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徐陵是南北朝社会往来聘使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对其诗文创作进行系统梳理 的基础上,试图对他的交游情况做详细考证,并就交游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做初步 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涉及的交游是指除家庭、宗族以外的与徐陵有所接 触的人,包括皇室、同僚、朋友以及佛寺法师。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 将分三个阶段把徐陵的诗文与其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相联系,整理出他诗文作品 的概貌。第二个部分分南北两地介绍徐陵与他人的交游情况:先介绍他在南梁时 与帝王和仕宦官员的交往,再介绍他游历于北,与当地官员的正面接触,以及返 回南梁后与北方文人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情况。第三部分则是在前文的基 础上探讨徐陵交游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即交游使他作品的体裁变得多样,题材 也有了扩展;交游使其文风发生转变,由前期的讲求辞藻华美,铺张扬厉到后期 的浑厚庄重,以论辩见长:交游让徐陵的文学主张有所变化,从追求新艳、注重 音律、讲求排偶,到不自觉地走向了力主文质相宣。 关键词:徐陵交游创作 i a b s t r a c t x u l i n gi st h et y p i c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a m b a s s a d o r s d u r i n gt h e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y t h ea r t i c l ei st r y i n gt oc o n d u c tad e t a i l e d r e s e a r c hi n t oh i s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r o u n dt h ec o u n t r y , a n dm a k eaf u n d a m e n t a l d i s c u s s i o no v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nt h ec r e a t i o no fl i t e r a t u r eo n t h eb a s i so ft h e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e so fh i sc r e a t i o no fp o e t r y w h a ti st ob ei l l u s t r a t e d i st h a t ,a p a r tf r o mm e m b e r so fh i sf a m i l ya n dc l a n ,t h ep e o p l ei n v o l v e di nt h es o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x u l i n ga r er e f e r r i n gt oa l lw h oh a v ec o n t a c t sw i t hx u l i n g , i n c l u d i n gm e m b e r so ft h er o y a lf a m i l y , c o l l e a g u e s ,f r i e n d sa sw e l la sb u d d h i s ta b b o t s t h ef u l l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w i l l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s t a g e s c o n n e c t i n gx u l i n sp o e t r y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 、i t ht h et i m e sh el i v e di n a n db r i n g i n go u t t h ep r o f i l eo fh i sp o e t r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x u l i n g s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w i t ho t h e rp e o p l ei nt h es o u t ha n di nt h en o r t h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i r s th i s s o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w i t ht h ee m p e r o ra n do t h e ro f f i c i a l sw h e nh ew a si i lt h es o u t h , a n d t h e nh i st r a v e l si nt h en o r t h ,t h ep o s i t i v ec o n t a c t s 衍ml o c a lo f f i c i a l s ,a sw e l la st h e i r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t h r o u g ht h ee x c h a n g eo f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a f t e rh i sr e t a i nt o t h e s o u t h e r nl i a n g t h et m r dp a r ti st oe x p l o r et h ei m p a c to fx u l i n st r a v e l sa r o u n d c h i n aa n d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o