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译者的性别差异与翻译实践 从性别视角分析 枟爱玛枠 两译本 蔡秋文 (湛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湛江 ) 摘 要 :为考察国内译者性别差异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 ,以简奥斯丁的小说 枟爱玛枠 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 对象 ,尝试在性别视角下 ,从译者个人背景 ,译者序及译文等方面分析祝庆英和孙致礼的两个译本 ,主要探讨以下 问题 :译者的性别差异会不会给翻译带来影响 ? 译者的性别差异在翻译中受什么因素制约 ? 女性译者是不是一定表 现出女性主义倾向 ,而男性译者是否一定无法理解女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旨 ? 关键词 :性别差异 ; 性别意识 ; 翻译 ; 女性译者 ; 男性译者 中图分类号 :h畅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 translator摧s gender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analysis of two translations in emma from gender perspective cai qiu-we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zhanjiang , guangdong 524048) abstract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mma by zhu qingying () and sun zhili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ly ,will the translator摧s gender difference influence their translations ? secondly ,what factor will restrict the translator摧gender difference ? thirdly ,is it true that female translator always shows a feminist tendency and a translator can摧t always get the feminist intention ? key words :gender difference ; gender consciousness ; translation ; female translator ; male translator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 蔡秋文 ( ) ,女 ,广东湛江人 ,湛江师范学院助教 ,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 近年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不断升温 ,到 年 月 止 ,仅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 访谈就超过 篇 ,有研究者开始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译文 ,探究性别因素 对我国译者的影响 。 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有的研究者将女 性译者与女性主义挂钩 ,男性译者的译文则一定被定性为父 权语言的表现 。 为了深入考察译者的性别差异对翻译的影 响 ,本文将选取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 枟爱玛枠 的两 中译本进行对比 ,以探讨如下问题 :译者的性别差异会不会 给翻译带来影响 ? 译者的性别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受什么因素 制约 ? 女性译者一定表现出女性主义倾向 ,而男性译者一定 无法理解女性主义意旨 ? 一 、 简奥斯丁与她的小说 枟爱玛枠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坛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 。 她为妇女 的命运呐喊 ,为妇女谋求摆脱男尊女卑的社会桎梏的反叛精 神而讴歌 ,是英国文学史重要的 、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女性作 家和女性意识的启蒙者和先驱者 。 她的小说 枟爱玛枠 于 年出版 ,女主人公爱玛聪明美丽自以为是 ,爱替人做媒 ,她 煞费苦心为人撮合 ,闹出许多误会 ,到头来自己却在无形中 坠入情网 。 