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画家忻东旺的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在中国画坛上无疑 是一朵绚丽的奇葩。他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摄人魂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 人过目难忘。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和领军人物、忻东旺具有传奇色彩的艺 术成长历程恰好切合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对其近 30 年 的艺术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观察他的绘画思想和理念之变化,研究性地阐述他在改 革开放背景下,尽三十年的艺术探索以及对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推进。研究论 述这样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画家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油画艺术探索,对于研究现实主 义油画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以及油画艺术本土化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画家个性 鲜明的油画艺术以及独特的教学理念也为学院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了一 大批美术院校的辛辛学子。 本文根据其艺术发展的脉络入手,首先从忻东旺的绘画艺术起跑点开始去寻根 溯源他的现实主义思想诱因。其次,从传统现实主义概念与时代的关系以及中国现 实主义发展中寻觅忻东旺对传统现实主义这一文脉的继承。通过分析他对写实油画 的研究以及油画本土化的探索,阐述他在传承基础上推动中国现实主义的发展。再 以村民列传等作品为实例,分析忻东旺的新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以及对社 会的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对其教学中关于画面形式、感知与想像、静态与动态以 及课堂写生四个基本观点进行研究性的阐述,说明这些观点对当下学院教学的积极 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人文关怀 农民工 abstract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mid-90s, the painter dongwang xin dong realism oil painting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is doubtless a brilliant wonderful work. one by one of his characters vivid life, intake soul, distributed the bright side of humanity, people memorable. representation as a new realism painter and leading figure, dongwang xin legendary history of the arts to grow exactly in line with oil painting in chin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through its nearly 30 years of art practice, study and analyze, observe his thoughts and ideas of painting changes, described his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do three decades of artistic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motion of realistic painting . this study discusses a very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artist in oil painting on the road to explore, for the study of realistic pain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oil painting localization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oil painting artist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and uniqu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arts education for college into a new life, affecting a large number of the cincinnati art college students. this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under the context of its start, the first from the dongwang xin began painting art starting point to root of the reality of his ideas incentives. secondly,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real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arch for realism dongwang xin on traditional realism in this context of inheritance. realistic oil painting by analyzing hi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oil painting native,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his herita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ism. then “biographies of