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空则有有则空”—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的韵外之致.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空则有有则空”—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的韵外之致.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空则有有则空”—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的韵外之致.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空则有有则空”—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的韵外之致.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空则有有则空”—试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的韵外之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 u r,5 。摘要 “ 空则有、有则空” 是中国极具传统影响力的一种美学观念,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心理。 “ 空”和 “ 有”是一对循环往复且又互相对立转换的自 然状态,这就使得 “ 空白”的设计研究具有了广裹的趣味价值。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词、戏剧及园林建筑等中对 “ 空”和 “ 有”已有了广泛地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 空白”是设计必然涉及到的艺术语言和构成形式,是画面中的 “ 无” 、 “ 虚”部分,其留取形式丰富多样。 “ 空白”也是设计师在创意设计中,按照设计画面空间反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构思所形成的艺术设计的想象空间;它具有创造作品的意境、 提供想象的空间、 获得视觉上的轻松、 体现设计以 少胜多的多价值性。 “ 空白” 讲究的正是 “ 有容乃大” ,它内在的丰盈与外在的虚无使设计充满了神秘与魅惑,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 涵和精神的具体体现。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出发,对 “ 空白”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殊艺术感染力和典型运用,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期拓宽现代设计者的视野,使其接触到更多的视觉图形,并在传统与 现代相交汇的视点上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即归结为三种典型表现形式:正负图形的设计,让人们领悟到在着意于实形视觉设计的同时,) 左 该懂得虚、空的价值;不完全图形的设计,让观者感受到中断、省略处的“ 张力” , 使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了 艺术审美价值:以 虚带实图形的设计,让我们认识到了 无墨处更能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获得全局皆佳的韵外之致的意境。这些都有意或无意地反映了设计师的 “ 有无相生” 、 “ 无中生有” 、 “ 知白守黑”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思想,他们以自由 空灵的审美体验,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寻找着新颖而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还通过“ 空白”的 经营与逆向思维的关系,以及 “ 空白”的视觉传达优势与视觉心理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对极具创造力的逆向 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增加设计师观察、 解决问 题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 空白”的经营实现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有效的信息传递、 深刻的理念表达和快速的情感沟通。 把握和驾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 空白” ,看似简单,实为不易。 “ 空白”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因素和设计手法,从设计的开始到最后完成,都与实形构成了 个性突出的组合,并在相互对立转换中丰富和增强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内涵和感人的持续力,从而,把设计作品推向纯粹的审美境界,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创意表现形式,和具有创造性的视觉画面布局的重要乎段。关键词:空白;空则有,有则空;审美;视觉传达设计;韵外之致;abs tracta l l v a c a n t s p a c e c a n b e e x p r e s s e d i n d i ff e r e n t m e a n i n g f u l w a y s t h r o u g h t h e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o b j e c t s ( s h a p e s , f o r m s o r f i g u r e s , e t c . ) w i t h in it . t h i s i s a n i n fl u e n t i a lc o n c e p t a d o p t e d i n t r a d i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r t d e s i g n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 e n t , a n d i s a ni m p o r t a n t a e s t h e t i c p r i n c i p le u s e d i n 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d e s i g n .a r t i s t i c d e s i g n c r e a t e s a