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1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2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3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4页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专家访谈法等方法 查阅前人关于健康教育的定 义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文献 通过对体育负责人 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调查 探讨了高 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开设的意义 分析了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 现状 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教师师资的现状 总结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存在的 问题 提出解决的对策 为我国高中开设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本 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开设的意义包括 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 模块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够促进 教师体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拓展教师的健康教育内容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使学生掌 握体育健康教育知识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 的终身体育意识 2 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是 第一 教学开设的学时大多数都 在 18 学时以下 没有满足课程标准的规定 第二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对学生身体健 康和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而涉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安全知识以及疾病与预防 等知识的内容较少 教师较注重传统教学资源的利用 三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传统 的班级授课为主 教师在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 演示法和问答法 而对新形式的问题探究法及小群体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较少 第四 对学生健康知识的评价主要采用健康知识测验的形式 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教学 持基本满意态度 通过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 学生在心理健康 健康知识水平 的掌握和安全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第五 教学安排主要是各个学校遇上阴 天 下雨等情况时改上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课 教学主要以行政班为编班方式 班级 规模主要是 30 60 人 学生的成绩管理方式不一 无统一管理标准 3 目前 我国高中学生所使用的 体育与健康 教材版本主要是由人民教育出版 社出版的 高中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 必修 全一册 其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学生 需要 4 我国高中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的储备主要来自于教师成为教师之前的学习 大多数教师没有参加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 ii 5 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专业体育课健康教 育模块教学的教师 教师健康教育培训不足 教学学时达不到规定标准 教学安排随 意化 缺乏专业的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教材 课程资源利用较少 6 针对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的对策 第一 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师资建设 培训专业的体育健康教育教师 制定教师体 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健康知识的培训 考核和监督制度 第二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编写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知识的教材 第三 要重视对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评价和督导 关键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体育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模块教学 iii abstract the dissertation by means of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literatures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s searches the previous defini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of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analyzes status of teaching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the teachers of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summarizes the problem of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measures proposed solution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odules through surveys the head of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countermeasure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meets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can promote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xpansion of the content of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skills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s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improves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and cultivate lifelong awareness of students 2 status of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including first the teaching hours offered by most of the following 18 hours did not meet th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second focuses more on teaching students good health and student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volved in knowledge safety knowledg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content and less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modules focused on tradi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use of resources new teaching resources to be developed third the main form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based instruction few schools teaching placement with the organization of men and women while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in the use of teaching and group teaching to be strengthened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use of teaching module teaching methods are lecture method demonstration method and question and answer method but the issue of new forms of inquiry approach and small group learning methods such as iv using less fourth health education modules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clude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 health knowledge test us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knowledge of students who basically satisfied with the attitude of learning attitude their interest in the classroom health knowledge content of higher learning initiative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modules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health and security knowledge mastery of know how etc has improved greatly fifth the teaching arrangements in all schools met mainly cloudy rain and other situations to