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会计学毕业论文_第1页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会计学毕业论文_第2页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会计学毕业论文_第3页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会计学毕业论文_第4页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会计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分类号: F23 学校代码: 13681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论文) 题目:题目: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梁宇琛 学学 号:号: 131011106 学学 院:院: 会计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会计 1311 班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杨 云 二 一 七 年 六 月 HAOJING COLLEG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I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fraud and governance for SME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fraud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is has not only disrupted the normal life of investors and people, but also disrupte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financial frau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of financial researcher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coming the foundation and pillar of our economy, and therefore manufacturing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broader financial impact of fraud, and lasting.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timely identification and discovery of financial fraud issues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order for the norms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Recalling the past few years of economic life,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ere is probably none other than the highest frequency vocabulary word integrity, accounting fraud was seen as trampling on the integrity of one of the culprits, it is the next persons behavior and specific benefits or reduce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the product,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result of peoples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and the various systems collide. 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financial management,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supervision model II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 摘 要 随着21世纪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财务欺诈、会计舞弊问题越发严重。这不 仅在无形之中扰乱了投资者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财务欺诈、会计舞弊已成为金融诈骗理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制造业的空前发展成为我国主体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财务上的 影响更加广泛深远,欺诈现象也更为持久。因此,加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管理,及时 识别和发现财务舞弊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财务秩序具有重 要意义。回顾过去几年的经济生活,不难发现,有可能是没有其他比频率最高的词汇 完整,会计舞弊被践踏的元凶之一的诚信,是一个人的行为和特定的利益或减少制度 背景下的产物,最后的分析是人的心理活动与不同系统碰撞的结果。由此可见,会计舞 弊本质上是一种违法的经济行为。所以当我们研究会计舞弊问题时,必须跳出公司看公 司,跳出会计看会计,将公司会计行为融入社会整体结构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本 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对会计舞弊的理论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存在的问 题,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理论上分析识别水平的整体概念和会计舞弊的 想法,第二部分充分利用帕松斯行动四系统过程中的文化社会演变成子系统,分为经 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四个系统,结合会计舞弊的特征、会计模式的形成,会计 监管模式,制度文化,这四个系统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会计舞弊,会计模式,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模式 III 目 录 1 绪 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及依据.