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精品资料]_第1页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精品资料]_第2页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精品资料]_第3页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精品资料]_第4页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端住宅智能化系统的的功能实现作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 高端住宅 F287.8 A 一、项目概况 本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定位为高端住宅小区。 小区所在之处,水上公园和沿河景观绿化带分别 沿两岸展开。在小区的正南面,莅临一个近万方的亲水公园,紧密地将小区与水面连接在一起。由于亲水公园整体呈飘带状,因此小区的每户业主不仅能在家中尽览园上美景,又能亲身进入园中与生态美景亲密接触。 二、系统组成 ( 1)信息设施系统( ITSI): 1、综合布线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3、背景音乐系统 4、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 2)信息化应用系统( ITAS): 1、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2、客服服务管理系统 3、社区服务系 统 ( 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SPS):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3、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4、停车场管理系统 5、人脸识别系统 6、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 4)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系统 三、信息设施系统( ITSI) 为确保小区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络的信息畅通,对各类多媒体信息数据(语音、数据、图像)的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各类信息设备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小区通信、数据业务及管理等 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 PDS)首先是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而设计的 ,它可以满足各种通信与计算机信息传递的要求 , 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通信和数据交换,即传输话音、数据、传真、图形影像信号。 本工程采用 FTTH(即光纤到户 )方式组网方式:一般采用从局端的 OLT、光分路器引出大对数光缆到楼栋,然后通过小芯数管道光缆或新型的小芯数直埋光缆连至用户家中的ONU,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用 户家中连接交换机或 Hub 供多个设备连接。 综合布线单元系统示意图 2、有线电视系统 温州市有线电视传输网络,采用 862MHz 传输带宽。上行传输频带为 565 兆赫,下行的广播电视、数据传输频带为87862 兆赫。 网络采用 HFC 双向传输模式,它采用光纤到服务区,而在进入用户的 “ 接入网 ” 采用同轴电缆,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当前的先进成熟技术,融数字与模拟传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于一身。能传输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外,同时还能提供较高质量和较多频道的传统模拟广播节目与数字立体声广播节 目;利用其带宽的优势,能传输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该网络可开展电话服务、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和多种信息增值服务,甚至还能逐步开展交互式数字视频应用。 3、背景音乐系统 采用 100V 定压广播的馈电线路,主要用于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当遇到紧急事故时,消防广播时强切输入,转换成应急广播。 4、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小区入口大堂、单元电梯厅配设全彩 LED 电子显示屏 /液晶电视,用于播放音视频信息或发布小区内各种物业信息。 信息引导系统示意图 四、信息化应用系统( ITAS) 根据物业公司的规范化管理需求,量身定制物业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提供小区运行信息,支持小区的物业管理,实现增值服务。各系统采用统一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框架,实现集成化管理。 小区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ITA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业运营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物业运营信息的采集及管理;客服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物业管理服务信息的管理及应用;社区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信息的发布及交流。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 应用 B/S 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物业进行全面的无纸化管理。 物业管理部分,包括:房产资料档案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收费系统、业主车位管理、设备管理、物业经营管理、综合查询、行政人事、环境管理、社区文化、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 客服服务管理系统 应用 B/S 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物业管理服务信息进行管理。 客服服务部分,包含模块有:今日任务、接待中心、服务规则、信息中心、服务规则设定、工作报表统计、工作查询等功能模块。 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应用 B/S 结构的软件应用系统,对于针对小区内业主的各类服务进行管理。 社区 服务部分,包括:社区介绍、物业通告、网上费用查询、投诉保修、业主论坛、会所预定、网上订餐;一卡通余额查询、家庭智能化系统工作状态查询、社区电子商务、生活百科全书、可以扩展到社区视频点播( VOD)等。 物业管理系统示意图 五、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SPS) 充分利用小区内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系统等设施,构建小区多层次的综合安防体系。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本系统采用基于 IP 网络的数字化系统,主要由设在小区内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及设在弱电控制室的记录设备(硬盘)、控制设备 (核心交换机、视频服务器)、显示设备(监视器),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 监控的安防区域主要是小区内的各出入口、一层及地下室单元门厅、电梯轿厢、地下室车道、地下室车库出入口等处。 2、入侵报警系统 ( 1)在小区四周围墙配置红外对射探测器,使整个小区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 ( 2)在小区商业部分女儿墙上方配置红外探测器,有效防止盗贼攀爬入户盗窃等问题。 ( 3)于联体别墅处设置泄露电缆入侵探测系统。通过入 侵者进入泄漏电缆区域引起的电磁能量波动,从而接收信号的变化发出报警信号,起到安全防范作用。 3、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采用 IP 网络型可视对讲系统,分机为免提 7 寸液晶屏可视对讲分机。 数字可视对讲系统将管理中心、门口、住家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外来人员必须与住户联系并经过住户认可后才能入楼,从而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自由进出楼内,降低盗窃案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住户可以通过钥匙 /刷卡自由开启梯口的大门(一层及地下室单元出入口)方便地进出;并且在电梯内通过刷卡功能直接到达指定楼层。当住 户或访客需要联系物业管理人员时,也可以直接呼叫管理中心,以便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在主卧室内设置紧急按钮,报警信号由对讲传输线路传输至消控室,实现住户户内安防功能;其余防区预留。 4、停车场管理系统 配设中央收费管理系统的停车库管理系统,对进出地下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记、监控和管理。 5、人脸识别系统 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针对各业主忘记带卡的情况下的身份认证。 6、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离线式实时对讲调度 /巡更系统,作为周界防范报警、视频 监控、楼宇对讲和住户报警等系统的补充,为小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体系;并且能加强对巡更人员的智能化管理,确保保安人员能按时、按顺序地对小区内的各巡逻点进行巡视。 巡更系统示意图 六、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系统 1、机房工程 机房工程包括电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安防监控机房等,各机房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满足功能需求。机房工程作为整个小区的智能化设备的载体将为各系统弱电设备提供一个稳定、有效的载体,应保证各弱电系统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机房照 明系统;弱电供配电系统;机房装修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2、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系统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工程,不仅关系到弱电各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关系到弱电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接地系统: 交流工作地:接地电阻 4 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 4 防雷保护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2.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阅读相关文 档 :地震灾害救援研究 基于信息时代下建筑设计领域的新变化 基于 MAPGIS 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生态设计方法的研究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举措 以评估促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浅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浅谈地下人防工程防水设计与刚柔材料的组合应用 建设工程监理建设与施工三方关系之浅见 城市园林水景中的给排水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