n i m a g e w it h s e n s e , w h e r e a s 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 e n t d e r i v e s s e n s ef r o m t h e i m a g e . a s a c o n c r e t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i n t r i n s i c s p i r i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rtd e s i g n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 e n t , v a c a n t s p a c e h as b e e n a p p l i e d t o e m p h a s i z e t h i sd i a le c t i c a l i n t e r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a n g ib l e i m a g e ( e x p r e s s i o n , c o n fi g u r a t i o n , e t c .)a n d i n t a n g ib l e s e n s e ( i m p r e s s i o n , c o n n o t a t i o n , e t c ) , a s e x e m p l i fi e d e x t e n s i v e ly i nt r a d i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p a in t in g , c a ll i g r a p h y , p o e t ry , d r a m a , a n d g a r d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w it hi t s r i c h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i m p l i c i t e x p r e s s i o n , v a c a n t s p a c e o ft e n m a k e s a rt d e s i g n a n d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 e n t f u l l o f m y s t e r i e s a n d m i r a c l e s .i n 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d e s i g n , v a c a n t s p a c e o ft e n r e f e r s t o t h e u n - i n k e d ,u n - o c c u p i e d , u n - fi l l e d , o r n e g a t i v e a r e a s i n a p i c t u r e p l a n e . h o w e v e r , v a c a n t s p a c e i sn o t a v o i d t o b e f i l l e d o r b r o k e n u p , b u t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a l e l e m e n t w i t hs t r ik i n g l y a e s t h e t i c q u a l it y . v a c a n t s p a c e m a y t a k e a v a r i e t y o f s h a p e s a n d f o r m s , a n dh e n c e o ff e r s u n l i m it e d o p p o r t u n it i e s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v a l u e s f o r v i s u a l c r e a t i o n . wi t h it si n n o v a t i v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v a c a n t s p a c e c a n e n a b l e t h e c r e a t i o n o f a r t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e n h a n c e t h e l i b e r ty o f i m a g i n a t io n , p r o m o t e t h e s o o t h i n g e ff e c t t o t h e e y e , a n de p i t o m i z e t h e d i c t m n o f l e s s i s m o r e .v a c a n t s p a c e h a s b e e n a p p l i e d t y p i c a l l y i n t h e d e s i gn o f ( 1 ) p o s i t i v e - n e g a t iv ec o m p o s i t i o n s , w h e r e o c c u p i e d o r p o s i t i v e a r e a i s in c o n t r a s t w i t h t h e v a c a n t o r n e g a t iv ear eaa n d b o t h a r e a s wo r k a sm c r e a t ingc o m p o s i t i o n s , w h e r e o n l y p a rt o f a n i m a g e i s g i v e n ,a u n i fi e d r e s u lt , ( 2 ) in c o m p l e t ea n d t h e v i e w e r i s p u l l e d i n t o t h ec r e a t iv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c o m p l e t in g t h e im a g e m e n t a l l y , b y t h e m u t u a l te n s i o n b e t w e e nt h e g i v e n a n d t h e m i s s i n g ; a n d ( 3 ) i n c o n s p i c u o u sv a c a n t s p a c e m a y s u g g e s t a m b i g u i t i e s a b o u t w h a to r a m b i g u o u s c o m p o s it i o n s , w h e r ei sc r e a t e v i s u a l i l l u s i o n s o f o b j e c t