the villagers,” and other works as an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new dongwang xin important features of realistic ar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reality. finally, the form of its teaching on the screen, perception and imagination, static and dynamic as well as classroom sketches four basic points of the set of research shows that these views on the current college teaching positive. key words:realism; neorealism; humanism; migrant worker 绪 论 1 绪 论 自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美学观念传入中国以来,现实主义一直是反映社会变 革和文化思潮的重要阵地,也是艺术与大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新时期以来, 在这块丰厚的现实主义土壤上,相继掀起了三股现实主义浪潮,一大批现实主义美 术作品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反映着不同阶段的社会现实,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建 设作用,也涌现出了像罗中立、陈丹青、刘小东等一批现实主义画家。而正在进行 的现实主义第三浪中,油画家忻东旺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在中西文化融合与碰撞中,我们既看到了沟通,也看到了冲突。改革开放带来 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也给中国油画带来了新的生机。当不少人的视角和 精力忙于他顾的时候,忻东旺却以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艺术敏感和社会良知把视点锁 定在“民工潮”这个大变动的社会主题上。他以现实主义视角让我们看到在改革开 放这一社会大变革中一个庞大的、被都市化社会所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民工,还 有那些下岗工人。他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摄人魂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人 过目难忘。国内目前有许多关于忻东旺的文章,包括贾方舟、水中天、殷双喜等批 评家的文章,都从各自角度对忻东旺的现实主义艺术给予批评和肯定。目前还没有 一篇多角度、系统化的研究其艺术成长轨迹,油画本土化探索以及教学理念的以文 章。本文试将其作为一个自然人,放在社会现实和艺术时代的背景下,系统地来研 究他的艺术成长轨迹以及在油画上的探索。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和领军人 物、忻东旺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成长历程恰好切合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油画艺术发 展的新时期。本文根据其多部著作和多年来对作者的耳提面命,通过对其近 30 年的 艺术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观察他的绘画思想和理念之变化,探究他的艺术价值 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现实的关系,分析他的艺术探索对现实主义油画艺术 的推动和发展。研究论述这样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画家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油画艺术 探索,对于研究现实主义油画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以及油画艺术本土化探索具有积 极意义。同时忻东旺个性鲜明的油画艺术以及独特的艺术理念也为学院艺术教育注 入了新的活力,总结分析他的教学理念对于目前学院教育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对忻东旺走访调查以及历史研究,阐释画家早期的生活背景 以及初期绘画实践,试图寻觅影响画家后来艺术观形成的因素。通过理论研究总结 现实主义的传统概念与时代的关系,以及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从而探究忻东旺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2 的新现实主义观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分析村民列传等作品的实例分析,阐述新 现实主义作品的精神特征以及现实的意义。根据文献以及对忻东旺的走访录音,阐 述、分析画家在写实油画方面的民族化探索,对于中国油画本土化具有重要价值。 在学院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通过和现行学院教学比较,着重阐明忻东旺的艺术教 育思想对学院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章 忻东旺绘画艺术的起跑点 3 第一章 忻东旺绘画艺术的起跑点 1.1 早期生活背景和绘画启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油画艺术也迎来了新的生机。这一时 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美术界的各种观念也出现 了激烈的碰撞,青年艺术群体不断产生。先后出现了伤痕美术和乡土写实绘画,以 及“85 思潮美术运动” 。在这样的艺术时代背景下,1986 年,一位来自河北偏远贫 困地区的农村青年,一步步艰难跋涉,历尽多年艰辛,终于结束了他的流浪打工生 涯,迈进了山西晋中师专艺术系。从此这个莘莘学子为改变命运在走向成功的艺术 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的艺术天性随之被一步步开启。谁也没想到这个青年 日后竟会成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油画家之一,他就是忻东旺。这一步对于忻东旺 来说实在是走得太艰难。从小困苦的生活,使他被迫要离开那块贫瘠的土地,儿时 就喜爱的画画成为他寻找未来的希望。如果从内蒙古德化县文化馆接受最初的艺术 启蒙到步入正规的学院门槛,六年里忻东旺曾为维持生计走村串户给农民画炕围子; 到山西石豹沟煤矿“五七厂”当油漆工;后来又到山西太谷县印刷厂当包装设计员。 