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自我分化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the influence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self differentiation on their work adjustment candidate yang hui major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yu haiqi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例如 我经常让父亲 母亲帮我解 决自己的问题 2 情感独立 测量是否过分多的需要赞同 亲密和情感支持 例 如 离开父亲母亲让我感到很孤独 3 冲突独立 指的是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 不内疚 焦虑 猜疑和背负责任 例如 当父亲 母亲批评我时我很生气 4 态 度独立 指个体的态度 价值观和信念与父母不一致的程度 例如 我对于男性 角色的看法与父亲 母亲的看法一致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范围从0 88到0 92 分量表的再测信度范围从 0 49 到 0 96 2 3 自我分化对个体的影响自我分化对个体的影响 根据 bowen 的观点 自我分化是心理适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理论上低水平 自我分化会导致很多问题 如慢性焦虑 心理或身体疾病 会选择跟自己相似的低 自我分化的个体作为搭档 婚姻不满意 情绪性反应 以及三角关系 miller anderson harvey skowron freidlander 2000 高水平的情绪性反应 johnson buboltz 2000 低水平的婚姻满意度 skowron 2000 存在关联 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 如 miller 等人 2004 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负相关 如 skowron 等人 2003 自我分化与焦虑和压力之 间存在负相关 等等 以下是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 1 自我分化与焦虑 根据家庭系统理论 自我分化在内在分化水平上包含区分情绪过程和认知过程 的能力 高水平的分化能在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把握 我 的位置 也就是说 在一 个紧张的情感关系中或在不确定的情境下 能够维持自我意识 它还包含降低自己 焦虑的能力和抵抗他人焦虑的影响的能力 bowen 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跟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性焦虑有关 自我分化水平越低 其慢性焦虑水平越高 慢性焦虑通常是对想象的 威胁产生的反应 没有特定时间的限制 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关系系统的平衡紊乱 做出的反应 很多研究都用数据显示了自我分化与焦虑之间存在负相关 除了慢性 焦虑之外 还有特制焦虑 haber 1993 社会焦虑 peleg 2002 生理症状 peleg 2002 和考试焦虑 peleg 2004 peleg 等人研究了夫妻双方的自我分化水平及其与分离焦虑的关系 结果发现 在男性中 与他人融合和分离焦虑有显著的相关 越与他人融合 越容易有分离焦 虑 在女性中情绪反应和分离焦虑有强烈的相关 peleg 还研究了学龄前儿童的分 离焦虑和幼儿园适应与他们母亲的分离焦虑和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 研究发现母亲 的分离焦虑和孩子的分离焦虑存在正相关 孩子的分离焦虑与母亲的自我分化水平 存在负相关 因此低水平自我分化的母亲会导致母亲和孩子都有高水平的分离焦虑 peleg 等 2006 2 自我分化与身心健康 bowen 认为自我分化与人类广泛的功能 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症状 有关联 kerr bowen 1988 greene 等人 1986 研究了自我分化与心里功能的关系 发现控制组 非病人 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在自我分化水平上有所差 异 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自我分化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的无病人 bray 1984 的研究发现若个体与父母 配偶或其他重要他人之间有较高的自 我分化 则健康问题就较少 他还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现如果个体有较低的生 活压力 较低的代间混淆 且与父母或重要他人有较高的自我分化时 就会出现较 少的心理症状 green 1986 也发现自我分化虽然不能区分出心理疾病的严重程 度 但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学者吴煜辉研究了大学生的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现大学生自我 分化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大学生常见的焦虑 抑郁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存在显 著负相关 自我分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其焦虑 抑郁 强迫 人际敏感水平越低 而自我分化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3 自我分化与生涯决策 wortely 和 amatea 1982 指出内在自我认同的形成 与父母心理分离 建立 亲密关系 以及做出生涯决定是青少年发展的三大任务 低自我分化的青少年很难 做出生涯决定 或难以对某个职业有所承诺 因为他们害怕让父母失望而延迟做决 定 或很少进行生涯探索 依赖父母做出决策 此外 krikorian 1990 以大学生 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 有较高的生涯抉择的能力 对 于学校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与适应力 4 自我分化与自我认同 anderson 和 fleming 1986 认为自我分化与自我认同都跟与父母在心理上的 分离有关 marcia 1980 认为个体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的面临选 择 若个体不断受父母或社会价值观的期望而影响 并由此决定自己的行为时 或 因为自己的期望与父母的期望有矛盾冲突而陷入混淆时 会造成自我认同的困难 当个体陷入矛盾冲突且无法分辨自己和父母的期望与价值观 表明亲子界线的混 淆 因而个体的自我分化程度很低 sabatelli 和 mazor 的研究发现当个体与其家庭 系统达成适当的分化 将有利于个体自我认同的发展 5 自我分化与压力应对 