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一、设计思想根据教学大纲与新课标的要求,本教学设计思想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培养能力。二、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三、学情分析学生总体而言都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对于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写作特色的领悟则仍显力有不逮,毕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仍需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又要发掘学生自主探究中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独特感受。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层次。2、朗读、背诵全文。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5、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二)过程和方法1、利用工具书和页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积累词语。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理解文章大意。3、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4、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5、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五、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二)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采取“范读、粗读、精读、品读”的分层次阅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进行分析、领会,然后着重训练重要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2、在教学中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采用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中国江南的三大名楼吗?都有哪些文人墨客为这三大名楼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文名篇,大家能说出一些关于三大名楼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和作者吗?(教师引导学生讲出上述问题,师生共同简评、补充)(二)检查预习: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教师补充介绍。明确作者: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至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明确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为被权贵所嫉,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州(相当于范仲淹在文中所说的巴陵郡的太守)。滕子京到任后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熟知滕子京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劝勉好友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简介: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3、文体特点:“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一遍,全班齐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语调。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粗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学生合作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归纳段落大意。第自然段:主要叙述滕子京被贬后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岳阳楼)。作记的缘由。第-自然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全景并抒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1、洞庭湖大观。2、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板书: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第自然段:议论探究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作者阔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古今异义.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3、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名词,作郡的长官)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5、成语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泰民安的景象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 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宠辱皆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本探究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和上节课的各项知识点的巩固情况。二、精读品析思考探究: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4、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5、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6、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7、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16、议论探究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以有这样的胸怀?明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这两句话,并举例谈一下你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你认为“古仁人”的这种胸襟值不值得称赞?说出理由。生思考,谈个人看法。(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来说。)三、拓展探究:1、两千年前的孟子有句话叫:“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和本文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何异同?学生谈。教师小结:后者是前者“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这种民本思想的发展。从而可见,范仲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伟大的政治抱负。2、在社会的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学它的意义何在?学生谈个人看法。3、纵观古今,你还能举出哪些象范仲淹一样胸怀天下之人?学生议论,回答。明确:(古:屈原,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今:鲁迅,朱自清,毛泽东,邓小平等)4、作者写这种抱负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5、再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理解本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怀。四、小结:作者运用了哪些的写法?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你还学到了哪些东西?积累重点字词句和部分虚词。探究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艺术特色: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发展中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试题及答案
- 量化交易系统设计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考试考生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解答技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专业中的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问题解析试题及答案总结
- 年度市场推广战略的制定计划
- 财务预算工作汇报
- VB程序设计常见题库及答案
- 【苏州】2025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9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节目脚本委托合同协议
- 2025年下半年河北省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招聘5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产褥期保健及护理课件
- 陕西省西安市2025届中考模拟英语检测试题(附答案)
- 2025-2030消防车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教辅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及其DSA质量控制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