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i 内容摘要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标志, 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知 识产权。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文明古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丰富。随着农 业的现代化转型,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产品地 理标志对中国农民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够重 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在实践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商标权等权利冲突凸显, 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管理混乱,因而没能很好的发挥我国这一长项造福于农。本文试图 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国际和国内保护的现状,找 出我国目前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在借鉴国际组织和发达国 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的构想。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基本理论, 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为 切入点,阐明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和保护意义。其次,通过评述巴黎公约 、 马 德里协定 、 里斯本协定及 trips 协定等国际条约中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规定和 法国、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指出了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现行立 法的不足以及同国际保护要求的差距。再次,通过分析评述专门法保护模式、反不正当 竞争法保护模式和商标法保护模式这三种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优劣, 并结合我国 悠久的历史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丰富的特点,指出专门法保护模式才是适合我国 国情的睿智之选。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 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的法律构想。 关键词:农产品地理标志 trips 协定 保护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ii abstract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 special trademark identifying the originatio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the traditional civilized great nation, our country has the rich resources i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long with agricultural modernized reforming,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cting all the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chinese farmers. in our country, the legisla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incomplete for our government takes no accou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result in conflicts between the rights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rademark in the practice of law. as a result, we do not strengthen the role of the rich resources i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practice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tection both in china and the world, and find out the gap and problem existing on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a basis of general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legislative conception applicable to china on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tection by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rticle firstly 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ttaching the importance on the concep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n clarifying the a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condly, the article pound out the legislative deficiency and gap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commentating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paris convention, madrid agreement, lisbon agreement and the trips agreement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uch a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s. thirdly, by analyzing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the advantages and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disadvantages of model as the pattern of special laws, 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 protected mode and trademark protection mode, and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ong-history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resource-rich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 conclude that the mode of special law is the best choic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finally, by describing legislative status of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ointing out the inadequacies of chinas current legal system, we make legal concept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ips protect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 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 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 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 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 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 署名单位仍然 为河北经贸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 使用)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1 引 言 我国疆域辽阔,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孕育了数不胜数的名优特产。