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寡母 主要是嫡主母 是唐代社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作为寡妇 她们在家 庭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于夫在家庭的妇女 作为母亲 她们与子女 特别是与儿子的关 系 与父在家庭的母亲与儿子的关系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唐代寡母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 从多角度 多方面 深入了解寡母的生活 这一课题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 妇女的生活 而且对当今社会中 解决单亲家庭中出现的问题 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第一章主要依据墓志对唐代寡母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存在状况来看 唐代社 会寡母众多 寡母们绝大多数选择寡居 而不是再嫁 寡母众多的原因有三 一 唐代 妇女保守的贞节观 二 唐代中青年男性较高的死亡率 三 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 本文第二章主要叙述唐代寡母主持家政 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 主持丈夫丧葬事 宜与主持家产处分是寡母主持家政的两个方面 由于代夫主政 寡母在主持家政时的地 位与作用不容小觑 同时 寡母也不同程度的参与了社会生活 这种参与只是基于维持 家庭生计的需要 并不足以说明她们比其他妇女社会地位高 本文第三章主要叙述寡母训育子女情况 寡母训育子女既具有儒家教义与法律的 支持与保障 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素养 寡母训育子女有其特殊性 寡母在训育儿子的目 标 即改变家庭境况上 与儿子更容易达成一致 寡母训育儿子的内容主要在道德 学 业 仕途三个方面 训育女儿的内容主要是三从四德 本文第四章主要叙述寡母宗教信仰情况 唐代寡母绝大多数信仰佛教 有些寡母 达到痴迷程度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唐代社会舆论对寡母的要求 寡母贫困的物质生活 及孤寂的精神世界都使寡母极易被佛教俘获 由于寡母对子女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寡母 的宗教信仰必然影响到其子女 本文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唐人的 寡母观 唐代社会对寡母守寡的态度是鼓励与支 持的 同时 对于寡母再嫁也给予了容忍和理解 总之 唐代妇女的贞节观仍然是传统 保守的 相当多的寡母选择了寡居生活 无论是在主持家政 参与社会生活方面 还是在训育子女方面 寡母对家庭与社会都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寡母的精神世界是痛苦 寂寞的 这使她们大多与佛教结缘 关键词 唐代寡母子女 a b s t r a c t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1 e g i t i m a t em o t h e r s i nt a n gd y n a s t yi sa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s p e c i a l g r o u po fp e o p l e a sw i d o w s t h e i rs t a t u sa n dr o l ei nt h ef a m i l yw e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a to f w o m e nw h o s eh u s d a n d sw e r ea l i v ea n da sm o t h e r s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w i d o w e d m o t h e r sa n dt h e i rc h i l d r e n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 i rs o n sw a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m o t h e r sa n dt h e i rs o n sw h o s ef a t h e r sw e r ea l i v e t h i st h e s i st r i e st os t u d y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a n da s p e c t st og e tad e e pa c q u a i n t a n c ew i t h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l i v e s t h i sr e s e a r c hi sh e l p f u lt or e v e a lt h er e a ll i v e s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a n di t c a na l s og i v e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t os o m ep r o b l e m se x s i s t e ds i n g l e p a r e n tf a m i l i e si nm o d e m s o c i e t y c h a p t e ro n em a i n l ya n a l y s i s e s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b a s e do ne p i t a p h s f r o m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 r ew e