在现实生活中 ,爱玛终于认识错误 ,接受教训 , 真正的爱情使海伯里三对不同类型的年轻人结成了终身伴 侣 ,原来决心终身不嫁的爱玛也走进了婚姻 “城堡” 。 不少 评论家认为 “ 枟爱玛枠 是奥斯丁天才的顶点” (p) , “是她最 伟大的一部小说” (p) 。 二 、 译者介绍 两位译者中 ,祝庆英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 ,作 为早年接受西方教育的女性之一 ,她深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 响 ,尽管并没有从事专门的性别研究 ,但是有着较强的性别 意识 。 另一位男性译者孙致礼 ,对奥斯丁研究颇深 ,被认为 是国内对奥斯丁研究起着引路人作用的学者 。 他不仅将简 奥斯丁的作品全部翻译成中文 ,而且他对她作品的评价在很 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中国研究者的思路和方向 ,但现有材料 表明他似乎未对性别格外关注 。 男女译者这方面的差异是否 会影响他们各自的翻译 ? 三 、 实例分析 (一) 译者的性别差异影响 由于男女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 ,再加上社会文化 、 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对男女不同的要求 ,导致在使用语言 时 ,男女双方在语气和措辞用语等方面都不可能相同 ,而在 非语言层面如社会和文化背景等 ,女性的理解显然也不同于 男性 。 此外在翻译女性作者的作品时 ,由于女性译者和女性 作者的感受相同 ,对情感的体会也就更深 。 那么 ,作为译 者 ,这些因性别因素而导致的差异必然呈现在其译作中 。 古 人云 :“单凭口说 ,不足为据 。 ” 因此 ,下面将选取例子来证 实译者的性别差异确实对翻译是有影响的这个论断 。 例 : “sorrow came a gentle sorrow but not at all in the shape of any disagreeable consciousness it was miss taylor摧s loss 第 卷第 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畅畅no畅 年 月 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jul which first brought grief it was on the wedding day of this beloved friendthatemmafirstsatinmournfulthoughtofany continuance ” (p) 祝 : “悲哀 一种淡淡的悲哀 来临了 ,但是绝不 是以任何令人感到讨厌的形式出现的 失去泰勒小姐 ,她第 一次感到了悲伤 。 正是在这个亲爱的朋友的大喜日子 ,爱玛 第一次一连很久坐在那里 ,沉浸在悲哀的沉思之中 。 ” (p ) 孙 :“令人难过的事 令人略感难过的事 终于降 临了 但又绝非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出现的 由于失去了泰 勒小姐 ,爱玛第一次尝到了伤感的滋味 。 就在这位好友结婚 的那天 ,爱玛第一次凄楚地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 。 ” (p) 爱玛的家庭条件相当优越 ,在世上过了将近二十一年 , 很少有事情使她痛苦烦恼过 。 泰勒小姐和她一起生活了十六 年 ,虽是家庭教师 ,但她和爱玛的关系比亲姐妹还亲 ,爱玛 对她有着特殊的情感 。 因此 ,她结婚离开了伍德豪斯家 ,爱 玛心里的失落是十分强烈的 ,同时由于暂时找不到泰勒般的 密友陪伴在侧 ,所以她非常伤心 。 同为女性的祝庆英深刻体 会爱玛当时的感觉 ,译文选用 “淡淡的悲哀” “悲伤” “沉浸 在悲哀的沉思中” 使爱玛心中那种强烈失落的心理状态在字 里行间表露无遗 ,十分到位的将那种感觉传达出来 ,与作者 达到情感认同 ,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原文的基调 。 而男性译 者孙致礼却忽略了爱玛复杂 、 强烈的失落心理 ,仅选用 “令 人难过” “难过” 替代 “sorrow” ,削弱了原文表达的失去闺蜜 而失落悲哀的感情色彩 ,弱化了语气 ,使译文显得平淡不传 神 ; “伤感” 和 “凄楚” 的选用将爱玛描绘得像个遭受情感 背叛的凄凉弃妇 ,表明译者未能感受女性因友情缺失而产生 的心理愁绪 ,在情感上没有和作者达到共鸣 ;孙致礼在理解 上的这些偏颇 ,表明他未能从女性主义角度感知小说中的情 感内涵 ,从而影响其对作者意图的准确把握 。 (二) 性别差异受性别意识因素的制约 通过对两译本进行全面认真地比较 ,笔者发现 ,与男性 译者相比 ,女性译者感受更深 ,更能凸现原著的女性主义思 想 。 究其原因 ,除同为女性外 ,关键在于女性译者具有更强 烈的性别意识 。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性别差异的影响是否受 到性别意识的制约 ? 