s t h a t a r e n o t r e a l l y t h e r efi g u r e a n d w h a t i s g r o u n d , a n da t a l lb y p r o v i d i n ga n d w o r k i n g t o g e t h e r c o h e s i v e l y w i t h o b j e c t s i n c r e a t iv e l yd e s i g n e d c o m p o s i t i o n s , v a c a n t s p a c e o ft e n g e n e r a t e s a n o p t i c a l i l l u s i o n o r a v i s u a lm i r a g e t h a t i n v o k e s a n e ff e c t o f w h a t y o u f e e l i s b e y o n d w h a t y o u s e e , c r e a t e s a ni n t r i c a t e 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g e s t a l t , a n d t h u s p e r p e t u a t e s t h e a e s t h e t i c v a l u e s o f t h ev a c a n t s p a c e a n d t h e a s s o c i a t e d c o m p o s i t i o n . t h e v i s u a l s e n s a t i o n o f v a c a n t s p a c e a n dth e e ff e c t o f s y n e r g y b e t w e e n o c c u p i e d a n d u n - o c c u p i e d a r e a s g i v e b o t h d e s i g n e r a n dv i e w e r t h e f r e e d o m o f i m a g i n a t i o n a n d f a s c i n a t i n g a e s t h e t i c e x p e r i e n c e s . t h e s ei n v e n t i v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v a c a n t s p a c e , i n t e n t i o n a l l y o r u n in t e n t i o n a l ly r e fl e c t t h et r a d i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e s t h e t i c i d e a s o f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n o n - e x i s t e n c e c o m p l e m e n t i n g e a c ho t h e r , e x i s t e n c e c o m i n g f r o m n o n -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k n o w i n g w h it e f r o m b l a c k , w h e r e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b l a c k m a y b e r e g a r d e d a s t h e i n k e d , o c c u p ie d , f i l l e d o r p o s i t i v e a r e a sa n d n o n -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w h i t e a s v a c a n t s p a c e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d i s t i n c t i v e a r t i s t i c a p p e a l s a n d t y p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v a c a n t s p a c e i n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d e s i g n a r e e x a m in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f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v e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e s t h e t i c s . i t i s a r g u e d t h a t ( 1 ) b y i n t e r t w i n i n g a n d i n t e r a c t i n g w i t ho c c u p i e d a r e a s , v a c a n t s p a c e b e c o m e s a c r i t i c a l g r a p h i c e l e m e n t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v is u a lc o m m u n ic a t i o n s a n d d e s i g n , w h i c h e n r i c h e s , e n h a n c e s a n d p e r p e t u a t e s a v i s u a lc o m p o s it i o n s a rt i s t i c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a p p e a l , a n d e le v a t e s t h e a r t w o r k t o t h e p u r er e a lm o f a e s t h e t i c s ; ( 2 ) p r o p e r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v a c a n t s p a c e i n t h e p i c t u r e p l a n e ,t h o u g h e a s i e r s a i d t h a n d o n e , p r o v i d e s a n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a n d c r e a t i v e m e t h o d o f v i s u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d e s i g n f o r i n n o v a t i v e v i s