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试论内蒙辽冀相邻地区商周时期的石构墓葬.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y8 6 3 9 9 l 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地区随葬 品和葬制的演变特征,将内蒙古东南部、辽宁两部、河北北部三个区 域的石构墓葬做分期和年代推断,并与周边地区相关文化遗存相比 较。提出: l 、各区的石构墓葬反映厂各自文化的发展变化,自有特点和演 变轨迹。 2 、内蒙古东南地区石构墓葬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代表之一,它 反映了该文化的发展方向。此地区石构墓葬可分为板石型和块石型, 较多出现木葬具痕迹。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包括青铜短剑、刀、 斧、戈、镞、镜、牌饰及车马具等。青铜短剑以銎柄式短剑为主,兼 有短茎式、匕首式铜剑。纹饰以写实为主,尤以写实动物纹为大宗, 几何纹次之。陶器较少,为夹砂红陶或红褐陶,陶质疏松,火候低, 器类仅罐、钵。 3 、辽宁西部石构墓葬应是异于夏家店l 层文化的。种独立的文 化,但又受到来自夏家店上层文化因素的影响。此地区石构墓葬除喀 左和尚沟m 1 0 为板石块石型外,其余均为块石型石构墓葬,有木葬 具痕迹的少。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器形有青铜短剑、月、斧、戈、 镞、铜镜、铜牌及车马具等。青铜短剑形制单一,仅有短茎式或t 形柄曲刃剑。其纹饰多以三角纹、曲尺纹、方格纹等几何纹饰为主, 主要装饰在铜斧身上半部、刀柄部、铜镜及镜形饰背面或正面外围等。 陶器为夹砂褐陶或泥质灰陶,器类有罐、鼎、盆、壶等。 4 、河北北部石构墓葬,其文化是有别于燕山山地含直刃匕酋 青铜短剑遗存的,从文化内涵l 看,应属于夏家店 二层文化。此地区 石构墓葬为板石型石构墓葬,即石板构筑的箱式石构墓葬。唐山小官 庄石构墓葬年代较早,随葬品少,以陶罐为主,兼有陶鬲;但其它石 构墓葬则出现铜坠等装饰品以及锛、凿、削刀、器盖、铜墩等铜器。 从文化面貌上看,还足不完全同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石构墓葬,故 做单独分区。 5 、根据现有材料,各地区石构墓葬与同墓地的土坑墓,具有相 同的文化面貌,为同一文化属性。 6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石构墓葬所属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吸收 r 商周之际北方草原地区文化凶素,受到了来自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 影响,同时对燕j j 山地含亢刃匕首式青铜短剑遗存产生一定影响。另 一方面,辽西地区石构墓葬所属的文化则受到,来自夏家店上层文 化的深远影响,主要是短茎式、t 字形铜柄剑传至辽河流域。 关键词石构墓葬,分区分期,青铜短剑 a b s t r a c t t h i st h e s i si n q u i r e si n t om es t o n e c o n s t r u c t e dt o m b si nm e s o u t h e a s to f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t h ew e s t e r np a r to fl i a o n i n ga n dt h e n o r t h e m p a r t o fh e b e i a c c o r d i n g t o r e g i o n d i v i s i o n a n d p e r i o d d i v i s i o n ,a n dc o m p a r n gw 汕m es u n 叭m d i n gr e l a t e dc u l t w a l r e l i c s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i t e m si nt h et o m b sa n dt h e s y s t e mo f 觚e r a l ,i nt h ew a yo ft ) r p i c a la r c h a e o l o g ya n dc u l t l 】r a l f a c t o ra n a l y s i s 1 t h es t o n e c o n s 仃u c t e dt o m b si nv a r i o u sa r e a sr e n e c tt h e d e v e l o p m e ma 1 1 dc h a n g eo fm e i rc u l t u r e ,m e i rf b a t u r ea n dt l e i r t r a c ko fr e v o l u t i o n 2 t h es t o n et o n l b si nm es o u t l l e a s to fi 柚e rm o n g o l i ar e p r e s e n tt h e c u r eo f t h eu p p e rc l a s si nx i 旬i a d i a n ,a i l dr e f l e c t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 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t o n et o m b s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s 够1 e s s l d b s t o n et o m b sa n db l o c ks t o n et o m b s w i t l lw o o d e nc o f h n si n m o s to n e s t h ei t e m si nt h et o m b sa r em a i n l yb r o n z e 3 t h es t o n et o m b si nt h ew e s t e mp a r to fl i a o n i n ga r es u p p o s e dt o b ea ni n d e p e n d e n tc u l t u r ed i f f b r e n t 丹o mt 1 1 ec u l t u r eo fu p p e rc l a s s i nx i a o j i a d i a l l ,b u ti n n u e n c e db yt h ef i a c t o ro ft h el a t t e r t h es t o n e t o m b so f h e s h a l l g g o u m 10i nk a z u oa r es l a b s t o n ea i l d b l o c k - s t o n et o m b s 。