人民一 蛔印m n v 砒昨。p k c o i nc 1 1 g b h l s t o n c 0 9 0 5 2 9 1 0 h t m l 冒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称、外均衡的构图手法、用简洁的语言,体现设计的时代精神,把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汉字 和字母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图3 3 ) 。 2 0 0 8 年奥运会标志中的元素运用的是北京的“京”字的篆体,然后进行创意变形, 将“京”字的能指与所指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北京的 能指是自己本身,是一个城市的名称。北京的所指则 是中国的首都,性质上就产生了变化,他代表的是一 个国家的形象。还有字形运用的篆体是中国文化的象 征。再结合“京”字的图形化特征把奥运会的主题思 想:“舞动的北京欢迎您i ”融入到“京”字中,使得 “京”字在字形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变为一个正在舞 动的舞者,腾空而跳,处在一个象征中国具有代表性 的拱形门中间,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将 “京”字的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完美的结 合在一起( 图3 4 ) 。 3 2 汉字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在平面设 计中的运用 杉浦康平先生在做书籍装帧的时候也 充分的运用了汉字的造型语言,如游 是一本造型物杂志。致力于跨领域,统合 所有知性行为的别具一格的综合杂志。第 薯畸哆和昭 2 0 0 8 北京奥运会标志圈3 4 游的第二期封面图3 5 汉字设计的图形化与符号化初探 二期的1 0 0 1 号封面以汉字“游”的不同写法为题材的整体视觉主义设计,来表达。观相 学”中的相似律( 图3 5 ) 。靳埭强的图画文字设计,将中国的笔墨意韵和文房四宝等进 行重构,构成新的符号形式,充分体现出图画文字的形象性和符号的所指性,寓意深刻, 画面沉稳,视觉冲击力强。如: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参展作品汉字系列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