畅 女性译者性别意识的彰显 细致比对两译者的译本后 ,笔者发现女性译者在译者序 和翻译过程中更准确把握并再现原著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 其表现出的性别意识亦更为强烈 。 () 译者序 两位译者对 枟爱玛枠 的理解不全一致 。 总体而言 ,祝庆 英更重视原作对妇女问题的关注 ,也更准确突现了小说的女 性主义思想 。 孙致礼则从概括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审视 ,更 强调其所关涉的社会问题 ,但对原作的女性主义意旨并未提 及 。 在译者序中 ,祝庆英明确提出 , “奥斯丁写的是爱玛和 她活动的那个圈子 ,但是她关心的是当时的妇女问题 。 ” (p) 对此还引凯特尔的观点予以强调 “ 这部小说中的巨大道 德热情 无疑来自简奥斯丁对当时社会妇女问题的理解 和感受 。 这种对妇女地位的关注 ,使她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富 有特色和说服力” (p) 。 孙致礼则从概括的角度审视小说 ,认为 枟爱玛枠 塑造的 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 “本身犹如生活的一面面镜子” (p) ,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未强调妇女问题 。 在对主 人公爱玛的描写中 ,他认为爱玛 “自视过高” ,喜欢 “随心 所欲” (p)与祝庆英笔下的 “对自己的估计往往略微偏高一 点” “有权过于任性” (p)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 而他对于爱 玛给人做媒的行为的评价是 “每每不是 按照情理 ,而是 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 ,乱点鸳鸯谱 ,结果闹出许多笑 话 ,吃了不少苦头 。 ” (p)实际上作者安排这样的情节 ,是为 了揭示当时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 “结婚必须门当户对” 的婚 姻观 。 文中 “奥斯丁提出的解决妇女问题 (自然包括婚姻问 题) 的办法是严肃的 ,然而表现在她的作品中里又增添了喜 剧色彩 。 ” (p)它反映的主题是女性也有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 婚姻的权利 。 而孙致礼这些偏颇的理解 ,显露出传统的父权 主义妇女观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致无法从女性主义角度 充分领会原文 ,赏识其中的女性角色 。 () 译文对比 总体而言 ,男女译者对原作女性主义情节的翻译基本都 能做到 “信” 。 可是在处理部分与性别有关的细节时 ,女性 译者受性别意识的影响 ,对原作的理解更到位 ,故更能凸现 原作的女性主义表述 。 男性译者则由于欠缺性别意识 ,忽视 了这些细节 ,以致其译文不但弱化甚至歪曲了原文的妇女主 义意旨 。 如 : 例 :“i have none of the usual inducements of women to marry were i to fall in love ,indeed ,it would be a different thing ; but i never have been in love ;it is not my way ,or my nature ;and i do not think i ever shall and ,without love ,i am sure i should be a fool to change such a situation as mine i believe few married women are half as much mistress of their husband摧s house as i am of hartfield ;and never ,never could i expect to be so truly beloved and important ” (p) 祝 :“女人通常都想结婚 ,我可没这种想法 。 我要是坠 入情网的话 ,那准是另一回事 !可我从没爱过谁 。 恋爱和我 的爱好 、 个性不合 。 我认为我将来也不会爱上谁 。 况且 ,没 有爱情而去改变目前的处境 ,那才是个傻瓜呢 我相信 , 结了婚的女人没有谁在丈夫家能有一半像我在哈特菲尔德这 样做主的 。 我绝对 、 绝对不能指望有哪个男人像我父亲这样 疼爱我 、 重视我 ” (p) 孙 :“我不具备女人常有的结婚动机 ,我要是当真爱上 了谁 ,那是另外一码事 !可我从未爱上什么人 ,我不善于谈 情说爱 ,没有这个天性 ,我看我以后也不会爱上什么人 。 既 然没有爱上什么人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然是愚蠢的 我相 信 ,结了婚的女人给丈夫做家庭主妇 ,很少有像我在哈特菲 尔德这样当家做主的 ,我永远不会受到这样的疼爱 ,受到这 样的器重 ” (p) 爱玛形象所体现的当家作主的女性意识使她对婚姻具有 不同的见解 。 