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c t abs tract u n d erthe new s i 加 川 i o n ofec ono mic gl o bali zat i on阴d c hi n a ls acces s i o n tot he wt o , c h i 朋is fo r e i gnt r ade h 朗d eve l o ped r a p i d ly , w 场 c h in2 0()4 h a s be c o me one o f the t h 限 e pow e r fo l w 0 r 】 d tr a d e , b u t i n e x t e rn a 】 cul t 切 限 t r a d e , h as!agged farbe h l 耐the c o 朋t ry 、ove rall fo re i gn t r ademcre田 记 , 朗dth e r eisah u g edcficit , t h isisn o t con form toc hi nas s ta t u asa gre atp o w e r . d u etoth eu n i q uenes s o f the c u l tu ra i t r ade , w h i c hll asi m port 田 吐eco no而c , pol i t i cal andc u l t u ra l e fl 贻 c 之 5 . i ncr e a i n g l ya tt r a c t e dt heattenti o no f t h e 1 n t 曰 rr 以 t i o nal c 0 mm uni tyand bec o m e a n e warea o f com peti t i o n i n i n t e m a t i o nal t r a d e . thi s paper a “ e m pts tos n l d yhowtod e v e lo p c h i na, s fo re i gn c u l t u ra 】 t r a d e froml h e s t r a t e gl e s and 脚l i c y st rati fi c at i onp l ane , b a se d o n t hec u ir e ntd e v e l o p m ent o f c hi n e sec u l tura l t 找 心 e , poi n t e d o u t the re a s o ” fo r t h e delayo f c hi nas e x t e m a l tr ade c u i 灿 r e , usi ngthe com b i nati on o fq ual i tati v e胡 dq uan t itati ve ana l y s i s , 加 火 ethe boo kp u b l i s h i 呢 i ndu s t ry as an e x amp l e , a n a l y s i ng the i n 沈 rn a t i o nai com peti t i venes so fc h 1 n ese c ul tu ralp r odu cts, 阴d o n th i s b as i s l e amedfrom叔 u ni t e d s tate s , f ranc e.g e n n 阴y , c a n a d aands o u t hk o re a ss ucc e s s fu l e x peri ence i nd e v el o p m e 城 p u t fo p 胃 ar da p ropo瓤 for c hi n a ,sfo re i gnc ul tu r a 】 之 “ d e devefo p m e n t s t r a 1 e gyand poli c y und erthe n e wsi t u a t i o 几to expec t t h atp r o vi 由s a re fe 比 nce to此 d e v el 0 p m e n t o f fo r e i gn c u l tur a l t r a d eo f c hin a k 叮w o rd: news i 加 以 t i o n ; c u l t ur a l t ra de; t r a d e s t r a l e g y 月 m d e pol i c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 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南昌大李 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 啦段 , 字 日 期 : , ) , 咋。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学位论文作者 完 全了 解南昌大李 有关 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 手写) :导师签名 ( 手写) : 签 字 日 熟 神 习 年 华 ” 沪 日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叮年 j 一 ” 日 电话: 邮编: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l l世界文化贸易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新科技的应用和日益增长的国际文化需求,文化 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迅速增长。从 1 9 80 年到 1998 年,文化产品的国 际贸易额增加了5 倍。 1998年, 音乐制品的全球销售额是3 8 6. 7 亿美元, 和 1990 年的 2 70 亿美元相比, 有了较大的增长。目前,文化贸易已 成为一些发达国家 的经济引擎之一,如1 996 年,文化产品 ( 电影、音乐、图书杂志、电视节目 及 计算机软件) 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 项目,出口额达到601 . 8 亿美元, 首次超过了 其他传统产业,包括汽车、航空和军火等。英国1 997 年文化创造性产业的出口 额也达到了1 25 亿美元。根据国际版权联盟 1998年的报告,从 1 9 77年至 1 996 年,美国 版权业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年经济增长率的3 倍 。 文化服务的全球性贸易也增长迅猛,并且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服务业 出口的增长。例如美国1 9 94 年影视服务的过境出口额达到 161 . 2 亿美元 ( 包括 合作贸易) ,而同期的 进口 额仅为1 .36亿美元111 。数据表明,国际文化贸易迅速 扩张,己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因为文化贸易产品具有意识 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但在文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 和服务方面的能力和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结果是,各国在全球文化贸易 结构中的地位是非常悬殊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供的资料, 在过去 2 0 多年中,全球文化贸易总额呈几何级数增长。从1980年到1 9 98年间,印刷品、 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 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的年度贸易 额从9 53亿美元猛增到3 8 79、3 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少数发 达国家之间进行。1 9 90年,日本、 美国、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 占世界当 年文化贸易出口 额的 5 5 .4 % , 同时文化贸易的进口 额也高度集中在美 国、 德国、 英国 和法国,占 全 球当 年文 化贸易进口 额的47% 协3j 。 跨入21世纪 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然而, 0李怀亮: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第一版,第9 卜卯 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 005 第 1 章 绪论 在这一角逐中却加入了新的角色,到1998 年,中国成为第三大出口国,新 的” 五大国” 占了文化出口的53%和文化进n的57%。