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 1.2.1 舞弊与反舞弊的理论研究综述.1 1.2.2 会计舞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2 1.3 会计舞弊行为的界定及特点.5 1.3.1 界定 .5 1.3.2 特点 .5 1.3.3 基本走势 .5 2 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特征 .9 2.1 会计舞弊概念.9 2.2 会计舞弊相关概念关系.9 2.2.1 会计信息失真.9 2.2.2 财务报表粉饰.10 2.2.3 会计差错 .10 2.2.4 盈余管理 .10 2.3 会计舞弊动因 .10 2.3.1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动机 .10 2.3.2 结论 .11 2.4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财务舞弊的机会 .11 2.4.1 人员素质不高 .12 2.4.2 小企业因为人员比较少 .12 2.4.3 小企业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 .12 2.4.4 作息时间不规范 .12 2.4.5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 .12 2.5 会计舞弊的类型 .12 2.6 会计舞弊与会计违规、盈余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13 2.7 小结 .13 3 舞弊的识别 .14 IV 3.1 收入操纵的识别.14 3.1.1 向企业的开户银行询证 .14 3.1.2 毛利为负 .14 3.2 成本控制舞弊手法的识别.15 3.3 以虚开发票进行舞弊的识别.16 4 会计舞弊识别 .17 4.1 收入舞弊 .17 4.2 成本费用舞弊的识别.17 4.2.1 收益性支出资本化.17 4.2.2 操控费用的摊销.17 4.3 关联方交易舞弊的识别.17 4.3.1 利益输送舞弊的识别.18 4.3.2 掏空上市公司舞弊的识别.18 5 会计舞弊的治理 .19 5.1 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19 5.1.1 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19 5.1.2 规范社会监督机制 .19 5.1.3 社会舆论监督机制.19 5.2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20 5.3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0 5.4 加强法制建设.20 5.5 改进会计管理体制.20 5.6 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20 6 总结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缩写稿 .25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缩写稿译文 .30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1 1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依据 21 世纪初,美国“财富 500 强”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不仅严重动摇了我 们对股市的信心,也引起了美国政治的极大干扰,甚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安 然公司的审计师,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也曾被指责不负责任,弄虚作 假,审计失败,值得思考。安然公司自 1985 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 以 1999 成为最大的能源贸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在 1997 至 2000 在纽约上市的 安然公司股票价格翻了两倍。但在十月 2001,安然事件震惊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 布第三季度亏损 6 亿美元,三周后,安然重新发布了 1997 至 2000 的财务报表,结果 显示累计利润比原来减少 5 亿 9100 万美元的债务增加了 6 亿 3800 万美元。核数师安 徒生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安然公司以换取股份的应收票据、应收 账款记录为这些资产,在公司的账簿中,股票被记为权益。承认他犯了一个错误,他 沉迷于会计的一些违规行为。一个家,我们也看到了大量上市公司如郑百文琼民源、 TP 的骗局,红色的表现,东钢炉、笪青连一、欺诈、TS 猴、蓝田股份、曙光股份上 亿元的市场欺诈行为,和“幻神世纪黑马”银广夏案,这些都是令人震惊的!暴露于 光,它是冰山的冰山相比,那些谁没有暴露,估计了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恶意欺诈具 有非常强大的破坏效应。会计舞弊的传播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证券市场秩 序,损害了大量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亟待 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 1.2.1 舞弊与反舞弊的理论研究综述 70 年代,国际企业开始阐述反欺诈理论。迄今为止,著名的企业舞弊和反欺诈理 论主要有:要素三角理论、企业欺诈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形成理论、企业四级反欺诈 机制理论等。 (1)三角理论 最早讨论欺诈的因素,要考虑由美国称为内部审计之父 de Laurence。Sawyer 先生 提出,舞弊产生的原因有三个,即“一个腐败的雇主资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异常的 需要、机会和合理的” ;为以后欺诈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随后,创始人,美国注册舞 弊三角理论的艾伯伦提出奇怪的美国会计协会现任主席考试协会。 2 1 绪论 (2) GNOE 理论 流传最广的美国,走得欺诈理论,G,O,N 公司欺诈,E 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没有人比其他因素更重要,两者共同决定了企业舞弊风险的 程度。消失的四个英文单词的初步字母。其中,G 戈尔德-指的是贪婪;0 是机遇,是 指机会;n 是需要的,是指需要;E 是指暴露,揭露。 (3) 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理论 风险因素理论研制了基于波罗格等人走上欺诈理论,是迄今为止关于理想主义企 业舞弊风险因素形成的最。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的风险因素和个体因素,第一是一般风 险因子是指那些因素,主要通过自我保护的组织或实体的控制包括:(1)对公司欺诈 舞弊的机会;(2)当发现舞弊的概率舞弊发生时;(3)后发现企业造假的性质和企 业欺诈程度。