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无偿的随意取用,使用资源必须支付代价,即存在机会成本。经济学就在于解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这种矛盾,解决如何是资源使用效用最大化。2、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如何?答:机会成本是指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用途中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即使用资源的代价;而一般概念上的成本是指我们平常所讲的会计成本,即实际耗费。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经济效率”成反向关系。3、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借助这一概念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哪些主要的经济问题?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点的轨迹。生产可能性曲线有助于理解: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制定经济政策目标,如何提高生产能力等主要经济问题。4、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答: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可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人。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己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已是“不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5、既然理性行为无需要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为什么经济分析又要假定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追逐个人利益?答:理性行为无需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众所周知,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有多种动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有理想、感情、信仰、荣誉感、正义感等,这些都会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有时候,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仰、感情、正义感等,可以牺牲自己物质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因此,人不仅可以作为“经济人”而存在,还可以是革命者、教徒、义土等。但经济学假设人只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活动和生存,撇开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以追逐个人利益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并进而假定人们经济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例如,消费者行为目标是获得最大限度满足即效用极大化,厂商行为目标是利润极大化,要素出售者行为目标是收入极大化等。这种假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经济利益尽管只是人们行为动机的一个方面,但经济学研究的正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就经济活动而言,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始终是推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因此,把追求个人利益从人的各种行为动机中抽象出来,并赋予这样行动的人以“经济人”或者说“理性人”的概念。假定他们的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并由此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这是一种抽象法,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如果不这样假定,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可以有随便的动机,比方说,消费者对购买时是否吃亏,厂商经营时对是否赚钱,人们出让自己的生产要素时对能得到多少报酬等等抱无所谓态度,无异说稀缺资源如何配置也是件无关紧要的事。这样,人类也就不需要什么经济学了。6、怎样理解竞争与合作是利用稀缺资源的两种有效的方式?答:略7、什么是均衡?怎样理解和把握均衡分析方法?答:略。见教材8、什么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怎样理解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答:阐述客观事实是什么样的分析方法为实证分析;在分析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应该怎么样的分析方法是规范分析。9、如果经济学家讨论的是“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些还是小一点好些”,试问这是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还是规范经济学问题?答:属于规范经济学问题,而不属实证经济学问题。我们知道,实证经济学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选择了某方案,后果如何?至于是否应当做出这种选择,则不予讨论。而规范经济学就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它力求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即为什么要作这样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例如,人们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各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坚持效率优先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大一点好,因为这样可给人以刺激,从而提高效率;相反坚持公平为重的人会认为,收入差距小一点好,因为这样可体现收入均等化原则。可见,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10、怎样理解和把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答: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在微观研究过程中,从消费者行为方面体现出市场需求,从生产者行为方面体现出供给,需求与供给两种力量在市场上的较量就产生了价格。应此,各种个体行为选择都受价格影响并影响着价格,所以所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11、怎样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答: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1、想一想,下列微观经济学术语与日常用语有什么不同?(1)市场(2)需求与供给(3)正常品与劣质品(4)必需品与奢侈品答:略。2、何谓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试举出违反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的例子。