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 o )的新形势下,国际文 化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 1) 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贸易 随着文化消费日益全球化, 文化产品生产却有一种集约化的趋势,国际文化 市场的结构极不平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国际文化贸易高度 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之间i4) 。 在1 9 98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 p e c ) 和欧盟( e u ) 国家的文化进口 额占当年世界总量的91%,出口额占 世界总量的 94%,并且这 种文化产品贸易主要是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 年,日 本、美国、德国 和英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 55%。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 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当年全部进口额的 4 7 %.该报告还指出,由于发展中国 家在文化贸易方面基础很低, 所以, 其发展程度更为引人注目: 从 1980年到 1990 年,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贸易额增长了十倍多。尽管如此,从贸易总量来看,发 展中国家在文化贸易方面的弱势地位仍然十分明显。 在电影生产方面, 当前, 全世界上映的电影大约有85%是好莱坞制造的。 1993 年,世界大影视公司有 36% 在美国,36% 在欧盟,2 6 % 在日本.1 9 97 年,就有 超过 50%的大公司集中到了美国。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 来越少。整个非洲大陆平均每年只生产42 部自己的电影,其市场上95%的电影 都 是 进 口 的 151 . 综上所述,国际文化商品和服务进出口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 是典型的产业内贸易。原因是,根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 : ( 1) 产品出口国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2) 两个国家的需求重叠程度越高, 这两个国家的贸易量越大。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通 过规模经济的作用,促使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国际竞争力,同时由 于共同的文 化背景和相似的经济水平,发达国家的文化消费重叠程度高。那么我们就不难 理解为什么国际文化贸易由少数发达国家所主导。 ( 2 ) 大型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垄断国际文化市场 随着金融自由化、 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 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世界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国 。黄卫平 ,彭刚: 国际经济学教程 ,第那贞,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 2 以 摊 。 第 1 章 绪论 际化、重组合并和逐步集中的过程,几个超大型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相继诞生, 如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等,国际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垄断竞争的格 局。1 993 年,全球最大的50家影视公司的总营业额是 1 1 80亿美元,仅仅四年 后,最大的七家综合性媒体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当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 90%以上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垄断, 其中又 有7 0 %为跨国公司所垄断。 全球50家跨国媒体公司占 据了世界文化市场95%的 份额161 。 世界五大 唱片 公司 ( e 树、s 0 n y 、 u m g 、 w e a 、 b m g ) 和七大影业 公司 ( 迪斯尼公司、 s o n y电影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21 世纪 福克斯影业公司等) 几乎瓜分了国际文化娱乐市场份额,其产品占全球总销量 的85%以 上。由表1 1 所列的七大娱乐企业集团可以发现,其经济实力之雄厚, 年营业收入以 万亿美 元 计算, 最多的s o n y 公司达到666 18万亿美元。 表1 . 1 财 富 杂 志 世界5 00强 排名 中的 娱 乐 企 业 ( 单 位: 亿美 元 尹 序公司名称中文名称总部主要业务营业收入 4 7 ! oo 1 5 9 1 % ! 99 2 7 1 2 8 2 s o n y a olt i me w别 m e r wa l t 氏期. y vl 日 c o m vi v e nd i un i v e n 旧 1 b e rt e l 响月 n 几 n . w s c o rp 索尼 时代华纳 沃尔特 迪斯尼 维亚康姆 威旺迪环球 贝塔斯曼 新闻集团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电子、娱乐 娱乐 娱乐 娱乐 娱乐 娱乐、出版 娱乐、出版 6 6 61 8 4 2 8 印 3 0 7 5 2 2 7 0 5 5 2 6 6 5 1 2 t l 6 4 2 0 8 0 2 ( 3 )文化贸易“ 保护 ” 与 “ 反保护” 之争 随着国际文化贸易的迅速增长,由于各国贸易利益的不平等,“ 保护” 与“ 反 保护” 之争在文化贸易领域越演越烈。 在乌拉圭回合的最后一轮谈判中,以法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认为, 文化与其他产品不同,由于其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其价值超过了商业价值。 如果仅侧重于商业方面的考虑,便会破坏这些国家的文化独特性,甚至全球文 . 资料来源: 美国 财富杂志,2 的5 年 7月乃 日 第 1 章 绪论 化同质。因此各国发展文化产业应把保护本国文化产业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 在贸易自由化趋势下,“ 文化例外,的概念首先由法国提出,因为文化产业的敏 感性和特殊性,欧盟拒绝开放视听服务 ( 如电影、电视、广播)及其他相关文 化服务市场。 在关税与服务总协定 ( g ats )的谈判过程中曾使用过:欧洲成员国在文化 产业的一些具体部门拒绝文化服务的自由化。因为文化产业的敏感性和特殊性, 欧盟拒绝开放视听服务 ( 如电影、电视、广播) 及其他相关文化服务市场。虽 然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没有影响这些服务项目,但却适用于其他文化产业 部门,如出版、 演出等, 这些部门己承诺开放。大多数的wt o的成员国都采用 这种办法。在45一 50个谈判国中,只有 14个国家做出过这一领域的具体承诺。 g a t t还把“ 保护具有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和考古学价值的民族宝库” 的措施作为 例外保留下来 ( x x条第 f 款) 。所有其他文化产品,除了电影和家庭录像,都 适用于g a t t的所有条款。 1 9 9 5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 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 ,主张不能把文 化降低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地位,而应当为保卫个民族独 特的文化身份而努力。加拿大学者伊万 伯尼尔曾提出, 应当在 wt o的框架之 外通过一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特殊条例,对文化产品有特殊地位做出界定,并 使文化产品的特殊地位具有公认的合理性。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文化产品出口国认为,文化产品在商业上与其他类 别的产品性质是一样的娱乐产品,因此文化产品应该服从国际贸易规则的调节, 反对将文化贸易产品排除在世界贸易组织 ( wt o )规则之外。