其次,个体风险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组织或组织边界以外的, 包括两个类别:道德素质和动机。 (4)企业反舞弊四层次机制理论 理论首先是在美国著名的特里沃戴维委员会的报告提出的,它是企业系统的防反 欺诈的最全面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任何组织实体可以防止欺诈,建立以下四道防线: 首先,高层的管理理念; 其次,业务经营过程的内部控制; 再次,内部审计; 最后,外部独立审计。 1.2.2 会计舞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现在对会计舞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此问题的说法也不一样,总结国内外 现有的资料,有会计信息失真(Aeeounti 飞 I 创自 mrationnistorted)、盈余管理 (EarningsMna 眼 ement)、会计报表粉饰(Windo 俪 ngDerssi 雌)、财务报告舞弊 (FinnaeialSaettmnetsFruad)、会计操纵(AeeountsM 耐 pulations)、收入平滑 (nIeomeSmoohting)、巨额冲销会计(BigBhatAccountin 乡和创造性会计 C(erativeAccounting)等。现将几个主要的内容作以综述。 (1) 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是什么?简单地说,会计信息并不能反映经济现实。会计信息失真 是一个国际性和历史性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据会计 信息失真的理论,提出了三点法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包括规则性失真、违法 性失真和行为三类失真,并分别从会计秩序、信息不对称和人类的角度的局限性,分 析了三种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证据。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3 (2)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会计领域的秩序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其动态性决定着会计信息 的真实性和动态过程。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披露符 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3)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企业是一个特定的项目,由公众合作投资。这是一系列涉及股东、经理、工人、 债权人、供应商、买家和公众的合同。一般来说,运营商的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的 反应和这个反应对企业的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它比生产商更重要;运营商主要 用于头非程序化的工作,他的行为自然难以监督。因此,经营者的最优配置应是剩余 索取权和控制权,生产者接受合同报酬并接受经营者的监督。 (4)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会计规则可以产生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主观动机实施会计规则执行的一致性,不 仅取决于会计规则和会计秩序和会计规则还取决于执行的会计规则,会计规则的人是 否能完全正确实施会计规则。首先,会计准则得以实施的前提是会计准则执行者对会 计准则的理解。这样,会计准则执行人还没有完全了解会计准则,会计规则实施的可 能性往往会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决定了会计信息行为失真的存在。因此,人的有 限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行为。 (5) 盈余管理的研究 盈余管理是近 20 年来的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来说,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目 的是干扰外部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一些私人收益。他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利润, 但它会改变反映和分配企业的实际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 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奖金计划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黑利认为,会计盈余可以分为现金流,流动性应计项目(diseertionaeen)和操控性 应计利润(非 diseertion aeeuarls)三部分,为企业的应计利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部分 管理操作。 关于负债契约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马德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博福特选择了 1985 1988 从 94 家公司的债务违约样本的 年度报告披露,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前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盈 余管理活动来增加收益;在这一年的违约,43 公司分别出具合格审计报告及总经理人 事变动(预期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些公司将使顺差减少) ,其余 51 将使盈余管理活动 增加收益回。 总经理变更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Dean Gallo(迪安杰洛)在代理权争夺战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 为管理。研究发现,那些在他的机构竞争公告股东大会对盈余信息的发布日期之间, 会计盈余与应计项目的数量显著增加,但在经营现金流量没有显著增加;公司在代理 4 1 绪论 权争夺战,会计盈余信息披露过程中无此现象。由此可见,公司管理者要保住自己的 地位,在代理竞争期间,会增加盈余盈余管理行为的大门。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卢建桥博士(1998)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在中国亏损上市 公司盈余管理。他认为,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和亏损年度前后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公 司尽可能避免亏损或连续三年避免亏损,以避免相关法规的处理和处罚。