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精品资料]_第1页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精品资料]_第2页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精品资料]_第3页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精品资料]_第4页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易控制,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因此容易引起温度裂缝,为此,必须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采取相应必要的措施。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着重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要点,并进行温度监测数据分 析及混凝土防裂验算,有效避免和控制了温度裂缝的出现,可供参考。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应力;温度监测;防裂验算 TU37 A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当中,如筏板基础、水利工程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 ,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控制,会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采取科学裂缝控制措施是减少裂缝和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 某高层建筑工程,主楼基础尺寸约为 119m34m ,筏板厚 2m,属大体积混凝土,沿纵向设置了 3 道后浇带。施工时按后浇带位置将筏板划分为 , , 3 个施工段 (见图 1),混凝土用量分别为 2100, 2987.6, 2100m3。施工时间为夏季,日均气温达 30 左右,最高温度达 36 。炎热天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把双刃剑,给入模温度等参数的控制带来诸多困难,对混凝土表面与大气间的温差控制有益,但总体上弊大于利 。 图 1 筏板基础后浇带划分及温度测孔布置平面 本文选取筏板基础 段的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从混凝土自身材料、施工过程、养护方案等方面,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应力控制要点。通过对混凝土自浇注完成后20d的温度实测数据进行研究,绘制了混凝土沿筏板不同高度截面上温度发展的时程规律;分析了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大气间温差时程曲线及降温速率等参数的特点。根据文献要求对该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防开裂验算,指出了温度应力裂缝最可能出现的时间点。积累了以 28d强度为评定标准的大体积混凝土在炎热天气条件 下施工时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可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1 温度应力控制要点 1.1 混凝土原材料 本筏板基础混凝土采用 C40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鉴于当地没有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供应,采用 PO42.5水泥,并掺加了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矿粉,具体掺入量需根据实验室试配并结合规范要求确定。中砂、石子粒径 5 25mm、设计坍落度 (17020)mm ,水胶比 0.37,砂率 39%。考虑到筏板基础尺寸较大及施工气候等实际情况,混凝土搅拌时按胶凝材料的 5%掺加了纤维膨胀剂,以增强混凝土抗温度 应力的能力,混凝土配合比 (kg/m3)为 :水 :水泥 :砂 :碎石 :粉煤灰 :减水剂 :膨胀剂 :矿粉 = 1.2 过程控制及养护方案 1.2.1 入模温度控制 入模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后期的温度应力控制有较大影响。混凝土浇注前,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对砂、石骨料提前 3d遮阳覆盖,且在覆盖前对石子采用地下深井水冲洗。拌合水采用即时抽取的地下深井水,温度不超过 15 。混凝土运输路程约 10km,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辆有效覆盖。加强混凝土出机温度及入模温度监控,当入模温度过高时,通过掺加冰块等方法及时 调整拌合水温度。本次混凝土浇注时测定 34组入模温度数据,最高值达 33 ,最低值为 29 ,平均值约为 30.5 。 1.2.2 布置温度测点 本工程大体积测温孔主要布置在底板边缘、基础中部、截面变化处及后浇带处。测温孔按 10m间距布置,距梁、墙边角大于 500m,其具体位置如图 1 所示。每个测温点沿板厚方向从上往下分 a, b, c, d4层预埋 4 根 25mm 的薄壁钢管,与底板钢筋马凳绑扎牢固,测温管下端封口,上端露出混凝土面 10cm,浇注完成时即用油灌满,管口用软木塞塞紧,同时上端应贴上深度标志胶带以 便区分,具体作法如图 2 所示。 图 2 温度监测孔沿筏板高度的测温点布置 1.2.3 浇注及养护方案 本工程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前对混凝土每小时浇注量及供应情况等均作了详细调研,对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了科学布置。浇注时采用斜面分层、整体推进的方式连续进行。在混凝土浇注完毕,混凝土表面压光扫毛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水,要求封闭严密。在筏板四周支设 12cm 高木方,并浇注 12cm高的混凝土挡水檐,进行蓄水养护,依据文献,以 2m底板为例进行蓄水高度计算,取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为80 , 计算蓄水深度约为 10.8cm。根据温度实测及温差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蓄水深度或注入温度较低的深井地下水,预计蓄水养护 14d。 2 温度监测数据分析及混凝土防裂验算 2.1 温度监测及数据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 6 8h后开始测温,当混凝土中心温度接近大气温度时停止测温。混凝土测温时间间隔为 :混凝土浇注后 1 3d 为 2h, 4 7d为 4h,其后为 8h。