这些名优特产,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 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不仅能够传 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经 济发展。正如郑成思先生面对入世后的国际大背景所敏锐指出的那样, “地理标志有可 能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中的长项之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专利、版权等 知识产权领域,我国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06 年 5 月,我国现 已登记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有 500 多个,其中有 480 多个是农产品,占 95%。可以说, 地理标志是与“三农”最密切的知识产权。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对于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另外,茶叶和中药等与地理来 源相关联的产品大多享有国际声誉,是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宝贵资源。加强对农产 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突破发达国家垄断知识产 权的局面。 但是我国目前在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地理 标志保护的立法起步晚,存在立法零星分散、可操作性不强、规定不合理等缺陷,与有 关国际条约的要求和发达国家较完备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制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另一 方面,积极发展地理标志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如何借鉴国 外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建设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笔 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2 第 1 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概述 1.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与特征 为更深入探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 我们有必要首先要明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 念及其法律特征。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地理标志的下位概念,所以要分析农产品地理标 志的概念,前提是界定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的概念。以下对此作一探讨。 1.1.1 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的概念 1.1.1 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的概念 (1)农产品在本文的含义 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 初级产品及初级加工品。具体包括种植、饲养、采集、编织、加工以及捕捞、狩猎等产 业的产品。这部分产品种类复杂、品种繁多,主要有粮食、油料、木材、肉、蛋、奶、 棉、麻、烟、茧、茶、糖、畜产品、水产品、蔬菜、花卉、果品、干菜、干果、食用菌、 中药材、土特产品以及野生动植物原料等。 和农产品相关的概念有以下几个: 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过的 这类产品。 初级农产品包括谷物、油脂、农业原料、畜禽及产品、林产品、渔产品、 海产品、蔬菜、瓜果和花卉等产品。 初级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是指必须经过某些加工环节才能食用、使用或 储存的加工品,如消毒奶、分割肉、冷冻肉、食用油、饲料等。 名优农产品。名优农产品是指由生产者志愿申请,经有关地方部门初审,经权威 机构根据相关规定程序,认定生产的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显著、质量好、市场占有率 高,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有品牌、有明确标识的农产品。 转基因农产品。转基因农产品是指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即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些生物的基因上,进而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农产品。 我们在本文探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时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和名优产品为研究 对象。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3 (2)地理标志的概念 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 与 贸 易 有 关 的 知 识 产 权 协 议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简称 trips)协议第 22 条第 1 款规定为: “其标志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或来源于该 地域中的地区或某地方,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有关” 。 2001 年修改后的商标法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该法第 16 条第 2 款规定: “前 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 该商品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者其他特征, 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可以说,上述两者的规定基本是 一致的。为明晰地理标志的概念,笔者剖析如下: 地理标志是一种标记、指示,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其主要功能在于使消费 者能区分来源于某原产地的商品与来源于其他地区的同种商品, 从而为消费者选择购买 商品提供信息。 地理标志是一种由地理名称所构成的标志, 作为一种表明 “来源于何处” 的标志, 地理标志自然与地理名称密不可分,此处的地理名称指实际存在的地理名称,而不是主 观臆造的。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如“中国茶叶” 、 “瑞士手表” ,也可以是某特定 地区的名称,如“贵州茅台” 、 “山西老陈醋” 、 “迁西板栗”等。 地理标志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地理名称和商品通用名称构成,如“浏 阳花炮” 、 “泸州老窖” ;二是由纯地理名称构成,如“香槟”( champagne ),既是法国 一个省名,又是产于该省的一种起泡白葡萄酒的标志。 