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等韵学》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等韵学是清末人许惠所作的一本韵图。该韵图作于1 9 世纪末叶,因为 成书时间较晚,学者关注的不多。该书刊于“光绪壬午夏四月 ( 1 8 8 2 年) ,距 离清末众多学者推行官话合声字母的时间( 1 8 9 2 年) 已经相当接近,这个时期“正 是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搞清该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的历史面貌,对研究 汉语官话语音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本文在对等韵学音系声、韵、调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时 期韵书以及现代方言,考察了它所反映出来的音系性质。 第一章引论,简要介绍关于作者、成书时间、创作目的、等韵学体例、 术语的解释,以及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是等韵学声母系统的详细说明,主要讨论关于浊音清化、庄组字 部分并入精组、见组合口三等字与知章组并列的问题,舌面音声母问题以及疑母 问题。 第三章是韵母部分的讨论,将等韵学韵部与中古韵部进行比较,重点说 明的问题包括深、臻、曾、梗四摄韵尾融合,假摄开口二、三等分韵,咸、山摄 一、二等与三、四等分韵及入声韵问题。 第四章是关于声调系统,等韵学音系的声调特点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 和保留入声。 第五章音系性质考论,把等韵学与同时期韵书及现代江淮方言进行比较,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 结论:等韵学音系反映的是清末官话音系,但是宥于作者方音的影响, 夹杂了一些江淮方言的色彩。 关键词:等韵学;音系性质;明清官话 方环海清末江淮官话音系中的声母系统述论2 0 0 5 as t u d y0 1 1d e n g y u nx u e a b s t r a c t d e n g y u nx u ei sab o o ko fp h o n o l o g yw r i t t e nb yx uh u i , w h ol i v e di n l a t eq i n g d y n a s 哆t h eb o o kw a sf i n i s h e dd u r i n gt h el a s tt w od e c a d e so f18 t hc e n t u r y , w h i c he x p l a i n s w h yf e w s c h o l a r s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i t i tw a sp u b l i s h e di n18 8 2 ,t e n y e a r sb e f o r et h es c h o l a r s f o r m u l a t e dt h et a b l eo fa l p h a b e tf o rs t a n d a r d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 w h i c hm e a n si tw i t n e s s e da n d r e f l e c t e dt h el a s ts t a g eo f g u a n h u a s y s t e m as t u d yo nt h ep h o n o l o g yr e c o r d e di nt h i s b o o kw i l le n a b l eu st ol o o kt h r o u g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g u a n h u a s y s t e ma n dc o n t r i b u t e m u c ht oo u rs t o r eo f h i s t o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t