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社会学专业论文)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提要 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一一以苏州市金阊区为个案的分析 中文提要 社区就业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对缓解就 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苏州这个经 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城市,社区就业工作开展得如何,具有哪些典型特征,存在哪些不 足之处,影响就业状况的因素有哪些,还需要怎样去完善,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 文以苏州市金闻区社区就业人员和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他们 进行调查,结合前期搜集的资料,对社区就业一系列问题进行描述,并从政策、制度 和个体三方面因素分析了对社区就业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的途径提出自己 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社区;就业状况;影响因素 作者:沈晶晶 指导教师:张明 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英文提要 t h er e s e a r c ho fe m p l o y m e n ts t a t u so fu r b a n c o m m u n i t 3a n dr e l e v a n tf a c t o r s o m m u m t y a nr e l e v a n ta c t o r s t h ea n a l y s e so f t h ec a s e so fj i n c h a n gd i s t r i c t ,s u z h o u a b s t r a c t c o m m u r l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i saf r e s hm o d eo fe m p l o y m e mi nt h ep e r i o do f e c o n o m i c a n ds o c i a lt r a n s i t i o n , a n di t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e a s i n gt h ee m p l o y m e n tp r e s s u r e , m a i n t a i n i n g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a n di m p r o v i n gt h ep e o p l e sl i v i n gs t a n d a r d w i t hr a p i d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d o e s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c a l t yo u ti ns u z h o u , w h a ta r et h et y p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sa n dt h ei n a d e q u a c i e s ,w h i c h 盯et h ef a c t o r sa f f e c tt h e e m p l o y m e n ta n dh o w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i st r y i n gt og i v ea n s w e r st ot h e s eq u e s t i o n s w es u r v e y e dc o m m u n i t y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 a n dr e s i d e n t si nj i n c h a n gd i s t r i c tt h r o u g h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a n di n t e r v i e w s ,c o m b i n i n gd a t a c o l l e c t e de a r l i e r , t h e nd e s c r i b ear a n g eo fi s s u e so f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 , a n da n a l y s e t h ee f f e c to nt h e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f r o mp o l i c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s ,t h e n p u tf o r w a r dv i e w so nh o w t op e r f e c tt h e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y ;c o m m u n i t ye m p l o y m e n t ;r e l e v a n tf a c t o r w r i t t e n b ys h e nj i n g j i n g s u p e r v i s e db yz h a n gm i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刃c ,i 舀晶日期:孑哆:乡:乡。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 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 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7 缸晶晶日期:翌三:垒:至! 导师签名:期: 城帮社区裁照状嚣与影稳羧素磷究 第一章绪论 t _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一章绪论 中垦是一个拥有1 3 亿人舀的人翻大国,入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劳动力供大 于求的情况长期存在。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化 建设步饯盼不断加快,出现了大量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失业总量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结构性失业和 失业的送域性问题霹益突出,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o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广大劳动1 者最大、最根本的保障。就业解决不好,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将受到损害。未来十几 年,是我霪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青壮年人叠眈重最高的人弱红剩期。