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目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进入战略信息系统时期,it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但是,企业在引入和利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少从企业战略高度管理it,不顾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和自身条件,盲目引入信息技术,缺乏对于信息技术引入过程中的科学分析和对信息技术战略的控制和评价;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决策问题,例如,如何考察和选择it项目、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规避it风险等问题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往往造成决策失误。,4.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本章学习目标,理解企业战略(bs)与企业信息化战略(bis)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容。掌握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步骤。掌握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典型方法。掌握企业it项目决策的内容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内容。认识企业it项目存在的风险,掌握企业it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对策。掌握企业it选型的步骤以及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理解it外包的收益和风险,掌握it外包决策的过程。,4.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一、基本概念企业战略(businessstrategy,bs)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可获得资源情况,为求得长期生存和持续的均衡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管理与谋略。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是为实现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而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关键职能活动作出统筹安排,包括财务战略、组织战略、研发战略、生产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信息系统战略等。,4.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一、基本概念企业信息化战略(businessinformationstrategy,bis)也称为信息技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跟踪学习战略。应用开发战略。系统维护战略。,4.5,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一、基本概念(1)跟踪学习战略。即如何跟踪异常复杂、变化迅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企业对it投以怎样的关注?对it技术是采取“前卫的”还是保守的,或者是追随同业者的态度?决策者、高层领导需要学习it吗?他们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it在员工的素质中应当占有什么位置?,4.6,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一、基本概念(2)应用开发战略。在任何it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领域,企业对it的应用能力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开发战略必须明确:it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需要什么条件和资源才能成功应用it?it对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基础设施、行业规则、受益者的需求等)有什么影响?其他竞争对手是怎样看待it的?it给他们带来哪些优势?如果掌握了it,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经营发展战略?传统的保守的应用战略是“自动化”,其主要目标集中在“提高效率”这个内部的、传统的目标上;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再造工程”则更强调彻底地重新创造新的业务模式。,4.7,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一、基本概念(3)系统维护战略。系统维护战略的目标是充分、安全、可靠、低成本。其重点考虑的问题包括:日常业务it系统的依赖程度有多大?it系统可能会发生什么故障?风险和成本有多大?对各种可能的故障的容忍程度如何?怎样去评估它?it系统的运作情况如何?技术和资源能够保证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途径得到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源或直接得到维护的服务?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外包是一种典型的it维护战略。,4.8,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的认识也不同。由于企业环境的飞速改变,it/is战略规划方法已经从技术主导模式转变为融合模式,4.9,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1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技术主导模式向匹配模式的转变it/is规划起初主要关注于提高计算机效率和信息系统的功能,建立计算机应用并加强计算机的管理。it/is规划的技术主导模式(technology-ledmode)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力,然而对于组织需求的实现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导。随着信息系统管理的日渐成熟,开始引入业务驱动的issp方法,该方法也称为it/is战略规划匹配模式(alignmentmode)。该模式主要关注如何运用信息系统帮助实现企业目标,以及信息系统规划和优先级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匹配关系(图3-2)。,4.1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匹配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如何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与之一致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典型的匹配模式方法包括ibm公司1975年提出的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systemsplanning,bsp)和jamesmartin提出的信息工程方法(informationengineering,ie)。,4.1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1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1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2.匹配模式向冲击模式的转变匹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企业战略规划与目标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目标形成的基础。因此,能否制定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取决于企业战略规划。bsp、ie和method/i均属于数据模型驱动的方法,这些方法尽管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企业战略规划不仅会影响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反之,it/is的应用也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二者之间是一种双向关系。于是提出了冲击模式(impactmode)。该模式将it/is战略规划作为企业分析工具,识别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中如何利用it/is创造更多的战略机会(图3-4)。价值链分析(porter和millar,1985)和战略突击模型(rackoff和wiseman,1985)属于典型的冲击模式的it/is战略规划方法。,4.15,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3.冲击模式向融合模式的转变冲击模式理论基于以下两个假设:其一,强调“一致性”,即在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选择过程中,其目标相互参照,保持一致;其二,强调“动态性”,即战略一致性是一个持续适应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情况相互间要不断调整。总之,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之间是一种交互关系。企业战略不仅指导企业信息化战略;同时,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支持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选择,并且有助于塑造企业战略。,4.16,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3.