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遗传学专业论文)青霉d1菌株壳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及基因片段的克隆.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刖舌 几丁质( c h i t i n ) ,别名甲壳质、甲壳素,化学名为口一( 1 ,4 ) 一2 一乙酰氨基一2 一 脱氧一d 一葡聚糖。是许多低等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的外壳及少数真菌细胞 壁的重要成分,自然界每年的生物合成量多达1 0 0 亿吨,其数量仅次于纤维素。 几丁质是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无定型固体,相对分子量约为1 0 3 1 0 6 2 5 x 1 0 6 ,具有高度疏水性,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和一般有机溶剂 。 壳聚糖( c h i t o s a n ) ,又名脱乙酰几丁质、可溶性甲壳素等,是几丁质脱乙酰 化得到的产物,化学名为d ( 1 ,4 ) 2 一氨基2 脱氧d 一葡聚糖。壳聚糖也是白色 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园原料和制各方法的不同,相对分子量 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不溶于水或碱,可溶于稀的盐酸、硫酸等无机酸口j 】。 几丁质、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与纤维素非常相近,只是c 2 位上由乙酰氨基( 或 氨基) 代替羟基。几丁质、壳聚糖的分子结构分别是: 一 几丁质( c h i n )壳聚糖( c h i t o s a n ) 图l 几丁质、壳聚糖分子结构 几丁质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以水产加工业废弃的虾壳和蟹壳为原料,通过脱蛋 白质、脱钙和脱色获取。常用方法有三步法( 脱钙、除蛋白、脱色) 、五步法( 二 次脱钙、二次除蛋白、脱色) 、酸碱交替法( 二次脱钙和二次除蛋白过程交替进 行) ,其中以酸碱交替法效果最佳。 将几丁质进行脱乙酰处理可制得壳聚糖,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 它的理化性质及应用。常见的几丁质脱乙酰基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目前工业 生产中主要采用各种改进的化学法。 化学法中影响脱乙酰度的主要因素有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一般而言, 提高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提高脱乙酰度,但同时主链也会降解,从 而影响产品的粘度和分子量。生物法可分两种,一种是在几丁质的基础上利用几 丁质脱乙酰酶的作用制各出高品质的壳聚糖。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几丁质脱乙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1 1 生物医用材料和膜。壳聚糖可以用于制造吸收性手术缝合线、防止组织 粘连材料、人工韧带、人工骨和止血材料等。用壳聚糖纤维制成的缝合线,在预 定时间内有很强的抗张强度,在体内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是经过一定时间,壳 聚糖缝合线能被溶菌酶所降解,被人体自行吸收。多肽溶液与几丁质或壳聚糖溶 液混合制成的薄膜均匀、透明、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可以透过尿 素、肌酐等水溶性有机物,但不能透过n a + 、k + 、c 1 等无机离子及血清蛋白, 透水性好,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肾用膜。 1 2 人造皮肤。壳聚糖或几丁质是制造人造皮肤的理想材料,它质地柔软、 舒适,与创面的贴合性好,不仅具有抑菌消炎作用,还有抑制疼痛、止血和促进 伤口愈合的功能。 l3 药物载体。壳聚糖无毒,易吸收,在低p h 值时可形成膜,具有抗酸、 抗溃疡能力,可以内服而无副作用,从而能作为理想的药物缓释膜材料,减缓药 物对胃的刺激。 1 4 抗肿瘤作用。壳聚糖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能降解,而且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和抗菌作用。几丁质或壳聚糖水解生成的d 一2 一氨 基葡萄糖在体内对某些癌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几丁质和壳聚糖都可作为癌症的化疗药物。壳寡糖的抑瘤率远高于其他来源 的寡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活性和抗癌能力。研究表明,聚合度为3 8 的壳寡 糖生物活性较高,其中以六糖为最高,而单糖或二糖活性则很低。壳寡糖可以通 过活化人体中的淋巴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繁殖和扩散来达到抗癌作用。壳寡糖在 人肠内形成的小分子基团容易被肠道吸收,抑制癌毒素在体内的释放。同时壳寡 糖作为一种良好聚电解质,能被吸附在血管壁细胞的表面,抑制癌细胞转移。 l5 非病毒的基因载体。壳聚糖是一种价格较低、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 低毒的阳离子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易与d n a 结合,形成聚电解质复合体,使 d n a 具有更强的抵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能成为一种安 全有效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释放载体。替代病毒和脂质体进行基因转染。