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权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1.gif)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权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2.gif)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权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3.gif)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权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e91e7a8e-e17d-4288-a6c9-54cd3386e8314.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初探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慢行系统是反映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窗口,在山地旅游型城市中,因其受地形条件限制,路网格局及居民的出行方式有别于平原城市,其发展的模式也较为特殊,因此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型城市的交通及居民出行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出适合于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慢行交通山地城市路网格局发展模式 Abstract: Slow-mov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indow that reflects city culture and people-oriented spirit. In mountain tourist cities, the road network patterns and the travel modes of the inhabitants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lain cities and their own modes of development are relatively special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 therefore, aims to put forward suitable and feasibl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slow-moving system by analyzing traffic conditions and residents travel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tourist cities. Keywords:Slow Traffic; Mountainous City;Pattern of road network C913.32 A 1.前言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慢行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城市曾一度的淡出,在经历了交通拥堵、人车矛盾、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居民的出行逐渐开始向慢行回归,其背后同时也隐藏着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回归绿色、自然、健康生活及 “ 低碳出行 ” 理念的思潮。在国内, “ 慢行交通 ” 的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 2007 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 在二 一 年五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施行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中第 3.6 条及二 一 年二月二日颁布施行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中第十一条都特别要求对自行车及步行系统进行规划。 目前对 “ 慢行交通 ” 的定义,在可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大多指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包括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电力交通工具的出现,新的各种交通工具也逐渐走 上舞台,如轮滑、滑板车、电动滑板车、微型电动车、迷你型电动摩托等都已成为一种短途代步工具。 因此笔者认为慢行交通的概念应当定义为:最高时速在一定的安全行驶范围内(一般不超过 20km 为宜),对行人不构成严重安全威胁的、以人力或助动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包括步行系统及非机动车系统。 慢行系统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活力的空间之一,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生活情趣的营造,增进人际间的交往。 当前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积极发展慢行交通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机动化的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之 一。 在国内,上海、北京、武汉等一线城市都先后已经针对慢行系统编制了相应的规划,并付诸于实施,杭州也已经在建设 “ 城市慢行系统 ” 工程,倡导绿色交通。 目前我国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理论尚不完善,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道路网络布局特点及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山地旅游城市慢行系统的适宜发展模式。 2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模式研究 2.1 道路网络布局特点 山地旅游型城市大多依山傍水,自然环境较好,由于受到山体的冲击及水系分割的影响, 路网一般呈自由式分布,部分平坦区域为方格网,城市总体路网以复合式见多。另外,山地城市地形坡度较大,同时存在较多桥梁,这与平原城市有着较大的区别。 独特的道路形态决定了山地城市慢行出行的高效性,从路网形式来看,一般情况下,在适合慢行出行空间距离范围内,道路的非直线性系数越高,则慢行出行的效率也就相对较高。 2.2 居民出行特征 山地旅游型城市步行出行方式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非机动车出行受到地形限制,步行观光游客数量较多。自行车、轮滑、滑板车、微型电动车等的比例较低,主要以青少年 群体户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主。在中心区内部、中心区与外围组团、中心区与主要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运走廊。部分城市主要出行方式比较见表1。 表 1 部分城市主要出行方式比较( %) 2 2.3 山地旅游型城市交通适宜发展模式及理念 针对山地旅游型城市的自身特点,应当提倡以行人为导向( 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 POD)的城市发展模式。以 “ 营造慢城生活 ” 为理念,即突出 “ 慢人、慢车、慢生活 ” 的特点。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创造 最适合步行城市空间,以行人为导向进行城市设计。 