nh i s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 ,t h a ti s ,h i st r a v e l sa r o u n d c h i n aa n d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c o n t r i b u t e dt oav a r i e t yo fg e n r e so fh i sw o r k s ,a n d s u b j e c tm a t t e r sw e r ee x t e n d e d ;x u l i n g st r a v e l sa n d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c h a n g e d h iss t y l eo fw r i t i n g :f r o me a r li e rp u r s u i n gb e a u t i f u lw o r d s ,p l a c i n gt o om u c he m p h a s i s o ns t y l e st ol a t e rp l a c i n ge m p h a s e so nt h ec o n t e n t so f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x u l i n g ; s o c i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c r e a t i o n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絮霭签字日期:妒歹年厂月哆p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袈嘧 签字日期:尸7 年厂月j d 日 导师签名:1 枷办 签字日期:刃,年夕月;1 日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引言 徐陵字孝穆。我国梁陈之际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梁武帝 时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入陈后历任尚书左 仆射,中书监等职。今存徐孝穆集6 卷和玉台新咏1 0 卷。陈书徐陵 传云:“自有陈创业,檄文军书及禅受诏策,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 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诃作者。其于后进之徒,接引无倦。世祖、高宗之 世,国家有大手笔,皆徐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 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 将徐陵看作是宫体诗人,并将他编选的玉台新咏看作是宫体诗集,而致使历 来的学者对他的评价不高,对他的诗文也不够重视。其实从徐陵现存的四十首左 右的诗中看,只有一小部分是宫体诗。直到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对宫体诗的看法 趋于客观,对徐陵玉台新咏的研究也日趋完善。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生平研究。目前我们看到的关于徐陵生平研究的文章有:牛夕徐 陵年谱,载于清华周刊第三十八卷第二期( 1 9 3 2 年l o 月出舨) ;冯承基所 编的徐孝穆行年纪略载于幼狮学报第二卷第二期( 1 9 6 0 年4 月版) ;周 建渝传统文学的现代批评一书中也有徐陵年谱,樊荣徐孝穆年谱载 于新乡师专学报( 1 9 9 5 年第3 剪! ) 。可见学界关于徐陵生平事迹的研究早已有之, 并且处在不断完善之中。穆克宏在徐陵论( 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 第2 期) 中根据徐陵的经历和诗文的主要内容,将他的诗文分为三个时期,其实 也可以看做是他一生的三个分期;而许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徐陵的一生分为 四个时期,即在穆克宏分期基础上,以粱武帝普通三年( 5 2 2 年) 为界,将第一 个时期一分为二,细分出一个入仕前期,这也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是徐陵著述研究即对徐陵所编选的玉台新咏和后人辑录其作 品而成的徐孝穆集的研究。其中有关玉台新咏研究可以说是成果丰硕, 诸如编撰时间,编撰目的,编撰标准以及对玉台新咏的评价方面都有了长足 的进展,也指出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玉台新咏存在的糟粕和不足,代表性的 著作有刘跃进的( 玉台新咏) 研究( 中华书局2 0 0 0 年7 月版) 。该书对玉台 新咏的版本,版本的叙录,成书年代编集情况、流传过程、内部构成等等,均 有细致研究,并辨析基本史料,还对所收梁代作家行事进行了辑录,具有较为重 要的学术意义。另一部著作是张蕾的( 玉台新咏 论稿( 人民出版社,2 0 0 7 年版) 。此书对玉台新咏的编辑旨趣及其与文选选诗相重现象做了进一 】 硕士学位论文 步探讨,并提及了和续玉台新咏相关的几个问题,注意到了玉台新咏与 唐诗之间的关系,对纪昀的玉台新咏研究和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注做了 评论。关于徐孝穆集的研究,则远不及玉台新咏。这也许是因为后人没 有对徐陵诗文做出正确的评价,将其作品并归结为宫体艳情诗所致。但也有人 注意到了徐陵诗文的特点,看到了他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如周建渝徐陵骈文初 探( 文学遗产1 9 9 8 年第4 期) ,就徐陵在骈文史上的地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赵永源徐陵,不是典型的宫体诗人( 扬州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4 期) ,就徐陵 存留下来的作品风格和内容进行了评述,认为不能够简单的以宫体诗人来对徐陵 定位。马海英论规整雅致的徐陵诗(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 0 0 3 年第4 期) , 则从格律角度肯定了徐陵诗作的形式完美和规整雅致。