将一定 的糖基联结到壳聚糖上,得到靶向的基因载体系统:乳糖基化的壳聚糖可作为一 种专门转染表达半乳糖特异性膜凝集素的细胞的靶向基因载体;半乳糖基化壳聚 糖可作为转染肝细胞( 表达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的靶向基因载体,这些载体可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队2 1 。 2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2 ,l 饲料添加剂。研究发现,在饲料中加入1 0 几丁质,能使小鸡对照组增 重。 2 2 种子处理剂。壳聚糖可用作粮食、蔬菜作物种子的表面处理剂,激发种 子提前发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粮食和蔬菜产量。壳寡糖 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功能,且有安全、微量、高效、成本低等优势,能使水果、 蔬菜、粮食增产1 0 3 0 ,因而可以应用于生物农药产品,部分替代化学农药。 用壳寡糖溶液对小麦拌种可以防止地下霉菌对种子的危害,提高抗病能力和抗倒 伏能力1 3 】。壳寡糖还可作为植物调节剂,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反应,激活防御 反应,产生具有抗病害的活性物质,抑制病害的形成和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防御。 壳寡糖的诱抗活性与壳寡糖的聚合度及脱乙酰度密切相关,低聚合度及高脱乙酰 度的壳寡糖诱抗活性高。 2 3 液体土壤改良剂。将壳聚糖与可溶性蛋白合成液体土壤改良剂,具有较 好的稳定性和可降解性,降解以后是优良的有机肥料,可供作物吸收。它们不仅 可以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是一 种比较理想的液体土壤改良剂。 3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几丁质和壳聚糖由于成本低廉、资源丰富,无毒副作用,在食品工业中获 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作为液体处理剂、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材料3 个方面 的应用最为广泛1 1 5 ,1 6 1 。 3 1 液体处理剂。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应用于食品工业有其独特优点,无毒无 味,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合用于食品工业的要求。壳聚糖是理想 的糖汁絮凝剂,可以净化原料糖和废糖蜜。糖汁中添加2 5 0 p p m 壳聚糖,能使 糖汁中的悬浮物迅速凝集,形成的凝集物颗粒大、沉降迅速且易于过滤,同时还 能控制果汁的酸度。 3 2 食品添加剂。多作为食品的增稠剂和稳定剂,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流 动性和食品结构形状、粘度的控制,增加纤维含量等。几丁质和壳聚糖能够阻止 消化系统吸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促进这些物质排除体外,增加抗体数量,提高 机体免疫力。壳寡糖具有比壳聚糖更优越的生物活性,无毒、无副作用,可被人 6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仿生膜、酶固定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中崭露头角2 们。 虽然几丁质、壳聚糖的来源丰富,功能优越,但是由于它们分子量大,不溶 于水和普通溶剂,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相比之下,壳寡糖具有十分突 出的优点:水溶性好,易被人体吸收,无毒副作用:无抗原性;在宿主细胞内较 弱的累积效应等:具有抑菌、抗肿瘤、调血脂、调节免疫及活化肠道双歧杆菌等 多种生理功能。 目前,壳寡糖的制备大体可分为3 大类: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酶降解 法。 化学法嗽蛐翮。骟镑薛牮,话崭。强娑碥灭等基题i囊r i 稀囊蕃嚣薷髻烈蚓醺型; 醒皑鞋嗣鞭移= m 铜橱:淄缓r l l 出蚤j 翼龆舔霹抟嗵卵m 蝤¥赢蒜釜磊 鬓鬻夔i 搭一j 委囊鹜妻;髓商蒜刺零囊i 一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 4 仪器设备 d h p 9 0 8 2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h z 9 3 1 1 k 型、 h z 9 2 1 l k 型恒温振荡摇床(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器材厂) 、t g l 1 6 c 型高速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cr一20ba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日立工机) 、 光度计 (上海第三仪器厂)、dyy-i28a型夹芯式垂直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d y y - 12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nicon光学显微摄影(日本制造) 、dycp31d型dna水平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ptc一100型pcr仪( 美国 mjr e s e a r c hi n c ) 。5 壳聚糖酶产生菌n h 妇肼s p d 1 的筛选和分类鉴定 51富集培养与平板筛选4 5 1将1 m l 土壤样品的水洗液加到1 0 m l 含o 2 9 壳聚糖的o 2 k 2 h p 0 4 培养液中, 3 0 富集培养7 天,再采用平板稀释法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均匀涂布1 0 、1 0 4 、 1 0 。5 x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4 - 糖苷键的能力,它能以几丁质和部分n 。乙酰化壳聚糖为底物,水合正碳离子 中间产物并使其进行转糖苷化反应,其降解程度不如壳聚糖酶【2 3 】。