h i sp a p e r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p h o n o l o g i c a ls y s t e mr e c o r d e di nt h i sb o o kt h r o u g ha n o v e r a l l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y s t e m so f 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 s ,v o w e l sa n dt o n e sa n d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 s o m eo t h e rb o o k so f p h o n o l o g yw r i t t e ni n t h es a m ep e r i o da n dw i t hm o d e md i a l e c t s c h a p t e ro n ei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a u t h o r , t h et i m eh ew r o t et h i sb o o k , a n d t e r m sh em e n t i o n e da n dc r e a t e d c h a p t e rt w oi sas t u d yo nt h e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s y s t e m c h a p t e rt h r e ei sa l la n a l y s i so ft h ev o w e ls y s t e m c h a p t e rf o u ri sa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ft h et o n es y s t e m t h e r ea r ef i v et o n e s ,i n c l u d i n g r u s h e n g ( r ut o n e ) c h a p t e rf i v ei st h es u m m a r y 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d i a l e c t sa n do t h e rb o o k s w r i t t e ni nx u st i m e a n d 、柝t ht h er e f e r e n c eo f p r e v i o u ss t u d y , w er e a c h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 t h el a n g u a g er e f l e c t e di nt h i sb o o ke a r lb ec a t e g o r i z e di n t ot h es t a n d a r d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s p o k e ni n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 a l t h o u g hi ta l s od e m o n s t r a t e ds o m ef e a t u r e so f d i a l e c t ss p o k e n i nj i a n g - h u a ia r e a s ( a r e a sa l o n gy a n g t z er i v e ra n dh u a ir i v e r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p h o n o l o g yr e c o r d e di nt h i sb o o kw a st h a to fm a n d a r i nc h i n e s e s p o k e ni n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 t h o u g hc o m