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_第1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_第2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_第3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_第4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号:10524 学号:12009015 密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刘琴 培 养 单 位 法学院 导师姓名及职称 雷振扬 教授 学 科 专 业 法学理论 研 究 方 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 论文提交日 期 2012 年 5 月 论文答辩日 期 2012 年 5 月 26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唐鸣 教授 research on the right protection of chinas illegitimate children by liuqin l.l.b(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09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in jurisprudence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supervisor professor lei zhenyang may, 2012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导 言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一、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5 (一)概念解析:何为非婚生子女 . 5 (二)法的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6 1人权价值的体现 . 7 2平等价值的体现 . 9 3正义价值的体现 . 10 4法治价值的体现 . 11 二、现实梳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受损现状 . 13 (一)受照顾权遭到损害 . 13 (二)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 . 14 1生病时被照料不周 . 14 2容易受到人身伤害 . 14 (三)受教育权难以保障 . 15 1户口难解决上学受限制 . 15 2学习状况不佳 . 15 (四)发展权难以落实 . 16 1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 16 2道德、行为容易失范 . 17 三、缺陷分析: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规范 . 18 (一)我国法律有关非婚生子女的规定 . 18 1.宪法中的规定 . 18 2.婚姻法的规定 . 18 3.继承法的规定 . 18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ii 4.司法解释中对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规定 . 19 (二)非婚生子女权利保障的法律缺陷分析 . 20 1立法原则问题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抚养制度问题 . 22 3监护制度问题 . 24 4亲子关系的确认制度问题 . 24 四、法律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非婚生子女制度及其启示 . 26 (一)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6 1英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6 2美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7 3法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8 4德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8 5日本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29 6我国台湾地区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 . 30 (二)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启示 . 30 1合理的立法原则是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的基础 . 30 2完备的法律制度是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的关键 . 31 五、对策建议: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发展 . 32 (一)确立子女最大利益的立法原则 . 32 (二)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制度 . 34 1明确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范围 . 34 2增加抚养费执行的相关措施 . 35 (三)健全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制度 . 37 (四)设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 . 37 1设立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必要性 . 38 2准正和认领制度的具体构建 . 39 (五)改革户籍制度 . 40 参考文献 . 42 致 谢 . 46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7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在当代,未成年子女权利的保障成为现代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又无法忽视非婚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自 1989 年联合国儿童 权利公约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处理儿童行为的首要原则后,为达到保护未 成年子女的目的,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审视各自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行 动,逐步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在相关的法律中予以规定,作为指导司法实践的一 个重要原则。在抚养、监护与继承等方面也作出了相关的细致规定。有些先进的 国家甚至已经废除了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称谓,以使非婚生子女得到与婚生 子女的同等保护。 近年来,人们婚恋观念开始转变,婚外性行为逐渐增多,非婚生子女的数量 也呈爆炸式的增长。我国在婚姻法中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 的权利。因此,有人说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世界 上最彻底最先进的。1然而,综观现实状况,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受损的现象还大 量存在,暴露出我国在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从法理层面来 探究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障,以增强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理论支持,并对非婚 生子女权利受损的现状和现行规定进行梳理,发现我国法律在保护非婚生子女权 利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立法原则不明确、准正和认领制度缺失、监护制度 不完善、抚养费难执行等等。 针对我国法律有关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弊端,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非 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规定,建立适合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以使 我国相关法律顺应时代精神和亲子法的发展趋势成为必要。改革和完善我国非婚 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必须确立子女最大利益的立法原则,为非婚生子女 的权利保护提供法律指导;完善抚养制度,使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落到实处;健 全监护制度,改变非婚生子女监护制度的真空状态;增设准正和认领制度,保障 我国非婚生子女立法原则的落实和实务的运作。