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巧治腹泻.doc_第1页
穴位按摩巧治腹泻.doc_第2页
穴位按摩巧治腹泻.doc_第3页
穴位按摩巧治腹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按摩巧治腹胀腹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多因食用生冷不洁食物、肠道感染、小肠功能紊乱吸收能力下降引起。生活中隔三差五就会碰到腹泻病人,我有一位朋友,上班期间着急慌慌奔向卫生间,一蹲十几分钟,没出一小时,又到处找纸。问他,拉肚子好几天了,打针吃药不见效,一下午就进了三次厕所,他脸上的痛苦表情说明,拉稀把人拉得七荤八素,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很无奈。我告诉他穴位就是长在你自己身上的止泻药,中医经络指针点穴疗法就能手到病除。 他不信,但可以试试。毕竟病急乱投医,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江湖游医,只要能够止住腹泻,紧急情况下哪管土法偏方。再说工作堆满案头,干不完活会惹领导生气。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一般公司职员都懂这个。 我给他按摩二十分钟,身体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腹泻立止。 他说,比吃药快、灵。 此法被几十个腹泻病人验证,基本一次治愈,你说不灵能行? 用中医通经活络就能治疗常见病,是不是很神奇? 我用了如下穴位: 穴位及穴位定位; 1、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六腑之汇,胸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突出点是按揉此穴治肠鸣。 2、天枢穴:胃经,神阙穴【肚脐眼】旁开2寸【同身寸,大拇指一横指为一寸,食指一节为一寸】,治腹胀、脐周痛,对腹泻、便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3、大横穴:脾经,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主治腹痛、泄泻。 4、曲池穴;大肠经,屈肘,肘横纹头处。可稳定血压,治皮肤病。 5、合谷穴;大肠经,第一二掌骨之间虎口处(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治牙疼,相当于身上的止痛片。 6、手三里穴: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曲池穴】下2寸处取穴。可治急性腰痛。 7、足三里穴;胃经,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长寿穴、强壮穴。配中脘穴治胃痛。 8、止泻穴:脚后跟赤白肉际中点处,专治腹泻。 全部按摩完有二十分钟,如果病人在按摩过程胃部有暖暖感觉,不用说经络畅通,腹泻止住了。 除了中脘穴,其他左右取穴,应先左后右。穴位可按揉、可弹拨,每穴每次36至60下,止泻穴用硬物【木棒】在双脚后跟赤白肉际处各适度敲击20下,在户外没有硬物可用拳背代替。按摩穴位不用分主次,顺时针、逆时针均可,年长者以酸麻为度,年轻人适当加大力度,也就二十分钟左右,腹泻停止,腹胀消失,就这么快,非药物可比。 平时在饮食上多注意勿食生冷不洁食物,夏天避免开空调睡觉腹部受凉。 管用不管用,试过就知道啦。这套方法主要调理肠胃,长期按摩增强肠胃功能,穴位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便秘同样有效,对急性腹泻更是立竿见影。如果用了上述方法效果不见好,就应该怀疑小肠吸收不良造成。打个比方有人总在午后有轻微腹泻,午饭并没有吃酸败或生冷食物,按子午流注对应时辰,下午十三点到十五点小肠经走强,这个时间段出现腹泻现象应判断小肠存在问题,这时除了按摩以上穴位,还要按摩疏通小肠经,或按摩小肠经穴位、或刮痧、或拍打,把小肠经疏通开,疏通六七次,难题就解决了。当然,吸收不良的人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