因此,我们 提出了 5 个假设,选择同一行业,和损失的公司规模类似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作为实证 研究的对照样品,结果表明:年度亏损后一般采取增加或减少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同时,Yu Qiao,杜宾,李若珊(2004)也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 ROE 的接口与横向分布函数的光滑模型试验的基本缺陷的矫正。 会计报表粉饰的研究黄世忠教授(2003)对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总结了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和手段。其动机有: 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1) 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2) 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3) 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4) 为了政治目的而粉饰会计报表; (5) 为了推卸责任而粉饰会计报表。 其手段有: (1) 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2)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3) 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4) 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此外,研究部会计部主任李双也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丰富了我国会计理论,对会计报表的治理实践有所帮助。 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 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的数字化部分,即财务指标的识别。这 种研究比较实证,一般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程作为检验模型。以优异成绩研究董事会特 征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非舞弊公司比欺诈公司董事会成员(baeslye,1996) 。 艾宁等人进行了一个实验来检验专家系统的使用,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Gerne 和崔 (1997)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利用内生财务数据造假。 会计舞弊行为相关经济学分析的研究 程安琳(2002)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分析,论证了替代效应的会计 法和会计法之间的作用和示范效应和收入,通过对会计法和会计法之间的动态博弈的 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非法的会计和潜在罪犯的眼睛最适当的会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5 计水平,寻租活动和制度安排对会计违法现象。 1.3 会计舞弊行为的界定及特点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舞弊的危害(改变有助于会计欺诈主要是通过周围的 条件,加强会计人员的会计制度和提高道德素质的标准和完善的经济秩序,尽管这些 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会计舞弊现象,但可以会计舞弊现象有效的抑制。 1.3.1 界定 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计划、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欺诈是不可 告人的,不敢公之于众,往往伴随着某种形式的伪装或隐瞒事实真相,通过虚构事实 和技术使得它很难找到深层水。 1.3.2 特点 (1)犯罪人主观动机、故意或预谋。特别是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行动者通 过满足自己或企业对各种目的的欲望,对重要的财务事实做出不诚实的陈述。 (2)会计舞弊通常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或掩盖,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腐败的人 受益,腐败的企业受益或受益的领导人,他们严重侵犯了企业本身的利益,企业职工 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和股东的权利。 1.3.3 基本走势 会计舞弊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审计署提出假东西到目前为止,金融诈骗 猖獗的趋势没有收敛,基于涉及国内 26 个实证杂志 186 例分析出版梳理当前金融诈骗 性质的结果,主体、对象、范围、方法、及其影响研究的特点十个方面的结果,描述 的基本形式和当前金融诈骗的趋势。现将案例特征统计的结果列示于表 1.1-1.10。 表 1.1 走势之一:财务造假行为性质的研判 造假行为性质出现例数所占比重 无意之过失31.6% 6 1 绪论 故意舞弊行为18297.9% 不明10.5% 表 1.2 走势之二:财务造假行为目的性的认定 财务造假行为之目的出现例数所占比重 追求政绩与集体荣誉2412.9% 追求集体和个人竞技利益15985.5% 恶作剧、报复等不良动机10.5% 不明21.1% 表 1.3 走势之三:财务造假活动频度透视 财务造假行为的频度出现例数所占比重 初次造假5931. 再度造假或重复造假11561.8% 不明126.5% 表 1.4 走势之四:财务造假者身份的辨析 财务造假者身份出现例数所占比重 单位领导与法人代表5931.7%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7 财务部门负责人8746.8% 财会人员3921.0% 其他10.5% 表 1.5 走势之五:财务造假涉案金额的判断 单位案例涉案金额出现次数所占比重 10 万元以上3317.7% 100 万元以上8545.7% 1000 万元以上115.9% 不详5730.7% 表 1.6 走势之六:财务造假涉案金额的判断 造假手法出现频度所占比重 设置小金库4725.3% 公款消费、损公私肥73.8% 销售收入不入账、体外循环63.2% 截留财政收入52.7% 隐瞒对外投资和投资收益52.7% 挪用公款52.7% 贪污公款52.7% 其他10656.9% 表 1.7 走势之七:财务造假会计资料的裁体解析 财务造假出现部位出现频度所占比重 资产类账户115.9% 8 1 绪论 负债类账户21.0% 权益类账户94.9% 损益类账户3921.0% 实物资产115.9% 综合类11461.3% 表 1.8 走势之八:财务造假查处的路径指认 查处财务造假的基本方法出现频度所占比重 (没有线索情况下)常规审计5429.0% 有线索下专项审计8244.1% 其他案情连带1910.2% 当事人不慎露出破绽2614.0% 不明52.7% 表 1.9 走势之九:财务造假监督主体的确认 审计主体出现频度所占比重 国家审计机关12466.7% (审计、纪检、检查等)专案组3720.0% 内部审计组织137.0% 社会审计组织115.8% 不明10.5% 表 1.10 走势之十:财务造假处理处罚结果的思索 财务造假案例查处结果出现频度所占比重 常规性审计处罚8746.8% 当事人受党纪政纪处理2815.1% 当事人“双规”或移送司法机关2010.7% 未提及或不明5127.4% 由上述十个走势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财务造价现象虽屡经打击,但未完全 收敛,打假治乱工作任重道远。