同时,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对 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权利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认领制度;准正制度保护;认领制度;准正制度 1 王丽萍: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8 页。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ii abstract at this time. how to guarantee the right of the minor children between parenthood has alread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but with this research we cant ignore the especial illegitimate children. since 1989 when united nations adopted the childs-best-interest principle as the priority to deal with childs behavior,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began to review their marriage law and family law, and adopt the childs-best-interest principle in related law and make it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for judicial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tect minor children, detailed regulation on custody, guardianship and inheriting have been applied, and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even have abolished the confirmation the equal right some advanced countries even have been abolished the salutation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and legitimate children. recently,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marriage attitude and increase of extramarital sex, the quantity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increases in a large amoun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nation to guarantee the equal right for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and legitimate children in our marriage law, and thus be regarded as the most advanced one. however, there indeed exist some cases that illegitimate children are harmed, which reflect that we havent enough measurement to protect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s righ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from legal principle to research how to guarantee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s right and protection, and enhance the theory support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and protection. based on our current regulation and law situation, we discover that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of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for example, we lack of clear legislative principles, recognition and claim system, perfect guardianship,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plement the children support. comply with the disadvantage in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protection from our currents law, we should take the example of the 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and protection regul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aiwan, in order to build the appropriate law to protect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s right in our country, and satisfy the time trend and parenthood need. we must also adopt the childrens-best-interest principle when we reform and improve our law in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s right and protection. in the meantime, we should provide the law guidance for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and make it easy to implement children support. we should improve the raising system,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guardianship of illegitimate children, and build excellent guardianship system as well as recognition and claim system to protect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s right. besides, we should reform our regist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and protection. key word: illegitimate children; right and protection; claim system; recognition system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 言 (一)研究背景 自从婚姻成为一项制度,婚外性行为就无法避免,非婚生子女就相伴而生。 自古以来非婚生子女在各国都存在,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格的宗法制度,使得 非婚生子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无地位可言,饱受歧视和虐待。进入中世纪 后,由于宗教道德观念的变化,各国有关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制度逐渐得到修正, 非婚生子女开始走上受保护之路,但此时的保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例如普通法 上不但不承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对于立有遗嘱的财产,往往还因公共政策法 则、法律解释规则及证据法则运作的结果,牺牲掉非婚生子女的权益。直到二十 世纪初期,子女最大利益原则逐渐成为各国亲子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关非婚生子 女保护的立法才进入大发展时期。但尽管如此,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非婚生子 女的权利在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人们婚恋观念的转变,各国非婚生子女的数量呈爆炸式的增长。