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a b s t r a c t l i i ii li ll 11 11 11 i iiii y 18 0 6 5 3 7 t h i r t ys o r t so fy u a n k a nz a j u i st h eo l d e s ta n dt h eo n l yo n ey u a nc a r v e da n t h o l o g y d r a m a s i tr e f l e c t st h el i v i n gl a n g u a g eo ft h ey u a nd y n a s t y i th a sl i t t l eo rn oc h a n g e t h r o u g ht h em i n gd y i l 鹬咄t oal a r g ee x t e n t ,i tr e f l e c t st h ef a c to ft h el a n g u a g eo ft h e y u a nd y n a s 吼f r o mt h et i m ep o i n to f v i e w , i ti s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t h ee n d o ft a n ga n d s o n gd y n a s t i e s ,a n d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i ti si nt h et r a n s i t i o n a l p e r i o d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a l s oh a si t so w nu n i q u el a n g u a g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w o r i l l yo fo u rd e t a i l e ds t u d y i n g 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a c a d e m i cc o m m u n i t yo nt h eg r a m m e ro f “咖s o r t so f y u a n k a nz a j u ”f o c u s e do ni t sv o c a b u l a r y , e s p e c i a l l ye m p t yw o r d s b u tt h er e s e a r c ho fi t s s e n t e n c ew a sr a r e l ya d d r e s s e d ,e s p e c i a l l yp a s s i v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 w ef o u n d t h a tg r a m m a rs c h o l a r ss t u d i e do np a s s i v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i r t ys o r t so fy u a n k a nz a j u b u ta l m o s tn o b o d yh a sd o n eab o o ks t u d y a c c o r d i n gt oo u r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p a s s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i r t ys o r t so f y u a n k a nz a j u h a sa u n i q u eg r a m m a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u s e dm r l ir u l o n g s c r o s s g r a m m a t i c a lt h e o r y , ad i a l e c t i c a l v i e w , t h em e t h o do f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a n de x h a u s t i v ed e s c r i p t i o n a tt h ef i r s t , w e w i l ld oa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 ,t h e nu s i n g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 ,w i t h 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r e l e v a n tc o r p u s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m a k ea c o m p a r i s o no fn o r t ha n d s o u t hd i a l e c t sa n dm o d e r nc h i n e s ea b o u tt h ep a s s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呦s o r t so fy u a n k a nz a j u ,i no r d e