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菌脂特点与使用PPT课件.ppt_第1页
醚菌脂特点与使用PPT课件.ppt_第2页
醚菌脂特点与使用PPT课件.ppt_第3页
醚菌脂特点与使用PPT课件.ppt_第4页
醚菌脂特点与使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醚菌脂特点及使用 1 概述 是以自然界中一种蘑菇的天然产物为基础 仿生合成 作用机理独特 杀菌谱非常广泛 对多种主要病害有特效 抑制产孢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具预防 治疗和铲除作用 低毒环保 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低残留 部分作物药后1天即可收获 对作物安全 在各个生长期均可使用 2 有效成分的吸收 与常规杀菌剂相比 醚菌脂有自己独特的吸收方式 常规杀菌剂主要吸收方式如下 触杀性杀菌剂 因有效成分不能被作物叶面吸收 所以待新的叶片长出来之后或是原来的药被雨水淋刷下来之后 就应该接着喷药进行保护 局部内吸性药剂 有效成分可被叶片吸收 但叶片内药剂的量非常小 当药剂被吸收后其仍有效 但药剂新陈代谢也将开始 药效难以持久 内吸性药剂 可快速被作物吸收 通常是向上传导的 进入植物后往往在植物代谢过程中分解或是堆积在叶片顶尖部位 3 醚菌脂是一种全新的吸收方式 称之为 半内吸 方式 通常有效成分在叶面以气态形式扩展 进入到叶片里面的有效成分较少 这样有效成分可以一种更均衡的形式扩展 喷雾处理后 作物上的溶液风干以后 醚菌脂以微小颗粒的形态沉积于叶面上 长时间缓慢释放 耐雨水冲刷 因为 这种脂溶性的小颗粒会被叶片表面的蜡质吸附而且他们本身水溶性极小 有效成分进入叶片主要通过叶面蜡质层和表皮的气态扩散 或通过气孔的气体交换来实现 通过微管系统吸收扩散的药剂特别少 有效成分被作物叶和果实蜡质的表皮吸收 因其具有沉积作用 耐雨水冲刷 有效成分以扩散的形式释放 这一过程很缓慢 故持效期长 有效成分以连续不断的 外衣 的形式保护邻近的叶片 醚菌脂是有层移性能及叶面穿透的功能 如果仅仅一面有药效 有效成分可穿透叶片 几小时后 没处理的叶片表面同样有效 专家们在菜豆的叶片上作过试验 在菜豆叶片正面下半部施药 两小时后在叶片的反面接种锈病的夏孢子 10天后检测发现 叶片的反面也没有发病 在果树 葡萄等作物上也有相同的实验结果 4 对病菌的作用的表现方式 醚菌酯是对病菌非常高效 具有预防 治疗和铲除作用的杀菌剂 1 预防作用 醚菌酯对阻止孢子萌发非常有效 可阻止孢子芽管的伸长和侵入 通过电镜扫描对白粉病菌的观察显示 用药后孢子芽管萎缩裂解 从而导致膜系统的瓦解以及真菌细胞的死亡 在小麦白粉病上的保护作用实验显示 病菌接种两天后 醚菌酯可阻止病菌的早期发展阶段 从孢子萌发到附着胞的形成 这就保证了后期病菌的侵入和吸收营养不能发生 这样的保护作用对其他多种重要真菌都有效 如锈病等 2 治疗和铲除作用 一旦病菌侵入植物组织 就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很厚的菌丝层 并产生孢子链来进行再次侵染 施用醚菌脂以后 在药后3小时可以观察到 病菌的孢子链坍塌瓦解 随之病菌菌丝也萎缩裂解 对于那些已侵入叶片内部的病菌 醚菌脂可以抑制菌丝产孢 干扰孢子的形成 并影响已产生的孢子的活性 另外 释放出的孢子也不能萌发和再侵染 总而言之 醚菌脂可全面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病菌的各个阶段 如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 产孢等 