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国内图书分类号: TU274.1 学校代码: 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725 密级:公开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三大动力工业遗存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 刘春雪 导 师 : 刘松茯 教授 申 请学位 : 工学硕士 学科 : 建筑历史与理论 所 在 单 位 : 建筑学院 答 辩 日 期 : 2012 年 12 月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U274.1 U.D.C: 725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INDUSTRIAL REMAINS OF HAE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Candidate: Liu Chunxue Supervisor: Prof. Liu Songfu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Theory Affil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Date of Defence: December, 2012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 I - 摘 要 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时代,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类设备等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都成为了工业文明 发展的见证者。各产业的发展进程,积淀成为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工业遗存。这 些工业遗存的价值体系通过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方面得 以具体呈现, 详细的记录了人类社会工业技术的发展。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法适应生产需求的技术及设备遭到淘汰,致使蕴藏了大量人类工业发展信息的 工业遗存大量流失,这不仅造成了物质方面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历史文脉的断 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关工业遗存保护的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要点。 我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晚,自 20 世纪 50 年代才在前苏联的帮助之下建立起完 整的工业骨架。在当时建国初期经济极其衰退的情况之下,我国采取了前苏联国 家工业发展的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哈尔滨三大动 力厂即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立起来的。它作为在建国初期重点项目,在短期 之内迅速成长为我国电站设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且为哈尔滨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经济价值。虽然三大动力厂尚未通过工业遗存的评估,但因其自身具有工业 遗存的相关特性,所以判定其为哈尔滨地区具有潜在属性的工业遗存。 本文通过对三大动力厂进行实地调研、对工厂工人进行采访并整理大量历史 资料等方式,分析其工业布局模式。并对这种大规模相关产业聚集的工业布局模 式进行溯源,得出这种工业布局模式能够在建国初期大量应用的原因,以显示这 种工业布局模式在生产方面的优越性。依据工业遗存的定义,从历史价值、科技 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其作为工业遗存的价值。通过分析成熟工业遗存的保 护策略,对三大动力厂保护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最终通过分析三大动 力厂的现实条件,制定出适用于自身的个性化保护方案。 关键词: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工业遗存;布局模式;保护策略 Abstract - II - Abstract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era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the time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legacy of the material wealth like various types of equipment etc. and spiritual wealth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become the witn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records for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ats more, the accumulation of these both wealth becomes to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with rich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The value system of industrial heritage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social value, historical value, technology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and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recorded by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detai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both of which are not abl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will eliminate. As a result, lot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disappear with the loss not only the substances, but also the breakage of historical context. Under such circumstance,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en the main focus of human gradually. It is relatively l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industrial, and the complete industrial skeleton had been built with the assistant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since the late 1950s, when was of great economic recession. China has