rt of i n do u tf u l l yt h ep a s s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i r t ys o r t so fy u a n k a nz a j u u n i q u es t y l e k e y w o r d s :t h ep a s s i v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ys o r t so fy u a n k a nz a j u ,p a s s i v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e x tc o m p a r i s o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p a s s i v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i 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v 圯 j 一 ,i l f l ,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本文正文共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和四个章节。 在绪论部分,我们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了简要的文本介绍,并对其语言价 值作了概括地说明。对本选题中的“被动式 概念及其研究概况作了相应描述,并 点明了本选题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在每个章节的前言部分,我们对每个将要研究的部分作了简要的研究概况的介 绍。 第一章,重点考察了 元刊被动式中的“被”字式。我们主要从“被 字式 的结构分析和语义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详细的平面描写。在结构分析上, 我们主要考察了 元刊中“被一字式的施事宾语、谓项结构、受事主语三个方面。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得出: 元刊“被 字式都带有施事宾语,施事宾语类型丰富, 有名词、代词、并列短语、同位短语、偏正短语等类型;谓项结构方面,分为谓语 为单纯动词形式和动词前后带有其他成分形式两种类型。其中,动词前后带有其他 成分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受事主语方面,我们根据俞光中、植田均( 1 9 9 9 ) 的分类 方法,将 的其他形式被动式的类型来讲, 仍然相对简单。为此,我们对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元刊 与宦门子弟错立身、 v i e k 一 中文文摘 小孙屠的被动式结构出现句法结构、语义表达上的繁简差异进行原因探析,得 出:南戏与元杂剧的文体用韵不同和南北方言的差异,造成了 与其他文本被动式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同时期、同地域文本被动式比较 第二节元刊 与同时期、异地域文本被动式比较 第三节 被动式的特点。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一 - - - - - - - - - - - - - - - - - - - o 7 8 l 3 3 s 9 5 7 8 9 9 1 6 3 5 9 l 3 5 1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6 6 6 7 7 7 - - - - - - - - - - - - - - - -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x 绪论 绪论 一、 简介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是唯一的一部元刻杂剧选本。据苗怀明 ( 2 0 0 4 ) 回介绍,该书原本为明代李开先收藏。清代时期,经过何煌、元和顾氏等人 之手,辗转归到藏书家黄丕烈收藏,黄丕烈将该书题名为元刻古今杂剧。光绪年 间,该书又被藏书家顾鳞士所得。而到民国时期,该书被日本人购去,后又为罗振 玉所得。1 9 1 4 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将其借出并复刻,题名为“覆元椠古今杂剧三十 种 并刊印出版。王国维对此书非常重视,对它加以整理研究,他在 元刊杂剧三 十种序录等文中对该书加以介绍,由此,“元刊杂剧三十种一之名也随之为学术 界广泛采用。1 9 2 4 年,上海中国书店又依据日本的复制本来照相石印,并将其题名 为“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一。1 9 5 8 年,古本戏曲书丛刊编辑委员会依据原书影印, 后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题作 元刊杂剧三十种。该书现存于中国国家 图书馆。 元刊杂剧三十种原书共收有三十种元代杂剧,而这三十种杂剧的版式、字 体却并不统一。原书的刻工草率拙劣,错字、掉字现象严重,字迹上又常漫漶不清。 行款格式上,则曲文不分,宾白不全,曲调牌名也常有误刻或漏刻之处。台湾学者 郑骞曾评价此书云:“对于元杂剧修养有素的人,读此书也有时颇感吃力,更不必说 初学。 