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学 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是 研究人体结构 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医基础学 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及特点 中医学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病因 病机 诊法 辨证论治等内容 中医学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和防治各种疾病的丰富经验 中医理论的正式记载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 2 中医基础学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 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 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3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滋生着 发展着 变化着的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 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阳 活动的 外在的 上升的 温热的 功能的 机能亢进的等 阴 沉静的 内在的 下降的 寒冷的 物事的 机能衰退的等 4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阳交感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永恒的 当他们在运动过程中相遇而又处于和谐状态时 就会发生交感作用 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由 2 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 即 相反 相反则导致相互制约其结果是使事物取得一种动态平衡 如 夏季本是阳热甚 但夏季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 用以制约炎热的阳 冬季本是阴寒甚 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 用以制约严寒的阴 总之 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 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体 而是时刻在相互制约着对方 5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3 阴了互根互用 互根 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 具有相互依存 互为根本的关系 互用 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 促进和助长对方 阴阳双方 既是相互对立的 又是相互依存的 任何一方都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 上为阳 下为阴 没有上便无所谓下 气为阳 血为阴血依靠气的运化水谷精微而成 气以赖于血的充分供给营养 气沛血旺面部则红润光泽 两目有神 容光焕发 6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4 阴阳消长平衡 指一事物中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 阴阳在这种量变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如 四季气候的变化冬春夏寒热阴消阳长夏秋冬热寒阳消阴长人体而言 阳长阴消 机能活动的产生 阳 需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 阴 阴长阳消 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 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 阳 7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5 阴阳互相转化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 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如 水 100 以上变为气 阴转化阳 8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三 阴阳学说在美容学上的应用1 生理方面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我们便可以根据四季气候的特征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 春夏属阳 对于阳虚的客人 我们便可以在春夏季多侧重给客人补阳 多用补法在关元 气海等穴位 秋冬属阴 对于阴虚的客人 我们则可以侧重在血海 三阴交 足三里等穴位用补法 再如 五脏为阴 六腑为阳 而任何一脏器又可分阴阳 如肾可分为肾阴 肾阳 9 中医基础学 阴阳学说 2 病理方面人体的各种疾病 都可用阴和阳加以概括 阴阳作为 八纲辩证 的总纲 统领表里 寒热 虚实 即 表 热 实属阳 里 寒 虚属阴 如 1 阳热亢盛 上蒸头面痤疮 斑 2 阴寒盛 血脉失于温煦 血寒凝滞 阻于经络 肌肤晦暗斑 3 阴虚 体内阴液缺乏 血液粘稠度高 血液不畅 瘀血滞于经络斑 4 阳虚 温煦 推动作用降低 血流缓慢斑 10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一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 五行即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这五种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 它们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 才构成了物质世界 2 五行的理论是根据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概括出来的 木 曰 曲直 凡具有生长 舒畅 升发 条达特性者均属木类 火 曰 炎上 凡具有温热 向上特性者 均属火类 土 曰 稼墙 凡具有承载 生化 芷纳特性者均属土类 金 曰 从革 凡具有变革 肃杀 清洁 收敛 下降特性者均属金类 水 曰 润下 凡具有滋润 寒凉 向下特性者均属水类 11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12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 生理规律 正常规律 1 相生 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 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生次序 如 肝资生心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气机则调畅 气血和调 心情易于开朗 气和则色悦 心资生脾 心的阳气推动血行以养脾 心情喜悦则脾气健 食欲佳 面色容光焕发 13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相生 木 肝 胆 肾 膀胱 水火 心 小肠 肺 大肠 金土 脾 胃 14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2 相克 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掉和制约的作用相克次序 如 脾克肾 脾主运化 可抑制肾火亢盛 制止肾水的泛滥 保证肾水功能的正常进行 肾克心 肾水滋润上行以制约心火 防止其过亢 15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相克 木 肝 胆 肾 膀胱 水火 心 小肠 肺 大肠 金土 脾 胃 16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2 病理规律 异常规律 1 相乘 乘 凌也 即欺负之意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乘次序 原因 A 太过所致 某一行过于亢盛 对其所胜一行克伐太过 引起其虚弱 B 不足所致 某一行过虚弱 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克伐 使其更虚弱如 肝 木 和脾 土 的关系 A 肝气乘脾 由于肝旺 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从而出现 胸胁苦满 脘腹胀痛 泛酸 泄然泻等表现 B 脾虚肝乘 由于脾胃虚弱 不能耐受肝的相乘 从而出现头晕乏力 纳呆暖气 胸胁胀满 腹痛泄泻等表现 17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2 相侮 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即 反克 木 肝 原因 A 太过相侮 肾 水火 心 B 不用相侮 相侮次序 肺 金土 脾 如 A 木侮金 肝火侮肺 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 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 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 而出现急燥易怒 面红目赤 