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pdf_第1页
(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pdf_第2页
(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pdf_第3页
(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pdf_第4页
(戏剧戏曲学专业论文)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2002 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计划在五年内由国家出资两个亿,选拔、打磨一批留得下,立得住,传得久,能够真正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到 2007 年,实施了 5 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先后推出了 50 台精品剧目,这些作品在整体思想艺术造诣和创新力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代表了我国当代舞台艺术的最新成就,每一部精品剧目都是一部划时代的精品力作,代表着各剧种、各个舞台艺术形式的新的里程碑。本文以 2002 年2007 年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的三部军旅话剧为研究对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切入,对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回归戏剧创作本体,人物形象塑造展现的复调性对话两方面来研究军旅话剧呈现出的审美趋向。 军旅话剧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和附庸,因为它把戏剧的功利性抬到至高的位置,符号化了人物形象,所以也就散失了戏剧本该具备的审美品格。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戏剧危机唤起了剧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宽松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使军旅话剧的创作有重点突破,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的三部军旅话剧: 黄土谣 、 虎踞钟山 、 我在天堂等你无疑是其对戏剧本体成功探索的代表作品。人物性格的刻画是戏剧构成的基本范畴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优秀的人物性格刻画可以使一部戏剧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但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人做整体的归纳研究,因此本文以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为选题,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军旅话剧的概述,分别从军旅话剧的特殊性及审美特征、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三部话剧梗概两部分进行介绍;第二章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艺术本体,分别从展示人物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本性、用人物关系塑造多层次人物性格、用生动妥帖的细节点缀人物个性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三章军旅话剧人物塑造的复调性对话,分别从地域性民俗构筑波澜壮阔的文化背景、开掘浓重的人生况味、探讨人生哲理与信仰、传达集体深层次情感四部分进行剖析。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收集资料,针对个案进行归纳,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解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研究人物内心应该怎样刻画、性格怎样塑造、形象中应蕴含怎样的内容,才能使人物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最后通过对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经验的总结,力求探索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般规律,由此实现对整个中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军 旅话剧创作的整体把握,从而为今后军旅话剧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军旅话剧;人物;内心世界;精神对话 abstract in 2002,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have jointly implemented the national stage works of art, plan within five years, funded by the state of two million, the selection, leaving a polished group, the legislation is maintained, travels a long time, can truly reflec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age on behalf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standards. by 2007,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5-year national stage works of art, has launched 50 products repertoire, these works of art in the overall thinking skills and innovative efforts on behalf of the current stage of chinas highest level of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art scene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each boutique