自我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能力处理生活压力 kerr bowen 这个方面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压力与身体健康 心里功能之间有关联 然而 bowen 认为压力 和健康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一个复杂的联系 kerr 和 bowen 认为 处 在自我分化量表任何位置的个体 如果有足够的压力 都能导致身体的 情绪的和 社会症状 但是 自我分化水平越高的个体 需要更多的压力才会引发症状 根据 这个观点 那些自我分化良好的个体对压力的有害影响具有更高的抵抗性 而相同 量的压力对于一个分化不好的人来说 会引起更多的后果 这个交互作用的结果就 是 分化水平低的个体会经历比分化良好的人会经历更多的功能障碍 因此 bowen 认为压力对人的影响受到自我分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在预测功能障碍的时候 压力 对低自我分化的人的影响显著大于对高自我分化的人的影响 murdock 等人的研究 也支持了 bowen 的这一假设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在压力情境下往往更加灵活和适应 不是因为他们比较聪 明 而是因为他们能够调节情绪唤醒物 因此他们可以有更多的认知资源去应对压 力 相反 分化水平低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情绪反应 以至于很难平静地去应对压力 skowron 的跨文化研究发现 各个颜色的人种中 高分化的个体预测了更好的 心理适应和社会问题应对技能 而且有着最好的心理适应的个体表现出最少的情绪 断绝 跟家人及其他重要他人有更舒服的连结 同样的 那些在重要关系中保持着 很好的自我位置的个体 换句话说 就是那些有自我定向的 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的个体 报告有更好的社会问题应对技能 2 4 文献综述小结文献综述小结与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提出 国外关于职业适应的研究起源较早 距离现在已有 60 年的历史了 其研究视 角比较广泛 关于职业适应及职业生涯发展已经积累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 方法上 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不仅有质的研究 选择特定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对职业适应问题进行深入解释 而且还有大量的量的研究 通过对特定群体的调查 研究 探索被调查者在职业适应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相对于国外来说 国内关于职业适应的研究非常零散 很多都是在研究社会适 应问题的时候 把职业适应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于职业适应的系统研 究还很少见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国内关于职业适应的研究大多都是定性的经验性 的描述 少量的调查研究也只是粗略的通过几个问题进行的调查 问卷的信效度没 有保证 目前关于职业适应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指标 从研究对象上 来看 主要研究了农民工 迁移者 城镇青年和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 从职业适 应的影响因素上来看 更多的是从组织 社会和个人心态方面来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水平 从个体人格层面的研究非常少 从自我分化的角度进行探讨的更是没有 然而 职业适应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而且它对个体的工作生活 乃至生 涯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入职场 需要面对跟以前完全不同的任务 角色和环境 面临 这一个转折期 对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很高 是完全依赖他人 人云亦云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1 还是保持清晰的自我意识 独立自主地行事为人 对个体的职业适应将产生不同的 影响 而决定这个差异性的就是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 因此 本文首先将从大学毕 业生本身出发 编制出适合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问卷 其次将探讨自我分化 水平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 3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 3 1 研究对象与调查取样研究对象与调查取样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全日制本科或专科毕业生 工作年限包括 1 年以内 1 2 年 2 3 年 3 年以上 毕业院校包括专科 三本 二本 一本等不同层次 专业涵盖了 理工科 含农业 医药及卫生学类 文史类 含经管 语言类学科 和艺术 体 育类 他们分别来自于政府机构 国企事业单位 外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由于条件的限制 本研究的问卷除了在人才市场和一个公司发放纸质版的外 还有一部分是网络版的 从笔者以前的同学 朋友 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 着 手 并且通过滚雪球的方式 请他们再找他们的同事 同学中符合条件的人 由于 被调查者都与笔者或者向他们介绍此问卷的人有熟悉的关系 因此大大提高了调查 的质量和可靠性 3 2 核心概念及其操作化核心概念及其操作化 1 大学毕业生 主要是指新生代大学毕业生 新生代是指 20 世纪 80 年代 以后出生的青年 因此 本研究的大学毕业生是指 1980 年以后出生 且已从全日 制大学毕业的青年 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 但不包括研究生 2 职业适应 通过研习前人的研究和定义 笔者认为职业适应是个体社会 适应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故根据社会适应的概念 职业适应乃是指个体在职业生 活中 通过与组织互动 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 态度 习惯 行为等 以适 应所处工作环境 满足组织对个体的期望 最终达到与组织的和谐 以及个体自身 内部和谐 它既是一种静态描述 也是一种动态的 渐近的过程 由于本研究要编制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问卷 评价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水 平 因此把职业适应当作一个状态来描述 即个体与组织的和谐程度 以及个体自 身内部的和谐程度 个体与组织的和谐主要只是个体能胜任工作 承担好工作角色 