b i n e dw i t hs o m ee l e m e n t sf r o md i a l e c t s s p o k e ni nj i a n g - h u a ia r e a s k e yw o r d s :d e n g y u nx u e , p h o n o l o g y , m a d a r i nc h i n e s es p o k e ni nm i n g & 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i i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 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裂皿 叫年 玛叫e t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学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 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花夏风 导师签名f 口秀 日期:o l 岬年厶月乡日 日期:钐叼年6 月垆日 第一章引论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等韵学作者及创作年代 等韵学一书为清末人许惠所作。这本韵图是“我国第一本称为等韵学 的韵图”( 李新魁语) 。耿振生先生认为“书名是初学等韵之作的意思 ,并 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 1 7 学科的“等韵学”。作者的序言里说“康熙字典等 韵其法详而又详,可谓尽美尽善,然初学者尤虑其烦,尚难问津初学者 何以知其中与不中乎? 他认为康熙字典的反切法太复杂了,而其它各类 韵书又“各有所见,各有所偏,各有所漏 ,他想要做一部简捷易查的韵图,于 是“审定通天下五声不雷同之音,共两千零四十四音以等韵母,等音母为反 切,写成了等韵学这本书。一共收字两千零四十四个,依十二韵和三十八 类声母列字,供人查考反切之用。他自己认为“直截了当,初学者亦一目了然”。 关于作者,我们能够找到的资料不多,从卷首赵光祖光绪四年所作的序言来 看,许氏当为同治、光绪年间人,查中华书局王锤翰点校本清史列传无其传 记记载。卷首明写作者为桐城人,赵光祖之序言里提到“吾友桐城许子慧轩”。 根据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安徽省图书馆1 9 8 3 年合编的安徽方志综合目录, 桐城县现存的县志有五个版本,分别为明弘治、清康熙、清道光、清同治年间刊 本影印本桐城县志和民国2 5 年铅印本桐城县志略,许氏既为同治、光绪 年间人,前面四个版本的县志无法查考到作者生平,而民国版县志因为手头资料 有限,无法获取。笔者查阅了厦门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 京大学图书馆,都无所获。根据桐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 9 9 5 年出版的桐城县 志,我们找不到关于许惠的记载。现在我们能够查考到的关于许氏的文献资料仅 见民国十八年天津徐世昌撰晚晴移诗汇,其中第1 6 9 卷下收许惠名下诗三首, 关于作者的介绍为“许惠,字慧轩,桐城人。诸生。有择雅堂集。见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 6 3 3 册。 关于许氏的籍贯,从李新魁、耿振生等学者的著述来看,他们都对许氏为桐 城人没有异议,我们这里沿用前人的结论。 关于成书年代,等韵学卷首序言云“越日与吾友桐城许子慧轩讲音韵之 等韵学音系研究 学,因出其等韵学一书”,落款为“光绪四年戊寅春三月既望太平赵光祖 撰”。可见等韵学在1 8 7 8 年当已成书。牟言有云“光绪壬午夏四月建德郑辉 朝记 可知等韵学出版于1 8 8 2 年。 本文选用的底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民国影印本,经部5 4 6 册。 第二节等韵学创作目的、体例 等韵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许惠的自序,介绍了他的成书意 图,全书体例及所用术语。第二部分为以韵母为纲的韵图,第三部分为以声母为 纲的韵图。 