change the 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 modules teaching the main class for the placement of administrative methods class size is 30 60 people primarily student achievement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ways no uniform management standards 3 at present used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sports and health textbook version mainly by the people s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mpulsory all one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adjustment sports knowledge in four areas in line with student needs 4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imarily from the reserves of knowledge as a teacher of teachers before the study most teachers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health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frequency of most of the time in a year or two years above 5 teaching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major problems lack of professional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alth education and inadequate training of teachers teaching hours less than the required standard free of teaching arrangement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teaching materials curriculum resources using less 6 view of the module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health education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sponses first the emphasis on build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teacher education training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sports the sports and health service teacher v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cluded in the serie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second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hysical needs of students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materials modul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to enhanc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actively develop the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ware thir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hysical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module teaching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 health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physiology health module teaching a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论文所用方法 手段及数据 材料真实可靠 研究工作是在导师 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 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首 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 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1 前言 1 1 选题依据 1 1 1 健康教育模块是高中体育课必修内容 2003年我国实行高中课程改革 其中普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 验稿 中规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 球类项目 体操类项 目 水上或冰雪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 新兴运动类项目 健康教育专题等 七个系列组成 在高中三年中 学生必须修满11个必修学分 其中田径和健康教 育专题被设为必修课 各占1学分 18学时 各校可以相对集中安排 也可以有 计划地分散安排 或用集中安排与分散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专题的教 学 但最好在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完成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 施的过程中 各校可采取讲授与实践 参观等 如参观健康教育展览或戒毒所等 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 健康教育专题是学生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提高 高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生理 心理 社会适应和认知能力共同发展的必要手段 它是融合了体育 生理 心理 卫生保健 环境 社会 安全 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协调发展的一种认知教育 普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将体育课的目标分为5个领 域 运动参与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 标 其中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就占了三个 即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 和社会适应目标 可见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1 2 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健康知 识缺乏 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自 1985 年以来由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卫生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第 5 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其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大 中 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 水平持续下降 2005 年与 2000 年的调查结果对比 7 18 岁汉族城男 城女 乡男 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 285 毫升 303 毫升 237 毫升 259 毫 升 19 22 岁汉族城男 城女 乡男 乡女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 160 毫升 238 毫升 161 毫升 225 毫升 速度 爆发力 力量耐力 耐力素质水平进一 步下降 如 2005 年与 2000 年相比 汉族学生 50 米跑成绩除少数年龄组无变化 1 普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2 以外 有约 87 的年龄组出现下降 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视不同年龄 性别组而 定 7 12 岁男女生为 50 米 8 往返跑 13 22 岁大中学男生为 1000 米跑 女 生为 800 米跑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 2005 年与 2000 年相比 7 12 岁城市男女 生的 50 米 8 往返跑成绩 分别平均下降 2 3 秒 1 3 秒 乡村男女生分别平均 下降 2 7 秒 2 9 秒 13 18 岁 19 22 岁城乡男生 1000 米跑成绩平均下降 12 4 秒 13 8 秒与 11 9 秒 9 7 秒 13 18 岁 19 22 岁城乡女生 800 米跑成绩分 别平均下降 10 3 秒 12 6 与 9 2 秒 9 8 秒 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 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 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 高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 黄金期 他们正处于长身体 长知识的时期 求知欲强 模仿能力强 学习压力大 高中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2009 年 5 月 4 日浙江二个高中女生服毒自杀 2009 年 12 月 1 日 济南一高中生跳楼自杀 年仅 16 岁 湖北高三朱某 上吊自杀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 杀身亡 其年龄大多是 15 岁左右的高中生 自杀率逐年上升 年龄低龄化等问 题 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度思考 面对这些自杀事件 是什么让这些正处于花季 的少男少女们选择自杀呢 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做事易冲动 面对压力不 知如何缓解 社会 家庭的不和谐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这些都是心理不健 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中小学学生经常缺乏锻炼 身体健康状况连年下降 学习压力过大 心 理承受能力下降 心理素质差 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普遍存在 研究 表明 这些现象与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有关系 