take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for Chine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is situation, so heavy industry was given with the priority for development and good achievements has been made. The history above is just the backgrou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Park. As a key project of that time, it grew as the leading enterprise in Chinese power pla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a short time and created a grea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 for Harbin. For its own integral value system, it is with the possible to be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with potential property for Harbin area.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 the industrial layout of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Park through scen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s with factory works and the research of a great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 With the track of the large number of relativ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reason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this industrial Abstract - III - layou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nstruction of China with wide range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layout have been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his dissertation gets the construction for the value system of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Park in terms of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attributes. Then the analysis of urban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mode, which will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otected mode for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Park, has been done. Eventually, this paper develops a suitable personalized protection program by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Park. keywords: Harbin, Three-United-Power Factory, industrial remains, layout mode, protection strategy 目 录 - V -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 论 . 1 1.1 课题综述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 . 4 1.2.1 研究内容 . 4 1.2.2 相关概念阐述 . 5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7 1.3.1 相关研究理论 . 7 1.3.2 研究方法 . 7 第 2 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布局模式及资源现状 . 9 2.1 模式阐释 . 9 2.1.1 模式概述 . 9 2.1.2 模式溯源 . 11 2.1.3 模式应用 . 13 2.2 模式选择 . 15 2.2.1 历史解读 . 15 2.2.2 工业城市对苏联模式的应用 . 16 2.2.3 三大动力厂对苏联模式的应用 . 18 2.3 现状解析 . 21 2.3.1 生产性工业建筑 . 21 2.3.2 行政办公及科研建筑 . 28 2.3.3 生活服务区 . 31 2.4 本章小结 . 34 第 3 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价值认定 . 36 3.1 工业遗存的判定 . 36 3.1.1 工业遗存的概念解析 . 36 目 录 - VI - 3.1.2 工业遗存的潜在属性 . 38 3.1.3 三大动力的遗存属性定位 . 40 3.2 价值分析 . 42 3.2.1 历史价值 . 43 3.2.2 科技价值 . 45 3.2.3 文化价值 . 48 3.3 价值转化 . 52 3.3.1 经济价值 . 52 3.3.2 品牌价值 . 54 3.3.3 社会风貌价值 . 56 3.4 本章小结 . 58 第 4 章 三大动力工业遗存保护策略 . 59 4.1 保护策略的原则 . 59 4.1.1 遗存保护原则 . 59 4.1.2 工业遗存保护原则 . 61 4.1.3 三大动力保护原则 . 62 4.2 保护策略的相关借鉴 . 64 4.2.1 工业遗存的保护策略 . 65 4.2.2 潜在工业遗存的保护策略 . 67 4.2.3 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 . 68 4.3 保护策略的凝练 . 70 4.3.1 保护层面的划分 . 70 4.3.2 厂区内整体式保护 . 72 4.3.3 厂区内厂房及设备的保护 . 75 4.4 本章小结 . 78 结 论 . 80 参考文献 . 8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8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89 致 谢 . 90 第 1 章 绪 论 - 1 - 第 1 章 绪 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我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晚且成长迟缓。 至 1949 年建国之前, 我国现代工业仍是 在以一个迟缓的速率向前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国家环境, 我国才在苏联的援助之下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在 1952 年制定的全国第一个 “五年计划”中,重工业的建设成为首要任务, “一五计划”的核心内容即为在全 国范围内展开代号为“156 项工程”的现代化工业建设。 “156 项工程”在全国的 大面积铺开,扭转了我国畸形的工业布局模式,也为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 做出了巨大贡献。