回在这种情况下,陆续有学者对此书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整理与研究。而最早 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的是王国维。他按时代顺序将各曲文进行重新排列,并写有元 刊杂剧三十种序录。1 9 3 5 年,卢前编印 元人杂剧全集,收入1 1 种元刊杂剧三 十种为他本所无的剧本,并对其校订。建国后,隋树森又将该书中不见于其他各 本的数种收入,并加以订正,编印有l :元曲选外编。1 9 6 2 年,郑骞首次对该书进行 了全面地整理和校订,并于台湾世界书局出版 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随后,又有 1 9 8 0 年徐沁君于中华书局出版的校订本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1 9 8 8 年宁希元于兰 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订本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此外还有吴晓玲、北大中文系 及王季思先生等校刊者。其中,徐校本校记详实,多有创新,较为通行,出版以后, 苗怀明二十世纪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中田戏曲学院学报,2 0 0 4 1 郑骞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台湾t 台湾世界书局,1 9 6 2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欢迎。故本文研究所参照的是徐沁君的校订本 语言价值 我们知道,汉语史的研究是以断代语言的研究为基础,而断代语言的研究又以 专书研究为前提的。元代汉语是近代汉语乃至汉语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 代汉语既包括了当时元代人使用的受到了蒙古语的一定影响、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 汉语口语,即汉儿口语,又包括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正统汉语。”回由此,元代 汉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时,也正因元代受了蒙古语影响,学者们对元代汉语的 语法研究相对较少,而“研究元代的语言,首先要从反映元代语言面貌的白话文献 资料入手。 江蓝生将元代白话文献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纯汉语的资料,另一类是 直讲、直译体白话。而在“纯汉语 文献中,元杂剧的口语性又相对较强。蒋绍愚 ( 2 0 0 5 ) 指出:“元杂剧是元代新兴的艺术,它的观众就是普通百姓,所以它的说唱 都是采用当时的口语。” 语法史的研究,要以能反映一个时代实际语言面貌的作品 为研究对象,而:元刊杂剧三十种正符合了这一点。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且唯一的元刻杂剧,也是今人研究元代杂剧的 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正如王国维所说:“凡戏剧诸书,经后人写刊者,往往改易体例, 增损字句。此本虽出坊间,多讹别之字,而元剧之真面目,独赖是以见。 回它反 映了当时的活语言。且王学奇( 2 0 0 4 ) 也指出:“元刊杂剧三十种所收三十种 杂剧“除替杀妻、:焚儿救母较为逊色外,其余都是上乘作品,且没有经过 明人的改动,保留了元杂剧的原始面貌。一 所以,欲考察研究元代的口语面貌, 元刊杂剧三十种便成为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三、被动式的概念与研究概况 ( 一) 被动式概念 被动式是指既包含一个表被动意义的动词又具有形式标志的类似于词组或短语 陈卫兰元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浙江:台州学院学报,2 0 0 7 4 江蓝生老乞大 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序北京:语文出版社,2 0 0 3 0 )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 2 0 ) 王国维元刊杂剧三十种序录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髓 王学奇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5 绪论 性质的结构形式,如“制于人、为天下笑 等。所谓形式标志就是某些助词、助动 词或介词等在句子中充当被动旬的标志,如“于、为所、被”等。这里我们要 注意区分被动式和被动句两个概念。这两个名称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经常使用,但一 直以来界定不严,极容易混淆。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说明。现参考各家 意见,对其加以区分: 被动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被动句就是被动句式,即由被动式充当全 句( 或分句) 谓语的句子;广义的被动句还包括意念被动句,即只表达被动意义而 无形式标志的句子。被动式与被动句,属于不同的层次和平面,因此,是不能等同 的。