中小学学生健康知识亟待提高 因此 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融合了体育 生理 心理 卫生保健 环境 社会 安全 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协调发展的一种认知 教育 它是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必要手 段 1 1 3 在实践层面 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3 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 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按照普 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要求安排课时 据第一线教师反映 我国现阶段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学时达不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的 规定 许多学校体育课遇上下雪 下雨的天气或场地不够用时 室外无法进行体 育教学时 才考虑改上体育健康教育专题课 有时还要为其他主干课程 让路 甚至随便被任何考试学科挤占 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有计划 有组织编写的教育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 正确的认知能力 而现在许多学校 教师把体育健康教育课看成是一种负担 不 1 教育部关于 2005 年全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教体艺 2006 3 号 3 知道该讲什么 教什么 有的教师还叫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这些问 题直接影响了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实施 阻碍了学生健康知识的掌 握 这些问题都急需我们去研究 以提高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 效果 1 2 研究目的 意义 查阅前人关于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文献 了解到通过对学生 进行健康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坚定的思想观念 培养 良好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治疾病能力 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 使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望能为现阶段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提供一些 参考 1 3 研究任务 1 3 1 探讨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开设的意义 1 3 2 了解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现状 1 3 3 掌握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材的使用情况 1 3 4 了解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师资的现状 1 3 5 分析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 4 文献综述 1 4 1 关于健康教育的定义 刘永祥 2006 在 健康体育与养生保健 中写道 健康教育 指通过有计 划 有组织 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着眼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有益于健 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降低或消除危害健康因素 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治疾病 能力 已达到改善 维护和促进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健康状况 进而最终达到提高 人的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目的 它的内涵是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 增进人们自 我保健意识 养成文明卫生行为 1 索丰 2001 在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中写道 根据韩国教育大词典的 解释 健康教育是指以维持 保护 增进健康为主的教育和活动 健康教育的目 1 刘永祥 健康体育与养生保健 m 健康体育与养生保健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2 4 的在于培养有关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知识 技能 学校中的健康教育分为三部 分 1 在学校生活中 要考虑学校环境 供餐 供水 采光 清洁 运动和休息 空间 课程表 校舍和学生的关系 身体的和精神的健康 2 在健康服务方面 包括诊断和评价 健康诊断 身体检查 治疗 对疾病患者和有缺陷者的治疗和 矫正 3 健康教育方面 使学生能了解健康的生活所需要的原理和知识 把科 学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培养把健康所需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的能 力 使知识成为健康生活的好的动机 在家庭和学校 社会中自觉地健康地生活 1 陈财德 2009 在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初探 中写道 健康教育 是 联系健康信息和健康实践的桥梁 具体地说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地传播有关健康 和疾病防治的知识 转变旧的观念和态度 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 采纳 坚持和 巩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以提高健康的素质和生命质量 健康教育的目的通过健 康教育的过程以改善 达到 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 2 邓先强 2000 在 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写道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 计划 有组织 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 除或降低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 伤残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教育效 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明确目标或目的的教育活动 强调改变人们的行 为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3 王爱萍 何元春 2002 在 健康教育 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中写 道 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 进行有计划 有组织 有步骤的社会教育活动 它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自觉采纳并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的目的 4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 本文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 有计划的安排学生 学习的一种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坚定的思想观念 培 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提高自我保健和防治疾病能 力 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 使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 目前关于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研究还很少 相关研究相对较多 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健康教育等方面 1 索丰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1 3 14 16 2 陈财德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初探 j way of success 2009 25 11 15 3 邓先强 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j 体育学刊 2000 2 79 4 王爱萍 何元春 健康教育 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j 安徽体育科技 2002 23 4 68 5 1 4 2 学校健康教育研究 1 4 2 1关于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王可 2005 在 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模式的研究 一文中指出 体 育健康课程的构建应以强身育人 发展个性 增强体育意识 培养体育能力 养 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让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外所掌握的健康方法 达到 增进健康的目的 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应具有以下模式 1 体育教学 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2 健康教育 增强体质与终身体育观念的 培养 3 竞技教育 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训练 4 心理教育 精神卫生的 教育 5 娱乐教育 文化 生活休闲品位的培养 1 杨磊 2003 在 以人为本 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 中写道 课程设置 教学管理更宽松 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自主选择上课 时间的自由度 在体育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 以学习者为中心 提倡开放式 探 究式教学模式 营造生动 活泼 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中学 习和掌握健康理论和体育知识 2 1 4 2 2 关于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 于燕山 2009 在 现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涵义与意义 中写道 学校开 展体育健康教育应该体现以下八个方面 1 身体教育 2 社会意识教育 3 智能 培养 4 心理素质 5 情绪体验 6 营养方面 7 卫生素质 8 自我价值实现 他还写道 