is a landmark productions of quality work, on behalf of all the drama in various forms of performing arts new milestone. in this paper, in 2002 -2007 years appeared in the national stage works of art in the military drama for three su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into the shape of the military drama drama characters return shape ontology creation, image-building figures show polyphony dialogue to study two aspects of a military drama aesthetic. military drama because the specific cultural background, has long been seen as a political tool and the client, because it plays to the utilitarian position and aimed high, symbols of the characters, so will the loss of the theater with the aesthetic character.20th century since the 90s, dramatic crisis in the main draw of the playwright, the awakening of awareness, while eas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so that military drama focused creative breakthroughs, and selected national art scene of the three military opera drama: loess rumor, hujuzhongshan, ill wait for you in heaven is undoubtedly the success of its ontological drama works on behalf of exploration. is a drama portraying the characters constitute one of the basic areas, from a certain degree, the good characters can make a dramatic portrait with a long-term vitality of the arts. however, no one has done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summarized the overall study,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hape the images of military drama as the subject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discuss the first chapter an overview of military drama, drama from the special nature of military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 selected the national stage 3 works fine drama in two parts outline introduction; chapter characterization military drama dramatic art ontology regression, respectively, show figures from the inner conflict, figures revealed the nature of relations with people shaping the multi-layered characters, with vivid fulfillment the details of decorating personalities analysis of three parts; chapter iii military drama polyphony characterization of dialogue, from regional folklor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o build a magnificent, state of the exploitation of a strong flavor of life to explore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faith, to convey the deep-seated feelings of collective analyze four parts.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for the cases summarized, analysis methods, from the multi-angle, multi-level d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how to portray his character, how to shape the character, the image of what should be contained, in order to enable people to obtain long-term vitality. the final figures on the military drama art image-building experience to create characters to explore the general rules, which china as a whole to achieve the stage works of art created in the military dramas overall grasp, 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litary drama to provide some ideas. key words:military drama; character; inner world; the spirit of dialogue; 承 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0 年 月 日 引言 1引 言 优秀舞台艺术是时代的集中反映。