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宗仁第一阶段讲座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一、前言第一天主要是对自闭症的核心障碍做一个介绍:兴趣、注意,对人的交往、语言互动。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处处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这样在社会就可以立足。前两个礼拜有个自闭症的成人来找我,在香港读了一个学位,在台湾一直没找到工作,去联华科技公司应征,做了性向测验,发现喜欢单打独斗,不喜欢团体合作,因此被拒绝录用。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尽量帮忙别人,你让别人成功,你自己就能成功。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做家事,你让他被别人利用,能够被别人利用的人才是有用的人。帮老师跑腿。现在的研究证明:非常小的孩子,就乐于帮助别人。自闭症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有困难。举手之劳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他。我们得注意不是我们帮他做事情。应该在幼儿园让他帮其他小朋友发快餐盒、作业,这个过程还可以去认识同学。我们有些小朋友不认识人家的脸孔、姓名,发作业的时候可以把人名和脸孔联系在一起。总之一句话,让孩子多做事,多帮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学会种种社交技能。在家里面我的第三个孩子喜欢帮别人跑腿,我就特别喜欢他。我老婆老大和老二都叫不动。在这个团体里是否受到别人喜欢,关键在于你是否对别人有帮助,很多事情是举手之劳。这个可能性还是很高的。最终是要更加有机会交流和互动,交流的内容不重要,这个过程重要。你不能逼小孩和别人交流,只能营造氛围,强迫游戏就不是一个游戏了,变成工作了,要循循善诱,要有耐心,你在中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第一步是和你的互动。如果这个都不行,去机构和早教都没有用。第二步才是加入1个两个小朋友,慢慢增加。这个是大原则。技巧很多,9天都讲不完,需要你自己看书,看视频。重要的我在这三天多讲。-二、自闭症参考书目:红色部分为推荐书籍,可以上淘宝网去买:自闭症参考书目杨宗仁整理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tw(人幼工作室)有打星号者可以优先阅读1. *杨蒉芬(2005):自闭症学生之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 黄金源编(2008)。自闭症学生的疗育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3. *杨宗仁、张雯婷、江家荣译(2003):自闭症者家长实战手册。台北:心理。4. *杨宗仁译(2004):亚斯伯格症学生实用教学策略:教师指南。台北:心理。5. *杨宗仁、张雯婷、杨丽娟译(2005):亚斯伯格症学生-教育人员与家长指南。台北:心理。(Richard Simpson & Smith Myles)6. 杨宗仁、王盈璎、杨丽娟译(2010):做、看、听、说。台北:心理出版社。7. 杨宗仁、李惠蔺(2009):结构化教学在普通班的应用。台北:心理。8. *杨宗仁总校阅(2010)。游戏融合与自闭症。台北:华腾文化。9. 东尼艾伍德(2009)。亚斯伯格症进阶完整版写给家长、患者和专业人员的完全手册。台北:智园出版社。10. *欧阳佩婷、何修瑜译(2005)。解开人际关系之谜: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启动社交与情绪成长的革命性疗法。台北:智园出版社。(S. Gutstein) 11. *林嘉伦译(2005)。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以游戏带动亚斯伯格症/自闭症/PDD及NLD孩童的社交与情绪成长。台北:智园出版社。12. 黄嫈珺译(2007)。人际发展活动手册-少年、青少年与成人版。台北:智园出版社。13. 刘琼瑛译(2007)。自闭症教养宝典。台北:智园出版社。14. 刘琼瑛译(2007)。特殊儿教养宝典(上/下)。台北:智园出版社。15. 何佳芬译(2008)。家里就是一所学校:自力教养自闭儿实用指南。台北:智园出版社。16. *陈景亭译(民84):雨中起舞。台北市:宇宙光。17. 史帝芬萧尔(2008)。破墙而出:我与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共处的日子。心灵工坊出版。18. *应小端译(1999): 星星的孩子。台北市: 天下文化。19. *袁宗芝:大手牵小手-我和我的自闭症儿小宜。张老师出版。20. *陈雅竹译(2004)。彩影与蝙蝠:走入自闭儿安瑟的世界。台北:宇宙光。21. *吕政达(2005)。与海豚交谈的男孩。台北:九歌。22. *肯尼斯霍尔(2007)。星星小王子:来自亚斯伯格宇宙的小孩。台北:久周文化出版社。16823. *伊丽莎白穆恩(2005)。黑暗的速度自闭症者单纯奥妙的内在宇宙。台北:小知堂。24. 