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C部体艺《小综合七》学案.doc_第1页
高三语文C部体艺《小综合七》学案.doc_第2页
高三语文C部体艺《小综合七》学案.doc_第3页
高三语文C部体艺《小综合七》学案.doc_第4页
高三语文C部体艺《小综合七》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三C部体艺部语文小综合七学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屏风/敛声屏气 撮弄/一撮胡子 度量/审时度势B铜臭/无声无臭 巷道/街头巷尾 的确/众矢之的C芳菲/妄自菲薄 咀嚼/细嚼慢咽 力量/量力而行D撒娇/撒手人寰 一幢/人影幢幢 宝刹/及时刹车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外国留学生,靠着中文相声、小品和唱歌,成为文艺演出、电视台、广播里不可缺少的面孔。B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一个崭新的世纪,无尽的宇宙依然是无尽的神话的无尽的沃壤,而科学与技术已经悄然在这新神话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C随着刚刚上任10天的副总统苏莱曼宣布穆巴拉克辞职,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瑞士联邦理事会立即发布指令,要求瑞士各银行冻结穆巴拉克名下的现金、投资、房产和其他商业资产。D自从嫦娥一号成功上天后,预计将圆满完成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便开始讨论改变嫦娥二号的使命,使之成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数据,分条概括中国的气象监测点的优势。(不超过20个字)(4分)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的一员,中国拥有近400个气象台、2000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3万多个自动气象站和120个高空气象探测站,数据采集能覆盖全国85以上的乡镇,还有卫星、雷达帮忙,为数值预报模式源源不断地提供分析素材。优势是_ _ 4、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去世。请结合你对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的了解,以“你”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对他的评价,阐发对生命的看法,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40字。(5分)你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秦士录宋濂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人见辄避。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本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 雅:正B. 今日非速君饮 速:邀请,招致C. 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谒:拜访D. 会丞相与王有隙 隙:怨恨,纷争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B. 阍卒不为通,弼连击踣数人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C. 弼虎吼而奔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D. 乃槁死三尺蒿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邻家的牛争斗得难以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扑倒在地。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在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邓弼摘取七经数十则义理来考问他们,信手拈来,这让两儒生非常羞愧。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德王以“善槊者五十人”来考验邓弼的武艺,邓弼单骑闯阵,表现神勇,让德王大为叹服。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3分)译文: (2) 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4分)译文: (3) 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3分)译文: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4)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 (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题。老顾 范福潮老顾是省城下放的“右派”,湖南人,个子不高,面色白净,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烟酒不离身,词曲不离口,颇有诗人气质。我俩是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工地上认识的。听说他爱玩成语接龙游戏,没人赢得了他。我想试试,他让我起头,起了3次,都是我输。他记忆力惊人,我随便说一条成语,他能应声说出出典,屡试不爽。休息时,他独自坐在地头抽烟,翻着一本楚图南译的草叶集选,我问他“图南”二字可有出处?他说:“语出庄子内篇逍遥游。”我又问,他们叫你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可有出典?他挠挠头,顿时语塞:“我以前记得,一时想不起来了。”彤云密布,气温骤降,傍晚,天空飘起了雪花。收工回家,厨房的水桶里结了一层薄冰。老乡家家都在烧炕,村子上空轻烟缭绕。我睡床,屋里没有火炉,冷得像冰窖。做饭时,我在灶膛里烧了两块砖,烧热后用帆布包上放在被窝里。晚上坐被子里看书,我把队里夏天打场用的一只带铁丝护网的200瓦防爆灯泡搁在被子上烤腿。忽听有人敲门,开门见是老顾,他拍打着身上的雪说:“我想起来了,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有荒国侈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我俩村子相距三里地,他眼神不好,我送他回家,到了门口,他说:“雪这么大,你就住我这儿吧。”