在“156 项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 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一系列工程的展开,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奠定了我国工业化 的基础,填补了众多技术在我国的空白,也在各行业产生了众多的骨干企业。这 些大型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选址,直接影响了新中国的大城市建设。中国出现了 第一批根据宏观上的合理规划、分散布置建设而成的大型工业城市,并在全国范 围内聚集而成了规模庞大的八个工业区。这些城市和地区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和工 业建设当中,占有重要地位。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相继走到了 世界先列。在发展中,产业结构逐渐变革,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化 的发展总是必然伴随着旧有技术的淘汰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这种以加速度 发展的更新浪潮当中,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在生产中展示出活跃的市场竞争力,传 统工业的发展遭遇瓶颈。首当其冲的即是在建国初期为经济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建 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型工厂。他们大多对技术的快速革新难以适从,无法满足 市场的需要, 以至于逐渐没落, 失去了 50 年代建厂初期在我国工业生产环节中不 可替代的地位。 这些工厂多数都在城市中占据着庞大的生产用地,工厂效益的衰败促使人们 迫切地想要使已经不能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厂继续创造经济价值,于是产生了大量 拆毁老工厂以便在短期求得经济效益的行为。由于人们缺乏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 识,这些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工厂被大肆拆毁,其中存储的大量历史信 息也被破坏的荡然无存。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会造成城市历史的丧失和文脉的断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裂。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得以迅速发展,经过了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建设,后工业 时代的西方国家逐渐将目光关注于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大量 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遗产和经济发展相冲突的时期, 工业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对我国工业遗产进行分级记录并进行根据其自身特点 进行保护和更新,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在工业考古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同时产生了 若干纲领性文件。在 1964 年发行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即为威尼斯 宪章 )中,对历史建筑的重要价值做出了肯定。他们的存在意义,见证了人类历 史某一阶段的发展历程,本体内部饱含时代信息。宪章中着重阐述了历史建筑作 为一种特殊的文物,在保护、修复及发掘等方面所要遵守的规则和原则。 威尼斯 宪章的发行将考古学应用在了历史建筑保护当中,大幅度提升了历史建筑保护 的地位,将这种保护的意识及方法普及。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了国际通用 的保护原则。 “工业遗产”的概念是在工业考古定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工业考古作为考 古学的一个分支, 在 20 世纪中期产生于现代工业的起源地欧洲。 工业考古概念的 提出,第一次指出了工业建筑、相关构筑物及工业设备乃至非物质工业生产工艺 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工业的飞速 发展,传统工业的没落直接导致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业建筑遭到了大量 的破坏,对工业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3 年,有关工业遗产保护方面文件的下塔吉尔宪章在俄罗斯颁布。这 是国际范围内颁布的第一部有关工业遗产的纲领性文件。 “宪章” 由国际工业遗产 保护协会,即 TICCIH 组织起草,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而得以顺利发 布。首先在“宪章”当中,第一次对工业遗产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这为工业遗产 的认定、 评级和保护都划定了明确的界限, 解决了工业遗产保护当中的首要问题。 其次“宪章”中归纳总结了工业遗产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将这种维 护和保护上升到了法律保护的层面之上,为日后具体的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另外,宪章中还对工业遗产的普查、记录、建档都做出了细致的规 定。迄今为止, 下塔吉尔宪章成为了国际范围内有关工业遗产研究最权威并得 到广泛承认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现代工业在 20 世纪中期才在全国范围内真正的发展起来。 于是对于工业 第 1 章 绪 论 - 3 - 遗产保护的意识,也相对落后许多。这一阶段的工业建筑等相关构筑物见证了我 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但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导致传统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承载着历史信息的工业遗产同样遭到了大 规模毁坏的厄运,数量众多的工业设备在技术的更替当中被毫无保留的遗弃。 在工业遗产保护的道路上,我国并没能够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由 于国人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工业遗产的保护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有部分 省市将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应用在建筑遗产的保护当中。 2006 年,在江苏无锡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并发出了关于工业 遗产的无锡建议 。 无锡建议作为对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的回应性文件,得到了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各学者的一致认同,对工业遗产保护的 具体做法起到了广泛的指导作用。2010 年 11 月,我国在北京首次召开了有关工 业遗产的学术会议,成立了我国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首个专业学术组织中国 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会议中还发起了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抢 救工业建筑遗产的北京倡议 ,彰显了我国对工业遗产关注度的日益提高。 