w h i l et h er e s ts t o n et o m b si n t h i sa r e aa r e b e l o n g i n gt ob l o c k - s t o n et o m b s w o o d e nc o f f i n sa r es e l d o ms e e n i nt 1 e s et o m b s 4 t h ec u l t u r er e p r e s e n t e db yt h es t o n et o m b si nt h en o n h e mp a no f h e b e i ,w h i c hd i f 五:r f r o mt h eo n ew i t hb r o n z ed a g g e r si nt h e m o u m a i na r e ao fy a n s h a n s h o u l db ec l a s s i f i e dt ot h ec u l t u r eo f t h eu p p e rc l a s si nx i a j i a d i a n 矗i o mt l l ec u l t u r a lc o r u l o t a t i o n t h e t o m b si nt l l i sa r e aa r es l a b s t o n eo n e sw h i c ha r eb u i l tb ys t o n e sa i l d 1 0 0 k sl i k eab o x 5 a c c o r d i n gt o 也ec u r r e mi n f o m a t i o n ,t l l es t o n et o m b sh a v e 也e i d e n t i c a lc u l t l 】r a lf b 咖r ea n dc u l t l l r a la _ t t r i b u t ew i n lt h ed u s to n e s i nt h es a l n ea r e a 6 t h ec u l t u eo ft l l eu p p e rc l a s si nx i a j i a d i a l la b s o r b e dt h ec u l t u r a l f a c t o r sf r o mt 1 1 en o n l l e mg r a s s l a n dd 面n gt 1 1 ep e r i o do fs h a i l ga n d z h o ud y n a s 吼i n n u e n c e db yt h eb m n z ec u l t u r e 筋mm em a i n l a j l d , a n da 虢c tt h er e l i c sw i t hb r o n z e d a g g e r s 主n 也em o u n t a i na r e ao f y - a n s h a n o nt h eo t l l e rh a n d ,t l l ec u l t u r er 印r e s e n t e db yt h es t o n e t o m b si nt h ew e s t e mp a r to fl i a o n i n gi sd e e p l ya f f e c t e db yt h e c u l t u r eo f u p p e rc l a s si nx i a o j i a o d i a n k e y w o r d s :s t o n e - c o n s 讯j c t e dt o m b s , r e g i o n - d i v i s i o na n dp e r i o d d i v i s i o n , b r o n z e - d a g g e r s 绪论 东北地区石构墓葬遗存分布地域比较广,特别是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交 界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在邻近的冀东北部部分地区也有石构墓葬遗存的分布。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作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主要分布区,此地区石构墓葬的研 究将对于探讨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有关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而与之相邻的辽宁西 部地区的石构墓葬遗存则呈现出既相似又有别于夏家店上层文化不同的文化风 貌,其文化归属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河北北部石构墓葬随葬器物较少,仅作参考 研究。 一、石构墓葬的定名与分类 石构墓葬作为一种墓葬形式,在我国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地区广泛存在, 时代早晚不一,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以致研究者对其定名和分类也 不尽相同。 在东北地区,石构墓葬就有石棺墓、石椁墓、石板墓、石棚墓、石盖墓、积 石墓等各种不同叫法。本文所讨论的石构墓葬,主要是指商周时期内蒙古辽冀相 邻地区的石棺墓和石椁墓。 二、石构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概述 自2 0 世纪三十年代起,内蒙古辽冀相邻地区就不断有石构墓葬的发现,对 于这类遗存的文化内涵、性质及年代等问题,学术界也不断有人做过探讨。下面 将石构墓葬遗存的发现与研究进行概述。 ( 一) 调查发掘概述 1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 ( 1 ) 1 9 3 3 年,满蒙学术调查团在赤峰、朝阳、凌源一带调查,并在赤峰发 现3 座石构墓葬1 。 ( 2 ) 1 9 3 5 年,东亚考古学会的滨田耕作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的三个地点发 掘2 6 座石棺墓,同年黑田原次在此地再次发掘4 座石构墓葬2 。 ( 3 ) 1 9 5 6 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赤峰红山后进行教学实习,在车 道南面的高地上,即日本人称为c 、b 区之间,清理了6 座石构墓葬3 。 ( 4 ) 1 9 5 8 年,在宁城南山根遗址东部,调查发现1 座石构墓葬4 。 ( 5 ) 1 9 6 0 年,在赤峰夏家店遗址进行发掘,共1 0 座石构墓葬5 。 1 转引郑大宁:中国末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植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固丰十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2 0 0 2 年。原载于八幡一郎:热河省北部先史时代遗迹及遗物( 第一次满蒙学术调查研究团 报告第六部第_ 二三编) ,1 9 4 0 年。 2 转引郑大宁: 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酬 究所2 0 0 2 年。原载于滨山耕作水野清:赤峰红山后( 东砸考古学会从刊甲种第六册) ,1 9 3 8 年 ( 1 j 文) 。 吕遵谔:内蒙古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 9 5 8 年第3 期。 4 李逸友: 内蒙昭乌达盟出土的斜器调查,考古1 9 5 9 年第6 期。 2 ( 6 ) 1 9 6 1 年,在宁城南山根遗址( 第1 、1 i 地点) 发掘9 座石构墓葬6 。 ( 7 ) 1 9 6 3 年,对宁城南山根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发现2 座石构墓葬( 编为 1 0 1 、1 0 2 号墓) 7 。 ( 8 ) 7 0 年代中未至8 0 年代初,发现清理宁城天巨泉m 7 3 0 1 、孙家沟m 7 3 7 1 、 粱家营子m 8 0 7 1 、小黑石沟m 8 0 6 1 、瓦房中m 7 9 1 、汐子北山嘴m 7 5 0 l 等石构 墓葬8 。 ( 9 ) 1 9 8 5 年,在宁城小黑石沟调查清理一座石构墓葬9 。 ( 1 0 ) 1 9 8 7 年,在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发掘石构墓葬一座1 0 。 ( 1 1 ) 1 9 9 6 年,在宁城小黑石沟清理一座大型石构墓葬。 ( 1 2 ) 在奈曼旗青龙山发现一座石构墓葬”。 2 、辽宁西部地区: ( 1 ) 1 9 5 8 年,在朝阳十二台营子对已被发现的三座石构墓葬,进行清理工 作”。 ( 2 ) 1 9 6 6 年,在喀左南洞沟对已被发现的一座石构墓葬进行清理工作h 。 ( 3 ) 1 9 7 3 年,在朝阳本头沟调查发现一座石构墓葬”。 ( 4 ) 1 9 7 4 年,在建平石砬山调查发现两座石构墓葬“。 ( 5 ) 1 9 7 6 年发现,1 9 7 8 年现场调查,在凌源三官甸发现石构墓葬7 。 ( 6 ) 1 9 7 7 年,在喀左县市政园林处发现清理石构墓葬一座”。 ( 7 ) 1 9 7 7 年,在北票市何家沟发现一座石构墓葬伸。 ( 8 ) 1 9 7 9 年,对喀左和尚沟墓地进行试掘,共试掘四个点,2 2 座墓葬( 包 括1 座石构墓葬) ”。 ( 9 ) 1 9 7 9 年,在凌源县五道河子清理墓葬l1 座,其中m 5 为石构墓葬2 1 。 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发掘队: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 9 6 1 年 第2 期;内蒙古赤峰药干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 9 7 4 年第l 期。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 9 7 5 年第l 期。 7 辽十省昭鸟达盟文物丁作站、中围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宁城县南山根的石椁墓,考古 学报1 9 7 3 年第2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t 佧队:内蒙古宁城县南山根l 号石拧墓, 考古1 9 8 1 年第4 期。 8 宁城县文化馆、中国杜会科学院考古系东北考古专业:宁城县新发现的夏家店l 层文化墓葬及其相关 遗物的研究,文物资料丛刊( 9 ) ,文物j 版杜,1 9 8 5 年。 9 赤峰市博物馆项春松、宁城县文物管理所李义:宁城小黑石沟石桴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1 9 9 5 年第5 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龙头山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 报,考古1 9 9 1 年第8 期。 “干夫方:宁城打击盗掘古墓犯罪获重大成果, 中国文物报1 9 9 6 年1 2 月1 5 阿。 ”姜延华、敖秉全t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发现曲刃青铜短劐墓, 北方文物】9 9 7 年第4 期。 ”术贵:辽宁朝阳卜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考古学报1 9 6 0 年第l 期。 ”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考古1 9 7 7 年第6 期。 ”靳枫毅:朝阳地区发现的剑柄端加重器及其相关遗物,考古1 9 8 3 年第2 期。 ”建平县文化馆、朝阳地区博物馆:辽宁建半县的青铜时代墓葬及相关遗物,考古1 9 8 3 年第8 期。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凌源县三官甸青铜短剑墓,考古1 9 8 5 年第2 期。 ”付宗德、陈莉: 辽宁喀左县h 1 士战国 | 物,考古1 9 8 8 年第7 期。 ”靳枫毅:朝m 地区发现的剑柄端加重器及其相关遗物,考古1 9 8 3 年第2 期。 2 0 辽宁省义物考古研究所、喀左县博物馆: 略左和尚淘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 9 3 9 年第2 期。 3 在建平大拉罕沟发现一座石构墓葬2 2 。 在建平炮手营子发现石构墓葬。 在朝阳小波赤发现一座石构墓葬“。 3 、河北北部地区: ( 1 ) 1 9 2 7 年,桑志华( e l i c e n t ) 到内蒙古东部调查并在围场东家营子发 掘了5 座石构墓葬,而以日文刊登报告”。 ( 2 ) 1 9 5 2 年,在唐山小官庄发掘了6 座石构墓葬”。 ( 3 ) 1 9 6 5 年,对平泉东南沟黄窝予山、北大面山等两处石构墓葬墓地进行 发掘,共发现1 1 座墓葬( 包括石盖土坑墓3 座,土坑墓2 座) ”。 ( 4 ) 1 9 9 0 年5 月,在丰宁土城镇调查发现牛圈子粱石构墓葬群和东沟道下 石构墓葬群”。 ( 二) 研究概述 l 、关于石构墓葬的分区、分期与年代的研究 靳枫毅2 9 将东北地区含曲刃青铜短剑的文化遗存分为辽西地区、沈阳地区、 辽东地区、吉长地区,并将各区分期确认文化性质。在探讨辽西地区时,提出两 个文化类型,即南山根类型和十二台营子类型,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一、二、 三期遗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曲刃青铜短剑的型式发展规律:认为a 型即 曲刃銎柄式青铜短剑经历了一个由较长到较短、由单曲刃到双曲刃、由无格到有 格的过程;b 型即曲刃短茎式青铜短剑以剑身为标准分为七式,按剑柄质地有四 种,其中t 字形铜剑柄可分为八式。研究者对青铜短剑发展规律的研究,对本文 分期标准中青铜短剑的演变规律的把握具有借鉴意义。 翟德芳3 0 将北方地区青铜短剑分为西中东三群,西群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伊克 昭盟至山西线;东群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及吉林省吉长地区;中群则以内蒙古昭 乌达盟为中心,向北分布至呼伦贝尔盟东部,向东至辽西建平、喀左一线,向南 达河北承德地区。其中东群( 以双侧曲刃、柱脊短茎、附加丁字形铜柄为特征) 以剑身为标准划分阶段,中群( 以曲刃、身柄连铸、柱脊、剑身大多无血槽和节 2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县五道河子战国墓发掘简报, 文物1 9 8 9 年第2 期。 2 2 建平县文物管理所李殿福:建平孤山子、榆树林子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 9 9 1 年第2 期。 2 3 建甲县文物管理所车殿福:建平孤山了、榆树林了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 9 9 1 年第2 期。 “朝| f | 虎城区文管所张静、田子义、李递升:朝阳小波赤青铜短剑墓,辽海文物学刊1 9 9 3 年第2 期。 2 5 转引郑人宁:中国东北地区青制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十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2 0 0 2 年。 2 6 安志敏:唐山石棺墓及其相关的遗物考古学报第七册1 9 5 4 年。 ”河北省博物馆、义物管理处:河北平泉东南淘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考古1 9 7 7 年第1 期。 2 8 河北省文物研究新:河北丰宁十城镇石棺蓥调查,河北省考古论集1 2 7 一1 3 2 爽。东方版杜 1 9 9 8 年。 2 9 靳枫毅:论中国东北地区含曲刃青甜n 】短剑的文化遗存( 上) ( 下) ,考古学撤1 9 8 2 年第4 期、 1 9 8 3 年第1 期。 如翟德芳: 中国北方地区青铜短剑分群研究,考古学报1 9 8 8 年第2 期。 4 年年年 5 8 1鳃i; o 1 2; 尖为特征) 分为銎柄类和兽柄类两种。这为石构墓葬以青铜短剑为分期标准的探 讨提供了线索。 翟德芳”将东北地区石构墓葬遗存分为四大群,即吉长地区、延吉地区、辽 西冀北地区、辽东半岛地区,并推断其年代,但没有做分期研究。其中在探讨辽 西、冀东北地区石构墓葬时,提出唐山小官庄石构墓葬遗存的年代应早于商未; 赤峰红山后石构墓葬遗存的年代处于春秋时代,有部分石构墓葬的年代要早到西 周纪年的范围内;河北平泉东南沟石构墓葬的年代定在西周末或春秋初;朝阳十 二台营子石构墓葬的年代定为春秋早中期;另外赤峰夏家店、宁城南山根的石构 墓葬年代定为春秋中晚期。研究者没有对区域内石构墓葬进行分期,缺乏整体把 握。 朱永刚”通过对曲刃短剑演变序列的分析,将大小凌河流域含曲刃短剑遗存 的墓葬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包括出土曲刃短剑的石构墓葬。这对本文进行辽西 地区石构墓葬的分期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胡金华3 3 主要是对河北地区已发表石构墓葬进行分析研究,分为河北北部地 区和河北中西部地区两个部分。其中在探讨河北北部石构墓葬时,认为除唐山小 官庄石构墓葬的时代较早外,其余多为春秋时期。关于河北北部地区石构墓葬的 年代推断,有待进一步探讨。 刘国祥3 4 通过对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试图完善夏家店上层 文化的发展序列。其中包括通过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石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如短 剑、镞、刀、斧的演变序列分析,将石构墓葬在内的出土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 的主要单位进行分期断代。这将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石构墓葬的分期提供参考。 刘国祥3 5 在探讨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东部相邻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时,提出了 以十二台营子石构墓葬为代表的“十二台营子文化”。根据青铜短剑形制的演变, 参考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分期标准,将十二台营子文化的青铜器分为四期,并 推断其年代。这将有助于本文进行辽宁蘑部地区石构墓葬的分期。 郑大宁3 6 将东北地区石构墓葬遗存划分为四个分布区域,即老哈河流域地区 ( 赤峰地区) 、大小凌河流域地区( 朝阳地区) 、辽河中下流域地区( 辽东地区) 、 松花江中上流地区( 吉林地区) 。通过相关遗址的地层关系和石构墓葬出土的銎 柄式青铜短剑演变序列的分析,将老哈河流域地区( 赤峰地区) 石构墓葬划分为 四期,年代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通过石构墓葬出土的曲刃短剑演变序列分析, 参考与之共存中原式铜器研究成果,将大小凌河流域地区( 朝阳地区) 石构墓葬 划分为五期,年代从西周中期到战国早、中期。研究者提供了石构墓葬分期断代 “翟德芳:关于东北地区石棺墓遗存的几个问题,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书社,1 9 9 1 年。 