r el o t s 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v a s tm a j o r i t yo ft h e mc h o s ew i d o w h o o d a n dn o t r e m a r r i a g e t h ef i r s tr e a s o no ft h i sp h e n o m e n o ni st h a tw i d o w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w e r e t e n dt ob em o r ec o n s e r v a t i v e t h es e c o n do n ei st h eh i g hm o r t a l i t yr a t ea m o n g y o u n ga n d m i d d l e a g e dm e n a n dt h et l l i r do n e i st h em a r r i a g em o d eo fa no l dm a nw i t ha y o u n g w i f e c h a p t e rt w om a i n l yd i s s c u s s e s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p r e s i d i n go v e r h o u s e h o l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d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t h es o c i a ll i f e p r e s i d i n go v e rt h ef u n e r a la f f a i r s o ft h e i rh u s b a n d sa n dd i s p o s a lo ff a m i l yp r o p e r t i e sa r et w o a s p e c t so fh o u s e h o l dm a n a g e m e n t a saf e m a l eh o m e m a s t e r b e c a u s et h e yw e r ei nc h a r g eo ft h ew h o l eh o u s e h o l d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t h e i rh u s b a n d t h e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s t a t u sa n dr o l es h o u l dn o tb eu n d e r e s t i m a t e dw h i l e p r e s i d i n g o v e rh o u s e h o l dm a n a g e m e n t i nt h em e a n w h i l e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a l s o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s o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i nt h ed i f f e r e n td e g r e e b u ti tc a n tp e o v et h a t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h a dh i g h e r s o c i a ls t a t u s t h a no t h e rw o m e n sf o rt h i sk i n do f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t h e yo n l yw a n t e dt om a i n t a i n f a m i l yl i v i n go fd e m a n d c h a p t e rt h r e em a i n l yn a r r a t e st h ee d u c a t i o no fc h i l d r e nb yt h e i r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h a dt h ep r i v i l e g et o r e p r i m a n d a n de d u c a t et h e i rc h i l d r e n w h i c hw a s s u p p o r t e da n dp r o t e c t e de f f c t i v e l yb yt a n gl a wa n d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h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o f w i d o w e d m o t h e r s e d u c a t i n gt h e i rc h i l d r e ni st h a tm o t h e r sa n ds o n sc o i n c i d e dm o r ee a s i l yo n t h eg o a lo fc h a n g i n gt h e i rf a m i l yc i r c u m s t a n c e t h em a i np o i n t st h a t t h e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i i t a u g h tt h e i rb o y sw e r ea b o u te t h i c s s c h o o l w o r ka n do f f i c i a lc a r e e r a n dw h a tt h ew i d o w e d m o t h e r st a u g h tt h e i rg i r l sw a st h r e eo b e d i e n c e sa n df o u rv i r t u e s c h a p t e rf o u rm a i n l yf o c u s e so nt h er e l i