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权威资料]_第1页
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权威资料]_第2页
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权威资料]_第3页
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权威资料]_第4页
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聊城站房使用情况谈铁路客运站的细节设计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铁路旅客运输追求的是让旅客安全、方便、舒适、快捷,铁路的客运站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方便旅客使用为目标在细节设计上尽善尽美,为旅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Abstract: It should reflect people-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for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tation, and try to perfect in detail design, providing safe and comfortable traveling environment for passengers.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设计细节 Key words: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design details U291.6 A 1006-4311( 2013) 09-0061-02 0 引言 聊城火 车站站房自 2012 年 1 月正式启用。聊城火车站设 4 台 11 线,旅客流线基本站台平进下出,中间站台上进下出,天桥进站,地道出站。站房总建筑面积 14950m2,南北长164.8m,东西宽 43.4m,共三层,总高度 28.35m。 聊城站客运设施改造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技术政策、规程、规范,建设组织管理规范,工程设计符合铁道部批复要求,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各项措施科学合理,工程安全质量可控,劳动、卫生、消防安全设施符合验收标准,地质灾害整治措施及建筑抗震设防按设计完成,设备安装及联合调试情况合格,各系 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检测合格。改造后的聊城站美观、大方,功能设施齐全、现代化程度高,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也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成为目前我局新建客运站建设质量水平较高的新客站之一。 自新客站启用以来,我们密切关注聊城站的使用情况。为使客站设计更完善,旅客使用更舒适,针对聊城站使用中存在的设计细节问题,提出铁路客运站设计细节上的建议,以使铁路客运站更适用。 1 房建方面有关问题 1.1 进站大厅 聊城站的进站大厅与车站广场约八米的高差,车站启用时恰逢冬季,过堂 风造成安检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候车室内温度也达不到设计标准。 铁路客运站进站大厅,为旅客频繁进出的场所,进站门开启频率高,设计中没有设置门斗。建议在中型以上的客运站,在进站厅设置门斗,一是能有效解决候车室保温节能问题,二是改善安检人员的工作环境,三是旅客进出站有序、流畅。为保证站房正立面协调,门斗不宜设在室外。建议今后设计考虑在室内增加,采取直进侧出,不设感应门。 1.2 设置充电室 目前,新建客站普遍配置电动保洁设备,所有设备均需要充电,建议在旅客视线外的合适位置设置充电室及保洁设备存 放场所,同时电力考虑用电容量。建议在站房一二层楼扶梯下设置充电间,并考虑地面进行防酸处理。 除了考虑车站设备充电外,要考虑旅客候车过程中的需求,应该在适当位置设置让旅客可以为手机、手提电脑等等充电的实际需要,方便旅客使用。 1.3 出站通道的封闭 出站口一要考虑车站无车状况下的车站封闭,二要考虑通道中的设施防冻问题,有效防风防雨防闲杂人员,目前已经出现出站通道卫生间水管冻裂的情况,建议设计出站口封闭们,保证站区安全。 1.4 用电负荷 除考虑车站生产用电外,应该预留服务设施的用 电负荷并留有余地,比如设置一处肯德鸡快餐的用电负荷,咖啡厅的用电负荷等等,考虑为旅客提供饮食等服务的设备用电。避免车站开通后再二次电力增容。 1.5 贵宾室设置操作间 贵宾室是车站接待贵宾的场所,需要配置相应的操作间,具备水、电条件,同时要有操作台。比如洗水果,加工简单用餐等台面。 1.6 旅客地道电梯防水问题 旅客地道的电梯,需要防水处理,保证在旅客地道渗水、灌水情况下电梯能正常使用。建议在电梯基坑附近设置渗水井,并具备强排水的功能。 目前设计中的旅客地道大都是全封闭通道,全 封闭通道不等于解决了渗水灌水问题,目前使用中的车站,存在着雨天地道进水的情况,没有解决好电梯放水问题,建议在电梯基坑相邻处,设置渗水坑,以防万一。地处沿海潮湿地区,旅客地道及电梯基坑还存在有冷凝水现象,设计要考虑沿海地区旅客地道干燥问题,配置相应的干燥设施。 1.7 天桥封闭及空间利用 对无站台柱雨棚的车站,由于设计标高较高,旅客天桥要进行全封闭,一是保证雨雪天气的旅客走行安全,二是孩子旅客抛散杂物,危及接触网的安全。考虑实际生产中的需求,在站台上要有助理值班员的场,建议旅客天桥下方统一进行封闭, 一是要保证站场协调的景观,二是解决生产需要的用房。 建议在天桥斜梯下方进行封闭,作为助理值班员值守、保洁用具存放房屋,并增设空调、上下水、通信、信息等设施。 1.8 上水设备 服务旅客创先争优,上水设施越来越重要,建议在选择上水设施时要考虑经久耐用,保证卫生,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充分考虑客车上水栓的经久耐用,采用新型智能自动上水设施,提高上水质量,减少跑冒漏。 1.9 站房工程与广场市政工程衔接问题 站房工程与站前广场市政工程应该同步实施,同步完成,同步使用。如不能同步实施,需 要设计单位与地方主管部门协调解决衔接问题。地方市政建设有下沉式广场,建议旅客出站地道直接从下沉广场出站,减少旅客上下次数。 1.10 职工间休室 各客运站区,大部分站都存在昼夜值班人员,更有一些车站在远离市区的地方,遇突发事件,车站要有人员到现场处理,要充分考虑职工的休息问题。设置间休室不少于男女各两处,满足值班人员及工作人员的间休。 