当前,缓 解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问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的重大理论与实 践问题。因此,就业和再就业润题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经济, 解决就业 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胡锦涛同志在2 0 0 3 年“七一掸燕要讲话中,把如侮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提舞 到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课题的高度;2 0 0 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把扩大就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 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服务业、嚣公有利经济、中小企韭,多渠道、多方式的增加就业淡位。圆可见,下岗、 失业等一系列关系囡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已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做好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王作,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嵩,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 的政治任务。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开辟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地为下岗失业 人员以及等待就业的人员创造就业岗搜。与此同时,多层次、多形式的灵活的就业形 式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社区就业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小社区中,蕴藏着 m 惠敏,社区服务与就业渠道,职业时空( 研究版) ,2 0 0 6 年第7 期,第3 2 页 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犬问题的决定,2 0 0 6 年1 0 月1 1 日巾国共产党臻十六届中央娄 受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转载自2 0 0 6 年1 0 月l s 墨颜华网( w w w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 城市社区裁鼗状况与影确鬻素研究第一章绪论 无比巨大的就业潜力。2 0 0 2 年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阿时也成为 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另外,会议还明确指出,社区就业的潜力很大, 应该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岗位作为社区就业王作的一个重点。 有资料显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加剧,社 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e l l 于种种原因,目前衽区就业服务仍然 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我国城市至少有1 5 0 0 万个社区就业岗位有待开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社区服务在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安置下岗职工、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在社区发展以及社区在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过程中,大量的就业机会 和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从近几年来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社区就业作为芷规就业的 一种重要补充,具有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多样等优 点,既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因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依托社区提供就业 岗位和就业机会,为缓解城市就业和褥就业压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难题。特别对有着1 3 亿人口,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的中国来说,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扩大就业的任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繁 重。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区就业作为一种非正规的就业形式和崭新的 就业渠道,对缓解当前城市中紧张的就业压力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社区就业在满 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 用,它能够吸收大量的被拒之于正规部门之外、或被“正规部门挤出的人员,被称 为臣大的“劳动力海绵 ,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城市就业渠道和撅增就业岗 位的重要来源。 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就业浅位,对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 精神,加快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而重要 的意义。近年来各地的实际情况也都表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直接关系 到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只有通过再就业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才 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阀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闯题;不 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因此,研究和探索社区就业问题,对下 2 簸隶孝圭区蕤鼗状况与影晌医素研究第一章缝论 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发展社区服务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的发展也会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江苏省苏州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 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 长江。