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土壤与古风化壳,一、古土壤,1、定义,过去气候与地貌环境相对稳定环境下形成的土壤,其发育或由于形成土壤的气候或地形环境的变化而中断,或在后来的地质过程中被其他沉积物掩埋。(定义一)非现在成土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具有埋藏或未被埋藏的表面。(定义二),2、分类,据其产状和性质,分为以下类型::埋藏土。过去景观条件下形成,受地质物质的覆盖而被埋藏。土壤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埋藏愈深,受生曙的影响愈少。化石土。古土壤埋藏于深处,遭受石化作用,而处于成岩的最初阶段。如美国洛夫德黄土、依利诺斯冰碛物和其他沉积物上的桑加门古土壤,以及苏联俄罗斯平原黄土中的布宜斯克古土壤,均属于此类型。裸露埋藏土。被埋藏的古土壤因上覆物遭受侵蚀或其他方式的破坏,使其重新裸露于地表。此类土壤在中国黄土高原及其他地区时有所见。残余土(或残遗土)。是未被埋藏的古土壤。由于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地貌以及人类对土壤的改良、利用等原因,改变了原来成土方向,使土壤不仅具有原来的成土作用特征,还具有条件变化以后直至现代的成土作用特征。如黄土高原地区某些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黑垆土,属残余土性质,是在过去干旱而寒冷的条件下形成的。,3、形成,古土壤主要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偶而也见于第三纪地层中。更早时期的土壤一般均已石化,不再称为古土壤。古土壤剖面和现代土壤剖面一样,自上而下分为淋滤层、粘化层与淀积层。古土壤可以作为划分第四纪地层的一种标志。古土壤的类型及性状可保持不变,因此,利用古土壤来划分地层,又叫古土壤法。,4、研究意义,过对古土壤的研究,可重建过去的成土环境;帮助人们重建古地理环境,了解土壤的发生演变,正确处理现代土壤性质和古土壤性质的关系;对找矿、地下水开发、工程地质评价及农业开发,改造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等测定土壤年龄的方法在古土壤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古土壤对恢复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与古环境、古气候提供了新的途径,是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标志,并且可用以重建沉积盆地古地貌。,5、古土壤的鉴别,辨识古土壤的主要标志包括野外形态特征、微形态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当前古土壤分类一般基于现代土壤的系统分类体系,即采用诊断层和诊断特征,辅之以古土壤总体的化学性质等指标划分古土壤类型。形成于晚第三纪以前的古土壤可以重建全球范围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同时揭示前寒武纪时期古大气O2分压以及后寒武纪时期古大气CO2浓度水平的演化过程;古土壤具有空间和时间等多重信息,能反映流域或区域的古景观、古地貌、古水文特征。但目前缺乏一个广为接受的古土壤分类系统,成岩作用对古土壤特征的影响以及古土壤记录的古环境信息机制与解译等方面也还需要深入探讨。,二、古风化壳,1、定义,古风化壳一般是指早期的地层或岩体出露到地表,经历过风化剥蚀作用,后来由于某种地质事件又被覆盖埋藏于地下的地质体。,2、特征,古风化壳的特征是多方面的,从化学元素方面研究,古风化壳中的元素成分与含量同其上下地层中的元素成分,含量有差别.在古风化壳中有时能发现一些矿物结核,如铁猛结核,分布有少量具有一定磨圆度的卵砾石颗粒,以及一些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角砾(如石英),古风化壳土层的密实度好,有别于现代风化土层.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可能是角度不整合,也可能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新,老地层的年代差异,岩性差异有大有小。.根据近年来遇到的工程实例对古风化壳特征做如下介绍.在一些比较新的古风化壳上往往还保留有软土.这是由于软土被埋藏后的封闭条件好,封闭时间不长,埋藏深度有限,未受到深埋压实,软土还没有来得及脱水成岩而保护下来。,3、古风化壳储集层研究,根据多年来对鄂尔多斯地区和塔里木盆地有关油气田的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用“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观点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的形成、岩相、岩溶、地球化学、储集性能、演化等特点。古风化壳具有岩溶分带性特点,是一个由表生成岩作用形成的特有的地质体,因而,不等同于不整合面和侵蚀面。典型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可划分为4个带:破碎带、渗流带、混合带、潜流带,其演化与沉积旋回、海平面的振荡运动和局部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指出可以利用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集层(体)测井曲线和地震勘探的响应来识别溶洞和裂缝;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分带的评价,运用多学科和多种技术方法。