冲击模式向融合模式的转变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之间的交互导致组织变革,包括任务与技能、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管理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然而,尽管长期运用it/is战略规划法中的匹配模式和冲击模型,组织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与信息系统相关的问题。其原因是大多数方法忽略了it/is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无论组织选择何种it/is战略规划法,该方法必须适应组织的环境、文化、经验、和技能,必须强调企业战略、it/is战略与各种组织因素之间的融合(见图3-5)。融合模式(fitmode)的特点it/is战略规划方法提供了方向。,4.17,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18,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三、信息系统战略关注的基本问题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要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why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容是什么?what由谁来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工作?who什么时机和条件下进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when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how,4.19,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在建造一艘战舰时,如果没有整个船体的总体设计,就着手各个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将是一件十分荒唐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有总体设计完成之后,各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才可以按照战舰总体设计的要求,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去完成。一项完整的信息工程,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建造一艘战舰。然而,在绝大多数企业里,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都是在缺少一个足以把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总体规划的条件下进行的。(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学,jamesmartin),4.2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1)我国在信息化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脚踩西瓜皮,溜哪儿算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总体规划”是计算机选型规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总体规划”成了局域网配置与设备选型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企业网配置方案的论证,成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很少将总体数据规划列为总体规划的主体。“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这样企业信息化才有坚实的基础。”,4.2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缺乏规划直接产生的后果:(1)“信息孤岛”的形成。具体表现:数据的一致性无法保证;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和反馈;企业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冗余和垃圾信息;信息需要重复多次输入。,4.2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2)“信息化黑洞”的产生。广东信息中心和信息协会调查335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52.2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一般;不理想的21.79%;效果非常好的只有9。55%。我国在erp系统方面的投资已超过80亿,但应用成功率不足10%。美国:信息系统在应用范围、时间和应用效果上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只占25%;31%的信息系统在项目完成之前就夭折;1/5的信息系统开发成本高于预算的2-3倍。,4.2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规避风险:降低管理信息化的风险;降低成本:科学地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用较少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挖掘潜在的应用系统。,4.2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是:全局性。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纵览全局,目标明确,规划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全景愿景图,确保信息架构能更好地应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的变化。预警性。通过考察、借鉴和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能有效预防各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指导系统选型和项目实施,从而有效地规避、降低企业信息化的各种风险。,4.25,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1.isp的作用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是:有序性。根据企业各方面的资源约束,以及企业的预算,按照轻重缓急给出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经济性。始终考虑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降低成本,科学地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用较少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依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全局架构,避免无效投资、重复投资等。集成性。整合信息资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确保各应用系统的整体集成。挖掘潜在的应用系统。,4.26,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2.isp的内容what要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成果是什么?,4.27,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2.isp的内容what(1)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在充分、深入研究企业发展远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战略规划(businessstrategicplanning,bsp)目标的达成。,4.28,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2.isp的内容what(2)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成果是什么?主要任务: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制定组织的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方案。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安排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4.29,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3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2.isp的内容what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业务流程规划;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4.3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3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通常包括主要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等。它既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规划下的一个专门性规划,也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对目前组织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无疑要受当前和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4.3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业务流程规划:1、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定义为一个组织在完成其使命、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活动。