g i o nt h a t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b e l i e v e d b u d d h i s m w a sp o p u l a ra m o n gm a j o r i t y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s o m eo ft h e me v e nb e l i e v e di te x c e s s i v e l y t h e r ea r em a n yr e a s o n sf o rt h a t t h ef i r s to n ei st h a tt h ep u b l i co p i n i o nw a ss t r i c tw i t h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n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s e c o n do n ei st h ep o o rl i v e st h a t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l i v e da n dt h e i rv a c u o u sa n dl o n e l yi n n e rw o r l d s i n c et h e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p l a y e ds u c ha n i m p o r t a n tp a r ti nt h e i rc h i l d r e n l i v e s t h e i rr e l i g i o nb e l i e fa l s oe f f e c t e dt h e i rs o n sa n d d a u g h t e r sc e r t a i n t y c h a p t e rf i v em a i n l yd i s c u s s e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n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b yp e o p l ei nt a n g d y n a s t y t h ea t t i t u d eo ft a n gd y n a s t ys o c i e t yi st oe n c o u r a g ea n ds u p p o r tt ot h eb e h a v i o r t h a tt h ew i d o w sc h o i c e dw i d o w h o o d i nt h em e a n t i m e r e m a r r i a g ew a sg i v e nt ob e c o m p r e h e n da n dt o l e r a n ti nt h ed if f e r e n td e g r e e i nc o n c l u s i o n w o m e n v i e w p o i n to nc h a s t i t yw a ss t i l l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dc o n s e r v a t i v ei n t a n gd y n a s t y l o t s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c h o s ew i d o w h o o d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h a v em a d e h u g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n o tn o l yt ot h ef a m i l yb u ta l s ot ot h es o c i e t yi np r e s i d i n go v e rh o u s e h o l d m a n a g e m e n t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 s o c i a la c t i v i t i e sa n de d u c a t i o no fb o y sa n dd a u g h t e r s t h e s p i r i t u a lw o r l do f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i ss u f f e r i n g l o n e l i n e s s w h i c hm a k e dm o s to ft h e mw e r e a t t a c h e dt ob u d d h i s m k e yw o r d s t a n gd y n a s t y w i d o w e dm o t h e r s s o n sa n d d a u g h t e r s i i i 鲁东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 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2 一一g 年6 月 i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鲁 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日期 乙 g 年6 月i 日 日期 渺2 年6 月 日 折蓼 举楚 嗄1碧 名名 签签者师作导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一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社会中 有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就是寡母独自支撑家庭 抚育子女 如 孟子 元稹 岳飞 欧阳修 海瑞等 都是幼年便与寡母相依为命 从墓志来看 唐代 也有不少这种情况 且寡母在妇女总人数中占有一定比例 对唐代寡母生活状况这一课 题的研究 是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立足传世文献 