甚则咳逆上气 咯血等 B 水侮土 脾虚肾侮 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 出现全身水肿 18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3 母子相及 及即连累A 母病及子 母脏传及子脏如 水不涵木 肾水不足 不能涵养肝木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斑B 子病及母 子脏传及母脏如 心肝血虚 心血不足 累及肝血亏虚心肝火旺 心火旺盛 累及至肝 引动肝火 19 中医基础学 五行学说 三 五行学说在美容学中的运用 1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肝 喜条达恶抑郁 有疏泄功能 属木 心 心的阳气有温煦的功能 属火 脾 有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 为气血生化之源 属土 肺 有肃降的特性 属金 肾 有藏精 主水的功能 属水 人体的肤色与五色的关系肝 青脾 黄心 赤肺 白肾 黑 20 中医基础学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学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主要通过 条途径 一是 古代的解剖分析 例如 灵枢 经水 说 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 腑之大小 谷之多少 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 皆有大数 二是 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三是 反复的临床实践总结 三方面相互结合 解剖是生理的结构基础 病理反证生理 治疗能验证对生理病理的认识 这样长期反复相互认证 产生了对正常人体的理论知识 21 中医基础学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和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个部分内容 22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肾虚 脾虚 误以为是肾出了毛病 误以为是脾有了问题 甚至买了药补 去治疗 其实中医所说的肾 脾等五脏六腑主要是一种功能定位 如 肾 并不是独立的肾脏 而是泛指泌尿系统 包括膀胱等 脾 也不是指独立的脾脏 而是泛指消化系统 包括胃等 23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中医所说的五脏六腑是 五脏是指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是指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 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 吸取其精华 排除其糟粕 24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1 心与小肠 心 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中医指 心主神志 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 如 我们经常说 用心想一想 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心 博动 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主汗 开窍于舌 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 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 进行进一步消化 吸收其中的营养 排除其糟帕 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大小便异常 如腹痛 腹泻 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 心属里 小肠属表 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 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 如果心火过盛 可移热于小肠 出现小便短赤 灼痛 尿血等症状 反之 小肠有热 也可引起心火亢盛 出现心中烦热 面红 口舌生疮等症状 25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2 肝与胆 调节精神情志活动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协助脾胃消化食物 肝开窍于目 肝脏有病常会引起各种眼病 胆附于肝 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由肝分泌的 借肝之余气 溢入于胆 积聚而成 肝胆互为表里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才能保证胆汁的贮存和排泄功能正常 胆汗排泄通畅 肝才能发挥其疏泄之性 肝胆发病时互相影响 所以在治疗时肝胆同治 26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3 脾与胃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 吸收和传输营养 水分 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 故有 脾胃为后天之本 之说 此外 脾还有调节水蔽 统血 主肌肉四肢的功能 胃主要是消化食物 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腑 二者经脉互相联系 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 胃主降 水谷得以下行 便于消化 脾主升 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 27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4 肺与大肠 肺是呼吸器官 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气 肺功能正常 则气道通畅 呼吸均匀和调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 排泄槽帕 肺上连气管喉咙 开窍于鼻 肺主肃降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保持小便通利 如果肺气不足 则可出现呼吸减弱 身倦无力 气短自汗等全身虚弱症状 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 肺气肃降则大便传导如常 粪便排出通畅 若大肠积滞不通 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 28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5 肾与膀胱 肾主要功能藏精 一是指禀于父母之精 称为先天之精 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 一是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 称为后天之精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藏命门之火 命门之火不足 常导致全身阳气虚弱 发生各种疾病 肾主水 主骨 生髓 与人体的生殖 生长发育 衰老 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 肾气充足 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 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 就会出现小便频繁 遗尿或失禁 肾虚气化不及 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肾左右各一 与膀胱构成表里 29 中医基础学 脏腑的认识 6 三焦 三焦也是人体六腑之一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 而是指人体部位的划分 即 横膈以上为上焦 包括心 肺 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 包括脾与胃 脐以下为下焦 包括肝 肾 大小肠 膀眺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气化作用与水谷的运行通路 这些生理功能 实际上是肺脏宣发卫气 散布津液 脾胃运化 肾与膀胱调节水液和排泄尿液等几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 而不是指单一脏腑的功能 30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中医认为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一 气的涵义 一是 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 吸入之清气 即氧气 等 即所谓 人之有生 金赖此气 二是 指生命活动的动力 如脏腑之气 所以 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31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二 气的来源与生成 1 来源 气分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 禀受于父母 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 