由于业务流程比组织内部的机构相对稳定,面向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在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变化时能够保持工作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业务流程才在管理改革与信息系统建设中受到特别关注。在此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管理的层次结构与职能结构。,4.3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业务流程规划:1、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改善(bpi)与业务流程再造(bpr)业务流程改善(businessprocessimprovement,简记为bpi),寻求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连续、渐进的改善。然而许多企业发现渐进的改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挑战问题。1990年,美国的m.哈默(michealhammer)博士把“重新设计”(reengineering)的思想引入管理领域,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记为bpr)的概念。,4.35,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业务流程规划:1、企业的业务流程bpr立论的最大立足点在于“根本性”和“彻底性”。这种回归原点和从零开始的革新观念,太侧重于流程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轻忽了人性的因素,构成了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动态多变的市场要求企业的业务流程有较好的柔性,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业务流程。,4.36,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业务流程规划:1、企业的业务流程“实际经验已经表明,知识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常常取决于如何较好地处理相关的组织问题。自动化的失败不是由于技术问题,而是由于缺少对社会和组织因素的考虑。然而,许多系统开发方法学只注重技术方面,并不支持决定成败的组织元素的分析。”guusschreiber,knowledgeengineeringandmanagement,4.37,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1、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的任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是信息系统规划的中心环节2、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是这一环节的基础工作。3、数据规划科学、系统的数据规划是信息系统成功的基本条件。4、功能规划与子系统划分功能规划与子系统划分是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的核心与关键所在。5、信息资源配置规划对信息系统的硬软件、数据存储与网络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组织与人员进行规划,为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打下基础。,4.38,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1、制订项目实施规划在确定一个应用项目的优先顺序时应该依据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1)该项目的实施对组织的改革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该项目的实施预计可明显节省费用或增加利润(3)无法定量分析其实施效果的项目,例如提高职工工资,往往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制度上的因素(5)系统管理方面的需要2、制定资源分配方案为规划中的每个项目实施而需要的硬、软件资源、数据通讯设备、人员、技术、服务、资金等进行估计,提出整个系统的建设的概算。,4.39,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1)操作系统(2)应用系统开发环境第1代集成开发环境ide:4gl、rad第2代集成应用环境iae和第3代集成服务环境ise:基于javabean(ejb)和microsoft.net网络服务构架应用系统框架(3)数据库(oracle、db2、sqlserver)(4)目录与安全服务novellnds(novelldirectoryservice)iplanet、sun、netscape、ibmsecurewaywindowsntacitivedirectory,4.4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it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5)网络基础设施(6)信息交流与协作microsoftexchangelotusdomino(7)网络与系统管理,4.4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3.谁来做规划?who,4.4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什么时机进行规划?when诺兰(nolan)总结国外一些企业数据处理发展过程,提出“六阶段模型”(nolan的六阶段发展模型.gif):第一阶段:初始:第二阶段:蔓延第三阶段:控制第四阶段:集成第五阶段:数据管理第六阶段:成熟,4.4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44,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什么时机进行规划?when简言之,顺利制定并实施isp的基本条件是: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机构或企业内外广泛的认同和认知;必要的资源保障。,4.45,5.用什么方法进行规划?howb.j.bowman等人通过对信息系统规划实践的观察、对文献的研究和对用于规划过程方法论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基本的、一般性的信息系统规划模型。在该模型中,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由3个阶段组成:战略性的信息系统规划:建立企业战略计划与信息系统计划之间的关系。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识别出组织的广泛的信息需求,建立战略性的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指导具体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规划。资源分配:对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开发资源进行分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46,调查组织的战略计划识别主要系统及其目的,信息系统的使命,信息系统的能力新的应用领域目前企业环境新的技术目前的系统应用清单设想中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成熟程度人员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技术焦点资源分配的机制管理过程功能目标,识别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目前的信息需求规划中的信息需求,信息系统中各应用系统的定义应用系统的优先次序开发日程表,趋势的识别硬件计划软件计划人员计划数据通信网络计划设备计划资金计划,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47,战略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bsp)关键成功因子(csf)企业信息分析与一体化技术(biait)结果/手段分析法(e/m),收费制系统法(chargeout)投资回收期分析(roi)以零为基准的预算方法(zbb),总体规划方法论按阶段模型的分类,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4.48,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5.用什么方法进行规划?how从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1)电子数据处理(edp)时期的ispibm的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king的战略集合转移法sst(strategicsettransformation)johnrockart(mit)关键成功因素法csf(criticalsuccessfactor)规划的特点:以数据处理为中心,强调运作层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效率,缺乏系统的观念以及对决策的支持。,4.49,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5.用什么方法进行规划?how从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2)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时期的ispjamesmartin的信息工程法ie(informationengineering)holland公司的战略系统规划法sspmcfarlan的战略栅格法(strategicgrid,sg)规划的特点:信息系统目标的定位是被动地服务于组织战略,信息系统规划与组织战略脱钩;很少得到高层管理者的关注。,4.5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1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关系,5.用什么方法进行规划?how从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法:(3)战略信息系统(sis)时期的ispport的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inaanalysis,vca)ives&learmonth的客户资源生命周期法(customerresourceslifecircle,crfc)规划特点:将组织外部环境作为一个要件加以考虑,并融入到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过程之中,借以获得潜在的竞争优势。