u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s a n d g r a p h i c c o m p o s i t i o n s ,t o r e a l i z e e ff e c t i v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 i n s i g h t f u l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i d e a s a n di n s t a n t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o f f e e l i n g s ; a n d ( 3 ) b y n u rt u r i n g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c r e a t iv e i n v e r s et h i n k i n g f r o m w h e r e t r a d i t i o n a n d m o d e r n i s m c o n v e r g e , d e s i g n e r s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p r o b l e m - s o l v i n g c a n b e e n h a n c e d , t h e h o r i z o n o f a r t d e s i g n c a n b e e x p a n d e d a n d t h ec a p a c i t y o f 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e n t i m p r o v e d .ke y w o r d s : v a c a n t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s p a c e , 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a r t d e s i g n , a e s t h e t i c j u d g e m e n t ,a e s t h e t i c s , v i s u a l g e s t a l t引言 在信息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摆脱了早期单一的传播形式进入了多元化时代。视觉图形成为突出的传播形式,视觉传达设计以一种简洁、易懂的图形语言,正在逐步地改变着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了的文字表达方式,并以跨地域、超时空的全球性语汇与人进行艺术的交流,成为不同民族语言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现代视觉图形语言超越了一般造型的审美限定,以 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现代人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和有目的性的视觉艺术符号,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招贴、广告、书籍装帧、包装、标志等的设计上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视觉图形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 主要构成要素,是典型的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它对于设计理念表现、设计语义表达、设计信息传播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着哲学、造型艺术、视觉心理、设计思维、语言符号才信息传播等多方面的知识,以 独特的设计语言, 构成了 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合理地把握 “ 空白” ,使其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因素和设计手法, 运用 “ 以空为有, , “ 有无相生” ,让有限的形象蕴涵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 以虚拟实” 艺术地再现 “ 空白”的生命气韵:并 “ 以意造境” ,让观者从 “ 空白”之意中获得出于情理又超乎想象之外全局皆佳的艺术效果和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同时, 还可以选择 “ 空白”具有感召力的强烈视觉方式,明确而充分地向观者传达视觉信息,给观者留下强烈的视知觉印象,丰富和增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内涵和感人的持续力,从而把设计作品推向纯粹的审美境界,使 “ 空白”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创意形式,营造出既富含传统艺术审美意蕴,又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的视觉设计艺术的广阔想象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 “ 空白” ,从设计的开始到最后完成,既是一种艺术语言,又是一种构成形式, 它能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 它是作品以有限的元素向 无限思绪的变化所不可缺少的创意语言;视觉传达设计中“ 空白”的留取形式多样,它有助于创造作品的意境,提供想象的空间,获得视觉上的轻松,体现出设计的以 少胜多。 作为一种构成形式, “ 空白” 又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有机构成因子, “ 空白”不仅是与实形相对而言,而且还是设计师经营推敲,在画面中有意安排的笔墨不到之处。 视觉传达设计中 “ 空白”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其形态,还是虚形与实形的巧妙构成,都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艺术共享空间的存在及玄妙,清晰地看到了白 色底空间的无穷妙用,这些正愈益得到现代设计师的重视和使用,更多的人开始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虚形空白感兴趣,本文特归结为三种典型表现形式:正负图形,其中表现出的 “ 有无相生”理论,最先是由老子提出,而最能反映其深刻内涵的符号就是道学思想的图徽( 阴阳鱼) ,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正负图形互相矛盾、互相抗争义互相统一的巨大艺术魅力;不完全图形,其中映射到的 “ 无中生有”理论,体现了虚和实的演变,这对不完全图形中由于残缺或中断而形成的 “ 空白”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启示;以虚带实图形,其中涉及到的 “ 知白守黑”理论,表现了空白和实形之间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与传统艺术创作的整体观念, 体现出由“ 空白” 产生的实形更实,由实形产生的 “ 空白”更虚的新的韵律节奏和形式空间,从而激起观者的视觉感染力和审美企盼。