许晋福译(2007).非关对错:一段关于爱与自闭症的无声之旅。台北:久周文化出版社。21025. 赵永芬译(1996):火星上的人类学家(第六章:孤绝的天才;第七章:火星上的人类学家)。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6. 孙秀惠译(1996):错把太太当帽子的人(第二十三章:数字天才宝一对;第二十四章:自闭画家的心路历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27. 宋芳绮,谢瑷竹(1997): 天才自闭儿。台北: 远流。28. 许静婕译(2005)。玩出优秀,玩出健康115个促进感觉统合的简单游戏。台北:久周文化出版社。每本主要内容介绍:第一本书是实用为主,针对一些休闲活动和语言沟通,收集360个家长和老师解决了行为问题语言问题社会沟通问题的实例。上厕所、不吃饭、不停问问题都是如何解决的。第二本书AS学生为什么会自言自语,怎么解决,每天问多遍的同样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他问你的时候你可以问他答案是什么,或者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他自己去看,写三张贴纸,问一次贴一张,问第四次没有贴纸就不能再问了。第三本书给普通班的老师和家长看的,以后就读普通幼儿园小学发生什么样的困难,怎么去处理。能力比较好的儿童,现在都说是AS。理论上比较难区分。第四本是自闭症的概论书籍。第五本是解开人际之谜的理论书籍。第六本和第七本是教学手册。可以参考,但是不适合硬套。第八本是自闭症学生的疗育手册。第九本是我们三个人翻译的,对于沟通,对于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有详细说明。第十本是结构化教学,也适合高功能、AS的孩子。第十一本是游戏融合与自闭症。老师带动的技巧这这里会讲。第十二本对高功能和AS有深入的描写。他们有什么特征、想法解读、心智如何,有什么策略?能力不错智商高的孩子需要看。第十三本针对自闭儿的介入。第十四本比较厚,上下两册。地板时光我觉得是可行的,长久来说比较持续,但是要学会教学比较难。是完全的极端的发展学派的应用,是没有招式的,和张无忌的套路。同样的,地板时侯就是随瞬而转,我们基本就是依照发展学派的精神,融合各种技术,用行为学派里的增强、作业分析、功能分析、正向行为的支持,结合视觉提示、结构化教学等发展出来的PCI。第十五本说家中就是最好的教学场所。你们要能够仿效这种精神,把家庭变成学校,但是不要变成炼狱。不要说“开始上课!眼睛看老师,手摆好!”要轻松。第十六本你看了之后就知道别的家长怎么做的,孩子怎么走出来的。其他不一一详述了。看书很重要。虽然是繁体字的书,但是各位至少要看一本吧。-三、PPT取得注意力的几个方法l 参与他,模仿他l 看儿童注意力所在的地方,予以说明l 进行儿童有兴趣的肢体动作游戏l 夸张的表情与动作l 声光玩具l 进行儿童有兴趣的各种活动让孩子笑非常重要,天天都要笑。有种瑜伽叫“笑瑜迦”,通过笑来改善生活。视频一:让哥哥去引导自闭症弟弟笑,只要弟弟能笑,他就可以得到奖品。扑腾、挠痒痒、对着脸笑就让弟弟笑了。通过做一阵子,弟弟能够对人产生兴趣。第一步就是对人产生兴趣。要了解人、要能够改变人。怎么去帮助别人,让别人提升。视频二:妈妈和孩子互动,轮流骑大马等等手势动作的理解、交流和沟通。在骑大马的过程中,知道双手双脚夹紧,也起到感统的训练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学习的更多,游戏中智商、社交都能提高,能提高10分左右。昨天视频中3岁半的孩子经过游戏,智商从95提高到135。尽量别让孩子看电视,会变笨。晚一点接触电脑。我家9年都没有看电视了。我小孩子在小学完全没有看过电视节目,非常聪明。他妈妈表情一直是轻松严肃是笑的,轻松愉快的,才能真正诱发他们对你的兴趣和游戏的兴趣。早期是完全不理他妈妈的,现在和他妈妈很黏。他妈妈一给他戴帽子,他就知道要趴下轮到他了。视频中的孩子当时3岁半,有口语,和别人有交流。视频中模仿介入妈妈的访谈经验:四岁半才读幼儿园,为什么不建议他早去呢?一个是说话不清楚,会有挫折感。问他妈妈:“为什么我都没有朋友。”他很有自觉感,能力很强。很典型的自闭症,走进了,看一分钟就能判断出来。RDI分为6集,24阶段。但是RDI的问题是教孩子不太可能按那个活动教,都是临时起义的,没有办法按设计好的进行,当场看适合什么样的活动就玩起来。有些人的问题是那些活动不但孩子不喜欢,还会哭闹,那些活动就有问题。最好很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中的活动中。妈妈的心态调整很重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孩子的方式去运行,以没有压力的方式介入。没有压力不代表没有规矩。有些小孩子喜欢开关,一开,妈妈就做一个动作,这个孩子疯狂地开关,妈妈就不停做动作,通过这个和孩子互动起来。这个小孩子很喜欢看旋转的马桶、水、洗澡水,怎么利用这个兴趣呢?买一些塑料的玩具,轻轻放在里面,他会看水,玩具,对玩具产生了兴趣,然后把玩具放高,妈妈去指,孩子就看,当时还只会摇头,看到喜欢的玩具就停,等他看妈妈的时候再把玩具放进去。流水玩具妈妈,绕了一个圈让孩子注意到了妈妈。很多AS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征:有知识有学识,就是没有常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知人情世故。