全市面积8 4 8 8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 6 5 0 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 1 6 万,其中市区入口2 3 0 万。1 9 8 3 年实行市管县( 市 体制,1 9 9 3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 “较大的市 。现辖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 个县级市,吴中、相城、平 江、沧浪、金阊5 个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 虎矗区) 。苏州市优越的 地理位置、高速迅猛发展的经济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到苏州就 业。据统计,目前苏州大市已有外来入口近4 8 5 万,而本地人口6 1 6 万,如此众多的 夕 来人口纷纷涌入苏州,给苏州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那么,怎样来缓解就业压 力? 社区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在苏州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是否起到一定的 作用? 苏州城市的社区就业具有怎样的内容和形式? 社区就业在苏州大市的进展如 何,影响社区就业的因素有哪些,需要如何去发展完善? 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分 析的问题。将苏州城市社区就业的现状与影响社区就业的因素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让 人们进一步了解社区就业、更加完善社区就业,这些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带着以上问题,笔者对苏州城市社区就业现状作了实地的调查与访谈,在对苏州 城市的社区就业状况描述的基础上,对社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 决闯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 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对社区就业是比较重视的,有 关社区就业的研究在最近4 0 年中发展十分迅速。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 为两大类;类主要研究社区就业的一般特性,从多角度来揭示社区就业的特征及其 重大意义。例如,刘继圊( 2 0 0 2 ) 在就鲎与福利:欧美莺家麓社区就业理论与政策 模式中,以文献回顾的方式,简要介绍了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特征 以及欧美辫家社区就业的主要模式,文章指出,欧美国家的学者们对社区就业的概念 有三种观点。其中杜英格和帕雷认为社区就业是政府、企业、社区和福利组织在社区 3 城市聿圭区裁篷获嚣与影喻藏素磷究 ,第一章缕论 层面为难以就业的劣势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支持服务。劣势群体是指那些在劳 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社会处境静群体,倒如失业者、前罪犯、青年人和老年 就业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妇女、移民和少数民族等。这是目前欧美囡家最流行 的社区就业定义,真实反映了1 9 7 0 年代欧美匿家重新巅发现 和“回归社区以后 的社会状况与就业形势。同时,文中还介绍了欧美国家社区就业的四种基本模式以及 基本经验,以便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方兴未艾的“再就业工程 提供一些相关的思想 路径和实践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职业认证培训网( 2 0 0 7 ) 一篇关 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社区就业情况的文章中,对澳大利亚和新茜兰两囡就韭培训 工作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两国在就业培训工作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借 鉴:( 1 ) 确定不同的就业服务项目,平衡扶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 2 ) 弥补高税 收高福利机制韵缺憾,探索社会保障与就业并举的措施;( 3 ) 根据市场需求,完善服 务手段,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就业服务的高效性、实用性;( 4 ) 离就业率带来较高的 职业培训需求;文章中还根据考察情况和当前再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 几点体会和建议:( 1 ) 妥善处理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2 ) 推行政策评信和中介 审查等手段,加强对政策效果的监督检查;( 3 ) 推行培训券、服务券等手段,提高政 策执行效率;( 4 ) 提供充分信息,逐步实现政府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5 ) 加强劳动监 察,规定完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 6 ) 注重对青少年择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 养,帮助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蛋 另一类则是从政策的可操作性出发,通过对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就业状况的研究, 揭示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侯钧生、陈钟林( 2 0 0 4 ) 编著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一书中,提到在英国,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 缓和失业问题,主张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主要指各种非营利组织或志愿嚣豳体) ,这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对福利产品的需求,同时又增加了大量的就业需求。 在我豳,关于社区就业的理论和政策是在社区建立之后才逐渐提出和形成的。“社 区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其社区与社会( 1 8 8 7 ) 一书中最早提出的,1 9 3 3 年费孝通先生将社区的英文词汇译为中文的“社区 概念,当时在吴文藻先生的带动 下,我国的社会学者与人类学者对社区开展过热烈的讨论。