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选取前人涉足较少的叔本华悲剧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悲剧 本体论、悲剧价值观和悲剧的审美自由这几个方面探讨叔本华悲剧理论的 现代性。叔本华把非理性的意志确立为悲剧本体,他的悲剧理论高扬了人 的主体性,关注人生,重视审美自由,凸显了现代性特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悲剧本体论 叔本华认为世界一面是我的表象,另一面是我的意志,整个世界都是 意志的客体化。意志通过理念作为中介进入现象世界,艺术复制的是意志 恰如其分客体化的理念,悲剧在艺术中位于最高峰,悲剧是意志客体化的 最高级别。悲剧的深层根源就是意志,意志是悲剧的本体。悲剧本体的确 立从三个转向上体现了现代特色:客观本体转向主观本体;上帝世界转向 人生世界:理性至上转向审美至上。 第二部分:悲剧价值观 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 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 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有暂时功能,伦理拯救才具有永 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 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 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昧。 第三部分:悲剧的审美自由 审美自由必须具各主观和客观两个不可分割的条件,主观方面就是主 体必须摆脱意志的束缚,成为纯粹认识的主体,客观方面就是观照的是意 志恰如其分客体化的理念。审美自由产生的效果就是达到“无”的非理性 自由境界。审美自由在主观方面的要求即主体自由升华为纯粹认识主体是 悲剧发挥功效的必由之路;在客观方面的要求即理念的自由观照是悲剧鉴 赏的唯一途径;审美自由产生的效果即非理性的自由生存境界也正是悲剧 追求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叔本华,悲剧,现代性,意志,非理性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印e rc h o o s e ss c h o p e l l l l a u e r st r a g e d yt h e o r ya st h es u b j e c t ,r h i c h h a sl i t t l eb e e nt o u c h e dr e l a t i v et ot h eo t h e rt h o u g h t so fs c h o p e n h a u e r s f r o m r e s p e c t s o nt h eo n t 0 1 0 9 yo ft r i a g e d y ,t h ev a l u e so ft r a g e d y ,a n dt h ea e s m e t i c f r e e d o mo f 廿a g e d y t h i sp 印e rt r i e st od i s c u s st h em o d e m i t y o f s c h o p e n h a u e r s t r a g e d yt h e o r y s c h o p e n h a u e rr e g a r d s i r r a t i o n “w i l la st h en o u i i l e n o no ft r a g ed y h i st r a g e d yt h e o r yr a i s e sh 迢ht h eh u m a n ss u b j e c t i v i 吼p a y s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h u m a nl i f ea n da e s m e t i cf r e e d o m ,w h i c h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 m o d e m i t v t h e p a p e r c o n s i s t so f t h r e ec h a p t e r s c h 印t e r i :t h eo n t o l o g yo f t r a g e d y s c h o p e l l l l a u e r h 0 1 d st h a tt h ew o r l di s ,o no n es i d e ,m y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n d o nm e o t h e r ,m y w i l l t h ew h o l ew o r l di st l l eo b j e c t i f i c a t i o no f w i l l w i l le n t e r s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w o r i dv i ai d e a ,w h i c hi s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o b j e c t i f i c a t i o no f w i l l t r a g e d y i sm es u m m i to f a r t i ti st h eh i 曲e s tg r a d eo fw i l l so b j e c t m c a t i o n n e u n d e r l y i n gr o o to f t h et r a g e d yi sw i l l w i l li st h en o u m e n o no ft r a g e d y t h e e s t a b i i s h m e n to f t r a g e d y sn o u m e n o n e m b o d i e st h em o d e m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f 两m t h r e ec h a n g e s :f r o mm eo b j e c t i v en o u m e n o n t ot h es u b j e c t i v en o u m e