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百年变迁.docx_第1页
北京城的百年变迁.docx_第2页
北京城的百年变迁.docx_第3页
北京城的百年变迁.docx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城的百年变迁发表于 2014年4月10日10:37 自1860年以来,北京多发战事,但古城均未遭到大的破坏,几次还幸免于战火。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北平更名为北京,10月,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都城。围绕行政中心区的设置、城墙的存废等问题,梁思成等专家展开激烈争论,最终却没能改变古城的命运。1. 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元大都遵循了周礼考工记提出的原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逐渐形成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墙环绕的格局。图为明朝北京城格局图。2. 元大都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四合院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四合院就分布在小街或胡同两侧。图为清末北京的四合院和城墙。摄影:山本赞七郎3.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袭了明代的格局,对皇城内规制有所裁撤,将皇城内的大量内廷供奉机构改为民居,同时将内城的衙署、府第、仓库、草厂也改为民居。将内城划作满城,内城成为八旗专属居住区,令汉人统统迁往外城居住。图为1899年,即光绪廿五年的北京街景。摄影:山本赞七郎。4. 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图为清末前门大街。摄影:山本赞七郎。5.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图为清末北京城墙。供图:华辰影像6. 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朝阳门箭楼于1903年修复。图为修复后的正阳门箭楼,上面还挂上了钟表。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摄影:甘博7. 内城九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其中正阳门为皇帝出行之门、崇文门走酒车、宣武门走囚车、朝阳门走粮车、阜成门走煤车、东直门走木材车、西直门走水车、德胜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安定门为军队班师回朝之门。图为安定门城楼。8. 八国联军侵华的同年,英国自行将京奉铁路从永定门延长至正阳门,为此,英国人拆去永定门东侧和东便门处城墙,在崇文门瓮城开洞。美国兵为乘坐火车方便,拆除部分城墙修建券门通道。图为通火车后的崇文门。9. 图为英国人为修铁路在崇文门瓮城开的洞。摄影:西德尼戴维德甘博10. 北京内城和外城的东、南、西、北四隅分别建有角楼。北京内城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建成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是城防防御建筑。北京城东南角楼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图为1917年左右的北京内城角楼。摄影:甘博11.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8年11月13日,中国政府将打着耻辱烙印的克林德牌坊迁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并将坊额改为“公理战胜”。这座牌坊是清政府被迫为1900年被清军杀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立。12. 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同时修建于明朝年间,皇城一东一西各有四座,故以“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简称之。1953年,北京市对牌楼作出了规划,在公园、坛庙之内的可以保下来;大街上的除了成贤街和国子监的4座外,全部迁移或拆除。图为东四牌楼,于1954年被彻底拆除。13.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经历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北京政变”等军政事件,但战火始终未殃及古城。图为1920年代北京东郊民巷美国领事馆鸟瞰。东交民巷自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就逐渐成为各国的使馆区。摄影:赫达莫理循 供图:华辰影像14. 1928年春夏,国民革命军再次兴兵北伐。经多方谈判,张作霖下达全军总退却令。6月8日,国民革命军自广安门入城,“和平接收”一切政府机关。图为1930年代的古观象台,原为明清两朝天文观测中心。建国后这个观象台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得以幸存。供图:华辰影像15. 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北平,从正阳门入城。他们计划在距离北京旧城约7公里的西郊(今五棵松一带)兴建日本人的居留民地,称新市区。后来,日伪政府在北平内城东城墙与西城墙各开一个豁口,称之为启明门和长安门。日本投降后,中国人将之更名为建国门和复兴门。1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北平光复。蒋介石的巨幅画像挂到了天安门上。图为从天安门、故宫、景山等俯瞰图。天安门、景山等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明清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17. 在这条产生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的中轴线上,从前还有一座门。这座门在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改名为中华门,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拆除。摄影:Dmitri Kessel18. 在北京皇城之内,北海公园之东,景山之西,有一座明清皇家道观,名为大高玄殿。大高殿门外有东、西、南三座牌楼,是北京唯一没有戗杆的牌楼。1955年1月,大高玄殿东西两座牌楼被拆除。图为1946年,矗立在原址的东牌楼,正面镌“孔绥皇祚”,背面镌“先天明镜”。19. 1949年7月,人民解放军第208师指战员突然接到一份“战斗”去北平急速清理天安门周边城墙上的杂草和多年堆积的垃圾、维修残垣断壁,以迎接开国大典。摄影:孟昭瑞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