答: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本身价格成反向变化。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本上价格成同向变化。3、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哪对商品是替代品,哪对商品是互补品,哪对两者都不是?(1)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盐和糖(4)冰淇淋和酸奶(5)图书和书架答:(1)、(4)替代,(2)、(5)互补,(3)无很大关系。4、手机发明于1973年,在其最初的20年中,除汽车手机外,很少有人使用手机。而在20世纪90年代,手机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同时手机服务的价格也明显下降了。(1)手机有替代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2)手机有互补品吗?如果有,请举一例。(3)导致手机使用量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其中哪些因素显著地影响了手机需求的增长?利用手机需求曲线来描述这些影响。(5)其中哪些因素显著地影响了手机需求量的增长?利用手机需求曲线来描述这些影响。答:(1)有,例如:小灵通,固定电话。 (2)有,例如,手机卡,手机挂饰品,手机美容服务等。 (3)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比国定电话使用方便导致消费者对起偏好增强,技术升级是成本降低从而使价格下降等。(4)收入、偏好等都是需求增长的因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5)手机价格下降是影响需求量增长的因素。表现为点在固定的需求曲线上滑动。5、在木材市场中发生了几件事,但每一次只发生一件,解释每一件事对木材的供给量和供给的影响。用图表示每一件事的影响,它或者沿着供给曲线移动,或者导致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指出哪一件事解释了供给法则。这些事件分别是:(1)锯木工人的工资上升。(2)木屑的价格上升。(3)木材的价格上升。(4)预期明年木材的价格上升。(5)环境保护论者说服政府通过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将会减少树木用于木材加工的数量。(6)一种新技术降低了生产木材的成本。答:(1)木材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往左上方移动;(2)木材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3)木材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不移动;(4)木材今年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5)木材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往左上方移动;(6)木材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6、在商品X的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q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s20P。请:(1)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在同一坐标系中,给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3)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4)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5)假设每个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座标图上予以表示。答:(1)市场需求函数:Q10000q12000020000P市场供给函数:S1000s20000P(2)图略(3)Q=S,即12000020000P20000P,解得:P3 ,Q60000 (4)当收入增加后,个人需求函数为:q1222P142P,此时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0均衡: S20000P ,解得:P=3.5,Q70000(5)技术水平提高后:个人供给函数为:s4020此时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s4000020000 均衡:Q12000020000P= S4000020000 P,解得,P2,Q800001550 图2125100 150 工资率(W)0就业量(L)SD107、图212表明了由学生会组织的大学辅导站私人教学辅导员的市场:(1)教学辅导员所赚的工资率为多少?有多少人就业了?(2)若学生会规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15元/小时,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3)若学生会确定私人教学辅导员的最低工资为8元/小时,有多少辅导员将失业?(4)8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有效率吗?它公平吗? (5)15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有效率吗?它公平吗? (6)如果出现黑市,一些辅导员可以赚到多少工资?答:(1)工资率为10/小时,就业人数为100;(2)若最低工资为15元/小时,就业人数为50;(3)若最低工资为8元/小时,就业人数为120;(4)(5)实证分析无效率,是否公平取决于价值取向;(6)当限定工资为8元/小时时,会出现黑市交易,这时可能有些辅导员可赚到12元/小时。8、某地区的大米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表如下:价格(元/吨)100 200 300 400 500需求量(吨)100 80 60 50 40供给量(吨)0 30 40 50 60为了保护当地农民的利益,政府规定大米市场价格下限为500元/吨。请回答下列问题:(1)市场中的交易量是多少?为什么?(2)规定价格下限以后,市场中盛行的价格是多少?(3)为了执行价格下限政策,政府必须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1)交易量为40吨;(2)为把产品卖出去,与40吨的供给相应的价格是300,所以市场中可能会是300元/吨;(3)政府应该收购过剩的大米。第三章 弹性理论1、下列各种商品中哪些最有可能是正常品,哪些最有可能是劣等品?(1)凌志汽车(2)旧衣服(3)进口啤酒(4)临时照顾婴儿服务(5)翻新轮胎(6)计算机软件答:(1)、(3)、(6)为正常品;(2)、(4)、(5)为劣等品。2、请你举出一些需求近似完全无弹性的商品例子,然后再举出一些近似完全有弹性的例子,并证明你说的答案。答:略。见教材。3、“丰产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亦即“谷贱伤农”。请用供求图形演示和说明这一命题。答:“谷贱伤农”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这是因为,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需求量的变化不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动,也即需求量对价格不敏感。而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其销售收入与其价格之间是同方向变化的,在丰收年份,农产品的供给增加,导致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进而引起农民的收入减少。4、人们对皮特的巧克力夹心饼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皮特想向提高其总收益,你建议他提价还是降价呢?请解释。答:降价。因为其产品是富有弹性的。适合薄利多销。5、如果教材变贵了,而其他价格和你的收入都没变,你认为你会支付更多、更少还是相等的费用来购买教材?你的回答揭示了你对教材的需求价格弹性吗?答:支付更多。因为教材是缺乏弹性的。