知人知面不知心,知理知法不知情。常识怎么来,来自于生活经验。在广州一个孩子,小学5年级,我和她妈妈他一起吃去早茶,吃完买单,让这个孩子去买单。这孩子把账单对着送菜的窗户直接丢出去。后来带他出去去找服务员,结果他看到一个老人就把账单塞给人家,不知道什么是服务员。另一个孩子也是不认识服务员,服务员就在旁边不认识。昨天视频中的女孩英文很好,但是她看不懂手势。常识无穷无尽。在台湾,红灯亮,行人会停。在大陆,红灯亮,行人不一定会停。这个就是常识。AS的孩子半夜看红灯也拉住爸妈不让走。第二阶段可以训练聊天,训练聊天的技巧,但是没有办法训练聊天的内容。各位不要以为逛菜市场、买水果、逛街没有意义。不要整天关在机构里面从早上到晚,没有天日,唯一常识是我在一间小房间里过了一辈子。有些家长元旦还加课,不让他出去玩,小孩子就过着悲惨的人生。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是旁白,让他关注到身边的人在做什么。后来语言好,旁白很重要,不停地输入,有一天就爆发。旁白也是协助他明白这个世界的运作。教小孩子两个方面最重要:1有动机2理解。有些孩子不想玩,有些家长看不开,说不行,就要逼他做这个游戏。有动机他会想办法理解。凡是学习性的东西,都不要强迫。凡是规矩性的东西,都要坚持。垃圾放垃圾桶里,大小便拉厕所等。这是两个不同的态度。第一步先做信任感和亲密感的建立。二胎是是自闭症的几率是5-10%,比一般家庭高,但也不是很高。视频三:孩子1岁、2岁生日我曾经发现一个7个月的孩子有自闭症,从肢体动作表情发现等。但是认知能力如果强,就比较能够上手。视频四:孩子6岁半,向老师解释抢椅子的规则你可以在北京报家长成长团体。不要等,自己要先上手,我持续做居家介入,搜集视频,明年可以办一个介绍-四、PPT社会性趋向的介入方式 各种情感交流的游戏 模仿儿童 规律性感官社会性活动的中断 各种简单的轮流活动(只要儿童参与其中即可) 以上活动的类化(泛化)(包括人事时地物)如果能够玩游戏,就不用模仿了,程度越好越不适合模仿,程度越差,越适合模仿。视频五: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老师在模仿他,他会看老师。开始有笑容、互动,目光交流,自我刺激不明显了,感觉是在玩。模仿他是让他注意你的一个方法。对于中低功能孩子来说特别有效,不适合高功能的孩子。你模仿高功能的孩子他会生气。不信你去模仿你老公。当高功能的孩子躺在地上打滚,家长模仿他,他就会停下来。美国有个家长叫Coffman,发现孩子是重度的,一天模仿了12个小时,后来有互动,后来这个孩子上大学,后来成为机构的老师。爸爸本身是一个导演,为了他把导演工作辞职了,拍摄孩子,并进行分析做什么孩子有反应。国外发明一种用机器人模仿重度儿童。现在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视频五:通过模仿1、3、5岁孩子和其建立关系平行游戏时常独处。个案甲平行游戏时常有许多自我刺激行为。个案乙平行游戏时遇挫折不能接受。个案丙模仿时,意识到被模仿后动作频率加快,看老师、拉妈妈加入、回头看老师。诱发主动性和想象力。推球找介入者,且出现新动作点头。理解怎么去提升,就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教。就是他们有在观察,有在动脑筋,最重要的是带活他们,盘活他们。治本而不是治标。常有人问自我刺激行为怎么处理,不用处理,你就和他们玩。口语指令和互动的轮替。互动、合作、轮流、等待。从模仿中找到契机,并且要有变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替个案动作旁白,替外界变化做一解释。节奏掌握很重要,时间和地点变化很重要。视频六:17、8岁没有口语的孩子老师模仿他。最后会微笑,大龄重度青少年的社会性干预很困难,要让他们在居家自理、社区支持上下功夫。模仿是对一般儿童效果最好,模仿他立刻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介入几秒钟就有反应。笑容、一直在看你,这些都是社会性的标志。自闭症孩子要比较长的等待时间。重点是和孩子互动,让他开心让他笑最容易和他建立起亲密关系。模仿对以下孩子效果最好:1.口语表达能力不超过4岁孩子的水准,2.模仿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不用任何玩具,就两个人。如果有玩具的时候,孩子会把注意力放在玩具身上。实在要用就用大球、大玩具。3.时间上,孩子可能五分钟以后才有反应。自然情境行为学派介入策略(Ingersoll & Schreibman, 2006)1. 同步模仿(contingent imitation):同步模仿儿童所有的玩玩具的动作,手势,与声音,以获得儿童的注意力(Harris, Handleman, & Fong, 1987),可鼓励儿童对于被模仿有所回应(Klinger & Dawson, 1992)2. 语言旁白(Linguistic mapping):对于治疗师及儿童当下所做的事情,加以评论(Warren, 1993),以提供适切的语言模范,并增进治疗师与儿童之间的对应3. 跟随儿童的脚步4. 增强儿童的回应性行为,包括眼神注视,微笑,互动等5. 