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政治制度(考前串讲),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导言,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第八章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1、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既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还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国体:(国家性质)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政体:(政权组织形式)统治阶级组织自己的政权。国家结构:(国家的整合形式)各个部分如何整合成国家。政治体制:国家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包括设置、形式、方式、程序、环节),什么是西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政体。政治制度主要形式: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导言,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一、了解、认识西方政治制度,有助于分清中国和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进而才能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西区别、中国优越性),二、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学习需要),三、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政策形成的形成根源和制定过程,分析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策略。(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内外政策的形成根源和制定过程),四、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结构),导言,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一、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根本方法),二、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三、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具体方法),导言,阶级分析(、制度分析、历史分析、文化分析、系统分析,文化因素导致英、美、法的政治制度不同(应用),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p51-79),西政的历史变迁,1.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2.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3.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4.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一、城邦二、雅典城邦民主制,一、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一、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二、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一、近代国家的形成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三、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1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城邦,雅典的城邦民主制,1、含义p51(小型的城市国家,一城市为中心和周边乡村组成的国家)2、城邦的社会结构:(奴隶、外邦人和公民)3、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主要形式有:1)君主政体(克里特岛);2)贵族政体(斯巴达);3)民主制政体(雅典),1、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克里斯梯尼改革)2、内容和特征3、意义和困境,古希腊城邦雅典实行;平等权利、直接或参与对城邦公共事务管理;为现代民主提供原型(分析、研究),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p51-79),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p51-79),(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克里斯梯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胜利)(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全盛时期),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p51-79),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2.古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影响,1、王政时代2、共和时代3、帝国时代,1、“共和国”的观念与制度形式;2、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罗马法:市民法(适用罗马市民)与万民法(适用罗马市民与外来人、外来人与外来人关系)两体系组成),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都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1、除独裁官等职位外,所有的官吏都是经人民选举出来的;2、这些官吏都是没有报酬的3、他们的任职都有一定期限4、他们所作的决定都要一致通过(一人反对都停顿)5、除独裁官、监察和保民官外,所有的官吏都要对任职期间的行为负责,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3.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1、封建君主制度(三种统治形式即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封建君主制的最高和最后形式)2、中世纪自治城市的政治制度(特征就是自治:一是人身自由二是司法自治三是行政自治)3、基督教教会统治体系(12至13世纪达到鼎盛),1、中世纪孕育了现代宪政主义;(三方面:契约精神、多元权力、等级会议)2、自治城市的政治实践对西方立宪制度的影响;(最早的宪法试验),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1、罗马帝国崩溃:根本原因:奴隶制度陷入危机不能自拔;直接原因:日耳曼蛮族的入侵;2、中世纪的西欧广泛存在的是封建采邑制(基本要素:采邑、领主、封臣),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4.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近代国家的兴起,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1、近代国家的兴起2、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政治民主化2、行政集权化3、多元共治4、地方自治,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1、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形成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形成,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p80-108),一、主权在民原则,1、概念:又称人民主权原则,即不论国家王是政府,其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的。