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优课精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1页
必修2优课精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2页
必修2优课精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3页
必修2优课精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4页
必修2优课精选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 年年有余多子多福 2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 课前自学 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4 5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春秋战国之前 课中学习 合作探究 6 距今一万年左右 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1 起源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春秋战国之前 课中学习 合作探究 7 问题一 中国农业起源于哪些地方 有力证据是什么 8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9 起源 半坡 黄河流域 河姆渡 长江流域 农业 这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已经炭化了的稻谷 它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窑穴和陶罐中发现了大量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它说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农业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10 传说中农业的始祖 神农 神农尝百草 神农制耒耜 教民农业生产 11 问题二 早期农业有哪些特点 12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粟 南稻北粟 稻 13 左图为打制石器 右图为磨制石器 刀耕火种 刀砍草木纵火烧荒犁土播种经常迁徙 14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 石器锄耕 耜耕 阶段 15 距今一万年左右 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三大中心 1 起源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春秋战国之前 2 特点 种植结构 南稻北粟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 耜耕 生产工具 以木石器为主 意义 生活方式改变 从迁徙走向定居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16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17 18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改进农业技术 兴修农田水利 19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 采用新的技术措施 进行精细的耕作 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精耕细作 20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 耕作方式的演变 铁犁牛耕技术 1 出现 春秋战国时 铁农具与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2 发展 西汉时赵过的耦犁 二牛三人 犁壁出现 后期二牛一人 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 完善 隋唐时江东地区曲辕犁 又名 江东犁 21 战国铁农具 22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 战国时期的牛尊 23 西汉时的这种牛耕方式俗称 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24 唐朝的曲辕犁 25 1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2 商周 耜耕或石器锄耕 3 春秋战国及以后 铁犁牛耕 汉朝以后成为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阶段小结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26 1 春秋时期 垄作法 2 西汉时 代田法 3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到今天 基本沿用这种耕作技术 一 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2 耕作技术的进步 27 垄作法 28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 所以称作代田法 29 耱 耕是指耕地 耙用于碎土 耱是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 用于平整土地 耙 30 一 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3 耕作制度的发展 1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 宋朝以后 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 稻麦轮作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宋朝以后 随着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社会经济日益发达 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1 1 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郑国渠汉朝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一 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4 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32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33 1 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郑国渠汉朝 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 灌溉工具 曹魏 翻车唐朝 筒车宋朝 高转筒车明清 风力水车 一 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4 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34 筒车 自然力 翻车 人力 35 风力水车 高转筒车 36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 的主要表现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改进耕作技术 兴修农田水利 重视农时 如二十四节气 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如 齐民要术 等农书 37 发达的古代农业 清明谷雨紧相连 耙田插秧莫迟延 过了惊蛰节 春耕无停歇 春分秧壮 夏至菜黄 38 2011 山东文综 10 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雇佣关系盛行 B 39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 人善治之 则亩益数盆 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 富国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小农经济B 精耕细作C 铁犁牛耕D 自给自足 B 40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等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思维升华 41 骨耜 青铜镰 铁农具 耦犁 曲辕犁 耙 耱 筒车 翻车 问题三 依据下图 归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趋势 这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耕作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42 对耕作方式 A 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B 实现了由集体耕作向家庭耕作的转变 从材质方面看 从最初的石 骨 木器等到后来的青铜 铁等金属农具 从功能看 种类越来越多 功能越分越细 从牵引动力方面看 从人力操作到畜力 自然力和人力结合 2 影响 1 趋势 对农业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发展 43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4 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生产目的 45 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产生的时期及条件 46 材料一 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提高了生产力 土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 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 春秋战国开始 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 一个家庭内 男子力耕 女子纺绩 这种男耕女织 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1 依据材料一回答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及条件 47 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产生的时期及条件 产生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产生条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8 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产生的时期及条件 2 小农经济的特点 49 材料二 天仙配 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 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2 依材料二 三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50 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产生的时期及条件 2 小农经济的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 51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材料四 春耕夏耘 秋获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债者 3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 董永和七仙女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据此分析小农经济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52 3 小农经济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A 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 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B 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3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以家庭为单位 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 分散性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闭性 负担沉重 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 不利于技术革新 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落后性 54 文治武功 是古代中国评价帝王成就的主要标准 文治 功在重农 武功 重在拓 或守 土 55 4 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经济基础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56 小农经济虽然脆弱 但其再生性很强 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57 4 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 影响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到明清时期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8 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生产目的 59 60 本课小结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起源早 领先世界 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以铁犁牛耕为主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61 1 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2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对我们今天解决 三农问题 有何启发 62 巩固练习 1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由 刀耕火种 到 铁犁牛耕 的演变是A 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原因B 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C 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D 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D 2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石器锄耕C 铁犁牛耕D 自给自足 C 63 4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扶植小农主 主要是因为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 中国 民本思想 和 农本思想 的影响 B 3 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 惟以伐木 纵火焚烧 用竹锥地成眼 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 铁犁牛耕B 个体农耕C 刀耕火种D 石器锄耕 C 64 5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陂B 西汉的白渠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 汉代治理黄河 6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以种植业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