此朱永刚:大小凌河流域含曲刃短剑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 内蒙古考古文集( 一) ,中 国人百科争书出版社,1 9 9 7 年。 胡台华: 河北地区石构墓葬制的初步研究,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丰十,1 9 9 8 年。 j 4 刘国祥:夏家店j :层文化的青铜器研究考古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刘同祥: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研究,考古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m 郑大中: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 0 0 2 年。 的方法,但分期依据比较单一:老哈河流域地区石构墓葬出土的器柄式青铜短剑 并不多,如果仅以銎柄式青铜短剑作为分期依据,那么石构墓葬年代关系的确定 就不够准确。另外,具体石构墓葬的年代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从以上研究情况来看,石构墓葬的研究都是在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标 准器物演变规律的研究也基本一致。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分期问题:一是分期依 据单一,尚需要全面考虑石构墓葬的随葬器物:二是有些石构墓葬的年代推定仍 需要进一步探讨。 2 、关于石构墓葬文化属性的研究 总的来看,研究者都将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石构墓葬作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代 表之一,认为其文化性质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不容置疑的。这样,石构墓葬文 化属性研究的分歧就是辽宁西部石构墓葬的文化性质是否是夏家店上层文化,主 要有三种观点: ( 1 ) 认为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一种类型。 靳枫毅7 把夏家店上层文化划分为三个类型,其中包括南部的十二台营子类 型。该文化类型以朝阳十二台营子石构墓葬为代表,以含单纯的曲刃短茎式青铜 短剑为主要特征之一,装饰品中的多钮铜镜也是颇具特色的器物。 郭大顺”将夏家店上层文化划分为两个地方类型,其中包括大小凌河流域的 “凌河类型”,通过分析文化特征,认为该类型与“南山根类型”共同点是主要 的,视为一个文化的两区域类型为宜。 ( 2 ) 认为有别于夏家店上层文化,应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 乌恩3 9 通过对青铜短剑不同类型的分析,认为应将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丁字形 铜柄曲刃剑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加以区分。两者不同在于;短剑类型有差异;装饰 品风格迥然不同;器物纹饰不同。 朱永刚4 。通过文化遗存的分析,认为銎柄式和短茎式短剑分属不同的短剑系 统,而且各自的青铜器群也大相径庭,陶器器形也不同,因此,大小凌河流域含 曲刃短剑遗存与夏家店上层文化有明显区别,不应纳入其分布范围。 翟德芳引通过分析两者陶器、青铜器的不同。认为以十二台营子墓葬为代表 的这一文化类型与夏家店上层文化有较大区别。 刘国祥4 2 在探讨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东部相邻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时,通过分 析十二台营子墓葬等地出土的青铜器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在器形、器类、纹 盯靳枫毅:夏家店l 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 9 s 7 年第2 期。 ”郭火顺: 西辽州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中国考古学会第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 9 8 5 年。 坤马恩:关于我国北方的青铜短剑,考古1 9 7 8 年第5 期。 4 0 朱永刚: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 一) ,文物j 版社,1 9 8 7 年。 4 。翟德芳: 试论夏家店 :层文化的青铜器, 内蒙古文物考古论集,中国大百科伞书出版社,1 9 9 4 年。 4 2 刘国祥: 夏家店i :层文化的青铜器研究,考古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6 饰上的区别,以及葬俗、陶器陶系的不同,提出了以十二台营子石构墓葬为代表 的“十二二台营子文化”。 郑大宁4 3 通过对大小凌河流域石构墓葬的分期研究,认为该遗存应从夏家店 上层文化的范围中区分出柬,翅j 定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区别在于青铜短剑形制、 青铜刀斧的纹样、马具形制、多钮铜镜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 ( 3 ) 认为以往划定的凌河类型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属于不同文化类型,可区 分为两种类型:“和尚沟类型”和“十二台营子类型”。 此看法以韩嘉谷“为代表,认为目前归入凌河类型的遗存应包括“和尚沟类 型”和“十二台营子类型”,这两个类型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属于不同系统,它们 之间的区别是青铜短剑,夏家店上层文化多使用銎首剑,“和尚沟类型”和“十 二台营子类型”都使用曲刃剑。但“和尚沟类型”和“十二台营子类型”渊源不 同,文化面貌也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陶器群一类以侈沿罐、敛口钵、带把钵构 成,一类以叠唇罐、高领壶构成,不能看作同一文化类型。 3 、关于石构墓葬类型的研究 在东北地区,石构墓葬类型虽有石棺墓、石椁墓、石板墓等不同名称,但对 石构墓葬具体形制的研究不多。主要有: 郑大宁4 5 按石材的形状和构筑方法上的差异,把东北地区石棺墓葬分为板石 型、块石型、石椁型三种类型,并分为若干式别。