6、某人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2503,分别计算价格P40和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答:由P2503可推出:Q(250P)2/9当P40时,当Q900时,P160,7、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25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答:8、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5,需求收入弹性为0.1,乘坐巴士相对于汽油价格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1)相对于乘坐巴士的价格而言,乘坐巴士的需求是有弹性的还是缺乏弹性的?为什么?(2)提高巴士车费会增加巴士公司的总收益吗?(3)描述乘坐巴士和汽油的关系。请解释。(4)如果汽油价格上涨10,同时乘坐巴士的价格不变,乘坐巴士的人数有何变化呢?(5)在先锋乡间别墅区,如果收入上升了5,同时乘坐巴士的价格不变,乘坐巴士的人数有何变化?(6)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是一种正常品还是劣等品呢?为什么?(7)在先锋乡间别墅区,乘坐巴士和汽油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为什么?答:(1)缺乏弹性。因为乘坐巴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5,小于1。(2)会。因为缺乏弹性,涨价后,需求量并不会大幅度下降,从而总收益增加。(3)汽油价格上涨,乘坐巴士的人数反而会增加,即乘坐巴士的需求增加。(4)乘坐巴士的人数会增加。(5)收入上升5后,因为需求收入弹性为0.1,乘坐巴士的人数将减少0.5。(6)劣等品。收入弹性为负值。(7)替代关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0.2,为正值。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1、请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你能举出不遵循该规律的一种商品或服务吗?边际效用能否为负数?给出一个例子。答:略。2、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关于价值悖论的观点:为什么水必不可少但却便宜,而钻石相对无用但却昂贵。答: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相反,钻石的用途虽然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从供给方面看,由于水资源数量很大,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相反,钻石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价格就相应地昂贵。3、解释边际效用理论并用它来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答:略。见教材4、一些学生购买校园套餐计划,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当他们用餐时付款这种方式。(1)为什么一些学生决定购买校园套餐计划而不选择当他们用餐时付款呢?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2)对于两种人群的午餐需求,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到了什么?(3)谁从午餐消费中获得了更大的效用,前者还是后者?(4)设想其他因素不变而午餐价格上涨,边际效用理论又该如何进行预测呢?每个人群的需求变动又是怎样的呢?答:略。5、下表中列出了小王消费面包和油条的边际效用:面包餐/月吃面包的边际效用一餐面包的价格(元)油条餐/月吃油条的边际效用一餐油条的价格(元)12345201512108222221234515864211111假定预算为14元,请问:(1)小王每月将购买多少面包和油条来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总效用是多少? (2)从消费者均衡开始,假设每餐油条的价格由1元降到0.5元,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总效用是多少?答:(1)当最后一块钱买面包与买油条带来的效用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即5餐面包,4餐油条。总花费刚14元,最大的总效用为98。(2)当油条价格下降后,效用表则为:面包餐/月吃面包的边际效用一餐面包的价格(元)油条餐/月吃油条的边际效用一餐油条的价格(元)1234520151210822222123451586420.50.50.50.50.5比对两商品的效用可知,要是效用最大化,则应调整消费组合,增加油条使用,减少面包使用。此处数量不够,读者可自行验证。6、假如某消费者一年的收入为540元,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0,Py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试求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答:预算约束式为为20x30y540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是:MUx/Px MUy/Py 即:3Y2/206xy/30 化简得 x3/4y 结合得方程组 20x30y540 x3/4y 得x9,y127、设某市场的供需函数如下:P302QP120Q 求该市场的消费者剩余。答:市场均衡为:302Q120Q,得:Q30,P90消费者剩余为: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1、 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答: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其均衡条件为:MRS12P1/P2。2、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答:略。见教材3、比较下列两种情况,每一种情况都有两个物品:(1)可口可乐与非常可乐;(2)滑雪板与滑雪板上的皮鞋固定装置。请画出两种情况的无差异曲线。在哪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相对价格变动反应更大?答:(1)可口可乐与非常可乐是替代关系,所以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2)滑雪板与其上的皮鞋固定装置是互补关系,所以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以比例为拐点的直角线。(3)第(1)种情况下反应更大。4、一位消费者的月收入为500元,可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x20元,Py50元,决定预算线方程式和斜率分别是多少?如果月收入从500增加到700元,会不会改变预算线的方程式和斜率?答:(1)预算线方程式:50020X50Y 或Y102/5X 当以横轴表示X数量,纵轴表示Y数量时,预算线斜率为2/5(2)预算线方程式变为:70020X50Y;但斜率不变。5、假设宝马汽车价格降低,以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基础,解释需求定律。答:宝马价格下降,相当于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上升,从而引起对宝马的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收入效应;另外,当宝马价格下降时,相当于相对于报宝马而言其它汽车的相对价格上涨了,从而引起消费者购买宝马以替代其它汽车的消费,也使宝马需求两增加;综上两方面的作用,当宝马价格下降时,宝马的需求两增加。这就是需求定律发生作用的机制。6、吉姆花掉了所有的收入用于租公寓、食品、衣服和度假,他每月的工资从3000美元涨到4000美元,同时机票和度假支出相对于其他支出上涨了50。(1)你认为由于他的收入和价格的改变,他将如何改变支出模式呢?(2)在这种情形下,你认为吉姆的状况是更好还是更坏呢?(3)如果所有价格都上涨50,吉姆应该如何改变他的购买选择呢?他的状况是更好还是更坏呢?(4)用图显示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吉姆消费选择的改变。