下雪天不出工,他把炕烧得很热,我俩各坐一头聊天,一本书看上几页,没兴趣了,便丢在一旁,再翻一本。书看腻了,我邀朋友来打牌,常常彻夜不眠。他能喝半斤白酒,醉意微醺时站在炕上朗诵惠特曼的自己之歌,他上身微倾,左手夹着烟,右手打着手势,操着湖南味的普通话,声调不高,充满激情,像一位希腊诗人在表演悲剧。我知道我自己何等尊严,我不需让我的精神为它自己辩解或求得人的理解,我知道根本的法则就永不为自己辩解。我是怎样我便怎样存在着,即使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这一点他在师范学院教过中文,年轻时爱写诗,但他从不给我看他写的诗。我学写诗词,请他指点,他看过后问我:“你背过诗韵和声律启蒙吗?”我说,读过,但背不出多少。他问:“你读过词律、词品吗?”我说没读过,只读过诗品。他劝我打消此念:“一首律诗有两副对子,对不工,就不成其为律诗,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填词比写诗更难,音韵、格律上的讲究更多,纵使一心两眼,痛下工夫,穷其一生,未必有成。能真切地品评诗词就不易,何必跃跃欲试?”社员和老顾没来往,同队的知青也不愿沾这个“右派”,落得他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有一天,粮吃完了,村里停电磨不了面,晚上没做饭。腊月里,生产队开粉房,做好的粉条晾在饲养室后院里,半人高的围墙形同虚设,像我这样的大个子可一跃而过,他让我去拿些粉条:“我是被改造的人,不敢惹事,你去吧。”我不敢去。后半夜,他饿得实在受不了,在屋里直转圈,忽然举着昏暗的油灯从炕上抓起两本书说:“我把这套杜诗镜铨送给你,你跟我去拿粉条,怎样?”我暗自窃喜:“好吧,我跟你去。”我俩顺利地拿了几把粉条回来,煮熟后,拌上盐、醋、蒜苗丝、辣椒油,一人吃了一大碗,撑得他胃疼得直哼哼。老顾回西安看孩子,买了一套中华书局新出版的初谭集,如遇知己。读到动情处,不免感慨一番。“张彦真好学博闻,而任情不羁。意相合者,则倾身与交;如志好或乖,虽王公大人,终不屈也。常叹曰:其人知我者,胡、越可亲;苟或不然,毋宁独立。”李贽批曰:“卓和尚是。”老顾眉批: “顾某亦是。”11、文中第二节写“我”问老顾“牛鬼蛇神”的出典,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 12、本文有好几处引用文学作品原文,试举例分析这种手法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和对语言风格的影响。(4分) 1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老顾的形象特点。(6分) 14、老顾是个爱书的人,文中第六节却写他深夜用杜诗镜铨换取粉条。试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和这个故事包含的情感。(6分) 2011届高三体艺部语文小综合(7)答案1、2、(A文艺演出、电视台、广播三者分类标准不一,不合逻辑;C宣布辞职,并将权力移交有歧义;D语序不当,“后”应该放在“工程目标”之后)3、量多、分布空间广、覆盖面积大、形式多样4、例:你用双腿换来了新生,你用写作感悟着生命,你用离开昭示着永恒。5、A(雅:素来,向来。)6、D(乃:竟然。A项,前一“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后一“相”,互相。B项,前一“为”,介词,替;后一“为”,介词,对、向。C项,前一“而”,表修饰;后一“而”表并列。)7、B(并非邓弼考问儒生。)8、翻译:(1) 你俩最终不依从我,我一定杀死你俩,然后逃进山林里,我不能忍受你俩的羞辱之苦!(2) 如今的人一穿起读书人的衣服,反而就毫无生气,只想卖弄学问,把世上的豪杰当作小孩子看待。(3) 邓弼的魂魄不显灵则罢了,如若显灵,我知道他一定会怒发冲冠的!10、(1)长风破浪会有时 (2)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5)思无邪 (每空1分,有误则不给分)11、照应上文所说老顾的“诗人气质”和“记忆力惊人”;为下文老顾冒雪来到“我”宿舍告知答案打下伏笔(或铺垫)。12、引用作品原文来表现主人公老顾嗜书、记忆力好的特点(如牛鬼蛇神出典);表现主人公老顾自尊、孤独的性格(自己之歌、初谭集);使得文章呈现出典雅化的语言风格,人物语言整饬、精练(论诗词格律)。13、好学、爱读书、博闻强识(牛鬼蛇神);直率(论诗词格律)或率真(拿书换吃的);人格独立而有尊严(结尾)。14、写作用意:表现出老顾率真的一面;说明确实是饥饿难忍;精神食粮不敌物质食粮,反衬出时代的荒谬。故事的情感:对可爱人物的喜爱、戏谑;对整个荒谬社会的某种辛酸。【参考译文】 邓弼,秦地人,身高七尺,能够凭气力在众人中称雄。邻家的牛正争斗得难以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折断,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人们见了他总回避。一日,邓弼独自在青楼饮酒,两位书生经过楼下,他急忙拉对方入楼内一起喝酒。两位书生向来瞧不起他这个人,便竭力拒绝他。邓弼发怒说:“你俩如果一定不依从我,我一定杀死你俩,然后逃进山林里,我绝不能忍受你俩的羞辱!”两位书生迫不得已,只好听从了他。酒喝得很尽兴,邓弼解开衣服,两腿岔开,席地而坐。两书生向来听说他酒后会撒酒疯,便想起身离开,邓弼制止他们说:“不要走!我也粗略地看过一些书,你们何至于要视我为唾涕呢?今日并非想请你们喝酒,而是想略吐胸中不平之气罢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书籍任凭你们询问,如果不能回答,就让这把刀沾上鲜血。”两书生说:“有这样的事么?”随即摘取七经数十则义理来考问邓弼,邓弼都能一一列举古书中对经文的注解来回答,一点都没有遗漏。邓弼笑着问:“你俩服还是不服?”两书生相视惨然,再也不敢提问。邓弼披头散发跳着说:“古人学经是要养气,如今的人一穿起读书人的衣服,反而就毫无生气,只想卖弄学问,把世上的豪杰当作小孩子看待,这怎么可以呢?” 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数千字的文书,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守门的士兵不替他通报,邓弼便接连击倒好几个人,德王命令差役把邓弼揪了进去,想要鞭打他。邓弼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大王您怎么不礼遇壮士呢!德王看看左右说:“姑且试试看。”德王暗中命令五十名擅长使槊的人,骑马赶快到东门外。此后打发邓弼前去,德王亲自跑到城楼观战,整个王府的人都随他去看。等到邓弼来到,众槊齐发; 邓弼大呼奔走,那五十人急忙后退五十步躲避。一会儿,烟尘漫天,只见双剑飞舞,顷刻马首被纷纷砍落坠地,鲜血四溅。德王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