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9 2 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特征 2.1 会计舞弊概念 COSO 报告将会计舞弊定义为一种会计报表或会计信息披露是虚假的或对会计报表 或会计披露有重大直接影响的违法行为。 会计舞弊的 ACFE 定义为事实的故意错报或漏报,或提供误导性的数据,以及与所 有其他可用的信息被认为是在同一时间,可以使读者调整或改变判断和会计数据的决 策。 中国的审计准则定义为:欺诈伪造、涂改记录或凭证;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记录; 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挪用资产;不恰当的会计政策。这些都会导致会计报表的虚 假陈述。 会计舞弊可分为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欺诈。其中,财务数据造假较为常见, 如通过虚增利润、少负债、多资产等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表。 综上可知,完整意义上的财务舞弊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会计舞弊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和规章的行为。 (2) 会计舞弊是违背可靠性原则的行为。 (3) 会计舞弊是行为人的故意行为,有意识、有目的。 (4) 会计舞弊的后果是信息失真,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2.2 会计舞弊相关概念关系 会计舞弊是故意的目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欺诈不被泄 露!不敢透露给公众,往往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掩饰或隐瞒真相,通过虚构的事实和技 术使得它很难找到深水区。 2.2.1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描述客观的结果,这个结 果可能是由于主观的原因,也可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有制 度的因素;它可能是违法的行为,也可能是合法的。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理论的真理 的基本要求,所以如果你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会计信息不能 反映会计对象,这种不利影响决策者相关。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类:会计信 息的有意伪造和会计信息的无意欺诈。 10 2 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特征 2.2.2 财务报表粉饰 所谓财务报表粉饰是指公司通过人工操纵管理,使财务报表反映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预期行为。这里只说明了“预期”效应,并没有说明实现这种效果 的方法是在会计准则的范围内,或者在范围内,所以财务报表中包含的财务舞弊还包 括盈余管理。 2.2.3 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是指会计工作中的疏忽工作、不熟悉业务或其他客观原因,如记录、计 算、安排、编制、制作表所造成的疏忽行为。这是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非预期行为, 与财务舞弊有一定的区别。 2.2.4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法律法规的漏洞,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误导其 他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结果,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期望”标准。学 者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共同点是盈余管理是一种故意行为,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实现目 标的手段是对财务报表施加影响。 2.3 会计舞弊动因 会计舞弊分析,首先要分析其动因,只有明确舞弊动机,才能根据各种迹象找到 可能的操作手段,及早发现和预防舞弊。根据舞弊所涉及的因素,可以分为五个理论: 双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四因素理论、舞弊因素理论和五因素理论。根据的规定,舞弊的发生通常涉及三 个因素:动机、机会和借口。 2.3.1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动机 (1)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主要生产者的动机(包括会计人 员,在企业和其他负责人对会计信息人员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兴趣和会计信息,既 包括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利益;包括直接利益包括间接效益。追求利益的生产者的 会计信息不完全相同,不可避免。因此,会计舞弊的主体动机有多种形式。领导,一 个单位的小群体本位、思想、欲望的会计或其他员工,严重的法律观念薄弱,只考虑 本单位、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和声誉,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公开弄虚作假, 甚至一个小公私,这是会计舞弊的产生根源。由于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的表现形式 是古老的,可以说随着会计的出现,伴随着会计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和隐蔽化。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11 (2)会计舞弊的形成应具有客观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即制造会计舞弊的机会。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推动会计造假的重要条件。中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尚不完 善,以及经济管理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而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 经济监督体系不完善。