答:(1)他将会增加食品、衣服和公寓租房支出,可能减少度假和机票支出。(2)他的状况变好更好还是更坏,要视机票和度假支出在他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而定。(3)因为价格上涨的比例要大于收入上涨的比例,所以吉姆只能同比例减少各种商品的购买量。此时他的状况变得更坏了,因为他所获得的总效用减少,无差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4)图略。7、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下图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X的价格Px2元。(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Y的价格Py;(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出预算线斜率;(5)求E点的MRSxy的值。答:无图(麻烦补充)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1、假设你要招聘工厂流水线操作工,在平均劳动产出与边际劳动劳动产出中,你更关心什么?如果你发现平均产出开始下降,你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你刚雇佣的工人的边际产出如何?答:一般说来,招聘者会更关心边际产出,因为边际产出左右着平均产出。只要边际产出还超过平均产出,平均产出就会增加,而平均产出可衡量劳动生产率,因此,当企业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刚雇用的工人的边际产出不但下降,而且降得已低于平均产量,使劳动生产率下降了。2、为什么报酬递减规律又可称为生产要素可变化比例规律?试举一个数字例子表示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答:因为只有在可变比例生产要素组合下才会出现当一些要素固定,而另一种或一些要素变动时产量才会发生变化。例子略。3、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面临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4、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该在第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答:(1)因为在第一阶段5、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有四种方法(见下表)能生产出100单位的产品:(1)哪种生产方法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2)“方法D在技术上是最有效率的,因为他一共只耗用了90单位的资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如何判断哪种生产方法经济上是否有效?方法资本劳动ABCD610104020025015050答:(1)B方法是无效率的(2)不能这么说。因为不能这样把资本与劳动数量加总,两种资源的经济使用效率是不确定的。(3)要不判断经济上是否有效,应比对经济总投入与经济总产出之间的比率。6、某企业在短期生产中的生产函数为Q=-L3+24L2+240L,计算企业在下列情况下的L的取值范围。(1)在第I阶段,(2)在第阶段,(3)在第III阶段。答:由Q=-L3+24L2+240L得MPL3L2+48L+240当MPL为最大值时即6L+480,L8当MPL为零时即3L2+48L+2400,解得L20(1)在第I阶段,0L8(2)在第阶段,8L207、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人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答:他的话没有道理。在作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企业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的用途来计算。本例中,如果企业利润不投入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经营,它也可能得到年利率10的利息收入的话,这两种筹资方法对该企业来说是一样的。8、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如何得到的?其中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与变动要素的平均产量有何联系?答: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通过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推导出来。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存在边际拉动定律,且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相交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9、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答:(1)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且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本。(2)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主要在与当规模过大时,管理这个因素跟不上。10、如果某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并且唯一可变要素是劳动,也有固定成本。其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3+3L2+8L,其中,Q是每月的产量,单位为吨,L是雇佣工人数,试问:(1)欲使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该企业需要雇佣多少工人?(2)要使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其应该雇佣多少工人?(3)在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生产多少产量?答:(1)对于生产函数Q0.1L33L28L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0.1L23L8当0.2L30时,即L15时,APL取得最大值(2)对于生产函数Q0.1L33L28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0.1L33L28L)0.3L26L8当0.6L60,即L10时,MPL取得最大值(3)当劳动平均产量最大时,即当L15时其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小,此时产量为QQ(L)Q(15)11、假设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10Q2+17Q+66(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和MC(Q)答:(1)可变成本部分为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TFC66(2)TVCQ310Q2+17Q AC(Q)Q210Q+1766/Q AVC(Q)Q210Q+17 AFC(Q)66/Q MC(Q)3Q220Q+17 7.若某企业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1200+240q-4q2+(1/3)q3. 问:当SMC达到最小值时,它的产量为多少?当AVC 达到最小值时,它的产量是多少?解:(1)当MC=0,且MC0时,NC有最小值。 MC=240-8q+q2, MC=-8+2q=0,得q=4(2)当MC=AVC时,AVC最小。即240-8q+q2=240-4q+(1/3)q2得q=6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每一个厂商都可以按照一个既定的价格售出他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所以,单个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一定价格下,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对某单个厂商的产品需求量是无限的,厂商不可能高于市场价格出售产品,也没有必要降低产品价格。