地理标志是一种表明商品的特定品质决定于原产地的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的区别 性标志。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别性标志,其更为重要的功能在于提示消费者该商品因源 自何处而具有的特定品质。具体说来,标示着地理标志的商品质量、信誉以及特定的品 质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也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其中,自然 因素是指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天然物种等;人文因素是指原产地特有的产品生 产工艺、流程、配方等。 1.1.2 与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1.1.2 与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由于对地理标志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们还没有就其概念取得一致的认识。有学 者认为: “ 地理标志是协议中提出的应给予保护的又一商业标记,这一标记又称为原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4 产地标记” 。 也有学者认为: “地理标志是用来表示产品或服务来源名称的标一记或符 号,任何产品都有特定的产地,产品产地与产品质量或声誉之间存在一种联系,根 据商品产地与商品声誉和质量之间的不同关系,地理标志可分为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 称” 。 “货源标志或产地名称,是以地理标志为依托而设定的一项识别性权利” 。还有 学者认为: “地理标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地理标志包括原产地和出产地(甚至 可以说产地本身就包括原产地),狭义上的地理标志仅指原产地。 ” 更有学者指出: “如此划分不但没有划清地理标志与原产地、产地之间界限,反而 会陷入新的迷茫” 。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有关地理标志的概念还很模糊,为解决概念 上的混乱,更深入地了解地理标志,完善地理标志制度,以下笔者基于个人认识对相关 概念作一辨析: (1)地理标志与商标 地理标志与商标都是表示商品来源的识别性标记, 两者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 会与商业利益,都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两者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属性不同。商标权属于一种个体性权利,商标权的权利主 体是特定的,权利只属于商标注册人,一般为某一特定的企业和某个具体的自然人;地 理标志是一种集体性权利, 是基于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或该区域的劳动者集体智慧而形 成的,其权利主体是某一地域内的众人。商标权具有独占性与排他性,他人不经商标所 有人许可,不得在同类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和类似的商标;而地理 标志不具有专有性、独占性,它不是归属于某一特定的主体,而是属于某特定商品特定 区域的所有符合要求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 两者的构成要素不同。地理标志的构成要素是叙述性文字,其构成的一般要求是 “地理名称十商品名称” ,因而构成较为简单;而商标的构成要素呈多样化且较为复杂, 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三维标志构成,甚至是颜色的组合等等。 两者的保护期限不同。注册商标享有保护期,商标的注册有效期为十年,十年 期满后可以续展,续展的次数不受限制。可是,一旦不续展,这种商标就会流入公共领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p216. 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p266. 吴汉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p472. 孔祥俊.wto 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运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p192. 李冬梅、徐秀霞.trips 协议关于地理标志的保护及我国的立法对策.国际经济法论文集c. 2002.p843.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5 域,不再受到法律的专有保护,任何人均可使用之。由于很多地理标志都与传统、文化、 历史紧密相关,因而地理标志具有永续性,不受时间的限制。 两者权利的可转让性不同。商标可被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地理标志不具有转 让性,任何企业和个人均不得转让。因为转让地理标志可造成商品地域来源的混淆。 两者的保护方式不同。 现行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更多地是从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出发,所以其保护方式是“禁” ,即更多地是以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经济法加以规范, 而商标的保护则落实在私法方面,其保护方式是“行禁并行” ,即以商标法为核心加以 保护,同时辅以竞争法、产品质量等经济法加以保护。 除上述外,二者还有一些不同:商标使产品或服务人格化,而地理标志标示出产品 的来源;商标的发展与人的创造有关,而法律却限制了一国创造新地理标志的可能性; 地理标志与地质、人文、气候和其他因素相关联,品质与产地的来源需要多年的积累, 商标却无此要求; 商标可用于一切商品和服务上, 地理标志一般用于农产品和相关产品。 (2)地理标志与货源标记 货源标记(indication of source)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货源标记泛指商品 的出处,不强调其是否与商品与服务的特定的品质与质量的关系。货源标记的概念首先 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中,该公约在列举其保护对象时,采用了“货源标记或原产地 名称”的表达方式,其第 1 条第 2 款规定: “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专利、实用型式、 外型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及制止不正当竞争。 ” 狭义的货源标记是用来表示商品出处的标志,是表示商品于特定的国家、地区、地方所 生产、制造或加工而使用的区别标志,也称为“产地标记” 。狭义的货源标记通常与产 品质量,特定品质无任何关系,只是用以表示商品来自某一国家或者地区。例如“中国 制造” , “北京制造” , “日本制造”等。此概念首先出现在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 册里斯本协定(lisbon agreement for the protections of origin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中,该公约第一次对货源标记(indication of source) 和原产地名称(appellation of origin)作了分别表述。本文所指货源标记取其狭义, 从狭义角度来看,货源标记与地理标志存在着以下区别: 标示地域范围不同,地理标志往往标示某一个地区,范围小而且具体;货源标记 则以一个国家或地方行政区域为主要标示,范围大而且泛。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6 地理标志标示着商品具有特定的质量和声誉; 而货源标记与商品的质量声誉或其 特定的品质无任何直接联系。 适用产品的范围不同,地理标志更多地用于天然产品或农产品;货源标记则可标 示任何性质的产品。 用途不同,地理标志标示着商品的特定质量与信誉,有助于消费者更准确地寻找 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切合点,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从而带来企业巨大的经济 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货源标记则主要用于确定关税,外贸管理,执行海关边 境措施等。 (3)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 原产地名称同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原产地名称是一种泛指,用以表明商品 的出处,不强调与商品的特定的品质与质量的关系,包括狭义的货源标记和地理标志。 