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某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xx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2015年9月4日) 尊敬的市政协调研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近两年来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牢牢把握“开发扶贫”这一主题,深入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抢抓国家启动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历史性机遇,从组织领导、规划编制、争资引项、重点项目谋划及推进、资金投入及管理、各种帮扶工作开展、“减贫摘帽”等方面,推动扶贫工作由救济“输血型”向创业“造血型”转变,由项目支持向产业化扶持、开发式扶贫转变,由部门单位扶贫向社会化大扶贫转变,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实现全面小康转变,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 (一)组织领导情况。2015年调整充实了xx县扶贫攻坚“脱贫摘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县扶贫办、农牧局、核桃局、草地中心、中药办等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 (二)规划编制情况。2015年来,我县相继完成了县、乡“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20152015年)、98个“十二五”扶贫开发村级规划、xx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52015年)、xx县新一轮核桃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编制工作,修改完善了xx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xx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20152020)、贵州省xx县20152015年半夏产业化扶贫项目发展规划、xx县省级现代高效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等,为产业化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争资引项工作。2015年至2015年8月底,全县共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17713.8万元,项目641个。其中:2015年到位资金6547.4万元,项目378个;2015年到位资金7120.8万元,项目253个;2015年到位资金4045.6万元,项目10个,分别为:优质核桃种植项目资金1903万元、核桃辅导员培训资金35.6万元、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资金800万元、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14万元、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项目资金532万元、培训项目资金278万元、乡村旅游项目资金100万元、小额信贷运作经费3万元、松林坡乡特色蔬菜种植项目资金30万元。另外,我县申报的xx县省级现代高效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已通过省级竞争立项评审,获得一类一档扶持资金1200万元;申报的中药材(半夏)种植项目已通过省级竞争立项评审,获一类一档扶持资金600万元。 重点项目谋划及推进情况。近年来,我县结合自然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并实施了“211”山区特色农业工程(即到2015年种植核桃200万亩、年存栏羊100万只,到2020年人工种植和抚育保护中药材100万亩),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截止目前,全县已整合各项支农资金近2.3亿元发展核桃产业,累计种植核桃81万亩,种植规模居全省之首,挂果核桃15万亩,常年核桃坚果产量达1.5万吨,产值近6亿元。组建合作社50个,培育核桃种植大户400余户,发展3家精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核桃乳、核桃糖、核桃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全县共整合资金2.3亿元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目前全县羊存栏达27.3万只,出栏15.2万只,养牛户7500户,新增基础母牛1.5万头,建成存栏规模可达8000只以上的阿西里西种羊繁育场1个,培育建成规模养殖小区、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等67个,培育生产、加工企业2个,项目农户户均年养殖收入可达2万元。2015年以来,共整合资金4685.2446万元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精深加工企业3家,带动就业10万余人,实现人均增收780元以上、中药材产值达8亿元,经济贡献率10.8%以上,2015年以来完成中药材种植12.3403万亩(其中:半夏60200亩、其他中药材63203亩)。 (五)资金管理和投入报账情况。一是扶贫资金管理情况。我县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过程中,认真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77号)、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黔财农101号)等文件精神,严格按照项目资金补助标准,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管理,为保证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运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程序的通知(赫财联6号),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程序,明确列出报账所需资料清单,限时办结报账手续,加快了报账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扶贫资金投入及报账情况。2015年至2015年8月底,中央及省级投入我县扶贫资金共1.77亿元。其中:2015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615.3万元,现已完成报账5182.63万元,报账率78.34%;2015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20.8万元,现已完成报账4408.27万元,报账率61.91%;2015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45.6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六)减贫摘帽情况。2015年,xx乡、xx乡、xx乡、xx乡、xx镇、xx乡、xx乡等7个乡镇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实现“减贫摘帽”。其中,朱明乡已通过省级“减贫摘帽”验收。2015年,xx乡、xx乡通过市级“减贫摘帽”考核验收。同时,可乐乡通过省级“减贫摘帽”验收,xx乡通过省级“减贫摘帽”复核验收。截止2015年末,我县还有14个乡镇未实现“减贫摘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23.46万人。2015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实现xxx镇、xx乡、xx乡3个乡镇“减贫摘帽”。并争取xx镇、xx乡通过省级“减贫摘帽”验收。 (七)各种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443.243万元。其中:中央统战部和台盟中央协调社会各界投入援建资金4847.843万元;深圳市帮扶项目资金170万元;福田区帮扶项目资金300万元;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及省、市集团帮扶项目资金1390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筑巢行动”项目援助资金180万元;台湾朱英龙先生援助项目资金78.6万元;爱德项目援助资金476.8万元。