二者在表达“与主动相对的被动 的意义时是没有区别的,但只有被动式( 被 动结构) 作全句( 或分旬) 的谓语时才可是算作被动旬。被动式就是被动结构,它 可以是个句子,但不一定是句子。 本文所要讨论的被动式,是指带有被动标记的狭义被动式,不包括意念上的被 动式。 ( 二) 被动式研究概况 汉语被动式历来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且自汉语语法开山作马氏文通 以来,该句式就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关于被动式的历时研究:从史的角度看,学者对先秦至清的被动旬的基本面貌 已有论及。 1 、先秦时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 1 9 5 8 ) 认为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少见,被动式的出现应 当是春秋以后的事情。此时期,被动式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于一字句:该句式用于说出施事的人物或处所,把外动词放在“於( 于) ” 字前面。管燮初( 1 9 8 1 ) o 指出,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表示被动的“于一字句。而唐钰明 ( 1 9 8 5 ) 、张玉金( 2 0 0 1 ) 固认为“于 字结构是汉语最古老的被动式,在商代的 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 “为”字句:用“为 作助动词,“为 字和被动词之间插入一个关系位名词, 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是施事者。唐钰明在: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 1 9 8 5 ) 中论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 4 8 s )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唐钰明论上古被动式的起源。学术研究1 9 8 5 5 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0 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战国后期出现的必然性。 用“见一字句作助动词,“见 字句和“为 字句的不同在于: 之间插入一个关系位名词( 施事者) ,“见”字和被动词之间不 名词。 时期: 认为,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 1 ) “为所”式;( 2 ) “被”字句。“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最初, “被 字后还不带关系语( 即动作的施事者) ,汉末时出现了带关系语的“被一字 句,并到南北朝时增多。由此,“被”字式逐渐代替了“为1 0 00 10 所 式。语义上, 被动式基本作用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这使得“被”字句的发展有可能脱离 被动式正常结构,甚至脱离被动意义单纯表不幸的句子。这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 种情况是和一般“主动宾 结构相似,施事者在动词前,受事者在动词后,只是“被 字放在主语前面。除非词序变化,否则不能成为被动式。第二种情况是,“被字 仅表示一种不幸遭遇,没有被动意味,结构与第一种相同,且词序不能变换为被动 式。 唐钰明在 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 1 9 8 7 ) 中,通过定量分析,认为“于 字 式、“为 字式、“见 字式在六朝时相继衰落,而“被 字句则从六朝开始加快 步伐,并在唐代口语中取代了“为术所木 式。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 1 9 9 2 ) 比较集中地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 字式的许多新形式:被v ;被+ 施事者+ v ;被字式被动动词带补语;被字式被动动词 带宾语;被+ 施事者+ 所+ 动词。“被所 、“被之所”是在“为一字式 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某些类化结果。 董志翘中世汉语“被”字句的发展及衍变( 1 9 8 9 ) 讨论了“被,i c 所木一式和“被 木之所,i c 式,并将其萌生年代分别上溯到东晋初、汉末。 3 、唐至清期间 王力( 1 9 5 8 ) 认为到唐代,带关系语的“被 字句越来越多,为现代汉语的被 动式奠定了基础。 唐钰明唐至清的“被 字句( 1 9 8 8 ) 通过对唐至清代的大量白话、半白话资 料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六个结论:( 1 ) “被一字句在唐代口语中已取代了“为 字句;( 2 ) “被一字句受“为 字句的类化而又与之有质的区别;( 3 ) “被一字 绪论 句动词带宾语,是唐以后的普遍现象;( 4 ) “被”字句与处置式结合,开始于宋代; ( 5 ) “被”字句动词前后成分的复杂化,是元明清时期的特色:( 6 ) 文言中的“被 字句,也随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吕景先唐明之间汉语的被动式( 1 9 8 0 ) 分析了唐宋元明这一时期的语料, 并总结出唐以后十四种新的被动式旬式结构。 