肢体协助进行时,要尽量地与儿童面对面,五阶段的介入程序(循序渐进,由易而难)一: 完全模仿儿童的动作,没有示范任何的新动作二: 完全模仿儿童的动作,以相同玩具示范熟悉的动作三: 完全模仿儿童,以相同玩具示范熟悉与新奇的动作四: 以相同的玩具示范熟悉与新奇的动作,且以不同的 玩具示范熟悉的动作五: 以相同与不同的玩具示范熟悉/新奇动作阶段二以后,会在同步模仿中约每分钟示范一个动作以及与动作相对应的口语,同一动作最多示范三次,所用的玩具与儿童当下操作的玩具相同,示范三次后,儿童没有模仿,则以动作协助他模仿,后面的阶段则用不同的玩具来示范。每一回合的教学,约示范20种动作,如果儿童自发性地模仿则加以立即地赞美,并允许他继续地玩玩具。动作模仿的类别:物品动作模仿(手上拿玩具)与手势动作模仿(点头/摇头/大,O.K.,棒,来,给我)规律性感官社会性活动的中断视频七:摇、摇、停先判断这个孩子喜欢什么活动,判断他喜欢前庭刺激的活动,摇摇停,停在豆袋上。做几次之后形成规律,形成规律之后我们会中断,有几个要点,尽量要让孩子自己回来,不要把他抓回来。伴随着口语“摇”、“摇”,不要讲太多话。判断是否喜欢这个活动,第一点,看他自己是否会再回来。第二从脸部表情和动作去判断。让他自己爬起来。他跑一下,你就等一等,不要说“站好,摇”。一开始做介入,要把玩具清空,让他聚焦。我站过去是个暗示,很少直接动手去抓孩子。前几次,只要他一回来就被摇,先建立规律性。还没有要求他要有眼神注视,就是希望他能主动回来。过去伸出手,他手就伸出来,跟他妈妈做。和孩子互动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7分半钟孩子就懂得主动回来,非常值得。主动能够把手伸出来,一次比一次进步。躺在豆袋里的时候说“妈妈帮忙”。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帮忙:第一个,他主动请求帮忙。第二个,有情绪的时候在提示表达之后可以帮忙。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帮他,不然的话就让他自己尝试。他自己尝试的时候不要帮助他。代表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比较强。能够伸手和抬脚了,越来越清楚自己该怎么做。绝大多数人等的时候都不够长。他妈妈过去的习惯就是他一跑走就抓回来,没有给他机会自己回来。然后我们等他自己过来,这次他自己过来了。现在知道“我要去配合人家”,而不是等“人家来配合我”。这次能够抬头注视了。一两分钟就要判断他喜欢什么活动。能力越好,越难教。中低功能的好教。要相信孩子有那个潜能。人有1000兆的神经回路连接,代表着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只要形成新的回路就能习得新的技巧,孩子充满了无限可能,重要是让他心动。我就按照孩子的兴趣去教育孩子,我三个孩子都不需要太管理。动机是一切的源泉,当然我们还有方法,等待就是一种方法。很多人常常想过早帮助孩子。提示他说“妈妈帮忙”。讲了两次三次之后就不用讲了。我跟这个孩子从来到尾没说过一句话,没问他“要不要摇啊?”感官活动是他动机的来源。规律性就是建立他的理解,前面我们都没有等待。动机、理解、社会化目标全都融合在一起。有的小孩喜欢红色的蜡笔,你就拿出来放你手里,等他说。画画、游戏、吃饭也可以当作感官活动。短时间能学会很多自发性、主动性的行为。视频八:洪老师拿彩红伞大衣掠过孩子,从脸上轻轻飘过:一个表现的很好的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黄老师说“预备,起”。老师说“预备”,他说“起”。为什么他喜欢这个活动,他就愿意讲呢?动机和理解。他对这个活动很喜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拉妈妈一起来参与,妈妈一定要回应。视频九:洪老师造飞机,造飞机,用彩红伞遮盖在上面。动作、表情和速度,不急不徐,节奏保持的很好,把歌曲带进去,结合他的听觉、视觉的活动,很有耐心,很有信心,声调也很重要。站在原地不动,张开双手等孩子过来。造飞机,要着重于非口语。动机是一切学习的源泉。最好是找到他的动机,再协助他理解怎么和你互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常常问自己“他真的有动机吗?他真的理解吗?他不理解我有什么办法协助他理解呢?”我演讲最喜欢对家长演讲,因为家长动机最强。为什么我要放很多视频,就是能够抓住动机,协助你理解。同样的活动,稍微有点变化。每天同样的游戏就可以,不一定要玩新活动。我小儿子读小红帽,读了几百遍也不厌烦。对于7个月孩子,藏一个矿泉水,用丝巾遮起来,能玩至少几十次,对他来说很神奇。我第一次拿激光笔,我小儿子当时两岁多能玩好几天。你会腻味,孩子不会。视频九:彩虹伞做成车子,放在地上拖,孩子坐上去。孩子只要不看你,你就中断,看你,再继续,要配合歌曲、音乐。停了让他接着唱。放在手里,孩子来追又把彩虹车收走。提示他说“不玩了”。表情丰富,动作自然。视频十:爆米花,把海洋球放在毯子里,突然爆出来:要求孩子帮忙一起捡球,这个是规矩的建立,快乐的互动和规矩的建立没有冲突。你和他玩的越高兴,就越能够和他建立规矩。不要说“你不捡就不和你玩。”跟随手指指示去捡球。老师等他眼睛看,才会开始。老师不用说“你看我,看这里”。一直给他提示,他就没有机会去动脑筋去想。让他自己搞清,比你直接教他,要好很多。视频十一:音乐盒,吃惊盒,猴子跳出来:总结:老师都很自然,没有勉强的成分在里面。孩子不要兴奋过度,很兴奋的时候可以做静态的活动。1. 要找到他喜欢的感官活动。前庭、本体、触觉、听觉、视觉的比较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比如喜欢撕纸、摸灰尘、爬高低,每一个人自发的行为都是他兴趣所在。2. 要先形成规律性,然后再中断。