1.11 垃圾站的设置 各客运站区设置垃圾收集及投放站,收集站区生活垃圾,保证有存放地点方便集中处理;是路网性垃圾投放站的车站要设计较专业的垃圾投放站,具备垃 圾收集、存放、处理及外运的功能。 2 客服系统有关问题 2.1 综控室及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日均发送旅客 3000人以上的客运车站,综控室的设置应该不小于 80 平方米,满足客服系统终端设备的摆放及站区监控电视墙的设置,是综控室真正成为车站客运生产组织的指挥中心。 车站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化的功能。将到发通告、综合显示、客运广播、旅客查询等系统在统一网络平台上构建,设置集中的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数据共享 及集中维护、监控、管理,统一客运组织、统一信息发布等功能。应实现的功能有: 通过与 CTC 或中心级系统的联网,获取本站的实时行车信息,更新本站数据库,实现行车信息的实时通告及动态预测。 通过与中心级系统的联网,获取本站的售检票信息,更新数据库,实现售检票信息的通告。 能够接收中心级系统对本站客运广播系统的控制命令,并按照要求控制本站的客运广播系统进行自动广播。 能够接收中心级系统对本站旅客查询系统的控制命令,并按照要求控制、更新本站的旅客查询系统。 能够根据用户的权限,实现对行车信息,作业信息的人 工修改与录入。 能够对各网络节点及整体性能全面、完整的网络监测、管理功能。 2.2 售票厅纵深问题及自动售票机的安装 在车站人流密集的时段,经常存在排队购票排到售票厅外的现象,特别是春运、暑运期间更明显。建议设计中尽可能延长售票厅的纵深长度。同时考虑自动售票机的安装位置,整体协调。建议自动售票机与人工售票窗口一字排列,嵌入式安装,避免旅客排队购票的人流交叉。 2.3 小区广播配置 目前,广播设备配置比较先进,小区广播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普遍,对处理突发事件效果明显,建议在旅客活动有每一个区域 都配置小区广播设备。考虑旅客进入站台候车、下车易发生突发事件,建议设计在每个站台、候车室、出站地道各区域配置小区广播设备。 2.4 进站引导屏 进站大厅为旅客集中的场所,从实际运用情况看,进站大屏的作用应该是让旅客快速找到自己候车的位置,因此建议进站大屏不设广告屏,主要用于醒目提示旅客的候车区域。可增加多视野、多角度的 LED 显示引导,方便旅客在各个位置上的观察与选择。 2.5 危险品检查仪 各客运站安检仪每站至少配置两台安检仪,满足设备六小时换机工作的要求,同时要配置安检门。 2.6 静态标识系统 给旅客提供人性化的导向服务,让旅客能够在站区清晰地识别所到车站标志信息, “ 整体布局、合理引导、明晰易辩、快速进出 ” ,是车站导向系统的设计目标。目前的静态标识系统,都是由建筑专业负责设计,建设单位也是房建专业组织施工。整个车站的引导标识,是由动态引导系统及静态标识系统组合而成,考虑到引导的完整性及科学合理性,建议动态引导及静态标识的设计,都交由信息专业设计,建设单位也由信息专业负责施工,确保整个系统完整合理设置,旅客实现自助服务。 2.7 不单独设置时钟系统 为了满足车站工作人 员和旅客的计时需要,要为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内的各子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钟信息,时钟系统应具备接收中心级系统对本站时钟系统进行控制的功能。考虑车站整体效果布局,建议在候车室、售票厅、进站检票口及出站检票口以及各站台时钟显示牌与综合显示屏合建,减少站区悬挂件,以免影响视觉效果。在公安、客运值班室、行包业务室等非旅客活动区域设时钟屏。 3 关于客运站区水的问题 关于客运站水的问题,包括用水及防水两个方面。 3.1 饮水间的设置 饮水间应单独设置,标示清晰醒目,与卫生间分设,严禁与卫生间 合设一处。设计要充分考虑在候车室二层设开水间的防渗漏措施,最好避开一层设置票据库、售票厅的位置避免伸缩缝处出现渗漏影响一层使用,给维修处理增加难度。 旅客用开水间,要方便单独设置醒目的标识。旅客取水处要考虑防溅、漏、烫,接水处要加防护水溅挡板,避免开水溅烫旅客,下水要通畅,让溢出的水能自然排放,避免在旅客活动区域形成积水,保持卫生环境。 3.2 洗手间、卫生间的水龙头 在旅客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开启频率高,故障率也比较高,感应式水龙头使用效果普遍不理想,不建议使用感应式。 3.3 防水问题 客运站经常出现顶棚漏水、墙体水渍等情况,这需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在保证防止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上下水的设计应该尽可能错开旅客活动区域设计,二是站区排水与市政排水连接畅通。特别是旅客使用的卫生间,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素质参差不齐,要从设计细节上下功夫,从物理硬件上能有效防止旅客向卫生间抛弃杂物,堵塞下水道。 3.4 客运站台用水问题 客运站站台特别是非基本站台,必须要有上下水条件,一是值班作业职工用水,二是保证卫生保洁用水。 总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在注重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前题下 ,更需要从设计细节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把旅客使用方便和旅客的自助式服务放在首位,让客运站不仅仅是好看,更是要好用。 参考文献: 1杨琳 .高速铁路客运站服务流程分析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0. 2田健康 .铁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04. 3王磊,周雪梅,杨晓光 .城市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设计研究 J.上海公路, 2003/S1. 阅读相关文档 :基于工程建设全 过程的造价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会理县城关镇古城保护修缮工程管理实施建议 独柱墩连续箱梁桥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分析 缸体铸件材料缩松缺陷的解决及硬度的改善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振动测速法在潜油电泵机组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研究 基于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