壳聚糖酶是 分解壳聚糖的专一性酶,主要存在于真菌和细菌细胞中,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的不同组织中也发现存在壳聚糖酶。 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壳寡糖不仅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易污染环境,使壳寡 糖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微生物壳聚糖酶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壳寡糖,并且细菌 壳聚糖酶在维持生态平衡、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壳聚糖水解机制方面有 着重要作用。 壳聚糖酶分布广泛,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 肋c f “j 、 坳加6 口c 耙r 、肌耙,d 6 d c 把力,放线菌( 跏印幻哪饼s 、j o c d ,西。池j ) ,霉菌 印e r g f 朋、 尸e ”七f f m 聊) ,病毒( c 胁陀妇v i m sp b c v 1 、c v k 一2 ) ,植物组织中检测到壳聚 糖酶【2 5 】。在微生物壳聚糖酶中,有关细菌壳聚糖酶的报道很多,有的已经深入 到基因克隆和蛋白质三级结构水平。但是有关真菌壳聚糖酶酶学性质及壳聚糖酶 基因克隆的报道比较少,只在有限的几种真菌中有过壳聚糖酶分离纯化和酶学性 质的报道:岛青霉( 凡n f c 肌“m 括肠n 讲c 删) 2 6 1 ,鲁氏毛霉( 胁c 卯厂0 麟f f ) 【2 ”, 红酵母属( 月 o 如幻,“肠日c f f 妇) 【2 8 】,腐皮镰孢霉( 凡坫胛胁川s d 肠耐f s p p 础p d f f ) 【2 9 】,小刺青霉( p 印加舶s “珊) 【3 0 】,烟色曲霉( 彳妒e r g f f f 淞丘m t 即r 甜k h 一9 4 ) 3 1 1 , 木霉( 开f c d 出r m 盯旭p 5 e f p c 一3 7 ) 【3 2 1 ,曲霉( 4 妒e 憎f z f 2 拈s p y 2 k ) 【3 3 】,米曲霉 ( 4 o r 脚ei a m 2 6 6 0 )【3 4 1 ,球孢白僵菌( b e 口“v e r 妇6 甜s 胁咒d ) 【3 列,烟色曲霉( 爿 m m t 啊n 岱k b 1 ) 3 6 。各种真菌壳聚糖酶的主要酶学性质见表1 。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水平, 壳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溶菌酶同属于糖苷水解酶类。0 糖苷水解酶( 0 - g l y c o s i d e h v d r o i a s e s ,e c3 2 1 ) 是一组广泛的催化两个或多个糖分子、或者一个糖分子 与另一个非糖分子之间糖苷键的酶。由于酶的氨基酸顺序与分子折叠相似性之间 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酶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糖苷水解酶分成不同的家族( 除 去不能分类的) ,共有8 7 个。根据已知的壳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壳聚糖酶分 属于其中的4 6 号、7 5 号、8 0 号、8 号和5 号5 个家族,其中真菌的壳聚糖酶属 于7 5 号家族【2 5 ”j 。 塑坚茎堂堕圭堡苎 表l 真菌壳聚糖酶的主要酶学性质 菌株 分子量 最适 最适 等电点 金属离子 金属两手一 ( k d a ) p h 温度 p i激活剂抑制剂 t 坩础“ 7 65 o5 5 4 9k + h 矿+ ,c u 2 - ,m n 2 + , rf 口c i n 5 f5 0 k h j fs p n h d s e o n p 卿n “舰m a ,确i g 口l i ( h 9 4 r 陀p j p fp c 3 7 a s p e r g l t ws p y 2 k o n w p i a m 2 6 6 0 b jb 口s s i c k n 口 5 85 o5 0 4 7c a 2 +p b 2 + s n 2 + 1 0 04 54 5n d m n 2 + h g “,c u 2 + 3 65 64 0m dn dn d n d5 。0 2 2 55 5 1 0 84 5 5 5 9 34 0 2 56 5 4 0 1 3 5 3 6 5 5 5 5 4 0 5 5n d 7 0 _ 8 07 3 5 0 6 04 8 5 0n d 6 5 7 08 4 5 0n d 5 0n d 6 0n d a 胁1 i g a t u s k b - 1 1 1 1 2 36 56 0n d n d m n 2 + m n 2 + n d m n 2 + c u 2 + n d n d f e 2 + n d 2 3 _ 3 85 57 0n dn d n d h f + ,c u 2 + h g “,c u 2 + n d h g n ,c d 2 + n d n d c u ”,p b “,h 矿, n i “,a g + ,m n 2 + b i 2 + ,c u 2 + ,f e 2 十, f e ”,h g ”,m n 2 + , m o “ c u 计,h 9 2 十,m 0 6 + n d :指未确定。 目前n c b i 数据库中已知壳聚糖酶氨基酸序列的真菌主要有:米曲霉4 。 d ,删pi a m 2 6 6 0 ( c h t i o s a l l a s e b ,b a c l 0 6 1 0 和c 1 1 i t o s 卸a s e ,j c 7 6 5 9 ) 叫、腐皮镰孢 霉f s d 缸n f fs p p 向甜e o ? f ( b a c l 0 6 0 9 ) 【3 ”、球孢自僵菌b 6 耵s 蛔h ( a a g l 7 9 4 0 ) 、 坛幻 拓f “m 口h 括d p f 以pv a r 钾r f d h 埘( c a c 0 7 2 1 8 ) 、烟色曲霉爿屈m 辔口f 螂 ( a a d 2 6 1 1 1 ) ,序列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彼此之间的同源性较高( 图3 ) 。 几丁质及壳聚糖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壳寡糖由于其具有 独特的生理功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其制备方法的研究报告也越来越多。 