n o n ;f b m t h ew o r l do fg o dt om ew o r l d o fh u m a nl i f e ;f r o mr e a s o n - h i 曲e s t t o a e s t h e t i c s h i 曲e s t 1 1 c h a p t e r i i :t h ev a l u e so f t r a g e d y w i l li si m t i o n a la 1 1 d b l i n di m p u l s e i tl e a d st om ei n e v i t a b l es u f f e 曲go f h u m a nl i f e t or e s c u em a i l k i n d 行o mt h ew o e 如1s e a ,s c h o p e n h a u e rp o i n t so u t t w om e m o d so fs a l v a t i o n o n ei sa n ,t e m p o r a r y ,a n dm eo t h e ri se m i c ,e t e m a l t r a g e d yh a sb o t h 如n c t i o n s s c h o p e n h a u e rp o i n t s o u tt h et r a g e d y sv a l u eo f r e s c u i n gh 啪a nl i f e ,b u th i sw mo n t o l o g ya l s ol e a d st op a r a d o xo f c a u s ea n d e 仃e c to nh i st r a g e d yt 1 1 e o r ) r m e 龇l w h i l e ,s c h o p e n h a u e r st r a g e d yc o n c e m so n t h es u 贰r i n go fh u m a nl i f e ,a n dh i sa r t i s t i cs a l v a t i o no r i g i n a t e s t 1 1 em o d e m a e s t h e t i co n t 0 1 0 9 y ,a 1 1o ft h e s ea d du pt om a k es c h o p e n h a u e r st r a g e d yt h e o r y b em o d e m i s h c h a p t e r i l i :m ea e s m e t i cf k e d o m o f t r a g e d y a e s t h e t i c 仔e e d o mm u s th a v es u b j e c t i v ea n do b j e c t i v ea s p e c t st 1 1 a tc a nn o t b ed i v j d e d s u b j e c t i v es i d em e a n st h es u b j e c tm u s t e s c a p e f - r o mm ec h a i no fw i l l a j l db e c o m ea p u r ek n o w i n g o n e o b j e c t i v e s i d em e a n s t a k i n gi d e a , m e 印p r o p r i a t eo b j e c t i f i c a t i o n o fw i l l ,a st h e o b j e c t s o fk n o w l e d g e t h ee f f e c t p r o d u c e db ya e s t h e t i c f r e e d o mi st oe m e rt h e 行e ei r r a d o n a lr e a l mw h i c hi s c a l l e d “n o t h i n g n e s s 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 a e s t h e t i c 矗e d o mo ns u b j e c t i v es i d e , n a m e l yt h es u b j e c ts u b l i m a t e si t s e l fi n t oap u r ek n o w i n go n e ,i st h ee s s e n t i a l 印p r o a c hm a tt r a g e d yf h n c t i o n s ;a n d i to nt h e o b j e c t i v es i d e ,n a m e l y f r e e k n o w i n go ni d e a ,i st h eo n l yw a y t oa p p r e c i a t et r a g e d y t h ee f k c tc a u s e db y a e s t h e t i c 行e e d o m ,t h a ti s ,矗e ei m t i o n a lr e a l m ,i st h eu l t i m a t eg o a lt r a g e d y i i l s e e k s k e yw o r d s :s c h o p e n h a u e r ,t r a g ed y ,m o d e m i t y ,w i l l ,i r r a t i o n a l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 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 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 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储躲监嘲铷签名净越胁丛年且丝日 引言 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 引言 阿尔图尔叔本华( a r m l l rs c h o p e l l h a u e r1 7 8 8 1 8 6 0 ) ,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 义哲学的开山鼻祖。二十世纪初,叔本华思想已在我国引起了少数理论家的注意,王国 维是第一位介绍叔本华理论并运用其悲剧理论研究文艺作品的美学家,他的红楼梦评 论就是借用叔本华理论对红楼梦进行解读的。