在序言里,许惠对前人所作的韵书,有一个评述,他认为邵雍经世声音图 的分韵方法“令人不解”;兰茂韵略易通等韵书“属意想情愿、勉强迁就”: 西儒耳目资、李氏音鉴等书则“各有所偏,各有所漏,千头万绪,均难折 衷”。至于康熙字典等韵虽然“尽善尽美”,但是“初学者尤虑其烦,尚难问 津 。他想要写一部供人查考反切之用的韵图,而且他理想中的韵图必须是简捷 实用,直截了当的。于是“审定通天下五声不雷同之音,共两千零四十四音 以等韵母,等音母为反切”,写成了等韵学这本书,自己认为“直截了当, 初学者一目了然”。以此看来,他写等韵学的最大目的在于供人查考反切之 用。 第二部分为以韵母为纲的韵图,共十二韵,分别为东、支、虞、灰、真、删、 先、萧、歌、麻、阳、尤。每韵一张图,一共十二张图。每张图根据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分为五栏,每栏下根据三十八类声母的顺序来列字, 实际可以看作一个二维的表格,将声母与声调结合就可以确定该字在该韵的读 音,有音无字者以。代之。 第三部分是以声母为纲的韵图,声母分为宫、商、角、徵、羽五类( 分类标 准见下文术语解释) ,共三十八母,所以有三十八张图。与第二部分的韵图一样 也是根据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声调分为五栏,将声调与韵类结合 就可以确定该字在该声母下的读音,同样有音无字者以。代之。现将两类韵图各 抄录一张如下: 2 第一章引论 入去上 阳阴 宙声 声 平平 户 i 习 竹o直谷仲oo共 肿oo拱。oo o中oo公 出o尺酷铳oo控 宠oo孔虫oo o充oo空 孰 里 实忽 。oo工淘oo哄雄oo红 胸oo烘 玉 。 用o 勇o 容o雍o 福荻笔读风oo冻讽oo董冯oo。风oo东 屋惕匹突饔oo痛嗡oo桶。oo同 翁oo通 匿密ooo熊oo麓oo农oo。第 业oooo 东 禄及不足弄oo纵陇oo总龙oo。ooo幽 韵 刁耳 母 日 漆仆促o o碰 憩oo捧。oo蓬 从ooo肉 二止 未 蔌o孟送o蠓耸o蒙穷oo松日 乙oooo 入 去 上 阳阴 声声 :平平 :士7 尸 乒口口 谷共 拱o公 谷贵 轨o规 谷固 古o姑 。怪 拐o 乖 第 谷棍 滚o肱 口 刮 惯 管o关 日 。o ooo 母 郭o ooo 郭o ooo 刮卦 寡o 瓜 国 光 广o光 郭。 ooo 以上两张图便是许氏等韵学的韵图部分,两类韵图收字是一样的,只是 前一类以韵为纲,后一类以声为纲,辗转相成,方便读者查找。 第一类韵图以韵为纲,所以一张图下的字都属于同一个韵部。每个声调下各 字的排列顺序是按照作者安排的声母的顺序,分为十二组,他说“每母五声,三 十八音字皆备,分三字为一句,共六句,四字为一句,共四句,两字为一句,共 3 等韵学音系研究 二句,总共十二句, 他所说的句,其实就是组。比如第一东韵母阴平声“公空 烘东通o宗聪松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o o o o o o o中充胸雍风翁oo 。其中公空烘为一组,其实就是kk hx 这组声母, 他称为宫音母。宗聪松为一组,其实就是t st s hs 这组声母,他称为徵音母。中充 胸雍为一组,其实是喀t t h 拿这组声母及零声母,他称为商音母。封翁为一组, 其实是f 和零声母u ,他称为羽音母。这样,三个字为一组的一共六组,四个字 为一组的一共四组,两个字为一组的一共两组,一共十二组,三十八个声母。 第二类韵图以声母为纲,所以一张图下每个字都属于同一个声母。每个声调 下有十二个字,代表十二个韵,依据东、支、虞、灰、真、删、先、萧、歌、麻、 阳、尤的顺序排列,四个字一组,一共三组。如第一宫音母阴平声“公规姑乖肱 关o oo 瓜光o ”,其中“宫 为东韵,“规”为支韵,“姑 为虞韵,“乖 为灰韵,依此类推。之所以分成三组只是韵图外观的需要,并非这几个韵有何特 殊关系。 他又说“若遇有音无字之o ,如阴平声中不知为何音者,则借阳平声或上声 去声入声有字者以比之,照阴平声呼之,则知为某音,或本母五声一处皆o 者, 则借他母有字者以比之,指掌图所谓韵阙则借邻以寓之,谓之寄声也,如 此则十二母内凡遇。者,皆知为某音矣。这是说如果遇到有音无字之音,不知 道该如何读的时候,可以参照其他声调的字的读音,把声调改为相应的声调就可 以读出该音,如果遇到五声都没有列字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他相同地位的声母下所 列之字的读音,这样就可以将韵图中所有的读音确定下来。 