在艰难的条件下,唯独不忘的就是利用空闲时间坚持自学画画,因为画画不仅是他 的爱好,也是他的精神寄托和对未来的憧憬。忻东旺自小爱画画,得益于巧手母亲 剪纸艺术和家乡年画的艺术熏陶,培养了最初的艺术兴趣。上小学时,课本后面的 空白页总是被忻东旺画得满满的,尽管当年的生活很艰苦,可画画却带给他无穷的 快乐。童年和少年困苦生活的境遇铸就了忻东旺性格的坚毅,他不屈服于命运的不 济,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人生轨迹。1986 年,他在学生时期画的电影宣传画成吉 思汗获得了“华北电影宣传画展览”三等奖,这对于一个刚步入大学门槛,来自 偏远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1987 年 12 月 21 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 “中国油画展” ,对于忻东旺来说印象深刻,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去上海看展览,更因为,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油画展,可以 说是“从上个世纪初,中国前辈教育家、美术家接受这个外来画种以来,史无前例的 第一次大会师” 。 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油画水平的集中展现。画展上琳琅满目的作品, 使大学时代的忻东旺大开眼界,精湛的技巧,卓越的表现,让他在展厅流连忘返。 这些作品不论在表现手法还是绘画题材上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面貌,打破了过去 封闭、大统一的面貌,可以说“中国油画展”几乎包括了从欧洲文艺复兴直到二十 转引自美术 曹小鸥 一次会师: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首届中国油画展述评 1988 年 03 期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4 世纪 80 年代的各种风格和技巧,有受欧洲早期油画传统影响的,有超写实主义倾向 的,具有装饰意味的以及纯抽象的艺术作品。在题材上有表现现代文明的或是古朴 民风的,有表现革命历史的,也有表现地方民族风情的,但从总体上看,写实 主义仍然是画展的主流。忻东旺回忆说“至今仍对杨飞云的北方少女 、何多苓的 小翟 、俞晓夫的毕加索和徐芒耀的我的梦等作品印象深刻” 。 1.2 初期的绘画实践 从大学期间到毕业后的几年内,忻东旺大多画些国画和水彩画的创作,题材主 要以大学期间体验生活所到过的青海、甘南和山西太行山麻田等地画的速写为素材 所表现的乡土风情画为主。如他的毕业创作朝圣 (国画)和故乡的碑 、 四月 、 午过和根儿 。其中故乡的碑作者取材于他在太行山区的一幅水彩写生, 作者将村头的土墙比喻为一座丰碑,把剥落的墙皮看作历史的断层,任凭岁月风雨 吹打,静静地昭示着时代的灵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旧以及对曾经困苦生活的 哀叹。1989 年他曾以六幅水彩作品入选了第六届“全国新人新作展” 。 上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乡土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怀 斯风” ,其作品中所流露的冷漠、空灵、孤独、淡淡的悲凉以及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 吸引了很多追随者。怀斯那种浓郁的乡土忧伤情怀感动了忻东旺,怀斯的画面意境 就是他那时心境的写照。因为此时,忻东旺刚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起居 被安排在一号教学楼下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室内几个纸箱里的行囊是他的全部家当。 然而地下室的阴暗并没有窒息忻东旺创作的激情,如果说作品起居是他在那次 迁居后很快做出的反映,那么孤独的心情画中空酒杯那长长怀斯式的影子正是 他心中空寂的写照。 在阴暗的地下室里,忻东旺笔耕不辍,分别进行着水彩、油画、国画的创作。 在现实与理想的困苦中他创作了具有象征意味的水彩作品捆绑的牛仔服 (牛仔服 在当年被一般人认为是不良青年的着装,被青年人认为是最新时尚潮流) ,忻东旺用 牛仔服象征着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解放,而捆绑的绳索则比喻为陈旧的观念和他目前 困苦的现实。水彩肖像教授(1.2)是他迷恋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品,忻东旺用 自己理解的怀斯干笔水彩技法,刻画出头发、眉毛、眼珠、胡须、皮肤、肉瘤、 老年斑、抬头纹等诸多质感真实的细节;其精湛的技艺表现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忻东旺绘细节忻东旺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年 8 月 第一章 忻东旺绘画艺术的起跑点 5 画中的退休教师是本文作者上小学就认识的一位在文革中因谈恋爱被人告发而坐 牢,受过刺激,精神有些恍惚的老头,在作者的印象中他是小伙伴调皮捣蛋时常欺 负的对象,尽管去世时很可怜,但以他为模特的这幅形神兼备的肖像画却留在了世 上并在“首届全国水彩画展” 获得了铜奖,将来必定会永久陈列在美术馆中流传下 去,这也算是上帝对这位当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教师所给予的一种补偿吧。这时期 忻东旺的油画以学习研究古典写实主义为主,多以深色为背景突出人物形象,所用 手法为透明多层罩染技法,形象刻画细腻,层次丰富。其中以画家的妻子为模特的 一幅坐在画布前手持画册侧身凝视观众的半身肖像,为此时期的代表作品。 (图 1.4) 1991 年地下室创作的国画惊蛰参加“中国的四季”画展,获得银奖。自此,命 运开始眷顾这位勤奋好学,极具艺术天分的青年教师,起居也由地下室搬上了一楼。 用忻东旺的话说就是“从此生出地平线” 。至此,艺术之光照耀到这颗新星,他身上 的艺术光环也越来越亮,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关注。随后作品对弈参加了“全 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 晌参加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全 国美展” ( 图 1.3) ; 山窝窝参加了山西省美展,这期间还为临汾火车站设计创作 壁画威风锣鼓 。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还是以乡土写实为主,精神情感还沉浸在对 故土的怀恋之中,童年的草垛,泥土的味道,牛粪的味道是挥之不去的童年的温馨, 我们可以从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孩童得到印证,那是他记忆中的温馨,是他生命中 的梦境。