目前,对叔本华思想研究已引起国 内学术界重视,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 从五个重要方面论述了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其中包含悲剧理论) ,且对其重要地位作了 评价,认为“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开辟了现代西方美学的新方向,即用意志取代认识,抬 高直观,贬低理性,从而为美学的非理性主义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叔本华“成为现代 西方美学第一位真正的先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惠敏教授近年发表了论叔本华的美 学本体论、从超绝到经验论叔本华哲学的经验主义趋向、身体作为同一的认识 者和被认识者、生命意志:痛苦与超越等一系列论文,对叔本华的哲学本体意志、 美学本体理念以及意志认识论作了深刻地研究和探讨,提出了独到见解。但就目前所见 资料来看,笔者认为对叔本华美学思想尤其是悲剧思想的研究仍有不足,如对他的悲剧 理论的现代性思考不够:某些地方尚留有空白,如对叔本华伦理思想部分悲剧理论的忽 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叔本华认为悲剧兼具审美和伦理的双重功效,这些都有待于我们 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本文探讨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在文章开始前,有两个内容 须作出说明,即“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叔本华悲剧理论的现代性特色”。 文艺悲剧理论,叔本华的论述并不太多,但把整个人生当作一个悲剧,则是他的理 论的一个重要核心。人们普遍认为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 分,原因在于叔本华把悲剧当作文艺的最高峰。其实,除此原因外,还有一个更为深层 的原因,是因为叔本华把整个人生看作一场悲剧,由于意志的非理性,盲目性和冲动性, 导致人生就是欲求,欲求又永无止境,因而人生注定无法摆脱痛苦和无聊。悲剧是人生 的本质,文艺悲剧理论从本质上反映出了人生真实的这一幕,因而在文艺中处于最高之 位。在叔本华看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生悲剧理论便贯 穿其思想体系之始终,是文艺悲剧理论的来源和样本,他有时甚至把艺术悲剧和人生悲 剧当作一回事。因此本文论述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时,不仅包括文艺悲剧理论,而且还包 引青 括人生悲剧理论,是把文艺悲剧理论当成是人生悲剧理论的一部分来看待的。 何为王见代性? 哲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m o d e m i t va n d p o s t m o d e m i t y ) 前者指现代思想特点,后者指后现代思想特点。现代哲学( 指法国笛卡 儿以后的哲学) 的特点是以主体性为中心,否定人自身与外在事物的内在联系,发扬个 人的自主性,反对神对人的神圣性,反对迷信与神话:提出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的 对立,鼓吹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强调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反对压制个人利益的说教, 认为这种现代精神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向上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特点是从反对形 而上学入手,强调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个人与他的家庭、自 然环境及其文化的内在的关系建构自我的同一性,并由这种内在联系超越客体与主体的 二元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敌对与陌生感;强调个体本性上是自由的,有自我决定 能力和自由感,使人能感受到个人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相互支持,感悟到未来即在人的当 下的本性与努力之中,未来是人所建构出来的。” 1 】从这个定义来看,似乎叔本华的非 理性思想与现代性所强调的理性思想相抵捂,这种非理性思想更多的体现在后现代性之 中,但本文主要是论述叔本华在传统与现代转折时期其悲剧理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因 此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未作特别的区分。在与传统比较时,是把后现代性当作现代性的 一部分的。在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一书中,余碧平认为,“现代性”永远是在向人 类提问:我们“现在”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昵? 在此意义上,“现代性”具有“解构” 和“重建”双重取向。它注重的是“当前”,对过去持批判的态度,以新知识和新发现 构筑美好的未来。我们不难发现,任何后现代主义者都是现代性的“捍卫者”。因此,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可以被视为“现代性理论”中的“左”和“右”两派,既互有攻 讦和反驳,办有相互渗透和启发。另外,车铭洲教授在为王建伟所著叔本华的人生哲 学序言中说“西方现代精神的实质是人本主义的自由创造精神,具体表现为激进的个 人主义、批判的理性主义和实用的世俗主义。在现代西方精神的发展中,又逐步分化为 两股势均力敌的思潮,即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都强调人的个体性 的自由和创造性,但是在关于人的创造性的本原问题,却分道扬镳。叔本华站在浪漫主 义一边,继承了贝克莱、休谟、歌德、席勒等人的激进浪漫主义思想,又批判了康德的 先验理性和黑格尔的辩证理性的浪漫主义,将激进的浪漫主义发展为非理性浪漫主义。 