一般来说我对眼神注视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口语,因为他要会去看人家才知道人家情绪,周遭发生了什么。很多孩子即使看脸也不看眼睛,就是看嘴巴。这些基础能力是可以提升起来的。3. 适合的社会性目标:眼神注视或者回来找我。-五、PPT相互协调注意、分享注意力(Joint attention)n joint attention是指两人与一事件或物品之间,在分享注意或是确认对方讯息时,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儿童能够注意他人正在注意的事物,或是透过行为可以分享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给他人。 n 广义定义:社会性参与,包括要求,社会参照,眼神手势跟随与主动的指示等n 狭义定义:指的是跟随他人的注意,引导他人的注意视频十二:一个孩子在她妈妈没有看她的时候,她会喊妈妈,喊“叮”的一声,会去指妈妈眼睛,有沟通中断的补救,第二次会顺着妈妈眼神去看,没有去阻止了,解读了妈妈的意义。这些是小事情小动作,我们孩子要进步到和一般孩子一样,很困难。眼神特别特别难,如果程度不是很好的孩子,连手势跟随都很难。我要测一个孩子好不好,我要看他眼神。现代研究表明,自闭症成人和孩子眼睛乱看,焦点不对。小时候要训练,基础的训练起来之后会有明显的进步。-六、PPT注意力分享(SCERTS) 1.以注视对方的方式来分享注意力。 2.以眼神在人舆物之间的交替方式来分享注意力。 3.透过看另一个人正在看或指向什么来分享注意。 (SCERTS, 2006)分为:情绪分享、意图分享和双向互动视频十三:2岁10个月的孩子哭了寻求妈妈安慰,借由寻求安慰来分享负面的情绪。我看一个孩子自闭症的程度是否重轻,我反复看他的情绪。面相会因为你内在的情绪而改变。情绪变好了,脸部肌肉就没有那么僵硬。有时候看妈妈的表情就知道孩子有没有进步。眼神注视和情绪非常重要。视频十四:正向情绪分享的例子,孩子在你还没碰到他,就开始笑,看着你笑,才计分。没看不计分数。视频十五:家庭喝咖啡时间和孩子互动家长很重视命名,非让他说,他会说了,但他没吃到苹果。认知和沟通的不同是:透过语言影响了你,才叫沟通。单独让他讲这个是语言认知。爸爸妈妈还在问他“要轻轻的还是重重的”,还是认知教育。妹妹连说四次,“我要搅!我要搅!我也要搅!”声音抑扬顿挫。这是藉由重复或修正讯息来持续沟通或修补沟通的中断。我们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能力,这是非常高的能力。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我建议他去上幼儿园。回来之后他问妈妈,“我一个同学会说“哎哎哎”,这是什么意思?”你说是什么意思?当然这种能力你可以训练,你要装死装笨装睡,做一个他喜欢的活动,他想要玩的时候就来喊你。视频中父母注意力始终在哥哥身上,哥哥却没有机会来修补沟通的中断。孩子说“好香的阿啡”,爸爸却说“不是阿啡,是咖啡”。这个爸爸很扫兴,应该说“是啊,好香的咖啡”。咖啡可以加重音。我太太对孩子非常尊重,我孩子晕车,就我开车,她骑摩托车带他。所以孩子情绪很好,身心很健全。妈妈也追问“什么东西下来?”,已经知道的东西你为什么要问?还在问认知的东西。“什么颜色的?”我们尽量不要落入疑问、追问回答的模式。你回去整天这么追问你老公,看他什么反应。你这么问,过两年你孩子就会整天来问你“咖啡什么颜色的?”“明天我们去哪里?”,反复问。视频中妹妹说“咖啡色的好好玩哟”,妈妈有回应“好好玩哟”。“咖啡下面很多”。妹妹做了多少次分享?爸爸妈妈一次都没有。根据研究,有手足的孩子,社会性比较好。有必要找一个孩子和他生活,和他住,帮助他。视频中哥哥正在舔棒,妈妈又问“爸爸拿什么来了?”要注意问他正在注意的问题。人家现在在舔棒,没有注意爸爸拿什么。妈妈让哥哥“说咖啡杯”,妹妹说“我要咖啡杯”,你看妹妹一次就学会了,还是爸爸妈妈偏心的情况下偷学会的。你教他颜色是授之以鱼,不是授之以渔。去注意去关心别人正在做的事情,这个是正常的。我们的孩子有教才会,不教不会。那你要教的东西何其多呀。要把他哥哥的能力提升到妹妹的能力。如果你孩子的社会性能力有两岁半,都已经很好了,很多孩子社会性连1岁、6个月大的孩子的能力都没有。妹妹又来一次沟通中断的补救。把问问题降低到50%以下。沟通和分享要占多数,我们要把我们的心放轻松,话不多,但是沟通分享很多。多去看自己教学的视频。我看过一个25岁的AS成人,已经结婚生子,他一进来我还以为是低功能的孩子,垂着头。参加过奥数,文科也很好。现在赋闲在家,还担心老婆跑掉。台湾大学电机研究所研究生认为自己是AS来找我,觉得自己是。在历史上,很多有非常有才华,但是与世格格不入的人,可能是AS。人都有潜能,我个人因为研究自闭症,大幅度改善我的社会性能力。我的眼神切换和注视变好了,更加清楚我太太的想法。男生多少都有点AS。As和高功能有极端男人大脑的倾向。特别擅长逻辑思考、系统化思考。家长什么职业多:工程、医生、教师、证券分析师、会计师、画家。理工学院学生有AS的比例是文科的6倍。杨宗仁第一阶段讲座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一、注意力的分享尽量在生活中吃饭、穿衣服中训练孩子,最重要是知道那些目标是重要的,自然地融入。在愉悦的互动中自然地展现各种能力。视频1:超市里指东西,孩子一一确认,然后妈妈点头,拿相应的商品。你要知道儿童发展的种种目标和能力。孩子做很多自我刺激的行为是因为无聊。治本的方法是提升社会性能力,这些行为自然就会消失。