1993 年忻东旺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七届助教进修班,至此开始了他的油 画创作时代,同年作品大河情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 ;第二年作品身世 参加“首届中国油画艺术展” ;作品热土 、 夏杏等作品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 直至 1995 年作品诚城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获得了银奖,一举成名。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6 第二章 现实主义艺术观与油画语言的探索 2.1 现实主义的传统概念与时代的关系 2.1.1 现实主义的传统概念 现实主义(realism)作为一个美学流派,最早起源于法国,它是发生在 19 世 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的一种美术思潮和创作方法。当时宗教对于很多 社会问题无法解决,而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人们的信念是要求进步, 同时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1848 年的一代画家也都具有求新的要求和 直接观察的兴趣,热爱即刻可及的现实。库尔贝是他们最好的代表。1855 年的巴黎 世界博览会美术展,库尔贝的画室和奥尔南的葬礼落选,他把已经入选的 11 件作品全部撤回,以对抗性的个展相回应,在展厅门口的牌子上赫然写上 “现实 主义,库尔贝,他 40 件作品展览” ,并在画展目录上公开宣扬自己的艺术主张。库 尔贝的展览在当时引起了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 。就在 这次论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 。1857 年, 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 。从此,在欧 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 2.1.2 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 库尔贝提倡的现实主义以真实客观来再现社会现实,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 生存的本真样态,他们既反对僵化了的新古典主义,也反对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 义。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无须进行粉饰。他们坚持表现 当代生活,并以人文关怀的姿态描绘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 画室集中反映了库尔 贝的生活环境,画中描绘了捍卫现实主义的评论家和画家朋友们,还有各种年龄的 模特儿,以及象征人民的罢工工人和爱尔兰妇女,艺术地反映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 思想。 奥尔南的葬礼表现了掘墓工、死者的亲朋好友、维持治安者、法官、公证 人、教士、市长等,深入地揭示了各个人物心理,毫不留情地刻画了所谓上流社会 的奸诈、贪婪与虚伪。同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还有米勒和杜米埃。米勒那充满 同情感的扶锄者 ,表现一位从清晨起便在贫瘠土地上奋力劳作的农民,他想直直 腰,喘息一下。我们可以那扶着锄柄的双臂,脸上的汗水和张开的嘴巴这些细节感 受到他疲惫的程度。这样一幅表现普通劳动者的现实主义作品,却被憎恨这种艺术 的人指责为“这不是绘画,而是宣言” 。米勒先后创作的拾穗者 , 牧羊女和晚 钟(图 2.1)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境遇,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于 第二章 现实主义艺术观与油画语言的探索 7 使公众发现了平凡劳动的伟大,质朴平凡地描绘却反映出整个社会和人生。正如米 勒是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杜米埃则是以反映城市生活的讽刺画巨匠,他抨击资产 阶级的庸俗,描写普通民众的苦难,讴歌了劳动者的纯洁。他的宽恕点出了“宽 厚仁慈”的虚伪; 洗衣妇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 三等车厢则让我们 看到该时代的生活节奏和中下层人民的所思所想。 2.1.3 现实主义与时代 我们前面提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起源于十九世纪法国,但是,具有现 实主义精神的艺术作品还可以溯源到更早。在西欧来说,一般认为现实主义的 形成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十九世纪的 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适合任何表现时代文化的创作, 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意识形态下会有不同的艺术思潮来适应社会的现状。现 实主义是随现实的变化而发展的, 不同时代背景的现实主义观点内容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它有历史性维度,现实主义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 一个时代的现实,是极具时代精神的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 主义主要是通过生动而又丰富的人物性格描写,表现当时人的思想感情,欲望 和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摆脱神学思想禁锢后,精神得到解放,开始关注自然 和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但当时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 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思想教育作 用。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发展。