通过各类帮扶项目的实施,我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了“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以“211”山区特色农业工程为载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新资金整合机制,突出抓好xx县省级现代高效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和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果蔬、茶叶、烤烟等七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逐步走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节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2015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577元,同比增长17.6%。201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22元,增速为14.8%。 (二)强化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紧围绕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要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捆绑资金集中投入,实施整村整乡连片开发,努力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人口由2009年的14.02万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8.18万人(按1196元的贫困线标准);2015年按2300元新的贫困线标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8.17万人减少到23.46万人,净减少5.0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0.56%下降到33.11%,实现5.01万人脱贫。 (三)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我县始终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强化培训为切入点,努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一是抓好劳务扶贫。积极探索多渠道整合资源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路子,把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2015年,计划进行“三位一体”培训200人次,培训工作正在筹备中。二是抓好科教扶贫。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奠定坚实基础。紧密结合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积极组织科技、教育、卫生、文体广播、农业、畜牧等部门到贫困乡村送科技,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近3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次,培训人员达5万人次。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按照与产业基地建设相配套、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适应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完成了野里坝至韭菜坪、田坝至森林公园两条旅游公路和212省道xx至红花岭段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推进294.1公里通村油路、砂石至铁矿山公路建设。启动了河口水库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完成了夹岩水利枢纽工程xx库区实物指标调查,珠市水库开工建设,6个河道治理工程、12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90%,2009年以来累计解决了60.1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电力设施全面加强,“户户通电”目标全面实现。11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六曲河镇被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重点打造特色小城镇之一。建成13个“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累计完成“黔西北民居”新建和改造9583户,改造农村危房25057户。实施生态移民搬迁310户1553人。 (五)实施滚动扶贫,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我县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立全新的扶贫机制,把过去扶贫资金的使用由单一的无偿使用方式变为有偿和无偿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为此,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种草养羊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滚动发展管理办法(试行)、整合涉农资金实施“万头黄牛”养殖项目滚动发展管理办法(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并总结推行了“放母还犊”、“放母还羔”滚动扶贫办法,将扶持贫困户的实物,在规定时限内按1:1比例回收,用于扶持其他贫困农户,形成了“一次投入,滚动发展,长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扶贫机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还有农村贫困人口23.4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11%。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二是产业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链短,农业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持续稳定增收困难。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发展严重受阻。以交通、水利为主要“瓶颈”的制约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县工程性缺水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安全饮水没有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严重影响扶贫开发的顺利推进。四是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城镇经济整体实力不强,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没有得到切实转变。五是羊只采购难,死亡率高。近三年来全省有43个县都在发展生态畜牧业,每个县都要采购大量的羊只,从省外购买,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易生病,死亡率高,羊只购买难。六是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审批程序繁多,资金报账支付缓慢。 (二)下步工作打算。一要着力在“减贫摘帽”上下功夫。2015年底,全县要净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以上,达到5433元以上,3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到2016年,所有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市级“减贫摘帽”。23.46万农村贫困人口中,除五保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需民政供养的4.17人外,争取全部脱贫;到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二要着力在推进产业化扶贫上下功夫。始终以“211”山区特色农业工程为抓手,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把产业化扶贫落实到园区、基地、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要着力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把加强水电路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不放,持续用力,有效解决出行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四要着力在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上下功夫。把提升素质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大力实施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