也就是说,我国学术界接 m 澳大利皿、新西兰社区就业情况 ,转载自2 0 0 7 年1 1 月8 日中国职业认证培训嘲( v w q w c e - 广r i c o n ) 澳大剩戴、新螽兰社区就业情况,转载自2 0 0 7 年1 1 胃8 日中晷职渡认证培训嬲( w w 姒c e 丁t l e 。c n ) 。 4 城精衽区魏鼗状况与影响瓣素研究第一章绪论 受“社区这个概念只有7 0 多年的历史。而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既没有社区服 务概念,也没有相对系统的社区服务实践。1 9 8 6 年,霞家民政部首次提凑在城市开 展社区服务,1 9 8 7 年9 月,圉家民政部明确了社区服务的内容和任务。也就是说, 社区服务在我国也只有2 0 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有关社区就业的理论研究和开展促进 社区就业的就业工作,则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 笔者在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查阅了有关社送就业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囡 内学者对社区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就业盼定义、内容、类型、特点、意义、理 论政策研究、制约因素等方面,这些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 杨宜勇( 2 0 0 1 ) 在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的新增长点一文中,对社区就业 的定位、性质、制约社区就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进行了研究,并提漱了促进社区就业发 展的政策建议。孙晓燕,孔岩( 2 0 0 3 ) 在我囡社区就业问题探析一文中,对社区 就业的定位、容量、存在问题及促进就业发展的建议进行了分析。王福君( 2 0 0 4 ) 在 社区就业存在的闯题与对策探讨一文中,对社区就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和促进社 区就业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刘文军( 2 0 0 2 在关于我国发展社区就业的凡点 思考文中,对发展社区就业的意义、我国社区就业的发展机遇以及发展社区就业的 基本思路进行了研究0 高文( 2 0 0 2 ) 在国内部分地区社区就业基本经验和做法中, 对国内部分地区社区就业的基本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陈马牛( 2 0 0 3 ) 在我 对社区就业的几点思考中,对当前社区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和建议。吴亦明( 2 0 0 4 ) 在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和褥就业对镱研究中,以江苏 省南京市为例,分析了社区就业岗位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了社区就业岗位的实际结构 与容量,并且通过调查了解了南京市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对社区岗位的就业意愿,最后 提出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李仕超,张瑾( 2 0 0 5 ) 在社区就 业社会保险机制探柝则从社会保险机制方面,分析了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的影响 因素,提f i j 了对社区就业社会保险机制的构建措施。张左已( 2 0 0 0 ) 在以创新精神 推动社区就业事业中,提出要以龟吩新精神推动社区就业事业的发展,开拓社区就业 工作新局面。刘继同( 2 0 0 4 ) 在中国社区就业概念界定与现代就业政策框架一文 中,对社区就业概念的雾定与理论政策意义、社区就业议题的形成、社区就业赛定的 主要取向与内涵外延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传统就业与社区就业的异同之处,最后 5 城帝牲区蓑监状况与影晚麟素骚究藜掌缝论 提出了重构中国就业政策的框架结构。 透过对国内外社区就监研究昀文献资料的粪阕和比较,可以发现,就露前来讲, 我国的社区就业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由于我囡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许多下岗失业人员的就韭观念还未改变,对社区就业岗位的认识不够,同时,政府瓣 社区就业的重视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的社区就业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国外的 社区就业的发展已经接近成熟,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推动社区就业,对失业人员实行免 费服务,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等,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方面,我们应当 结合我国社区就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宣,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就业模式,充分挖 撅社区就业岗位,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转交传统的就业观念,进一步缓 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三、核心概念 对社区就业概念进行界定会涉及到社区、城市社区等基本概念,因为社区就业是 在社区这个空间内完成或者说是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基本概念先做一个简单 的介绍。 ( 一) 社区 关于“社区 一词,据统计有一百四十多种定义。“社区 一词源于拉丁语,意 愚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首次将“社区择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 会学家滕尼斯,他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 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泊克是最旱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 1 9 3 6 年,帕克指出:“社区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如下:它有一群按地域组织起来的 入群;这些人墨程度不同地深深藐根在他们所生患的那块土地上;社送中的每一 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我们现在经常觅到的“社区弦,则是由费孝通于2 0 世纪3 0 年代根据英文 c o m m u n i t y 一词翻译而来的。目前社会学界一般认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 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或者说是在一特定地域内,人们共同放事社 毋社区失落原因分析,转载自2 0 0 6 年1 1 月2 8 目北京市被送公共赧务信息弼。 