第三节等韵学术语解释 每一本韵书都有它自己的体例和术语,我们下面对许氏自序里提到的术语及 概念作逐一解释。 第一五声 许惠的五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阴平者与阴字同声,阳 平者与阳字同声,如阴为阴,银则为阳,如阳为阳,央则为阴”。“自沈约作平上 去入四声后皆不分阴阳平,后世或以轻重分,或以清浊分,或以崆瞠分,至中 4 第章引论 原音韵始分之,以崆喉高声为阴平,以瞠喉下声为阳平,翻刻本又强分上去入 亦有阴阳,彼谓有送气出力之别,若然荚| j 何以处夫平声之送气滋力郛? 张世南谓 衣冠平声为阴,着衣之衣冠中之冠,去声为阳,如此则去声亦有阴阳乎? 郝京山 论平上去入之下,更有一声,如崩、革奉、璋、不、帮是也,如此崩与帮岂菲皆 阴平声乎? 何以区别? 又有谓入声有起抑二声,开口齐齿之韵收抑入,合口之韵 收起入,若然平上去岂无开臼齐齿合口之音耶,此皆不足为据。 在许氏眼里, 似乎阴阳平声是一直存在的,这点暂且不论,他驳斥说“彼谓有送气出力之别, 若然则何以处夫平声之送气出力耶? 他认为阴阳平的区别不在送气与出力。 “郝京山论平上去入之下,更有一声,如崩、革奉、酶、不、帮是也,如此崩与 帮岂非皆阴平声乎? 何以区别? 帮。他认为“如阴为阴,银则为阳,如阳为阳, 央则为阴,从这点来看他对阴阳平声的把握还是比较正确的,因为他的时代阳 平声调已经完全独立为一个声调了。 从这五声来看,保留了入声,许氏的入声是兼配阴阳韵的,详见入声韵的说 明。 第二五音 许氏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宫,喉音也,与宫字同音者为富音,与 喉字同音者为喉音,大约舌居中出音也;商,舌音也,与商字阉音者为商音,与 舌字同音者为舌音,大约图大张出音也;角,牙音也,与角字同音者为角音,与 牙字同音者为牙音,大约舌后缩出音也;徵,齿音也,与徵字网音者为徵音,与 齿字同音者为齿音,大约舌抵齿出音也;羽,唇音也,与羽字同音者为羽音,与 艨字同音者为唇音,大约滕上举出音也。其中有轻重粗细开合之不同,细心分辨 自知,非必字字网授所能尽悉也。许氏的五音其实是将声母分为宫、商、角、 徵、羽五个类别,而她给五音所下的定义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所谓“大约舌居 中出音也,甚是模糊,这点倒未必苛责于古人。而且如他所描述的,所谓“第 一句公空烘,富音也,齿牙唇舌皆不动,喉中重呼出音,是为喉音 。“第三旬, 宗聪松,徵音也,舌轻抵齿而即离出音,是为齿音, “o 张东切。昌东切。商东 切,亦商音也,着重卷开豳出音,是为舌音,所谓舌卷也, “o 刁东切0 挑东切 。年东切o 零东切,亦商音也,舌抵颚前而微缩开口出音,是为舌音,所谓抵舌 毽。“第十一甸,风翁,亦羽音也,齿先覆下唇而后合鼗出音,是为羽音,所谓 5 等韵学音系研究 合口也。”“第十二句,o 隆东切。仁东切,亦商音也,舌重卷而即舒开口出音, 是为舌音, 这些描写已经是尽他所能,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较为科学地阐释 出来了。从许氏的定义我们可以大略看到宫音母为牙喉音,即舌面后音,与中古 见组声母对应;商音比较复杂,包括舌尖中音和卷舌音声母,与中古端组、泥来 母、知章组和日母对应;角音包括舌面前音和零声母一i 介音,对应于中古精见 组及零声母细音,也就是后来发生颚化的声母;徵音为舌尖前音,对应中古精组 ( 除细音外) 和部分庄组字;羽音包括唇音,卷舌音和零声母,对应中古帮组、 知章组及见组合口三等及零声母( 合口呼) 。 第三等韵母 许氏等韵母指的是韵母,一共十二韵。“第一东韵母,第二支韵母,第三虞 韵母,第四灰韵母,第五真韵母,第六删韵母,第七先韵母,第八萧韵母,第九 歌韵母,第十麻韵母,第十一阳韵母,第十二尤韵母”。“等音母者,以五声韵与 五音字相等也,如父母之母,一母能生数子也。兹审定通天下五声不雷同之 音,共二千零四十四音,遵我朝佩文斋诗韵,韵母分为十二母,总之韵母者, 以韵为母也,每母五声,三十八音字皆备,分三字为一句,共六字,四字为一句, 共四句,两字为一句,共二句,总共十二句,有音无字者则以。代之。 这十二 韵是舒声韵,许氏韵图是入配阴阳的格局,入声一共有四组,“至于入声则不能 有十二母,如东、支、虞、真等平韵入声皆屋韵,灰、先等平韵入声皆陌韵,删、 麻等平韵入声皆洽韵,萧、歌、阳、尤等平韵入声皆药韵。凡与屋药陌洽四韵同 声而本收他韵者,皆叶入此四韵可也。”