文化贸易产品和 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更加自由的流通,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范围,更好 地满足需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全社会的福利。 ( 4 )wt o协定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文件 1 995 年, 世界贸易组织 ( wt o ) 成立,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 g 式 门 , ) ,是 通过多边协议来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国际规则的永久性政府间组织。其主要 功能是监督成员国之间所签订的贸易协定的执行情况,提供贸易谈判的场所, 处理贸易纠纷,监督和评议各国贸易政策。 wt o的基本精神是通过成员国消除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 ( 进口配额等) , 实 现贸易自由化。但是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基于各国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张玉国、朱筱林译: 文化、贸易与全球化 ,载 中国出版2 003 年第1 期。 第 1 章 绪论 素察赋等因素不同,并非所有的贸易伙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的贸易利得是不平等的。国际文化贸易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随着世界服务贸 易的迅速发展,各国 基于自身的利益,保护本国文化市场,必然有新的贸易壁 垒取代传统的关税与进口配额,传统的自由贸易概念将不再起作用。在国际贸 易中,贸易壁垒有三种形式:关税壁垒,即制定相应的关税税率保护国内市 场;非关税壁垒, 如技术、法律及实际操作中的保护性措施:投资壁垒, 如禁止外资 进入领域、限制外资平等进入、外资没有控股权等。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同,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终目 标是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 的国际自由流动。同时它要求各个成员国根据其所制定的多边贸易协定来调整 各自国内的文化政策,为文化贸易自由化扫除障碍。世界贸易组织的仲裁机构 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文化动因,并且它的裁决是强制性的,任何成员 国如不认真履行就会受到制裁。例如,针对加拿大期刊市场的保护性措施,美 国利用wt o规则打破了加拿大文化保护壁垒。 由于“ 文化例外” 的主张没有被写 进wt o中,即没有法律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贸易自由化是必然 趋势, 文化贸易自由化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日益完善的wt o规则成为规范国际 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依据, 这就要求许多国家在wt o的框架内积极调整本国的 文化贸易政策。 认清新形势下国际文化贸易的趋势和特点,从而把握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 律,进一步调整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进而提高我国文化贸易产品 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l z选题依据和意义 本文所讲的“ 新形势” 是指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贸易的全球 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际贸易高速增长,而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 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 身的特殊性,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国际贸易竞 争中的新领域。中国的入世,不仅给本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 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可以说是利弊共存。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关键是制定正 确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政策,从根本上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第 1 章 绪论 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 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 继续实施, 走 出去1战略闷。 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 对于继续实施” 走出 去“ 战略, 全面增强我 国文化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 经济体系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以吸收外国投资累积4500 多亿美元, 而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继2 002 年成为世界贸易五强之后, 在2004 年又以1 1 5 47.4亿美元的外贸总额成为世界贸易三强之一 然而, 中国 在文化产 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 在巨大的逆差. 2 003 年12月6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 志在全国宜传思想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 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 品出口 严重逆差的局面i7) 。 ” 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高 度,大力发展对外文化 贸易,已成为我国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新的 战略突破口和历史性机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的前提,也是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才能做到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 打造现代文化企业,培 育文化市场竞争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出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 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 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 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 展, 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 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 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 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 走出去” 战略的主体;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 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 放格局。 