6 城密柱区裁錾歌琵与彩确辫素研究第一掌绪论 会活动、具有较密切的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认同感的区域共同体。一定的地 域、互动酶活动模式、共同的文化维系、共同的认同感、特定的入群组成的社会共鬻 体是社区构成的基本前提。 ( - - ) 城市社区 当前,“社区建设 ,“社区服务 ,“社区发展 一类的说法军已流行开来。这是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之中必然要出现的事物。在社会整体推进现代化的 过程中,城市社区最早经历_ i 业化的洗礼,它也最早诞生了今天所说的社区建设和社 区服务。因此城市的社区建设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体系也相对完善。而本文的研 究,也是以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只针对苏州的城市社区来进行的。 那么,何谓“城市社区呢? 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翻聚集规模等多重标 准进行分类,可以将社区分为三种类型: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本文所讨 论和研究的就业服务的空闻主要是城市社区,城市社区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所谓城市社区,一般是指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有人口密度高、异质性 强、社会分工精细等特征的人类生活熬同体。国 ( 三) 社区服务 在说到“社区就业”之前,有必要对“社区服务 概念作一个简单的界定。关于 崭社区服务 ,学术理论雾和相关部门有多种界定。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广义和狭义 两种理解。持狭义社区服务说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仅仅是指社区福利性、公 益性( 非营剃性 服务,不应该包括商业性服务。与狭义社区服务说不同的是,持广 义社区服务说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不仅包括社区福利性、公益性( 非营利性) 服务,而且包括一定程度的商业性或“准商业链的便民剩民的生活服务,以及力辖 区内企事业组织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务。圆 持狭义社区服务定义观点的学者大都把国辨关于社区服务的理念作梵自己的重 要依据,他们强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服务一般是指社区福利性、公益性( 非营利 毋晴天:第八章社区与社会变迁 ,转载自2 0 0 6 年4 月1 6 网博客鼹( h t t p d u g u i e 。b o k c e c o r n ) 毒麓艳爽、张鹏、刘合友;浅析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阀题及对策) ,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2 0 0 6 年第2 l 期,第2 9 - 3 1 烫 7 城市衽区就煎状况与影嫡因素研究第一睾缝论 性) 服务,不包括商业性服务,因此认为中国的社区服务也应该如此。与此不同,广 义社区服务说则是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出发,是在总结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实践经验 中得出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的理论界定。这种界定,一方面包含了狭义社 区服务的性质和内容;另一方面又把一定程度的社区商业性、有偿性服务纳入了社区 服务体系之中,比狭义社区服务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总的来讲,广义的社区服务的界 定比较符合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实际,因而具有眈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权衡分析广义、狭义社区服务两类界定的利弊得失,本文中对城市社区服务作出 如下界定:社区服务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为社 区成员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的过程。噬个定义表明,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既包括社区福利性、公益 性服务,又包括便民生活服务,是广义的的社区服务,更加符合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 服务的发展要求和发展实际。 ( 四) 就业与社区就韭 1 、就业 所谓“就业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方定义,就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 龄( 1 6 周岁以上) ,具有劳动能力,参加社会劳动( 不是自家的家务劳动) ,并依法 取得劳动报酬( 不是义务劳动) 。般认为,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又有劳动能力或 超过劳动年龄但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崩位上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并 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状态。 2 、社区就业 ( 1 ) 国外学者对。社区就业一概念的界定和发展 对于“社区就业这一概念,它既是个历史概念,又是个新的话题。概括而言, 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发展起步比较早,在不同历史阶段,学者们对社区就业的概 念放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概括面言,主要有三种观点i 第一种观点,科尔( c 。k e r r ) 认为社区就业就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劳动就业活动,这是传统和古典的社区就业定 义。按照这种定义,凡是地域社区范围内的就业蚜可称之为社区就业。这种定义主要 马艳丽、罗璜荣:我黧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浅攘 ,辩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阂题研究,2 0 0 5 年第l 期,第7 l 荑 8 城露衽区裁照拔况与影响溺素研究第一章绪论 适用于1 9 5 0 年代以前的欧美国家。第二种观点,认为社区就业是那些在劳动市场结 构中处于次要和边缘劳动市场的就业,这是劳动经济学中盛行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和 经济学取向的社区就业定义。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社区 实质上等同于边缘或次 要劳动市场,其基本特征是地方取向和低工资就业。这种定义主要盛行予1 9 6 0 年代 欧美国家的反贫困之战。