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称为真气或称正气 内经 说 真气者 所受于天 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2 生成 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 1 先天之精气 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 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 水谷之精气 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 吸入之清气 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32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三 气的分布及其功用 1 分布 真气充遍全身 无时不有 无所不至 以营养机体 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 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 所谓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就是说明正气旺盛不易患病 正气虚衰容易患病的道理 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33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气的分布 1 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 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 元气根源于肾 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 内至脏腑 外达肌肤腠理 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温煦和激发脏腑 经络 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因此 可以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2 宗气 宗气即胸中之气 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 宗气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 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 视听功能 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由于宗气积于胸中 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的 虚里 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4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气的分布 3 营气 营气即运行于脉中 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 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 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 卫气 卫气即行于脉外 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与营气一样 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卫气的功能包括 护卫肌表 防御外邪入侵 温养脏腑 肌肉 皮毛 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5 五脏六腑之气 如心有心气 脾有脾气等等 心气不足 则出现心悸 气短等 脾气不足则有食欲不振 腹胀便溏等 可见各脏腑之气是维持其生理功能的动力 35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气的功用 1 推动作用 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推动经气的运行 血液的循行 以及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 2 温煦作用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 气的温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 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 停聚 3 防御作用 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 一方面 气可以护卫肌表 防止外邪入侵 另一方面 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 以驱邪外出 4 固摄作用 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 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 控制和调节汗液 尿液 唾液的分泌和排泄 防止体液流失 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5 气化作用 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 包括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实际上 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36 中医基础学 气的认识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 相互作用 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比如 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 一方面 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 排泄 另一方面 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 运行和排泄 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 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 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 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 降 出 入四个方面 并体现在脏腑 经络 组织 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例如 肺呼气为出 吸气为入 宣发为升 肃降为降 又如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 平衡 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37 中医基础学 血的认识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 运载精气 营养全身的液体 营气行于脉中 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而循脉上下 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 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 可分而不可离 常合称为营血 血的生成 来源于水谷之精气 通过脾 心 肺的作用化生而成血 故有 中焦受气 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升 的说法 血运行于全身 循环不息 以营养机体各部 血盛则形体也盛 血衰则形体也衰 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作用 所以说 气为血帅 气行血自行 气滞血亦滞 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 又须依赖于血的营养 故又有 血为气之母 的说法 气血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临床上遇见血瘀者 不仅要活血 还要行气 血虚者 不仅要补血 还要补气 这样才能气血调和 恢复健康 38 中医基础学 血的认识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 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 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 二为血的运行失常 或为血行迟缓 或为血行逆乱 从而导致血瘀 血热 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 血虚 主要指血液不足 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 以致脏腑经脉失养的病理状态 多由于失血过多 新血不及补充 或因脾胃虚弱 饮食营养不足 生化血液功能减退而血液生成不足 以及久病不愈 慢性损耗而致血液暗耗等 均可导致血虚 