在我们感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迅速的同时,不知不觉我们又在经历文化全 。 “ 走出 去” 是以中国的公司 为主导, 服务于中国公司 故略的一种跨国 整 合 模式, 我们从中可以获 得更多 的利益。 第 1 章 绪论 球化浪潮的侵袭。因为文化的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与依托的,是在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由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产生的。文化全球化是经 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具备了文化的内涵,而文化产品和服务 的贸易则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纽带。面对文化贸易巨大逆差的现实,从战略的 高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对文化出口贸易逆差问题要引起重视。这使我 们认识到,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工作,本身就体现了以经济方 式应对外国文化产品的进口,体现了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积极态势。大力发展 文化贸易,意味着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而这必然带来国家文化安全 问题。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学习 ( 2 0 0 3) 时第一次把在对外开放中确保 文化安全问 题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 程。 。 所以说如何大力发展文化贸易体 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极具战略意义。 从供给角度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企业还处于成长 期,与国际的文化跨国巨头相比,不论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还是人力资源 都处于弱势地位,可以想象在中国入世己经进入后过渡期,随着我国入世承诺 条款的逐步兑现,我国文化企业将遭遇更严峻的挑战,对外文化贸易形势不容 乐观。 因此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探讨和研究发展对外文化贸 易的战略和政策,从而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的文 化名牌和名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既取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保证本国的文化安全。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和立 脚点。 1 3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新兴的竞争领域,由于其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学者 加入到研究的行列。有的是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有的是从文化产业的角度, 有的是从文化安全的角度, 有的从贸易的角度来探讨对外文化贸易。 国外有代表性的是:萨谬尔 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冲突不再以意识 形态阵营化线, 而是 “ 文明的冲突” 151 : 约瑟夫 奈认为, 美国统治全球的权利除了 “ 硬权利” 之外,还有一种“ 软权力 , 劝 ,即美国的文化和美国式的价值观9l ;弗朗 。详情可见: 人民日报2 o 04年8 月2 2n 第. 版。 。jo , 干 h n , ,5 0 几 p o w e r, 几e m 已 断 5 协5 一i n wo南内l iti c s 为b l 沁 朋蔺 乃 j 以 ” . 第 1 章 绪论 西斯 福山认为,全球化使文化更直接与主权联结起来,发展中国家捍卫自己的 文化也就是捍卫主权。笔者认为以上学者的观点都是从文化的传播角度来讨论 文化贸易的重要性,因为文化贸易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对每个国家 的文化主权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值得大家深思:如何开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以 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而国内对文化贸易的研究有:魏莉霞、杨松华的 我国文化贸易对外开放 的承诺安排及定位策略 ,探讨了文化贸易的范畴和特征, 分析了 服务贸易 总协定下我国文化贸易的承诺安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 了我国文化贸易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蒋伟的 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竞争的新领域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纵深 发展不仅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且 使文化交流的方式发生深刻变 化。随着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文化产业成为各国 在国 际贸易中竞争的新领域! 01 。各国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不仅 关系到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本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文化 产业已经成为目前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 李怀亮的 论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 从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 的角度对国际文化竞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文化产品进口和出口高度集 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趋势可以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偏好相似理论进行解释.规 模经济是美国文化产业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不同的 “ 文化折扣, 劝 导致了中美文 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巨大逆差,中国不能让自己的文化产业听任国际市场的摆 布,而应该为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可参与性强的,旨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的多边贸易体系而积极努力,同时尽快制定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李怀亮的 中美文化贸易的新特点及中国入世后的对策 ,他提出:美国 进 行文化出口的基本模式是文化企业“ 冲锋陷阵” , 政府“ 保驾护航” ; 美国文化产业 已经成为美国国际战略中重要的“ 软权力 ” ; 美国一直把wt o 当成输出美国价值 的工具:美国不制定文化政策恰恰是一种实现“ 文化霸权” 的 最为有效的策略 11 , : 规模经济使美国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竟争力。中国应该尽快制定文化产业 文 化 折 扣 是 力 11 拿 人 学 者c o l i n h o s k i n 冉 d a m f i 呱5 加 刽 rt m c f a d , e n 提 出 的 概 念, 即 一 个 文 化 产 品 。 如 进u 的电彬、电视剧的价值等十 ( 国内同等价值一进日价值) /国内等同价值。通常情况下,电视节目、 电形 j 录像带都血临这种来自价值观、信念、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语言等带来的产品价值的 降低,即文化折扣。 