,4.51,内容提要1.bsp概述2.bsp研究流程3.定义企业过程4.定义数据类5.定义系统总体结构6.bsp方法小结与评价,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2,1966年,ibm成立数据处理总部,负责整个组织信息系统的控制和计划1970年,ibm成立bsp项目1975年,ibm正式出版了bsp信息系统规划指南的第1个版本。1975年-1984年,bsp的概念不断发展和完善1984年7月,产生了bsp的第4个版本。,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3,bsp方法的原则:bsp方法是将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信息系统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的需求有何区别?)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bsp是面向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信息系统的适应性)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4,(1)bsp方法是将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4.55,(2)信息系统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在一般的企业内,都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计划和控制。战略计划层。是对企业目标完成所需资源的分配、使用、获取的决策层。管理控制层。是对企业完成目标过程中,对资源使用、分配、获取的实施监控层。操作控制层。执行完成具体任务的操作层。,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6,(3)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bsp方法的出发点,是将数据看作为一种资源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不是由各个部门局部控制,由一个企业各部门可共享的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对企业的全面性价值。企业必须制定数据一致性定义,以及数据安全性策略和规划。保证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面向企业的观点自顶向下的开发策略,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7,(4)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适应性?信息系统的设计要独立于组织机构和各种要素。bsp方法的优点是采用了企业过程的概念,将任何一种企业从逻辑上定义出一组过程。过程只与产品和服务有关。与企业机构和组织结构无关。bsp方法实际上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与企业组织机构分离,从而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只要产品和服务不变,企业过程的逻辑定义也不变。用这样方法规划的信息系统其生命周期会得到延长。问题讨论:企业过程的稳定性?,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8,(5)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应当由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中的子系统开始实现。自顶向下的规划自底向上的设计,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59,4.60,bsp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要。其具体目标有:确定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产品和服务的优先),不考虑管理部门局部的主观利益。基于企业业务活动而不是组织机构来建设信息系统,从而增强信息系统的适应性,使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数据作为企业资源来管理。增加信息系统高收效的实施,高层领导必须参与。用户优先的信息系统管理原则,改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1,bsp的研究流程,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3,bsp的核心研究流程,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4,(1)研究开始阶段一开始应对企业目标、范围、应交付结果报告内容,必须得到最高领导的同意,避免事后分歧,都是很重要的。另外,要通过介绍使研究小组成员对目前企业数据处理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虽然规划是关于未来的发展蓝图,但是准确地表述、深入地分析、严密地考察现状,是需求分析的前提,更是一切规划的良好开端。,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5,(2)定义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是指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通过定义企业过程,确定信息总体结构,分析问题,识别数据类。(3)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类。,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6,(4)分析现行系统对目前存在的组织、企业过程、数据处理和数据文件进行分析,发现不足和冗余,明确责任,并进一步增进对企业过程的理解。(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6)提出判断和结论。(7)定义信息总体结构信息总体结构刻画出未来的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使系统和它们产生的数据结构化和条理化。,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7,(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即根据确定的准则评定总体结构中子系统的重要性,并依此决定系统和数据库开发的优先顺序。(9)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10)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11)成果报告。,3.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8,过程/数据类矩阵(u/c矩阵),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69,调整后的过程/数据类矩阵(u/c矩阵),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0,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划分的子系统,4.71,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4.7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完整的数据流图,4.7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完整的数据流图,4.74,企业it决策的五个基本问题是:,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5,企业it决策的五个基本问题是:1.it原则的决策阐述了企业的it目标,是所有其他决策的行动方向。研究表明:从it上获得较高的商业价值的企业都有精练的、明确的it原则。it原则是由企业的业务战略导出的。【案例】美德维实伟克公司是一家从事造纸、包装、办公用品以及化学用品生产的大型制造公司。其it原则就是由公司的业务原则导出的。,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6,业务原则:支持规模经济;在所有适合的地方都采用标准的流程和技术。使用共有的工具和保持业务的多样性(一个erp系统);控制成本和保持运作效率;对协商的业务需求的联盟和响应。,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7,根据上述业务原则,制定相应的it原则:设定最低总成本。强调构架的完整性;统一的灵活的基础设施;对新应用的快速部署;可测的、改进的、可沟通的价值和响应。促进一致的架构;利用行业标准;在购买之前先考虑复用,在建造之前先考虑购买;把it当作一项投资来管理。,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8,2.it架构决策it架构决策把it原则转化为整合和标准化的需求,然后描绘出技术路线图以提供所需的能力。流程一体化和数据标准化决定了it的能力,是对企业架构特性的定义。而流程一体化的关键是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即为每个数据元素提供惟一的定义和特征集。3.it投资和优先顺序决策it投资和优先顺序决策负责配置资源,把原则转化为实际应用系统。,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79,4.it基础设施决策从原则、架构、投资标准自上而下做出的。基础设施创建了所需的it能力。5.业务应用需求决策业务应用需求确定了it应用程序的需求,并产生了新的基础设施需求。,3.3企业it决策概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0,“可行的(feasible)”即可能的和必要的意思。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指从项目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调研出发,对可能的项目方案从经济、技术和运行等几个方面因素考察所建设的it项目是否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过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客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运行等因素研究并论证it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说明该it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运行条件上的可行性;评述为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的方案。