因此,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2、“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答:同意。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不会停业。只有当厂商的销售收益不能补偿可变成本时,厂商才会停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高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必然原因。3、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将为零,他们为什么还会进入一个行业呢?答: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虽然厂商长期经济利润为零,但此时厂商还是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另外,厂商进入行业是一个不断进入的过程,也就是说长期是由短期组成,而在短期内,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营的好的厂商也是可以获得经济利润的。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在短期和长期有何不同?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其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之上的那部分来表示。长期供给曲线则取决于行业的性质,视其为成本不变、成本递减、还是成本递增而定。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04Q3-0.8Q2+10Q+5.试求:(1)若市场价格P=26,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利润(2)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3)市场价格为多少时厂商应该停止生产?答:(1)利润最大化条件为:PMC,即260.12Q2-1.6Q+10,解得Q20利润为LTRTCPQSTC(2)短期供给函数由MC函数高于AVC最低点的那一部分组成。MC0.12Q2-1.6Q+10AVC0.04Q2-0.8Q+10,当0.08Q-0.80,即Q10时,AVC取得最小值为6所以短期供给函数为:P0.12Q2-1.6Q+10 其中Q106、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Q+10.试求:(1)市场的供给函数(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400P,求市场均衡价格.答:1)因为 STC=0.5Q2+Q+10 所以 TVC=0.5Q2+Q AVC= TVC/ Q=0.5Q+1 MC=d TVC/dQ=Q+1所以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为 P=MC= Q+1 即 Q=P-1又因为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所以行业的供给函数为 QS=500 Q=500(P-1)=500P-500 (P1)即 QS=500P-500 (P1)(2)因为市场均衡的条件是QS=QD 所以 500P-500=4000-400P 故市场均衡价格为 P=57、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答:(1)利润最大化条件PMC,即6003Q2-40Q+200,解得Q20此时ACQ2-20Q+200200,利润LTRTC(PAC)Q8000(2)当价格P60时,该行业中还有超额经济利润存在,所以会有新厂商进入该行业,即行业此时并未实现长期均衡。(3)当经济利润为零时,将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亏损厂商退出,从而实现长期均衡。当2Q-200,即Q10时AC取得最小值,此时最小的AC为100,利润为零,实现了长期均衡。(4)规模不经济状态。8、一个成本不变行业中完全竞争厂商有下列长期成本函数:LTC=q3-50q2+750q。q是厂商每天产量,单位是吨,成本用美元计。厂商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是Q=2000-4P。这里,Q是该行业每天销售量,P为每吨产品价格。试求:(1)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有多少厂商?(3)如果课征产品价格20%的营业税,则新的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4)营业税如废止,而代之以每吨50美元的消费税,该行业在这种情况下达到长期均衡时有多少家厂商?答:(1)因为 LTC=q3-50q2+750q 所以 LAC=LTC/ q= q2-50 q +750 又因为行业为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 所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其高度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其最低点满足: dLAC/ dq=0 即 dLAC/ dq=2q-50=0 所以 q=25 从而 P=LAC=252-5025+750=125 故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P=125(2)由于在价格P=125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满足下列方程: 125= q2-50 q +750 所以 q=25 又因为当市场处于均衡时,市场均衡数量为 Q=2000-4125=2000-500=1500 所以厂商的数目为 N=Q/ q=1500/25=60(3)当征收10%的销售税时,由于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线,市场价格变为P=1251.1,这时, 市场均衡数量为 Q=2000-41251.1=2000-550=1450于是,厂商的数目为 N= Q/ q=1450/25=589、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能否说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也是该行业中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答:不能。在短期中,生产要素价格是给定的,厂商各条成本曲线也相应不变,因此可以得到一条确定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在长期中,随着厂商生产规模和厂商数目的改变,生产要素价格可能发生变动,厂商各条成本曲线也在相应变化之中。长期均衡时, 厂商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但这是一个随生产要素价格而变化的点。因此,不存在一条不变的厂商长期供给曲线,也就无从加总。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只能根据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轨迹得到。根据长期中行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不同情况,行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可能为水平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和向右下方倾斜。第八章 完全垄断市场1、什么叫完全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答:完全垄断:可以定义为没有相近替代品的某种产品的唯一生产者。西方经济学家把完全垄断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条:(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关键资源的供给。