它能从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 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可见现实主义作品与时代是紧密相 连的,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反映在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其现实的内涵及侧重面则不 尽相同。现实主义作品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真实性。真实是现实主 义生命力的源泉,它不是照相式的如实记录,而是画家通过长时间整体的深入观察 社会,发掘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对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的探索。所以,现实主义 画家笔下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正是时代的精神写照。第二,典型性。 它要求画家对现实生活进行独到的选择、提炼和概括,创作出的作品不仅能揭示现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8 实生活本质,而且塑造的形象要极具时代表情,能够代表时代特征。正如恩格斯说 的,要“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可见, 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能代表时代的现实。第三,历史性。恩格斯说: “把人物 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 义的高度” 。 因此,基于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要求作者去真实摹写复杂的社 会关系,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 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时 代的力量。 在忻东旺看来,过去的现实主义大师们虽然创造了颠峰,但只是属于那一时代。 “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文化是有局限性的;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永恒是因为代 表和再现了时代精神文化,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也产生着新的文化和新的审美 理想。因此,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高峰。 ”显然,在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早己不像以前一样具有革命性与激进性的标签。当代的现实精 神和文化危机赋予了现实主义艺术新的历史使命,现实主义画家将以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立足时代,以当代视角关注现实,表现当代生活,反映时代精神。 2.2 中国现实主义的发展 20 世纪,现实主义美学观念传入中国,但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成长和遭遇是随着 上个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影响而变化。中国现实主义先后受 过法国现实主义和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现实主义 内涵在中国每一次的变化和发展,都以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社会的审美需求息息相关。 3.2.1 二十世纪初到改革开放前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状况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科学和民主成为上世纪初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潮,文化先 进知识分子都以“科学救国”为己任。1919 年徐悲鸿赴法留学,第二年发表中国 画改良论开始倡导写实绘画思想,将现实主义和欧洲传统写实绘画中的透视学、 解剖学和色彩学的科学表现手法介绍到中国。现实主义作品也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跌宕中发展和壮大。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 ,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和九 方皋这些作品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五、六十年代,受 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领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美 转引自百度百科,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二 转引自百度百科,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三 第二章 现实主义艺术观与油画语言的探索 9 就是生活”的影响,其艺术创作原则不追求不存在的美,也不去美化现实生活,而 是真实地再现生活,面向生活,深入生活,反映现实问题成为当时中国现实主义的 主流。在受到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深刻影响之后,中国的现实主义便历史 地打上了理想现实主义烙印。它是修正过的现实,粉饰了的现实,这个时期的很多 现实主义作品包括历史题材的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 (图 2.4)等现实主义 经典之作,塑造的都是雄壮豪迈的崇高形象,所以说这些作品是带有主观理想,且 有一点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文革期间,理想现实主义被过分地夸大,被 过多的赋予了意识形态,失去了个人对现实的理性价值判断,群体意识代替了个人 的思考,加上所谓的“三结合” ( 领导出思想、作者出技术、群众出生活)创作模 式,理想现实主义已经完全和现实主义的精神背道而驰,出现了“红光亮” “高大全” 的创作模式,英雄形象千人一面。