达到组织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并且与组织中其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体自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3 身内部的和谐则是指个体心理上对自己的工作能够认同 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并 且表现出身心健康状态 据此 笔者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分为工作胜任 人际 适应 角色明晰 心理认同和职业健康等五个维度 3 自我分化 是指能够成功地在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把握自我意识的独立和 维持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之间平衡 并且能够区分理智和情感 3 3 研究步骤研究步骤 本研究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研究 1 资料的搜集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查找关于社会适应 职业适应的概 念界定 理论基础及其相关研究 为编制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问卷作准备 查寻 自我分化的理论 测量工具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等 2 问卷的编制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设计并发放开放式问卷 并对一些毕 业生进行深入访谈 收集与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相关的各方面的情况和内容 预计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包含工作胜任 人际适应 心理认同 角色明晰和职业健康 等五个方面 从这五个方面着手编写了相应的题项 形成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 卷的初测问卷 3 问卷的初测与修改 通过网络发放编制的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初测问卷 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项目又进行了筛选 剔除了 部分项目 修改了表达不清的项目 然后获得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的项目构 成因素 最后构成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正式问卷 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4 正式问卷的发放 正式问卷除了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外 还有自我分 化量表和个人的基本信息 问卷的发放分为两种方式 纸质版的和电子版的 纸质 版的问卷通过到公司和武汉各人才市场发放 电子版的是在调查派上发布问卷 然 后将链接发给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们 5 数据的回收与分析 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 剔除无效问卷 并用 spss 进行分析处理 探索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及其特点 并分析大学毕业生职业 适应与他们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4 4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的编制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的编制 4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 探讨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结构 编制能够 测量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水平的工具 4 2 被试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生 工作年限包括 1 年以内 1 2 年 2 3 年 3 年以上 毕业院校包括专科 三本 二本 一本等不同层次 专业涵 盖了理工科 含农业 医药及卫生学类 文史类 含经管 语言类学科 和艺术 体育类 他们分别来自于政府机构 国企事业单位 外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4 3 研究程序研究程序 1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维度的构想 前人研究已经提出了职业适应的一些维度和内容 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些 参考 但是要编制出一份测查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水平的问卷 还需要围绕我们对 职业适应的定义 并针对大学毕业生本身的独特性进行研究 如前所述 职业适应 过程可以看做是大学毕业生继续社会化的过程 更确切地说 是其组织社会化的过 程 职业适应的结果或目标 是达到个体与组织的和谐 以及个体自身内部的和谐 大学毕业生与普通的劳动者不同 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掌握了一定的知 识与技能 对职业都有较高的期待 毕业时几乎每个人都胸怀壮志 充满着 大干 一场 的职业激情 但是很快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有些毕业生毕业 之后高不成低不就 迟迟找不到工作 有些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就随便 乱找 结果找到工作 可往往工作不了多久就因为种种原因而辞职 有些毕业生虽 能坚持工作 但是觉得很不开心 于是消极应付 得过且过 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 发展 这些都是不适应工作的表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5 如果我们对一名大学毕业生作出适应工作的判断 就意味着承认了两件事实 毕业生自身对工作的心理认同 并作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社会 常常具体为用人部 门 对他的工作行为作出肯定性评价 徐勋国 1992 后者主要是指工作胜任 即能够承担某一工作 完成工作任务 这是工作适应最基本的表现 也是工作适应 的前提 如果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不能胜任 何谈工作适应 然而 仅仅胜任工作 还不能被看作是适应工作 一个体格健壮的大学毕业生完全能够胜任诸如营业员 清洁工等简单的体力劳动 但是他不一定适应这类工作 因为他很可能心里并不喜 欢 甚至厌恶这类工作 