,2、主权理论,3、主权在民原则的确立:,4、主权在民原则与政治合法性(基础:理论上:解决政治生活中的服从问题;实践上:人民主权原则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种最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政治制度),(1)布丹的主权理论(2)霍布斯的君主主权(3)洛克的议会主权(4)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人权宣言(法国,1789年颁布,最早把主权在民写入宪法,是发源地,欧州最早,1793年被认为最能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一部宪法;英国,第一个实现政权有效控制的宪政国,但无成文宪法;美国,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但宪法没直接提出,只是在序言体现),国家固有,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力,政治合法性:指某个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政治合法性意义:政治生产的核心问题,意义如下:(1)关系公共权力的顺利行使,更易推行一系列公共政策;(2)有助于减少统治和管理成本,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p80-108),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二、代议制原则,1、概念,2、代议制的产生:英国、议会之母(发源地),有两个必然,3、代议制的理论发展(p88-92),4、代议制通行的具体原则(五条)(p92-93),是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代议制的理论发展,伯克的代议制理论:精英代议制理论、国家利益和党派利益p89,密尔的代议制理论:进行系统思考的思想家代议制政府,论述了:四方面问题:好政府、可行政府;代议制本质;代议制弊端;代议制建设,1.中世纪代议制民主思想的孕育:(中世纪,封建的契约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元老院、议事会、部落大会、“大家的事需要得到大家的同意”,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代议制通行的具体原则,(二)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三)代议机关必须遵循严肃的议事规则,(一)人民通过代议机关行使国家主权,(四)少数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原则,(五)代议民主并不排斥直接民主,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三、法治原则,1、概念,2、法治的产生与内涵,3、法治与宪政,4、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p96,法治直源于:古代希腊罗马(亚里士多德最早主张)内涵(1)法治与自由(2)法治与自然法(自然权:生命、自由、财产权利;发展:西塞罗提出自然法,阿奎那认为制定法不低于自然法),(1)法治与宪法(成文:法律文书表达。美国第一部)广义:指政党为取得、运用和维护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活动。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逐步形成的,起源于英国。,1.两党制(英国和美国);2.多党制(3个以上政党,法国、意大利、日本);3.一党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法西斯).,1.表达和聚合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政党政治表现在争夺国家权力的过程中;3.以夺取和执掌政权为目标;4.政党政治反映各社会力量之间的斗争、联合和博弈;5.政党政治主导国家政治。,运行内容:4环节:1)组建政党组织、宣传政党纲领和主张2)拉拢选民,角逐竞选3)政党竞争,轮流执政4)通过政党分肥,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运行的意义:3个方面:1)现代政党政治促进了政治与社会的双向交流2)现代政党政治保证了西方国家政府机构之间的有机联系3)现代政党政治有利于加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包括6大组织系统:,1、领袖2、党的中央机构3、党的地方分支和基层组织4、党的辅助机构和外围组织5、党组织之间的关系6、党内派别,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p140-166),为了便于对政府进行监督,该“法定的反对党”建立一个“影子内阁”,是反对党的前座议员组成的一个机构和职位与执政党内阁相对应的机构。,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p140-166),四、利益集团,(一)含义:,(二)产生:从两方面了解:,(六)利益集团政治,(三)类型:,(四)利益集团与政党政治的冲击:从3方面比较p162,(五)影响政治的主要方式,1.直接向政府表达政治诉求,提出利益要求,直接影响政策2.通过政党影响政策3.通过大众传媒影响政策,利益集团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组成的社会团体。,从经济方面看,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化的大生产促成了社会巨大变革。从政治方面看,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各国政府的权力和职能范围扩大了。,1)特殊利益集团与公共利益集团2)“体制化”利益集团与“结社性”利益集团3)经济型利益集团与政治型利益集团4)压力集团,1)改变和丰富了西方传统政治决策的机制2)利益集团政治扩展与深化了西方公民的政治参与。3)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p140-166),特殊利益集团:殊利益集团追求本集团的特殊利益。如工商界利益集团、金融界利益集团、农业界利益集团、劳工组织,另外还有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的特殊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公共利益集团追求对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利益,如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利益协会、和平组织等等。“体制化”利益集团:“体制化”利益团体是指那些被列入政治体制的利益群体,利用本身的强大组织,影响政治决策。例如文官、军队、教会等。由于有些“体制化”利益集团本身就能从政治决策中为自己牟利,所以其本身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结社性”利益集团:“结社性”利益集团则是一般所讲的处于正式政治体制之外的组织,如雇主组织、工会、农业工会等等经济型利益集团:经济型利益集团是追求和维护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利益团体,包括各种商业、企业、工会、职业行业协会以及大的私人公司,这类团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大的组织规模和一定的职业优势,在政治上有较强的影响力。政治性利益集团:政治性利益集团是以追求和维护其成员的政治利益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团体,其政治诉求往往打着“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旗号。压力集团:压力集团主要以向政府和社会施加压力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所以也被称作压力集团。此类利益集团之所以以向政府施加压力为手段,因为压力集团有“制裁手段”。(教师罢教,工会罢工,商人罢市),第四章西方国家的政党与利益集团(p140-166),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第一节、议会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议员,第三节、议会的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第四节、议会的权力,第五节、议会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一、议会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二)发展,1、欧洲中世纪封建等级会议的发展1)议会的胚胎是中世纪后期的封建等级会议,首先出现在英国;2)大会议:亨利二世作为君主集权改革的工具。2)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国王无权擅自征税。2)宣告国民有协商的权利。3)确立了“王权有限”原则3)大宪章宣告了国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力4)会议: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了著名的“西门国会”,寻求平民支持,“西门国会”标志着大会议的性质由贵族会议向等级制议会即等级代表会议的转变;5)“三级会议”(法国封建等级会议):高级僧侣称第一等级,世俗贵族称第二等级,城市市民称第三等级。