艺术完全被政治形式化,丧失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2.2.2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的发展 改革开放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使现实主义艺术回归到其原有的精神内涵,真 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 都以全新的人性视角诠释了笔下的人物形象;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怀着深深地人道 感情,对现实的一种批评态度,而后者则以一个“异己者”的审视真实地表现了藏 民的苦和藏民的美。两幅作品都体现了现实主义应有的人文精神和真实性原则,从 而掀起了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浪。随着改革的发展,西方现代艺术运动 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创新成为艺术至要的标准。但这并没有影响现实主义在中国的 丰厚土壤,反而拓宽了艺术家对于现实主义内涵的理解。艺术家从单一的写实绘画, 开始关注画面形式,追求个性精神和主体精神对现实的呈现,探索绘画艺术发展的 自律性。二十世纪 90 年代初,以刘小东、方力均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焦点对准自己 生活的圈子,不去关心周遭以外的事。只描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画自己的亲朋好 友或画家自己。此时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它是从个 体人的生存状态入手,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样的作品被称为顽世现实主 义,从而构成现实主义第二浪。二十世纪 90 年代,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这一 庞大的,被城里人瞧不起,被都市化的社会所忽视的弱势群体,默默地为城市化进 程,汗流浃背地盖起一幢幢楼房。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已成为现实社会的 重要内容。 1995 年忻东旺创作了 诚城 。 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 忻东旺后来说道 “那 些被田野里的北风吹红了的乡亲们的面膛,作为城市里的一道景观出现在我的面前, 让我砰然心动,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涌上心头,催促我用抹泥灰一样的笔意,在画布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10 上记录下这个时代中众志成城般涌向城市的我的农民兄弟” 。我们可以从这段话看出 画家是怀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发自内心地表达对农民工兄弟人性的尊重。这一 深刻的人性视角唤起了很多画家对这一极具时代表情的社会群体的关注,进而在二 十一世纪初掀起了现实主义的第三浪,而在这些画家中,忻东旺无疑是其中最为杰 出的代表 2.3 忻东旺写实油画的探索 2.3.1 忻东旺对写实油画的认识 由于现实主义的特性,决定了现实主义不可能脱离生活去拼凑,也为了易于更 多的人理解和接受,所以,写实的手法通常为现实主义艺术家所采用。但现实主义 不等同于写实绘画,其本质差异是在于前者表达的是画家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审美 价值判断,而后者传统上认为仅指表现的技法风格范畴。忻东旺无不例外地也选用 写实这一表现手法,但在他的眼里, “写实”这两个字要远比传统概念宽泛的多。他 认为“写实”最具价值的内涵是它的人文意义,而非简单的技法或风格概念。他作 品中的“写” ,并非照相式的抄写,也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的描述,而是真情实感后 的抒写,是具有中国文人精神的真性情的写;他作品中的“实” 不是艺术语言上的 实,也不单指存在的现实,乃是赋予了主观的人文意义之实,是精神情感,自然与 生命体验之实。这里的“实”等同与“真” ,是情感的真,精神意味的实。正如他所 说: “我是借西方传统的体而祭东方传统艺术之魂,传达时代文化精神。我用写实的 语言,画写实的面貌,却不断地消解客观意义上的真实感 。最终的方向会回归到 传统艺术中的基因中,回到写意的意象” 。 2.3.2 写实油画的早期探索 忻东旺早期的油画以古典主义探索为主,当时古典的写实油画在中国画坛拥有 至高无上的地位,统领中国油画的主力军。我们可以从他当年的古典风格的肖像画 看出,他对于人物性格及内在心里的把握已能够入木三分。 当忻东旺将其观察的目光,聚焦在农民工这一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时,古典主 义的那种油、光、细腻的写实手法,在表现粗旷的农民工时,却显得有些矫情和无 力。忻东旺在诚城和明天,多云转晴 (图 2.6)两幅作品中对油画笔意的体 会是来自于农民建筑工用抹子泥墙一样的感觉,作品以浑朴的棕灰色调、大刮刀形 成的方阔笔触、加之生糙的画面肌理与表达的内容和主题精神天机般地吻合,让人 感觉自然而贴切。同时主题形象也有一种浅浮雕般的感觉,凝固在时空当中。但这 第二章 现实主义艺术观与油画语言的探索 11 一表现手法对于表现女性形象时,就不是很贴切了,忻东旺曾经对此也做了很多尝 识。由此可见,技艺永远是与表达的主题精神相统一。1996 年,作品客对于忻 东旺来说是他艺术历程中的一个转折,因为从这幅画开始,他以后的创作大都来自 写生,写生成为他创作的常态。他说“我兴奋于与对象直面所产生的情感冲击和创 作冲动。我想这种真实的交流和表达,是一种创作的最佳境界,所获得的艺术感受 是一张照片所不能成就的。 ” 从此,写生成了他最过瘾的作画状态,但面对鲜活的, 稍纵即逝的瞬间变化,事先储备的一切技法都使忻东旺措手不及,画家以无法顾及 是用笔还是用刀,一切都只能服从于强烈感受之下,对形象做瞬间感受的表达,所 以他的作品中总能让人感受到每一笔触下潜伏的生机。正是这种长期的不预定的创 作实践,锤炼了忻东旺的写实造型素养。作品适度兴奋 (图 2.7)远亲等作品 正是通过写生创作而成。 2.3.3 在写生中探索写实油画 写生是忻东旺艺术创作的常态,然而在油画写生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如 何使写实绘画区别与自然主义而成为创作。忻东旺在其一篇论述中写到“写实绘画 最亲近的母体是自然,因为物象是生发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启示;然而使写实绘画堕 落的也是自然,因为自然表象的诱惑会使庸俗的画家误以上苍呈现于人视觉中的物 象就是艺术,只要画家以艺术的手段和方式转换自然就可以了。把艺术的定义只寄 托为手段的技术含量和人操作的痕迹而已;并乐此不疲地欣赏那魔术般的手艺而放 弃了对自然潜在即形而上的探求。一切真理的内容都是隐含在事物的内里,只 有通过“神性”的发掘才能提炼“天机般的真实” 。那么所谓“神性”就是我们的感 受与敏质以及思考和判断,所谓“天机般的真实”即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写实绘 画的真正危险又不是自然,而是画家无知无觉的自然意识,认为接近或模仿了自然 中的真实就是写实。