常见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机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如肌肤爪甲失养 面色苍白 唇舌爪甲色淡 头昏眼花 两目干涩 心神不宁 心悸怔忡 视力减退 肢节屈伸不利 肢体或肌肤麻木等 39 中医基础学 血的认识 血瘀指血液循行迟缓 或郁滞流通不畅 甚则血液瘀结停滞 多由于气机阻滞而血行受阻 或气虚无力行血 或痰浊阻滞脉道 血行不畅 或寒邪入血 则血寒而凝 或邪热入血 煎灼津液而成瘀 或因离经之血 瘀血阻滞血脉等 血瘀的病机 主要是血行郁滞不畅或凝结而成瘀血 故血瘀阻滞于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 则可导致脉络不通 痛有定点 得寒温而不减 甚则可形成肿块 同时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唇舌紫暗或见瘀点 瘀斑等症 血热 指血分有热 血液运行加速 甚则血液妄行而致出血 多由于邪热入于血分所致 如外感温热邪气 或外感寒邪 入里化热 伤及血分 皆能导致血热 温热病的营分证和血分证 情志郁结 五志过极 郁久化火 伤及血分 亦可导致血热 如肝郁气滞 郁而化火 内火炽盛 郁结血分 即可形成血热证候 临床可见身热以夜间为甚 口干不欲饮 心烦或躁扰发狂 或衄血 吐血 尿血 月经提前 过多 舌质红绛 脉细数等症 40 中医基础学 精的认识 精的涵义有二 一是指生殖有关的精 即先天之精 二是指五脏之精 由饮食水谷而来 即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藏于肾 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 故有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 之说 后天之精 由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 产生之精微物质 脏于五脏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叫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充盛 注入于肾 通过肾气的作用与先天之精结合转化为肾精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 生殖机能成熟时 肾精又能转化为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互相依存 没有先天之精 不可能有后天之精 而先天之精又必须依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 故有 先天生后天 后天养先天 的说法 41 中医基础学 津液的认识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它来源于饮食 经脾胃运化之后产生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 注入经脉 输布全身 营养机体 津与液既相似 又不同 其性质 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区别 清而稀者为津 渗透浸润于肌肤腠理之间 有濡养肌肉 充润皮肤的作用 如组织间液 淋巴液等 浊有稠者为液 流行灌注于关节 脑髓 孔窍等处 有润滑关节 滋养脑髓 濡润乳窍的作用 如关节液 唾液等 津与液就整体的功用来说又同属一体 互相影响 互相转化 所以津与液常常并称为津液 津液又是血的组织成分 故与血的关系密切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需要适量的津液 津液有多余 则经过气化变成废物排出体外 藉以保持体液平衡 如出于腠理为汗 下输膀胱则为尿 我国医学认为 饮食入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因此 体内水液的调节 依赖于肺 脾 肾三脏共同完成 肾主水 司肾关的开阖 以调节水液 42 中医基础学 津液的认识 例 肾的功能失调 津液运行障碍 则水液停留而发生痰饮 水肿等证 津液不足 则出现口干 舌燥 皮肤枯燥干涩 甚至四肢挛急 抽搐等 如大汗或利尿过多均可发生这些病症 称为伤津液 津液与血关系密切 大量出血也会出现伤津液的证候 故有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及 亡血家忌汗 之说 气与津液之间也是相互滋生相互作用的 气虚则气不化津而出现津液缺乏 伤津者则化气无源 又可出现气短 无力等气虚的证候 所以又有 耗气则伤津 津伤则耗气 的说法 43 中医基础学 津液的认识 血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 津血同源 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 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而血液如渗出脉外 则成为津液 血和津液同为液体 均以营养 滋润为主要功能 故二者同属于阴 病理上 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 例如失血过多 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之不足 由此也会造成津液的不足 出现口渴 尿少 皮肤干燥等症状 而津液大量损耗时 也会导致血脉空虚 或血液枯稠 44 中医基础学 经络的认识 一 何为经络 二千五百年前 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 在这部典籍中 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 那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是主干 络脉是分支 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 称之为经脉 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 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 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脉 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 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 一个是灸法 一个是砭术 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 另一个就是导引术 一种古老的气功 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45 中医基础学 经络的认识 二 经络的作用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肢节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正常生理情况下 经络有运行气血 感应传导的作用 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 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1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灵枢 海论 指出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肢节 人体的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 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 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 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经络中的经脉 经别与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纵横交错 入里出表 通上达下 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 46 中医基础学 经络的认识 2 运行气血 营养全身 灵枢 本藏 指出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谷物磨制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策略考核试卷
- 药用提取设备与有效成分分析考核试卷
- 纺织面料鞋的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纸张印刷与印后加工考核试卷
- 羽绒加工企业工艺优化与成本降低实践考核试卷
- 车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考核试卷
- 传染病败血症诊疗与防控要点
- 宠物美容连锁店品牌加盟、技术培训与设备租赁合同
- 绿色环保住宅售后返租投资协议
- 婚前商标权权属争议调解及执行协议
- 2025年春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5.1 第3课时 简单的分段函数
- 儿童行为干预效果评估的机器学习方法-洞察阐释
- 区块链考试试题及答案
- 演讲口才考试试题及答案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2025-2030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地理调研试卷(2月份)
- 2024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真题
- 无人机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 粪便检测技术优化-全面剖析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