例如:银行的审计监督和财政、税收、经济监督等形式有许多 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 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然会计舞弊;或在一些 地区一些主要的部门,由于功利思想严重,为了突出自己的成就,明确国有企业必须 上报夸张的表演,迫使企业管理会计舞弊制造;责任有严重失职,对会计舞弊的冷漠, 使会计舞弊是 B 现象越来越严重。 法律责任缺失是会计舞弊的另一重要因素。会计舞弊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 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目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法律责任过于轻,执法力度不够。中国颁布了会计法 、 注册会计师 和各种税收法律,对违法者的责任太轻,而不是特定的。 2.3.2 结论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综合分析,无论什么样的会计舞弊动因理论包括 对会计舞弊的动机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造假动机包含动机和个体企业的整体水平, 个体激励包括管理和个人动机”两方面来防止会计人员欺诈首先减少会计舞弊的动机, 通过企业文化和设计一个良好的合理的个人动机!内部控制的运行以防止他们,而其 他两个因素只有通过企业是无法阻止的,这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强制减少这种特殊首 先会计舞弊的动机,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提前威慑机制之后发现的作用;其次,政府 应建立适当的惩罚,惩罚和监督机制”如何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提高会计舞 弊审计的能力和意愿来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本文将分析在下一节。 2.4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财务舞弊的机会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吻合,在传统家族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 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组织层次相对较低,没有完善的管理理念, 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由于没有相关人员,会计人员和管理者之间的隶属关 系更加突出。他们的工作完全是管理者的管理,缺乏独立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 信度。 大部分管理人员是有限的小企业主是白手起家,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保护是不够的,对员工的管理不到位,在福利和工资的小企业相对较低,利润相对较 小。 12 2 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特征 2.4.1 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招聘渠道大多由亲友介绍。老板自己在外面忙,生意忙,员工在办公室 里上网聊天,没有统一的规定,懒散的生活,今天的工作总是在后面,直到明天,没 有严格的自律。 2.4.2 小企业因为人员比较少 人际关系比较好,沟通,对于员工来说,熟悉企业是比较容易的,他们也容易形 成诈骗联盟。小企业竞争比较小,因为一个人,一个岗位,我们不存在同一职位竞争。 与老板更多的沟通机会,你可以及时表达自己。老板直接安排人员出去工作,工作人 员直接向老板负责,比较容易显示自己的实力。小企业技术要求低,学历有限,系统 不健全,计算机应用还不普及。 2.4.3 小企业不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 不能实现旋转系统不熟悉的业务,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自己的岗位。中小 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也不愿意把钱花在会计及会计制度改革培训,这让许多大企业 在有效理论,完善会计政策和技术被采用,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2.4.4 作息时间不规范 小企业经营时间严重过国家统一规定,即使是国定假日也可以占用,每天的工作 时间也可能会加班加点,给劳动者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小企业的员工不知道如何维权, 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能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业务技能,他们的动机不 够强大。工作人员接触的人员范围比较窄,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做自己的工作。业余 生活不丰富。 2.4.5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 国家调控的重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关注和监 督仍然松弛。税务机关仅限于每月的纳税申报和定期的税务审计,重点是对税基的完 整和真实的核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应在双方贷款的前提下进 行。然而,中小企业对银行的贷款并不多,其中大部分是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而银 行的重点是抵押物的所有权和价值。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监管还相当薄弱,导 致中小企业可以利用、驱动虚假利益的泛滥。 2.5 会计舞弊的类型 会计舞弊的 sas99 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财务报告舞弊相关(以虚假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 对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资产(欺诈盗窃!公司资产的挪用和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13 试图隐藏) “财务报表欺诈的本质是欺诈管理,通常不涉及直接的盗窃、诈骗和非管理 员工有明显的区别,是一种性能欺诈、资产管理或员工舞弊是指公司资产的非法侵占, 这样为员工采购回扣,在单位收取个人费用,腐败收益、盗窃或挪用资金和房!资产 或其他无形资产按照性质和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欺诈行为的差异,如 管理或因为其他因素可能违反特权产生财务报告舞弊,而雇员更容易侵吞公司资产。 