现在,对几丁寡糖、壳寡糖的应用开发刚刚起步,尤其是对酶法的研究更是兴盛 起来,对其研究也应该继续加强。首先应该从自然界中继续筛选产酶活性较高、 底物特异性强的菌株,优化菌株产酶最适发酵条件;其次是重点深入研究酶的 l o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催化机理,分析其蛋白质结构,并应用于对酶的改造。运用基因工程手段,通过 对壳聚糖酶的基因分析,运用分子克隆方法克隆并改造壳聚糖酶基因,构建高效 表达工程菌株,优化产酶的发酵条件,以实现重组壳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最后应 大力开展酶法制取壳寡糖的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 开展工业化生产。 本实验室一直在致力于开展生物降解几丁质、壳聚糖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 通过简便、快速的筛选方法,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一株高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并 进行菌株鉴定、产酶发酵条件优化、酶的分离纯化以及酶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在 分子水平上对该菌株壳聚糖酶进行初步探索,期望可以取得更深入的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材料与方法 1 菌株和材料 1 1 实验菌株:青霉d 1 菌株( 凡n f c 订f i ms p d 1 ) :产壳聚糖酶菌,由本实验 室从泥土中分离筛选获得。 2 培养基 2 1 壳聚糖和几丁质 由日本岛根大学的松田英幸教授提供,颗粒大小都为l o o 目,壳聚糖脱乙酰 度为7 0 9 0 ,分子量为5 0 0 一l 0 0 0k d a ,几丁质脱乙度为1 0 2 5 。 2 21 ( 或2 ) 胶体壳聚糖 称l g ( o r2 9 ) 壳聚糖,加入7 5 d0 4 n 的h c l 在磁力搅拌器上研磨,直至变 为胶体状。用2 m o l l 的n a o h 调口h 至5 0 ,蒸馏水定容至1 0 0 m l 。 2 3 胶体几丁质的配制 5 9 几丁质中加入5 0 m l 浓h c l ,搅拌3 0 m i n 后加入2 5 0 m l 冰蒸馏水,搅拌均 匀,4 静置,待分层后弃上清,重新加入冰蒸馏水,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溶液p h 为5 o 左右。真空抽滤除去几丁质中的水分,即制成胶体几丁质。本文中提到的 胶体几丁质浓度实际上是几丁质粉末的浓度,胶体几丁质的用量应根据它与初始 几丁质粉末的重量比来计算。 2 4 查氏培养基: n a n 0 30 2 ,k 2 h p 0 40 1 ,k c lo 0 5 ,m g s 0 40 0 5 ,f e s 0 4o 0 0 l , 蔗糖2 o 。p h 自然;若为固体培养基,则加琼脂1 5 - 2 2 5 基本培养基: n a n 0 30 2 ,k 2 h p 0 4o 1 ,k c l0 0 5 ,m g s c l0 0 5 ,f e s 0 4o 0 0 1 , 酵母膏o 5 ,蛋白胨0 5 。p h 5 o 2 6 胶体壳聚糖平板 a 液:1 胶体壳聚糖, b 液:n a n 0 3o 4 ,k 2 h p 0 40 _ 2 ,k c lo 1 ,m g s 0 4o 1 ,f e s 0 4o 0 0 2 , 琼脂15 2 0 。p h 自然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将a 液、b 液分别在1 2 l 下灭菌2 0 m 抽,再等体积混合倒平板、制斜面。 2 7 发酵培养基,即壳聚糖培养基( 1 3 不同浓度) l 3 9 壳聚糖粉末加到1 0 0 m l 的基本培养基中,1 2 1 灭菌2 0 m i n 。 2 8 马铃薯培养基( p d a ) 2 0 9 已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小块,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后滤液中加2 9 蔗 糖,加蒸馏水定容至1 0 0 m l ,1 2 l 灭菌2 0 m i n 。若为固体培养基则加1 5 9 2 o g 琼脂粉。 2 9 胶体壳聚糖平板 胶体壳聚糖0 5 ,琼脂粉:1 5 2 o 。用p h 4 0 的n a 2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 配制。 3 试剂 3 12 哪o l l 的标准氨基葡萄糖溶液 氨基葡萄糖在6 0 下烘干到恒重后,准确称取0 4 3 1 9 ,用蒸馏水定容至1 0 0 0 m l ,配成2 哪o l l 的标准液。 3 2 d n s 试剂 4 5 5 9 酒石酸钾钠加到1 2 5m l 热水中溶解,加入1 5 7 5g d n s ( 3 ,5 一二硝基 水杨酸) 和6 5 5m l 的2 m o l ln a o h ,再加入1 2 5 9 重蒸酚和1 2 5 9 亚硫酸钠, 搅拌溶解,冷却。用蒸馏水定容至2 5 0 m 1 贮于棕色瓶中,放置7 天后备用。 3 3m c i l v a i n eb u n 赋心a 2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 0 2m 0 1 ln a 2 h p 0 4 1 2 h 2 0 o 1 m 0 1 l 柠檬酸缓冲液,两者按不同比例混合 配成不同p h 值的缓冲液备用。 3 4 变性s d 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 d s 。p a g e ) 所需试剂及染色液、脱色液的 配制见参考文献【4 0 ,4 ”。 3 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凝胶电泳( n a t i v cp a g e ) 所需试剂及染色液、脱色液 的配制见参考文献4 ”。 3 。6 真菌形态观察试剂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液:石炭酸1 0 o g 、乳酸( 比重1 2 1 ) 1 0 0 n l l 、甘油2 0 o m l 、 蒸馏水1 0 o r r d 、棉蓝o 0 2 9 。 