自闭症儿童1-2岁的时候自我刺激的行为不多,长大之后越来越多。大龄孩子自我刺激行为非常严重。沟通互动的循环越多越好,回合数长度尽量拉长(包括非语言交流,眼神、手势等)。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做好之后,找一个孩子加入。不要找两个,否则那两个孩子会玩在一块了。一个孩子可以了,就3-5个人。然后再进入大团体。很多家长跳过中间两个阶段,有的家长甚至跳过第一个阶段。很多家长很希望说直接进入大团体之后就直接和大家一起玩。我去幼儿园,见过很多幼儿园做融合,没有经历过这些阶段的,下场都很惨。好的整天发呆,差的一天尖叫。步骤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个孩子-3-5个孩子-大团体很自然地互动,互动中给孩子挑战,提升他的能力。需要时间,允许错误。把东西藏在手里,你用眼睛瞄,有些情况不好的孩子判断不出来藏在哪只手里。有的要你用头扭过去看藏东西的那个手,给他线索,他才可以判断。如果头部线索他还不能判断,就要用透明玻璃杯,用手去提示。愿不愿意让大家碰,是一种社会性的标志。婴幼儿多抱抱智商可以提高。视频2:动物园孩子指动物,孩子展示大轿车给大人看,大人给予回应。大人优先处理孩子的问题,回应孩子的,孩子的状态比较好。随时随刻去回应孩子。视频3:一个小龄自闭症孩子和同班同学在一起,被打了一下,他做了一个还手的动作。这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才能够还手,之前是打不还手。视频4:小龄孩子笔被抢走,女同学在旁边示范要回来。视频5:9岁的孩子,藏东西给老师找。没有办法刻意用脸部表情表达哭笑高兴等表情。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脸部表情,一直用手势,用手协助去拉笑脸和哭脸。平时在家里要用夸张的方式(表情)协助他去表达,刻意凸显脸部表情和动作。-二、相互注意协调能力介入取向的特色From:Yoder, P.J.&McDuffie,A.S.(2006)视频6:孩子看到玩具自然地和老师眼神交替分享,同时伴随情绪,老师有回应,以成人的反应来增强行为。视频7:2岁6个月家长把数字藏在手里,以成人摇头点头来提示。视频8:把桌上清空,有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2岁9个月家长把数字藏在手里,一旦眼神看妈妈,妈妈就回应。妈妈和孩子讲的话很少,但是有很多的沟通。不是特别强调口语。妈妈一直做鬼脸给孩子看,一直去强化孩子。愿意放低你的身段和孩子玩在一起。视频9:3岁1个月和孩子一起看书孩子自然地看妈妈,没有中断才开始看妈妈。妈妈用手指指示来分享。感情好是分享的基础。有些小孩子不喜欢读故事书,有些太喜欢读,但是是一个人读,怎么办?你要从他可以和你分享的活动开始,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再复杂化。句子都很简单。这个妈妈做法比较偏向发展学派的做法。行为学派难道就不好吗?很好,只要你会用。要善用社会性强化物和内在强化物。不得以才采用食物和代币强化物。-三、分享式注意力中十个层次能力表现 伸手取物的要求(reach to request) 给物的要求(give to request) 手指指示的要求(point to request) 跟随近距离与远距离的指示要求 社会性参照(澄清,同意,安全;杨宗仁加) 眼神交替(宗仁加) 手指指示的分享(point to share) 跟随近距离与远距离的指示分享 展示(show) 给予(give) 给予的回应(respond to give) 眼神追视(follow gaze for joint attention) 来源:Kasari et al. (2006)如果孩子展示一个分享的行为,你给他东西吃,就不正确了。强化物绝对可以用,但是分享的时候不用食物强化物。视频10:一个喜欢车子的孩子,眼睛要看嘴巴要说,就把车子给他,从滑梯上滑下去。视频11:一个喜欢数字的孩子,妈妈手指哪里就跳哪里。自然情境中发生的频率不好,要在生活中密集创造机会。在一个情景里面密集地训练会,然后再生活中再大量的泛化。视频12:一本大图书,说眼镜让他按要求用手指指 视频13:妈妈组装玩具,让孩子拿,妈妈点头提示表示对。这个比较好,比较有意义。比拿积木好,因为是组装玩具。视频14:孩子和妈妈抢玩偶,妈妈用眼神看,孩子去抢。 这种过程就有非常多次的训练。头部和眼神要分开处理。视频15:孩子和妈妈抢玩偶,孩子用眼神看,妈妈去抢,比较困难。这个孩子口语能力很好,但是跟随眼神不行,这个要做非常密集的训练。有的孩子就是教了很长时间,孩子还是就认不清是哪个老师。遥远星球的孩子4,那个新加坡人,他跟我讲话的时候,我讲话的时候,他会看我;他讲话的时候眼睛不看我;他脸上的笑容很少,表情很淡。我跟他说了,他说还有改善的空间。说明他有自觉,如果有自觉能力是最好。能力比较好的,才会意识到自己不受欢迎,才会去改善自己。视频16:看眼神找东西孩子就过去的记忆去找,而不是转头去参照妈妈的眼神去找。视频17:看妈妈的眼神拿积木,一个搭在另一个上面训练角色要轮流,不讲话,用眼睛看。搜寻的时候小孩手也会动,大人不会动,光用眼睛看就可以了。可以把积木换成数字、汽车等他喜欢的活动也可以。视频18:3岁半的女生,先找到她喜欢的玩具。轮流玩套筒。妈妈做辩护,同样的玩具把速度变慢,最后孩子等待的过程看妈妈了。轮流套圈。变化就是一种分享的契机。“lets go”就是一种分享。视频19:3岁半的女生,助手游戏,帮妈妈拿积木,看妈妈的眼神确认。