觉得跟自己的学历水平 知识技能等不相符 所以我们在 评价一个大学毕业生是否适应工作的时候 不仅仅要考虑外在所表现出来的是否胜 任工作等 还要考虑他内在的心理感受 在这里笔者把它称为对工作的 心理认同 进入职场后 毕业生们的人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学校的时候 同学之 间关系很单纯 即使有些小竞争 也不会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 老师对学生也是非 常的关心和照顾 即使犯了错 老师也仅仅批评一顿 不会有什么重大惩罚 可进 入工作环境之后 人际关系变得复杂 同事之间很难像同学之间那样推心置腹 真 诚相待 相互之间往往会存在利益冲突 容易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 而且 领导也 不会像老师那样关心自己 他关心的只是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旦犯错 领导会给予 强烈的批评 甚至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发展 对于这些变化 刚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 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大学毕业后 就是一个社会人士 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过去是以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为主 现在是以工作为主 在特定的岗位上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展开工 作 因此 生活的着眼点也应放在工作上 其社会责任 社会规范 社会权利等都 与学生角色有很大区别 学生可以依赖老师或家人 但工作后需要完全的独立 学 生角色比较单一 任务明确 就是努力学习知识 而职业角色则往往会出现角色冲 突或角色模糊的现象 众多的任务可能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不同的领导安排的任务 可能不同 该如何取舍 等等 大学毕业生需要对自己新的角色有较清晰的认识和 定位 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 健康的身心状况 良好的心态 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 也是社会对个人的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6 求或期望 只有人们都具备了健康的身心 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才 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为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 然而 大学生初次走上工作岗 位 进入了一个以前自己并不熟悉的环境 经常会感到多方面的压力 如工作任务 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和社会压力 一般来说 高水平的压力会消耗个体的认知资源 增加免疫系统的负担 导致心身疾病的增加 并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和抑郁 另外 在心理层面上 可能会觉得新的环境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有的人可能转 变不过来思维 觉得难以接受 有的人可能到工作岗位后 一直从事基层工作 会 觉得自己不受重用 感到失落 有的人可能从此消极应付 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生活毫无朝气 等等 职业适应良好的个体能够轻松应对工作任务 人际关系和角 色冲突等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强烈的心理认同 因此能够表现出健康的身心状 况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包括工作胜任 职业人际适应 职 业角色明晰 职业心理认同和职业健康等五个方面 工作胜任 是指个体对本职工作的胜任情况 包括完成工作任务 解决工作中 的问题等 职业人际适应 是指在职业领域里人际关系的处理情况 包括跟同事及领导的 关系 以及人际交往时的心理感受 职业角色明晰 指初入职大学毕业生了解他人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期望 对 自己有清晰的角色定位 职业心理认同 是指大学毕业生内心对于目前所从事工作的喜恶感觉 工作满 意度和从事本工作时的认同程度 职业健康 指在工作过程中跟工作有关的情绪 心理 生理方面的状况 2 问卷项目的收集 首先 以 您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包括哪些方面 为主题 对大学毕 业生 用人单位人事主管以及心理学教师进行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 进一步收集 和提取总结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维度领域 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跟笔者 预期的五个方面相吻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7 其次 以上述 5 个方面的适应为框架 对 10 名左右大学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 主题是 每个方面的适应状况如何 有哪些典型行为表现和心理体验 同时 参考 开放式问卷回收的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选取合适的条目 然后 以维度为单位 编制项目 并汇总所有项目 共计 87 个题项 3 项目评估 请 3 4 名心理学教授或副教授以及 10 名心理学研究生对以上项目进行评定 并 请他们对题项和维度的拟合性进行分析 即考察问卷的内容效度 划出不能代表该 维度的项目 圈出不利于理解的项目 根据他们的评定 删除划出率高的项目 修 改圈出的表述不恰当的项目 形成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初测问卷 包含 57 个项 目 其中 工作胜任 9 个项目 职业心理认同 9 个项目 职业人际适应 14 个项目 职业角色明晰 13 个项目 职业健康 12 个项目 4 4 问卷的预测与修改问卷的预测与修改 预测问卷中 每个项目均以自陈的方式呈现 采用 5 级计分法 作答时 请被 试根据自己 近三个月来 实际情况 对题项中所叙述的内容进行评价 从 非常 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不清楚 比较符合 非常符合 这五个选项中勾选 出最贴切自己的一项 对这五个选项从 非常不符合 到 非常符合 依次记分为 1 2 3 4 5 对于反向计分的题项需要进行一个转换 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分析 得分愈高 表明适应性愈强 预试的样本由 260 个大学毕业生组成 剔除 9 份无效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 