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xx西安模拟)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A.李悝变法B.商鞅变法C.吴起变法D.邹忌变法2.(xx赤峰中考)与下面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五胡内迁D.忽必烈改制3.(xx福州模拟)“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C.挽救民族危亡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4.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C.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D.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 (xx福州模拟)中外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商鞅变法戊戌变法孝文帝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A.B.C.D.6.(xx泰州模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中日关系时,表示:“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似曾相见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解决农村土地问题C.大力发展教育D.提倡文明开化8. (xx福州模拟)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A.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B.科技改变生活C.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D.战争与和平9.在九年级(1)班的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复习要求,将以下重大事件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排好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改革开放A.B.C.D.10.(xx佛山学业考)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此“基本信条”是()A.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政府要干预经济C.推行市场经济D.禁止政府直接投资11.(xx白银中考)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 (xx福州模拟)下列主题中,最符合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历史的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二、非选择题13. (xx山东潍坊模拟)古今中外,有哪一个民族自甘落后呢?又有哪一个国家不想发展壮大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的沧桑巨变已成今日的硝烟,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霜,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我们古代的先民们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了封建化改革,请举出典型的一例。(2)在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资产阶级政权不断巩固与扩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成为时代潮流,有关日本的改革名称是什么呢?同时代的中国也曾试图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次改革名称是什么?(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是什么改革?(4)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广大农村推行了什么政策?中国哪位领导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5)从以上内容看,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在所有的变法中,商鞅变法影响最大。故选B。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让鲜卑人使用汉语,穿戴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促进了民族融合。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打开了缺口”,可知是考查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0年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是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不是经济特区。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商鞅变法、大化改新都确立起封建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分别使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戊戌变法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知识拓展】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9世纪中期,中国、日本都曾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故“同是天涯沦落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人宰割,而日本由于成功进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故“似曾相见不相识”。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民生问题”。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农奴成为自由人并获得一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B符合题意。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治维新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分别使日本和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实行的新政;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归纳整合】中外改革的类型有哪些?(1)促进社会性质的变化,确立先进社会制度:如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等。(2)适应先进生产方式,促进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3)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巩固与发展:如罗斯福新政。(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探索:如戊戌变法。(5)学习先进文化,实现富国强兵:如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戊戌变法。(6)吸取不同社会制度优点进行自我完善:如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说明美国政府要干预经济,这也是罗斯福新政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现有制度下对统治政策的调整,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渡过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也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1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20世纪50-90年代初,苏联、匈牙利等国为克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纷纷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所以D符合题意。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