2、资产阶级革命与近代议会的产生(英国、法国、美国)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英国终于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的地位,1、西方议会的建立时期2、西方国家议会权力的全盛时期3、西方议会的功能调整时期,议会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标志,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二、议员,(一)议员的产生,(二)议员的权利和义务,(三)议员的政治活动,1、参加和应付定期举行的选举;2、履职(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三、议会的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一)议会的体制,(二)内部组织结构,1、一院制;2、两院制;3、多院制,1、议长2、委员会制3、议会党团,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四、议会的权力,(一)立法权,(二)预算权,(三)监督权,立法权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是基本权力,也是最重要权力,是议会发挥立法功能的主要原因。其包括:1、立法创议权2、通过法案权3、修正权,预算权即预算同意权。1、预算监督2、财税监督(“钱袋子权力”,议会控制、监督政府最有效的手段,括国家财政、税收、关税、借贷的权力、对决算的审查和公共资金的审计),是议会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1、质询2、听证3、调查4、倒阁:一般属于议会下议院5、弹劾:近代的议会弹劾始于14世纪的英国,议会最后的杀手锏),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五、议会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一)工作程序,(二)议事规则,1、提出法案(主体:议员、政府、议会中的委员会、国家元首、一定数量公民)2、审议法案(一、二三读程序)3、通过法案(表决方式:分开和秘密)4、公布法律,1、议会的会议与会期2、议会议事的法定人数3、会议公开4、一事不再议(一事不再议原则是西方国家议会的惯例,即在议会中有关某一个议案的问题在同一会期中不再重复进行审议。),第五章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p167-195),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第一节、国家元首制度,第二节、政府与内阁,第三节、政府体制,第四节、政府的组成与机构,第五节、政府的职能和决策体制,一、国家元首制度,(一)国家元首的概念,(二)国家元首的特征,(三)国家元首的分类,(四)国家元首的权力,(五)国家元首的特殊待遇,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是主权国家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3、二元君主立宪制在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予一身,宪法和议会虽然存在,但宪法通常是钦定的,而议会则是并无实权的咨询机构,政府对君主而非议会负责。这种政体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之议会君主制带有更浓厚的封建专制的色彩。,1、虚位元首(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和议会共和制国家)与实权元首(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总统制共和制、半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国家),2、“临朝而不理政”、“国王不得犯错误”在英国,从理论上说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是大权独揽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许多法律规定的王权都不由英王本人亲自行使,而由议会、内阁、法院等以英王的名义行使,这就是所谓的“临朝而不理政”。当英王统而不治的这种宪法惯例形成之后,又逐渐形成与其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另一宪法惯例,即“国王不能犯,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二、政府与内阁,(一)政府的含义,(二)内阁的含义,(三)近代内阁的起源与发展,1、内阁的由来2、内阁的发展,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内阁是以政府首脑为中心,由他/她和周围重要政府官员所组成的、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政策的机构,它是中央政府的核心。(近代内阁18世纪出现在英国),政府首脑是领导和指挥中央政府工作的行政首长,1721年主持内阁会议资格的辉格党领袖沃尔波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首相,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三、政府的体制,(一)内阁制,(二)总统制,(三)半总统制,(四)委员会制,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1、连带责任、共进退、看守内阁: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或否决内阁的信任案时,内阁成员应全体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通过重新大选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这就是说内阁对议会的责任又是一种连带责任,内阁成员是“共进退”的。如果议会通过了对内阁的不信任案,那么在新内阁产生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由原内阁临时负责处理国家政务,称之为看守内阁。,1、“帝王般的总统”:联邦政府职能的扩大及美国更广泛地介入全球事务,总统权力急剧膨胀,著名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把总统称为“帝王般的总统”。,(一)内阁制,(二)总统制,2、中期选举:即在两次总统大选之间要选举国会的全部众议员和三分之一参议员以及部分州长,因此,总统所属政党不一定是国会多数党,而且国会两院的多数党也可能不同。3、分治政府:即总统职位由一个政党控制,而国会参、众两院中的至少一院由另一个政党控制的局面。,在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由于总统和总理分享行政权,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根据总理提名任命政府成员,组成政府。,(三)半总统制,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四、政府的组成与机构,(一)政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政府体制:,(二)政府的组成原则,1、相容原则或不相容原则(政府与议员身分)2、禁止兼职和从事营业性活动的原则3、现役军人不得入阁原则,(三)政府机构,1、政府各职能部门2、政府首脑的办事机构3、政府的直属机构,1、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由议会(一般是议会下议院)选出作为政府首脑,随即由首脑组阁,提出政府成员名单经国家元首(总统或国王)任命后政府即宣告成立,2、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一般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出,3、在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由于总统和总理分享行政权,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根据总理提名任命政府成员,组成政府。,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五、政府的职能和决策体制,(一)政府职能,(二)政府决策体制,1.主体,(1)政府首脑(2)内阁会议(3)内阁委员会(4)咨询机构,2.