第 1 章 绪论 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产业在垄断已经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不能任 凭国际市场的摆布;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应该服从 于国家利益。 在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走出去” 战略 ( 思想战线 2 0 03年第3 期) 中, 胡惠林提出:文化贸易,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其量的规模和质的占有,都是 一国、一地区文化发展现代化程度的反映,多大程度上占有国际文化市场,和 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国际文化资金来发展本国文化产业,标志着一国一地区在国 际文化贸易中的地位和国家综合实力【 121。通过国际文化贸易, 扩大国际文化市 场份额,获取国际资本,带动本国商品贸易,加强本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和 发言权至关重要。因此,为实现本国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有上的最大化,有效地 拉动本国的内需,推动本国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强化本国 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地位 , 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就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国 家战略。当代世界的文化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没有国 际文化贸易,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原动力。这不仅是因为 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文化交流,而且由于这种交流充满了激烈的 市场竞争和政治的较量,这就使得它成为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没有国际文化 贸易,当代国际社会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沟通渠道。 冯潮华的 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思考 ,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下,文化贸易已 经成为国 际贸易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1 。 文章论 述了 大力发展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意义,对当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 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众所周知,一国对外文化贸易是否有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该国是否能 提供满足外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内一些学者从对文化产业的研 究,探讨文化贸易的发展。国内花建、叶朗、胡惠林、张丽云、金元浦等是较 早关注和探讨wt o 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对策及发展战略的国 内学者,尤其是胡惠林和张丽云较早涉及到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战略的问题,提 出适度或适度准入的战略和原则,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具有 借鉴意义。 由国内文化产业专家金元浦主编的“ 当代文化产业论丛” 无疑在这个领域有 拓荒意义。整体来看,论丛的 6本著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文化 产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细致深入、颇有建树。 第 1 章 绪论 作为丛书的第一本, 创意时代的文化产业 是金元浦多年精心研究的成果, 其中既有对国外文化产业前沿问题的关注,又有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轨迹的梳 理和对当前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思考114 1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文化产业 的学者之一,金元浦对国内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非常了解,对国外的动 态也多有研究。该书主要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文化和经济互动的 趋势等理论问题。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该书立足国内实践,着重讨论了发展 文化产业的四大壁垒 ( 所有制、部门、行业、地域) ,创意城市、创意园区、创 意的整体环境等具体问题。笔者认为虽然该书没有具体深入对文化贸易的研究, 但它是从文化贸易生产的源头,文化产业,从源头的建设和发展以促进文化贸 易的有效开展。 花建的 文化产业竞争力 ,该书在整体上体现了多学科整合的特色和紧密 贴近实践的风格,对于文化产业竟争力这一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时代前沿理论 作出了独特的理论探索,同时为中国国际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 有效的策略 分析。该书体系严谨,就“ 文化产业竞争力意义论” 、“ 文化产业核心能力论” 等7 个论题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是一部融知识性、实践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 理论佳作。笔者认为该书从竟争力的角度,来谈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竞争力具有连锁效应。 胡惠林的 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全球化背景 下各国文化软实力的变化,探讨了全球化对国家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重点论述 了国家文化安全态势、文化产业和文化安全、相关政策制度安排和文化产业理 论创新等问题。在基本理论的分析之后,该书最后落脚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机 遇期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软实力一文化,是文化贸易 产品的内涵,如果内涵得不到他国的认同,那意味着是没有市场的,相反,如 果贸易国生产的产品, 在本国没有“ 文化折扣” , 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是经济利益 的损失,更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有重大威胁。 张玉国的 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从文化政策的五个方面,围 绕着全球化、 文化权力、文化政策和国家利益等关键词展开论述,主题集中于一个:在当代, 文化力量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该书既有全球化与国际文化权力角逐、国家利益与文化安全这样理论性的梳理, 又有美国和加拿大的文化政策、 wt o与文化政策这样实践性的研究。笔者认为 任何国家的贸易政策,包括文化贸易政策,都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制定的, 第 1 章 绪论 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文化政策和贸易政策,关系着是否维护好本国的国家安全。 