因为入声韵丢失塞音韵尾,大量合并, 所以入声韵不可能有十二韵,与东、支、虞、真韵相配的入声韵为屋韵,与灰、 先韵相配的入声韵为陌韵,与删、麻韵相配的入声韵为洽韵,与萧、歌、阳、尤 相配的入声韵为药韵。 第四等音母 许氏等音母即声母,一共有三十八个。“音母者,以音为母也,每母五声, 十二韵字皆备,分四字为一句,共三句,有音无字者以o 代之”。“第一宫音母, 第二宫音母,第三宫音母,第四商音母,第五商音母,第六商音母,第七徵音母, 第八徵音母,第九徵音母,第十商音母,第十一商音母,第十二商音母,第十三 羽音母,第十四羽音母,第十五羽音母,第十六羽音母,第十七羽音母,第十八 6 第一章引论 羽音母,第十九宫音母,第二十宫音母,第二十一宫音母,第二十二宫音母,第 二十三商音母,第二十四商音母,第二十五商音母,第二十六商音母,第二十七 角音母,第二十八角音母,第二十九角音母,第三十角音母,第三十一羽音母, 第三十二羽音母,第三十三羽音母,第三十四羽音母,第三十五羽音母,第三十 六羽音母,第三十七商音母,第三十八商音母。”等音母即声母,许氏将声母分 为宫、商、角、徵、羽五类,同一类别下的声母之间有发音方式( 送气与不送气) 的区别,也有介音的区别。声母的安排顺序是按照作者自己的理解,所谓“如第 一东韵母阴平声,第一句公空烘,宫音也,齿牙唇舌皆不动,喉中重呼出音,是 为喉音,所谓逆鼻也,口含也”。“第二句,东通。囊东,商音也,舌轻抵腭前 而即离出音,是为舌音,所谓抵舌也。 “第三句,宗聪松,徵音也,舌轻抵齿而 即离出音,是为齿音,所谓送气也。 “第四句,o 张东切。昌东切o 商东切,亦 商音也,舌重卷开口出音,是为舌音,所谓舌卷也,齿齐也。 第五句,o 冰东 切o 平东切。明东切,羽音也,唇轻上举而即开口出音,是为唇音,所谓纵唇也, 唇开也”。“第六句,o 邦东切o 旁东切。忙东切。亦羽音也,唇重上举开口出音, 是为唇音,所谓斗唇也、唇开也。”“第七句,o 冈东切。康东切o 蒿东切o 敖东 切,亦宫音也,齿牙唇舌皆不动,颚后重呼出音,是为喉音,所谓引喉也,颚上 也。 “第八旬,o 刁东切o 挑东切o 年东切。零东切,亦商音也,舌抵颚前而微 缩开口出音,是为舌音,所谓抵舌也。第九句,o 金东切o 青东切o 新东切。 因东切,亦角音也,舌根抵颚后出音,是为牙音,所谓穿牙也,舌根也。 “第十 句,中充胸雍,亦羽音也,唇上举口尖出音,是为唇音,所谓纵唇也,嘴撮也。” “第十一句,风翁,亦羽音也,齿先覆下唇而后合口出音,是为羽音,所谓合口 也。”“第十二句,o 隆东切。仁东切,亦商音也,舌重卷而即舒开口出音,是为 舌音,所谓抵舌也,舌卷也。 十二句事实上就是十二组声母。 需要提到的是许氏声母采用的是“声介合母”的做法,所以同一套声母经常 因为介音的原因分为两组,比如第十三、十四、十五羽音母与第十六、十七、十 八羽音母都为帮组声母,只是前者拼细音,后者拼洪音,并非声母本质上有不同, 详见声母部分说明。 第五反切法 “反,翻也,切,砌也。上一字为音,下一字为韵,以上一字之音,翻成下 7 等韵学音系研究 一字之韵,以下一字之韵砌于上一字之音,成为某字则读为某音古人反与切 不同,或以上为音,下为韵,或以上为韵,下为音,今则不分矣。故康熙字典 以反字不祥,所引唐韵、韵会、广韵诸书皆从切,其法各有不同, 或以上一字为标,下一字为箭,以箭射标,中于某音则读为某字,初学者何以知 其中与不中乎? 兹则以等韵母等音母为反切如以等韵母为反切,先查上一字 在第几母某声内第几旬第几字,后查下一字在第几母某声内,即以此声内第几旬 第几字与上一字相对者为某音,即读为某字。如姑东切,先查姑在第三母阴平声 内,第一句第一字,后查东字在第一母阴平声内,即以此声内第一句第一字,与 姑字相对者为公音,即读为公字 。这说的是反切上字代表声母,下字代表韵母, 反切的取法先查反切上字属于哪个韵第几字,其实是确定它的声母属于哪一母, 再查下字属于哪一韵,在该韵中找到跟上字同等位置的那个字,即读为该字的读 音。比如“姑东切”,先查到姑字在第三虞韵母阴平声第一字,然后查到东字在 第一东韵母内,由于反切下字决定被切字的韵,在东韵母内找到阴平声第一字, 为“公字,那么“公 就是“姑东切”的切音了。其实反切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字定声,下字定韵,只不过放在韵图里而已,相同的读音只用一个字来表示, 不像韵书将所有读音相同的字都列在一个小韵下。许氏韵图声母的分类已经将介 音考虑在内,切字的时候开口与合口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只要在不同的 声母下面去找就可以了。从这一点也反映出许氏韵图正在形成开齐合撮的格局。 