1 4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仿生膜、酶固定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中崭露头角2 们。 虽然几丁质、壳聚糖的来源丰富,功能优越,但是由于它们分子量大,不溶 于水和普通溶剂,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相比之下,壳寡糖具有十分突 出的优点:水溶性好,易被人体吸收,无毒副作用:无抗原性;在宿主细胞内较 弱的累积效应等:具有抑菌、抗肿瘤、调血脂、调节免疫及活化肠道双歧杆菌等 多种生理功能。 目前,壳寡糖的制备大体可分为3 大类: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酶降解 法。 化学法嗽蛐翮。骟镑薛牮,话崭。强娑碥灭等基题i囊r i 稀囊蕃嚣薷髻烈蚓醺型; 醒皑鞋嗣鞭移= m 铜橱:淄缓r l l 出蚤j 翼龆舔霹抟嗵卵m 蝤¥赢蒜釜磊 鬓鬻夔i 搭一j 委囊鹜妻;髓商蒜刺零囊i 一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 4 仪器设备 d h p 9 0 8 2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h z 9 3 1 1 k 型、 h z 9 2 1 l k 型恒温振荡摇床(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器材厂) 、t g l 1 6 c 型高速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cr一20ba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日立工机) 、 光度计 (上海第三仪器厂)、dyy-i28a型夹芯式垂直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d y y - 12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nicon光学显微摄影(日本制造) 、dycp31d型dna水平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ptc一100型pcr仪( 美国 mjr e s e a r c hi n c ) 。5 壳聚糖酶产生菌n h 妇肼s p d 1 的筛选和分类鉴定 51富集培养与平板筛选4 5 1将1 m l 土壤样品的水洗液加到1 0 m l 含o 2 9 壳聚糖的o 2 k 2 h p 0 4 培养液中, 3 0 富集培养7 天,再采用平板稀释法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均匀涂布1 0 、1 0 4 、 1 0 。5 x 塑望盔兰堡主堡苎 将石炭酸加在蒸馏水中加热溶化,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4 2 1 。 3 7p e 疗f c f f 7 f “ms p d 一1 染色体d n a 提取试剂旧删 抽提缓冲液:5 0m m 0 1 ,lt r i s h c l 、15 0m m o l ,ln a c l 、1 0 0m m 0 1 le d t a : t e 缓冲液:1 0m m o i 几t r i s h c i ( p h 8 o ) 、lm m o i 甩e d l a : 2 0 s d s : 5m o 】l n a c l : c t a b n a c l :1 0 c t a b 、0 7mn a c l : 平衡酚氯仿异戊醇( 2 5 2 4 1 ) ; 冰无水乙醇;7 0 乙醇。 3 8p c r 反应所需试剂: 而g 酶,1 0 反应缓冲液、d n t pm i x t u r e ( 1 0 m m ) 、m g c l 2 ( 2 5 m m ) 、引物 1 ( s e n s e 阿m e r ) 、引物2 ( a 面s e n s ep r i m e r ) 、模板、去离子水、石蜡油。 p c r 反应所需试剂均从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 4 仪器设备 d h p 9 0 8 2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h z 9 3 1 1 k 型、 h z 9 2 1l k 型恒温振荡摇床( 江苏省太仓市科教器材厂) 、t g l 1 6 c 型高速台式 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s c r 一2 0 b a 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 日本日立工 机) 、d - s c r 4 2 0 型可控硅控温三用水浴锅( 江苏通州市实验仪器厂) 、7 2 1 型分光 光度计( 上海第三仪器厂) 、d y y - i 2 8 a 型夹芯式垂直电泳槽( 北京六一仪器厂) 、 d y y - 1 2 型电脑三恒多用电泳仪( 北京六一仪器厂) 、n i c o n 光学显微摄影( 日本 制造) 、d y c p 3 1 d 型d n a 水平电泳槽( 北京六一仪器厂) 、p t c 一1 0 0 型p c r 仪 ( 美国m jr e s e a r c hi n c ) 。 5 壳聚糖酶产生菌n h 妇肼s p d 1 的筛选和分类鉴定 5 1 富集培养与平板筛选4 5 】 将1 m l 土壤样品的水洗液加到1 0 m l 含o 2 9 壳聚糖的o 2 k 2 h p 0 4 培养液中, 3 0 富集培养7 天,再采用平板稀释法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均匀涂布1 0 、1 0 4 、 1 0 。5 三个稀释度,3 2 恒温培养,观察透明圈产生情况。培养5 天后挑取生长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良好且能产生透明圈的单菌落,接种到胶体壳聚糖斜面培养基上,采用石蜡油保 种法进行保种。 5 2 菌株形态特征鉴定 将保存在新鲜斜面上的d 一1 菌株接种到壳聚糖平板上,3 2 培养4 天。观察 记录d 一1 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的单菌落形态。 