如此界定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 1 条第 2 款中,公约采取了“货源标记或 原产地名称”的平行表达方式,如此表达使公约把原产地名称的界定与货源标记等同起 来。狭义的原产地名称,是表示商品的产出地并表示与某种地理条件或传统技术有关的 区别标志。根据 1958 年缔结的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的里斯本协定第 2 条 规定: “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名称,用于标识某商品来源于此并完 全或主要因其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产生的品质和特征。 ” 例如 “贵州茅台酒” , “西湖龙井茶” , “金华火腿”等。在商品上使用原产地名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原 产地名称是确实存在的地理名称, 而不是臆造的、 虚构的地名; 原产地名称的使用人, 是该产地利用相同自然条件、采用相同传统工艺的生产经营者;原产地名称所附着的 商品是驰名的地方特产,在原产地以外的广大地域范围内为公众所知晓。 对照 trips 协议第 22 条对地理标志的界定,笔者认为,狭义的原产地名称与地理 标志涵义相同,它们之间是被继承与继承的关系。而广义的原产地名称与地理标志之间 则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因此有学者将原产地名称等同于地理标志的说法值得商榷。 1.1.3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1.1.3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个概念出现于 2007 年 12 月 25 日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 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该办法将农产品地理标志表述为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 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 农产品标志。(此处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7 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地理标志的一种,它具有地理标志的所有特征,也有自己的独 特的特征,它既是一个质量标志,也是一个地理标志。正是基于两点,“农产品地理标 志”的典型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独到的品质。并非任何地域内的农产品都是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于当地的 这种产品必须因其上好的质量、独特的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当然所有 的农产品都具备一定的品质, 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求其标注的农产品必须具有其他同类农 产品所不具备的特定的品质、特征。这些特定的品质、特征可以是某些可以以感官如味 觉、视觉、嗅觉感觉到的独特之处,也可以是一些量化的指标,含有哪些成分。如龙井 茶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钾、钙、镁、锰等 11 种矿物质。而声誉则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指 标, 任何农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声誉, 地理标志农产品要求的这种声誉必须是广为流传的, 如果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为人所知,这种产品是不能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保护。 (2)在特定的地域范围生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最早起源于法国,而法国 又是主要基于对葡萄酒产地的保护而制定了原产地名称保护法, 虽然 trips 协议地理标 志的定义中对商品起作用的因素己经由地域中的自然因素扩展到特定地区人的因素, 比 如手工艺、传统、声誉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含义中对商品起决定 或主要作用的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文因素, 都必需存在于一定的、 不可变更的地域内。 (3)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农产品只有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规模生产才能成为农业部 所规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从而按照有关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规定给与特别保护。如果该 农产品只在很小的规模内生产,这种农产品就不能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保护。 (4)农产品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唯一对象。与其他地理标志保护的对象相比,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比较窄,他保护的对象仅仅是农产品。 (5)自然地理因素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产品的品质和特点主要 是由产地之内的自然地理因素决定的,这里的自然地理因素是指产地内的环境、气候、 土质、水源、物种以及天然原料等。人文因素是指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技术、传统配方 或秘诀等。人文因素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影响不大。这正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其他类地 理标志的主要区分标准。 (6)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用于初级农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之上。初级农产品和初加 工农产品对地理环境、气候、土质、水源、物种等因素有着紧密地依赖关系,这些因素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8 决定着农产品的特质,离开特定的地域,就生产不出具有这种品质的农产品。而深加工 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加工技术、生产工艺,几乎不受任何地理因素的约束,所 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适用于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 (7)主体非单一性。既然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起决定作用的是地域,在一片土地上一 般情况下不可能只存在着一个单一主体,所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主体就不会像商标、专 利或著作权一样是由个体享有,而是由在特定地域上生产该类商品的所有人共有,涉及 到一个群体。 (8)不可转让性。农产品地理标志包含了商品的优良品质、声誉,并为生产者带来 利益,但是这种利益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 ,而是“地” ,明确地说是特定 地方上所有的人,这项权利跟随着土地,离开这片地域的人即失去权利,迁入地域的人 即拥有权利。它的拥有不是由权利主体是否转让的意志决定,而是由主体是否在此地域 内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9)无时间限制性。专利、商标或著作权出于对人类知识共享,促进经济发展以及 主体人生寿命等方面的考虑都为权利人规定了一定的享有权利的时间限制。 但是农产品 地理标志由于主体并不固定,并且所包含的商品品质、声誉等理论上讲是随着地域的存 在永存的,因此,并无必要规定权利的时间限制。 (10)弱独占和排他性。农产品地理标志权人所拥有的,是陈述其商品来源的真实状 态,和对他人提供虚假表述商品来源地侵犯自己相关利益提出异议的权利。除此之外, 它没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传统知识产权中所特有的许可使用权、转让权,它的 独占性和排他性较弱, 法律不是只保护最先提出权利的人, 而且是保护在此地域范围内, 具有同类商品经营权的所有的人。 