李怀亮的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则从强烈的现实意识出发研究 了国际文化贸易现状和格局,以及全球化时代西方国家的文化战略,以宽广的 学术视野、开拓务实的现实立场,对国际文化贸易的特点、趋势以及中国对外 文化贸易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既有深度的理论开掘,又提出了许多 可行性的战略对策。 但现有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定性与定量 结合的综合研究, 研究尚停在趋势性和表面论证,不够系统、深入:二是限于 文化层面的文化贸易本身研究,没有从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角度来考量文化贸 易,没有充分认识到入世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 影响:三是主要从哲学、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较少运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正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和理论研究的滞后 性, 2 005 年12月29日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 在京揭牌 ,正式落户 中国传媒大学。 将以 促进中国文化产品“ 走出去” 为主要任务, 以建设政策咨询型、 学术研究型、决策服务型、人才培养型的高水平对外文化贸易理论基地为目 标, 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学术、理论和资源优势,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中国国际文 化贸易理论研究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专业人才培养中心。 1 .4研究内 容及重点 和难点 研究重点主要有: 分析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比较中、 美、韩的文化贸易得出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研究入世对中国文化 贸易的影响;探讨国外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构建我国新 形势下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制定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研究难点主要有:文化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分析;研究外国的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制定合理的文化贸易政策手段;我国对外文化贸易 的战略步骤、目 标、 对策等重要研究内容涉及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 大多属于尝试性的新探索,需要克服资料收集、可行性等方面的困难。 。 人民正 j 报2 仪 场年1 月1 3日第 1 4 版. 第 1 章 绪论 1 .s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 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和系统学科等理论 和方法,通过对多学科、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对外文化贸易政策 的经济效应和政治效应, 分析我国 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态 势、 存在的问 题和国际 竞争力,借鉴国外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结合新形势的背景和我国的实际 情况,探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第2 章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2 章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2. 1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概念界定 2 . 1 . 1文化贸易 文化贸易主要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的贸易活动。根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公布的 1 9 9 今 一 2 0 03 年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流动报告,文化 产品包括文化商品 和文 化服务1 15 。 文化商品,是指那些能够传达生活理念,表现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具有 传递信息或娱乐的作用,有助于建立集体认同感,并能影响文化实践活动。在 取得版权后,文化商品能够通过工业过程大量生产并在全球广泛传播。它包括 图书、杂志、多媒体产品、软件、唱片、电影、录像、视听节目、工艺品和设 计。文化商品包括核心文化商品 ( 即传统的文化商品)和相关文化商品两大类。 文化商品主要以有偿形式提供。 文化服务,是指政府、私人、半公立机构或公司取得文化利益或满足文化 需求的活动。文化服务不包括其服务所借助的物质形态,只包括艺术表演和其 他文化活动,以及为提供和保存文化信息而进行的活动 ( 包括图书馆、档案馆 和博物馆等机构的活动) 。文化服务包括核心文化服务 ( 即传统的文化服务)和 相关文化服务两大类。文化服务以有偿服务或免费服务的形式提供。 而国际上一些研究文化贸易的机构和专家,把文化贸易又分为硬件贸易和 软件贸易。硬件一般指用来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态载体, 如摄影器材、视听设备、影视器材、舞美设备、游戏和娱乐器材、艺术创造和 表达的工具等;软件是指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 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视听艺术、表演艺术、载有文化艺术内容的光 盘、视盘和多媒体、娱乐、 会展等1 161. 2 . 1 .2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国际经济、 文化秩序的变动和国际文化关系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 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制定对外文 第2 章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化贸易战略和政策,充分发挥文化作为“ 软权力” 在国家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与全球竞争,不仅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一个共同趋势,而且成为社会全面发 展的战略需求。 从现有的关于“ 战略” 或“ 发展战略” 的应用来看,凡是对全局性、长远性的重 大问题的考虑、谋划和安排、决策就是战略【 门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文化贸 易战略就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内容,是根据经济 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目 标及其实现手段所作的战略性决 策 162 1 。贸易 战略是一国或地区 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一国 或地区对 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体现。它是从“ 如何发展文化贸易” 或者“ 如何提高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这样一些关于文化贸易发展的终极目 标提出 来的。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由于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是“ 战略” 的理念和技术路 线在文化贸易问题上的应用, “ 战略” 的一般要素特征同时也就规定了对外文化贸 易战略的特征。 ( 1)全局性。 