2002 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计划在五年内由国家出资两个亿,选拔、打磨一批留得下,立得住,传得久,能够真正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到 2007 年,实施了 5 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先后推出了 50 台精品剧目,这些作品在整体思想艺术造诣和创新力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代表了我国当代舞台艺术的最新成就,每一部精品剧目都是一部划时代的精品力作,代表着各剧种、各个舞台艺术形式的新的里程碑。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的推出,丰富了新时代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加快了新时期舞台艺术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让我们拥有了同时具有票房号召力、艺术震撼力和观众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推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正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举措。当然,在当前舞台剧整体面临困顿、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对繁荣我国舞台艺术具有历史性和开拓性意义的戏剧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并予以研究的。 军旅话剧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政治的工具和附庸,它把戏剧的功利性抬到至高的位置,符号化了人物形象,由此也就散失了戏剧本该具备的审美品格。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戏剧危机唤起了剧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宽松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使军旅话剧的创作有重点突破,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的三部军旅话剧黄土谣 、 虎踞钟山 、 我在天堂等你无疑是其对戏剧本体成功探索的代表作品。 国内有关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研究目前还仅限于一般性、浅层次的评论,比如一些报纸和期刊文章,内容比较简略,仅仅是就剧作的某些特点表述自己单纯的主观感受,尚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有一些相关的理论评论,但也只是针对单个剧目,缺乏对整个舞台精品剧目的归类分析,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探讨,学术界还少人问津。 本文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系列研究之一,以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为选题,采用文献研究,收集资料,针对个案进行归纳,分析,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剖析解构。人物性格的刻画是戏剧构成的基本范畴之一,从某种程度来说,优秀的人物形象可以使一部戏剧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因此对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经验与遗憾不足的研究,不管是对军旅话剧的分析和理解,还是对今后军旅话剧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2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实施以来,多见于报道,系统的评论与研究为数不多,在参考资料方面,本文缺乏较为广泛的参考资料,在论述中不免有诸多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 军旅话剧概述 3第一章 军旅话剧概述 作家柯灵曾有过这样的概括: “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是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之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所不容,也不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一种不无缺陷的好传统,好处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亦步亦趋,如影随形;短处是无形中大大削减了文学领地,譬如建筑,只有堂皇的厅堂楼阁, ,没有回廊别院,池台竟胜,曲径通幽。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硝烟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军旅话剧,是从“五四”新文学的话剧战斗中找到自己的属性,由此中国军旅话剧与政治的关系就如影随形,紧密关注当前的现实,自觉配合现实当中的革命斗争,便成了其鲜明的特点。比如: “五四”时期的“问题剧” ,30 年代的“无产阶级戏剧” ,40 年代的抗战戏剧,无一不是以创作配合思想革命与政治斗争的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当代军旅戏剧直接继承了同时也是发扬“五四”以来的话剧的战斗传统。 1.1 军旅话剧的特殊性及审美特征 “如果追本溯源, 中国当代军旅话剧的滥觞应该是30年代苏区的红色演剧运动,作为鼓动士气的一种武器,亦或是紧张的斗争生活的一种休息或娱乐,苏区的红色戏剧自然也没有条件与精力在艺术上进行打磨;而表现发生在士兵们周围的斗争生活,以对当前战争生活的再现或者张扬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成为红色戏剧的主要表现内容。