251 份 其中男生 134 人 女生 117 人 有效回收率为 96 5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 以便筛选出正式问卷的题目 4 4 1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 3 种方法对项目进行分析 第一 p 值法 数据录入完毕之后 首先将反向计分的题目进行转换 将原来的 1 分改成 5 分 2 分改成 4 分 4 分改 成 2 分 5 分改成 1 分 然后计算出适应的总分 生成一个新的变量 适应总分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8 把总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把前 27 的被试 68 人 定义为高分组 后 27 的被试定义为低分组 分析每个题项在这两个组上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显示每 个题项在这两组上的差异都显著 说明项目区分度都很好 第二 计算每个题项与适应总分之间的相关 结果显示每个题项与总分之间的 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且相关系数在 0 3 以下的予以删除 例如 我经常主动思考 该如何改善与单位上其他人的关系 第三 为了考察项目的有效性 对每一个项目的 5 个选项进行了频次分析 用 spss 软件计算每个项目每个选项的频次 frequency 如果某个题目的 l 2 3 或 3 4 5 三个选项总频率不超过 10 则说明此项目具有很高的社会称许性或较高的表 面效度 应该将其删除 这样的题目有 我能跟同事们友好相处 4 4 2 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项目分析后所保留的 55 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发现 kmo 系数为 0 816 卡方球形检验 p 值小于 0 000 说明适合做因素分析 应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 抽取到特征根 大于 1 的因素 得到因子 12 个 方差贡献率为 62 5 根据因素结构的碎石图 以 及构想假设 考虑抽取 5 个因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旋转 设定形成 5 个因子 删除有多重负载或者 最大载荷量小于 0 45 的题项 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分析 最后剩余 36 个题项 最后 分析的结果 kmo 值为 0 840 总解释率为 55 097 具体因子情况表 4 1 表 4 1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因素负荷矩阵 项目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5 共同度 因工作问题生气 0 769 0 749 工作中的问题导致我心情郁闷 0 762 0 703 感到工作压力很大 0 757 0 656 因工作问题焦躁不安 0 755 0 692 工作导致我疲惫不堪 0 747 0 650 因工作问题恼火 0 747 0 691 为完成工作而担忧 0 733 0 636 因工作中的问题而睡眠不好 0 660 0 49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9 因工作的原因影响了我的胃口 0 635 0 503 因工作原因而头晕 头痛 0 529 0 433 我非常喜欢我现在的工作 0 819 0 702 当前的工作不能够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 能 0 706 0 515 工作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很开心 0 688 0 576 我常常有想换工作的念头 0 682 0 573 我对自己的工作时常感到厌倦 0 639 0 553 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 0 559 0 550 我认为自己很适合从事目前这份工作 0 557 0 506 经常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0 741 0 602 我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 致认可 0 730 0 552 我已经熟练掌握了从事本职工作所需具备 的基本技能 0 628 0 457 工作的时候 我会全身心地投入 尽最大 努力将工作做好 0 610 0 398 我对达成工作目标充满信心 0 596 0 588 我在工作上感到很吃力 0 565 0 485 我的工作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 0 520 0 380 我不清楚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业绩 0 516 0 494 总体上 我和单位上其他人关系疏远 0 711 0 545 在单位上 我常感受到别人的排斥和冷漠 0 686 0 657 与同事交往时 我通常都很愉快 0 626 0 506 除非是工作上必须的 否则我不愿意跟同 事或领导打交道 0 608 0 431 我经常跟同事或领导发生口角 0 601 0 514 我觉得对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 0 569 0 520 单位的一些制度和规定对我完成工作不利 0 727 0 586 我不清楚我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0 725 0 685 我是在模棱的指导和命令下工作 0 650 0 483 有时为了完成工作我不得不违反规则 0 539 0 444 无法适应办公室潜规则 0 514 0 325 特征值 5 945 3 994 3 877 3 298 2 719 解释率 16 515 11 096 10 771 9 162 7 554 因素分析的结果跟笔者构想的相符合 共包含五个因子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0 因子 1 职业健康 包含 10 个项目 主要测查的是在工作过程中或跟工作相关 的情绪 心理 生理方面的状况 因子 2 职业心理认同 包含 7 个项目 主要测查的是大学毕业生内心对于目 前所从事工作的喜恶感觉 满意度和从事本职工作时的心理认同程度 因子 3 工作胜任 包含 8 个项目 主要测查的是毕业生的业务素质 工作信 心等 因子 4 职业人际适应 包含 6 个项目 指的是在职业领域里人际关系的处理 情况 包括跟同事及领导的关系 以及人际交往时的心理感受 因子 5 职业角色明晰 包含 5 个项目 指初入职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在工作 中的角色定位 能处理角色冲突 至此 便形成了包含 36 个项目的正式调查问卷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 4 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 5 1 信度检验信度检验 测试信度 test reliability 指的是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因此又称为测试的 