我国目前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首先有对于工业遗 产保护方式普遍的概述。如刘伯英和李匡所著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 法 , 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定义及理论的研究, 归纳总结出适用于我国的工 业遗产保护方法。俞孔坚和方琬丽的研究成果中国工业遗产初探中,集中对 工业遗产的巨大价值,以及保护工业遗产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中的紧 迫性进行了说明。更常见的研究方法大多是以地方性的研究为基础,对有重要历 史价值的实例进行保护,并且从中总结出应用范围更广泛的通用手法。其中包括 对某一城市进行研究,或对城市中的某一工厂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存在着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在邵龙所著的博士论文东北工业城市后工业景观研究中,详 细论述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工业景观的转变。并对在后工 业时期相关工业景观分级、保护和整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杨晋毅所著 的河南省一五时期 156 项目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任云英所著的西北地区近代 工业遗产基本格局的历史地理考察等文中,都是在地区视角下对工业遗产进行 的研究,是对工业遗产最为直接的保护。除去这些从宏观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的 保护研究,在各个地方的保护当中还出现对其的定量分析,这些工作均有利于保 护的顺利开展。如西安纺织城工业遗产价值与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 三线建设 时期重庆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方法初探等文中均提出通过定量来实现工业 遗产评估体系的建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希望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方面理论的研究,和相关具体 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在工业遗产保护中准确的思路和常用的方法,并根据这样的 方法,由理论去指导实践,用于更多的工业遗产的保护。 希望通过本文对哈尔滨三大动力厂的历史意义及保护策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 析,以及对其现状的论述和保护意见的提出,能够总结出一套对于尚在使用的大 型工业区的通用保护方案。 工业革命最早起源与英国,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提出同样也发生在英 国,并且迅速在欧洲得到了全面的认同。而我国现代工业虽发展较晚,但在当时 苏联的援助之下,依靠先进技术的推动,发展迅猛。20 世纪末,我国学者将目光 关注到国内开始逐渐遭到破坏的工业遗产,吸取理论经验应用于国内的实例保护 当中。 “一五”期间在全国共形成八大工业区,分散全国各地,极好的体现了现代 工业聚集性的特征,并且成功地改善了我国工业重沿海轻内陆的畸形布局模式。 哈尔滨三大动力厂是“一五”期间建成的城市大型工业区,是以沈阳鞍山为 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第一批机械工业区。它采用了 按照生产协作要求进行集中布置的工业布局形式,为我国的重工业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 目前,三大动力厂区作为全国电站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依然能够进行很 好的生产活动。本文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并针对现有的已经遭到不同程 度破坏的工业遗产提出保护方案。挖掘聚集区内尚在使用的设备、厂房及配套设 施等的历史意义,并提出相关保护的设想。通过对三大动力厂这种地方性的研究 及可行性保护方案的提出,能够对同时期“156 项工程”中的其他聚集性的大型 工业区工业遗产的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以哈尔滨三大动力厂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它作为典型以生产协作 为前提进行工业布局的工业区,布局模式的特点。以国内外成功案例为参照,对 这个见证了我国重工业历史发展的大型工业区施以保护。希望通过对其进行的分 析, 能够得出相关大型聚集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形成的大型工业用地的保护方案。 第 1 章 绪 论 - 5 -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详细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现实意义。通过 对课题国内外现状的研究,了解所做研究所处的层次及阶段,对课题进行综述。 明确相关理论及概念,确定研究方法,介绍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二部分:三大动力工业遗存布局模式及资源现状。这一部分通过对三大动 力历史沿革的研究,探寻建厂初期工厂在宏观即全国范围内的选址依据,以及在 微观上即工厂在哈尔滨内部的选址。通过诸类考证来求得工业部门的选址依据。 同时依据三大动力自身的聚集性来考察这种以生产协作要求为前提的工业布局模 式,对现代工业常见布局模式进行研究阐述。并将工厂内现有的工业建筑资源进 行分类,以明确需要进行保护的建筑实体。 第三部分:三大动力工业遗存的价值认定。这一部分按照下塔吉尔宪章 中的概念界定来分析哈尔滨三大动力厂的自身重要价值。更从经济价值、品牌价 值和社会风貌价值三方面详细剖析,阐述价值的转化。 第四部分:三大动力工业遗存保护策略。这一部分以价值分析为基础,并根 据工厂自身的特殊性,提出保护策略。在对工厂进行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的前提 之下,模糊城市工业区与生活区的界限,对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部分进行有选择性 的重点保护。最后,对工厂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2.2 相关概念阐述 1.2.2.1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 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这些遗留物具体由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 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炼遗址,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 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造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比如 住宅,宗教朝拜地或者是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围之内。 1 在对工业遗产进行认定之时,该工业资源的自身价值是考察的重点。分析其 在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为具有重大意义的资源。资源所处年代是否越久远 并不能够作为工业遗产认定的标准。 