结合大量唐代 墓志及笔记小说等史料 采用比较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在叙述唐代寡母家庭生活的基 础上 着力探讨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 这一研究 对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 值 也可为当代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提供借鉴 二 有关史料及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在唐代传统历史文献中 新唐书 旧唐书 中的 列女传 是妇女人物传记 其中有关于寡母生活的内容 其他纪 传 志等也蕴涵有关于寡母的零散资料 唐律 疏议 唐六典 等古籍中的有关条文是寡母生活中地位及权力的法律保障 其他笔记 小说类如 大唐新语 因话录 文集类如 全唐文 类书如 册府元龟 等有关部 分 都反映了唐代寡母的生活状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上个世纪出土的大量有关唐 代女性的墓志铭与敦煌出土文献 直接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史料 周绍良 赵超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 中3 6 0 0 方墓志 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 是 墓志铭中有关资料 大多反映的是唐代中上层社会寡母的生活 且撰写者大都为死 者的亲属 叙述与评价难免多有溢美之辞 不可完全相信 但是 我们可以肯定 这些 赞美之辞 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妇女的最高要求 是妇女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 代表了唐 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唐耕耦 陆宏基编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中的有关部分 对于研究下层寡母的生活尤具补缺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唐代寡母问题研究 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1 9 3 0 年 贺圣鼎在 法学 季刊 发表论文 妇女在唐律上之地位 该文章认为唐律对寡妇采取保护主义 其地 位较有夫之妇略高 为人母后 因孝道与礼教 母与父在唐律上处同等地位 服丧不问 父亲在否是唐律改进妇女地位之一证 该论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描述唐代寡母问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题的 惟一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性论文 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 9 4 9 年后直至2 0 世纪8 0 年代 中国内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归于沉寂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 随着妇女史领域的复兴 8 0 年代初 已有有关唐代寡母问 题文章的出现 如杨廷福 唐代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 该文根据 唐律疏议 唐 六典 唐令 探讨了唐代寡妇的法律地位 对于贺圣鼎文有所拓展 8 0 年代中 期以后 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 有关论著日渐增多 8 0 年代后期 高世瑜 唐代 妇女 一书出版 这是第一本全面论述唐代妇女群体的论著 对于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 起到了推进作用 在论述唐人的女性观时 该书认为 唐人对母亲等长辈持尊重 孝顺 态度 并不提倡 从子 对女性长辈的尊重不是唐朝一代风气 名教以孝为万般之先 而尽孝不分父母 另外 在长幼之序与男女之别中 首先讲究长幼之序 其次才是男女 尊卑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妇女地位的两重性 这种两重性在唐人一面鄙视女性 一面又 倡扬孝敬母亲等女性长辈的矛盾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志生 唐代妇女问题初探 对于 寡母的土地授予问题给予关注 他认为 寡妻妾当户时 唐政府规定给予她们部分土地 但据敦煌文献 寡妻等或受田不足 或根本没有受田 男子受田也不足 2 0 0 0 年至今 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与角度日益广泛 至今方兴未艾 寡母生活 的各个方面成为学者们论述的重点 其一 主持家政 段塔丽 唐代妇女地位研究 的 出版 推动了唐代妇女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 就寡母主持家政方面 段氏认为 从中国 传统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 夫亡守寡的母亲对子女有颇大的权威 她们不仅是家政的实 际掌管者 且处于丈夫生前所拥有的 养尊处优 的地位 实际生活中寡母地位的改善 主要发生在舅姑无力视事或去世之后 为人母的女性此时才可以独立支撑门户 担当其 主持家政的重任 寡母主持家政的工作 主要反映在家庭经济管理权 对子女的教诫权 主婚权等方面 罗彤华 家长与尊长 唐代家庭权威的构成 认为 就妇人尊长的的 财产处分权来看 妇人尊长如为家长 其财产处分权似与男性家长略同 这在代夫主持 家政 以母仪之尊的治家者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郑显文 唐代律令制研究 对在有子 与无子两种情况下 寡妻妾对在夫家及娘家的财产继承情况做了梳理 贾艳红 以唐代 为例看封建主义的 母权 