非理性浪漫主义理解的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不是理性的力量,而是人的非理性自我表现 和自我创造。创造力的源泉是人的激情、想象和意志,不是理性的启蒙: 是世俗生活的冲动,不是抽象思辩的预见。”本文正是在上述意义上阐述叔本华悲剧理 论的现代性,其悲剧理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非理性,自由,主体性的高扬,对审美的 重视以及通过对上帝的弃绝转入直面悲剧人生世界这几个方面。 硕一l :学位论文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从古希腊以来,悲剧的世界一直是与绝对实在相联系的。纵观自古希腊亚罩士多 德至十九世纪黑格尔等人的悲剧理论,尽管他们的见解不同,但他们的理论都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强调悲剧的理性内蕴,强调了悲剧的客体性、社会性,认为悲剧 的本质是一种绝对实在的东西,对感性的个体因素比较忽视。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 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的审美效果是借悲剧引起的怜悯 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他注重悲剧对人的行动的摹仿,目的不在关注孤立存在的个 人,而在于表现通过人物行动展示的生活际遇矛盾冲突和命运颠簸。中世纪,基督教 的神学教义把悲剧的根源解释为现世人的纵欲和沉沦,悲剧的意义就在于人对自身罪 恶的忏悔和神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惩罚。黑格尔则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过 程,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力量为维护其本身的合理性而进行的斗争,悲剧的意义主要在 于证明片面性的伦理要求并不是真理,只有克服这种片面性才能达到“永恒正义”, 悲剧的实质就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分裂和重新和解。到了叔本华,欧洲的悲剧美学发生 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叔本华那里,悲剧的世界己不是传统的绝对的实在,而是个 体感性生命的世界。在叔本华看来,艺术的本体就是人的生命自身,而悲剧艺术则是 生命意志的绝唱。”【2 叔本华把意志确立为悲剧的本体,使传统的悲剧本体观从客观 实在转向了感性的主观的个人,从上帝世界转向了人生世界,扭转了理性至上的传统 局面,现代意义的审美至上观初步确立,因而其悲剧本体论凸显出了现代性特色。 1 1 世界是我的表象 11 1 四类充足根据律 叔本华提出的四类充足根据律在其哲学和美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 先不了解他的这些根据律,我们简直无法走进他的哲学大殿。在他的著作作为意志 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里,叔本华提出:“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 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本书也 处处以那篇论文的内容为前提,犹如该论文就在本书的篇幅中似的。” 3 】这本序论就 是叔本华的博士论文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确实如其本人所说,叔本华的这本几 乎囊括其全部哲学思想的著作,没有哪章、哪篇不涉及根据律,没有哪个观点不是建 立在这些根据律之上的。经验和科学的客体是服从充足根据律的表象;柏拉图的理念 艺术的客体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以外的表象:作为本体的意志更是不能与充足根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据律有丝毫瓜葛的。既然充足根据律这么蕈要,我们就不得不先了解清楚他的这个理 论。 所谓充足根据律,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为什么存在的理由或根据,叔本华认为, 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充足根据律堪称整个科学的基础。每门科学都在寻求事物原因 的解释,寻找根据,这些原因和根据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这个系统的各个 部分连接起来就是充足根据律。第一类是变化的充足根据律。主体的第一类客体,是 指外界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让我们感知到的“经验实在”,这类可能存在的客体是 直观、完整和经验的,即表象中的世界,其存在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对时空中存在 的经验实在,我们要问其变化的根由,这就是凶果性的问题,叔本华称之为变化的充 足根据律。就我们所晚的客体状态的出现和消失都在时问之流中运动,形成经验实在 的复合体而苦,所有在我们表象的整个范围内呈现自身的客体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即 只要有一先前的状态存在,从中就可必然地产生出“一新的状态来,这便是因果律。第 类是认识的充足根据律。主体的第二类客体是“抽象表象”,形成概念世界,这是 肖人的认识、反思、判断和理性组成的精神文化世界。对于一切判断、认识和概念, 我们要问判断的根据何在,不是问为什么是这样的,而是要问为何你认为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问的是认识的根据或l i 提,叔本华称之为认识的充足根据律。第三类 是存在的充足根据律。主体的第三类客体既不是直接表象,也不是抽象表象,而是所 谓彻底表象的形式部分,即先天赋予我们的对内外感官形式( 空间和时间) 的纯粹直 观,是有关几何和算术的领域。这些在空| 、r j 中的位置和时间中的继起之相互关系,不 可能靠知性和理性的纯粹概念来把握,只有先天的纯粹直观可使我们理解它们。对于 时空各部分参照这两种关系( 位置和继起) 据以相互限定的规律,叔本华称之为存在 的充足根据律。