上述 “ 空白”的典型表现形式,有意或无意地反映了设计师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和美学思想,他们以自由空灵的审美体验,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寻找着新颖而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都涉及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多更深层次的 “ 空白”的韵外之致。 然而, 在设计中要把握和驾驭“ 空白”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把握好“ 空白”实形才会精彩;驾驭好 “ 空白” ,画面才会耐人寻味。因此,在设计中更好地研究和处理 “ 空白” ,在别人着眼不多的 “ 空白”处着眼设计,并大做文章,有利于在常见的“ 空白”中寻求出独特的“ 韵外之致” ,也有利于设计师从 “ 空白”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构思巧妙、寓意隽永的视觉图形,有效地唤起观者的想象,进而感染和打动观者的心弦。“ 在哲学层面上看, 空白问题不单是一个空间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虚实问题,因为, 空白是艺术境界的虚空元素,并在具体的艺术中传达出空灵动荡的意境口空白的意境结构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是中国人的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识的合唱” 全文共分五部分。杨平著 多维视野中的美育 ,安徽教育出版社。 2 0 0 0 年1 2 月第1 版,第1 9 5 页. 2一、“空则有、有则空”与博古通今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中国传统艺术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美学观念里,“空则有、有则空”是中国极具传统影响力的一种特殊艺术审美心理,具有含蓄的审美境界。它道出了艺术表现中“虚”与“实”,“有”和“无”的辨证关系:反映了艺术理论中“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形象”与“思想”、“象”和“意”的哲学关系;阐述,艺术设计中艺术创意过程的从“无”到“有”和艺术审美过程的从“有”到“无”的有无相生关系。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虚实结合是人类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根基于中国传统哲学,而哲学上的“虚”和“实”又源于道家,依照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道德经第二章) 的命题;可以看出,“有”和“无”在对比中相互生成,相互转化,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而。所渭的“无”是本质,是指无为无形的绝对精神,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极”、“无名”( 道德经第十四章、二v ) l 章、三十二章) 也就是没有确定的形状、物象,没有极限和规定的意思。所谓的“有”是现象,是指形形色色的诸事物,作为“无”的对立面,也就是有确定的形状、物象,有极限和有规定的意思。所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肯定了“无”和“有”都是“道”的特质,其更为根本的东西不是“有”而是“无”,“无”是本体,是决定“有”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因此,“无”并不等于零,并不是一种真空的“无”,而是蕴籍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应无穷和包容万象本能的“无”。这就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这个思想不仅在魏晋玄学时期发扬光大,而且还进一步得到了佛学“空”等观念的支持,遂使这种“无”的智慧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核里,并因之而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审美观“空则有、有则空”。因此,一切“有”都是“无”的表现,一切“实境”都是“空境”的映衬,在延绵深广,内涵无穷的虚空中,万千实有体象从中昭然而生:“无”和“有”、“空境”和“实境”在相互依存,矛盾错落之中,涌现出似真似梦、一阴一阳的空间节奏和艺术律动。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是深深懂得这些传统艺术审美观念的,他们论诗作画,强调虚实相生,以空灵静谧为醇美趣境,以虚静超然为最高境界,以实写虚为艺术表现,寓“有”于“无”,无中见有,在“空”、“无”、“虚”的境界中表现丰富的内容,体现广阔的宇宙空间,使“无”不再是毫无生机的片“空虚”,而是具有生命底蕴、生机无限的审美之“无”。“空则有,有则空”的虚实相生传统审美观念,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成为我们共享的文化艺术资源。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使视觉传达设计不但要把多渠道、多形式的繁杂信息浓缩成简单,易识别的图形形象,让匆忙的现代人驻足留意,顾盼之余,产生观看兴趣且留f 深刻印象,同时,又要使设计作品本身富含艺术性、哲理性和文化底蕴,从而,引发观者的视觉和情感的共鸣,最终被观者接受和认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构思的以少胜多,构图的概括集中,图形的简炼意深,虚实兼济,以及使观者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感受到新的意蕴等等,就一直成为了当代设计师与观者的共同追求。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与“虚形”的表现方式和“以空为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审美观,在国内外许多现代设大师的作品中被有意或无意地体现出来,就能够很女地诠释这一叨。