袁宾 的成书时代与方言基础( 2 0 0 0 ) 通过选取从先秦 到元各个时期的代表文献,历时性地研究其被动式的特点,再与大唐三藏取经诗 话被动式作比较,以此考察出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与方言基础为元 代。 沈锡伦 :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 1 9 8 8 ) 对晚唐宋元时期被字句的各类句型及 结构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与考察。 岳立静 元明之间的“被 字句( 1 9 9 9 ) 通过对元明卷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 汇编6 5 例“被 字句分析,得出元明时期“被 字句的四种主要类型,并共分1 5 小类。 卢烈红无主语“被 字句的历史发展( 2 0 0 7 ) 将无主语“被 字句分为唐 五代、宋元明、清、现代四个时期分别讨论,并得出无主语“被 字句产生于中唐, 兴盛于宋元明,衰落于清,较少用于现代的结论。 宋慧曼 清初观念被动句( 2 0 0 3 ) 以 清初档案为研究对象,将清初观念 被动旬分为三类:n i + v p ;n i + v p + n 2 ;n 1 + n ( 主事者) + v + n 2 。 另有:日本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 2 0 0 3 ) 讨论了十一种被动句式。日 本桥本万太郎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 1 9 8 7 ) 对汉语被动式作了历史、 区域发展的考察。 关于被动式的专书研究: 袁宾 被字句的研究一兼论南北朝到宋元之间被字句的历史发展和地 域差异( 1 9 8 9 ) 对祖堂集被字句作了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并与九、十世纪前 后若干文献里的被字句进行比较,勾划出南北朝到宋元之间诸种类型被字句的发展 线索,又与同时代的敦煌变文的被字句进行比较,探索九至十世纪南北方言中被字 句的异同。 曹小云 被动式研究( 2 0 0 5 ) 探讨了 论衡中的六种及十四小类被 动句式。他在 “被 字句研究( 2 0 0 5 ) 中对其被动式各个句法成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了详尽的描写与分析;并在 中被动式初探( 2 0 0 5 ) 中分别讨论了意 念上的被动句、结构上的被动旬,后者又分析了“被 字句、“教一字句、“于” 字句、“为 字句、“见 字句;以及:论 的被动式( 2 0 0 5 ) 将 其被动式分为七类;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 2 0 0 4 ) 对今文尚书被动句作了穷尽式统计 分析,并得出今文尚书正处于从语意被动式向形式被动式的发展过渡阶段。 张洪超 被动句研究( 2 0 0 1 ) 将( - - 拍中被动句按句型分十一类, 并对其宾语和附加成分予以分析。 林归思 被动句研究将孟子中的被动句分成五大类来分析讨论。 吴福祥 语法研究( 2 0 0 4 ) 对朱子语类辑略被动式也有 分类研究,他在敦煌变文1 2 种语法研究( 2 0 0 4 ) 中对敦煌变文被动句也作了相 应的分类研究。 另有:张涤修谈 的被动句式、张新武敦煌变文中的被动句式、 许仰民论 的被动句、柳士镇 中的被动句式;此外还有 硕士学位论文解植岗: 及裴注被动句式研究、张延俊 被动式 研究、吕思沽 “被 字句及“被 字结构研究等研究专书被动式。 我们认为,汉语被动式是个复杂的句式,我们进一步从断代专书的研究着眼, 选取某个时期的代表文献来详尽考察,有利于了解一个时代的语言面貌,更有助于 对汉语被动式历史发展情况的认识与理解,也可以为汉语的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资 料。为此,我们选取代表元代实际口语面貌的i :元刊杂剧三十种为研究对象,以 此来考察元代被动式的发展状况。 四、本文选题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随着现代汉语研究的日益深入,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中的价值也愈加为学者们关 注。元代汉语上承唐宋,下接明清,在近代汉语发展史中处于中间阶段,它作为近 代汉语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而元杂剧作为元代 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其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专书研究是断代语言研究的前提,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元刊杂剧三十种 作为元代现存最早又未经后人改动过的最真实的元杂剧刻本,后人对它的语法研究, 还并不全面。 