40 年代,尤其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从理论为解放区的文艺运动(亦包括戏剧运动)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积极配合当前的现实革命斗争,并使艺术为政治斗争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开始的前 17 年的军旅戏剧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解放区戏剧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在这一时期的话剧作品将军当兵、万水千山、南海长城、霓虹灯下哨兵、雷锋、兵临城下等不但显示了新中国军旅话剧创作的实绩,也初步体现了的审美趋向,那就是以尖锐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表现现实中的阶级或者民族矛盾,并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展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先进战胜落后的必然局面。一方面,这种独特的戏剧矛盾冲突方式从某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真实历史画卷,对历史或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的关注,使得这些作品具 柯灵.遥寄张爱玲.张爱玲文集.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 第 427 页 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4有一种波浪壮阔的美,而对于代表着正义、先进和光明一方的戏剧人物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张扬,也赋予了作品以特有的豪放与壮观的美,可另一方面,编导们鲜明的政治倾向使他们将丰富的现实生活人为地构筑为阶级或民族矛盾中对立的两极,舞台上所进行的剑拔弩张的激烈矛盾更多来自于戏剧人物所处的阶级或政治集团,因此戏剧人物也在这泾渭分明的政治或观念冲突中被划分为截然对立的两极,人不在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一份子,而成为阶级或观念的符号化身,由此也就丧失了戏剧本该具备的审美品格。” 军旅话剧内容的特殊性质与军旅话剧的自身的封闭性有很大关系。因为部队这个群体是高度组织化、政治化的,担负着保卫国家、守护领土的特殊任务。在这个群体的内部,聚结了军人之间一种强烈的集团精神和归属感、认同感,同时也存在着一种为共同的军事职业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就形成了区别于民间地方文化的军营文化。军营文化与非军营文化有不同的审美内涵,不同的审美表达,不同的审美趣味。军旅话剧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军营文化裹挟在一起,这种文化见证它的成长过程,记录它的繁荣盛况,也反映军营文化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品格,军旅话剧的特殊性也由此确立。军旅话剧作为军旅文化的重要一个分支,是以军旅之事为题材在舞台上反映军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这是军旅话剧的特殊性要求,也是军旅话剧与非军旅话剧的区别。 什么是军旅话剧呢?一般以为,就是部队艺术工作者编演的以军人军事为题材,表现军人及其家属的生命形态,以官兵为接受对象的话剧。所谓军人军事,不外乎描写战争、战争准备状态,表现军人的情感世界与生命形态,及军人个体和群体的命运。就整个军旅话剧来说,题材的领域是很广阔的,既可以写日常的连队生活、常规的军事活动,也可写部队的机关生活、后勤工作、国防科研、医疗卫生及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生活;既可以写当代军营生活,也可以写革命历史战争和古代战争:既可以写现役军人,也可以写部队文职干部、转业军人、预备役军人、出国的军人和军人的家属.但其审美表现的中心是人,是各类军人及其家属,包含人性、心理情感在内的生命形态.其实,和平时期的军旅话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突破原有的约定和规范。一些部队剧作家创作的不具有明显“兵味”的话剧,在军旅话剧舞台上搬演且深受部队官兵欢迎的,同样也可以看作军旅话剧的别支,因为它毕竟是由部队剧作家所创作, 而且适应了军旅话剧观众的审美诉求, 这类话剧可称为 “泛军旅话剧” 。 张鹰.文艺研究,2002 年 2 月 第一章 军旅话剧概述 5本文所探讨的军旅话剧涉及了“泛军旅话剧” 。 1.2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军旅话剧内容梗概 我在天堂等你讲述的是在离休将军欧战军召开的一次家庭会议上,两代人因不同的价值观念而激烈争论,使欧战军突发心肌梗塞而死。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打开了妻子白雪梅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五十年前进藏女兵的故事如潮水般涌来。同时在对历史的回忆之中,解开了五个子女的身世之谜。全剧悬念迭起,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五十年前进藏军人充满激情的生活画面,像一首崇高、浪漫、悲壮的诗篇动人心魄;五十年后几个子女家庭、事业的矛盾与各自身世的秘密,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加之雪域高原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共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故事。 黄土谣讲述的是凤凰岭村党支部书记宋老秋在生命弥留之际,把三个儿子叫到自己身边,他交给儿子的不是什么“遗产”,而他是欠下的一笔债务。一年前,为带领乡亲们致富,他带头办起了地砖厂,厂子倒闭后,共欠下全村老百姓集资和国家贷款十八万二千元。于是村党支部制定了一个摊派到全体村民头上的还债计划。宋老秋对三个儿子说:父债子还。三个儿子也一致同意替老爹还上他分摊的四万元整。但宋老秋并没有满意,他告诉儿子们,自己在朦胧中似乎听到乡亲们的哭声和骂声长子宋建军是某部队副团长,正面临转业的种种矛盾,但他深知父亲的心思,为了不让国家受损失,为了不让老百姓骂共产党,他提出不让乡亲们还债,由宋家三兄弟还十八万,他的建议得到三儿子建民的支持;二儿子建国在深圳打工,虽赚了点钱,但有感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愿承担这些不属于自己家的债务,为此,而兄弟吵翻了脸最后宋建军在老爹面前立下誓言:这十八万,如果弟弟们不还,我一个人还!宋老秋笑着魂归西天。宋家父子的精神感动了乡亲们,在送别老支书时,乡亲们为他唱起他最爱听的二人台“走西口” 虎踞钟山讲述建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来到南京钟山脚下,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剧情随着几位军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和悲欢离合的感情历程层层展开,描写了以刘伯承元帅及将军学员们为代表的一代革命军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从战争走向和平阶段,面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课题所经历的艰难转折。 