(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3)自然垄断。(4)政府的特许权。2、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答:不能。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丰富的利润也会吸引其他厂商设法进入,成为潜在的竞争者。国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定价加以限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3、垄断者怎样确定其供给量与销售价格?为什么供给曲线的概念对于垄断厂商来说无确定的意义?答:垄断者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产品的供给量和产品的销售价格。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供给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按照不同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可能在不同的价格下提供相同的产量,也可能在相同的价格下提供不同的产量。故供给曲线的概念对垄断厂商来说没有确定的意义。4、试阐明公用事业公司在高峰期如何定价才能减少所需要的厂房设备?答:公用事业公司为减少所需要的厂房设备可采取差别定价的方式来分散高峰期的使用量:公司可制定闲忙时差别定价策略,施行价格歧视,闲时收取低价,忙时收取高价。这样就可以把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从忙时转移到闲时使用,从而解决闲时厂房设备闲置、忙时通讯不畅的问题。5、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成本函数为TC=Q2+2Q。求:(1)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如果政府企图对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为多少?答:(1)由题可知:MR106Q,MC2Q2当MRMC时利润最大,即106Q2Q2,解得Q1,此时P7,利润LTRTC4(2)若限价使其产量达到能力产量,则制定使PMC,即103Q2Q2,解得Q1.6,P=5.2,所以限价应为P5.26、设垄断者的产品的需求曲线为P=16-Q,P以美元计,求:(1)垄断者出售8单位产品的总收益是多少?(2)如果垄断者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的收益为多少?他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3)如果垄断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对前4个单位的商品定价为12美元,对后4个单位的商品定价为8美元。垄断者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答:(1)总收益TRPQ(168)864(2)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CS966432(3)若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厂商总收益为TR4124880此时掠夺的消费者剩余为CS8064267、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1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32-0.4P1,Q2=18-0.1P2。试求:(1)假设两个市场能实行差别价格,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和销售量分别是多少(2)假设两个市场只能索取相同的价格,求解利润极大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答:(1)依题有MC2Q10, MR1805Q1,MR218020Q2,其中QQ1Q2 若实行差别价格,要使利润最大化,需满足:MC=MR1=MR2,即2Q10805Q118020Q2,结合QQ1Q2,解得:Q1= Q2 相应可得出:P1= ,P2= ,(2)若统一定价,场总需求为Q=Q1+Q2=500.5P,MR=1004Q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即1004Q2Q10,解得:Q15,P70,L8、设某完全垄断厂商开办了两个工厂,各自的边际成本函数分别为:MCA=18+3QA和MCB=8+4QB,假定该厂商的目的是取得最小的成本,且在工厂A生产了6个单位的产品,试问工厂B应该生产多少单位产品?答:当A工厂生产6个单位时,MCA=18+3QA183636要使成本最小,应该让MCB= MCA,即8+4QB,36,解得QB,7第九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1、进出自由对形成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有什么意义?答:进出的自由程度影响着市场的竞争性和垄断性。进出越容易,市场竞争越激烈;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强。一般而言,垄断竞争市场进出较为自由,而寡头市场有着较高的进出壁垒。2、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答:弹性越高代表着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越强,且消费者对价格变动及其敏感。在这种情况下,若厂商之间依然采取价格竞争,这最终就导致厂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多方受损。所以垄断竞争厂商较为明智的做法就是进行非价格竞争,以特色取胜。3、什么叫非价格竞争?一般什么情况下才会采取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有哪些?答:非价格竞争是指厂商之间采取的除了降低价格之外的其它有利于销售的策略,如广告,包装等。非价格竞争一般用于垄断竞争市场。4、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这里,LTC是长期总成本,用美元表示,q是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他们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这里,q是厂商月产量,p是产品单价。(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3)若厂商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答: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LAC=0.001q2-0.425q+85,MR=p=120-0.4q,AR=120-0.2q5、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答:根据生产边际定价原则MR=MC,按相同的价格出售总利润最大。由于各个厂商的生产成本不同,所以生产的产量不相等。6、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画的鱼最大》课件
- 颅内高压危象和脑疝护理
- 亲子沟通课件
- 亲子行李箱课件
- 亲子安全培训课件
- 自动双层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 腾讯会议录制讲解方法
- 公司级安全培训经验课件
- 新入职怎么写年终总结
- 腹股沟斜疝术后护理查房
- 污水处理中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 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教师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 大便常规临床意义
- 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 后勤保洁培训课件
- 小学生药品安全课件图片
- 计算机二级WPS考试试题
- 道路桥梁工程CAD制图标准
- 高速铁路桥隧养护维修 课件 1 铁路桥隧维修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