2.6 会计舞弊与会计违规、盈余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的非法会计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法严格说来侵犯,在技术上很难区分会计 舞弊与会计舞弊之间,非法的会计是由一系列财务报表故意虚假陈述,而是取决于财 务信息的决策损失信息使用人的利益虚假陈述,对会计舞弊” ,由此演变的会计违规行 为,违反的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会计违规行为,包括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一种会计 违规”只有当会计违规行为损害用户利益的考虑在会计信息失真之前,会计舞弊的演 变“由此造成的既有会计舞弊的经济后果又有会计舞弊的可分” ,盈余管理是一个较宽 泛的概念。 2.7 小结 因此,会计舞弊行为不能等同于会计违规行为,只有当会计违规行为损害了会计 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会计违规行为演变为会计舞弊”的区别两者在会计舞弊的防范和 管理首先要消除小事件的会计违规行为的意义,防止小事件累积演变会计违规会计欺 诈,应当制定规范的、可操作的会计准则。 14 3.舞弊的识别 3 舞弊的识别 3.1 收入操纵的识别 盈余操纵是一个中小企业会计舞弊,最常用的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 则的规定,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应与“其他比例的规定,企业收入会计准则, 收入应该能够确认时,下列条件:满足企业已转移货物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回报给买 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是继续管理,没有售出的商品;与交易相关的经济 利益能够流入企业;T 他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 3.1.1 向企业的开户银行询证 要找到民营企业的账户管理,向银行发放信用证,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民营企 业如果银行回复两开户记录和账户记录反映企业仅携带一个帐户,可以说,民营企业 必须存在账外经营,对银行信用证是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的民营企业账户管理。 3.1.2 毛利为负 毛利率也是私人部门私人收入的一个异常迹象。在初创期,由于固定成本高、生 产效率低、毛利润负,也存在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正常经营阶段,毛利润为负,这 意味着运营商越努力,销售规模越大,损失越大,显然违背了经营逻辑。实践证明, 在正常经营阶段,毛利润是负数,只能说明企业不存在,隐瞒收益是虚拟成本的情况。 3.1.3 账面 销售税是收费的,但没有相应的收入反映。发票业务的名义发出,而税收作为企 业税前扣除的,可以是两个,即使企业的意图不是税收占,但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记 录了税务机关纳税,如果没有税收的企业考虑,月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将与税务机关 记录不符,所以企业通常是税收抵免。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只需要注意在 Gouji 的收入和税收相应的估计,我们可以发现私营企业会计舞弊现象隐瞒收入。 3.1.4 “其他应收款”拆借给其他单位的资金没有利息收入 企业贷款给其他单位的长期资金在其他应收款,并没有利息收入,这是承认私营 企业有一个异常的迹象帐户管理。这种现象表明,企业很可能包括利息收入在小金库, 发现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核实贷款合同确定。 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形成原理和治理15 3.1.5 仓库账库存商品的出库数量比会计账反映的收入大 即使是民营企业,出于自身业务管理的需要,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控制,为了保障 自己的资产安全,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十分重视仓库的实体管理。仓库账目通常反映 民营企业生产对仓库库存统计帐户商品整体操作次数,乘以股票价格,如果收入远远 大于反映,通常表示为隐瞒收入逃税指控的民营企业,这是民营企业的识别有异常迹 象账户管理。 3.2 成本控制舞弊手法的识别 资本公积后长期信用;以银行转账的形式将虚拟支付给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企业 将在提取现金的形式,然后回到企业账户;在虚拟客户付款的形式直接支付现金抵缴 后,转移资金成为体外循环账户资金。 3.2.1 结转成本的出库数量比销售发票上的数量多的识别 现有的会计制度不要求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销售成本,必须根据销售发票填写会 计凭证,同时由同一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销售凭证的转移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挽 救了很多民营企业,往往会是一个月五天,十天,十五天或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商品 全月销售,在收入凭证填充产品,全月往往会根据与转让销售成本填补商品或产品出 库单凭证,以发现更多的品种虽然同样规格和 SP 规格,但计量单位不使用转让的成本 比外呼销售对销售发票号码显示相同的企业数。它往往是很难找到虚假的会计损失, 它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寻找这样的欺诈行为。 3.2.2 故意多记或提 一些民营企业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费用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出 或故意通过多节点的库存成本,缩短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折旧,更多的应计费用、预 付费用,很多摊位的摊位,提前确认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假亏损逃税费用成本。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的借贷成本,有条件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线的借款费用,应 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达到虚报损失为目的,将包括 在固定资产或建设费用中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3 以虚开发票进行舞弊的识别 民营企业往往是用来掩盖的侧房做会计造假的事实,在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的民营企业,也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