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井陉之战》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8《井陉之战》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8《井陉之战》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8《井陉之战》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8《井陉之战》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8井陉之战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谒、亡、益、绝、疾、师、壁、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且、而、以、与、其”等虚词的用法。3、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习重点】1、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对韩信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1、较难翻译的语句。2、井陉之战的启示。【学习过程】一、文本解读,韩信简介韩信,汉初大将。淮阴人。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汉兴,改封楚王。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二、整体感知,内容梗概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翟王、魏王相继叛汉。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运用计谋,俘虏了魏王,平定了魏地。然后向东北进攻赵国和代国,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又抽掉汉信精锐部队,去抵御楚军。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东下突破井陉口。广武君向成安君献计,能打败韩信的军队,成安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两千名轻装骑兵,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军队,等候时机,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情况果然像韩信预料的一样,汉军前后夹击,打败了赵军,活捉了广武君。众将献上首级向韩信祝贺时,韩信才说出取胜的秘密,使汉将们由衷地佩服。三、预习积累1、通假字禽夏说阏与 通“擒”,捉拿。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通“麾”,军队中的帅旗。必为二子所禽矣 通“擒”,擒拿。亦已罢极 通“疲”,疲惫。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通“蔽”,隐蔽。详应曰:“诺。” 通“佯”,假装。背水陈 通“阵”,布阵。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通“佯”,假装。东乡坐 通“向”,方向。兵法右倍山陵 通“背”,背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通“抚”,抚爱。诣荥阳以距楚 通“拒”抵御。2、古今异义其实不过数千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3、一词多义以以信为左丞相把(介词)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用(介词)诣荥阳以距楚来(目的连词)信与张耳以兵数万带领(动词)与齐、赵亦反汉与楚和跟(介词)信与张耳以兵数万和(连词)下信之下魏破代攻克(动词)欲东下井陉击赵去(动词)而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 并列连词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修饰关系连词今如此避而不击 转折连词赵军望见而大笑 承接连词壁皆汉赤帜,而大惊 因而(因果连词)4、词类活用引兵东向东 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北击赵、代 向北(名词作状语)欲东下井陉击赵 向东(名词作状语)鼓行出井陉口 击鼓(名词作状语)师事之像 对待老师那样(名词作状语)5、特殊句式汉之败却彭城 省略句魏王盛兵蒲坂 省略句禽夏说阏与 省略句聚兵井陉口 省略句新喋血阏与 省略句坚营勿与战 省略句必为二子所禽矣 被动句广武君策不用 被动句成安君,儒者也 判断句何以加之 介词宾语前置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1、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提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2、赵军为何失败?提示: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四、拓展延伸1、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提示:井陉之战最宝贵的启示: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今天干事创业更需灵活创新,事业才有生机。2、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提示: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灵活作战。有时又不识时务,埋下祸根,惨遭灭门。【课堂检测】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视亲疾 疾病 B、信乃益为疑兵 更加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给予 D、吾奇兵绝其后 断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夜半传发 B、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C、其实不过数千 D、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敢引兵遂下 是乃仁术也 B、陷之死地而后生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C、毕贺,因问信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D、汉之败却彭城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事之 A、吾得兄事之 B、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C、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之生地,(士兵)皆走 B、聚兵(于)井陉口 C、坚营勿与(汉军)战 D、还报,(张耳)则大喜 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 译文。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宿营 B、赵已先据便地为壁 军营 C、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购买 D、诸将效首虏 进献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还报,则大喜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虽放流,眷顾楚国 C、若疾入赵壁,拔赵帜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和一契 D、其势非置之死地 其志洁,其行廉 9、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作战艺术”的一组是( )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 B、 C、 D、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井陉之战中韩信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说:“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并传令今日破赵会餐。仗还没打就预料必胜,正面表现了他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 B、他不仅具体布置骑兵的行动计划,连敌军“空壁逐我”也肯定无疑,难怪将士们都不相信。接着他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出,背水陈”。显然万人的先锋队伍,背水布阵是不合常规的,是违反兵书战策的,所以连敌军也“望而大笑”。 C、韩信派出士兵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然而两军相接,赵军果然倾巢出动攻击韩信的军队,韩信诈败,抛旗弃鼓,等到他的骑兵乘虚冲入赵军营垒,换上汉军赤帜后,韩信率众拼死反扑,迫使赵军想退回营垒。 D、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诚如韩信所说:“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这其中有运气侥幸的成分,也是韩信知己知彼,据实灵活地运用战策的结果。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译文 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译文 参考答案:一、1、 B 2、 C 3、 D 4、 A 5、 D 6、 略 二、7、 C 8、 B 9、 A 10、 D 11、 略 译文: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制为河东郡。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这年闰九月打垮了代国军队。在阏与生擒了夏说。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