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带副棺与 不带副棺石棺墓的早晚关系、板石型石棺墓与块石型石棺墓的早晚关系等问题, 并推断各类型墓葬的年代,进而揭示墓葬形制的演变序列。 翟德芳4 6 将东北地区石棺墓遗存分为两类,即板石立砌和块石垒砌,探讨了 带副棺与不带副棺石棺墓的早晚关系、板石型石棺墓与块石型石棺墓的早晚关系 等问题,认为块石型石棺墓是承袭板石型石棺墓而形成的。 上述关于石构墓葬类型划分的标准,是根据石材特点和营建方式来确定的, 但对于石椁墓概念及其使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关键在于发掘材料中是否 能够确认存在着“本棺”与“石椁”之分。 4 、关于石构墓葬源流问题的研究 翟德芳4 7 在探讨东北地区石构墓葬起源时认为:从东北各地石构墓葬遗存所 表现出来的文化面貌的不一致来看,其起源也可能是多元的,不应将其归入单一 的起源;现阶段如果要追朔目前看来是最早的辽西、冀东北地区石构墓葬的来源 4 3 酃入宁: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 0 0 2 年, “韩嘉爷:从军都由东周墓谈山戎、胡、东胡的考古学文化归属内蒙古文物考古史集中周火 订科牟= 书i “版 ,1 9 9 4 年。 4 5 郑丈宁: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 0 0 2 年。 4 6 翟德芳:关于东北地区石棺墓遗存的几个问题,东北亚历史与文化,辽沈郴让1 9 9 1 年。 毒7 程德芳: 关于东北地区石棺墓遗存的几个问题,东北疆历史与文化,辽沈箝社1 9 9 1 年。 7 还是很困难的。在探讨石构墓葬发展去向时,认为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点,但总 的趋势都是走向衰落:由石板类型的石构墓葬到石块类型的石构墓葬,由叠砌整 齐到堆放散乱,而到秦汉之际则基本为新的葬具形式所取代。可见,研究者是从 石构墓葬类型着手,通过研究石构墓葬类型的演变,来探讨源流问题:认为目前 探讨来源问题还是困难,某些考古发现仅能提供线索。 胡金华4 8 认为我国石构墓葬不仅种类繁多,有时相同类型石构墓葬的特点也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笼统地说其起源于某地,似缺乏足够证据。石构墓葬分 布广泛,但在各个地区几乎都可找出各自的早期发展线索,如东北有辽西红山文 化牛河梁积石冢群、阜新胡头沟等。可见,研究者认为各地区有着各自早期发展 的线索。 郑大宁4 9 通过对辽东地区石构墓葬遗存与积石冢、石棚墓、大石盖墓、洞穴 墓等其他墓制进行分析及比较研究,探讨石构墓葬的来源和其他墓制之间渊源关 系等问题。通过对墓葬结构、葬俗、文化内涵尤其是随葬器物等方面类比分析, 表明辽东地区石构墓葬与其它墓制间在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其文 化性质的相异性更加明显。尤其是依据墓葬结构来分析,显示出不同墓制之间具 有多层次的影响关系,但其发展阶段却是同步的。可见,研究者从石构墓葬不同 墓制着手,通过文化内涵的比较,认为各墓制发展是同步的,其间相互影响。 杨楠5 0 主要通过对商周时期东北与东南地区石构墓葬的类型及遗物等方面 的对比分析,认为两地之间不存在着文化渊源关系。 郑绍宗鲋提出了长城地带中石构墓葬与土坑墓交错分布的现象,认为它反映 的葬制习俗只能说他们是不同氏族部落集居区所使用的不同墓地,并不影响其文 化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一部分氏族部落的迁徒而使葬具有了变化。 可见研究者认为不同墓葬形制反映了一致的文化属性,只是不同人使用而已。 从以上研究来看,关于本地区石构墓葬源流问题,大家的研究角度、研究方 法各不相同,虽有了起源应是多元的共识,但没有具体统一的认识,需要进一步 探讨。 5 、关于石构墓葬相关文化的族属问题 族属问题主要是根据古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作大致地推断。虽 然各学者进行了探讨,但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既有材料本身的缺陷,也有个 人理解的不同,大体上有以下两类观点: ( 1 ) 夏家店上层文化足东胡文化。 靳枫毅5 2 根据资料,从考古发现联系古史记载,并结合体质人类学的鉴定与 研究成果。认为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应是历史上的东胡文化。 4 8 胡金f # :河北地区石构墓葬制的初步研究,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 9 9 8 年。 铂郑大宁: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 0 0 2 年。 ”杨楠:中国东北1 j 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考古与文物1 9 9 8 年第5 期。 5 。郑绍东:中国k 城地带石棺墓之研究,文物春秋,1 9 9 3 年第2 期。 ”靳枫毅:夏家店卜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 9 8 7 年第2 期, 8 佟柱臣5 3 则通过青铜短剑的研究来确定其族属。他提出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所 代表的东胡青铜短剑以銎柄式青铜短剑和曲刃短茎式青铜短剑为代表;山戎的遗 存主要发现于燕山和军都山一带,山戎族使用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 ( 2 )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山戎文化。 朱永刚5 4 通过对文献史料的分析,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应是山戎活动留 下的。 林法5 5 首先提出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东胡文化的说法需重新考虑,大小凌河地 区的“十二台营子类型”也不可能是东胡遗存;然后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山戎 遗存。 郑绍宗5 6 通过分析山戎古国的地理位置、山戎文化和山戎之盛衰。提出了考 古学上发现于滦河、潮白河、老哈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应即山戎民族的文化, 大凌河、辽河中游的以曲刃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一组文化遗物应是东胡民族文 化。 