可靠性 根据检验的方法 分为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分半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同质性信度 和评分者信度 考虑到条件的限制和操作的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的 是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是指测验的所有题目间性质的一致性 即测的是同一种心理 特质或行为 同质性是测量单一特质的必要条件 这里讲的同质性是指测验题目得 分反映的心理特质一致 同质性的判别标准是 题目间呈高正相关 如果相关很低 或是呈负相关 则题目为异质 用 cronbach s alpha 值为检验标准 cronbach s alpha 系数达到 0 9 以上 表示测验或量表信度非常理想 0 800 至 0 899 之间 表示测验 或量表信度甚佳 0 700 至 0 799 之间是佳 0 600 至 0 699 之间是尚可 若低于 0 50 则表示量表的信度欠佳 应重新修改题项内容并增列题项 或是将其删除 吴明隆 2010 用 spss 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 结果如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1 表 4 2 职业适应问卷的 cronbach 系数 分量表名称 项目数量 cronbach 系数 职业健康 10 0 910 职业心理认同 7 0 852 工作胜任 8 0 810 职业人际适应 6 0 787 职业角色明晰 5 0 703 职业适应总量表 36 0 913 由上表可知 问卷的总体信度为 0 913 各个分量表的信度在 0 703 0 910 之间 表明量表的内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即各个项目所测的是公共实体 每个分量表的 项目在构思上具有一致性 因而是相当可靠的 4 5 2 效度分析效度分析 效度 validity 即测验的有效性 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 量的事物的程度 一般来说有三种效度 内容效度 构想效度 结构效度 和校标 效度 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 本研究经过了严密 的理论构想 并且所选项目来自于对大学毕业生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 因此基本上 反应了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项目收集之后也请心理学老师和研究生对题项和维 度的拟合性进行了分析 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 2 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 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 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 术语或构想 解释的程度如何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 法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可分为探索性因素分析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简称 efa 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简称 cfa efa 与 cfa 两种分析方法最大的不同 在于测量理论架构 在分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检验时机 本研究问卷预测之后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 析 得出了五个因子 与构想的相符合 正式问卷回收后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 结果 用 amos17 0 对其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拟合指数方面 我们选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2 了卡方值 即 cmin 自由度 df cmin df cfi gfi nfi rmsea 等 作为评价模型拟合程度的标准 cmin df 值小于 2 表示模型拟合很好 小于 3 表示 可以 rmsea 是度量各自由度差异的指标 小于 0 5 则认为模型拟合良好 0 5 0 8 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 cfi gfi nfi 这几个值应接近于 1 但一般认为其接近 0 9 就表示模型拟合良好 本研究的模型拟合指数见表 4 3 表 4 3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模型 cmin df cmin df cfi gfi nfi rmsea 5 因子 36 项一阶模型 1643 267 584 2 814 0 897 0 907 0 885 0 065 由上表可知 卡方值 cmin 栏 为 1643 267 模型的自由度为 584 卡方自 由度比值 cmin df 为 2 814 3 000 表示模型的适配度良好 模型适配度指标 中各种适配指标 cfi gfi nfi 均接近于 0 9 表明假设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的整 体适配度良好 rmsea 值 0 08 表示有合理的近似误差存在 模型的适配度尚可 此外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 各个因子与总问卷之间应该有高相关 而因子之间 应该有中低程度的相关 因子间相关太高则说明因子之间有重合 有些因子可能并 非必要 因子之间相关太低 则说明有的因子可能测量到的是与预期完全不同的内 容 根据心理学家杜克尔 tuker l r 的理论 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 相关在 0 30 0 80 之间 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 0 10 0 60 之间 在这些相关全距之内 的项目为测验提供满意的信度和效度 戴忠恒 1987 我们考察了 5 个因子间及其与总量表间的相关 结果如下 表 4 4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各维度间的相关矩阵 职业健康 职业心理认 同 工作胜任 职业人际 适应 职业角色 明晰 职业适应 总分 职业健康 1 职业心理认同 0 504 1 工作胜任 0 357 0 497 1 职业人际适应 0 583 0 458 0 507 1 职业角色明晰 0 488 0 509 0 373 0 580 1 职业适应总分 0 824 0 780 0 684 0 796 0 729 1 注 p 0 001 下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3 由表 4 4 我们可以发现 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 