李前平.突围与嬗变:90 年代军旅话剧研究2004 年.5 月 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6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总政话剧团的燕燕说:许多军旅话剧的人物性格有框定性,人物关系是按剂量“配方”组合,解读文本,主要看节目单任务出场表就对这个戏的基本内容、剧情发展略知三四,对塑造人物性格的过滤本身,竟然变成了对人物个性的背弃过程,结果,此一剧彼一剧人物性格难免有似曾相识之感。典型化手法-即通过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是经典现实主义的精髓和不可逾越的理念。所谓典型化,究其实质就是对生活的艺术思维的提炼;但是,如果将典型化归纳理解为演绎现实中的某个观念代表人物,就难免走到“符号化”的歧途。 “文学是人学,认识任何一种文学艺术的起点和归宿,它似一把标尺,衡量着戏剧前进的步伐”。戏剧的本性就是对人物的构建,即“戏剧性”不仅表现在戏剧的各种基本艺术手段中,也蕴含在戏剧所表达的主体和内容当中,体现在戏剧主人公性格、行为、心理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中。军旅话剧作为话剧的一个分支,自然应努力摆脱政治思维定势,大胆将笔触指向人,回归戏剧本体。 2.1 展示人物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本性 什么是人物?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直截了当地回答: “动作就是人物” 。一个人的行为,表明了他是什么样的人。黑格尔也曾说: “能把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事实” 。因此,动作表现的是否妥当,是否贴切,是否自然将决定人物塑造是否真实,是否可信。那如何使戏剧动作成为有效动作呢? 顾仲彝先生认为,人物的成长和发展的最大困难是要写的自然可信,不是跳跃式的,没有充分理由和动机的突然改变。如有改变有层次,要让观众看到他改变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不是跃进,而是逐步前进。埃格里在编剧艺术中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他说, ,老实人不会一夜之间变成小偷,小偷也不可能一觉醒来变成老实人。神志清醒的女人绝不会在平白无故的冲动下抛弃自己的丈夫。匪徒不可能刚萌生抢银行的念头就动手抢劫。要“了解人物是沿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的” , “使你的人物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 燕燕.关于军旅戏剧文学本体性问题的初探.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 年 第 1 期 刘祯.新时期戏剧人物创造论.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2006 年 10 月 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版 第 193 页) 杨云峰.人物的动机与行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10 页 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戏剧人物动机与行动 ,第 102 页(转引) 埃格里编剧艺术 朱角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年. 戏剧人物动机与行动.第 102 页转引 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7谭霈生先生曾归纳出一条戏剧的逻辑模式: 个性与情境的契合凝结成动机,动机导致行动。这条逻辑模式,适用于剧本的编创过程,演员的表演过程,也适用于观众的观演过程。这一逻辑模块决定着剧本的合理性, 真实性, 同时也决定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在这里提到了动机,动机即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戏剧要表现人的动作行为,而人的动作行为受人的思想支配,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可以分解为: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很多时候我们在军旅话剧中看到了人物做什么,也看到了他们怎么做,但为什么做,就是军旅话剧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即为了党的利益,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配合当前的政策,军旅话剧中的人物必须做出爱憎分明,大公无私,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等这样的动作,由此完成戏剧性的冲突。然而德国学者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指出: “所谓戏剧性,就是那些强烈的,凝结成一直和行动的内心活动,那些由一种行动所激起的内心活动;也就是一个人从萌生一种感觉到发生激烈的欲望和行动所经历的内心过程,以及由于自己的或别人的行动在心灵中所引起的影响,也就是说,意志力从心灵深处向外涌出和决定性的影响从外界向心灵内部涌入;也就是一个行为的形成及其对心灵的后果”因为正是通过对戏剧人物心理动机的充分体验,观众才会有足够的理由去判断人物动作的内在意义。 因此“自 19 世纪末以来,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等深层心理学的影响,心理不仅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同时也成了戏剧的直接表现对象” 。斯特林堡所言, “心理过程是今日人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我们还必须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 。 本文论述到的三部军旅话剧所构筑的艺术世界,呈现出偏爱心灵的特点:在情节进展的过程中,虽然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没有任何矛盾能成为贯穿整个剧作的主要矛盾,而人物内心深处的激荡才是真正构成全剧矛盾冲突的主线,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表现政治或政策观念冲突的审美倾向。 杨云峰.