可见对徐陵诗文作品还有 待进一步研究。 徐陵作为我国梁陈之际的一位重要作家,他曾先后两次奉命出使北朝,侯景 之乱时曾滞留北方达七年之久。与北方文人多有接触,对北方风土人情有感性的 认识,同时他也对北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考察 其诗文,今存诗4 0 余首,文8 0 余篇。前后期作品风格变化明显:前期诗风清新 雅丽,为文绮靡艳丽;后期作品则浑厚有力,情感饱满,且富有思辨色彩。 本文旨在梳理徐陵诗文概貌基础上,从他与皇室、仕宦、北朝文人、释家 法师的交游入手,探讨交游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以期对徐陵诗文创作的后续研 究提供一些参照。 2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 一) 家世背景 一、徐陵生平简介及诗文概貌 徐陵( 梁武帝天监六年5 0 7 陈后主至德元年5 8 3 ) 字孝穆,东海郯( 今 山东郯城) 人。出生于世族官僚之家。据梁书徐搞传记载,“祖凭道,宋 海陵太守。父超之,天监初仕至关外散骑常侍。可见其祖辈位居高官。在表兄 周舍的推荐下,徐摘入宫为晋安王萧纲侍读,后随萧纲出镇江州、襄阳而分别任 平西府中记室、晋安王谘议参军。大通初年,跟随萧纲北伐,徐擒出任宁蛮府长 史。中大通三年( 5 3 1 ) 萧纲立为皇太子,徐摘转为太子家令。这也给徐陵入宫 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正是在徐搞任晋安王谘议参军时,萧纲引徐陵参宁蛮府军 事,从此徐陵步入仕途。 据周书庾信传载:“搞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 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徐庾体焉。”由此可见,徐陵 与父亲不仅同时服务于当世太子,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诸多相似的趋向,都 是所谓徐庾体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搞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 自斯而起。( 梁书徐搞传) 这就表明,徐搞确实是宫体诗的开创者。作为萧 纲文人集团的核心成员,徐陵在创作内容、写作技法、以及格调方面既受其父影 响,又有所创新。比如徐搞有咏橘诗:“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煜煌玉衡 散。照曜金衣丹。愧以无雕饰。徒然登玉盘。 徐陵也有咏柑诗:“朱实挺江 南。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万室拟封侯。千株挺荆国。绿叶萋 以布。素荣芬且郁。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二诗虽同为咏物,但搞诗格调 清新,语言浅白易懂,这也是初创时期宫体诗的一个特点;而陵诗则从柑树的生 长状态、植柑的获益以及柑中极品得以宴用的角度进行描写,语言平实无奇,多 处化用典故,而又毫无斧凿之痕。可见徐陵不但继承了徐搞诗歌的自然格调,而 且用笔更加精致,内涵也更加丰富。 。梁书徐摘传4 4 6 页 。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卷四十一,中华书局1 9 7 1 年1 1 月,7 3 3 页 。类聚八十六。 。徐孝穆集卷一 3 硕士学位论文 ( 二) 仕途经历及诗文创作 徐陵一生经历梁、陈两代,共十二位帝王。结合其诗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梁武帝普通四年( 5 2 3 年) 至梁武帝太清元年( 5 4 7 年) 。 这一时期徐陵仕途平坦,生活安逸。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普通四年( 5 2 3 ) 萧纲以徐陵为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 5 3 1 ) 萧纲立为太子,陵随萧纲入东 宫,充东宫学士,并且得到了萧纲赏识。南史本传称:“梁简文帝在东宫,撰 长春殿义记,使陵为序。 然而今天此序已散失了。今存徐陵诗将近2 0 首创 作于这一时期。其中较多是与简文帝萧纲,湘东王萧绎,及庾信等学士的和诗。 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方式的限制,此时徐陵的视野大多停留在皇宫苑囿、帝王府 第,诗歌题材单调狭窄,作品大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是咏物诗。如咏雪: 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 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 三晨喜盈尺,六出傍崇花。 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态的飘雪洒落人间图,一个喜字将情感直接抒发,一个侥 字流露出新奇( 韩诗外传: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之意,与前“喜 字相照应;末后两句,用武王伐纣深得民心而天降瑞雪十余日的故事,圆借以表 达对雪的由衷喜爱。此诗景物描写清新淡雅,炼字也有可取之处,自然化用故事 使情感表达十分到位。春日也是这类诗的代表,另外徐陵山斋明丽如画, 物境浑然一体。 其二是闺怨诗。徐陵这一类诗多将思妇怀人之情或征人思妇之意融入其中, 情感真挚婉丽。如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 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拭粉留花称,除钗作小鬟。 绮灯停不灭,高扉掩未关。 , 良人在何处,光唯见月还。 诗人通过对少妇动作的细致描写,将其满怀希望地全心等待到最后失落未果 的情状刻画得细致精到,抒发其苦苦等待良人归来之思,情感饱满而细腻。再如 梅花落: o 南史徐陵传卷六十二列传五十二8 7 9 页 。徐孝穆集卷一吴兆宜作注:雨雪十余日,深丈余,甲子平旦有五丈夫乘五车,从两骑 止门外,尚父告武王日:“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雨师耳” 4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 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 娼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 啼看竹叶锦,簪罢未能裁。 