0 357 0 580 之间 且达到 0 001 的显著水平 相关情形属于中等偏低程度正相关 说明本问卷各因子的方向一致 但彼此尚有一定的独立性 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 684 0 824 之间 且 达到 0 001 的显著水平 相关情形属于较高程度正相关 说明各因子与总问卷的整 体概念一致 由此可知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维度的结构是否具有一致性 我们从五个维度中各随机抽取 了 2 个项目 共 10 个项目 对每个项目与各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各 项目与所属维度之间具有高相关 而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较低 详见表 4 5 这说明各项目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所属维度的特性 表 4 5 各项目与其所属维度及其他维度的相关 因子 项目编 号 职业健康 职业心理认同 工作胜任 职业人际适应 职业角色明晰 a27 0 746 0 445 0 347 0 469 0 444 a31 0 749 0 324 0 169 0 405 0 346 a2 0 413 0 746 0 290 0 366 0 436 a10 0 407 0 655 0 484 0 412 0 261 a1 0 087 0 354 0 495 0 217 0 149 a5 0 130 0 342 0 637 0 306 0 214 a7 0 517 0 363 0 337 0 716 0 506 a8 0 406 0 237 0 260 0 657 0 398 a3 0 253 0 315 0 158 0 343 0 597 a4 0 261 0 346 0 191 0 288 0 680 注 p 0 05 p 0 01 p 0 001 下同 4 6 小结小结 1 此研究编制的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 由工作胜任 职业人际适应 职业角色明晰 职业心理认同和职业健康五个维度构成 其中 工作胜任测查的是 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 工作信心等 职业人际适应测查的是在大学毕业生在职业 领域里人际关系的处理情况 包括跟同事及领导的关系 以及人际交往时的心理感 受 职业角色明晰测查的是初入职大学毕业生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能否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4 处理角色冲突 职业心理认同主要测查的是大学毕业生内心对于目前所从事工作的 喜恶感觉 满意度和从事本职工作时的心理认同程度 职业健康主要测查的是大学 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或跟工作相关的情绪 心理 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 2 通过对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 进行信效度分析发现 此问卷具有 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问卷的总体信度为 0 913 各个分量表的信度在 0 703 0 910 之间 本问卷的编制过程经过了心理学专家及研究生的分析与建议 保证了其内容效 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维量分析的结果都表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 结构效度 因此 本问卷可以作为测量我国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水平的有效工具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5 5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现状调查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现状调查 5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生职业适应正式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了解大学生毕业生职 业适应的现状 并考察大学生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5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5 2 1 工具工具 自编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问卷 共包含 5 个因子 36 个项目 5 2 2 被试被试 本研究通过网络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发放问卷 纸质版的是通过到武汉市人才 市场和一个公司找到合适的对象进行发放 网络版的是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 从笔 者以前的同学 朋友 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 着手 并且通过滚雪球的方式 请他们再找他们的同事 同学中符合条件的人 由于被调查者都与笔者或者向他们 介绍此问卷的人有熟悉的关系 因此大大提高了调查的质量和可靠性 共发放了 360 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 325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0 3 被试具体情况见表 5 1 表 5 1 样本情况统计表 变量 分类 人数 所占百分比 性别 男 184 56 6 女 141 43 4 是否独生子女 是 88 27 1 否 237 72 9 毕业院校 一本 136 41 8 二本 109 33 5 三本 23 7 1 专科 57 17 5 家庭所在地 农村 189 58 2 城镇 136 41 8 专业 理工科 178 54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6 文史类 135 41 5 艺术 体育类 12 3 7 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非常相关 83 25 5 比较相关 83 25 5 一般相关 66 20 3 不怎么相关 38 11 7 完全不相关 55 16 9 工作年限 1 年以内 97 29 8 1 2 年 100 30 8 2 3 年 74 22 8 3 年以上 54 16 6 工作单位性质 政府部门 28 8 6 国企事业单位 57 17 5 外资合资企业 46 14 2 民营私营企业 168 51 7 其他 26 8 0 在工作中是否获得过奖励 是 163 50 2 否 162 49 8 5 2 3 实施方法实施方法 首先询问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看其是否符合调查条件 即是否已经大学毕业 并且没有读研 而且正在参加工作 如若符合条件 则把问卷发给他 向其交代指 导语 并嘱咐其看清问卷的指导语后再作答 5 2 4 