戏剧人物的动机与行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年.8 月 德 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论戏剧情节 ,张玉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0 页 施旭升.艺术学原理. 2006 年 5 月版 第 202 页 瑞典 斯特林堡语.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 第 184185 页 情景 动机行动个性 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8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虎踞钟山 ,类似“科技强军”的题材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所云平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已经触及到这样的主题,并且表现的也是解放初期我国高级将领在军事学院的生活经历。两部剧作在戏剧冲突的结构方式上却截然不同,在前进的道路上 是把鲜活的个体划分为观念上的两极,靠隐藏在作者脑海中的思想去组织戏剧冲突,而虎踞钟山的人物形象,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这其中无论是刘伯承元帅还是普通教员与学员,都表现出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心理欲望与行为动机。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我在天堂等你的戏剧冲突样式则是用了多散点、多时空、多段落、多线性叠化的方式:1、欧战军、白雪梅与他们的子女们在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的冲突。2、革命先辈中那些进藏军人与当地险恶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死冲突。3、欧家子女们与各自家庭、婚姻、金钱、工作矛盾的冲突。4、欧战军和白雪梅的爱情冲突。这些冲突线索通过现实、回忆和心里三个时空层次的交相展现,直指人物丰富的内心,表现出外在的环境、事件对人物心灵引发的深层次的激荡。 总政话剧团的黄土谣 ,讲述的是村支书宋老秋给村里办地砖厂,由于决策失误,欠下村民们的集资款和国家贷款 18 万元的事件,面对债务,宋老秋始终不能撒手人寰,面对“父债子还” ,宋老秋三个能干儿子在艰难选择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煎熬,挣扎。 人物形象始终通过人物内在的心灵矛盾而被逐步展现,这样一来,观众能明确看到人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结构层次,能感受到人物真实的心里欲望和丰富的性格内涵,从而将人物生命形态赋予丰富的色调。 下面是对三部军旅话剧人物内心矛盾的具体展示与分析 2.1.1 人物内心矛盾冲突源于人物生活失衡 三部军旅话剧在开篇矛盾点的设计上都是由一个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状态,人物内心由此产生压抑、煎熬、挣扎、翻转,从而打开人物的心灵世界,让观众透视人物情感的内在运动和变化。 黄土谣中,主要人物如下: 宋老秋62 岁,男,凤凰岭村党支部书记。 宋建军40 岁,男,某部副团长,宋老秋的长子。 宋建国37 岁,男,南方某建筑公司经理,宋老秋二子。 宋建民35 岁,男,酷爱唱二人台的农民,宋老秋三子。 宋老秋 (睁开眼睛)人有十年壮,神鬼不敢浪!我要是能再活十年建军,你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9都听见啦,你大欠下债了啦。我要是死了,你是长子,你说,我该咋还这笔债呀? 凤凰岭村支书宋老秋在弥留之际,惦记着村里因投资失败而欠下的一笔债务,于是提出了自己究竟该怎么还债务的问题,这笔无端冒出的债务无疑打破了三个儿子正常生活状态,究竟是还不还,如果还,三兄弟又该进行怎样的分担?人物的内心被现实问题一时间搅动的难以平静。 宋建军 建国、建民,咱们商量一下吧?都是自家兄弟,有甚说甚。 宋建国 哥,你先说吧。 宋建军 让你们说是发扬民主,要我说话了,那就是集中。 宋建国 哥,你这话说的不像部队上团级干部的水平。你的意思是那我先说把,咱大的意思是想让咱兄弟几个替他还钱,对吧?我们如果不答应,是不是对不起他老人家?所以这四万块钱是一定要还的。 宋建军 (点头)欠债还钱,父债子还,自古以来,天经地义。 宋建国 咱们宋家三兄弟就是要给全村的人们看看,宋老秋没白养活大这三个儿子。甚叫孝顺?甚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看宋家三兄弟,虽说比不上宋氏三姐妹,也是黄河边上一段美闻佳话。 宋建民 大哥、二哥,我不是不想还,我确实拿不出多少钱,满打满算也就是五、六千块 宋建国 这样吧,我出两万,你俩一人一万,建民不够的我给补上。 宋建民 二哥,谢谢啦。 宋建国 大哥,我看这件事情不用你再民主集中啦,赶快给咱大回个话吧。 宋建军 建国,我是老大,让你出两万,不合适吧 宋建国 哥,啥也别说啦,赶快给大回话。 从宋家三兄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对于父亲分摊到的 4 万元的债务,他们是 愿意承担责任的,但在自己应该分担多少的问题上,迟迟不肯先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互相犹豫着,也互相试探着。宋建军,虽是长子,但他只是宋老秋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其他两人,尤其是在深圳打工的老二宋建国同样有义务而且比他更有能力帮助父亲还债。 他要先看看两个弟弟的想法,然后考虑在这件事情上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说的过去,这是人之常情;宋建国,一个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得还算可以的打工仔,是宋家三兄弟最有钱的人了,但还债的责任问题,他认为长子是要担当主要责任的,所以自己不便冒头。后来是在兄弟都不表态的情况下,他才说愿意多分担一些,这样不仅能显示了兄弟间的情意,而且也让村里人们挑不出什么理来;宋建民,是我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10们在农村常见的那种老实巴交又有些自私的农民,自己一没有钱,二没有身份,对于这笔债务,他觉得自己有心无力。 我在天堂等你主要人物如下: 欧战军30 岁,进藏先遣支队支队长;80 岁,离休将军 白雪梅18 岁,进藏女兵运输队队员;68 岁,退休干部 木军长子,49 岁,某厂党委书记 木槿大女儿,44 岁,杂志社编辑 木兰二女儿,43 岁,下岗工人 木凯二儿子,40 岁,住藏某部团长 木鑫小儿子,35 岁,某公司董事长 郑义45 岁,木槿的丈夫,处长 该剧开始的矛盾点来自欧战军主持召开的家庭会议,议题是大女儿木槿的离婚问题。 木槿 是你们硬要出我的洋相,开什么家庭会议这和宗法祠堂的堂审有什么区别?这本来就是我的隐私,凭什么摆出来让大家讨论? 欧战军 (火气渐大)别动不动就用隐私来掩盖你那些丑的你那些不好的行为。