将p e n f c 埘“s p d 1 接种到壳聚糖平板上,采用斜插片培养法3 2 培养4 天,利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液染色,制成水浸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分 生孢子头形状并拍照f 4 2 】。 6 发酵液壳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6 1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取2u m o l 1 的氨基葡萄糖( g l c n ) 标准液1 、2 、3 、4 、5 、6 、7 、8 、9 、 1 0 珊1 于试管中,均用蒸馏水补足到1 0 m 1 ,混匀;各取o 5 础加o 5 m ld n s 试剂 混合后沸水浴中加热5 m 通,迅速用冷水冷却,每管中加4 m l 蒸馏水,混匀后以 蒸馏水为对照,于5 4 0 衄波长处读取吸光度值。 另外取o 5 m l 蒸馏水和0 5 m 1d n s 试剂混合,经同样处理后也以蒸馏水为对 照测o d 5 4 0 ,作为空白。每种浓度的溶液做两个平行组,结果取平均值。以氨基 葡萄糖量( 岍0 1 ) 为横坐标,以不同浓度氨基葡萄糖溶液o d 5 4 0 与空白0 d 5 4 0 的 差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并由该曲线的趋势线获得标准曲线函数。 6 2 壳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发酵液于4 0 0 0 r p m 离心1 5 m i n ,取上清作为酶液,按图4 方法检测其活力( 必 要时对发酵液进行适当稀释) 。 根据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将两组o d 5 t o 差值折算成还原糖量,再根据酶活 力单位的定义,算出酶活力。 一个酶活力单位( u ) 定义为:在本实验条件下,每分钟产生相当于1 岬1 0 l 氨基葡萄糖的还原糖量所需的酶量。 6 3 发酵液中还原糖量的测定 发酵液于4 0 0 0 r p m 离,心1 5 m i n ,取o 5 m i 上清与0 5 m ld n s 试剂混合,沸水 浴中反应5 m i n 后冷水冷却,加入4 o m l 蒸馏水,混匀后于5 4 0 吼处读取吸光度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值,再按氨基葡萄糖标准衄线函数算出其o d 5 4 0 对应的还原糖量。 1 o m 【m c i l v a i n e 缕仲液( p h 4 o ) o 5 m 1 上清酶液 o 5 m 1l 胶体壳聚糖 。或点水浴反应,。;。 上 加o 1 m 12 5 m 的n a o h 1 o m lm c i l v a i n e 缓冲液( p h 4 0 ) o 5 m i 上清酶液 上 沸水浴1 0 m i n 上 加入o 5 m 1 1 胶体壳聚糖 上 4 8 或5 2 水浴反应3 0 m i n 再煮沸5 m i n ( 空白组) 使未反应的胶体壳聚糖沉淀 取。,。,上清与。土,。n 。试剂混合 沸水浴反应,熹。,冷水冷却 0 图4 壳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7 h 缸沁h 小s p d ,1 产壳聚糖酶条件的优化 以下各实验如无特殊说明,发酵培养基中底物壳聚糖浓度均为1 o ,接种 量为1 0 7 个孢子1 0 0 m l 培养基,培养基p h 值:p h 5 0 。培养温度为3 2 ,摇床 转速为1 8 0 r p m 。发酵液酶活力测定均从培养的第4 8 h 开始,每隔2 4 h 取一次发 酵液测酶活。 7 1 & i c 凇誓ms p d l 孢子悬液的制备 将d 一1 菌株从斜面接种到壳聚糖平板上,3 2 培养4 5 天,无菌水洗下孢子 ( 5 m 1 无菌水平板) 。并用无菌玻璃珠打散,制成孢子悬液,约1 0 7 个孢子,m l h 2 0 1 7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7 7 不同底物壳聚糖浓度对p p n f c f ,池ms p d 一1 产酶的影响 在5 n am 1 三角烧瓶中装入1 am l 发酵培养基( p h 5 0 ,培养基中添加1 m 1 稀释十倍的消泡荆) ,底物壳聚糖浓度分别为2 ,o ,2 5 ,3 o 。3 2 、1 8 0 m 培养,每隔2 4 h 取样测酶活。 7 8 最适条件下p p ”f c 棚“ms p d 一1 的发酵产酶情况 根据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d 1 菌株的最适产酶发酵条件,接种 后培养,从第4 8 h 开始,每隔1 2 h 取样测酶活、还原糖及发酵液p h 值变化情况。 8 薹i 摊缸淞”ms p d 1 壳聚糖酶的提纯与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8 1 心”f c f m m d 1 产壳聚糖酶的分泌性。 将孢子悬液接种到1 0 0 m l 的发酵培养基,3 2 培养4 天后按以下步骤测定 d 1 菌株产壳聚糖酶的分泌性。 第一步:取发酵液2 0i :i i ,直接稀释5 倍测酶活。( 胞外酶) 第二步:取发酵液2 o m l ,离心,6 0 印m ,1 0 m i n ,弃上清,菌体用1 o m l 、 p h 4 o 的n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洗涤三次,最后再用2 m l 相同缓冲液重悬菌体, 置于冰水浴中超声波破碎1 0 次,每次2 0 k h z 、3 0 s 。直接取超声波破碎液不稀释 测酶活。 胞内酶) 第三步:取发酵液2 0 m 1 ,直接用超声波破碎1 0 次,每次2 0 k h z 、3 0 s 。不 离心直接取超声波破碎液稀释五倍测酶活。( 总酶量) 8 。2 壳聚糖酶粗酶液的提取与纯化 以下操作步骤均在4 条件下进行。 培养4 天的发酵液4 a a o m 离心2 0 m i n ,除去菌丝体和不溶物,收集上清, 用硫酸铵盐析法分级沉淀。将硫酸铵缓缓加入上清液中,边加边缓慢搅拌,先到 3 5 饱和度,加完后4 冰箱过夜,使蛋白质部分沉淀。离心,4 ,l n | 囊m ( 1 2 ,5 n 2 ) ,1 5 m i n ,得到沉淀和上清,3 5 饱和度时沉淀主要是杂蛋白;上清 继续用同样方法加硫酸铵,分别达到6 5 和8 5 饱和度,置于冰上4 冰箱过夜。 离心,4 ,l 自o o | m ( 1 2 ,5 0 0 。g ) ,1 5 m i n ,得到沉淀( 6 5 及8 5 饱和度) 和 上清液。 