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近 10 年来欧洲各国非婚生子女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北欧 地区,非婚生子女占新生儿总数的比例超过 50%。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由 于非婚生子女的大量存在,催生了亲子鉴定的热潮。2非婚生子女规模不断增大, 上户难、入学难、生活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凸显。这些问题也表明非婚生子女问 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非婚生子女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 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权、平等已成为时代的话语, 关爱弱势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非婚生子女作为弱势中的弱势,加强对他 们的关爱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非婚生子女问题进行 了关注和调查,但总体看来现有的研究大多立足于法条,重点分析非婚生子女产 生的现象和原因,鲜有从法理层面去探究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在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存在着的各种问题,上升到人权的高度, 1 环球时报:性道德观转变促使北欧非婚生子女比例大涨,2010-8-27。 2 人口普查中允许非婚生子女入户,但入户者必须提供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书,因此为了给非婚生 子女落户,很多人都去做亲子鉴定,其中西安市亲子鉴定的增幅就在 15%左右。人口普查非婚生子女可 落户 亲子鉴定骤然升温, 2010-11-08。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2 就必然会涉及到他们的各种权利。本文拟从法理的层面来探究非婚生子女权利的 保障,以便深化对非婚生子女问题性质的认识,加强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的理论 支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免遭侵害,是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和 重视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同居代替结婚、婚外情和未婚产子的情况 日渐增多,非婚生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是,非婚生子女的权益却没有得到改 善,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多数人对非婚生子女抱有歧 视的态度,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规定过于原则等等。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讨论, 通过检索并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婚生子 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非婚生子女的内涵 非婚生子女作为一个与婚生子女相对应的法律概念,其内涵在婚姻法学界虽 无太大争议,但表述不尽相同。史尚宽、杨大文认为,非婚生子女是指在婚姻关 系外受胎所生子女。1王洪、杨遂全认为,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 男女所生的子女。包括未婚男女所生的子女,有配偶者与第三者自愿发生性行为 所生子女,无效婚姻、被撤销婚姻所生子女及妇女被强奸后所生子女等。2张心怡 认为,应该扩大婚生子女的范围,不问婚姻关系存续中受胎或出生的子女都规定 为婚生子女,以确保子女的权益。3 2关于各国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模式 在亲子立法的基本精神由家本位逐渐转向子本位的时代,对非婚生子女应当 给予充分的法律保护,这一法律理念已经为许多国家所接受,但各国对非婚生子 女的保护模式选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 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 月版第 550 页;杨大文主编:婚姻法学,法 律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06 页。 2 王洪著:婚姻家庭法,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32 页;杨遂全等著:婚姻家庭法新论,法律出版 社,2003 年版。 3 张心怡:非婚生子女保护之研究法律制度面之探讨,台湾博硕论文系统。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黄娟在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载比较法研 究,2006 年第 4 期)一文中,将各国家和地区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模式 概括为两大类:一种是以法国和意大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间接保护模式。 即法律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通过准正和认领制度,使非婚生 子女取得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然后再按婚生子女的权益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另 一种是以德国、埃塞俄比亚以及我国澳门地区为代表的直接保护摸式。即立法不 设准正制度,仅以认领制度确认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的法律身份,法律也不再将 子女划分为“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实行差别待遇。 李烨在我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吉林大学 2007 优秀硕士论文)一文中 指出,根据是否区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为划分标准,各国有关亲子关系的确 定模式有分立模式和统一模式两种。分立模式即对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亲子关 系的确定方法分别立法。这种立法模式以自然血亲子女二元划分为依托,为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统一模式即对自然血亲亲子关系的确认统一立法, 不作婚生与非婚生子女的划分。 周元姬在中美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比较研究(暨南大学 2010 优秀硕士论 文)一文中,对美国的非婚生子女保护模式进行了概括。指出,美国在非婚生子 女权益保障上,通过法律废除了所有对非婚生儿童的歧视,实行“抚养执行计划” 来保障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执行,为确保非婚生子女父母的监护责任,国家对父 母的监护义务实行干预,另外,注意协调父母、学校与国家的责任,以确保非婚 生子女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于我国对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完善 邵惠在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研究(厦门大学 2008 优秀硕士论文)一文中 认为,应该确立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来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处理非婚生子女的问 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逐渐将亲子法的立法本位予以提升,强调子女最大利益 在各国立法中已成为共识。非婚生子女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处理涉及他们的基 本权益的问题时,特别是在面临相互冲突的价值选择时,更加要贯彻这一原则。 黄娟、秦春波、焦佳认为,应该建立我国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黄娟非 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理论构建 , 秦春波 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立法研究 ,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4 焦佳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研究)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是亲子法领域确立父 母子女法律身份的一项重要制度。