绪论 关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语法研究,仅散见一些对其词汇方面研究的硕士论 文,如董志光的 助词研究、尚虹的 助词研 究、魏兆惠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的介词研究、李蓓的 : 语法 研究一代词研究,以及期刊论文:魏巍的从 看“把”的语法化 等,仅笔者收集所见,未见有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被动式做过专书研究,为此, 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对 元刊杂剧三十种乃至元杂剧、元代汉语语法的全面 审视,对汉语的语法史研究有着极大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应用了李如龙先生倡导的“十字架理论,李如龙先生( 2 0 0 1 ) 提出,整个汉语的比较研究是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内的整体的研究,应当有 南北方言的比较,也有古今汉语的比较,有横向的结构规律的概括,也有纵向演变 规律的总结。我们在本文中,既有对元刊杂剧三十种这个共时平面的描写,如 对 元刊杂剧三十种及其同时期同地域文本l :王西厢共性的比较、总结,也有 从历时的角度上溯唐宋,下至现代汉语时期进行纵向比较、讨论,如:第六章,元 刊杂剧三十种被动式与近现代汉语被动式的比较;还有南北方言间的不同地域的 文本比较,如元刊杂剧三十种与 宦门子弟错立身、 小孙屠被动式的比较、 讨论。运用“十字架 理论,通过作比较的方法,全面考察 :元刊杂剧三十种被 动式所具有的特点。 另外,该文本虽然被动式仅出现7 3 例,但形式多样,句法格式丰富、复杂, 我们欲从多角度对这7 3 例展开分析,故不免有重复之处,敬请谅解。 附:本文中所用的语料说明: l :元刊杂剧三十种:徐沁君校订本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 1 9 8 0 年版。 :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1 2 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选自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钱南扬校注,北 京:中华书局,1 9 7 9 1 0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北京t 商务印书馆,2 0 0 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r 第一章“被”字式 第一章“被 字式 第一节前言 近代汉语被动句式中,“被 字式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出现频率高,同一些非被 动句式间纠葛较少,是严格意义上的被动句式。某种意义上,“被 字式也是其他近 代汉语被动句式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在语法史研究中,人们通常以被字句 在被动式中所占的比例、施事宾语的出现频率和谓语部分的复杂程度这三个标准来 衡量某一文献或某一时代的被字句的成熟程度。 由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被 字式在近代汉语被动式中所占比例和成熟程度的考查,来衡量某一种文献接近口语 的程度。 关于“被 字式的来源:王力( 1 9 5 8 ) 指出,“被 字式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 被动标记“被 由动词引申义“蒙受、“遭受 演变而来,“被刀字后带动词时发生 重新分析而产生“被 字式。最初,“被 字后不带施事者,汉末才出现带施事者的 “被”字式。蒋绍愚( 1 9 9 4 ) 也对此作了论证。 关于“被 字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上:首先反映在出现频率上,到 了汉代,“为所 式逐渐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被动式,唐代以后“被 字式的频 率急速升高,取代了“为所 式,成为汉语被动式的主流:其次反映在“被一 字式的形式由简单变为复杂。汉末出现“被 字式带施事者,这一句式的频率不断 升高。 关于“被字式,学者们研究颇多,纵观各家观点,我们将唐代以后,“被 字 式形式的复杂化表现总结如下: 1 、施事者的复杂化:带施事者的“被 字式出现,并使用频率升高。 2 、宾语的复杂化:“被 字后的及物动词可带有宾语,其宾语主要有并列性宾语、 隶属性宾语、复指性宾语三种类型。 3 、谓语的复杂化:被动式与处置式、连谓结构、动补结构相结合。 4 、动词前后成分的复杂化:状语复杂化、补语复杂化,宾语和关系语常带修饰成分, 状、宾、补往往同时出现等,这是元明清时期的被动式“被 字句特色。 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历史考察中国语文,2 0 0 3 1 后发展起来。 析 语。最初,被动式不带有 元刊( 为表达方便,下文中 元刊杂剧三十种均简称为:元刊) 中,“被 与动词之间不带宾语的例子,仅一例,即:“被论人有权势,原告人无门下。一但此 例不是完整的被动句,“被论”作“人 的修饰语,意为“被告人 ,在旬中作定语。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该例不属于本文所指的被动式。 值得注意的是,元刊中“被”字式共4 1 例( 不包括r 2 类,详细说明见下文) , 全部带有施事宾语,即“被 带宾语的被动式占了“被 字式总数的1 0 0 。