交通系统则宜采用以 “ 常规公交 +旅游公交 +步行 ” 方式为主,以自行车、轮滑、助动车等休闲、健身为补充的模式,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 “ 快速公交 +旅游公交 +步行 ” 为主,自行车等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2.4 山地旅游型城市慢性系统形态研究 山地城市的慢行系统的发展形态应当结合城市具体的地形、地貌、用地布局的特点通盘考虑,步行系统应当实现区域全覆盖,重点强调慢行核内步行专用道的布局规划,非机动系统则重点强调廊道的规划。通过对山地城市几种常见的用地空 间结构形态的研究,结合旅游型城市的特点,山地旅游型城市非机动车廊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常见形态,即:集中连片式形态、多组团式形态、带状形态、外围点状形态,几种形态的具体模式见图 11。 图 1 慢行系统常见形态 2.5 道路断面设计 由于山地城市的非机动车流量较少,可考虑将轮滑、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布置于同一平面见图 2,节约用地,避免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干扰,同时用不同铺装材料进行区分,增强慢性系统的活力与趣味。 图 4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布置于同一平面 3 宁强 县慢性系统规划案例 3.1 项目概况 宁强县地处秦岭余脉向大巴山过渡的交汇地带,周以前为少数民族氐羌所据,境内聚集了大量的自然及历史文化遗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 县城所在地汉源镇,在总体规划中被定为山水园林型城镇,属典型的河谷带状山地城市,城区内主要路网沿河流、山体呈自由式布局,局部地块呈方格网状形态。作为整个县域的旅游服务基地,游客的数量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强而与日俱增。 3.2 规划理念与目标 此次规划以 “ 新城市主义 ” 作为规划理念,以营造“ 慢车 、慢人、慢生活 ” 为出发点,依托自身优势,力图将宁强县城打造成为最具品质的 “ 休闲旅居胜地 ” 。 3.3 慢行系统规划 3.3.1 慢行休闲结构规划 规划结合城区用地格局,依托城市道路及主要河流,形成以玉带河为纽带的 “ 一带、二核、三山、五区 ” 的慢行休闲结构系统见图 3,联系城区主要公共领域圈及特质地区。 图 3 慢行休闲结构规划图 慢行分区内以突出慢行交通的主导地位,为居民及游客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的慢行出行环境;慢行区之间通过设置慢行廊道相连接,实现区域之间的衔接 。 3.3.2 步行系统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道路交通框架,根据道路的使用性质和功能将主要的步行道路分为步行廊道、林荫景观步行道、滨河休闲道、山体健身步道、生活性步行道、特色商业步行专用道六种类型。 图 4 步行系统规划 3.3.3 非机动车系统规划 规划遵循 “ 分流、连区、穿核、取直、优先 ” 等原则,将非机动车道分为廊道、集散道、滨水休闲道三种类型。 图 5 非机动车系统规划图 3.3.4 亲水走廊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整体用地布局,以人们的出行特征 为出发点,以玉带河大水系为依托,围绕玉带河两侧配以相应的亲水景观休闲道,形成串联各景观节点的亲水休闲走廊,并纳入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中,既缓解城市慢行交通资源不断紧张的局面,又提升慢行交通环境与质量,充分体现宁强县大水系的独特风貌。 4 结语 倡导慢行出行,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共同呼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始终是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目的意义所在。当然,慢行系统在不同地域,不同地形所适合的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但在规划中的基本原则与主旨是不变的,即将 “ 因地制宜 ” 、 “ 以人为本 ” 的原则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小康 ,吴寻 .非机动车廊道布局规划 以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J.城市交通 , 2008,( 04) : 2雷诚 ,赵万民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3) : 3卫明 ,张艳华 .创造 “ 以人为本 ” 的城市步行商业系统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1)同济大学出版社 . 4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Z. 上海 :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 2007. 5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S. 6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S. 阅读相关文档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常见通病与解决 浅究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设计问题与施工分析 关于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养护方面的论述 论如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车用 CNG 气瓶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体会和探讨 浅议城市公共空间 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措施 浅谈城市的屋顶绿化 遵毕高速公路水泥粉煤灰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提升在职外语能力的计划
- 福建省福州十九中学2025年数学七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逆全球化趋势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甘肃临夏博智电力安装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数学七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操作系统与网络集成试题与答案
- 计算机科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的试题及答案
- 未来市场动态与战略应对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重庆市江津区数学七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
-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淄博市临淄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焰火燃放安全技术规程
- 农村自建房包工劳动合同
- 心功能不全试题库及答案
- DL-T5159-2012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北师大版选拔卷
- MOOC 信号与系统-西安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1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附答案)
-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施与服务分级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