论述了唐代母亲对子女的教令惩诫权 主婚权及家庭财产 的管理权 邢铁 唐宋时期妇女的分家权益 认为 寡母守节不嫁 表明承担起了亡夫 的所有义务 包括承门立户 抚养子女以及照料老人 作为报偿和尽义务的物资基础 便有继管亡夫遗产的权利 李润强 唐代依养外亲家庭形态考察 探讨了寡母及其子女 在外亲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 其二 训育子女 傅永聚 马林涛 论唐代的母训文化 分父亲健在时的母训与寡母抚孤两种情况考察了唐代的母训文化 对其产生的具体原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 从生成的自然性 时代性 特殊性三个层面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于寡母抚孤这一 课题进行研究的还有徐庭云 隋唐五代时期的 寡母扰孤 他认为寡母抚孤是中国古 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许友根 唐代 寡母教子 现象初探 就 寡母教子 的条件 目的 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另外 李浩在其专著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 研究 中 考察了寡母及孤子的族姓 并对寡母教孤的教育学 心理学进行了分析 姚 平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 考察了母亲的形象与地位 认为唐代有关母亲角色的规范性 观念注重母亲训育女儿 执教诸子 主持家政的职责 其三 信仰佛教 苏士梅 从墓 志看佛教对唐代妇女生活的影响 从对 唐代墓志汇编 中墓志的分析得出结论 认 为唐代妇女信佛者较多 且相当一部分奉佛者为孀居妇女 她们信佛的目的是从佛教中 寻求精神和情感寄托 严耀中 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根据对 唐代墓志汇 编 和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中所载墓志统计 认为寡妇信佛者的数量特别多 寡妇信 佛的原因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 其他相关文章有焦杰 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佛教的 关系 杨小敏 唐代妇女与佛教 等 这一时期 对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进行全面论述的是张国刚 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 世界 一文 文章探讨了寡妇守寡的原因 寡居后的物质生活 精神状态等各个方面 反映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 台湾地区自2 0 世纪7 0 年代中后期始 也出现了有关唐代寡母的研究成果 如毛汉 光 唐代妇女家庭角色的几个重要时段 以墓志铭为例 对3 5 0 余方唐代墓志铭进行 统计推算 据统计推算 唐代妇女平均年龄在3 2 9 岁时婆卒而主家 在4 9 3 岁时夫 卒而寡居 婆卒后成为主家者 夫卒后更成为最重要的尊长者 各个时段的责任逐渐增 加 与其角色功能加重同步 在家庭或家族中的地位也随之增高 日本学者滋贺秀三 中国家族法原理 探讨了中国古代母子同居之家的家产处分关 系 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 学者们分别从各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唐代寡母问题 除训育子女外 这些研究 或侧重于唐代寡母的 寡妇 角色 或侧重于唐代寡母的 母亲 角色 而从各个角度 考察唐代 寡母 角色的的论著或文章 目前尚不多见 本文即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学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将唐代寡母 主要是嫡主母 作为研究对象 从多个 角度 侧重于寡母与子女关系 研究唐代寡母的生活状况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一 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依据墓志对分析唐代寡母的情况 唐代寡母存在并不是少数行为 唐代 妇女的贞节观仍然是传统的 保守的 寡母众多的原因 除与唐代寡母仍持儒家保守的 贞节观外 也与唐代中青年男性死亡率较高 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有关 第二章主要叙述唐代寡母主持家政 参与社会生活情况 唐代寡母在主持料理丈夫 的丧事后 还在主持家产的处分上 发挥了重要作用 寡母在主持家政的同时 也不同 程度的参与了社会生活 第三章主要叙述唐代寡母训育子女情况 唐代寡母训育子女 在具有社会支持和法 律保障的同时 自身也具备一定的素养 寡母训育子女有其特殊性 寡母训育子女的内 容主要包括道德 学业 仕途三个方面 训育女儿的内容则主要是三从四德 第四章主要叙述唐代寡母信仰宗教 唐代寡母绝大多数信仰佛教 有些几近痴迷 程度 寡母信佛的原因既与唐代社会舆论有关 也与寡母物质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有 关 寡母对宗教的痴迷对子女有所影响 使子女也往往追随母亲归依宗教 本文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唐人的 寡母观 唐代社会对寡母守寡的态度是鼓励与支 持的 同时 对于寡母再嫁也给予了理解和容忍 二 创新点 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将唐代寡母作为研究对象 从多个角度 多个方面探讨唐 代寡母的生活 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侧重于寡母与子女之间关系 诸如在管理 典卖 分割家产等方面 寡母与孤子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 4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唐代寡母情况分析 关于唐代寡妇的存在状况 