1.2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评价与保护意义 1.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评价 1.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评价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记,其功能表现为: (1)识别功能:农产品地理标志构成中必有地理因素,因此,它可以使消费者更容 易区分不同地域的同类商品。 (2)品质保证功能:农产品地理标志用以标示商品源自何处,而且由于该地域特定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9 的地理环境影响,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该农产品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具有特定 的品质。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既可以表示商品的来源,也可以表示商品的特定品质。 (3)广告促销功能: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商品的特定品质相联系,它的使用会在消费者 的心目中形成较稳定的品牌形象,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选。因此,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 市场销售的份额划分起着一定的作用,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 产。 (4)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组织能力功能: “农产品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的农 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是在某个地理标志下有几个龙头企业, 每个龙头企业有自己独立 的商标,形成农产品加工的多龙头带动机制。因此,这种模式比较好地将政府资源(地 理标志)、企业资源(商标)和农户资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化组合起来,是个具有强 大生命力的模式。 我国农业生产以农户为主,不具备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条件,很难参与国内外市场 竞争。农产品地理标志将分散的农户以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连 接到市场,建立农户可以分享生产和销售整个利益的市场。 (5)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功能:虽然地理标志的注册人要求是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资 格的机构, 但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受益主体是广人农民。 因此, 而对农民增收困难的现实, 利用地理标志,将广大农户连接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是个值得发展的路 子。据国家工商局统计,目前从全国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已经获得地理标志注册的农产 品收购价格普遍上涨了。 1.2.2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 1.2.2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 (1)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对于记载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具有历史意义 中国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特色品质农产品的丰富性。农产品地理 标志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国家和区域的重要农业资源,具有人文和产 业双重价值。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特定的地域为基础,反映了 地域与产品之间历史的、地理的和其他独有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做好农产品地理标 志工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记载和保存。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满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防止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丢失,已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和 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开始意识到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可以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和管理好农产品地理标志与保护国家历史文物具有同等的意义。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10 (2)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能够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对与许多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 后,对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保护和管理好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地理标 志已成为当务之急。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能 够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价格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扩大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出 口。近些年,中国提出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农业经济发展方略, “一村一品”是农产 品地理标志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些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和不可复制性,并且具有特色的农 业传统。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已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代名词或 名片。比如,烟台市烟台苹果,莱阳市莱阳梨等。 (3)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能够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对特色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地理标志农产品大都是民族精品、名品、优品,是人和自然相互结 合的产物,具有高知名度、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显著特征。通过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可以 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总之,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是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的客观需要, 也是合理利用与保存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的现实要求,更是新时期促进 农业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实施品牌管理战略,有利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形成地域品牌,不仅可以提高农民进入 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的增加农 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 有重要意义。 