视频20:三个不同的人和她玩老师配音、轮流、表情丰富、想象性游戏视频21:玩接吻猪轮流玩,就开始看老师了,老师和玩具之间来回看。中断的时候孩子没看老师,等到结束之后才看。要自然一点。介入的原理原则:和跟随孩子的脚步的发展学派的做法不太一样。能力越差越是半结构化的设计。视频21:结构化的视觉作息提醒能力好自己能抓住孩子的节奏,不用结构化的提醒,就可以和他互动起来。分享一定要有环境来协助你。三岁半的小女孩刚做分享式训练的时候,房间里放一颗树,第一天说“The leaf is green”,连续说了三天,都是同样内容。每天和你说同样的内容,这就不是分享。想法解读、动机上的问题导致他没有机会分享,要创造一些机会让他感动,可以和你分享。视频22:眼神追视,一起看图片等待,啊一声,两个人一起说,冰淇淋。妈妈用手指墙上一个新图片,每天换一个新的图片,和他分享。分享不要每天都重复。有一个想法解读,我知道你知道了呀。视频23:妈妈眼睛看墙上,孩子也能顺势看过去。总结:桌面上的训练可以反复进行,是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训练,生活中带他出去玩的时候随时分享:你看路边的小花好漂亮啊,超市说你看这个西瓜好大颗呀。发展学派的跟随孩子的脚步是最高原则,但为了早点培养能力,要创造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情景。-四、自闭症需要广泛性介入方案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 自闭症需要广泛性介入方案 游戏是一种广泛性的介入策略游戏是儿童的小型试验室,通过游戏儿童来发展肢体动作、语言沟通、社会能力。第一类是最基本的游戏就是追逐性的游戏。应该多和孩子玩追逐性的游戏。像红绿灯、木头人、抓尾巴等都是追逐衍生出来的游戏。在屁股后面放一个丝巾,孩子追上了他就抓下。第二类是打架游戏。第三类是假扮游戏。第四类是球类游戏。还有踢锅锅的游戏、躲猫猫等游戏。慢慢把想象性的游戏加进去,边跑边说我是大眼狼等。视频24:幼儿园孩子玩打架性游戏。打架有什么困难?需要具备很多能力。要敢进行肌肤上、肢体上的碰撞,要能够眼观四方、耳听八面,要很灵活、能够闪躲,要知道这个事玩的,不能打伤。这个恰巧是我们孩子弱的地方。自闭症的孩子玩抓别人的时候不容易抓到别人,但是老被别人抓到。假动作很重要,假动作和想法解读有关系。不会做假动作骗过别人。视频25:幼儿园孩子桌面上打架,老师一看就假装不打了。平时要多和孩子玩追逐和打架的游戏。学前训练玩一些游戏,让他以后能够和同学玩起来,透过这些玩具游戏吸引别人过来。所有游戏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经验。有些孩子经过生活经验的训练,突然就可以玩假扮游戏了。1. 目标广泛:社会互动、情绪调控、沟通表达、心智解读等。2. 时间要广泛:每天3-4小时,每个礼拜25个小时以上,至少要介入几年。半年时间不行。要干预3、4年,5、6年。3. 人员要广泛:家长、老师、同学。4. 地点要广泛:一定要把孩子带到外面去,有安全感的环境都可以带去。可以扩充兴趣,提升兴趣。5. 活动要广泛。认知性游戏、肢体性游戏、社会性游戏、沟通性游戏这四个方面要同时发展。游戏是比较能够达到多重目标的功能。视频26:一个孩子和他哥哥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游戏的社会层次达到共同焦点,介入目标-发展问答技巧。角色轮流。这个孩子回答问题没问题,提问有困难。有两种方法,一种没有设计主题和剧本,一种是设计好主题和剧本。最好的是没有剧本的。顺其自然。他在问句和答句方面确实有困难。四个重要要素:1.游戏的同伴(我们的孩子和年纪比较大/小的孩子能够玩的起来)。和年纪小的孩子玩,好处是主动性比较强。然后再和同龄孩子玩。2.游戏的环境,要有一个适合大小的空间玩。3.道具对于诱发孩子的动机来说很有帮助。4.引导的人。我们的孩子最好经过游戏团体的训练,再去幼儿园。因为普通儿童更加不好带。可以写上“我是警察”或者“我是小偷”的牌子挂在脖子上。他和哥哥玩游戏非常持续、几乎没有中断。持续3-5分钟不中断。他妈妈能够适时引导,这种引导最后慢慢退出。视频27:正常孩子2岁7个月玩积木玩具一直和大人有交流,能自己想出拼凑积木的方式。事先没有剧本。视频28:1岁3个月正常孩子扫地-五、游戏的本质 愉快的 主动参与的 自发的,自愿的,内在动机的 重视过程而非目的 有弹性的,可改变的 不拘泥的(可假装的)六、游戏的种类 从内容分类 社会性/认知性/沟通性/肢体动作性 从形式上分类 剧本游戏/主题游戏/引导式自由游戏/自由游戏/规则性游戏自由聊天和自由游戏是最困难的。引导式自由游戏是我们可以做的,主题游戏也可以做。就说今天要玩警察抓小偷,给他一个主题就好。如果主题游戏没法玩,就玩剧本游戏,再玩规矩性游戏。现场玩了一个所谓“老师说”的游戏。玩规则游戏我们的孩子可能没有困难。视频29:杨丽娟老师给孩子上大风吹的游戏视频30:家长给孩子上一对一大风吹的游戏吹有牛仔裤的人、吹男生、吹有两个眼睛的人、吹女生换角色吹没有牛仔裤的人、吹有眼睛的人、老是重复说穿牛仔裤的人、思路打不开。视频31:家长给孩子上一对二大风吹的游戏(加入爸爸)社会性复杂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人数多寡:1个人,4个以下,8个以下,8个以上。需要不需要等待:要等待的活动比较困难。可不可预测:过程是固定还是不固定是否用到语言:团体讨论最困难,人数多,要等待,使用到语言,不可预测。视频32:孩子在玩老师说的游戏,说不出更多的花样来之后就说不做了。