第四类是行为的充足根据律。主体的第四类客体是内感官的直接客体, 是认识主体的客体,即意志主体。叔本华认为,事物之被认识的条件就是成为认识主 体的客体和表象,但因主体本身永远不能成为客体或表象( 主体永远与客体相对) , 所以认识主体本身永远不能被认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任何认识就其本性而言, 都预先假定了一个认识者和被认识的对象,那么,在我们体内被认识的东西,不是认 识者,而是意志的行使者,即意志主体。意志主体之作为第四类客体实乃入的行为领 域,对人的行为,即人所做的一切,我们要问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这就是人的行为 的根据,叔本华称之为行为的充足根据律( 或内在根据律) 。在这里,因果律以动机 的方式表现意志行为必然性,而且以个体的认识能力、经验、个体性格为基础,同自 然界中起作用的因果律大不相同。 以上述四类充足根据律为基础,叔本华在其著作中以两大篇的篇幅( 世界作为表 象初论和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详细地论证了经验和科学的客体是服从于充足根据律的 4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表象;柏拉图的理念艺术的客体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的表象。 1 1 ,2 服从于充足根据律的表象世界 “世界是我的表象”是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著作开篇首句。 这个表象世界,叔本华把它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直观表象,包括整个可见世界或全部 经验;一类是抽象表象,即整个人类所独有的概念及理性认识的世界;一类是艺术表 象,是通过艺术品所表达的理念。前两类表象的世界,是经验和科学的客体,以时阻j 、 空问、因果性为其形式,服从于充足根据律。 直观表象包括整个可见的世界或全部经验,旁及经验所以可能的诸条件,它的形 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始终只是继起,空间始终是部位,物质始终是因果性,根据律 总是支配着它们。知识来自对现成事物的观察,然后经过抽象形成概念,即形成对于 某一类事物的完整的认识。抽象表象就是这种认识的、概念的世界。“知或抽象认识 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有传达的可能性和固定起来被保存的可能性。”【4 】反省思维必然是 原本直观世界的摹写、复制,叔本华因此称概念为“表象的表象”,它也必定受根据 律的制约。 科学的开端总是一个概念,只有通过概念才形成科学知识,但叔本华所理解的科 学与今天的科学有所不同,它主要包括有自然科学( 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等) 、数学、 逻辑学、历史学等,每一门科学尽管其具体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各别,但是在科学名义 统称之下的所有学科都是以现象及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逻辑、理性为其工 具基础的,服从充足根据律,因此,它在现象界游刃有余,却也不能在超越现象界的 地方发挥任何作用。 至于第三类表象世界即艺术的客体,是对事物理念的表出,因而也是对意志恰如 其分地客体化的表出,这类客体在时间、空间之外,独立于充足根据律。这一类表象 世界在后面再作详细说明。 “世界是我的表象”只是世界现象的一面,至于世界本质的面,只能到完全不 同于表象的另一面去找,这另一面即是“世界是我的意志”。 1 2 意志是本体 1 2 1 独立于充足根据律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康德所谓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意志,时间、空间和因果性 则只是根据律的基本形态,这些形态只能是在事物的可知性上所有,而绝不能是事物 本身所有的,亦即时间、空间和因果性只是我们认识的形式而不是自在之物的属性。 根据律从不限定自在之物,而只是在它成为表象之后才能附加于它。根据律的内容只 硕十学何论文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是一切客体的本质的形式,也即是客体之所以为客体的普遍方式,是一种附加于客体 之所以为客体的东两。作为这样的客体,无论仆么时候它总要以主体为前提,以主体 为其必然对应物的。现实世界只是意志客体化的每一个别现象,是作为主体的客体而 存在的,根据律只能在这个世界中发挥作用,而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总在根据律的 有效范围之外的。叔本华说:“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在具有各种形态的根据律的范围 之外的,从而就简直是无根据的;虽然它的每一现象仍然是绝对服从根据律的。并且, 在时间、空间中,它那些现象虽不可数计,它却独立于一切杂多性之外,它本身是单 一的一,但又不同于一个客体之为一。” 5 现象界只是意志个体化的环节,而根据律 也只不过是主体发挥于现象的普遍形式,说到底还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永远不会 是意志的自身和意志的目的,因此,根据律是管不着意志的。 独立于充足根据律的意志只是自在之物,但它自身却通过逐级客体化后,进入到 现象世界之中。 1 ,2 2 意志的逐级客体化 在自然中,意志表现为各种力,表现为力的各种冲动和作用。在无机界,意志的 客体化表现最简单、最微弱。重力、固体性、液体性、弹性、电气、磁力、化学属性 和各种物性均是意志最低一级的客体化,连结这些意志现象的纽带是因果律。在植物 界,意志的表现进了一步,因为在它们身上有了一定的刺激感应性,这是最微弱的知 觉,意志的表现似乎有了一定的目标指向性,但是,从总体上讲,在意志客体化的这 一级别上,意志还是盲目的,仍然是完全无知的奋斗,还是无名的冲动,像在最低级 别上那昏暗无光的冥顽的躁动一样,还远离着一切直接认识的可能性。在动物界,意 志虽然也主要还是表现为原始的力,不过在这里已经开始有直观的表象、开始有假象 和幻觉、开始有行为的动机了,因而是意志更高一级的客体化。但在动物的行为里, 意志的表现仍然是本能地、按天生的技巧起作用,意志还是在盲目的行动中,在本能 和欲望的行动里。