韩嘉谷5 7 通过对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发展脉络、分布格局和变易更迭过程的分 析,认为山戎遗存是夏家店上层文化,而东胡的活动中心主要在辽西。 翟德芳5 8 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确定为山戎较妥当。 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 石构墓葬的分期断代不一致; ( 2 ) 石构墓葬的文化属性存在分歧; ( 3 ) 石构墓葬形制的研究有待深入; ( 4 ) 缺乏石构墓葬与土坑墓的比较研究 ( 5 ) 石构墓葬源流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三、本文研究方法和目标 ( 一) 研究方法 1 、运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分区分期研究; 2 、运用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石构墓葬的随葬品、结构形式、葬式 作分类比较,与土坑墓随葬器物作对比分析,并与相关地区文化遗存相联系,探 讨其文化属性及其与相关考古学文化或遗存的关系。 “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朝鲜北部青铜短剑的研究,文物2 0 0 1 年第8 期。 ”朱水刚: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初步酬究,考古学文化论集( 一) ,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 “韩法:幻是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 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空集第1 7 4 1 8 1 页,知识版社 1 9 9 6 年。 9 郑绍宗:山戎民族及其文化考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社会性质的研究,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 论会论文集第1 8 7 一1 9 3 页,知识版社,1 9 9 6 年。 “韩熹谷:从军都山东周墓淡山戎、胡、东胡的考古学文化归属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人 百科牟书出版社,1 9 9 4 年。 姥臻德芳:试论夏家店卜层文化的青铜器内蒙古文物考古论集,中周大百科全档;l 版礼,1 9 9 4 年。 ( 二) 研究目标 1 、通过随葬器物的分析,弄清所探讨空间范围内石构墓葬的分期及年代关 系。 2 、通过对石构墓葬的随葬品、构筑方式、葬式等分析,全面了解各区域这 类遗存的文化内涵,并在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弄清它们之间的文化关系,确 定其文化属性。 3 、具体分析石构墓葬的构筑方式、葬式等方面,探讨石构墓葬的葬制与葬 俗。 4 、通过两者随葬器物的分析,将石构墓葬与土坑墓作比较研究。 5 、通过石构墓葬随葬器物与相关地区文化遗存相比较分析,探讨与相关考 古学文化或遗存的关系,为石构墓葬的源流问题作尝试性研究。 第一章内蒙辽冀相邻地区石构墓葬的分区、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内蒙辽冀相邻地区石构墓葬的分布及特征 一个民族习俗的形成、文化的发展都会受到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 约,内蒙古辽冀相邻地区石构墓葬的分布及特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就有很大 的关系:长期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带的人们由于经常与石头打交道,久而久之对石 材由熟悉到应用,用石材来埋葬死人,便形成了石构墓葬;同时石构墓葬的分布 也多在山地丘陵地带,这也正是人们识石用石的具体体现。 一、自然地理特征 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西有七老图山,东有努鲁儿虎山,两山中间河流众多,由 北向南依次为,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以及支流英金河、坤都河、孟克河、教来河 等。 辽宁西部地区为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 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有大、小凌河发源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 南由海拔1 0 0 0 米向3 0 0 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南部形成海拔5 0 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接,此间为辽鹾走廊。西部山区丘陵面积约4 2 万平方公 罩,占全省2 9 ”。 河北北部地区主要为燕山山地,伊逊河、滦河流域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其中。 二、分布及特征 就石构墓葬分布来看,具有以下特征: ( 1 ) 从整个东北地区来看,石构墓葬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交界地区 分布最为密集。 ( 2 ) 从本区域内部来看,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石构墓葬群主要分布在山坡 及山顶一带,多是在山坡上埋葬;辽宁西部地区的石构墓葬主要在山坡脚下的台 地上:河北北部地区的石构墓葬主要分布在低缓的黄土坡和朝阳的台地上。 ( 3 ) 从小区域看,尤其是以七老图山南端与努鲁儿虎山西南端之间的宁城 县地区为集中分布区。同时有些墓地内部石构墓葬与土坑墓错落分布。 5 9 方晓林主编、辽宁年鉴编辑韶:辽宁年鉴2 0 0 4 ,第3 8 页,辽中年鉴编袋部,2 0 0 4 年。 1 1 第二节分区、分期与年代 根据前面所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石构墓葬的分布及特征,结合各类石构墓葬 随葬品的基本面貌和墓制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内蒙古东南部地区、辽宁谣部 地区、河北北部地区三个文化小区。 