决策过程,(1)决策创议(提上政府议事日程)(2)决策制定(3)决策执行(4)决策评估(5)决策调整,2、政府职能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守夜人政府的小政府理念,第二阶段:积极干预的大政府思想,第三阶段:政府失灵而推崇市场价值,第四阶段:政府与市场并重的混合型管理模式,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巩固政权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1)直接动用军队、警察等国家暴力机器,镇压工人群众的反抗,并以强制方式将社会控制在既定的秩序范围之内;(2)完善民主程序,加强政府制度建设,推动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并促使政府在责任性、回应性、透明性方面有大的改进;(3)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和开展外事活动,以增进本国长远安全与利益,并在国际上维护本国声誉、扩大本国影响(4)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调控手段来调节市场、预测、管理和监督本国的经济和财政运行;(5)扶持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6)限制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解决环境污染等外部负效应问题,维护市场秩序及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7)调节收入分配,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8)制定有关人才培养、科技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实现既定的科技、教育、文化等战略目标。,发展:1、政治统治职能逐渐强化;2、社会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总理民主制:在德国,政府体制本身就被称为“总理民主制”,因为总理在联邦政府内有突出的地位,决定了政府政策的方针,而且是唯一由议会选出的内阁成员并一人对议会负责。厨房内阁:总统会找少数内阁成员,再加上白宫的某些高级官员聚在一起;讨论并作出某项重大的政策决定这种带有私人性质的顾问圈被称为“厨房内阁”。内阁委员会:在议会内阁制国家,随着政府需要处理的事务及其紧迫性增加,内阁委员会开始出现并发展迅速,成为内阁决策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机构。内阁委员会原是为减轻内阁工作压力、为内阁做一些预备性工作而设置的常设委员会,19世纪就出现在英国的内阁中,后来又为历届政府所沿用。,第六章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制度(p196-221),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第一节、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政府制度,第二节、地方政府的类型与层级,第三节、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第四节、城市政府,第五节、基层政府,一、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政府制度,(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三)地方政府制度,(四)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践与特点(两个特点),1、含义:地方政府的层级划分、组织形式、职能、机构设置等原则、政策、法律和惯例的总和。,2、分权改革(单一制vs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整合形式,指的是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成其为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具体表现为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以及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形式。,1、单一制: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并设立相应的地方政府的一种结构形式。2、联邦制: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享有独立权限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州、邦、省)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1、单一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1)全国只有一部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司法机关体系2)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中央政府在国际交往代表国家统一行使主权,地方政权对外交往不具有主权性3)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它们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中央政府可以随意变更地方政府的疆界4)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的权力都来源于中央的授予。2、单一制的优点1)中央政府集中的领导有利于从全局出发实现资源的整体配置,避免区域间过大的发展不平衡,2)统一的文化、教育有利于本国民众思想观念的趋同与凝聚力的增强,减少了分离运动和独立运动发生的可能性3)各项政策、法令从上到下畅行无阻,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3、联邦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1)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2)联邦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和法院,各组成单位亦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系统3)联邦是国际政治的主体,外交权属于联邦政府,但在宪法范围内联邦成员也可以有一定对外交往的独立性4)联邦与各成员单位的权力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联邦宪法的修改需经联邦和成员单位共同参与。4、单一制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5、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改革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论述)1)原来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西方国家逐步实行权力下放和地方分权,增强地方政府的自治权力。2)大多数国家都在根据本国情况对地方政府体制不间断地进行改革,使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环境。,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二、地方政府的类型与层级,一、地方政府的类型,二、行政区划的划分,1、含义p228,3、地方层级,2、原则(五大原则),(1)高层地方政府(2)中层地方政府(3)基层地方政府,1、按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一般地域型、市镇型、民族区域型、特殊型;2、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1)推动经济发展原则2)加强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3)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则4)照顾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原则5)保持稳定又适时调整的原则。,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三、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一)地方政府职能,(二)地方政府机构,1、发展趋势(四大趋势)p234,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六大具体措施)p235,3、主要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地方政府在国家和地方事务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职责,1、实践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的。1)作为中央政府政令的执行机关;2)作为地方政权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依法自主地处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特别是提供那些受益面只限于本地的各类地方性的公共物品。,2、地方政府职能的特点:1)执行性;2)服务性;3)有限性;,地方政府职能合并的两种方式p2331、各地方政府间签订契约共同履行某项职能。