前文 指出,吴福祥( 2 0 0 3 ) 认为施事宾语的出现频率是衡量某一文献或某一时代的被字 句的成熟程度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 元刊中被字式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口语 程度很高,也表明远在元代,“被字式的基本模式已与现代汉语极其相似。正如王 力先生在汉语史稿( 1 9 5 8 ) 中所言:“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 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绝大多数插入关系语( 施事 者) ,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这一发展阶段一被字句带 关系语的阶段一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现代汉语的被动式 绝大多数是带关系语的。 从形式上看, :元刊中施事宾语全部由体词性成分充当。其中,单个体词与体 词性词组之比为2 6 :1 5 。 共2 3 9 例被字式,该句式l 例;新 老乞大共4 例被字式,未出现该句式; 南村辍耕录共6 4 例被字式,该旬式占2 例;而全 元散曲1 5 8 例被动式中,该句式占3 8 例。由此可见,岳立静是言之有据的。 ( 二) 动词前后有其他成分 这类被字式的谓语为非光杆动词,谓语v 或前有附加成分,或后有附加成分, 或前后都有附加成分。 ( i ) 动词前有附加成分: 这里讲的“前加成分 ,指的是谓语v 前面的状语修饰性成分,不包括“被 字 前面的附加成分。 中谓语v 前面带有状语的有7 例,其中,“被+ n + a + v 一有 2 例。语义上, 元刊被字式中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岳立静元明之间的。被”字句古汉语研究1 9 9 9 4 第一章“被”字式 1 、表示动作的情态元刊中凡2 例,如: ( 1 ) 【叨叨令】那厮枪尖儿武艺都呈遍,被我遮截架隔难施展元刊尉迟恭三 夺槊 ( 2 ) 倒大个张车骑,今日被人死羊儿般剁了首级,全不见石亭驿元刊关张 双赴西蜀梦 例( 1 ) 、( 2 ) 中状语分别为“遮截架隔 “难 和“死羊儿般 ,均表动作的情 态。 2 、表示动作的范围元刊中凡2 例,如: ( 1 ) 几家瓦厦,忽刺刺被巡军都曳塌元刊公孙汗衫记 ( 2 ) 【双调】【新水令】当初被流言千里地定了江淮,更怕为臣的坐观成败元 刊辅成王周公摄政 例( 1 ) 中状语“都 是表示动作范围的副词;例( 2 ) 中状语“千里地 是名 词作状语,限定动作的范围。 3 、表示动作的时间元刊中凡2 例,如: ( 1 ) 【倘秀才】他往常穿一领粗布袍,被我常扯的偏襟袒领,他如今穿着领柘黄袍 我若是轻抹着该多大来罪名元刊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 2 ) 【尧民歌】见那厮手慌脚乱紧收拾,被我先藏在香罗袖儿里元刊诈妮子 调风月 例( 1 ) 中状语“常 是表示时间的频度副词:例( 2 ) 中状语“先一是表动作 先后的时间副词。 4 、表示动作的方式 中凡1 例,如: ( 1 ) 他兴心张网下窝弓,被我主意引入迷魂洞元刊诸葛亮博望烧屯 例( 1 ) 中,状语“主意一即想办法,想方设法的意思,是表示动作的一种方 式。 从形式上看,上述状语修饰成分可以分为单词性修饰语和词组性修饰语两类。 前者可以是副词( 如“都、“常 “先一) ,也可以是形容词( 如“难 ) ,名词( 如“千 里地 ) ,动词( 如“主意”) ;后者可以是连动短语( 如“遮截架隔 ) ,也可以是状 中短语( 如“死羊儿般 ) ,而从状语的位置上看,状语多放在“被一字后,也有放 “被”字前的,如“几家瓦厦,忽刺刺被巡军都曳塌。 中“忽刺刺 。上述分类主 要是以状语放“被”字后为标准而分的。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 i ) 动词后有附加成分 元刊被字式中动词后的附加成分主要有动态助词、补语、宾语。如下: l 、动词后带动态助词 元刊中动词后带动态助词“了一,表示一种完成态。凡有3 例。如: ( 1 ) 婆婆,我省得:嗒张孝友孩儿被陈虎那厮亏图了! 元刊公孙汗衫记 ( 2 ) 哥哥,那先生被一个老庄家放了元刊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 ( 3 ) 量小生才不及傅说,辩不及蒯彻,被这厚礼卑辞送了也元刊死生交范 张鸡黍 上例中,谓语有单音节动词“放”、“送 ,也有双音节动词“亏图 。时态助词 “了”用在谓语动词后,一方面表示谓语动作的完成,另一方面又具有完句功能。 2 、动词后带补语 元刊中动词后带有补语的共1 7 例,语义上,又可分为: a 、趋向补语 ( 1 ) 俺随那众老小每出的中都城子来,当日天色又昏暗,刮着大风,下着大雨, 早是赶不上大队,叉被哨马赶上,轰散俺子母两人,不知阿者那里去了! 元刊闺 怨佳人拜月亭 ( 2 ) 他兴心张网下窝弓,被我主意引入迷魂洞元刊诸葛亮博望烧屯 ( 3 ) 【三煞】那其间被俺爷把我横拖倒拽出招商舍,硬厮强扶上走马车元刊闺 怨佳人拜月亭 例( 1 ) 一( 3 ) 中,趋向补语分别为“上一、“入 、“出 ,且均为单音节词。 b 、结果补语 ( 1 ) 想当日曹操本来取咱东吴,生被那弟兄每挡住元刊关大王单刀会 ( 2 ) 子被这利锁名缰相缠住,点头时暮景桑榆元刊陈季卿悟道竹叶舟 ( 3 ) 【鲍老儿】嗒这将在谋而不在勇,被我打住丹山凤元刊诸葛亮博望烧屯 ( 4 ) 这怨气沉埋,被元气冲开,雷震瑶台,风鼓阴霾元刊辅成王周公摄政 ( 5 ) 你被岁华淘渲得红颜少,世事培埋得白发多,即渐消磨元刊陈季卿悟 道竹叶舟 ( 6 ) 【幺篇】被圣恩威慑的忙饶后,见笑吟吟满捧着金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