第兰种观点,杜英格和帕雷认为社区就业就是政府、企业、 社区和福利组织在社区层面为难戬就鼗的劣势群体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支持服务。 劣势群体是指那些在劳动市场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社会处境的群体,例如失业者、 前罪犯、青年入和老年就业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入、妇女、移民和少数民族等。国这 是目前欧美国家最流行的社区就业定义,真实地反映了1 9 7 0 年代欧美国家重新“发 现艏和“圈归劳社区以后的社会状况与就韭形势。 ( 2 ) 豳内学者对。社区就业刀概念的界定和发展 在我国,社区就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僵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四 种界定取向。2 0 0 0 年7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全国社区就业工作会议标志着 社区就业概念与政策的诞生。刘继同( 2 0 0 4 ) 在中国社区就监概念界定与现代就业 政策框架文中认为,迄今为止,政府对社区就业及其相关核心概念尚无权威的官 方界定。2 0 0 0 年以来,劳动部门己形成截然不同的几种界定取尚。这些取向并存共 生,相互交织,并无明显的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第一种界定取向:妥善安置分流破产企业职工,积极实麓再就业工程和确保基本 生活的界定取向。这既是社区就业概念最早和最主要的思想渊源,又是目前政府就业 管理工作主导性的看法。集中体现在有关社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框架之中,实际 反映了政府就业保障的工作思路;这种界定取向的实质和精髓是广开就业门路,积极 开辟崭新的社区型就业渠道,解决城镇就业和褥就监问题,尽可能为失业下岗人员和 劣势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 第二种界定取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经济,多渠道、多形式开发社区 就业岗位的界定取向。这种界定取岛源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的社区服务,是经济结 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产物。这种界定取向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社会 服务业,从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中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o 划继网:麟业与福铡;歇美国家的挫送就业理论与政策模式 ,欧洲,2 0 0 2 年第5 期,第8 9 1 0 7 页 9 城市柱区就她获况与影响因素研究第一掌绪论 第三种界定取向: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强化社区管理和发展社区服务,全面推进 社区建设的界定取向。这种界定取向的实质和精髓是发展社区服务和强兹:社区管理, 发展社区经济,建设现代化社区,从社区服务业中开发就业岗位,在政府机关和各企 攀业单位之外提供就业机会。 第四种界定取向: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各类劣势群体再就业和将就业服务向 社区延伸的界定取向。这种界定取向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和居委 会劳动服务站,为各类劣势群体再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就业机会、职业辅导和职业技 能培训等服务,促进再就业。 综上所述,社区就业的晃定取向多种多样,既包括妥善安置企业下岗职工,积极 实施再就业和确保基本生活,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发社 区就业岗位:又包括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劣势群体再就业和 将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等。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社区就业采取多层次的界定取向,它 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的就业,包括由社区组织所提供的就业和在社区内面向社区居民的 各种公共服务就业。从行政层级上看,社区就业是街道或居民委员会直接解决的,在 社区层武上运行的就业活动;从服务对象看,社区就业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生活服 务和为社区内其它实体提供辅助服务的经济活动;从管理主体看,社区就业主要是一 种非正规部门就业,涉及城建、卫生、公安、王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 多部门的综合管理;从就业者的类别来看,社区就业不仅包括本地下岗失业劳动者, 阍时还包括外来人豳,社区创业者,老年退休人口和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队伍;从 服务的内容来看,社区就业主要包括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公益性服务、后勤保障服务 和匿向特殊群体的服务四类。以上多层次的晃定即本文中所研究的社区就业。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城市社区作为研究的范围,把社区这一范围内的就业问题作为研究的对 象,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区就业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圆颥、总结和分析,深入探讨 社区就业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影响社区就业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社 会学等学科的分析工具,结会对苏州市社区就业发展状况进行的抽样闯卷调查和数据 统计分析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进而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苏 1 0 缄泰季圭区蓑鼗扶况与影噙霾素爵究第章缝论 州市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提供参考。 在写作过程中,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理论研究 实证调查因素分析的研究路线,也就是说,先从理论分析入手,从社会学的视角 磁发,寻找社会学在社区就业中的学科角度,并且深入下去,形成适用于本文的研究 理论,从而建立起本研究的一个支点,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证调查,建立起研 究的另一个支点,最后,以两个支点为落脚点,将理论与实证资料结合超来进行综合 分析。