2、若干地方政府共同设立一个跨地区的特别机构来负责为这些地方政府的辖区统一提供某些专门的服务。,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1、西方国家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职能总量的不断膨胀2)管理性、服务性职能日趋重要3)出现“职能合并”的倾向4)服务职能的民营化潮流,4、地方政府机构日益发展完备,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1)规模不断膨胀,结构日趋复杂,数量不断增多,雇员人数也日益增长,2)职能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雇员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3)地方自治日益扩大,而且取得自治权的已不再限于城市政府,更多的乡村地域正逐步获得自治权4)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和形式日益多样化。,2、地方政府职能合并的两种方式:1)各地方政府间签订契约共同履行某项职能。2)若干地方政府共同设立一个跨地区的特别机构来负责为这些地方政府的辖区统一提供某些专门的服务。,3、政府服务外包:政府服务外包指政府通过公开竞标及签订合同,来向有关市场主体购买民众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四、城市政府,(一)城市的含义,(二)城市政府的含义,(三)城市政府职能,(四)城市政府的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是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p236,城市政府是国家设置在城市地区以履行市政管理职能的地方政府。p236,1、议会委员会制2、议会市长制3、市长议会制4、议会经理制,1.含义2.三特点3.面临的三困境,城市政府可以根据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和行政等级的不同而进行划分;按城市规模即城市的人口规模或人口数量,城市政府可以划分为大城市的城市政府、中等城市的城市政府和小城市的城市政府,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1、市长议会制,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市议会和市长来掌握并相互制衡,但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这样一种城市政府组织形式。2、市长议会制的特征:(1)市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可以监督市行政机构,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市镇公务,通过市镇预算,管理市镇财产。(2)市长由市议会在市议员中选举产生,兼任市议会议长,具有权召集议会特别会议讨论紧急事务,也有义务执行市议会决议并受其控制。不过,在执行市议会决议时,市长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3)市长是市的行政长官,市行政机构各部门首长对市长负责,市长对市行政机构有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权。(4)市长有某种独立的立法权,即制定行政规章的权力,同时他不能被市议会罢免而只能由中央的内政部长罢免。3、议会一经理制p240:议会一经理制是指市议会专门聘请一位市政管理专家任经理,由其主持市政府行政工作并实行专业管理的一种城市政府组织形式。4、议会一经理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p240:(1)市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规模较小,掌握立法权,负责制定各项重要政策,但市议员不得担任市经理和各行政部门首长。(2)市议会公开聘请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有实践经验的市政专家来担任市经理,被授予履行城市政府职能的所必需的全权,包括任免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并监督其工作,编制预算草案并负责执行,执行市议会的各种法律案和决议案,等等。(3)市经理需向市议会负责,并向其提供有关市政府管理方面的意见。市议会不得干涉市行政事务,不得对市行政部门的官员直接行使权力,但有权监督、续聘及随时撤换市经理。市经理任期的长短取决于经理的能力和政绩如何,是否能使市议会满意。(4)市长由市议会任命或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只作为官方代表行使一些礼仪性的职权,丽无权干预市经理的工作。他没有行政权,对市议会的决议也没有否决权。,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五、基层政府,(一)基层政府的地位,(二)基层政府的作用,(三)基层政府的管辖规模,1、规模适度2、规模过大3、规模过小,1、为居民直接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并满足其需求;2、巩固政权的基础并保障国家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3、推动公民参与治理过程并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七章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制度,第八章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p244-272),第一节、西方国家的法律传统与司法原则,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第三节、司法程序与审判制度,第四节、司法审查制度,第五节、行政诉讼与行政裁判制度,一、法律传统与司法原则,(一)法律传统,(三)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1、罗马法:市民法+万民法2、日耳曼法,(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1、司法独立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公开审判原则:公平审判原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公正的法院2)公平的诉讼程序3)公正的处罚,二、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一)西方国家的审判机关,(三)西方国家的司法行政机关,1、法院的特性:1)被动性。2)普遍性。3)依法性。4)等级性。2、法院的分类:按管辖权范围和审理案件的性质可以区分为:a、民事法院与刑事法院。按审理案件的性质来分类,法院有民事法院与刑事法院之分。b、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法院组织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副职干部竞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央政法委机关内部培训资料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
- 初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合规的小产权房买卖合同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集及答题技巧解析
- 2025年半角公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口算训练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体能训练师中级面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解答
- 2025FDA企业注册委托代理合同
- 2025年国际市场营销经理认证考试实战模拟题集
- 医疗CT中碲锌镉CZT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GB/T 27818-2011化学品皮肤吸收体外试验方法
- GB/T 22512.2-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旋转钻井设备第2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
- 通过测试-失效测试-老化测试-三者有何区别
- 动漫人物欣赏课件
- DBJ53-T-40-2011 云南省城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让主动问好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主题班会)
- DB15T 2412-2021 蒙餐 蒙式牛肉丁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