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与赏月》.doc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与赏月》.doc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与赏月》.doc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与赏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与赏月 一)中秋赏月 相传,远古时候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回家后,后羿把不死药交嫦娥珍藏,被小人蓬蒙看见。三天后,后羿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待后羿走后,手持宝剑,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危急之时她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吞药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傍晚,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嫦娥的名字,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传开了。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水调歌头(宋朝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小常识 1为什么从地球上,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呢? 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当它以天多一些的周期沿地球公转时,由于相对位置不同,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形状也会有圆缺之变。 2观察月亮: 二、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二)学科渗透 (三)突出主体 三、活动方案: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1)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优美诗篇水调歌头。(学生齐诵) 2“月亮博士”给同学讲一讲月亮的奥秘。 (1)“月亮博士”请同学们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