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港文学研究结课作业林清玄的创作研究【摘要】: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其散文中充满了佛家的智慧和哲学,佛家的道德情怀和东方的诗性智慧的审美统一构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最鲜明的美学意境。楼肇明先生指出:“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与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到散文艺术中来了。”林清玄散文中的佛学使得其在散文丛中独具一格,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禅思散文”的一系列作品。他用浅显的文字诠释了佛经精神和居室生活的禅思,以其渊博的学识,隽永的禅宗哲理引人入胜,启人心智。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林清玄散文中所包含的佛学思想。关键词:林清玄 散文 佛家思想 林清玄生长在一个宗教信仰气氛极为浓厚的家庭里,从小林清玄就受到家人的影响,“每次随着妈妈回娘家,总要走很长的路,有许多小庙神奇地建在那一条路上,妈妈无论多急地赶路,必定在路过庙的时候进去烧一把香,或者喝杯茶,再赶路。”而林清玄的父亲“出门种作的清晨,都是在庙里烧了一炷香,再荷锄下田的。夜里休闲时,也常和朋友在庙前饮茶下棋,到星光满布才回家。”所以林清玄从小对于庙宇“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怀”。学生时代的他,“常常并没有特别的理由,也没有朝山进香的准备,就信步走进后山的庙里,在那独坐一个下午,回来的时候就像换了一个人,有快乐也沉潜了,有悲伤也平静了”。除了家庭的影响,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大家有关佛学的散文给了他很深的影响。林清玄说他自己的写作深受丰子恺先生的影响,注意朴素深刻与慈悲的胸怀,但同时他又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他“更重视美好的情境”,与“五四”时期的丰子恺、许地山等人作品中的悲观、厌世、追求彼岸解脱的佛学思想迥然不同。过了而立之年,林清玄“尽管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但我总是感到空虚感受在困扰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没就有写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日子,林清玄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思考里,三个月后,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辞职。85年初,林清玄上阳明山隐居,两年后才下山重入红尘。期间他将佛教思想融入所创作的散文中,用文学的语言去宣扬佛教观念,使读者内心深处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善良性的本能自然释放出来,让读者得到情感的舒展,使心灵得到宁静的归宿,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林清玄的散文赞美了人间美好的一面。虽然佛教宣扬跳出红尘俗世,遁入空门,往生极乐,但林清玄认为往生净土的理想不能理解成隔离人间、背弃人间,人应该在人间修行。他认为“红尘里就有菩提”,所以他对于人间的美好大加赞扬、宣传。他说:“人不要怕爱,爱固然使我们系缚,使我们燃烧,使我们烦恼,但同样是爱,也坚固我们,成就我们,超越我们,使我们走向菩提的道路。”他赞美亲情,称母爱是“我们心灵永久的护岸”(心灵的护岸),怀念父亲对自己特殊形式的关怀(期待父亲的爱)。他赞美童心,“小孩子纯真,没有偏见,没有知识,也不判断,只有本然的样子,或者在小孩子清晰的眼中,我们会感觉那就像宇宙的某一株花、某一片叶子,他们的眼泪就是清晨叶片上的一滴露珠。”(姑婆叶随想)他赞美淳朴的生活。他在清欢中说:“当一个人可以品位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闻鸟鸣的声音感觉比提鸟笼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清欢的好处在于它对生活无欲无求,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位。林清玄的散文中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弊端的反思。环境污染、金钱至上、生活放纵、心情浮躁这些现代生活和人性丑陋的一面,令他倍感不安,他把社会比成“洗碗水社会”:“洗碗水社会就是温吞水社会,一天天地冷漠,一天天地在浑浊。洗碗水社会最可怕的是不管你是多清澄的水一流下去马上就脏了。”对此,作为佛教徒的他满怀忧虑和悲切,却又带着宽容和期盼,带着“普度众生”的宏愿,“祈望着众生都能在世间觉悟,都能在生活中得到智慧,都能化烦恼为菩提”“能多一点点醒转,少一点点迷梦”。(凤眼菩提自序)。林清玄的散文中还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彩虹白云、细雨微风、高山流水、花鸟鱼虫,都让他有所感悟。他在清凉菩提自序中写道:“只看着菅芒花那样简单地生活着,我就充满了感动,生活里事实上充满了这样的感动,一片掉落的枯叶脉络,一颗被溪水冲圆的卵石纹理,一轮偶然从乌云中破出的孤月,一株被踩扁又挣扎站起来的小草,一片刚刚飘落拾起来还带着香气的花瓣但愿每天都有一些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悟,它们随着风飘进我的心窗”他用心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寻求着自然的美和令人感动的东西,然后大加赞美和宣传。而无论是表达哪一方面,林清玄的散文中总是离不开佛家思想。他的十部“菩提系列”禅思散文大量引用了佛教词汇和典故,涉及许多佛界人物、器物和礼仪制度,因此其作品宗教气息浓厚。他用佛理观察人生,又通过自己的经历来阐释佛理,他的禅思散文是糅合了佛经、禅典和自我生活感悟于一体的,尤以自我生活感悟为特征。林清玄说:“我在生活里学习佛法而生活里事事充满了感动”所以不管是他写青草的碧绿、写菊花羹、桂花蜜的香气,还是写松子茶、雪梨的滋味,写飞鸽的早晨,或者写清净之莲,写伤痕渡口,写月光下的喇叭手千花万草,众生万物,千滋百味,都在他细腻、独到的有情观照中,映射着佛学的智慧与人生的哲理。林清玄常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加上他独到而深刻的思索和不露斧凿的文字技巧,使得他的禅思散文中的情感、哲理与佛学智慧融为一体,感性充满了力度和厚度,哲理和智慧散发这活泼动人的光辉,让人能平静内心而有所思考。林清玄曾说:“我的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为我认为注重学界的佛教很容易专门化、复杂化、不能满足我们对宗教实践的渴望与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个人的主张或思想,而是想唤起人人自我的觉悟。”因此,他并没有单纯的宣扬佛教,而是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深刻思索得来的智慧来贴近生活化的佛教哲学,这使得林清玄对佛学智慧的诠释妙趣横生,生动活泼而又令人深省。林清玄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家和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散文与其佛教思想融为一体,佛教经典中关于无与空的哲学支撑着他的散文美学,散文中他以小见大,用生花妙笔阐释着佛教思想,让人读后既能感受到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美好,并用心去寻找,也能让人对佛家思想有着深刻的体会,使人在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能够放慢脚步,平静浮躁的心灵,用心感受自然,并且享受永恒存在于自然中的美。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躺在摇椅上,左手一杯清茶,右手捧着一本林清玄的散文,人的内心不知不觉就平静下来,对于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也就看轻了,便会觉得一切皆是浮云,何必那么看重。林清玄用佛教观点来看待身边的小事,并用优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试风纪教育及寒假安全
- 建筑设计规范与施工流程试题库
- 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
- 2025年经济法概论考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阳营口鞍山三市中考语文5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APP开发技术支持协议
- 社会责任承包协议
- 中级经济师考试应试策略及试题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农田流转服务协议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03月山东省环科院及权属企业校园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北京海淀区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2024年本科普通批录取院校(首选物理)平行志愿投档线
- 运维经理培训
- 事业单位停薪留职协议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化学试题(解析版)
- 主播语音与发声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 《干细胞疗法简介》课件
- 《相变储热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 《消防检查指导手册》(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