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doc_第1页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doc_第2页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doc_第3页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doc_第4页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广州医药2006年第37卷第5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虽较一般冠心病患者高,但术后护理人员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做好床边交接班,及时发现并发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因术后并发症发生所致的死亡率.参考文献:1邓国兰,戴金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并发?75?症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4,6(3):40-41.2周薇,冯秀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加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1,7(8):9-11.(收稿日期:20060726)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探讨何绮华苏金爱何晓兰王胜文戴珍桦郭梦颖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广州510630);2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科医院(广州510060)【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84例7o岁以上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男66例,女l8例,中位年龄75岁(7089岁);肺叶切除69例,一侧全肺切除l2例,剖胸探查3例.结果术后并发肺不张和肺炎2l例(25%),其中单纯肺叶不张5例,单纯肺炎lo例,肺炎合并肺不张6例,除l例因肺部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2o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是高龄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通过促进排痰,鼓励早期功能锻炼,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关键词】高龄肺癌合并症护理高龄肺癌患者体质较弱,男性患者术前多有长期吸烟史,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及心血管疾病等,术后容易并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j.因此,有效且及时地做好手术前,后的预防措施尤显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外科84例7o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预防或减少这类患者术后肺不张及肺炎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1999年lo月2006年4月共84例7o岁以上的肺癌患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66例,女l8例,中位年龄75岁(7089岁);术前有3o年以上吸烟史56例(男5l例,女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2o例,支气管哮喘l8例,高血压病l3例,心脏疾患(心肌缺血或心律异常)35例,糖尿病23例;肺通气功能轻至中度下降52例,正常32例.全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实施肺叶切除术69例,一侧全肺切除术l2例,剖胸探查术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鳞癌48例,腺癌3l例,小细胞癌5例;79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为:i期26例,期35例,期l4例,期4例.术后2l例(25%)出现不同程度的肺不张和肺炎,其中单纯肺叶不张5例,单纯肺炎lo例,肺炎合并肺不张6例,除了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2o例患者均经抗生素,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及悉心护理后,肺部炎症消失,肺不张复张而治愈出院.2术前护理2.1呼吸功能的锻炼:为提高肺的通气功能,于术前34天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34次;练习腹式呼吸,每次12分钟,每天34次.2.2呼吸道的准备:包括戒烟,练习有效咳嗽和抗生素应用.另外,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练习咳嗽的方法是:患者用一手按住腹部,深呼吸,然后放松喉部肌肉用力将痰液从气管内咳出.2.3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症:对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均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消炎,平喘,降压,改善心脏功能和控制血糖,使手术的风险性明显降低,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除1例因麻醉原因导致昏迷6个小时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按期苏醒.术后除了2l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外,还出现哮喘发作3例,血压波动9例,心肌缺血4例,心律失常8例,血糖波动l4例.3术后护理3.1保持呼吸道通畅:3.1.1手术时由于气管插管以及麻醉剂的作用,可导致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及阻塞,是发生肺不张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手术结束时,我们将尽量吸净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尽量张肺,然后才转回普通病房或监护室.3.1.2对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76?一侧,派专人守护以便随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待患者清醒后,若血压平稳则给予半坐卧位,并定时检查患者肺部有无罗音,引流管是否通畅.3.1.3麻醉清醒后及早指导患者深呼吸,早期咳嗽咳痰,这样有利于胸腔引流及肺的扩张.在术后2448小时内,每隔12小时指导患者咳嗽,做深呼吸510次,并听诊肺部呼吸音有无变化.3.1.4当患者咳嗽无力时即给予吸痰,每次不超过30秒.若痰液黏稠无法吸出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当血氧饱和度(sao)持续低于85%时,提示有呼吸衰竭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生,应及时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第3天因肺部继发感染并发ards而紧急行气管切开及使用人工呼吸机,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于5天后解除呼吸机.3.2促进排痰:3.2.1湿化呼吸道:高龄患者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而使痰液容易阻塞气道,导致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通过湿化呼吸道,可增强气道粘膜纤毛的运动能力,防止分泌物粘稠,促进痰液排出.我科的做法是:雾化吸人:雾化液为生理盐水10ml,d一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u,采用氧气雾化器经口腔吸人湿化气道,雾化后嘱患者咳嗽排出痰液.适当补充水份.因呼吸加快可致水份经呼吸道丢失增多,故咳嗽前宜喝少量水以湿润呼吸道,但喝水时要注意避免咳嗽以防继发吸人性肺炎.适当应用氨茶碱,西地兰等药物以解痉支气管平滑肌和强心治疗.3.2.2加强翻身拍背:对肺叶切除的患者,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一次.拍背方法:护士站在患者的非手术侧,双手轻扶患者健侧背部向手术侧胸部侧翻,用双手的前臂和上臂前后夹住术侧胸廓,以置于前方的手掌按住术侧伤口,但不限制胸部膨胀;以置于后方的手掌进行拍背,扣背时手心呈中空,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向上,由内到外叩拍,便于痰液咳出.3.2.3有效咳嗽:术后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护士站在术侧,用手轻柔地压在切口处,以减轻咳嗽时引起的疼痛及保护手术切口,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稍作停顿,再缩紧胸腹部,放松喉部,用力做爆破性咳嗽.3.2.4振动排痰机的使用:振动排痰机是近年来研制出来的排痰设备,它通过在患者身体表面产生的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进行扣击和震颤,促使呼吸道粘液表面粘膜和代谢物松动和液化,同时通过定向推挤力的作用,使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移动,有利于加强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是预防或降低肺部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j.在本组2l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有9例使用了振动排广州医药2006年第37卷第5期痰机,经机械扣击后,其排痰量明显比手法叩击法明显增多,显示了较好的排痰效果.排痰机的使用方法:选用合适叩击头,扣击的输出速度为2030周/秒,输入功率为120w,扣击前行20分钟气道雾化治疗.扣击时,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一手持扣击头手柄,另一手引导扣击头至患者的叩及部位,将扣击头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缓慢移动扣击头,可在发生肺炎的相应体表部位持续停留510秒钟,扣击时间l015分/次.3.3术后检测:当患者完成手术被送回病房或监护室后,即予氧气湿化吸人,并行sao监测,根据sao调节氧流量.当sao持续低于90%时,需采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氧弥散和co蓄积情况,以便早期发现低氧血症并及时处理,防止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另外,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听诊肺部有无湿性哕音,防止输液过量及速度过快而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在本组病例中,有8例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1例因输液速度过快而诱发肺水肿.3.4早期活动及锻炼及营养支持:早期活动及轻微锻炼可预防肺不张,改善通气及循环功能.术后第2天起,鼓励患者围绕床边或在室内行走35分钟.给予易消化,易吸收,营养丰富的要素饮食或静脉高营养补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机体正常功能.4小结高龄肺癌患者由于老年退行性改变致心肺功能较差,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行开胸肺切除手术可进一步加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容易并发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影响患者康复.本组高龄肺癌患者术后肺不张,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较非高龄肺癌患者为高j.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及恰当的护理,大部分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可得到很好地控制.护理的重点在于提高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性,通过促进排痰,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龄肺癌患者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