5 功效特点 1 有机杀菌剂 具保护 治疗及铲除作用 由天然杀菌剂仿生结构发展而来 全新作用方式 与常规药剂没有交互抗性 2 对多种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既可防治低等真菌 又可防治高等真菌 3 具较长的持效性 喷雾间隔期长达10 14天 但在安全间隔期后几乎没有残留 4 对天敌安全 环保 适用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 5 先进的悬浮剂 剂型以及独特的亲脂结构 更耐雨水冲刷 喷后小到中雨对药效影响很小 许多实验表明 药后4小时内小量的降雨对药效几乎没有影响 因其有效成分为亲脂性物质 可被果实和叶片蜡质外表皮吸收 被吸附的物质不会被大量冲刷 可在较长时间内缓慢释放有效物质 6 醚菌脂使用的灵活性 1 使用不受气温限制 高温低温都有效 都安全 2 可在作物任何生长期使用 不用担心落果或影响果实生长 比常规三唑类杀菌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3 可在花期使用 因其对果实具营养作用且对蜜蜂无害 4 残留量低而且安全间隔期短 有些作物甚至可以在采收前1天使用 5 可在湿的叶片上使用 6 可与其它杀虫剂 杀菌剂 杀螨剂 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 7 与常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 可与三唑类等多种杀菌剂轮换使用 7 经国外试验有效的作物及病害 作物病害菜豆锈病 叶斑病 茎及豆荚斑点病豌豆 荷兰豆 白粉病 根腐病 疫病甘蓝白锈病 环斑病 胡萝卜叶枯病 白粉病 辣椒白粉病芹菜叶斑病西红柿早疫病 晚疫病芦笋锈病 叶斑病 瓜类白粉病 霜霉病 叶斑病 蔓枯病 炭疽病 葱霜霉病 紫斑病 炭疽病 烟草叶斑病 白粉病苹果白粉病 腐烂病 污斑病 蝇营病 叶斑病 黑斑病 霉心病 轮纹病炭疽病梨黑星病谷物眼斑病 白粉病 叶锈病 条锈病 网斑病 大斑病 小斑病 叶斑病 马铃薯早疫病 晚疫病 太阳花茎腐病甜菜叶斑病 白粉病黄瓜白粉病 黑星病 蔓枯病西红柿早疫病 炭疽病灰霉病甜椒 辣椒早疫病 白粉病荷兰豆白粉病苦瓜白粉病 疫病 斑点病叶菜白粉病 炭疽病芦笋茎枯病芒果炭疽病 白粉病荔枝炭疽病葡萄蔓枯病 白粉病 炭疽病草莓白粉病 灰霉病西瓜白粉病 炭疽病 蔓枯病 灰霉病 8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5 对常温动物 比如老鼠 醚菌酯会在动物体内快速分解 所以其毒性非常低 6 对水生生物 比如对鱼喂食 虹鳟 实验表明鱼和绿藻对其敏感 但醚菌酯会在自然水源和沉淀物中快速分解 所以生态学研究表明 实际上其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小 7 鸟类 对鸟类无毒害作用 故对鸟类无风险 8 有益生物 醚菌酯对蚯蚓 瓢虫和捕食性螨类以及其它天敌均很安全 9 对蜜蜂无害 对土壤其它微生物影响及其微小 9 喷雾浓度与间隔期 1 醚菌脂用作保护剂 每10 14天1次 每次100 150克 公顷 若用作治疗剂为200克 公顷 2 对于常规喷雾器 用于蔬菜稀释3000 4000倍 果树稀释5000 7000倍喷雾 3 对于防治白粉病 醚菌脂4000 5000倍对于硫敏感作物和高温 花期等情况 请咨询当地植保专家或小区试验可行后 再大面积使用混剂 4 每隔10 14天喷雾一次 气候条件不利或用作治疗剂时则每7 10天一次 10 注意事项 对蜜蜂 有益螨类 蚯蚓以及其它有益生物无害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