全局性是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最主要的 特征和最基本的属性。 对 外文化贸易战略是战略主体对一个较长时间内文化贸易现状和发展的考虑、谋 划和安排,所要着重解决的是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问题, 克服文化产品供给单一和文化产品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文化贸易所涉及的 经济、文化和政治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属于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而不 是部分的和局部的。例如,从空间上看,它涉及国际上众多贸易主体,彼此之 间的贸易利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从贸易产品形态上看,涉及到诸多产 业部门,也关系到不同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它们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制 约的。但是,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不是为了 解决这些局部和部分的问题,而是把 这些矛盾和问题,统一纳入到一个文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的框架体 系中去考虑和解决。 ( 2) 前瞻性。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所着重解决的是文化贸易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有机协调问题,克服文化产业滞后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要完全地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只有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逐步解决。因 此,这就要求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本身在处理和解决这样一些矛盾和问题时,必 须要有超前的思路,以足够的时间提前来思考和安排解决、克服这些问题和矛 盾。因为,只有以前瞻性的角度去思考文化贸易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问题,才能 第2 章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确切地知道实现战略主体的既定目标需要动用多少资源,以及怎样动用这些资 源。所以,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不是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而是立足当前,规划 未来。就一般情况而言,对外文化贸易战略的制定都要有五年以上的前瞻期。 (3)可持续性。 在当代,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文化贸易 是基于自 身文化、 人力、资本等社会资源上,不仅要满足当 代人的精神需求, 而且要保证后代人的文化需求,创造和提供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有形的 和无形的,在满足本国或地区人群的精神需求,又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人群 的精神需求。文化贸易战略不仅要包括自身的有序性和连续性,而且也包括文 化贸易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需要 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形成共识。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必 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宏 观目 标与微观目标的统一,使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与各国的经济条件、文化状况、 资源状况等基本国 情相适应,把文化贸易战略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充分 地结合起来。 2 . 1 .3对外文化贸易 政策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是战略主体对文化贸易发展的要求, 既包括对当前文化贸 易现状的满意,也指出当前文化贸易的不足及发展方向。要促进文化贸易的发 展,目前,只有通过政府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对文化产业结构和产 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全面维护和实现。 而这恰恰是政策实质的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制定和实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就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合理的文化贸易政策来实现。同时, 如期实现新的战略目 标,也只有借于政策的扶持、保护和约束。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只有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性指导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 挥。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是国家关于文化贸易的整体政策性安 排。没有这种政策性安 排,对外文化贸易战略也就失去了它的全部合法性依据 和实现的可能性。 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总和, 是各国总的 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15】 。贸易政策分为两类,即进口 保护政策 和出口鼓励政策,前者用来保护一国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幼稚产业或己 然丧失 竞争的夕阳产业,后者通常用来促进正在或己经获得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和主 第2 章 对外文化贸易 战略和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导产业。它们共同为调整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 文化贸易政策是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文化贸易战略指导下,各国在 一定时期对文化贸易产品的进出口所实行的政策总和,目 标是有效保护本国的 文化产业和文化独特性,提升本国文化产品国际竟争力。 2. 2 对外文化贸易的理论基础 虽然国际文化贸易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与货物贸易相比有不同的特点, 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以货物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 文化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而有利于文化贸易国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 易政策。 ( 1 )亚当. 斯密与绝对利益论。亚当. 斯密 ( a d a l ll s m ith,1 7 2 3 一1 7 9 0年) 是资产阶段经济占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 创始者, 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先驱, 其著作 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in pui ry i nto th e n a t u re助d c a us esofth e weal thofn at io ns) 影响 一 直延持至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