你们那些事不仅仅是你们夫妻间的事,我们做长辈的有责任管。 木槿 (也火了)管管,就是你管出来的问题。当初要不是你非要我跟郑义结合,哪会有今天的事! 欧战军(一愣)你还嫌人家小郑不好?一个党员干部,一个处长,事业有成,你还要怎么样?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大学生、是个杂志社的编辑就不得了了。 木槿 (忽然站起)爸、妈,对不起了,既然你们把我叫回来谈这件事情,我今天就要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我已经憋了很多年了!当初你们只知道按你们的意愿行事,把我许配给他,可你们替我想过吗?你们谁关心过我?这么多年来我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们想过吗?我快闷死了!我快疯了!你们不必费心讨论了,哪怕离婚后的生活是下地狱我也要离! 木槿反常的态度打破了这个家庭一贯有的家长制的生活规则,由此打开了两代人集聚很久的心理矛盾缺口。 木鑫 爸,尽管你革命了一辈子,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要坦率地说一句,在子女问题上,你自私,非常自私! 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你都要插手,并且从来都不和我们商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11量。 大哥家就小峰一个孩子, 你非要他进藏当兵, 好让你在老战友面前炫耀,你家有三代西藏军人。二哥木凯,你宁可让他离婚,也不让他离开西藏,就是为了让他继承你的军人事业。二姐木兰下岗想开个铺子搞经营,你觉得不光彩不让她开,可你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吗?她每天是怎么生活的吗?现在大姐木槿要离婚,你又觉得她给你丢了脸,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就阻拦。我相信大姐离婚肯定有她不得已的理由。 至于我,就更不用说了,怎么做你都不满意。我真不明白,我每年为国家捐纳的税比我们家人的工资加起来还要多几百倍。毫不客气的说,爸,国家付给你的养老金, 那中间就有我的份子。 我怎么就没为国家做贡献了?说到底,就是没能替你脸上争光。 你最看重的是仕途, 惟有做了官你才欣赏, 才高兴,才觉得光荣。可你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吗?你知道我们到底怎么活才是我们自己吗? 欧战军 我真的自私吗?我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及孩子们的前程吗?我爱他们,我是爱你们的啊!这五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孩子的出身成长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木槿,郑义这孩子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我一直以为我给你找了户好人家。我没想到你会这样做 木军,小峰这孩子是自己提出要去西藏当兵的,我确实因此而高兴和自豪,但我是为了自己吗?不是啊! 木凯,你们的婚姻出了问题,你做的对。你应当坚守在西藏那块土地上的。你领到了那份责任就没有理由放弃。 木兰,爸爸对你确实关心的不够,可你当年没考上护校,我没去说情,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我的原则和面子没关系。 木鑫,我承认对你有偏见,可我是怕你在生意场上的犯错误,那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就像一个新兵蛋子,一打起仗来总是不如老兵那么成熟,爸爸心里是看重你的啊! 木鑫的言词和欧战军的内心独白,我们很深切地感受到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木鑫这代人希望在生活中更多地张扬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欧战军这代人则愿意生活是光明正大、自力更生、有理想有信仰的。观念的不同使他们互相难以理解。 虎踞钟山主要人物如下: 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12刘伯承60 岁上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汪荣华30 余岁左右,刘伯承夫人 杨 震男,30 余岁,原某师师长,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 崔保山男,40 岁上下,原某骑兵支队司令,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 吴觉非男,50 余岁,原国民党中将司令,现任军事学院教员 甘有根男,40 多岁,原某军分区副司令,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 黄 矛女,21 岁,解放军军事学院文化教授会教员 赛艳秋女,30 余岁,京剧坤伶 该剧的开篇矛盾点是军事家刘伯承向毛主席请辞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并放弃军委总参谋长的任命,来到钟山脚下创办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当时面临各种困难和考验,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员奇缺。 汪荣华 伯承,听说你要请六百多名国民党旧军官来当教员? 刘伯承 (严肃起来)汪荣华同志,不要忘了我们的规矩。 汪荣华 我这不是夫人参政,我只是想给你提个醒。全院一共八百多名教员,旧军官占了一大半,从国民党的陆军副总长、作战厅长、御林军的头头,从少将到上将,你都想收罗来。有人说,鱼鳖虾蟹全有了。 刘伯承 (叹息一声)锣鼓家伙敲起来了,总的有唱戏的啊。现在学院最大的困难就是教员奇缺,这些旧军官都有一技之长,我只能出此奇招了。 汪荣华 奇招就是险招!现在全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我真为你捏把汗啊!你别忘了,红军时期,你就被李德撤过职。 刘伯承 此一时彼一时,你这是想到哪儿去了。 汪荣华 听说,你亲笔写的报告,主席和军委还没有批下来。 刘伯承 (缓缓落座)我想主席一定会批的。 没有教员,刘伯承冒着可能被指责为右倾的政治风险,大胆启用了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旧军人,从中领略到他作为军事教育家风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品格。同时高级系学员杨震和崔保山也在戏开场的时候有内心的矛盾,原本是战场上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如今却要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课,这种落差让他们一度不安心,有焦躁情绪。 