辟如,荷兰版画艺术家m c 埃尔( m c e s c h e r l 8 9 8 - - 1 9 7 0 ) 作品中的“正负形”运用得相得益彰,他用逆向思维对空白形的研究处i和空间的创造影响了近现代的许多设计师们。如图水与天的作品,在画面中,当你确信看到的是g色的飞鸟时,它又变成了白色的游鱼,观者的视觉目着对象物图与底的互换产生出更新奇的想象力,空处留给观者去想象,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又如日计大师福田繁雄的许多招贴作品中,充分运用空白具假定性和虚拟性的艺术特质,使图形与空白巧妙结合观者全神贯注于个图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处,就象图形的游戏一样,让观者一眼看不完,还要创造的超视觉图形空间中回味、思索、寻找,从而点现代图形创意的亮点,如图2 ,福田繁雄的作品给人觉仿佛同人们在解决一个未知的难题时体味到的惊愉快的感觉一样,这种图形之间,形与空白的巧妙4的构合,留给观者的是绝妙之极,不循常礼的印象,同时,也正是由于空白空间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规定着图形艺术设计作品与生活的距离,开辟着新的图形设计表现空间,显示着东方人设计的高度凝练、简洁与概括。再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设计,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融台到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设计作品也都体现着这种思想,如图3互动的招贴设计中,构图上“计白当黑”,使大面积的空白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形成了黑白极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背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且准确反映主题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画中“笔有尽而意未尽”,在有尽中显示无尽,达到了“空则有、有则空”的含蓄的审美境界。可见,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提炼出的中国元素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将会赋予更多更新的启示,特别是在大设计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碰撞与交融,也越来越被当今设计师重新认识和利用,因为只有勇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敢于继承美学思想中的中国元素,并且善于交融的现代设计师,才能最终真正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主人。图3 作品徘互动。作者;靳埭强( 香港j总之,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在艺术领域里有机统一,使人在艺术审美过程中获得“韵外之致”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传统艺术处理“虚、实”,“空、有”关系的最高境界。于是,“有无相生”的理论,就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哲理,在这一哲理的指导下,“空则有、有则空”的虚实相生美学审美观念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词、戏剧、园林建筑等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历代传统艺术家创作的无计其数的优秀作品,都为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从事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时很好的借鉴。有感于中国画的“笔墨有无问”纵观中国画史,运用“空白”表情达意的画作不胜枚举,可以说,“空白”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构成中国画意境、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因素,形成了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国画绝大部分都是“空白”,但“空白”并不是空洞无物的白纸,而是作者巧妙经营位置,着意安排的笔墨不周之处,它是画面虚的部分、隐的部分,也足大象无形的部分。它与画面落墨之处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落墨之处即“实象”,是有形有神的部分、显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实象”为笔5墨之胜,而“空白”则为想象之胜。因此,中国画在作画时不仅强调“实象”处的精雕细琢,同时,更关心的是“空白”处的经营推敲,从而使笔墨未到之处,也有意外的趣味与玄妙。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尚“无”,更尚“有无之间”,“空白”与“实象”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圆通契合的统一体。例如:齐白石应老舍先生之请,画有一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写意画,画中点数只小蝌蚪在大面积空白背景上,十里蛙声就绝妙的由这几只小蝌蚪带出来了,背景的空白却将我们引入意境深邃的想象空间,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空白”与“实象”在这里处理得妙合天成,在虚实变化中表现超空白的特殊的艺术境界。山水画中的云、水、烟、雾、雪在画家的笔下都常常以空白出现,都是在画山、石、树、屋、桥的同时完成的,“载景”、“云断”、“空白”,以虚带实,使诱发观者想象的艺术媒介更加强化,从而把意境的创造提高到更有意识的阶段。因此,古人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清蒋和学画杂论) 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空间意识在艺术中的表ij现。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有感于中国画这种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和审美心理,将其运用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这既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在延续,又是艺术形式上的交融。