杨老师做一个试验,让一名听课志愿者上台,1分钟内说出各种动物名称,不准重复内容。分类思考去讲就可以讲一分钟。从五官、衣服、交通工具等方面思路着手,可以源源不绝地说内容。视频33:请你跟我这样做,动作模仿轮流,让孩子当老师,连一般儿童一开始的时候都直打头或者拍头,思考还是有问题,一开始少有变化,思路还没打开。有助于动作流畅性、语言流畅性,所有高级的心理历程统统是在社会中习得的。游戏之前老师会有一些视觉提示讲解游戏规则,有些小孩视觉性思考很好,可以变成视觉来提示。理想上,一个自闭症儿童和2个普通儿童玩,最好了。应该从最简单的游戏开始。丢手绢要是丢在后面孩子发现不了的话就丢到他头上。有一点点不太会玩就可以提升他的能力。要去看去观察去搜集。视频34:换椅子的游戏,老师拍一下铃鼓,就换一下椅子视频35:肢体动作的游戏是卷寿司,把孩子放被子里卷起来,一下子打开。能自己躺下来,说明有自主性,不要马上卷,要等待他。即将打开也要等待他,妹妹来了要让他帮忙,这是合作的概念。有同伴或者手足做示范特别好。把感统游戏化,不知不觉刺激了前庭的发展。几乎做大部分的活动,大脑都会全面开发。要增加不同的生活经验,各式各样的生活经验都让孩子尝试,增加他的主动性。“左脑开发”是胡言。有一本书向大家推荐:大脑当家洪兰翻译。这些都是有科学研究证明的有效的方法。灵活用脑12守则大腦守則1:運動增強腦力大腦守則2:大腦也是演化的產物大腦守則3:每一個大腦的配線都不相同大腦守則4:人們不會去注意無聊的東西大腦守則5:重複才記得大腦守則6:記得去重複大腦守則7:睡得好,記得清楚大腦守則8:承受壓力的大腦不能如常的學習大腦守則9:刺激多重感官,反應更迅速大腦守則10:視覺凌駕所有感官大腦守則11:男性和女性的腦是不一樣的大腦守則12:我們是不屈不撓的天生探索者你们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0分钟,你看我演讲再放一下视频,这样注意力可以持续很久。情绪好,讲笑话会让你年轻。像中医说的泡脚、按摩等都是有帮助的。统统没有吃药,尤其是没有西药能够帮助大脑发育的。尽量不吃加工品,黄豆煮熟了自己打豆浆,吃有机的蔬菜。不吃随便买的。一颗有机苹果的营养价值是无机苹果的五倍。做教学要做有机教学。像洪老师,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宁愿上这个课一小时,不上别的课五小时。不要太早上幼儿园,经常自己一个人发呆。视频36:7岁孩子玩理发的游戏协助他慢慢适应理发的过程,是系统脱敏法。不肯看牙医,就在家里玩牙医的游戏。我有一个学生18岁了,只和一个固定的老师给他理发。应该从小就训练这个部分。适应新环境新活动。视频37:7岁孩子玩美容院的游戏-七、游戏的四大要素 成员 环境 玩具 引导者参考书中第11本游戏融合与自闭症,很重要,要看找什么样的玩伴?活泼、社会性高、比他大一点的人玩,没有理想的玩伴话,有总比没有好。有的时候拼图妨碍小孩子的互动。引导者观察他们,再开始做记录。引导者主要做剧情的扩充。写成剧本,孩子的主动性会降低,不能一直给剧本。八、什么是剧本?(施佳慧提供) 剧本:也可称做脚本,是一连串有先后顺序的行动表现,而此行动是在特定空间-时间情境中的适当表现,并且是环绕着目标组织而成的,而这些事件知识多半是由每日的例行性活动所组成(Schank & Abelson,1977)。 剧本是一种心理架构,提供了可预测的行动、地点、角色和各种道具等过程之讯息的组成,最后组成一个事件 (Hudson,1990)。 人生有无数的剧本,适时去演。最终要写自己的人生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前台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 2025年橡胶、橡塑制品项目建议书
- 2025河南洛阳市洛宁县招聘看护队伍劳务派遣人员45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金华兰溪市市属国企招聘3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管理骨干股权激励协议范本6篇
- 2025广西玉林北流市中医医院公开招聘2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福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8人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成人高考政治2024真题及答案
- 食品厂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考试设计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科技行业全球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管理咨询项目考核方案
- 保洁日常清洁标准课件
- 乡镇财政监管培训课件
-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Unit 1~2单元月考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工程预算审核服务方案(3篇)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海专用)原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