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权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1.gif)
![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权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2.gif)
![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权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gif)
![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权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4.gif)
![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权威资料]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3b06e516-efae-4540-a124-a32cc5c43a9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处处蕴含着德育因素,需要教师适时、适当、适度地激活这些因素,并将其渗透在教学中,利用多样性与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最终达到文道统一的境界。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工作中,教师就是源头活水,为使活水长流,教师必须把握渗透工作的可行性,在抓好德育渗透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研究 每天从教师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其举止就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直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完善自身的人格体系,给学生树立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谦和友善的良好形象,将自身的美德自然地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此种渗透像春雨润物般起着不易察觉的潜在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学生通过模仿,慢慢将其转化成感化心灵的催化剂,激励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何将德育教育巧妙的渗透、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呢 ?我认为应该从课堂上、课堂外两个角度合理安排、总体筹划。 1. 课堂上,巧妙设置,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1 寻找教材和德育教育的切合点,树立良好思想道德观念。 语文教学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都是名篇佳作,所有的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因此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文学性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传递,但是思想性只能靠学生自身的琢磨与领会。因此在授课时要选择好切入点,巧妙地设置引线,将学生带进课文中描绘的世界。如在学习白洋淀中,通过图文并茂 的情节感染,绘声绘色的讲解,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深溶入到那为祖国而战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学习长征中,通过学习,同学们被红军那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精神所折服;在学习乡愁一文时,着重以祖国统一为出发点,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以及对祖国大陆无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期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及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时,可引出一个讨论问题:如果在当今的法制社会,有人为了见义勇为而将做了坏事的人暴打致死,这种行为是否可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制社会不 同于封建社会的法律观念,告诫每一个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学会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使学生更深一步地领略文章中的内涵,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而找到教材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合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为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将相关的德育渗透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教育效果非常好。 1.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背景知识理解思想内容。 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及其在创作文章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心理状态。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只有还原出作者的真实经 历和写作背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情感,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知道朱自清的生平以及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对他创作的影响。文章写于1927 年 7 月,正值 “ 四一二 ” 政变中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朱自清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和学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写下这篇文章抒发他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心情。同时,可结合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让学生认识朱自清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另外,中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许多仁人志士的事例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典范素材。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依然的高尚情操;像文天祥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的民族气节;像孟子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堂堂正气;像李白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的人格尊严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搜集整理,不断积累,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 1.3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就是文章的整体写作思路。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篇章结构,不仅对学生弄清课文的结构方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 系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时布局谋篇的能力。如老舍我的母亲的教学,作者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表现了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 “ 我 ” 的深刻影响。文中用讲了母亲的三件事情:筹备 “ 巨款 ” 送我上学、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私而深沉的爱,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朴素的语言中蕴涵着深沉的感情,余音不绝,催人泪下。学生沉浸在感动中的同时,也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1.4 引导学生分析并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篇好的文章, 不但在内容上饱满充实,其抒发的感情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分析出文章中较深层次的含义。分析过程包括分析语段、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的意思、表达效果,其中的情感态度、哲理启示,甚至是文中的语言现象和表达技巧等,最后用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 课堂外,适当开展课余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充实自己 2.1 通过阅读进行德育渗透,展现文学艺术的魅力。 阅读,是一个走进文学 世界的美妙过程,文学欣赏就是以个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张扬为目的。一方面,文学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体悟与反思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学欣赏也构塑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唐太宗说过: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全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其文化修养的资源。弄清历史上和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情、理,分析其中的意义价值,思考它们对社会、对个人的利弊,对人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丰富阅 历,提高道德品质和整体素质。 语文阅读离不开朗读与记忆,通过记忆才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字句的涵义,也才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就是说通过朗读能够把握作品的“ 气 ” ,细细品味,在日益熏陶中受到感染与教育。通过阅读经典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是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增长见识,可以有效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高声背诵爱国诗词,可以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的强烈熏陶,意志得以锤炼,思想得到升华,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低声 吟咏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等诗句,使学生进入一种美的意境,心灵得以陶冶与净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只有反复诵读文本,使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高效地鉴赏文本的动人情感,才能体会人物的魅力,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德育渗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没有了德育渗透的阅读教学,就等于失去了教学的灵魂。语文阅读教学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发挥语文学科 的德育功能,关键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承载着授业和育人重任,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增强德育效果,这是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2 以开展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以上的德育引导和渗透,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民族情怀。比如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教育中,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 要因素,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人才的需要。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开阔了自身的视野,又锻炼了技能,培养了个性特长,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展一些和语文相关的话剧表演、爱国演讲、辩论以及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发展特长、激发潜能的同时,不但能感受到语言文化的厚重底蕴和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还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内涵。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中职语文要把道德教育和人性塑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才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档资料: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教学研究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项目指导教学 ,绘制机械 “ 蓝图 ” 浅析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方法 浅析跨文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化学教学中的智能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滇西扶贫开发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高海拔地区常规水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灵活国际结算方式 硅钙钡铝 铁合金成分系统研究方法 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交通拥堵对贵阳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 试论水样采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气相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产教融合助力特色育人模式创新与实施
- 驾校项目商业策划方案
- 高性能涤纶纤维的市场前景试题及答案
- 拆除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4人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外聘合同协议书
- 铺面合同协议书
- 熔块供货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入伙协议书合同
- 纺织面料的物性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大学英语六级经典必背500句
- 国家开放大学《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 2022神经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详细课件
- 房建项目检验和试验计划
-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 夯实基础总结反思课件高三学习主题班会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湖南裕能招股说明书梳理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GB/T 39560.702-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7-2部分:六价铬比色法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六价铬Cr(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