收集各步骤所得沉淀( 3 5 、6 5 、8 5 饱和度时所得沉淀) 先用p 嚣i o 的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n a 2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 所用缓冲液体积尽量要少) 洗涤,使沉淀悬浮溶解, 收集装入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中,再用p h 4 0 的n a 2 h p 0 4 柠檬酸缓冲液透析4 8 小时,期间每隔一定时间更换透析缓冲液。透析完成后,收集透析袋里的酶液, 分装于无菌的印p e n d o r f 管中,2 0 冰箱保存备用。测各个步骤所得样品的壳聚 糖酶活,计算壳聚糖酶的得率和纯化倍数。 透析后的样品再通过预先用n a 2 h p 0 4 柠檬酸缓冲液( p h 4 o ) 平衡过夜的 s e p h a d e x g _ 2 0 0 凝胶柱( 1 6 6 0 c m )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用相同的缓冲液洗脱, 流速2 4 m 垤,4 m 】管,收集合并有酶活部分。 经第一次过柱后,得到两个酶活高峰。分别合并几次经s 印h a d e x g 一2 0 0 凝胶 过滤所得的主要酶活部分,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沉淀浓缩,所得沉淀经透析后再 次经过用n a 2 h p 0 4 柠檬酸缓冲液( p h 4 o ) 平衡过夜的s e p h a d e x g - 1 0 0 凝胶柱进 行二次过滤层析分离。流速2 4 m l i l ,4 m l ,管,收集有活性部分检测纯度,测定酶 分子量和酶学性质。 8 3p p ”f c 肌“ms 口d l 壳聚糖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以下实验所用酶液均为二次过柱后所得并经过适当稀释的样品。 8 3 1 壳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酶的温度稳定性 选取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3 6 、4 0 、4 4 、4 8 、5 2 、5 6 、6 0 、 6 4 ) 反应,按标准方法测酶活,以酶活力最高值为1 0 0 。 将酶液先用p h 4 0 的n a 2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稀释4 倍后,分别于不同温度 ( 3 6 、4 0 、4 4 、4 8 、5 2 、5 6 ) 下保温6 0 r n i n ,迅速冷却。然后再取 0 5 m l 按标准方法测定剩余酶活,以稀释过未经保温的酶液酶活力为1 0 0 。 8 3 2 壳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 h 值和酶的酸碱稳定性 在不同口h 值的n a 2 h p 0 4 柠檬酸反应缓冲液( p h 2 5 ,3 o ,3 5 ,4 o ,4 5 , 5 o ,5 5 ,6 o ,6 ,5 ,7 o ) 中反应,按标准方法测酶活。 酶液先用p h 4 o 的n a 2 h p 0 4 柠檬酸缓冲液稀释l 倍后,取稀释过的酶液 0 ,5 m l ,加o 5 m l 不同p h 值的n a 2 h p 0 4 柠檬酸缓冲液( p h 2 5 ,3 o ,4 o , 5 o , 6 o ,7 o ) ,于3 7 保温6 0 m i n ,迅速冷却。然后再取o 5 m l 按标准方法测剩余酶 活力,以最大酶活值为1 0 0 。 8 3 3 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酶液先用p h 4 o 的n a 2 h p 0 4 一柠檬酸缓冲液稀释,选取不同的金属离子( n a + , 贮,m 9 2 十,c a 2 + ,c 0 2 + ,m n 2 + ,f e 3 + ,c u 2 + ,a r ) 分别加入酶溶液,使其终浓度为 1 2 5 m m o l ,l ,按标准方法测酶活。所用的金属离子均为氯盐( c u 2 十,a 矿除外,分 别为a g n 0 3 和c u s 0 4 ) ,浓度为1 0 0 m m o l l 。以稀释过、不加金属离子的原酶液 酶蓁薹! 擎髫。 l 譬,羹矍蠢葫瑟翼薹鏊凌型囊 荔酗謦;矗量引篓羹藩挂;苗嚣霪鬣螯;鞠都举蟊鳓i 藉薹誊& 簟蔻i 霎陲_ 薹; 型蓄琴j 荐磊吲瓣剖莽晷j l 誊:蔷兹袄皱噩“豁塞毫 番蘸塞且蚕薹。* 芸;u 耄辇要蟾矧基鄯掣到删:小2 疆迤墨壁鲤饕确舔 l ! 箍堤臻;斟勖甄| :翰型割彰加鼙骋n 蓑鬓羹露彘瑚墅搜5 ) * # ,篓露裂冀萎 潞嚆:鏊;f 羲i 妻e l ;型 分混匀。 ( 6 ) 加6 5 u 1 c t a b ,n a c l ,充分混匀,6 5 温浴1 肚2 0 m i n 。 ( 7 ) 加入等体积( 约7 0 0 脚) 的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1 2 0 0 咖) m 离心1 0 m j n ,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ep p e n d o r f 管中。 ( 8 ) 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1 2 0 0 0 r p m 离心1 0 m i n ,将 上清液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印p c n d o r f 管中。一共抽提两次以除去蛋白。 ( 9 ) 加入2 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轻轻混匀至d n a 沉淀下来。1 2 0 0 0 r d m 离心1 0 m i n 。 ( 1 0 )用冰的7 0 乙醇洗涤沉淀,1 2 0 0 0 r p m 离心5 觚n 。 ( 11 )弃去上清,沉淀真空干燥。用1 0 0 斗l t e 缓冲液溶解d n a 沉淀,加2 m r n a 8e a ,3 7 水浴1 5 m i n 以除去r n a 。 ( 1 2 )取5 u l 用o 8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9 2 目的基因d n a 片段合成与分析陬5 ”。 根据已知的真菌壳聚糖酶氨基酸序列,利用氨基酸序列多重对比软件 c i u st w 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同源区段,设计引物。