许多论著都认为 唐代妇女贞节观淡薄 寡妇再嫁在唐 代是一普遍现象 由此可推断 唐代寡母守寡只是少数行为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 唐 代妇女其实多数倾向于守节 再婚只是少数行为 据此可认为 唐代寡母的存在应是 普遍现象 唐代寡母存在状况究竟怎样 寡母的存在状况 除了与妇女的贞节观有一定关系 外 还有没有其它的原因 关于这两个问题 笔者将依据大量唐代墓志材料来考察 第一节唐代寡母的存在状况 据唐代墓志记载 有唐一代 丈夫去世后 选择寡居的妇女大有人在 而在这些大 量的寡居妇女中 绝大多数为生有子女的寡母 唐代墓志中 有不少寡母在子女幼小时 就开始寡居生活 范阳卢氏2 2 岁时嫁于 清河崔枞 宝历元年 8 2 5 年 崔枞被任命为雍丘县尉 未及任所 捐馆于东周旧里 其时 卢氏3 8 岁 从此开始寡居生活 夫人衔未亡之戚 携契幼稚 居于郑之别邑 攻苦食淡 以成家业 劝僮仆以艺植 训子弟以诗礼 够劳俭克 仅三十载 卢氏 生育有七个子女 夫人载诞五男二女 男之长日朱义 冠岁而终 其次早天 次同靖 同佑 同映 长女适荥阳郑裔贞 不幸短折 裔贞愿敦旧好 故复以其季妻焉 即 卢氏把第二个女儿嫁于郑裔贞做继室 荥阳郑秀实 年十九 归于赵郡府君 3 0 岁时 丈夫去世 他们已经生有四男四女 夫人称未亡人凡四十三年 孀独洁立 训导诸孤 讫有成立 男有宫 女有归 妇道母仪之事 光辉务矣 杜元颖的夫人崔氏 年十有 六 归于杜公 年廿有三而杜公即世 崔氏 勤徙宅之教 藐尔孤稚 洪州武宁 县令于君夫人陇西李氏 及于君殁世 夫人年龄尚少 鞠稚子 抚孤女 心怀苦节 参见高世瑜 唐代妇女 三秦 版社 1 9 8 8 年 第1 4 9 一1 5 6 页 牛志平 从离婚与再嫁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 陕两帅范大学学报 1 9 8 5 年第4 期 参见毛l 兀光 从墓志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 0 0 0 年第2 期 苏十梅 唐人妇女观 的几个问题 以墓志为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4 期 岳纯之 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 人民 出版社 2 0 0 6 年 第1 3 卜1 4 5 页 周绍良 赵超 唐代墓志汇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9 2 年版 大中0 8 0 唐故汴州雍丘县尉清河崔府君夫人 范阳卢氏合榭墓志铭兼序 第2 3 0 9 页 唐代墓志汇编 大中1 2 4 唐故荥阳郑夫人墓志 第2 3 4 8 页 唐代墓志汇编 开元4 9 5 唐故朝议郎行通事舍人京兆杜公讳元颖夫人临清县君崔氏墓志墓志铭并序 第1 4 9 7 页 5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服丧三年 礼不蹄矩 翟夫人的丈夫于长庆元年 8 2 1 年 去世时 她只有三十岁 留下两个儿子 她 鞠育孤稚 守寡2 8 年 于大中三年 8 4 9 年 去世 其时5 8 岁 王氏以 初笄之岁 大约1 5 岁 嫁给蓟州刺史 静塞军使陆岘作继室 陆岘4 8 岁去世时 王氏已生有二子一女 王氏 夫人自以府君捐背 四十余年 以灰心蓬首之 容 弃纨绮花钿之钸 断机训子 剪发奉宾 王氏去世时6 7 岁 不足3 0 岁即开始居 寡 其时 她的子女想必尚且年幼 也有的寡母开始守寡时 年龄较大 子女可能已经长大成人 乐令姿1 6 岁时嫁于 昭武校尉任德为妻 5 2 岁时丌始守寡 丈夫去世后 她 保义孤遗 庶弘慈母 陈恭 的丈夫去世时 她已5 9 岁 从此 蓬首孀闺 铅华不御 柏舟自勖 之死靡他廿余年 杨氏守寡3 0 年 所生两个儿子 并先天殁 只有一个孙子 年方四岁 她 蓬首为 容 竟衔忧而没齿 隋平州录事参军张育之妻赵氏1 4 岁结婚 夫妻共同生活了4 0 年 后 丈夫亡故 此时 她的子女很可能已经成年 不仅有儿子的寡母选择寡居生活 有些寡母仅生有女儿 她们也有的坚守贞节 没 有选择再嫁 裴溥的丈夫王泠然去世时 年仅1 8 岁 其夫比她大1 4 岁 她守寡1 8 年 有息女日仙官 女于安定皇甫浚 次女日仙葩 荥阳郑氏于 既笄之年 嫁给范 阳卢子谟 结婚 未期岁 而丈夫先亡 四个月后 生下遗腹女 寡母郑氏 哀伉俪之 年 誓心守节 抚育稚女 虔奉先姑 夙兴夜寐 以成妇道 去世时 5 5 岁 居寡整 整4 0 年 在唐代墓志材料中 唐代孤儿寡母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 引据的墓志记 载尽管不多 但是 据对 唐代墓志汇编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中数千方墓志考察发 现 夫亡再嫁妇女不过区区1 0 例 而明确记载坚守贞节者则高达2 6 4 例 我们可以得 出结论说 唐代寡居妇女相当得多 是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 而寡居妇女绝大多数是有 子女的寡母 也应是唐代社会的实情 唐代妇女关于贞节的主流观念仍然是传统的 保 守的 在寡居还是再嫁的选择上 妇女更倾向于寡居 o 唐代墓志汇编 会吕0 2 3 唐故洪州武宁县令于君夫人陇西李氏墓铭并序 第2 2 2 7 页 o 唐代墓忠汇编 大中0 3 9 唐故朝请邮行太子舍人汝南郡翟府君故夫人 下泐 第2 2 7 8 页 唐代墓志汇编 大中1 4 1 于氏犬人墓记 第2 3 6 1 页 唐代墓志汇编 显庆1 4 2 唐故昭武校尉任君墓忐铭并序 第3 1 9 页 唐代墓志汇编 成亨0 6 4 大唐处士淳于府君之夫人陈氏墓志铭并序 第5 5 5 页 唐代墓志汇编 上元0 2 6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君墓志铭并序 第6 1 l 页 o 唐代墓志汇编 贞观1 4 5 隋故平州录事参军张君墓志 第9 9 页 唐代墓志汇编 天宝0 0 2 唐故右威卫兵曾参军王府君墓志铭序 第1 5 3 2 页 唐代墓志汇编 大中1 0 0 唐故卢氏犬人墓j 占铭 第2 3 2 8 页 毛阳光 从墓忐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 0 0 0 年第2 期 6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唐代寡母众多的原因 众多寡母选择寡居生活 与妇女传统的 保守的贞节观有关 这从上节可得出结论 这也是造成唐代寡母众多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 