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确立了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和认领制度来确定父母身份,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但是我国立法上一直没 有确立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导致在实践中缺乏具体执行依据,使得亲子法的立 法结构和内容存在缺陷。 严砺在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研究(厦门大学 2008 优秀硕士论文)一文中 提出,应该确立我国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明 确我国非婚生子女的监护与抚养问题,例如增设子女抚养保障措施、明确非婚生 子女抚养费的范围等,来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益。 总之,对我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制度具体运行进行论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 著作甚少,涉及我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拥有的权利、立法 的方向、权利保护的司法实践等问题缺少学术上的充分系统的探讨。理论上的匮 乏,对于实践中的非婚生子女的保护缺少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我国非婚生子女 法律保护制度的建构与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研究,具 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文试图通过对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和历史地位的变迁进行阐述,探究非婚生 子女法律保护的必要性,使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获得立法的基础和依据。进而 以非婚生子女的生存现状和法律现状为中心,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我 国在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找出我国的不足之后,对国 外、境外非婚生子女的相关立法进行评析和借鉴,拟为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法 律保护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一、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一)概念解析:何为非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我国古已有之,通 常指“奸生子”、“婢生子”,往往俗称为私生子。作为一个与婚生子女相对的 法律概念,我国的婚姻法至今未给出一个法律上的准确定义,这就使得非婚生子 女的概念在不同的法律语境中有了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 (1)“非由婚姻关系受胎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即除受胎在婚姻关系中, 出生亦在婚姻关系中之子女及受胎在婚姻关系中,出生在婚姻关系消灭后之子女 外,皆为非婚生子女。”1 (2)“非婚生子女是指无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育的子女,包括未婚男女所生 的子女,有配偶者与第三者自愿发生性行为所生子女,无效婚姻、被撤销婚姻所 生子女及妇女被强奸后所生子女等。”2 (3)“非婚生子女,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之子女。无婚姻关系的妇女 所生的子女,己婚妇女所生但被法院判决否认婚生推定的子女,已婚妇女所生的 不受婚生推定的子女,均属于非婚生子女。”3 从整体上进行分析与整理,可以发现有关非婚生子女的内涵大致相同。但若 对这些概念的外延进行仔细考察,仍有区别。可以总结为两种:一种观点是以子 女的受胎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要件,即凡在婚姻关系外受胎所生子女均为 非婚生子女,也即受胎说。此种观点与我国台湾民法第一千零六十一条、日本民 法典第七百七十二条之规定相一致,对非婚生子女概念外延的范围界定相对宽广,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所生子女均被归为非婚生子女。另一种观点以子女是否是 在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为要件,凡是无婚姻关系所生子女都为非婚生子女,即 出生说。该观点从无婚姻关系存续的男女生育为非法生育的角度界定,并与瑞士 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五条、意大利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一条之规定大体对应,无效婚 姻与可撤销婚姻的男女所生子女并不是非婚生子女。此外,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 1 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50 页。 2 巫昌祯:婚姻家庭法新论:比较研究与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38 页。 3 王洪著:婚姻家庭法,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32 页。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6 采取受胎说和出生说的双重标准,如英国普通法规定,凡子女出生或受孕在父母 处于合法的婚姻状况下皆为婚生子女。据此,只有当子女的受胎或出生时,父母 均无婚姻关系的才被视为非婚生子女。不难发现,这几种观点的外延差异的关键 在于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男女所生子女是否为非婚生子女,但其实质都是以 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为基准,并未跳出婚生与非婚生的二元对立框架。我国法律 对非婚生子女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从第一部婚姻法至今,一直采取的是分立的立 法模式,在法律中规定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称谓。概念的不统一、婚生与非 婚生的二元对立结构,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还是不全面的,其 保护的力度和重视的程度也是不够的,这使得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得不到一个明 确保护的地位,使其某些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法律的确认和确定。因此,我们要从 非婚生子女的自身特点和真实情况出发,廓清迷雾,并结合当今社会环境来理解 非婚生子女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从父母的角度加以划分,以“子女出生时父 母处于婚姻期内的”和“子女出生时父母不处于婚姻期内的”来替代非婚生子女 和婚生子女的称谓。这样,才可能使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在今后的立法和法律修订 中慢慢地系统化和完整化,使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 (二)法的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从法理学的角度而言,法的价值作为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每种法律 在制定的时候都应该予以考虑的一个要素。一般而言,法的价值也可以称之为法 律价值。从学术用语的角度来考察,法律价值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直至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初,“法律价值”一词被我国法学界从西方引入。但是对法律价值这 一概念的表述却各有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尽管学者们对法律价值的观念 和主张呈现出差别性、多样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也存在着 共同的价值标准。这一共同的价值应该以法和人的关系为基准,使法律在发挥社 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助长那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 1在法的价 值中主体是人。