学校体育由原来的对学生进行 身体的教育 转变为 通过身体而进 行教育 对学生传授知识 技术 技能 来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其身体全面发 展 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而且将体育作为增进健康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和生 活方式传授给学生 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健体 学会审美 学会 生活 学会创造 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上更为积极 更 容易调控 虽然这并不能解决健康教育的所有问题 但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 不可缺少和至关重要的载体 它不仅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重要手段 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 3 邓亮平 2006 在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内容 方法的研究 中写道 健 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应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其内容应体现以下特点 1 健身性 与文化性的融合 2 基础性与趣味性的融合 3 继承性与时代性的融合 4 广度 与深度的融合 5 突出大学生左右大脑协调发展的要求 其实施途径应该是课内 1 王可 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模式的研究 j 吉林学院学报 2005 4 78 2 杨磊 以人为本 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2 6 54 3 于燕山 现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涵义与意义 j 考试周刊 2009 35 209 6 课外 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张庆新 2009 在 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技巧 中写道 现阶段我国高中 体育与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 1 缺少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锻炼的教学内容 2 不良生活方式的教学内容没引 起重视 3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缺乏 4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对健康教育知识的 束缚 2 1 4 2 3 学校健康教育模块中关于师资的研究 田雷 2005 在 体育健康教育 新型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写道 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做到的几点建议 1 调整课程设置 构建体育 与健康相融合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2 以 为体育健康教育服务 视角 确 定课程目标 拓展学习领域与课程内容 3 首创健身类实践课程 有效提高体育 健康教育技能与能力 4 优化教学策略 探索多种渠道 改善学习方式 实现整合 培养 5 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模式 3 唐永刚 2008 在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中写到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 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 为 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 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 的健康教育计划 教师要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 展自身的体力 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 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 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 掌握安全健康的方法 还要善于 结合当前发展形势 主动摄取外来的知识技能 教学内容开展教学 4 杨庆辞 2002 在 体育与体育健康教育 中写道 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 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应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现有水平出发 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 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拥有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在教学中要正 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 教与学 学习与锻炼的关系 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方面的 积极性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师德修养 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体育兴趣 爱好和特长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 主动地进行学习 5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学校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 教学模块和师 资几方面 其中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师师资的研究相对较多 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 心理发展和生活方式等几方面 教师师资主要是针对教师的 1 邓亮平 学校体育 健康教育内容 方法的研究 j 陕西教育 理论版 2006 12 58 2 张庆新 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选择存在的问题与技巧 j 体育教学 2009 6 135 33 34 3 田雷 体育健康教育 新型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 88 4 唐永刚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j 科学大众 2008 4 89 92 5 杨庆辞 体育与体育健康教育 j 保山师专学报 2002 22 2 77 78 7 素质培养 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研究 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关于学校健康教育教 学的研究对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4 3 对国外健康教育的研究 谷峪 2001 在 略论日本的健康教育 一文中写道 日本对学校教育中的体 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课的内容 而日本推行健康教育的第 一步就是转变学校教育的体育观 日本还全方位地采取了 振兴健康教育的对 策 日本文部省根据1997年7月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 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 战前的 体育 改为 保健体育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增加保健指导课程 并修 订了指导大纲 要求设立保健室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日本健康教育的内容 是十分广泛的 包括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针对不同年级段进行性教育 预防艾 滋病教育 遇紧急灾害时的心理健康管理等等 特别是针对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 把防止药物乱用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 陶骆定 庞徐薇 2003 在 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 一文中写道 二次大战 后 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健康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日本 从40年代开始 日本就把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的结合作为一项原则强调 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学 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日本战后第一部 学习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 要重视健康教 育 将其作为体育课的内容 并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 体育 改为 保健 体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日本的孩子懂得了健康的意义 学会了保 健的方法 形成了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促进了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也培养了 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 竞争意识和本领 2 徐士强 2007 在 美国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 spark项目述评 一文中 写道 美国研究小组从当时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 面对如何改革 实施和评价小学的体育教学 制定出一个致力于促进学生终身健康的体育模式 该模式通过运动 玩耍和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小学生健康水 平的实践 这个实践项目就是spark项目 spark的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包含三个部 分 即小学体育与健康计划 初中体育与健康计划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计划 spark 项目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 第一板块是学校体育活动 第二板块是把教师变成更 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引导者 第三大板块是校外体育与健康活动计划 由两部分组 成 校外活动能力培养和营养饮食习惯的形成 