如果这样既亵渎了生灵万物的自然,也亵渎了艺术”。正是基 于对写实绘画有这样深度的认识,使忻东旺通过写生途径创作的油画作品完全区别 于自然主义的写实,所以能够让人怦然心动,让人过目不忘。 2.3.4 立足本土,中西结合的油画实践 在几次欧洲考察后,忻东旺在叹服于大师作品技艺美的同时,更领悟到大师们 在精神情感上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倾注,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心灵去体验自然的。因此, 贾德江忻东旺新写实主义油画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年 4 月。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12 他认为没有文化意志和精神倾注的任何技巧都会使油画走向堕落,堕落的绘画是逃 避时代的。“至广大 尽精微”是他所追求的艺术标准,这不仅是指技法,更是一个艺 术家的修养。作品倚立女人体正是他第一次从欧洲考察感受后回来的实践。 忻 东旺在“我想我画”一文中提到, “我们学习油画必须得认真研究油画的历史和油画 的文化。任何学术的发展都建立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问题是在于创造。当然欧洲 油画的前后脉络是一致的,但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什么是重 要的核心。要使油画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除了对油画本体潜心研究之外,是 否更应该关照我们自身的血性呢?”他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一 个重要方向,但如何实现呢?“我们必须在东西方两种文化平行发展的过程中,寻 找人类文化共同的基因,才会企及我们油画艺术自我的本性。如果我们一味地陷入 西方文化的陌生境地,那将意味着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我认为东西艺术和文 化的相互关照、相互通融可能是激发我们才智的路径,同时我相信这一探索并不是 绘画形式中的问题,而是人精神意识中的感悟” 。 正是基于对艺术有这样高度的认识,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忻东旺的作品风格从 不固定于某种传统的视觉样式,其艺术语言不断地吸收中西文化当中的乳汁。如文 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丢勒,十七世纪的鲁本斯、伦勃朗,包 括弗洛伊德在内,很多欧洲大师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启发和影响。从中国传统艺术 中忻东旺也得到了珍贵的“基因”,如汉涌的那种浑然天趣的造型和肌理效果,宋 塑那种对人物心理和精神无与伦比的传达以及文人画写意的笔触等。忻东旺认识到, 中国油画除了学习和借鉴欧洲传统油画外,更要吸收中华民族的营养,只有这样才 能画出具有中国精神的油画,中国油画才能立足于世界。忻东旺常常以中国艺术的 思维去理解油画,领会传统文化之精华。比如说在油画的表现和写意上,在油画造 型和结构的表情与心理因素上,以及意在笔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等上,都在 他的艺术中得到了回应。而这一切都服从于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真切感受。在东西方 艺术的比较中忻东旺发觉了艺术的共同之处,如质朴、真切等等。他认为“艺术语 言随着时代文化的不同以及艺术本身的演进必然要有创新。事实上创新不是目的, 现实主义也不是目的,一切是为了艺术本身的自律和健康发展” 。 艺术品价值的高 低决定一件艺术品价值的是它们反映生活的深度。 我们从黑格尔那里找到了渊源: “绘画要表现的核心并非这些事物本身,反映在作品中的,是一个人的构思和表现, 是艺术家的灵魂,他们使作品不再只是对外在事物的复制,而是对艺术家本人及其 第二章 现实主义艺术观与油画语言的探索 13 内在思想的表现。 ” 忻东旺是要立足创作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油画作品。 黑格尔.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56.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14 第三章 新现实主义的杰作村民列传 3.1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巨大的城乡差别吸引着无 数农民,挑战自己的命运,涌向城市,迈开了他们进城务工的脚步,这是中国历史 上最大的一次农民的迁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批人最初被人们称作打工仔、 打工妹、后来又被称为农民工,现在他们越来越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社会学家称 他们为准市民。从城市建筑工地到家政服务,各行各业无不活跃着他们辛勤劳作的 身影,他们住工棚,穿街巷,居无定所,干着城里人不愿做的脏活累活。工伤、医 疗无保障,工资被拖欠,社会福利待遇更与他们无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对弱势 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让他们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平等的物质和精神 生活待遇,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的目的。然而,由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这一进程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望。人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实践,但是, 在社会变革中一些先知先觉者往往会以他们人文的良知和智慧敢为天下先,敢为天 下呼,国家适时出台了三农政策。文化知识界也最早意识到这一这社会差距,虽然 这一时期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民题材的艺术作品,但是以平等的视角,以人文 的关怀和艺术家的良知,最先集中表现和刻画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现实存在的油 画家注定非忻东旺莫属。从 1995 年创作的诚城和它的姊妹篇明天,多云转晴 到 20032005 年他先后在河北康保老家和甘肃天水所画的 50 余幅农民和农民工的 胸像和双人肖像,以及装修 、 绚日 、 消夏等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社会 变革时期重大现实主题。 