只有到了人类,理性认识之光追随着意志的行动,照亮了意志的行 程,改变了意志的盲目性。虽然就人的身体而言,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和其他事物没 有什么区别,但是,人因为有理性认识,有思想筹划的能力,有对于意志决断的明晰 的意识,意志有了为其指导方向的理性之光这一有力的工具。所以,人是意志客体化 的最高级别。 意志通过逐级客体化进入现象世界,一切现象,一切客体都只是意志之所出,于 是意志具有了终级本体的意义。 1 2 ,3 意志的本体建构 意志是物自体,是世界的基本内容,是世界的本质。意志的本体性首先体现在它 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之外的,虽然它的客体化了的每一现象完全受时阃、空间和因果 6 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律的绝对约束,但它本身却是自由的,独立的,就是自在之物本身。其次,意志是通 过理念作为中介进入现象界的。由于意志是自由的、独立的、无所待的,不服从现象 界,但同时又是本源的和生发性的,必然将自身表出于无数个别、具体的现象,那么, 从本体到现象之间就出现了无可跨越的痕沟。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叔本华引入了柏 拉图的理念,“理念作为意志的唯一直接的客体性,除了表象的根本形式,亦即对于主 体是客体这形式以外,再没有认识作为认识时所有的其他形式。因此也唯有理念是意 志或自在之物尽可能的恰如其分的客体;甚至可说就是整个自在之物,不过只是在表 象的形式之下罢了。” 6 】因此,理念是与现象相统的,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理念能够恰如其分地表出意志本体,可以说它简直就是自在之物,根本属于本体 世界,达到与意志的同一:同时,它又是沟通意志与现象的分立状态的重要桥梁,理 念具有对于主体是客体这一特点,具备了作为表象的首要的和最普遍的形式,它能够 通过时间和空间自行增殖为无数现象。正因为其兼具了不同于自在之物的个性,才可 能因其与表象的亲合性进入根据律和现象界。最后,意志是高于理性的。叔本华认为, 过去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如笛卡尔颠倒了意志与理性的关系,实际上,人首先有意愿, 然后才去认识他所要认识的东西。认识总是派生的,总是与意志格格不入的,因为意 志总要通过意志肯定、排除认识的干扰来放纵自己的欲求,而认识却是要通过动机来 改变意志的方向。“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是作为意志现 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因此,每一个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而他的性 格也是最原始的,因为欲求是他的本质的基地。由于后加的认识,他才在经验的过程 中体会到他是什么,即是说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所以他是随着,按着意志的本性 而认识自己的。” 7 】从本体论上看,意志是决定世界的一切,是世界及人之本性所在, 因为有了人这个“主体”,才有了认识。认识是随着意志现象的客体化而出现的,存在 于个体化原理之中,以根掘律为依托,认识的内容、方法、形式都在根据律中存在着, 它只是意志理解自己、达到自身的工具,其功用是极有限的,一切抽象的认识都只能 为意志提供动机,只能变更意志的方向,而决不能变更意志本身。“认识本来是命定为 意志服务的,是为了达成意志的目的的。” 8 在没有任何认识之前,人就已经是他自己 意志创造物,认识只是后来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来“照明”自己的意志的。这样, 叔本华的意志本体就建构完整了。 在对叔本华哲学理论进行必要的了解后,接下来探讨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悲剧理论。 1 3 悲剧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 1 3 1 艺术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以外的表象 硕十学位论文 筇一章悲剧本体论 叔本华虽然借用了柏拉图的“理念”,且“理念”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具有与意志 本体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叔本华并不象柏拉图那样轻视艺术,在他那里,艺术占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并能发挥出极大的功效。叔本华认为,艺术考察那不在一切关系中, 不依赖一切关系的世界唯一真正本质的东西,世界各现象的真正的内蕴,考察那不在 变化之中因而在任何时候都以同等真实性而被认识的东西,艺术剔除了一切非本质 的、偶然的东西,把理念从繁茂芜杂的现实中剥离出来,艺术没有任何的现实性,因 而艺术是不受制于因果律的约束的。他自问自答道:“在考察理念,考察自在之物的, 也就是意志的直接而恰如其分的客体性时,又是哪一种知识或认识方式昵? 这就是艺 术,就是天才的任务。”【9 在艺术中,理念就是自在之物,当我们用艺术的眼光观察 棵树时,我们并不足认识了这棵树,而是认识了这棵树的理念,理念摆脱了时间和 空间,并非浮现于我眼前的空间形象,而是这形象表现的,它的纯粹意义,它的内在 本质,对我们泄露它自己,向我们招呼的内在本质才算真f 的理念。“艺术的唯一源 泉就是对理念的认识,它唯一的目标就是传达这一认识。” 1 0 】在这里,他用了个十分 形缘的比喻,把艺术与科学进行了区别,“当科学追随着四类形态的根据和后果 两 者) 无休止,变动不尽的洪流而前进的时候,在每次达到目的之后,总得又往前奔而 永无一个最后的目标,也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满足,好比人们( 向前) 疾走以期达到云 天和地平线相接的那一点似的。与此相反的是艺术,艺术在任何地方都到了( 它的 目的地。这是因为艺术已把它观审的对象从世界历程的洪流中拔出来了,这对象孤立 在它面前了。而这一个别的东西,在那洪流中本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涓滴,在艺术上却 是总体的个代表,是空间时间中无穷多的一个对等物。