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 25 或温度异常,应根据应急预案中的规定对蓄水深度或冷水注入量及时调整。绘制测点 8, 10, 12, 16不同高度处的实测温度及大气温度时程曲线,如图 3 所示。根据温度实测情况,对不同测点的最高温度及降温阶段的数据分析,如表 1 所示。表 1 中升温和时间指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与入模温度的温差及其所需时间;降速指大体积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后的降温速度。 表 1 不同测点温度实测数据分析 图 3 代表性测点温度数据实测时程曲线 从图 3 及表 1 中看出,混凝土浇注完成 36 40h,温度达到最大值,不同测点温度峰值为 75 85 不等,温度最高值多出现在 b 点,比入模温度平均高出 48 。入模温 度越高,其峰值温度越大,且出现峰值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入模温度对后期温度的发展规律影响较大。 从图 3 中看出,不同测点相同高度处温度时程规律类似 :a点最初 5d 左右温度比较恒定,达 55 左右,比大气温度高出约 20 ;然后温度降低,且降温速率较小。 b 点与 c 点前期温度较 d 点温度高,最大时约高出 15 ,这与 d 点比较接近地基,较易导热有关; 5d后这 3 个测点温度比较接近,发展规律也基本一致,均为逐步降低。不同测点的峰值温度持续2.5 4d后,开始回落。降温阶段温度时程曲线比较平稳,接近线性。至浇注完成约 20d时, a 点温度降至 38 左右,与大气温差为 2 3 ; b, c, d 温度约为 42 ,而后温度缓慢回落并趋于稳定。 2.2 温差分析及防开裂验算 2.2.1 温差分析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表面与大气间、中心区域与表面间的温差控制是重要控制点。本文选取测点 8, 10,12, 16,分别绘制了自测温开始至测温结束约 20d 时间内, a点与大气间、 a 点与 b 点间温差的时程规律,如图 4 所示。 图 4 a点与大气间、 a 点与 b 点间温差时程曲线 由图 4a可看出, a 点与大气间的温差前 2d 温差 较大且有波动,最高约达 30 ,随后该温差降低,在后续 2 6d内温差稳定,约为 20 , 6d后温差又逐渐降低,至 20d时,温差基本消失,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接近。从图 4b可以看出, b 点与 a 点之间温差在最初 2d急剧上升,最大可达 33 ,而后温差相对稳定,持续 3d后温差进一步降低,降温速率基本接近线性,至 20d时,温差约为 5 ,且缓慢降低。由表 1 及图 4b可知,前 15d 降温速率约为 1.85/d ,低于规范要求的 2/d ,且后期降温速率趋缓。 2.2.2 混凝土防开裂验算及实体质量检验 对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前期温升较快且温差较大,而此时早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出现温度应力裂缝的可能性较大。根据相关规定 :通过比较混凝土自约束应力与防开裂安全应力,可以初步预测该大体积混凝土是否存在开裂风险,选取浇注完成后的前 8d混凝土抗拉能力与计算温度应力值相比最不利的时间点,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防开裂分析。 1)龄期 t 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值 ftk(t)=ftk(1 e t) (1) 式中 :ftk=2.39MPa, =0.3 。 2)自约束拉应力计算 (2) 式中 : 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为 110 5; Hi(t,) 为混凝土松弛系数,本例中取为 1; T1t(t) 为区段温差,本例只取一个计算区段,龄期为前 8d,温差取实测值。Ei(t)为龄期 t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按下式计算 : 根据文献要求,式中 :=1.01 , E0=3.25104MPa ,=0.09 。 3)开裂可能性评估 根据文献规定 : zftk(t)/K (4) 式中 : 为掺和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系数,根据规范要求取 1.16; K 为防裂安全系数 ,取 1.15。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 9 个测点处进行防开裂分析,结果相似,本文以第 8 测点为例,将前 8d的混凝土抗拉能力计算值、防开裂计算安全应力值及温度应力计算值进行对比,如图 5 所示。 图 5 测点 8 处混凝土防裂验算分析 从图 5 中看出,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前 3d 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ftk(t)计算值均小于 1.15z ,说明该大体积混凝土存在开裂风险,需要进行防裂措施设计。后期对混凝土面部质量进行检验,除局部出现小范围收缩裂缝外,未发现过多裂缝;对混凝土内部质量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检验 ,亦未发现混凝土内部出现应力裂缝,说明温度应力控制效果较好,这主要与混凝土掺加的纤维膨胀剂有一定关系。 3 结语 实践证明,本工程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工作是有效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起到了明显作用,在混凝土浇筑完毕至今未出现有害裂缝,混凝土强度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本工程的经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白林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施工裂缝控制技术J.陕西建筑 ,2012 年第 05期 2 冯伟 .筏板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 J.建筑施工 ,2012年 10期 阅读相关文档 :建筑配电系统谐波产生原因分析及治理 土建工程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解析 双扉式闸门在珠江三角洲排涝闸工程中的运用 试论房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珠江三角洲水闸软基工程处理及基坑施工技术 论述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 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理论与论述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建筑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