寡母众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其一 唐代中青年男性死亡率较高 如贞元年间 韦氏的丈夫韩某死于与吐蕃的战 事中 时年三十有五 夫人时年始十有七矣 有女子一人 其生七月而孤 韦氏守 寡1 5 年 3 2 岁时去世 处士陈泰去世时年仅2 9 岁 他的妻子常山房氏只有2 6 岁 她 守志孀帷 亟移狄管 暑迁寒袭 卅余年 抚幼携孤 韩州助教向徼2 8 岁时去世 他的妻子韩氏2 6 岁 后寡居5 5 年 于8 1 岁高龄而终 有嗣子崇仁等 宋运3 1 岁时 去世 他的妻子太原王氏也是3 1 岁 不幸良人早背 独守偏孤 鞠稚子之单居 念徘 徊而不忍 情非再醮 意乐三从 如愚管窥 请令守志 前述裴溥的丈夫王泠然去世 时 3 2 岁 有的墓志虽然没有丈夫确切的去世年龄 但据志文内容推测 年龄应该不大 来香 儿 年十二而所天早逝 她与丈夫元某生有一子元禺 寡居3 2 年 期间还经历了父 母与公婆的丧亡 逮亲殁 泣血三年 爰丧舅姑 孝心无易 每至伏腊 哀恸动人 我们可以推断 来香儿的丈夫去世时年龄应该不大 任氏年及初笄 嫁于董氏 1 9 岁 开始守寡 她的丈夫 君以不寿 早卒于桂糍 去世时 年龄应该也不大 据李燕杰 唐人年寿研究 一书中 唐代样本男女死亡人口年龄构成及比例表 取 样调查表明 唐代2 1 岁至5 0 岁男性人口死亡率占到成人总死亡率的2 0 0 7 按此比 例 唐代有不少家庭由于丈夫死亡 可能留下孤儿寡母艰难谋生 为什么唐代中青年男性死亡率比较高呢 首先 战乱是造成中青年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唐代前期政治相对安定 安 史之乱 后 藩镇势兴 唐廷与藩镇时有战争 唐代后期战乱频仍 直至五代连年战争 战乱造成大量中青年死亡 也使许多家庭惨缺不全 因战乱参与者多为中青年男性 我 们以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三十九 唐纪 五十五中 元和十一年 春记载的胜方对负 方斩首人数 考察中青年男性的死亡情况 唐代墓志汇编 o 唐代墓志汇编 唐代墓志汇编 唐代墓志汇编 唐代墓忐汇编 唐代墓志汇编 o 唐代墓志汇编 贞元1 2 1 大唐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吕黎韩君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 第1 9 2 5 页 神龙0 4 3 大唐故处士陈君墓志铭并序 第1 0 7 1 页 长安0 1 7 唐故韩州助教向君忐铭并序 第1 0 0 l 页 开元1 9 8 大唐故右金吾卫翊卫宋府君夫人墓志并序 第1 2 9 5 页 天宝0 0 2 唐故右威卫兵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序 第1 5 3 2 页 天宝1 0 8 大唐元府君故犬人来氏墓忠铭并序 第1 6 0 7 页 龙朔0 0 1 大唐故董府君任夫人墓志并序 第3 3 7 页 7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元和十一年 春 2 幽州节度使刘总奏败成德兵 拔武强 斩首千余级 8 乙卯 昭义节度使郗士美破成德兵 斩首千余级 1 0 乙未 刘总破成德兵 斩首千余级 1 4 乙卯 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奏败淮西兵于朗山 斩首千余级 焚二栅 1 8 乙卯 刘总奏破成德兵于深州 斩首二千五百级 乙丑 义武节度使浑稿 奏破成德兵于九门 杀千余人 2 0 五月壬申 李光颜 乌重屑l 奏败淮西兵于陵云栅 斩首二千余级 2 1 壬午 宣武军奏破郾城之众二万 杀二千余人 捕虏千余人 2 2 田弘正奏破成德兵于南宫 杀二千余人 2 4 乙未 士美奏大破承宗之众于柏乡 杀千余人 3 6 辛卯 李文通奏败淮西兵于固始 斩首千余级 3 7 十二月壬寅 程执恭奏败成德兵于长河 斩首千余级 从以上记载可知 元和十一春 因战事原因 仅负方被斩首人数达一万五千余 再加上 胜方死亡人数 总死亡人数会更大 这些士兵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已经娶妻生子的中 青年男性 他们的死亡 会使众多的寡母不得已挑起家庭的重担 事实上 由于战争极 具杀伤力 社会动乱时期的寡母数量会明显增多 其次 对于士人来说 中青年男性死亡率较高与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有很大关系 由 于资历不高 中青年男性多为低级官员 与中高级官员相比 这部分人不仅俸禄低 而 且终日为仕途四处辗转 长期处于奔波之中 这使得他们的经济状况窘迫 生存压力大 有的墓志作者感叹说 奔走于仕途 以觅得一官半职 尝谓厚禄广寿 以显姻族 却 奈何孀少妻 孤幼子而终焉 其二 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是造成寡母众多的重要原因 从墓志看 并非所有寡母 的丈夫都是年轻而天亡 其中有很多是寿终正寝 寡母众多的原因是因为丈夫年龄比妻 子大很多 形成了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 即使丈夫寿终正寝 依然留下不算年老甚至年 轻的寡妇 而且大多数都是有子女的寡母 通过对据墓志铭材料的考察得知 唐代夫妇年龄差异约为8 5 岁 从墓志看 丈 夫比妻子年长十几岁的有很多 有的丈夫甚至比妻子大二十几岁 也有的年长三四十岁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三十九 唐纪 五十五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春 条 中华书局 2 0 0 7 年版 第2 9 6 3 2 9 6 5 页 圆 唐代墓志汇编 大和0 7 7 唐故鄂州永兴县尉汝南周君墓志铭并序 第2 1 5 2 页 姚平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4 年版 第9 2 页 8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昭武校尉秦义年长于妻子张氏1 3 岁 贞观六年去世时 春秋 卅有八 张氏 奖协孤 遗 言行克符 高构斯洽 冀母仪之弘益乐潘舆之宴歌 寡居3 0 年 县丞王卿比妻 子任氏大1 7 岁 王卿 春秋廿什有九 大业三年七月廿五日 终于光山县官舍 任氏 时年3 2 岁 8 1 岁时去世 守寡4 9 年 他们夫妇 有子叔孙 克遵世业 不坠家声 