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是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他有许多代表性的作品,如图4 自在花纹纸海报系列以及世界环境日画展海报、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生命文化和最著名的中国银行标志等等,都有着中国画特有的“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的审美意蕴和有限中蕴籍着无限的微妙效果。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充分发挥“空白”的个性,利用“空白”恰当地图4 f 乍者:蟓强。香蓓,制造有无、虚实的视觉形式效果,能更好地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强化作品主题理念的表达。启迪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枯湿布白”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画与中国宇是同胞兄弟”,其意指“书画同源”。正因为“书画同源”,中国的书法便形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而且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其它艺术门类。中国书法艺术讲究“布白”,“布”是古代说法,在当代称之为“设计”;有目的的“布白”,是书法的章法、布局的要求,也尤如一幅字,看。字里”更看“行6间”的形式美的追求。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表现,不仅仅体现在着墨处,更常常体现在留白处,着墨处是“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留白处是“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它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虚”与“实”两方面相互依存,共同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蕴和审美价值。唐代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道:“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就是指把握书画的体势,气脉相通,笔断意连,枯湿相得益彰。中国的一些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也不断地从中国书法艺术中受启迪并汲取营养,如图5 ,是中国申奥会徽的设计,会徽中无不荡漾着中国书画艺术的韵昧。看到它,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中国先哲创造太极文化的伟大和蔡邕在二千年前创造“飞白”书法艺术的精妙;还看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及民间美术的影子和神韵;更可以体会到中国书画艺术的t r 飞白,魅力。图5芝品名讯:! :竺顿悟于中国诗词的“无言无意之境”中困画中“空白”体现出来的妙趣,同中国诗中“空灵”的意境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中国诗的“意在言外”,道出了诗不在于形象内容的直观表露,而重在内容背后、止人品味的东西,也就是读者在审美阅读中可以自由发挥诗中某种东西,也可能忽略诗文里的某种东西,进入到一种恍惚迷离的意味无穷的艺术世界。诗人杜甫著名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诗中我们体味出一种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看似春天的花鸟景物,实际上寓情之中,化实为虚,置实景于无限的空白之上,好象实景转换为空灵飘浮的思绪。诗人头脑中的“意”包括思想情感以及对事物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可以自由飞翔,无所不到,但要把这宁静、无声、飘渺的主观意象,变成落地有金石之声的有形文字,就要靠诗人创造性的劳动,按照艺术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然而,“言”和“意”也还只不过是语言文字所直接表现出来的表层意境,是“实境”,而在言意之外,读者还可以深入获得更深一层的意境,也就是“虚境”或者叫“无言无意之境”,这是艺术审美心理的一种最高境界。李白的“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以视觉中雪花片片到嗅觉的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文字之外的神韵之美。“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等,难道读者获得的仅仅是这字面的意思吗?不,人们所感受到的真正深远意蕴,是远远超出这言意之表的,读者从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比这言意之表的东西丰富得多。7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国内外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佐藤晃一( k i o c h i s a t o )是日本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师,面对他的作品,如图6 ,我们会感觉到雪花静静地飘落,在没有着笔的空白处,会体味出非凡的魅力。王受之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的作品具有宁静、渺远、出世、干净、简朴的特征,与其况是商业海报,倒不如说是曰本文化和日本宗教精神通过平丽设计的流露。他自己擅长于日本诗道,设计中往往有诗的味道k i o c h i s a t o 成为最具有文化内涵的一个新设计家。”如果说佐藤晃一是用东方禅宗空灵虚无思想来呈现平面设计作品,那么香港的靳埭强就是用追求人们内在“心”的审美方式进行设计。观看他们的作。柞8 9 辄新音媒体海报品( 图4 和图6 ) ,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作品要求人们作o :佐藤晃“日丰以一种直觉联想的方式去感悟世界的美,表达一种深远而宁静的境界。这也正是我们进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时对中国诗化的“无言无意之境”的顿悟。借鉴于中国戏剧表演的“抟虚成实”除了中国书画、中国诗之外,中国的戏剧表演艺术中也比较多地体现着抟虚成实、虚实相济的传统美学审美观念。“虚拟”做为中国戏剧表演中主要艺术表现方法,在世界剧坛上是独一无二的。