2.1.2 压力越大,人物心理揭示越深 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仅仅表面上我们是不好做出判断的,只有在他面临关乎命运的重大选择的时候,从他抉择的内容中,我们才能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一个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13人在压力之下的选择与一个人在无关痛痒下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麦基认为,人物真相只有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才能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压力越大,越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本性。 黄土谣剧中主要人物经历的压力及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下: 第一次压力:宋家三兄弟决定替宋老秋还上分摊给他个人的 4 万元,可老人对此置若罔闻,没有反应。 宋建军的表现: 宋建军 大,你是想让我们把全村十八万二的债都还上,对吧?说实话,我不是没有想到,我是不敢往哪想啊。我是想只要尽了孝心,让乡亲们说不出甚来就算过去了。现在我明白了,这件事不办好,过不去!不是乡亲们过不去, 是你心里过不去, 是咱共产党员心里过不去呀 咱大是支书,也是办地砖厂的主要决策人,决策失误,他要负主要责任;为了集资,老百姓已经把家底都掏空啦,结果反倒落下一屁股债,老百姓怨声载道,咱大不想让老百姓骂共产党;虽说信用社可以把这笔贷款给免了,可咱大一辈子活的干净,从来都是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是咱大的个性!他是想让我们替他还上这笔钱,是不想失信于民,这是根本! 东拼西凑,砸锅卖铁,也要把这笔钱还上! 第二次压力:借信用社的贷款,五年还连本带利是二十四万,十年还连本带利是三十万五千,面对这巨大数目的债务,妻子唐桂花希望宋建军收回还清全部债务的承诺,否则要回娘家。 宋建军的表现: 宋建军 唐桂花,你听着,你要回娘家,我不拦你,虽说老人们不在啦,还有孩子他舅哩,你也该回去看看(斩钉截铁)不管你回不回,我那句话是不会收回来的。 第三次压力:村民觉得自己没文化、没知识、不懂法律,希望宋建军专业后放弃省城已经谋定的副处长职位,回家乡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宋建军的表现: 宋建军: (深深思考)当初我当兵为了什么?是为了离开农村。这一离开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哪!当我们今天回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的故乡,尽管比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军旅话剧人物形象塑造 14但是依然这样贫穷!我们是走了,我们是过的好一些了,可一直生活在这儿的人呢?我大、我叔、我姑、我弟,还有这么多的父老乡亲,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从心里觉得对不起家乡,我没有为他做点什么!我们都是吃酸饭长大的!我们就这样走啦?这个家什么样子就真的和我们没关系了?我们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了?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踌躇后,宋建军决定独自承担这笔巨款,并且还要回到这个 穷山村继承父亲的事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双重的“父债子还” ,让我们感到强烈的责任感是宋建军这个人物性格的核心。 我在天堂等你剧中主要人物的压力及在压力下的表现: 第一次压力:在进军西藏的时候,白雪梅心里已经有了辛医生,而苏队长这个时候要以组织的身份为她介绍欧战军。 白雪梅 苏队长,我还小,我不想考虑这个事。 苏队长 (笑了笑)你都二十了吧?在我们农村老家,可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妈了! (白雪梅不好意思地直摇头。 苏队长 雪梅,你应该相信组织。 白雪梅 我怎么能不相信组织?我已经把一切都交给了组织,不相信我能交吗? 苏队长 对啊,组织上可不会随便给你介绍对象的,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见白雪梅低头不吭声)当然,除非你心里已经有人了。 白雪梅 (急忙摇头,不好意思地)没有!苏队长你想到哪儿去了!我没有! 第二次压力:苏队长要把白雪梅从女兵运输队调到先遣支队,调到欧战军身边。 (五十年前的白雪梅和五十年后的白雪梅进行了心灵对话) 青年白雪梅 调到先遣支队,也就是说,我要调到欧支队长身边。 老年白雪梅 你是军人,是军人就要服从组织的决定! 青年白雪梅 可是,可是我对了,还有辛医生,我心里将要面对两个我不得不面对的男人! 老年白雪梅 你必须做出选择。 青年白雪梅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老年白雪梅 你必须听从理智的召唤, 青年白雪梅 可是我已经向他做出了承诺好看的、体贴的、博学的的辛医第二章 军旅话剧人物塑造回归戏剧本体 15生! 老年白雪梅 不,那不是承诺,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是每个愿望都会实现的。 青年白雪梅 难倒就这样放弃吗? 老年白雪梅 难道你不能放弃吗?为了更高的目标,为了更重要的任务解放西藏! 青年白雪梅 更高的目标?是啊,我不就为了这个来的吗?我来西藏不就是想奉献自己吗? 经过内心矛盾的挣扎,白雪梅最终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有比个人情感更重要更神圣的事情,从中我们看到了她的信念的坚定,同时也感受出年轻女兵内心深处对爱情有着纯真、浪漫幻想的女人情感。 虎踞钟山剧中主要人物的压力及在压力下的表现: 第一次压力:刘伯承启用国民党旧军官为军事院校教员的报告得到中央的批准,然而国民党军官吴觉非(坦克研究专家)却不愿意干。 刘伯承 觉非先生,我们三顾茅庐,你不愿出山,今天只好“程门立雪”了。 第二次压力:说服吴觉非做教员后,崔保山因为自己的骑兵打败吴觉非的坦克,不能容忍手下败将来给自己上课,于是便大闹课堂。 刘伯承 不错,你(崔保山)确实炸毁过几辆坦克,可你的骑兵付出了伤亡两个营的代价。你知道坦克真正的对手是什么吗?你会使用磁性手雷、无座力炮、反坦克炮来对付坦克吗?你能想象在苏德战场上,数千辆坦克近距离集群格斗的壮烈场景吗?可以这样讲,只有坦克本身才具备同敌方坦克格斗的最有力条件,可是你崔保山对今天的坦克又了解多少?(对众人严肃地)不管怎么样,大闹课堂的事决不允许再发生!说服说服,心悦诚服;如若不服,那就阿弥陀佛!吴教员, (递过教案)请你授课吧。 (吴觉非看看崔保山,欲接又收回手) (沉吟片刻)好,今天我来当一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