“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很主动、很自觉的,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并可以做出明确地价值评价。而且这一切都能够直接通过 1 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96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一定方式表达出来,并能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传播。” 1法的价值成为法对 人的意义之一,其中人权价值、平等价值、正义价值、法治价值这些基本价值一 直是人类重视和孜孜以求的。非婚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主客观方面 的诸多限制,他们在实现自己的权利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的需求比 普通人更加难于实现,因此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予以特别关注和保护,完善立法 和司法保护措施,是保障非婚生子女权利的关键,而这些也可以从法的人权价值、 平等价值、正义价值、法治价值等基本法律价值方面找到支持。 1人权价值的体现 当今社会,人权保障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人权对于人的价值,为世界 人民所共同认识。美国著名学者亨金曾指出:“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 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2非婚生子 女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依据人的属性,应当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受到法律的保 护,这是人权普遍性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人权的普遍性,要求维护和尊重作为个体的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从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人权的普遍性是以生物学意义上的每一个人为基准,以人的尊严和权 利为目标。人权作为与人不可分离的东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参照点。因此, 一个具有尊严和内在价值的人就应当享有权利。 3然而,为何人们必须平等的享受 权利,而不是某些被认为值得享有权利的人才能享有权利呢?博登海默揭示了人 这种平等感的心理根源,他认为根源之一是人希望得到尊重的欲望,当那些认为 自己同他们是平等的人在法律上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他们 的人格和共同人性遭到侵损的感觉;原因之二是人不愿受他人统治的欲望。 4在这 两种根源的支配下,“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一时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呼 声。世界人权宣言开篇即表明了人权普遍性的目标: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 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5因 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应当一视同仁、毫无差别的去体现,所有人都享有自己 1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2 阮少华: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分析和法理建议,厦门大学 2007 优秀硕士论文。 3 李常青、冯小琴:少数人权利及其保护的平等性,现代法学,2001 年第 5 期。 4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学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11 页。 5 陈法勇: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 2008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研究 8 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并应得到人们的认可。而且,基本人权的保护和尊重,也应 该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责任。人权的普遍性表明,不管你是强者或是弱者都 充当着人权的主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由此看来,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俨然是 体现法律价值的必然要求。 人权的普遍性,还在于它所要求的利益符合道德的一般标准,它对于人的利 益价值在于它使利益关系道德化,使相关的利益都遵循一个度量的分界。“一个 人权观念只有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找到了道德契机时,才可能在这个社会中广为 流传并深入人心。” 1因此,人权源于道德,如果侵犯人权则不具备道德的正当性。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道德的要求可能不同,但却都存在着道德的 最低准则,这个准则成为维系人类社会共同体存续的前提。人权正是这种最低限 度的道德要求。虽然道德不具有强制性,但人权不仅是一种道德权利而且是一种 法定权利。作为一项消极权力,人权是对世权,要求一切社会成员不得任意侵犯; 作为一种积极权利,人权的实现需要义务主体实施一定的行为以保障人权的实现。 所以,基于道德的普遍性决定了人权本身的普遍性,也决定了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的非婚生子女应获得公平、平等享有权利和利益的机会。 当前,我国正着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充 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弱势群体的 人权保障问题。因为无人权保障就无和谐可言。如果弱势群体的尊严受到践踏、 基本权利受到严重侵害,则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因非婚出生的子 女,在传统道德看来是不可原谅和受人指责的,而作为一个生物体上的个人,他 们当然是人权普遍性的主体。现今,我们正处于权利保护的新时代,权利的话语 在修饰文明,也在更新文明。我们应该平等的保护每个人的权利,更应该关注弱 者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不能选择的出生,使他们一来到世上就成为弱者中的弱者。 对于他们的关注和保障是和谐社会应尽之责,也只有如此,人权的普遍性才能得 以彰显,人权的平等性才得以实现,人权的核心价值才得以体现。 1 李林: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95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平等价值的体现 “平等”,是人类文明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内容。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平 等权理论历史悠久,在法学家思想中大量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 反对封建特权,崇尚平等,并将平等作为无差别的人的权利,提出“天赋人权” 和“人人平等”。美国 1776 年的独立宣言第一次把平等的理论写入宪法或相 关革命性文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而喻的真理。1789 年法国的人权 宣言第一条中也规定:“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至此,平等这一观念在法律思想中得以确立,并受到法律保护。“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成为世界各国在宪法中必然出现的一条规范,为大家所熟悉和认同,这也 为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所反映的是一种权利状态。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德沃金宣 称“平等关怀和尊重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两种不同的权利:第一种是受到平等 对待的权利,即资源、机会、义务的平等分配,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第二种 权利是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这一种权利倾向于追求实质的平等。例如, 某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感到不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