天 性仁孝 率猷成己 贞观年间的南和县令张彦 武德六年去世时 春秋四十有一 他的夫人郭氏比他小1 0 岁 时年3 1 岁 7 5 岁去世 守寡4 4 年 他们生有三子 长子 内府监右尚署令君谅 第二子蓼国公府君丞君楷 第三子将仕郎君表等 京兆孙氏比 她的丈夫师州录事参军王岐小1 7 岁 王岐去世时5 5 岁 孙氏3 8 岁 其后 孙氏寡居 4 0 年 8 2 岁时去世 有嗣子神祜 河东柳氏的丈夫陈察比她大1 8 岁 武德元年 陈 察任文州刺史 以武德三年二月一日薨于官舍 春秋卅有五 此时 柳氏只有2 7 岁 寡居达5 8 年之久 曾任高昌政权的左卫大将军的张雄长妻子鞠氏2 3 岁 张雄去世时5 0 岁时 鞠氏2 7 岁开始守寡 她 广被断机之训 教子多方 膏泽不御 五十余年 去世时8 2 岁 鞠氏生有两个儿子 长子定和 前庭府折冲都尉 基槽终隆 盛年早卒 次子怀寂 明朝大夫 行叠州长史 假右玉钤卫翊府右郎将 上护军庞德威 以乾封元年十二月 十七日寝疾弥留 卒于私第 春秋六十有八 他的夫人王氏比他小2 3 岁 4 5 岁开始寡 居 以垂拱三年岁次丁亥十月六日卒于私第 春秋七十有六 王氏寡居2 0 年 有 孤 子行基等 和智全比妻子傅氏年长2 2 岁 他信奉道教 依于秦九峻山 饵云英玉醴 为事 居卅八年 遂果终焉之志 傅氏4 0 岁守寡 寡居4 7 年 长安三年去世 时 年8 7 岁 有 嗣子玄泰 胡州大首领安萨年长妻子何氏2 1 岁 安萨麟德元年去世时 6 4 岁 他的妻子4 3 岁 何氏于长安四年卒于私第 春秋八十有三 有子三人 金藏 胡子 金刚 也有丈夫比妻子年长三四十岁的例子 如屠宝 春秋七十有一 麟德元年三月终于 私第 屠宝之妻李氏 年册五 咸亨三年如月卒于内阁 由此推知屠宝比其妻年长 3 5 岁 从屠氏夫妇死后 由第三子宗庆合葬来看 他们至少有三个儿子 墓志中没有透 o 唐代墓志汇编 龙朔0 5 3 唐故昭武校尉秦君墓志铭并序 第3 7 1 页 o 唐代墓忐汇编 显庆0 2 6 大唐故王君故任犬人墓志铭并序 第2 4 5 页 唐代墓志汇编 乾封0 5 6 大唐故南和县令张君墓志铭 第4 8 0 页 唐代墓志汇编 文明0 0 8 大唐故干府君墓志铭 第7 1 8 7 1 9 页 唐代墓志汇编 长寿0 1 8 唐故使持节文 j 4 l 诸军事文州刺史陈使君墓志铭并序 第8 4 5 页 唐代墓志汇编 永吕0 0 8 唐故伪高吕左卫大将军张君大人永安太郡君鞠氏墓志铭并序 第7 8 5 7 8 6 页 o 唐代墓志汇编 垂拱0 4 4 大唐故上护军庞府君墓志铭并序 第7 5 9 7 6 0 贞 唐代墓志汇编 景龙0 2 2 大唐故朱阳县开国男代郡和府君墓志铭并序 第1 9 0 5 页 唐代墓志汇编 景龙0 3 3 唐故陆胡州大安君墓志 第11 0 5 页 9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露屠氏晚婚的原因 李氏也不像是他的妾或继室 同样情况的还有齐朗夫妇 齐朗比 妻子王氏年长4 0 岁 尽管他去世时已7 8 岁高龄 他的妻子王氏也才只有3 8 岁 王氏 去世时6 3 岁 仍然守寡2 4 年 志文说她 断织申规 抚训孤遗 率由内则 看来也 是有子女的 夫妇年龄相差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仕宦之男子往往结婚较晚而娶年轻妇女 使得夫 妇年龄相差较大 唐代士人结婚 既有门当户对的要求 也有财产上的要求 还有其他 方面的考虑 对于许多许多下级士人来说 如果没有父祖的蔽荫 其仕宦生涯并不轻松 他们奔波于仕途 得到一官半职已经是4 0 丌外 这个年龄结婚生子自然是比较晚的了 这些士人在结婚之前普遍有没有名分的女子侍侧 大多还留下了子女 另外 丈夫比妻子年长许多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寡母大多是继室 在传统社会中 妇女寡居是社会认同的普遍现象 却很少有男性鳏居 男性丧妻继娶者很正常 寡居妇 女再嫁者少 特别是生育子女的寡母 因而男性很可能继娶年少之女子 也是男女年龄 差异较大的原因 如唐玄宗时期的秘书省著作郎崔众甫先娶卢氏 生有二子一女 皆早 殁 后娶李金作继室 生有一女 崔众甫比李金年长2 9 岁 享年六十五 以宝应元年 六月六日寝疾 终于洪州城县之秘馆 此时李金年方3 6 岁 寡居3 2 年后去世 左 监门卫大将军白知礼 先娶彭城刘氏 再娶左金吾卫中郎将张怀之第十一女作继室 白 知礼比张氏年长2 4 岁 6 1 岁时去世 两位夫人有 嗣子等七人 张氏在丈夫去世后 正味清禅 摄心止观 守寡七年而亡 郭柳的第一位夫人周氏 兴元年初先殁 次夫人赵氏比郭柳小1 9 岁 4 0 岁时开始守寡 6 9 岁时去世 寡居2 9 年 有二女 长 从陈氏 次归赵氏 最后 补充说明一点 如果相对于有子女的鳏夫 寡母的存在更是蔚为壮观 从各 种唐代文献史料来看 在单亲家庭中 绝大多数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如果说某某少孤 多数是此人有母无父 而很少有有父无母者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 妻子亡故之后 丈夫再娶甚至三娶 o 唐代墓志汇编 o 唐代墓志汇编 o 唐代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谐音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度光伏发电设备场地租赁安全规范合同
- 2025年度能源勘探劳务派遣与环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体育馆场地租赁及赛事宣传推广服务合同
- 2025电子商务跨境支付与结算合作服务合同
- 2025版全新船舶买卖居间责任合同下载
- 2025年新型云计算平台服务器采购合作协议
- 2025版茶山种植项目承包合同范本下载
- 2025代持房产合同监督与合规审查服务协议
- 2025年二手车鉴定评估买卖合同
- 黄委会面试真题及答案
- 购买邻居土地协议书
- 新生美术体验课件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年满七十岁以上老年人驾考三力能力测试题库
- 集成电路测试指南
-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进展
- 2025年淫羊藿提取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NB/T 11536-2024煤矿带压开采底板井下注浆加固改造技术规范
- 呼吸内科培训与考核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