则将思妇空自等待的嗔怨之意表现得感人至深。再看折杨柳诗: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其中“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二句和尾句“荡子太无情”,是对荡子无情的 强烈指斥。这些闺怨诗,语言精致,整体流丽,诗中情感率真、平和,不矫揉造 作。 其三是艳情诗。徐陵存诗数量有限,有绮艳之风的作品不多,其中杂曲 就是典型的宫体诗风的代表作。: 倾城得意已无俦,洞房连阁未消愁。 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 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念情无歇。 舞衫同袖胜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 碧玉宫妓自翩妍,纤树新声最可怜。 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 - a 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始。 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流苏锦帐挂香囊,织成罗幌隐灯光。 只应私将琥珀枕,瞑暝来上珊瑚床。 这首诗是赞美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的容貌。前面描写了这位宫中美人的妩媚 多姿,尾句“只应私将琥珀枕,暝暝来上珊瑚床 ,用衬托的手法来说张贵妃 的身份只有这琥珀枕才与其美貌匹配。写珊瑚床旨在说明,当时的张贵妃年 华大好,风姿最丽。虽然这首诗内容不可取,格调也不高,但是它却与乌栖曲 二首代表了萧纲文人集团所崇尚的绮靡诗风。 其四是应令诗。这方面的作品主要有以下三首: 山池应令) 画舸图仙兽,飞艘挂采旃。 。吴兆宜作注:“吴兆骞日宋武帝纪宁州尝献琥珀枕,光色甚丽,价盈百金。”。本草珊瑚似玉 红润生海底,一岁黄三岁赤,海人先做铁网沉水底贯中而生绞网出之,失时不取则腐。” 5 硕士学位论文 榜人事金桨,钓女饰银钩。 细萍时带械,低荷乍入舟。 猿啼知谷晚,蝉咽觉山秋。 走笔戏书应令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着腰身。 ,文学遗产,第1 9 8 8 年6 期。 。周禾:论玉台新咏的编纂) ) ,江汉论坛,1 9 9 2 年第4 期 参见隽雪艳玉台新咏,文史知识,1 9 8 4 年第1 期。 。穆克宏:( 试论 ,( 文学评论,1 9 8 5 年第6 期 3 3 硕士学位论文 年间刘跃进从版本流传的角度否定了“中大通六年说 ,认为玉台新咏 可能编选于陈代。四 如上所述那么可以归结为两大类观点:玉台新咏编纂成于梁代或是陈代。 又因为史书载徐陵太清二年( 5 4 8 ) 出使东魏,那么可以细致讨论玉台新咏 是编成于梁代徐陵出使东魏之前,还是编成于徐陵南还之后的陈代。显然,如果 玉台新咏是成于梁代,那么毫无疑问序为徐陵北使之前而作,代表了徐 陵前期的创作风格,能反映他当时的文学主张。假设玉台新咏成书于宋代, 序文又完成于宋代,而卷六中称梁简文帝的乐府诗为“皇太子圣制乐府三首 , 那于陈代太子应如何称呼? 所以玉台新咏成书于陈代似乎还存有不妥之处。 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先是梁简文帝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 谓之宫体,晚年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台集以大其体。 可见 玉台新咏的编纂目的是为了“大其体,那么序文应该反映当时宫体的 文学主张。徐陵作为宫体文人代表,我们自然可以序文的创作中看到他前期的文 学主张。 第一,追求绮艳文风,辞藻艳丽。如“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 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 ,写建筑的奢华;又有“五色华笺高楼红粉、 “丽以金箱,装之宝轴”,状色调的绚丽。再如描写丽人体貌美好时,用藻华丽, 铺陈描摹而又细腻:“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钿,横抽宝树。南 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可谓宫体文的典型代表。严可均曾 评日:“丽藻星铺,雕文锦缛。 清孙梅四六丛话序也认为:“玉台新咏 序,其徐集之压卷乎! 美意泉流,佳言玉屑,其烂熳也,若蛟唇之嘘云,其新 鲜也,如兰苕之集翠,洵足仰苞前哲,俯范来兹矣!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印证了 此序有意追求轻艳绮靡的文风,这是典型的宫体文的代表。 第二,讲求对偶,音律和谐,追求形式完美。序文在对仗方面十分细致, 而且多四六隔句相对。如:“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 箭。纤腰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体现出一种音节和 声律的和谐之美。许裢六朝文絮称:“骈语至徐庾,五色相宣,入音迭奏,可谓 六朝之渤獬,唐代之津梁。而是篇尤为声偶兼到之作,炼格炼词,绮绾绣错,几 于赤城千里霞矣。”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徐陵在骈文创作中把隶事、声律、 藻饰、偶对等形式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堪称形式美的典型范例。 由上可见,徐陵当时的文学作品具有追求新艳,铺陈藻饰,讲求音律的特 点,文意浅白却因大量典故的加入而显得铺陈繁复。即他后来所做答李颐之书 。傅刚玉台新咏编纂时间再讨论,北京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 。参见刘跃进玉台新咏研究中华书局2 0 0 0 年七月版,第6 5 页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公直第五 严可均( (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页3 9 1 3 ,中华书局1 9 5 8 年版 3 4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中自称的“文艳质寡”。