工商行政总局,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工作的通知.工商行政管理j.2005,12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11 第 2 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考察 2.1 有关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国际条约 2.1.1巴黎公约对货源标志或原产地名称的保护 2.1.1巴黎公约对货源标志或原产地名称的保护 (1) 巴黎公约对原产地名称或货源标志的保护 巴黎公约是最早签订的有关保护专利、商标等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它是顺应当时 人们普遍希望在国际上建立世界范围内的协调各国工业产权法律的强烈要求而签订的。 巴黎公约签订于 1883 年 3 月 20 日,并于 1884 年 7 月 7 日生效,开创了知识产权国际 保护的新局面。我国于 1985 年 3 月 19 日正式加入该公约,适用 1967 年斯德哥尔摩文 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按照 trips 协定的规定,wto 的成员国即使不是巴黎公 约的缔约国,也必须遵守巴黎公约的实质性规定,这样使公约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知识产权与工业产权公约,巴黎公约不仅对专利、商标等的保护 作了具体规定, 后来还应法国等一些国家的要求, 对货源标志及原产地名称进行了保护。 该公约最早提出对原产地名称进行保护, 其在第 1 条明确将原产地名称纳入工业产权的 保护范围,同时第 10 条又从“禁止”的角度对原产地名称进行了保护。公约要求各个 成员国对直接或间接使用虚假的原产地名称或货源标志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禁 止或扣押这些使用虚假产地名称的商品。第 10 条之 2 就不正当竞争作了规定,1958 年 增加了第 10 条之 2 第 3 款。该款规定成员国应当禁止在经营商业中使用让公众对商品 的性质、制造方法、特点、用途或数量易于产生误解的标识或说明。总体来说,巴黎公 约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按照第 10 条之 2 的精神即反不正当竞争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的。 例如,一种产自英国的香肠标有“法国” ,则他人就可以适用公约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规 定,提出“这样一个令人误解的说明将构成不公平竞争,并且对法国这一来源标志 构成了侵权” 。 (2) 巴黎公约对货源标志或原产地名称保护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对地理标志进行了较低水平的保护。第一,它对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志的 美克拉克.w.莱克特.自鹰译.地理标记与原产地名称.中华商标j.第 5 期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12 定义及何谓原产地名称及货源标志都没有做出规定;第二,1958 年增加的第 10 条之 2 第三款规定成员国应当禁止在经营商业中使用让公众对商品的性质、制造方法、特点、 用途或数量易于产生误解的标志或说明。 当时, 在提案中没有 “特点”(characteristics) 一词,而是“来源” (the origin) 。在美国的推动下才改成“特点” ,这种变化直接导 致巴黎公约仅阻止假冒原产地名称的商品进口, 而对含有误导和易于误导消费者的原产 地名称的商品不予适用。这严重限制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水平。 其次,欧洲国家与美国在保护地理标志问题上的分歧出现端倪。欧洲一些国家如法 国很早就制定了保护本国原产地产品的法律。因为欧洲有许多具有特色的知名产品,如 苏格兰威士忌、芬兰的奶酪,这些国家在国内制定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试图以国际公约 的形式促使地理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保护,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国家利益。而美国与欧 洲国家正相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历史较短,许多来自于欧洲的移民将从欧洲带来的 产品在美国加工并使用原来的名称销售。比如,来自法国香槟地区的移民将该地的葡萄 酒带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销售,现在如果按欧盟一些国家保护地理标志的规定,美 国的加里福尼亚洲所有以香槟命名的葡萄酒都必须更名, 这对制造商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打击。而按照美国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的规定, “香槟”一词在美国早已成为产品的通 用名称,其不会误导消费者,也不具有商标的识别功能,因此不被保护,葡萄酒制造商 可以随便使用。类似香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倘若按照欧盟的要求提高对地理标志的 保护,必然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因此,欧洲国家和美国在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上的争议 从未停止。 巴黎公约对原产地名称的规定十分简略,并且缺乏有效的强制手段对其进行保护, 需要在各国的国内法中进行补充。然而,公约的规定对原产地名称的保护仍然具有很重 要的意义。已是在十九世纪末世界贸易开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签订的,对国际上出现的 假冒、虚假原产地名称做出限制,促使各成员国通过各种手段保护本国的原产地名称, 防止国际贸易中的侵权行为。 2.1.2马德里协定对货源标志的保护 2.1.2马德里协定对货源标志的保护 为了有效制止非法使用产地标志的问题,根据巴黎公约的要求,1891 年法国、 比利时等国家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签署了马德里协定该协定 。协定缔结以后,经过 1911 年华盛顿会议, 1925 年海牙会议, 1934 年伦敦会议和 1958 年里斯本会议的讨论和 修改,分别形成了 1911 年华盛顿文本,1925 年海牙文本,1934 年伦敦文本和 1958 年 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13 里斯本文本。另外,1967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没有一对协定本身进行修改,但通过了一个 “1967 年斯德哥尔摩补充文本” ,主要涉及协定本身以及补充文本的程序及适用等有关 问题。截止 2003 年 10 月 15 日,已有 33 个国家参加了该协定。该协定的宗旨是,在协 定缔约国之间, 对产地标志术语假冒或者可能引起产地误认的商品, 在进口时可以扣押, 或者在国内扣押,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以保护贸易,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国际间的 商业道德。 ” 它要求缔约国既要防止使用虚假产地标志问题,又要制止使用具有欺骗性 的产地标志。 该协定第一条规定: 任何带有虚假或者欺骗性标记并由此而将成员国或者其所属地 区标为产品来源地的产品向成员国进口时都应予以扣押。第三条规定:销售商可以将其 名称或者地址标在经销的外国产品上,但是须同时标明产品的生产国、生产地或者其他 适当的说明来避免消费者对产品来源发生误会。第三条之二规定:成员国有义务禁止在 与产品的展览、销售或者供货有关的过程中使用可能使公众对货源发生误解的标记。第 四条规定:各成员国法院有权对有关的名称进行裁判,确定其是否成为通用名称而不再 受到公约的保护。但是,用于酒类产品上的地区名称则不在审查之列。这等于说酒类产 地名称只要在原属国受到保护便无条件地在各成员国获得保护。 “这一例外规定的起因 在于主持制定该协定的法国拥有许多成功的酒类产地名称, 这种对不同产品区别对待的 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国家对该协定的兴趣” 。 从以上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