在有关工业遗产的定义当中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对工业遗产进行认定时, 最重要的考核因素是对该工业资源自身的价值意义的分析,需从历史价值,经济 价值,科技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而其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并非是考察的重 点。这些尚在使用的工业资源,在记录历史方面,都蕴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各方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面保护价值极大。我国工业遗产认定较为滞后,但一些价值极高的工业资源并不 能因尚未通过工业遗产的评估而被忽视。在正式确定为工业遗产之前,这些潜在 的工业遗产,更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其历史因素。 1.2.2.2 工业遗存 工业遗存是指人类工业生产活动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行 为活动。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会产生特定的工业遗存。它是了 解当地社会发展的途径之一,反映了某一时期和地点社会发展和工业水平的重要 衡量标准之一。 1 与工业遗产相比,工业遗存所关注的内容更加复杂,其在物质形态上不仅具 有众多类型,如建筑遗存、设备遗存乃至矿山挖掘遗迹等,并且更加广泛的包含 了对于工厂区形成、组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能够从侧面反映产业本身 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对三大动力厂进行的研究即分为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对三大动力厂的工业布局模式进行研究。三大动力厂共有三间工厂,并且相互之 间相对独立。他们在生产上的协同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共同的作用形成了这样 的布局模式。研究其布局模式,有助于理解我国现代工业形成时期产业的布局模 式,对其共性和特征的研究有极大意义。其次,对工厂有形的物质工业资源进行 研究,对其从价值方面进行评估和认定,以便于根据工厂所处的现实情况进行保 护。 1.2.2.3 工业聚集性 工业生产中的聚集性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论工业区位 一书中首先提及。他在书中论述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工业聚集 性的特点。认为某些相关企业的适当聚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中的运费额以取得更 高利润 2。 1.2.2.4 工业聚集区 工业聚集区在现代工业当中多被称为工业园区。他们通常是经过划定的一定 范围土地,先行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它的用途多元,常包含 生产区、生活区及科研机构等。工业聚集区如若经过系统的开发通常能够形成产 业聚落 3。工业聚集区的形成方式众多,共性即为他们在生产上具有相对紧密的 联系。或是在生产流程上具有协同作用,或是各自的产品上能够相互组成而成更 复杂的产品。 工业聚集区的形成和存在,是韦伯工业聚集性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样形成了 第 1 章 绪 论 - 7 - 现代工业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3.1 相关研究理论 三大动力厂是城市内部的大型工业聚集区。而它自身的特点之一,就是几个 在生产上具有协同作用的工厂,大规模的聚集性。这种工厂集聚排列的形式在经 济学当中是产业集聚效应的体现,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理论4。这种理论在现代工 业发展中,出现率极高。因为相关产业高密度的聚集,能够减少各种生产成本的 支出。并且,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廉价劳动力的获得,都可以在不同的方 面提高生产效率,以增大利润的获得。这种特性会在某些产业的发展初期自发的 形成,在具有一定规模之后,会自发的依据这种方式将相关产业结合,不断扩大 集群的规模,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产业聚集性的相关想法由马歇尔在 1890 年左右提出, 而后继续发展, 其中影 响力较大的即为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论。对工业布局模式具有 很大指导意义。 文章中另一个较为重要的理论是工业遗产的潜在属性。对这一属性进行分析 要遵循一个前提,即其具有工业遗产的相关特征。在现代的工业遗产保护当中, 具有潜在的工业遗产通常是暂未通过工业遗产评估的,但具有其明显的特性。在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情势较为紧张,对遗产的认定速度无法追赶其被破坏的速 度, 以至于潜在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工业遗产保护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部分。 同时, 也是更需要关注度的一个部分。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当中,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其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 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在论文的前期准备过程当中,对三大动力工业聚集区以及工业 遗产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资料。之后对其进 行综合整理,通过归纳总结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工业遗产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绥化市中医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淮北濉溪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拟聘人员补录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河南省耕地租赁合同
- 2025金华市教育局所属金华教育学院公开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远秋医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企行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招聘卫生专干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银行理财推广营销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 历史课程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科整合
- 技能培训资料:高压电动机线圈更换注意事项
- 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
-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19版35kV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铁塔型录
- 展厅施工方案表
- 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
- 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脱销氨水系统升级改造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