可以看出其早期的文学主张为追求为文艺术形式美而不 重视文的思想内蕴。 2 、中后期倡导文质相宣,音调铿锵,声律协调 北史文苑传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南北文学的差异:“江左宫商发越,贵 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可见北朝文学更重“质”,讲求文学的现实 主义和经世致用。如晋书文苑传有言:“夫文以成化,惟圣之高义,行而 不远,前史之格言既而书契之道聿兴,钟石之文逾广,移风俗于王化,崇孝 敬于人伦。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故知文之时义大哉远矣。 说明文学以儒家思 想为指导,并用于修养自身,教化百姓。北朝魏收看到了文学的变化发展与时代 的关系,他在魏书文苑传里指出:“淳于出齐,有雕龙之目:灵君逐楚, 著嘉祸之章。汉之西京,马扬为首称。”故而得出结论:“文质推移,与时俱化。” 主张文因时而变,要能为现实之文,有文有质。作为由南入北的文人,徐陵受到 北朝文风的影响,由一开始对魏收作品的不屑,到后来融合了南北的文风,既讲 求形式美,重音律,也注重文章的内容实质。 我们先从与李颐之书与李那书别尹义尚书看徐陵后期文学创作 主张。 ( 1 ) 力主文质彬彬 在与李颐之书中,他评价了自己的文学作品:“文艳质寡何似上林,华 而不实将同桂树。 可见他已经看到了自己作品的不足,并力主文质彬彬的创作 追求,讲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他在与李那书中强调:“握之不置,恒如赵 璧。玩之不足,同于玉枕。 表现出对形式美的追求:与此同时,更强调“质 的重要,其荆州大乘寺宜阳石像碑云:“自古文人皆为词赋,未有登兹旧阁, 叹此幽宫。标句清新,发言哀断,岂止悲闻帝瑟,泣望羊碑,一咏歌梁之言,便 掩盈怀之泪。如披文相质,意致纵横,才壮风云,义深渊海。”明确地表明了创 作中质的主体地位,主张文质彬彬。 ( 2 ) 注意讲求音韵之美 在与李那书评其四首诗日:“铿锵并奏,能惊赵鞅之魂。辉焕相华,时 瞬安丰之眼。这也看出他肯定了诗文既要讲声律,又要重视辞彩的创作原则。 这种对韵律和谐的追求,在徐陵后期文的创作中有明显的体现。如晋陵太守王 励德政碑:“君以蓝天美玉,大海明珠,灼灼美其声芳,英英照其符彩。风神雅 淡,识量宽和,既有崔琰之须眉,非无郑玄之腰带。烂烂如高岩下电,骚骚若长 松里风。势利无饶忧于胸衿,行藏不概于怀抱。 同样是描写人物的体貌以及性 格特点,陈书王励传则日:“美风仪,博涉史书,恬然清简,未尝以利欲干怀。 3 5 硕士学位论文 而徐陵所作的碑文,则既有结构对称的形式美,又有音调铿锵的音韵之美,用以 表达介绍人物的内容可谓文质相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陵在认可北方文学的同时,自觉地形成了文质相宜的 文学追求。正是出使北地的特殊经历,使他前期的文学观发生了重大改变。 3 6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结语 徐陵,出身于世族官僚之家,他的祖辈位居高官,这也为徐陵较早地进入 仕途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初入仕途,便成为王室的御用文人,这也培养了他悉 心尽忠君主的品德。使北的经历更是坚定了他爱国忠君的信念。他身居两朝,辅 佐的多位帝王,均对他有较高的评价。因作品多是政治应用类文字而被称为一代 国手,深得众位帝王的赏识。另外徐陵为人正直,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徐陵十 分赏识贤才,曾推举姚察、陆琼等有才能的人为官,并乐于提携后人,得到朝中 大臣的尊重。所以徐陵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政治文人。 徐陵交游十分广泛,首先,作为朝中文臣,他与帝王交往甚密,多次为帝 王代笔言事;也与当朝仕宦结下了深厚情谊。再有他的使北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北 方的文人,他们之间有相互的文作唱和切磋,也有关于文选探讨的书信往来之作 这也使他的文风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徐陵晚年,笃信佛学,拜师求法,其对 佛的认识,参悟也受到了多位法师的好评。 徐陵的交游的经历,使他的文学创作呈现了前后两期不同的变化。首先, 体裁更加多样。文学创作前期多为诗作,后期多骈文,这类应用文体涉及到多个 领域:表、移文、檄文、启、书、序、碑文、颂、铭、墓志、诏、文、策文、玺 书等。同时其作品题材丰富起来,后期创作融入了大量的佛学内容。第二,诗风 由前期的清新流丽,到后期的飘洒豪迈;文风也由前期的铺张扬厉,讲求词藻的 华美转变为后期的浑厚庄重,以论辩见长。第三,徐陵的交游还对他的文学观产 生了重要影响,由前期的力主新艳,认为形式重于内容,到后期的追求文质相宣, 为文要言之有物。 3 7 硕士学位论文 一著述类: 参考文献 1 ( 清) 吴兆宜笺注、徐文炳备考徐孝穆集 m 】长春:吉林出版社集团,2 0 0 5 2 ( 清) 严可均辑校全陈文【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8 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4 ( 唐) 姚思廉撰梁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5 ( 唐) 姚思廉撰陈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2 【6 】( 唐) 李延寿撰南史【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7 】( 唐) 李延寿撰北史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4 【8 】( 唐) 令狐德菜撰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1 【9 】( 唐) 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1 0 ( 唐) 释道宣撰广弘明集 m 】北京:线装书局,2 0 0 0 【1 1 】( 唐) 刘觫撰隋唐嘉话,【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9 【1 2 】( 清) 孙梅辑四六丛话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7 。 