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以后的散文》PPT课件.ppt_第1页
《代以后的散文》PPT课件.ppt_第2页
《代以后的散文》PPT课件.ppt_第3页
《代以后的散文》PPT课件.ppt_第4页
《代以后的散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80年代以后的散文,一、概述(一)“哀悼散文”1诞生2题材类别(1)悼念领袖人物(2)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亡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3特点,(1)篇幅多,持续时间长(2)特定时代的真实记录,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3)文化和史料价值充分(二)反思散文1主要内容或追悼亲友,或提供个人经历的回忆,或传递对事件的切身感受。如:杨绛干校六记2主要特点强调真实性和个人性,3、代表作品:随想录巴金晚年之作,共150篇,合42万字。作者以时间为序将其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由香港三联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是作家叩问、探索、总结历史之旅与心路历程的实录,具有鲜明的自审意识和无技巧的境界。,(三)总体特征,1恢复散文文体精神:真实、真诚2散文本体意识自觉以叙写日常生活场景或作者个人的故事为主,以表现主体丰富的心灵世界为主,以审美性为主。(四)报告文学1(84年以前)注重塑造人物形象,主旋律意识鲜明。2(85年以后)走向开放,各种类型报告文学涌现:事件式、系列式、卡片式、问题式。,(五)90年代散文概述,1散文热作者群体庞大;专门刊物增多;大众传媒钟情2“学者散文”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张中行、季羡林、余秋雨等。具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和人生阅历,将学者的理性思考与生存的个人感受融合,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现实文化建设的情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1)余秋雨的散文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2)、在“文化苦旅”中整和文明的碎片,重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格。(3)、将自然山水置于人文山水的层面上,从中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3、抒情散文,真实表露作者自我情感体验,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独特性强。代表作家:史铁生、贾平凹、汪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