3 侯倩 张杰 2008 在 中国与美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之比较 中写道 美 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不统一 体育教学大纲不统一 教学内容各异 是美国学校 1 谷峪 略论日本的健康教育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1 6 3 55 57 2 陶骆定 庞徐薇 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7 6 143 3 徐士强 美国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 spark 项目评述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4 8 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由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专家 来制定或由各校的教师参照国家和社会机构的有关规定与建议自行制定 内容繁 多是美国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特点之一 尽管各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差别很 大 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 二是增进健康 预防各种疾病的练习 三是发展个性方面的内容 1 陶骆定 庞徐薇 2003 在 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 一文中写道 20世纪50 年代早期 美国对全国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了体质状况测试 测试结果引起了美国 政府对学校的深刻反思 由于众多的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课程和课外体 育活动积极性下降等原因 美国的学校体育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政府制定出一系 列计划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 增进学生的健康 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课不再 以传授竞技运动项目为主 而是以传授健身内容为主 甚至有的学校明确将体育 课的内容改为健身内容 体育课分为必修课和补充课 必修课是指基本教学大纲 的内容 包括教授一定运动项目的基本课 志愿课 综合课 补充课是指那些另 外增加的班课外和校外课 参加俱乐部活动 美国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 二是增进健康 预防各种疾病的练习 三是发展 个性方面的内容 美国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试采用 健康测试法 强调健康素质 的重要性 2 张新辉 赵凤霞 李全英 2008 在 中 日 美 英四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 育结合的比较与启示 中写道 英国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分开设置 分别颁布 体育课程标准和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英国体育课程注重游戏 舞蹈 体操 游泳 竞赛 体现冒险精神的活动等内容 英国的学校几乎都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其九 个组成部分 物质的使用和误用 性教育 家庭生活教育 安全 健康锻炼 食 物和营养 个人卫生 健康教育的环境方面以及心理方面 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培 养自信心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公民形象 建立健康和安 全的生活方式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内容 其课程学习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评 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3 索丰 2001 在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中写道 韩国的中小学没有单独 设置健康教育这一科目 健康教育是贯穿于各个学科和生活指导之中的 在学科 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有统合课程 体育课 社会 家政 国民伦理等科目 韩国体育课经历了四次改革 体育健康教育内容也随之进行了四次改革 不同的 改革阶段体育课中保健的指导内容各有所不同 但保健教育一直在教学过程中占 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内容基本上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环境保健三个方面 1 侯倩 张杰 中国与美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之比较 j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 20 123 2 陶骆定 庞徐薇 论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7 6 143 3 张新辉 赵凤霞 李全英 中 日 美 英四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比较与启示 j 陕西师大体育 学院学报 2008 12 4 45 47 9 在现在实施的课程中 韩国体育保健教育更加强调心理保健的内容和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1 从对国外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各国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不一 其中 日本 美国是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 英国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分开设置 韩国 把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科和生活指导当中 但它们都把健康教育看成是学生教育必 不可少的部分 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都把学生的身心健康 健康生活 方式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 这些都为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的实施提供了 参考价值 1 索丰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j 外国教育研究 2001 3 76 35 10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2 2 2 1 查阅文献的内容 1 查阅关于健康教育定义及相关研究方面的内容 2 查阅我国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2 2 2 2 查阅文献的种类 1 文件资料 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国发 2001 21 号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以 及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国务院 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等 2 关于体育健康教育相关的论文和书籍 本人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本课题的相关论文研究有 91 篇 书籍大概 10 余种 主要观点集中在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开设中学生心理因素 教师资源 授课内容等方面 2 2 2 3 查阅文献的途径 1 书店 图书馆 本人查阅了国家图书馆 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以及北京市各个图书大厦的资 料 对现有课题进行查阅 了解现有课题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2 网络资源 通过中国知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体育总局网站及中国教育 信息网 查阅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相关问题 2 2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 设计 3 份问卷调查表 问卷一是体育组负责人调查表 主要调查研究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学 如何设计 组织管理等问题 11 问卷二是体育教师调查表 主要调查研究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开展现 状 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以及高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模块教 学时存在的问题 问卷三是学生调查表 主要调查研究学生对高中体育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 况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等问题 2 2 2 1 问卷的效度检验 首先 问卷内容的编制在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经 过几轮修改后确定初稿 请 6 名专家对初稿进行效度评价 6 名专家所研究的领 域涉及学校体育学 生理学 心理学 体育教育与训练等 4 个方面 其中教授 2 人 副教授 4 人 修改后最终定稿 问卷效度评价结果见表 1 2 评价结果表 明 调查问卷内容和结构设计比较完善 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表 1 专家对问卷内容设计的评价 评价等级 非常适合适合 基本合适 不适合 非常不适合 专家人数 1 4 1 0 0 体育负责人问卷 比例 16 7 66 7 16 7 0 0 专家人数 1 4 1 0 0 体育教师问卷 比例 16 7 66 7 16 7 0 0 专家人数 1 5 0 0 0 学生问卷 比例 16 7 83 3 0 0 0 注 n 6 表 2 专家对问卷结构设计的评价 评价等级 非常适合 适合 基本合适 不适合 非常不适合 专家人数 1 5 0 0 0 体育负责人问卷 比例 16 7 83 3 0 0 0 专家人数 1 5 0 0 0 体育教师问卷 比例 16 7 83 3 0 0 0 专家人数 1 5 0 0 0 学生问卷 比例 16 7 83 3 0 0 0 注 n 6 2 2 2 2 抽样方法 本研究选取北京 河北 河南 湖北四个省市为问卷一 问卷二和问卷三的 发放地点 其中发放体育负责人问卷 13 份 体育教师问卷 68 份 学生问卷 554 份 调查省市见表 3 表 4 12 表 3 问卷的抽样结果 省 市 学 校 海淀区 人大附中 石油附中 北京市 通州区 运河中学 通州二中 咸宁市 通城一中 湖北省 钟祥市 钟祥一中 郑州市 郑州七中 河南实验中学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阳第二实验中学 河北省 秦皇岛市 新世纪高中 职教中心 青龙一中 昌黎一中 抚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