,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1,通常,对于it项目来说,其可行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经济可行性(economicfeasibility)技术可行性(technicalfeasibility)运行可行性(operationalfeasibility),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2,(1)经济可行性对于it项目来说,提高效益才是硬道理。经济可行性是评价it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it项目解决方案的成本有效性(cost-effectiveness)的度量。it项目是一种高投资,因此,投资者首先关心的是:it项目所获得的收益是否大于it项目的费用或成本。如果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则说明这个it项目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是可行的;反之,则是不可行的。因此,经济可行性对于it项目来讲是最重要的一种可行性。,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3,(2)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指it项目实施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具备,如支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能力,以及从事这些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it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对it项目的技术要求是,在保持先进性的情况下,以适用性为上,并且在经济上要合理,要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设备和软件的选择建议与说明。技术对操作者的要求和本企业对技术的接受能力。要避免技术水平过高而造成功能冗余,浪费建设资金。,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4,(2)技术可行性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变化的可行性。it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引起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可能会由于部门的权利受到削弱、人员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而遭到企业内部有些部门或人员的抵制,导致it项目失败。所以,需要在it项目项目实施之前大力宣传流程改变的好处,增进大家对项目的理解和对新技术的理解,取得普遍的支持和配合。考虑项目开发商的技术要求和开发商来源。项目建成后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结构和技术培训问题。技术寿命。项目开发的风险及其他内容。判断在给定的限制范围和时间期限内,能否设计出预期的系统并实现必需的功能和性能。,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5,(3)运行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是指一个it项目的实施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否正常运行,从而满足组织的各种业务信息需求。因此,在评价it项目的可行性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人工处理而不是计算机处理的观点来考虑系统能否正常工作。这就要考虑it项目的实施对于组织各方面(如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以及对于各类人员的影响。一个新it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引起某些方面的变化,而从人的本性来说,通常对变化总是持抵触的情绪,这样对新系统的实施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人员方面的可行性,即评估人员的抵触情绪对it项目的妨碍程度。简言之,运行可行性就是考虑一个it项目能否在组织内顺利实施。,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6,作业:参照有关标准,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3.4企业it项目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7,it选型是指用户在决定实施it项目后,基于企业it战略规划,结合it项目的投入预算,对市场上相关it产品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最适合企业自身需求和特点的it产品和服务的过程。,3.5企业it项目选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8,it选型的原则:(1)it选型的前提是必须具有明确的信息化战略和完整的it规划。(2)it选型需要考虑it项目预算,不同的预算约束会对it选型的范围和方向造成重要影响。(3)it选型的主要工作是对市场上主要相关产品及其供应商做调查分析和比较,在综合各种关键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决策。(4)it选型的核心要素必须适合用户的需求和特点,包括经济性、技术先进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针对性等。,3.5企业it项目选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89,企业it项目建设模式的选择it项目建设模式有四种:自主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联合开发方式购买软件包,3.5企业it项目选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90,1.自主开发方式自主开发方式是指由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专门人员开发系统。由于企业内部人员比较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真正地把握企业的需求,所以可开发出满意度较高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开发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没有接受过专业化工程的训练,开发的系统可能不够优化。该方式适用于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队伍的企业。自主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开发费用低;开发的系统能够适应本企业的实际需求,用户满意度高;系统维护工作方便。其缺点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够,开发的系统不够优化;开发周期长;人员调动会影响到系统的维护工作。,3.5企业it项目选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决策,4.91,2.委托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是指聘请专业的开发公司为企业建设信息化项目,但是开发过程中,需要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系统的调研、分析、论证工作。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委托开发方式适用于无系统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薄弱,但资金较为充足的企业。委托开发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就是it外包。委托开发多是进行一次性的项目开发,而it外包则有可能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合同,因为有些外包需要外包商负责it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委托开发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高。其缺点是: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特许餐饮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火锅锅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滴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清凉香瓜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淬火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需求与投资研究报告
- 木屋专项施工方案
- 钢架混凝土施工方案
- 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城市供水管道更新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 皮影游戏课件教学课件
- 长松组织系统培训
- 2024年中考英语高频词首字母默写与短语默写表及答案
- 徒手防卫与控制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小学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内容
- 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磁化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4年安徽芜湖事业单位联考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