3.2 人文关怀是忻东旺作品中的重要特征 上个世纪90年代,城市街头,火车站到处能看到那些肩扛行李、手拿工具的农 民,城里人对于这一景象熟视无睹,碰到这些土里土气的乡下人,往往会低看他们 一眼。这一司空见惯的生活景象却触动了忻东旺内心积存已久的不平,一种莫名的 使命感让他袭上心头。他从心底发出了质问:“农民怎么了?城市怎么了?社会怎 么了?” 他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因素已悄然渗入这些农民工的内心深处;虽然贫 瘠的土地难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时代变革的步伐却已震颤了涌动的大地”。他毫 第三章 新现实主义的杰作村民列传 15 不迟疑地将自己的艺术视角锁定在“民工潮”这个大变动的社会主题上,投向了这 一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同情和关照这些农民工兄弟姊妹在陌生都市里的生活和命 运,艺术地阐释由于社会变革,带给他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压力和困惑。在他看来, “这一社会景观是极具时代表情的,而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除了绘画本身的 因素之外,更是应该承载反映时代和社会批判的责任”。描绘农民实际上是一个有 良知的艺术家对中国当代最现实、最敏感和最迫切的社会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 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其主要特征是艺术家作品所蕴含的对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人文 关怀,而在忻东旺的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人文特征。忻东旺之所以一再选择 这一生活内容,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敏感,更多的是艺术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使 然。 现实主义艺术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是现实主义独特的品格和人性的力量,在现实 主义发展的文脉中,人文主义并没有因潮流的更迭而中断。中国现代文化伴随着西 学东鉴的早期启蒙思想以来,至今中国社会渐渐脱离了传统哲学的影响,人文精神 也早已渗透在中国文化当中,以人为主要的思想表现题材也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 要标志。忻东旺在欧洲考察中,不仅对于象丢勒、伦勃朗、委拉斯开兹等古典主义 大师的杰作所折服,更为库尔贝、凡高以及佛洛伊德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所感动。现 实主义艺术并不只是一个题材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自然写实主义,而是应该具有 高度的人文精神和独立的社会批判性。只要具备深刻的现实内涵,能够折射现实生 活中深刻的生命意义,才更具有人文思想。显然.依靠来自意识形态的即定概念无法 达到洞穿现实生活的力度.洞穿的力量必须来自艺术家个人的锐利思考。新时期以 来,从罗中立的父亲开始,现实主义作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表现,画家或者 赋予了更具历史感的厚重内涵或者着眼于农民身份的潜变与农村民主的实现。例如, 郑艺的驰骋的心和凡心已炽着力表现了那些伫立在黄天厚土上的农民在眺 望家园之外新世界时所表露出的希望和期待。徐唯辛的工棚以冷静的手法描绘 了农民工每日居住的灰暗拥挤的场景,来表达了画家对于社会底层真实状态的深切 关注。而忻东旺则以近乎零距离的油画语言,以平视视角表达了对于社会变革中社 会底层民众个体命运,佛洛伊德式的精神表现,从而有代表性地体现了当代人文关 怀对每一个个体人的存在价值的肯定。诚如他本人所说:“其实在我眼里首先看到 的并不是农民,而是面对张三、李四一个个有性格、有情感、有矛盾、有压力、有 尊严的个体生命,以及个体生命中折射出的社会文化感受”。 时代精神的抒写论新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艺术探索之路 16 3.3 村民列传的时代特征及现实意义 忻东旺于20032005年间返乡画的一系列村民肖像, 被著名评论家贾方舟先生堪 称为“中国油画肖像长廊中最精华也最具魅力的部分”。这些作品是中国发生巨大 变革中的社会现实的表情,是以朴素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为那些堕入贫困、被 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的呼号。他笔下的农民不是简单的形和貌,而是在时代 背景下的具有人性的善与劣,美与丑的真实农民。他所追求的是自己笔下的人物真 切感人,有意味,艰辛、沉重、不屈和尊严,这些农民身上的气质都是他的艺术要 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正如艺术评论家贾方舟所说:“忻东旺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他笔 下的形象所具有的那种咄咄逼人的视觉力量。他那直逼灵魂的犀利目光使他在转瞬 间即能把握到对象的内在精神特征,他从人物的每一个细节恍惚的眼神、微张 的嘴唇、掀动的鼻翼,抑或一个犹豫的手势、甚至是被脚撑歪的鞋子中找到传达这 灵魂的渠道。他的卓越技巧使他创造的人物具有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穿透力,过目 难忘的震撼力。看他的画,没有语言的屏障,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笔触和色彩,而 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血肉之躯:干裂的嘴唇和唇中松动的牙齿、粗糙的 皮肤下涌流的血液、未老先衰的容颜,尴尬与无奈的表情忻东旺将他对生命的 敏锐感受倾注到每一个细枝末节”。 忻东旺的村民列传也许迎合不了世俗的所 谓闲情雅致,但足以唤醒每一个有良知的都市人已经麻木的神经。 村民列传是对农村和农民生存状态的关切,是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丰厚土壤 中生出的杰作,充盈了现实主义内涵,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也必将成为这个时代 的缩影。在我国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油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