,4、古风化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古风化壳在宏观上呈皮壳状,不受现代地形的控制,也不受地层产状的控制。这些特征反映了研究区的风化壳可能为古风化壳,而不同于现代的碳酸盐岩风化壳,也不同于层间溶蚀面。古风化壳大多呈褐色,在火山岩覆盖区以紫红色为主,这可能与火山喷发的烘烤作用有关。在剖面露头上,古风化壳四层结构较为明显。上部为褐紫红色粘土状皮壳层,厚度为5cm至数十厘米,这些皮壳层表面凸凹不平,见溶沟或溶槽,在该层中见少量的溶蚀角砾,角砾间为钙质胶结。皮壳层之下为溶蚀角砾层,厚度为数十厘米至1m左右,该层中溶蚀角砾发育,角砾成分十分单一,几乎均为下伏地层灰岩,砾径0.14cm,个别可达1020cm,角砾无分选,角砾间为钙质胶结,具明显的溶蚀特征。角砾层之下为过渡层,与角砾层相比,过渡层中的角砾明显偏大,角砾溶蚀程度低,角砾间仅为1cm至数厘米的溶蚀缝隙。基岩位于过渡层之下,与风化壳层呈渐变过渡关系,但与古风化壳在颜色、岩性、结构、致密程度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另外,从挖掘的探槽剖面来看,粘土状皮壳层之上可能还存在一层厚30cm的粘土层,该层中几乎见不到角砾,以黄灰色粘土为主。,与基岩相比风化壳层在化学组分上表现为CaOCO2的淋失和SiO2Al2O3Fe2O3K2ONa2OMnOP2O5等不同程度的相对富集.代表氧化环境的Fe2O3在风化壳中的含量大幅增加表明风化壳形成时处于暴露氧化条件而易溶性元素Ca的淋失说明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利于元素的淋失和富集Al2O3SiO2等难溶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可能与暴露期间地表径流带来的陆源碎屑有关而K2ONa2O等易溶成分的富集可能也与外来物质的带入有关但这些外来物质是暴露期间带来的还是再沉积期间形成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风化壳中P元素的高度富集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生物活动的影响.,与基岩相比风化残积层中稀土元素明显富集Ce的正异常较为明显可能为Ce3+在风化环境中氧化为Ce4+而与其他稀土元素分异所致但总体看各风化壳剖面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配分模式均明显地继承了原岩的特点风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分异也完全遵循一般风化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各种特征在风化残积层中元素ScYMoCdSnSbTaU表现为明显的淋失而LiCs和Ba则表现为明显的富集这也完全遵循一般风化壳元素淋失与富集的特征.,5、研究意义,古风化壳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我国开始,目前主要是在探矿,80油气田勘探领域研究较深入,在地质工程建设领域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工程施工中一些地质事故的出现,工程地质勘察人员逐渐意识到古风化壳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对古风化壳的研究和勘探.古风化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矿产方面,由于古风化壳在形成过程中聚集了一些有用元素,比如铝土矿,金矿稀土矿等,而成为具有重要研究,开采价值的层位;如果古风化壳的岩层为碳酸盐,则会发育古岩溶,形成大小尺度不等的空间,往往成为石油,天然气的存储介质,成为油气勘探寻找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护理
- 现代通信及应用概述
- 府奖学金申请书
- 简易委托支付协议
- 2025年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策划部部门工作总结模版
- 物流管理集装箱体系优化
- 重症疾病护理核心要点解析
- 服装搭配系统化培训指南
- 流动人口清查总结
- 跟着人民币旅游
- 浮生六记课件
- 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报告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 6.0-土木工程建筑业
- 交通运输行业消防隐患排查措施
- 2025浙江杭州学军中学保送生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养生馆员工管理制度
-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 TCAWAORG 014-2024 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技术应用规范
- 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职责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