因此艺术就在这儿停下 来了,守着这个个别的东西,艺术使时问的齿轮停顿了。就艺术来说,那些关系也消 失了。只有本质的东西,理念,是艺术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把艺术直称为独 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方式,恰和遵循根据律的考察( 方式 相对称;后者乃是 经验和科学的道路。后一种考察方式可以比作一根无尽的,与地面平行的横线,而前 一种可以比作在任意一点切断这根横线的垂直线。”【l l 】这段引文,淋漓尽致地阐明了 艺术的重要性和艺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之因。 艺术是独立于充足根据律之外的,艺术的认识方式高于经验和科学的认识方式。 根据叔本华按理念所表现的意志客体化的级别从低到高划分的各种艺术门类来看,文 艺当处于最高位置,而悲剧又是文艺的最高峰,因而在表象世界中,悲剧是意志客体 化的最高级别。( 笔者认为叔本华虽然特别重视音乐,但他却认为不能把音乐看作世 渊事物任何理念的仿制和副本,把音乐看作与理念是平行的关系。这样,在其他艺术 等级的链条中就没有了音乐的地位,音乐已丧失了自身的艺术性阐明而直接成了与理 念和意志相等的本体性事物,所以本文认为按理念表明意志客体化级别所划分等级的 硕+ 学位论文 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艺术是不包括音乐在内的。) 1 32 悲剧的造因 悲剧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悲剧的根源就是人生不幸的根源,就是世界的根 源,即意志。叔本华反对从正义中去寻找悲剧灾难的原因,认为人生之所以不幸,是 因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每个人在未看透个体化原理之前总要肯定自己的生命意志,而 每个人的意志与其它人的意志往往都是相互冲突和斗争的,许多情况下,肯定自己的 意志总是要以否定别人的意志作为条件:更何况还有一些恶毒和残忍的人,对自己无 利单是基于别人的痛苦而产生快意,别人的痛苦已不再是自己意志达到目的的手段, 而就成了目的本身:另外,因为意志本身的非理性,欲望的无穷、盲目的冲动,经常 会产生偶然和错误,使人们处于一种无法抗拒的命运之中。“偶然和错误( 在这里) 是作为世界的统治者出现的。并且,出于近乎有心( 为虐) 的恶作剧己作为命运( 之 神) 而人格化了。” 1 2 上述种种情况便导致了人生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总的来说都 可以包括在下面三种类型之中。一种是来自异乎寻常的恶人,如威尼斯商人中的 夏洛克,奥赛罗中的雅葛;一种是盲目的命运带来,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俄 底浦斯王;还有一种是由于剧中人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在一般的 生活环境中,既没有哪个特别恶毒的人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错误或闻所未闻的意外 事故,而只有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们,在经常发生的情况之下,他们处于相互对立的 地位,清清醒醒地不得不睁着眼睛互相残害,却不能单洗哪一方的不对,如哈姆雷 特中的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浮士德中的玛格利特兄妹( 即甘泪卿兄妹) 。叔本 华认为后者比前二者更为可取但最令人可怕。因为它不是把不幸作为一个罕见的情形 展现在人们面前,而是一种轻易自发的,从普通人的行为和性格中展现的东西。这些 并无过失的平常人,为实现各自的欲望而在“意志”的驱遣下相互残杀。前两类悲剧 中那可怕的命运和骇人的恶毒,我们是可以设法躲避的,但后一类是我们自己也难免 会干出的行为,“这样我们就会不寒而栗,觉得自己已到地狱中来了。” 1 3 叔本华的 悲剧理论在我国清未学者王国维那里产生了共鸣,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感叹道: “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 于其问哉? 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己。由此观之,( 红楼 梦) 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1 4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所反映的是叔本华悲剧 理论中的第三类,是最可取也最可怕的一类,因而他把红楼梦看作悲剧之悲剧。 上面谈到三类悲剧的造因,其深层根源是意志。实质上,在叔本华的理论中,意 志就是悲剧的本体。 1 3 3 意志是悲剧的本体 叔本华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意志就是悲剧的本体,但从他对悲剧造因的分析及他 9 硕十。能论文 筇一章悲剧本体论 提出的悲剧具有如下特征来看,我们能推导出在他的理论中,意志实质上就是悲剧的 本体。首先,悲剧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叔本华认为,艺术不依赖于根据律,是 高于经验和科学的,而在艺术的世界旱,按理念所表现的意志客体化的级别由低到高 可划分出各种艺术门类:建筑艺术、造型艺术、文艺( 前面已经说明了按叔本华的艺 术分类标准音乐是不包括在艺术之中的) 。建筑艺术是在意志客体化的最低级别上表现 理念,它通过砖石的最低的客体性( 重力、内聚力、固体性、硬性) ,意志的这几种最 原始、最简单、最冥顽的可见性来表现理念,意志在这里己初步显露了意志的斗争, 亦即重力和固体性之间的斗争。随着理念所表现的意志客体化的从低到高,逐步过渡 到造型艺术,造型艺术内部的分类也是按表出理念的级别所作的,包括风景画、动物 画、雕刻艺术和绘画。然后是文艺,文艺又有各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和歌咏诗、田园 诗、小说、史诗、戏剧也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悲剧是文艺之最,“也正是在意 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上使我们在可怕的规模和明确性中看到意志和它自己的分裂。” 