本文的资料搜集以文献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为辅,文献调查主要通过官方资料、 论文和著作、报纸与期刊、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在润卷调查中,本文是以苏州市 金阊区的两个社区为个案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借助e x c e l 、s p s s 等统计软件,采用文献回顾 法、社会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法,结合对苏州市金阊区两个社区就业发展 现状的抽样闷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桥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栗提 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苏州市进一步扩大城市社区就业提供参考。由于人力和时间 等方面的原因,本次闯卷调查进行得不够全面深入,如果想要就城市社区就业的一系 列问题作进一步探讨,还需要调查的深入持续进行。 五、理论指导 关于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我国失业问题 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阑家豹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 的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社区就业有关的理论支撑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 结构性失业理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韭、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懂失鲎。结 构性失业是现代发达国家常见的一种失业,所谓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 包 括产监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 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 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 | 母行业的更替,一些被传统行业淘汰出来的人因技能上豹差异不能被新行业雇佣丽成 为失业人员;而另些新兴行业需要人员,却很少有人能胜任,这就造成“失业 与 城市辜圭区就照状况与影响鬻素研究 第章绪论 “空位 并存的结构性失业。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托宾是结构性失业理论的代表人 物。他认为要解决失业问题单靠宏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运用劳动力市 场和人力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这一理论从产业机构的角度提供了社区就业在近年来 发展起来的理论依据。 ( 二) 凯恩椠非自愿失业就监理论 觊恩斯就业理论的产生源于2 0 世纪3 0 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使新古典学派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无法自动解决就业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将国民经济产出水平与就 业水平联系起来,以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非自愿失业( i n v o l u n t a r yu n e m p l o y m e n t ) 存在的原因,提出囡民经济产出水平的常态不足造成充分就业未能实现的全新观点, 同时提出政府干预对解决就业的建议。凯恩斯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实际达到的 均衡收入水平常常要小于充分就业的收入均衡水平,失业的存在是必然的和普遍的。 凯恩斯的这一理论阐述了失业现象存在的必然性,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就业,对 社区就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灵活就业理论 灵活就业( f l e x i b l ee m p l o y m e n t ) 发轫于发达市场经济藿家。旱在2 0 世纪7 0 年 代,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产业逐渐壮大,就业压力加剧,高科技飞速发 展,文化理念不断交化,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应运丽生,并对当地 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效果。从目前世界各国实践情况来看,灵活就业主要有以下几 种形式:毒摹全匿到就业、临时就监、翥营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监、独立就韭、家 庭就业、兼职就业等。 灵活就监俸力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近l o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 当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 性调整和国有企韭改革的深化,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流动增大以及入世冲 击等因素,劳动力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劳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借鉴国际经验,大 力推行灵活就业方式成为解决我国就业与荐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1 2 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第二章关于城市社区就业现状的描述 第二章关于城市社区就业现状的描述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我国倡导开展城市社区服务以来,伴随着社区建设进程的 加快,社区就业逐步兴起。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就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大量下岗 失业人员提供社区就业岗位,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促进社 区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由于社区就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 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人们对社区就业的认识还存 在一定的不足,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束缚,这一切都值得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苏州市是苏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发展的先进城市,优美的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 