作者还解释了何为“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两字同音者为双声,如黄 华、唐突、慷慨、参差、云雨等字是也”。“两字同韵者为叠韵,如童蒙、神人、 缠绵、娇娆、婆娑、唐皇等字是也 。“两字同音又同韵者为双声兼叠韵,如差 池、雍容、和歌、朝潮、花瓜、书奢、优游等字是也。”音指的是是声母,同音 指的是声母相同,因为许氏称声母为等音母。 第四节关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在近代音的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尤其以中原音韵音系的 全面研究为代表。但是学界普遍对于晚近的音韵学著作没有给与相应的重视。事 实上,近代汉语语音上承中古音,下接现代音,是汉语语音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此考察近代汉语语音在研究中古以来汉语语音的演变,探讨汉语共同语形成的 8 第一章引论 历史,丰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素材,以及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正音工作 提供史料支持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等韵学作于1 9 世纪末叶,因为成书时间较晚,学者关注的不多。根据 卷首序言,该书刊于“光绪壬午夏四月( 1 8 8 2 年) ,这个时间距离清末众多 学者推行官话合声字母的时间( 1 8 9 工年) 已经相当接近,“正是官话音系发展的 最后阶段,搞清该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的历史面貌,对研究汉语官话语音发展 史具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 本文将立足于前人研究,在全面分析等韵学音系的声、韵、调系统的基 础上确定它的音系性质。本文主要采用描写的方法以及历时串联和共时参证的方 法,将它与中古音进行联系并选择相关韵书进行横向比较,同时通过方言的材料 来考察等韵学的音系特点,观察它所反映出来的语音现象,希望从中窥探出 现代汉语共同语形成之前汉语语音面貌的一个侧面,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近 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和演变方式。 方环海清末江淮官话音系中的声母系统述论2 0 0 5 9 等韵学音系研究 第二章等韵学声母系统 第一节等韵学声母部分专题讨论 许氏等音母一共有三十八个,“音母者,以音为母也,每母五声,十二韵字 皆备,分四字为一句,共三句,有音无字者以o 代之”。事实上声母并没有这么 多个,这三十八母其实是考虑了介音在内的。例如宫音母( 见组) 分成两类是根 据一u 介音的有无,第一宫音母拼合口韵,第十九宫音母拼开口韵,第二宫音母 与第二十宫音母及第三宫音母与第二十一宫音母之间也是合口与开口的区别;商 音母( 端组) 分两类是根据一i 介音的有无,如第四、第五、第六商音母拼洪音, 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商音母拼细音;零声母分成三类是根据一i ,一u ,1 介音, 商音母( 知章组、见组) 分成两类是根据q 介音的有无,羽音母( 帮组) 分成两 类是根据i 介音的有无,第十三、十四、十五羽音母拼细音,第十六、十七、十 八羽音母拼洪音。事实上这些分类都可以归并。归并以后实际只剩2 3 个声母, 比现代普通话多了r j 声母。 等韵学声母跟中古声母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1 0 第二章等韵学声母系统 表2 1 1 等韵学等音巾吉声母铡字例夕 字 母( 声姆) 第一宫音母见母、群母仄声( 合阴)公、规、姑、乖、拱、轨、 吉、拐、贵、围、怪、豁、 共 第二宫音母溪母、群母平声( 合1 3 )空、窥、枯、孔、苦、控、 库、块、醮 傀、魁、葵、揆 第三宫音母晓母、匣母烘、辉、乎、灰、哄、毁、 虎、悔、忽 红、湖、槐、惠、护 第四商音母端母、定母仄声 东、都、呆、董、睹、歹、 冻、对、褥 豆、殆、读 第五商音母透母、定母平声通、推、胎、桶、腿、吐、 