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注射法.ppt_第1页
各种注射法.ppt_第2页
各种注射法.ppt_第3页
各种注射法.ppt_第4页
各种注射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种注射法内二科王丽,目的,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体内,以引起全身疗效优点: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收量准确。适用于:需要药物迅速发生疗效或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服吸收用药的病人。,注射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检查药物质量,查实确无配伍禁忌,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临时抽取,随即注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要锐利、型号合适、无钩且无弯曲,注射器与针头的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注射部位的选择,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各种注射法进针深度不同,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掌握无痛技术,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适当的体位与姿势,二快一慢,注意配伍禁忌,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粗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集体注射时,要做到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消毒,注射用物,治疗盘手消毒溶液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砂轮、弯盘、纱布、碘伏、75%酒精、注射器、0.1%肾上腺素。,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的规格及用途,吸取注射用药液,吸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要求进行,以下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安瓿,自安瓿中吸药法(小安瓿),自安瓿中吸药法(大安瓿),各种注射的进针深度,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injection,IM),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目的,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常用部位,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注射体位,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构成稳定体位仰卧位:使臂部稍向外转或略垫高,适用于不能翻身或危重病人(臂中、小肌注射)俯卧位:适用于不能取侧卧或仰卧位的特殊病人(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坐位:应稍高。门诊常用上臂三角肌、臀部肌肉注射,常用定位方法十字定位法,联线法,髂前上棘,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臀中、小肌定位法,食指尖、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髂嵴、食指、中指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股外侧肌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宽7.5cm范围,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手叉腰、三角肌隆起最高点),执笔式,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松开左手,抽动活塞,观察无回血后,固定针头,以匀速缓慢推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反应,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片刻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整体床单位回治疗室,清理用物,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不能将针梗全部刺入,以免折针.两岁以内婴幼儿不宜选臂大肌注射。若针头折断,保持镇静,固定患者,尽快取出断端。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细长针头。,皮下注射法(H),定义,目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时。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用药。,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腰部、背部、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皮下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背部,腰部,大腿前侧,上臂外侧,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约1/2或2/3,,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3、注射前详细询问用药史4、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5、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三角肌注射时,针头应稍偏向外侧健康教育长期注射者,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注意事项】,皮内注射(ID),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目的,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皮肤试验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局部麻醉需实施局部麻醉处的局部皮肤,皮内注射,持针方法,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刺入,待针尖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再次核对,1520min后观察结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护士应详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