数据统计处理数据统计处理 对回收的问卷先进行筛选 剔除无效问卷 然后将其统一编码录入数据 运用 spss 16 0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5 3 1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现状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现状 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总体总分和各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7 表 5 2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总体状况 m sd 排序 职业健康 3 7683 0 69243 2 职业心理认同 3 4079 0 72123 4 工作胜任 3 7296 0 51306 3 职业人际适应 3 9492 0 67299 1 职业角色明晰 3 3502 0 68031 5 职业适应总分 3 6617 0 50395 由上表可以看出 1 就问卷均数来看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总分均数为 3 6617 这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总体中等偏好 就五个因子的均数来看 职业人际适应维度得分最高 为 3 9492 职业角色明晰维度最低 为 3 3502 中间 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健康 工作胜任 职业心理认同 这说明大学毕业生人际适应 状况好于其它方面的适应状况 2 就问卷与五个因子的标准差来看 问卷总体标 准差为 0 50395 这说明被试的职业适应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 五个因子中职业心 理认同维度的标准差最大 为 0 72123 工作胜任维度最小 为 0 51306 这表明大 学毕业生在工作胜任上的差异最小 在心理认同方面的差异最大 5 3 2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性别差异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性别差异 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考察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性别差异 结果如下 表 5 3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的性别差异 男 女 t sig m sd 职业健康 3 6717 0 72070 3 8943 0 63435 2 905 0 004 职业心理认同 3 2888 0 68763 3 5633 0 73674 3 458 0 001 工作胜任 3 6766 0 51751 3 7988 0 50062 2 138 0 033 职业人际适应 3 8714 0 70608 4 0508 0 61494 2 400 0 017 职业角色明晰 3 2337 0 68101 3 5021 0 65098 3 589 0 000 职业适应总分 3 5708 0 51174 3 7803 0 46946 3 791 0 000 由上表可知 女性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总分及各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男性大 学毕业生 尤其在职业适应总分和职业角色明晰上 p 值都小于 0 001 达到了极度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8 显著水平 5 3 3 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的差异性非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状况的差异性 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考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水平上的差 异性 结果如下 表 5 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状况差异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t sig m sd 职业健康 3 9477 0 64416 3 7017 0 69915 2 878 0 004 职业心理认同 3 5714 0 73898 3 3472 0 70650 2 511 0 013 工作胜任 3 8026 0 50062 3 7025 0 51602 1 565 0 119 职业人际适应 4 0947 0 62299 3 8952 0 68404 2 392 0 017 职业角色明晰 3 5091 0 67187 3 2911 0 67533 2 589 0 010 职业适应总分 3 8059 0 48244 3 6082 0 50223 3 187 0 002 由上表可知 独生子女在职业适应方面总体上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 并且除了 工作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通化辉南县事业单位招聘8人(8号)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事业单位专项(2号)招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省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白城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四平市社会救助窗口工作人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吉林专用通信局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台州临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华能新能源股份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阿拉善盟救助管理站招考临时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消防日消防月主题知识培训
-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
- 生物育种方法
- 建筑企业法人a证考试及答案
- 2025年秋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测试题(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医院进修人员培训报告
- 冬季燃气管道施工安全方案
- 化工仪表维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宠物经济市场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