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由此给苏州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对于能够对 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的新型就业方式社区就业的出现,自然会引起苏州各 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苏州市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 0 0 7 年 1 月份江苏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考查评估工作中,苏州全市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 作得到了江苏省检查小组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苏州市的创建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 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苏州市社区的平台建设、优质的就业服务,以及高素质的劳动 保障协管员队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文主要以苏州市金阊区彩香街道下辖的彩虹社区和石路街道下辖的彩香一村 南社区作为研究的个案,通过对金阊区这两个社区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形成对整 个苏州城市社区就业状况的总体把握。本文之所以会选择金阊区作为此次研究的个 案,主要因为金阊区在苏州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金阊区 为个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苏州市金阊区地处苏州古城西北隅,辖区面积3 7 平方千米,人口2 3 4 万,下辖 5 个街道,4 1 个社区、1 1 个村,2 0 0 7 年,金阊区下辖的街道和社区全部参加了充分 就业社区的创建活动。 2 0 0 4 年底至今,金阊区共下辖5 个街道:石路街道、留园街道、彩香街道、白 洋湾街道和虎丘街道。其中彩香街道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办事处成立于1 9 8 3 城帮褪区裁蹙状况与影跨因豢蹰究 藜二章关予城枣社区蕤娩现获赞趱述 年,位于苏州古城区的西部,与苏州离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望,辖区面积4 4 平方千 米,人霾7 。9 s 万,屠蔑2 4 1 0 1 户,辖1 3 个辜主嚣屡民委员会,2 个行致树,霹滨河社 区、彩香花圈社区、彩虹社区、彩香二村北社区、彩香二村南社区、虹桥社区、金夏 社区、毛家桥社区、兰元霾树社区、三元一嚣社区、双虹社区、运游社区、新兴树等。 石路街道是金阊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区域调整后的新石路街道,东起环城河,西至桐 泾簿,南叛兰香路为界,乾与上塘薄榍临,辖区谣积l 。s 霹平方千米,注嚣户籍1 4 2 0 7 户,人口3 9 3 5 1 人,实际居住居民1 7 9 2 9 户,人口5 5 1 8 2 人,辖7 个社区居民委会, 鄹彩香一毒重南社区、彩香一树三区、彩香一封豳区、菱耱社区、三乐湾社区、蔷记社 区、朱家庄社区。本文主要选取彩香街道的彩虹社区和硒路街道的彩香一村南社区作 势调查研究的对象,对这两个社区孛骑就监人员和屠民进行阕卷调查翥个别访谈。 由于调盔中涉及到社区就业人员和社区居民两类人,因此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 一种针对在社区孛载邂戆天员,试萋通过河卷调查耪个别访谈了解他黧在社区孛熬裁 业情况以及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另种主要针对在社区中生活的居民,通过调查他 们对搴圭区服务酌满意程度以及需求程度,发现社区就业入员在社逸就监中存在豹阏 题,分析影响社区就业的相关因素,以便提出迸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选取金阕区彩蠢街道熬彩虹社区魏石路衡道蕊彩香一衬南社 区,共发放涉及彩虹社区和彩香- * 5 南社区中的社区就业人员的问卷1 5 0 份,回收 1 3 0 份,豳收率秀8 6 7 ,其中有效鲻卷1 2 2 份,有效翔卷率为8 1 ,3 ;另外,还发 放涉及彩虹社区和彩香一村南社区中的社区居民的问卷1 0 0 份,回收8 8 份,回收率 搀8 8 ,其中有效闯卷秘份,有效阕卷率为7 9 。两类润卷都达到了有效抽样调查 分析的样本百分比的要求,因此,以下对问卷所做的调查和分析都是有效的。 闯卷回收后,对所有回收的有效阔卷进行编码,利用数据统计软搏s p s s 和e x c e l 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两类问卷的统计结果分别进行了分析。 ( 一 性裂耨年龄构成 量、被调查夔社送就监入员鲢性别帮年龄构成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本次调查的1 2 2 名社区就业人员中,男性s 7 名,女性6 5 名, 分别占4 6 。弼和5 3 。3 ;藏韭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 6 - 4 5 岁,占3 s 5 ,荬次是2 6 - 3 5 箩 和4 6 5 5 岁,分别占2 2 1 和2 1 3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中从事就业的主要 1 4 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章关于城市社区就业现状的描述 是那些正处于青年、中年期的人,这些人正是劳动力中体力最强壮、精力最旺盛的那 部分群体。从交谈中得知,这部分人中有的是下岗再就业人员,也有的是一直未找到 合适工作的就业困难群体( 见表2 1 ,2 2 ) 。 表2 1 :社区就业人员的性别构成 被调查者的基本。青况( 社区从业人员) 频数百分比( ) 性别 男 5 74 6 7 女 6 5 5 3 3 资料来源:根据调查资料整理。 表2 2 :社区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 频数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累加百分比 v a l i d 1 6 - 2 5 岁 86 66 66 6 2 6 3 5 岁 2 72 2 12 2 12 8 7 3 6 - 4 5 岁 4 73 8 53 8 56 7 2 4 6 5 5 岁 2 6 2 1 32 1 38 8 5 5 6 岁及以上 1 4 1 1 51 1 51 0 0 o t o t a l 1 2 21 0 0 o1 0 0 0 资料来源:根据调查资料整理。 2 、被调查的社区居民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男性为4 2 人,女性3 7 人,分别占5 3 2 和4 6 8 ;受调查的居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 6 - 4 5 岁和2 6 3 5 岁,比例分别为4 0 5 和 2 5 4 ,4 6 5 5 岁的人员也d f j 2 1 5 ,可见社区居民的年龄大部分处于中年至老年期。 因为此次调查的两个小区都属于苏州古城区的老居民小区,从访谈中得知,小区中的 居民以苏州本地居民为主,也有部分是从外地来苏州工作的,临时租住在此( 见表2 3 , 2 4 ) 。 表2 3 :社区居民的性别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