以d 1 菌株染色体d n a 为模板 进行p c x 一塑坚奎堂堡圭堡苎 轻地压一块玻璃板,加入p h 4 0 的n a 2 h p 哦一柠檬酸缓冲液,使凝胶c 浸泡在缓 冲液中,4 8 水浴反应5 小时,观察透明圈产生情况。同样的样品再作s d s p a g e ( 浓缩胶5 ,分离胶1 2 ,胶a ) 。然后比较a 、b 、c 三块胶上壳聚糖酶b 蛋白条带的位置,初步确定酶b 的分子量。 9 一如删“朋s p d 一1 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9 1 f c 棚“肌s p d 1 染色体d n a 的提取【4 3 ,4 4 ,5 0 1 。 ( 1 ) d l 接到查氏培养基于3 2 振荡培养4 d ,真空抽滤法除去培养基收获 菌丝体。 ( 2 ) 分别用生理盐水、2 0 m m o l e d t a 、生理盐水洗涤菌丝体,加入少许液 氮磨碎。 ( 3 ) 加5 0 0 1 抽提缓冲液,充分混匀菌丝。 ( 4 ) 加5 0 m2 0 s d s ,3 7 温浴1 h 。 ( 5 ) 加7 5 “l5 m j l n a c l ,充分混匀。 ( 6 ) 加6 5 u 1c t a b ,n a c l ,充分混匀,6 5 温浴1 肚2 0 m i n 。 ( 7 ) 加入等体积( 约7 0 0 脚) 的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1 2 0 0 咖) m 离心1 0 m j n ,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e p p e n d o r f 管中。 ( 8 ) 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1 2 0 0 0 r p m 离心1 0 m i n ,将 上清液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印p c n d o r f 管中。一共抽提两次以除去蛋白。 ( 9 ) 加入2 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轻轻混匀至d n a 沉淀下来。1 2 0 0 0 r d m 离心1 0 m i n 。 ( 1 0 ) 用冰的7 0 乙醇洗涤沉淀,1 2 0 0 0 r p m 离心5 觚n 。 ( 1 1 ) 弃去上清,沉淀真空干燥。用1 0 0 斗l t e 缓冲液溶解d n a 沉淀,加2 m r n a s e a ,3 7 水浴1 5 m i n 以除去r n a 。 ( 1 2 ) 取5 u l 用o 8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9 2 目的基因d n a 片段合成与分析陬5 ”。 根据已知的真菌壳聚糖酶氨基酸序列,利用氨基酸序列多重对比软件 c i u s t w 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同源区段,设计引物。以d 1 菌株染色体d n a 为模板 进行p c r 扩增,合成目的基因d n a 片段;测序,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用 渐_ 江大学硕士论文 氨基酸序列对比软件b l a s t 与n c b i 中已知的真菌壳聚糖酶氨基酸序列进行对 比分析。 p c r 反应体系: p c r 反应程序 d d h 2 05 8 “l 模板d n a3 l 弓i 物l1 0 l ( 1 0 0 n g p 1 ) 引物2l o 弘l ( 1 0 0 n 影砧) 1 0 反应缓冲液1 0 p l m g c l 2 6 “1( 2 5 m m ) d n t pm i x t u r e2 l( 1 0 m m ) 劢印酶l “1 ( 2u ) 共1 0 0 “l 预变性:9 4 变性: 9 5 退火:5 8 延伸:7 2 延长: 7 2 ) m l n l m i n l m i n 3 5c y c l e s 1 m i n j 6 r 血n 浙江大学硕士论义 结果 l 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1 1 富集培养和第一次筛选 土壤样品经过富集培养后,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筛选到一株生长良好且能产 生透明圈的单菌落( 图5 ) ,然后转接到胶体壳聚糖斜面培养基上,采用石蜡油 保种法保存。 图5 即n 缸删h ms p d 1 在胶体壳聚糖平板上形成的透明圈 1 2 菌落形态观察和菌株鉴定 在查氏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形态呈松絮状,外观干燥、不透明、质地大而疏松, 菌落中间寄绿色,外周是白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梗顶端呈扫帚状 ( 图6 ) 。根据菌落特征和菌株分生孢子头的形态特征将该菌株归为青霉属,命 名为凡n f c f 胁“聊s p d - 1 。 图6 光学显璇镜卜f 观察弼的n n i 麟砌ms p d 1 分生孢子头形状 一 塑坚奎兰堡圭堡塞 2 摇瓶中心心证谢f “卅s pd 1 发酵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化农业推进方案
- 中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初步》全真模拟模拟题(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农业三产融合案例分析手册
- 自考专业(金融)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提升测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能力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虚拟现实应急演练-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婚礼准备清单(仅供参考)
- 八年级下册美术提纲
- 内部准驾证管理办法
- 2023年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全套图纸
- 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 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