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物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二)明确目标。1.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3.指名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目标。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随文扫除字词障碍。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练读。强调“扫帚”的读音。2.分别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学生如一时说的不够简练,师应适当提示概括方法。如:“打扫”森林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则可以直接引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一)学习“打扫”森林。1.自由读一读,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交流。(1)适时出示“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回答,师画食物链:树叶、灌木 鸟儿 害虫(2)齐读“打扫”森林最后一段。3.资料拓展。师补充资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蛇与庄稼。听后简单说说明白了什么?齐读“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4.说说从中受到的启示。(生:要保护大自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二)学习人类的老师。1.总结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2.小组内运用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二篇短文人类的老师。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学习结果。(1)人类从蜻蜓、鲸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造福于人类;蜻蜓、鲸都是人类的老师(2)师适时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流线型”。4.你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全班交流。(大自然给人类很多有益的启示。)齐读“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1.师:“打扫”森林让我们知道了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让我们知道了人类要虚心向大自然学习,从中得到启示,造福人类。其实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2.交流资料。3.师总结:(1)大自然不只给我们以启示,还告诉我们许多可贵的哲理,愿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继续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收获得更多。 (2)这节课中我们掌握了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阅读时,学习运用这些方法,会让你的读书效果事半功倍。板书设计:“打扫”森林 砍光灌木除尽杂草 森林遭殃 树林毁灭扫净枯枝烂叶人类的老师蜻蜓飞机鲸轮船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夜莺”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2查阅资料,了解鸟儿夜莺。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简介背景: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保家卫国的勇士们,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们不怕牺牲,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有些侵略者直到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抵抗组织巧妙设下的陷阱中的。不信,我们一起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二)解析课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描述一下?2.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只勇敢的小夜莺的歌声。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A文章是不是在写夜莺这种鸟的叫声?为什么要说是“歌声”呢?B“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三)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看看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二、合作交流(一)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新词,强调个别字音。“屑” xi,“挺”tng,“钉”dng,是后鼻音,也是多音字,还读 dng;“削、空、塞、还”都是多音字。2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自然段很多;对话很多;课文中出现了空行。)3作者用空行给课文分好了段,每个段落主要写什么?(诱敌上钩 巧妙传信 歼灭敌人 继续战斗)(二)交流收获:读完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问题?三、品读体验(一)研读夜莺的歌声1寻找夜莺的歌声。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唱起来。(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拾球果。(3)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叫声传来。(4)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5)夜莺还是兴致勃勃意思了。(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歌声。2品味夜莺的歌声。(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看看夜莺的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从每一次的歌声中你都知道了什么?(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师生一起品析第一次歌声:A战斗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弯着腰。诱敌上钩(战斗刚打完,会有少量德国兵跟部队失去了联系,所以小男孩在此等候,用歌声引诱敌人上前,以达到给他们带路,消灭他们的目的)。B战斗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灾难:房屋被烧,花园被毁)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C你从哪个词知道的?(从“新的劲头”可以看出唱的人十分有劲,他这么带劲地唱,就是要诱敌上钩。)师生一起品析第二次歌声:A在带路的路上,麻痹敌人。B你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C从小男孩一路上的动作,你看出了什么?品析第三次歌声:从远处传来;引起游击队员的注意。生品析第四次歌声:报告敌情。质疑:为什么游击队员能听明白歌声的意思?生品析第五次歌声:报告完敌情,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又唱歌,洋溢高兴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师生品析第六次歌声:A第二天,接受新任务;诱敌上钩。B这一段和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二)品读其他重点句子。1.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活”,快乐、活泼,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下?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漫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听、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3.你说的是一种磨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磨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小夜莺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吊车安全员考试及答案
- 2025华信玫瑰园商业地产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
- 钳工高级技师考试试题
-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培训考试题
- 充电桩安全培训考试题
- 2025鞋类招商加盟合同
- 2025商业房产预售合同范本
- 检验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
- 初中物理光学考试试题
- 照明设备安装材料员的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课件
- GB/T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第一章 电渣冶金
- GB/T 12719-202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 老年康复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分子杂交技术hu
- 第3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流程课件
-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课件
- 供水管网爆管事故应急抢修全新预案修订
- 沉降计算表格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