戏剧舞台上将四卒就代表了千军万马;骑马人挥马鞭,顿感万马奔腾;两个配角演员一前一后作抬轿姿式,主角演员把长袍一撩,在中间作上轿状,顷刻间沉甸甸的轿子便有抬走之势;还有舞台上饮酒、敲门、行船、穿针引线等等动作都是依靠演员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细微观察,通过夸张的、省略的、有想象的、装饰美的程式化语言表达出来,它是虚与实的有机结合,并以此激发观众的联想,完成舞台形象的完美创造。中国戏剧表演中运用虚拟动作,体现的是心理学意义的气氛、情绪、感觉的真实,而不是物理学意义的形态、重量、色彩的真实,表演中寓虚于实,虚中见实,使演员与观众充分交流互动,共同走入剧情意趣的深处,同时,也给演员的动作表演和观众的体昧留下了无限扩大、延伸的空间。如三岔口这出有名的京剧表演,舞台的灯光并没有熄掉,但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语言的表演,能在观众心目中引起虚构的黑夜,这黑夜是情感意念中的黑夜,。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 0 0 2 年舨第2 9 2 页8是观众根据生活经验联想出来的黑夜,反映了虚拟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独特性。借鉴于“抟虚成实”,并且将之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例子比比皆是,空白随主体形象的安排使观者产生出不同的经验联想。如图7 ,作品中大面积的白雪效果是通过滑雪运动员的生动形象烘托而出,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中的几朵白云联想到天空的感觉,这里的“空白”既是白雪,又是天空,是体现运动美的自然,给人以天和地的真实而具体的感受。同样一张白纸如果画上几条游动的小鱼,这块空白会自然地被人感受为清茕的河水,犹如古诗中常说的“只见鱼儿不见水,此中自有波涛在。”由此可见,“虚”又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实”,是创造美不可缺少的因素。“抟虚成实”的处理手法,在视一作品名称:天地任我行觉传达漫计中很常用,空白处不仅在作品形式上使观者不感作者:许放觉到虚空,而且在作品传达的内容上也因某些启迪与联想,使作品内容表现得更充实、更丰富,给观者的视觉感官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给予观者思想上无限的遐想。体昧于中国园林建筑的“藏露掩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曲径通幽”、“藏露掩映”是造成空间境象感染力的有力手段,也是我们这个重内蕴的东方民族的重要审美观念。曲、藏是与直、露相对而言,过于直、露就降低了美的品格,美的体验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中国古典园林厂泛利用空间布置,通过“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实中见虚,虚中见实”。划分和营造虚实空间。充分利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丰富空间美感,使人们不能一眼望尽,创造出与“道”同体的艺术境界,其间的空白之空间都不是简单的留白,它是海、足天空、是虚与实的流动,是留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也是可以任人们的想象神游的“虚旷”之处。如苏州留园从园门入口到“古木交柯”那段序列空间,虽封闭、狭窄和昏暗,但由于通道两旁明亮的“景窗”,不断地调节着人们的视觉机能,使人们在时间的延续中不断接受“虚实”交织空间的美感体验。再如西湖的“三潭印月”,水中石雕建筑物的孔洞与湖水或水中月影形成一种虚幻空间,以虚带实,化实为虚,或藏或露,共击着一个富于变化的有节奏的诗意空间,令人悠然神往,o 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引自建筑师( 2 7 ) 第2 0 3 页9正合“山色有无中”的审美韵味。视觉传达设计的空间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所谓“有限”是指画面大小和形象的有限,是设计中实和露的部分;所谓“无限”是指在有限的画面形象中传达出的意象和意蕴,是设计中虚和藏的部分,是空白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从有限蕴含无限,说明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着一种具有微妙巧变的“神力”,正是源于这种“神力”,形象的某一部分即使被掩盖或省略去,也能被真实地感受到,就好象一列穿越山洞的火车,虽被山岩隔断,但看| ;二去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如图8 ,作品通过两只手和西门予手机形象地刻画,巧妙地表现“虚实”和“披露”,使观者体昧于有藏有露,有虚有实的设计妙境中,自然地把大片空白部分联想成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关怀油然而生,“空白”成为无限的艺术想象,类似这样作n g 称:科技赋子人尝关怀的设计还很多,它们都鲜明地给艺术以藏露掩映的“神图8 帮榀全目大学生视觉堙瞅力”作出了形象的实证,而且表明了这种独特的艺术设4 忧秀作8 之计形式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休戚相关的,在设计上,虚与实,藏与露所生成的一种含蓄美,是美学的一种法则,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综上所述,艺术的规律历来都是相通的,从中国书画的空灵意境到诗词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戏剧表演的虚实相济;中国园林建筑的或藏或露,再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负空间、空白形的创造,可以看出,它们的审美本质基本相同,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擅于找出一个着力点,以这一着力点显示其余,正所谓点到为止,以斑见全豹,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以点空明的觉心,静观万象,表现艺术设计家们内在的充实,更能使描绘的形象传达出自己的创意与感悟。正如苏东坡充满禅意的诗句:“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物”。空灵中蕴涵着太多的内容,静中有动的趣味,空虚中有实在的内蕴,这是艺术一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物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视觉传达设计中空白形象也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