当时英国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 ,女性被视为男 性的附属品地位极低 ,一出生就带有 “为人妇” 的使命 ,婚 姻被视作其最终归宿 ,但其自身却无选择的自由 。 爱玛意识 到这种婚姻难以保障女性的独立自主权利 ,必将威胁她当家 做主的地位 ,因此她选择向婚姻说不来争取家庭生活主导权 利 。 她开始时说自己不结婚 ,是一种拒绝男女不平等的抗议 方式之一 。 她的这种骄傲 ,这种和男子平等的自信 ,使她能 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和处理问题 。 这种渴望自己掌握自己命 运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对权力和地位极度追求的欲望 ,是 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爱玛的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更 是奥斯丁向男权社会发出挑战的女性意识的显露 。 上面的这 个例子是她与哈丽特谈话的内容 ,是她的自由宣言 。 在翻译 中 ,祝庆英深刻体悟到此时爱玛发出的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 声音是多么强烈 ,她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而是一个 具有当家作主的女性意识的人 。 因此 ,她将原文的 “never , 怀化学院学报 年 月 never” 同样重复译为 “我绝对 、 绝对不能 ” 以强化爱玛 气势 ,凸显爱玛争取主宰个人命运及赢得他人尊重的决心 , 如此处理彰显了译者的性别意识 。 反观孙译 ,不仅忽视爱玛 超越传统女性的自我意识 ,省略作者有意为之的重复 ,还弱 化了爱玛的真情实感及作者创造的不同于传统妇女的独立自 主女性形象 。 受篇幅所限 ,无法列举对比分析中的诸多案例 。 但从上 述实例分析中 ,我们仍可发现 :在某些情况下 ,女性译者能 重现甚至凸显原文女性主义思想 ;而在某些细节处 ,男性译 者则未能准确传达原作女性主义精神 ,以至有时出现背离原 作的误译 。 另外 ,祝庆英也曾表示 ,简奥斯丁 ,对她而言 不仅是作家 ,更是一位异国姐妹和挚友 ,因为她们笔下女性 的那种独立自信的精神正是她一直想与国内女性分享的 ,因 为中国妇女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走出家庭 ,开始成为一个真 正意义上独立的个体 ,她们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 。 她这一观 点表明在选择翻译文本之始 ,性别意识就已作用于她 。 综上 所述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在翻译实践中 ,性别意识的确影 响了女性译者 ,这在翻译文本的选择 、 译者序及译文表达中 都得到了体现 。 畅 中国女译者的父权文化印记与男译者的性别意识 如前所述 ,祝庆英的翻译呈现了明显的性别意识 ,但该 意识的呈现并不彻底 。 在某些情况下 ,女性译者的译文仍带 有父权文化的深刻烙印 。 例 :“but then , to be an old maid at last , like miss bates ” (p) 祝 : “那到头来你会像贝茨小姐那样 ,成为个老处女 了 ! ” (p) 孙 :“可你最后要成为像贝茨小姐那样的老姑娘 啊 ! ” (p) 传统的父权社会认为 ,婚姻是女性的最终归宿 。 因此 , 在哈丽特和爱玛的对话中 ,哈丽特发出这样的惊叹 。 但这里 奥斯丁用 “old maid” 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爱玛为了独立自 由而敢于向婚姻发起挑战的精神 ,她追求的婚姻是基于相互 尊重 、 相互理解这一平等基础的 ,如果婚姻是为了让女性成 为管家婆或丈夫的装饰品 ,唯丈夫马首是瞻 ,她宁愿选择独 身 。 对此 ,祝翻译为 “老处女” ,就受到了父权文化的影响 不结婚的女性是另类的 ,而对比孙的中性词 “老姑娘” , 则没有这种贬低之感 。 同时 ,男性译者也并非完全无法理解小说中的女性 。 在 分析中 ,笔者发现男性译者并不一定不具有性别意识 ,有些 细节男性译者的理解比女性译者更准确 ,其译文比女性译者 体现出更强烈的性别意识 。 例 :“it was a dislike so little just every imputed fault was so magnified by fancy that she never saw jane fairfax , the first time after any considerable absence ,without feeling that she had injured her ; ” (p) 祝 :“这种厌恶太不公正 种种缺点本来就是硬加上 去的 ,又被幻想夸大了 ,所以每次久别以后第一次看到简 菲尔费克斯 ,她反而觉得自己好像伤害了她似的 。 ” (p) 孙 :“爱玛的这种讨厌是毫无来由的 那种种缺点本 来就是强加于人 ,又给想入非非地夸大了 ,所以每逢久别之 后第一次见到简费尔法克斯 , 她都会觉得自己对不住 她 。 ” (p) 两个同样优秀的人 ,互相嫉妒 ,互不相让是正常表现 。 因为爱玛认为简对她不坦诚 ,疏离且不在乎爱玛对她的感 受 ,所以爱玛讨厌简 ,但内心又觉得自己占不了理 ,所以内 疚 ,觉得过意不去 ,对不起简 。 孙致礼很好地把握住爱玛这 种矛盾的心态 ,选择了 “对不起” 这个字眼 ,很好地再现了 原文主旨 ,而祝庆英选择直译为 “伤害” 则与作者的初衷背 道而驰 。 通过以上分析 ,可得出结论 :即使女性译者具有性别意 识 ,也不会必然表现出女性主义倾向 ;少数情况下 ,女性译 者在翻译时仍无法摆脱根深蒂固的父权文化的影响 ;相比之 下 ,男性译者未必就一定漠视性别 ,如果其对翻译文本的女 性作者研究甚深 ,其在翻译中也会体会到原文的性别因素 , 不断向原文靠近 ,有时甚至会表现出更强烈的性别意识 。 综上所述 ,可以明确得出结论 :性别差异确实影响着翻 译实践 ,而性别意识正是制约性别差异对翻译实践影响的因 素 。 综上所述 ,在文本 枟爱玛枠 中 ,译者的性别差异确实使 其译著呈现差异 ,而性别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又受到性别 意识因素的制约 。 女性译者祝庆英更贴切地把握住这部女性 主义佳作的主旨 ,凸显其女性主义思想 ;尽管男性译者孙致 礼对作者的研究很深 ,但因其对性别问题关注不足 ,故对原 作女性主义意旨的理解和再现则稍逊一筹 。 因此 ,在翻译女 性主义作品时 ,译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性别意识 ,积极向原 作靠拢 ,这样才能呈现更好的翻译作品 。 通过比较还发现 : 即使女性译者具有性别意识 ,在少数情况下 ,仍无法摆脱传 统父权文化的影响 ;而男性译者并不一定无法理解女性主义 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旨 ,在个别情况下 ,男性译者甚至体现 出更为强烈的性别意识 。 这一现象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造成 的 。 由于我国发展的历史原因 ,女性主义思想对我国影响较 晚 ,对翻译的影响则更加滞后 ,尽管女性译者接受的是正统 的西方思想教育 ,但其生活的社会人文环境仍受到传统父权 文化的影响 ,因此 ,其译文也就不可避免会显现传统父权文 化的印记 ;而国内的男性译者受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冲击 , 已不再完全以传统的封建父权统治思想为圭臬 ,加之如果男 性译者对女性作家有着深入全面的研究 ,翻译中会不断领会 原作女性主义意图 ,以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体现出一定的性 别意识 。 因此 ,运用性别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时 ,万不可将女 性译者等同于自动具有 “性别意识” ,而将男性译者与父权 主义等同起来 。 正如 sherry simon 所言 , “性别在翻译中并不 总是一个相关的因素 。 ” (p)惟对文本进行深入考察 ,才可能 判断出译者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意识是否对翻译实践产生影 响 ,产生怎样的影响 ,切忌草率定论 。 运用性别视角对翻译 实践进行研究 ,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管理顾问服务合同5篇
- 财务顾问协议合同5篇
- 投资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范本6篇
-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农业安全生产大培训总结课件
- 养护作业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农业农村质量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室课件
- 冒号双引号的用法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的护理
- GB/T 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GB/T 23101.3-2010外科植入物羟基磷灰石第3部分:结晶度和相纯度的化学分析和表征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课件
- 玻璃幕墙施工方案完整版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
-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 Q∕GDW 12178-2021 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