【1 3 】( 清)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8 【1 4 】( 清) 永珞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 】j 匕京:中华书局,1 9 8 0 【1 5 文i j 麟生著中国骈文史【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7 【1 6 1 3 三仲牮著魏晋南北朝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9 【1 7 】张翥著历史的庾信与庾信文学【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 9 8 9 【1 8 】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1 1 9 】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6 2 0 穆克宏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2 1 1 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6 【2 2 n 建江著北朝文学史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7 【2 3 胡怀德著齐梁文坛与四萧研究【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7 【2 4 1 王瑶著中古文学史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2 5 】刘跃进著玉台新咏研究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0 2 6 清李兆洛编,殷海国、殷海安校点骈体文钞【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 0 0 1 【2 7 普慧著南朝佛教与文学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2 8 周建渝著传统文学的现代批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徐陵创作与交游考论 【2 9 】石观海著宫体诗派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3 【3 | d 】徐宝余著庾信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0 3 【3 1 】高步瀛选注南北朝文举要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5 【3 2 】倪瑶撰庾子山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3 3 】张蕾著玉台新咏论稿【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7 二论文类: 【1 】樊荣徐孝穆年谱阴新乡师专学报,1 9 9 5 ,( 0 3 ) :1 1 9 【2 】周建瑜徐陵年谱【j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 9 9 7 ,( 3 ) 1 0 6 1 8 0 【3 】周建渝徐陵骈文初探 j 文学遗产,19 8 8 ,( 4 ) :3 4 - 4 1 【4 】江承华略论徐陵与李那书的文学思想叨福建师范大学学 报,19 9 8 ,( 4 ) :4 3 4 4 【5 】钟涛试论徐陵骈文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j 】柳州师专学报,1 9 9 9 ,( 6 ) :1 - 4 【6 1 文, j 九伟徐孝穆文集诸本之研究【j 】天中学刊,2 0 0 1 ,( 1 2 ) :4 4 - 4 8 【7 】吴功正南北朝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教育公众咨询方案
- 学校拼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38-2021 玉米产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活动1 策划方案巧编排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安徽版八年级上册-安徽版2018
- DB65T 4447-2021 羊粪有机肥机械化制作技术规范
- 农业绿色转型背景下2025年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报告
- 有关音乐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邮政综合考题题库及答案
- 城东科四考试题型及答案
- 第16课 我的“冬奥会”(三)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龙教版2018八年级上册-龙教版2018
- GB/T 3810.1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 GB/T 26567-2011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邦德法)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专利挖掘工作概述课件
- 癫痫的急救与护理课件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课件
- 【高等数学练习题】兰州交通大学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加速康复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课件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 大学植物学1细胞
- GB∕T 35320-2017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