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翔安第一中学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doc_第1页
福建厦门翔安第一中学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doc_第2页
福建厦门翔安第一中学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doc_第3页
福建厦门翔安第一中学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doc_第4页
福建厦门翔安第一中学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号_ 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卷政治科(文科)考试时间:2011年11月4日上午: 9:1010:10: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3.“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4.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以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关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 ()A.自然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自然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D.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7列选项和漫画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三者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包括世界观和具体科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世界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具体科学9.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气者,理之所依也A. B. C. D.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11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样安排学习顺序的哲学道理有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成就A. B. C. D.党中央决定,从2009年9月开始到2010年2月,在全党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正确的是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A. B. C. D.1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这是因为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1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5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 D.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17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9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 BC D20为确保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当天气象条件良好,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多次人工作业以消除降水隐患,但仍无法完全控制天气,这是因为()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1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2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里氏7.1级地震。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这表明()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D部分人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23漫画穿礼服种地太难受,礼服往往适合人们在非常庄重的场合穿,如果种地穿礼服就会感到十分别扭,而且也干不好农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 A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农民不能穿礼服C办事情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24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通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5要改变右面漫画失地农民的困惑中出现的现象,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土地,这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正确的意识能够决定自然的进程D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认识客观规律26我国科学家经过艰苦努力,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密图”之后,又成功地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我国科学家能够完成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说明()A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人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D人类能够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27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扩内需,保增长”。这从唯物论角度表明A意识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 B规律可以被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28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说明 A上帝的观念完全是人主观幻想虚构出来的 B上帝的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C上帝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原型的虚幻反映D上帝的观念是存在的,因为上帝是存在的29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30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某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本市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上海世博会与历届世博会相比,有两个创新亮点:一是城市最佳实践区。这里主要展示全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80多个最优秀成果或实践;二是被国际展览局称作“革命性创举”的网上世博会,这“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会给你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互动体验。倘徉世博园区,你能真切地体会到,绿色世博、科技世博的魅力。这一切创意都充分地让人们感受到主办方的精心构思和智慧,并在人们的不懈努力后终于把蓝图变成了现实。请你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分析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亮点。32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它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的依据。翔安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卷政治科(文科)参考答案三、 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BBBDACCBBDC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BDBCBACBDDCBC1C解析:本题考查生活需要哲学的原因。哲学并不等同于科学,A中的“科学”应为“学问”。哲学是哲学家把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但不一定是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B错误。哲学也不等于生活,D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生活需要哲学”可知正确答案为C。2C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选C。A、D为错误选项,B项主要说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与材料不符。3B“接受自己的长相”,即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符合题意。4B析:任何哲学都源于生活,也有其理论来源,都是对已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见A、C、D项表述均有误,应选B。5B析:这是一道引言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题干引文简短,比较容易理解,经过分析不难看出,A、C项颠倒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D项表述也不成立,因为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有正误之别。故B项为正确选项。6D析:材料中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有“神”的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应选D项。7A析:漫画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目要求。B、C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8C解析:A不是三者之间的联系,不符合题目要求。B、D说法错误。9C解析: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是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表现。10B解析: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1B解析: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考核合格后再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当选;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当选;表述正确,但不为材料所体现;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错误。答案为B。12D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评价,上述选项都是正确的。13C解析:A、B两项错误,只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起积极作用。D项错误,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指导思想,不可能对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14 C解析: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反映也会有所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主要体现人对画面的反映的不同,不是讲事物自身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实践决定的,故B项错误;认识活动与能动的实践活动不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15 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析问题时抓住关键词“客观基础”,要预测未来,必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研究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事物尽管是复杂多变的,但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端倪,就能很好的预测未来,符合题意;说法绝对化。16 A 解析:孔子这句话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A项符合题意。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运动变化,B选项带有迷惑性,它不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均可排除。17 D 解析:首先要读懂漫画主旨,漫画提醒人们自已可以控制自已的心境,也就是说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与题意相符。A、B、C三项表述不正确,可排除。18B 解析:题干中的诗句揭示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D两项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19D解析:瀑布是流动的,但又给人以静止的感觉,用“挂”字体现了动静结合,因此应选;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正确揭示了“挂”的寓意;不符合题意。20B解析:人类无法控制天气,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故选B项。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21C 解析:“重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2B 解析:由“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是其所处青藏高原板块地质活动的结果”可以看出,地震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选B项。23A解析:礼服的穿着不合时宜,体现了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