1 5 】其次,悲剧是整个痛苦人生的真实写照。由于作为世界本原的意志是盲目的、不可 满足的欲求,“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 1 6 尽管“意志”从来不知道它根本欲求什么,每一个别活动都有一个目的,而整个 的总欲求却没有目的,但是,“欲求”本身却是从不间断、永无停歇的。欲求的基础是 需要、缺乏,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一天不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 次满足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另+ 新的追求的起点,并且我们在追求满足的 过程中到处都会受到阻碍,到处在斗争,因而人生也就无法摆脱痛苦。悲剧在最高的 级别上表出了意志,是这个痛苦人生的真实写照,“写出一种巨大不幸是悲剧里唯一基 本的东西”, 1 7 】悲剧因此而成为文艺的最高峰。最后,悲剧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 性质,即意志自身的分裂。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是意志,意志客体化的每一级别都 在和另一级别争夺着物质、空间、时间,因为每一现象都要显示它的理念,从而斗争 不可避免,没有胜利不是通过冲突而来的,从而,在整个自然界,在意志客体化的一 切级别上,在一切族类的个体之间,必然是一场不断的斗争。到了人类,这种“斗争”, 这种“意志的自我分裂”暴露到最可怕的明显程度,“人对人,都成了狼”。【1 8 悲剧“以 表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而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 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1 9 】 悲剧通过反映人类所受的这种可怕痛苦,揭示了意志自身的分裂,它可以使人看穿“摩 耶之幕”,认清宇宙和人生的真正本质,从而达到对生命意志的自我否定。 因上述种种原因,悲剧在最高级别上表出了意志,达到了理念显示意志客体化的 最高程度。如果要在表象世界中寻求一种最贴切地表出意志的东西,那么悲剧应是当 之无愧的。悲剧的本体是意志,意志本体的确立,标志着现代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 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悲剧本体论 的诞生,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高扬主体性,关注人生世界,重视审美 的现代意味。 1 4 悲剧本体的现代特色 1 4 1 客观本体转向主观本体 自古希腊开始,人们一直运用理性的方法去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的本源,以为 人的存在只是整个宇宙万物存在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遵照和服从宇宙运动的 根本规律。他们认为现象世界是杂多变化的,所以是不真实的,在这个不真实的经验 世界之上或背后一定存在一个恒定齐一的实体世界、本质的世界,因而,他们把精力 和思维耗尽于外部世界,在所谓的客观世界中去寻找永恒不变的本质和规律。他们相 信,只要研究并发现支配宇宙万物的秩序和规律,那么也就找到了人类社会借以仿效 的秩序及其生活的最高准则。意志本体的确立打破了这一传统局面,将本体论的对象 从传统的客观本体转向了现代的主观本体。 这一转向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作为本体的意志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的东西, 二是对表象和意志活动的认识方式只能与主观的“我”紧密联系。首先,由于意志本 身就是一个主观性的东西,意志本体的确立将本体的世界从客观转入到了主观。在日 常语言中,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意志”只是表达一种意愿、狭心、毅力、欲求,即一 种流动的混合了理智与激情的状态,仅只具有主观性的特征,不具有恒常的、永在的 实体性特征。柏拉图曾区分了人的心灵结构的三个部分:理智、意志和情欲,意志作 为心灵结构的一部分,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从古希腊。经中世纪,一直到康德, 意志都只是属于主体的、现象的和表象的,并不具有本体性质。在他们看来,本体都 只能是一种客观实在的东西,决不可能是这种主观性的意志。到了叔本华那里,他将 这种主观性的意志推向了本体的高度,意志是盲目的,永无止境的欲求,它就是这个 世界的本体,“世界一方面是我的表象,另一方面是我的意志”,整个世界都仅仅只是 作为意志的客体化而存在。意志本体的确立,使本体的世界从客观实在方面转入到了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贯标培训活动课件
- 肺部微环境蛋白质组学分析-洞察及研究
- 钻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讲义
-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的意义
- 钳工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 知识产权布局培训班课件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突破模拟试题试卷
- 钣金电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测试题库(附含答案)
- 知识产权培训讲座深圳课件
- 2025年本科院校基建处招聘考试备考指南与模拟题
- 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 2023年度保安员考试检测卷【研优卷】附答案详解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电厂巡检工培训课件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手册报告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