一、内蒙古东南部地区 本地区的石构墓葬主要分布于老哈河、英金河至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老哈 河与大凌河中上游之间一带,主要包括赤峰、宁城等市县,尤其是以七老图山南 端与努鲁儿虎山西南端之间的宁城县地区为集中分布区。具体分布如图一。 图一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石构墓葬分布图 1 龙头山m l2 小黑石沟m 8 0 6 13 夏家店4 南山根5 ,j 、黑石沟m 8 5 0 l 6 汐子北山嘴m 7 5 0 17 瓦房中m 7 9 18 梁家营子m 8 0 7 19 天巨泉m 7 3 0 1 l o 红山后1 1 孙家沟m 7 3 7 1 ( 一) 关于本地区石构墓葬的分期及相关文化分期,前人已作过相关研究: l 、郑大宁”在分析有关遗址地层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銎柄式青铜短剑演 变序列的分析,将本地区石构墓葬分为四期: 第一期以龙头山m 1 为代表,年代推定为西周早期; 第二期以赤峰夏家店石构墓葬为代表,另外红山后a 区墓葬“、宁城小黑石 沟m 8 0 6 l 归入此期,年代推定为西周中期; 第三期以宁城南山根石构墓葬为代表,红山后d 区墓葬、汐子北山嘴m 7 5 0 1 、 瓦房中m 7 9 1 、天巨泉m 7 3 0 1 、梁家营子m 8 0 7 1 、小黑石沟m 8 5 0 1 归入此期, 年代推定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6 0 郑人宁: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打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古研究所 2 0 0 2 年。 6 1 1 9 3 5 年6 月臼奉人滨田耕作在红山后发掘时将车道南的山坡由西向东分为a 、c 、b 三个区域;另外黑 l i j 原次等在同年1 0 月在车道北d 区附近又发掘了四座墓葬。( 吕遵谔:内蒙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 考古学报1 9 5 8 年第3 期) 第四期以建平石砬山m 7 4 1 、m 7 4 2 石构墓葬为代表,年代推断为春秋中期。 2 、刘国祥6 2 从地层依据、主要器类的演变序列、器类组合关系等方面分析, 将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进行分期断代( 以下只列出石构墓葬有关的分期结果) : 第一组以龙头山m l 为代表,年代推定为西周中期早段; 第四组以宁城小黑石沟m 8 0 6 1 为代表,同期还有赤峰夏家店石构墓葬,年 代推断为西周晚期早段; 第五组以宁城南山根m 1 0 1 、小黑石沟m 8 5 0 1 为代表,同期还有南山根 m 1 0 2 、东区石构墓葬6 3 、汐子北山嘴m 7 5 0 1 、瓦房中m 7 9 1 、天巨泉m 7 3 0 l 、梁 家营子m 8 0 7 1 、建平石砬山m 7 4 1 、m 7 4 2 ,年代推断为西周晚期晚段到春秋早 期; 第六组包括红山后石构墓葬,年代推断为春秋中期早段; 第八组以宁城孙家沟m 7 3 7 1 为代表,年代推断为春秋晚期。 可见,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是赤峰红山后石构墓葬的年代问题:二是建 平石砬山m 7 4 1 、m 7 4 2 的年代问题6 4 ;三是宁城孙家沟m 7 3 7 1 的年代问题。这 些问题将在后面的分期断代中作探讨。 ( 二) 根据年代推断,依据主要器物的演变序列、器物组合关系,试做以下 分析: 1 、年代推断 ( 1 ) 克什克腾旗龙头山m 1 所出青铜短剑,其特征明显早于翁牛特旗大泡 子墓葬”出土短剑,应是銎柄式短剑的早期形式,与之共存的长方形铜斧同典型 的商式斧比较接近,推断龙头山m 1 的年代应接近于晚商,或不晚于西周早期6 6 。 另参考m 1 棺板的碳十四测定年代数据( 树轮校正距今3 2 4 0 + 1 5 0 年) ”,龙头山 m 1 年代约相当于西周早期。 ( 2 ) 关于宁城南山根m 1 0 l 的年代,其共存的周代铜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类似的铜器与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6 8 、洛阳中州路一、二期墓6 9 中的铜器有相似 的特点,m 1 0 1 的年代应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7 0 。 啦刘国样: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研究, 考古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这里的“东区石构墓葬”实际是指1 9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栀子炒焦炮制技术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中遗产继承补充条款
- 夫妻双方共同债务承担及房产过户补充协议范本
- 《个性化定制离婚协议模板: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
-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待岗及薪酬保障协议
- 竞业限制及保密协议范本:离职员工竞业限制细则
- 离职员工竞业限制协议及违约责任认定范本
- 高端设备研发成果保密及技术转移合同模板
-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环境质量担保书
- 精美的古风课件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讲座
- 设计后续服务管理办法
- 政府单位消防培训课件
- 培训部门介绍
- 2025至2030中国预测性维护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全国省市电子表格
- 施工工地用水管理制度
- 电脑组装教学课件
- 乌饭叶干燥色素萃取及应用特性的多维度探究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24-2025学年习作:小小动物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