裔、痛、退、兔、泰 同、图、台、特、突 第六商音母泥母 女奈、农、奴、多鼻、弩、 艋来 乃、簇、内、怒、柰、捺、 诺 第七徵啬母 精母、从母仄声、庄母、宗、兹、租、哉、总、予、 觜、祖、宰、纵、醉、阼、 载、足 字、造、坐、杂 争、诤、仄、邹、皱 第夕k 徽音母清母、从母平声、初母、 惠、猜、此、罐、采、麓、 崇母、澄母次、翠、醋、菜 从、慈、才、藏 差、初、楚 谗、组、愁 橙 第九徽音母心母、邪母、生母、崇母 松、斯、苏、瓣、耸、薮、 送、碎、素 隋、髓 生、使、洒、色、瘦 事 第十商音母知母、澄姆灰声、章母、 站、展、张、帐、昼 庄母、崇母声直 置、支、纸、折、真 斋、债、斩、鱼乍 乍 等韵学音系研究 第十一商音母徼母、澄母平声、昌母、痴、耻、趁、徼、超、产生 禅母平声、初母、崇母平声持、滞、廛、茶、长 尺、称、昌、厂、绰 成 钗、搀、谶、察、炒 柴 第十二商音母书母、禅母、生母水、书 时、谁、瑞、殊、树 蓰、喔、删、讪、沙 第十三羽音母帮母、并母仄声( 齐齿)冰、边、标、秉、匾、表、 柄、臁、笔 便、别 第十四羽音母滂母、并母平声( 齐齿)披、屁、乒、偏、飘、板、 品、聘、片、票、匹、撇 皮、平、否、瓢 第十五羽音母明母( 齐齿)米、猫、明、绵、苗、闵、 免、渺、命、面、 妙、密、灭 第十六羽音母帮母、并母仄声卑、杯、藕、摆、布、拜、 不、百 敝、抱、罢、傍 第十七羽音母滂母、并母平声普、碰、配、铺、派、拍 醅、蓬、襄、蒲、仆、排 第十八羽音母明母蒙、迷、模、埋、蠓、美、 牡、买、孟、昧、暮、卖、 木、墨 第十九宫音母 见母 陔、改、盖、根、干、高、 梗、敢、稿、更、斡、告、 革 第二十宫音母溪母开、恺、慨、坑、看、尻、 怨、坎、考、碾、勘、靠 客、渴 第二十一宫音母 晓母、匣母 海、亨、喊、好、汉、呵、 火 孩、恒、寒、豪、狠、害、 号、 第二十二宫音母影母、疑母 呕、洹、哀、矮、爱、恩、 安 鄂、昂、硬、敖、遏、耦 第二十三商音母端母、定母仄声低、底、丁、颠、刁、项、 点、屑、帚 迭、地、定 第二十四商音母透母、定母平声 梯、艇、忝、胱、目天、 眺、惕 题、廷、田、调、 1 2 第二章等韵学声母系统 第二十五商音母泥母、疑母泥、呢、宁、黏、年、念、鸟端、醴辇来 尿、娘、酿、纽 凝、怖、牛、疟、孽 第二十六商音母来母黎、李、丽、零、连、遮、赧淖泥 领、脸、了、令、练、料、 立、烈、撩 第二十七角音母精母、从母仄声、见母疽 ( 细音)沮、组 綦、结、及、记、戎、解 第二十八角音母 清母、从母平声、溪母、 蛆、青、请、浅、千 群母( 细酱)全、捷 塞、定、器、教 琴、其、求、乔 第二十九角音母心母、邪母、晓母、履母西、心、先、萧、性 ( 齐齿) 斜、象 喜、戏、孝、享、休 行、闲、贤、匣 第三+ 角音母影母、疑母 衣、宜、埃、以、意、艾、 叶、因、殷、烟、腰、撼、 影、掩、杳 眼、衙、颜、言、银 第三十羽音母知母、澄母仄声、章母、 中、竹、追、转 俱举倨君郡 庄母( 合翻三等)倦慝 仲、坠、赚 舯、捶、骓、拙、准、章 嘬、庄、壮 第三十二羽音母徽母、澄姆乎声、昌母、宠驱去缺犬瘸溪 祥母、初母、崇母平声 虫群权帮 ( 合口三等)充、铳、吹、处、春、蠢、 川、串、出 垂 揣、疮、闯、粉 床、崇 第三十三羽音母书母、祥母、船母、生母 书、衰、谁、水、甩、树、 淘胸许绕 ( 合口三等) 帅 :眩匣 殊、孰 唇、顺 耍、霜、爽 第三十豳羽音母 影母、疑蹲 蕊芮e t 雍、蕤、迂、容、絮、爨、 用、豫 语、玉 1 3 等韵学音系研究 第三十五羽音母 非母、敷母、奉母 风、非、芙、讽 敷、抚 冯、肥、福 第三十六羽音母影母、疑母翁、威、乌、偎、为、尾、 武、饔、味、务 吴、外 第三十七商音母来母 龙、卢、来、陇、儡、鲁、 弄、泪、路、赖、禄、勒 第三十八商音母 日母 茼、髯、仁、然、桡、忍、 染、扰、认、日、热、若 从表2 1 1 来看,等韵学等音母( 声母) 与中古声母的对应关系与北京话大体 上相类,包括中古全浊声母的清化规律。例外之处主要在于泥来母的少数字相混, 见组合口三等字与知章组并列,日母个别字混入零声母。其中“产字来自中古 生母,变读塞擦音珞h ,与北京音相同。 关于这个声母系统有以下几点需要讨论: 一浊音清化问题: 浊音清化是中古语音体系向近代音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北音系统早在元 代中原音韵就已经全浊清化。许氏韵图没有浊音声母,来自中古的“并定澄 从邪崇船禅群匣 等全浊声母字已并入相应的清声母,其中塞音和塞擦音的演变 方式与北京音相同,平声并入相应部位送气清音,仄声并入相应部位不送气清音。 例外的只有第十一商音母滞字。滞,广韵:“直例切”,祭韵澄母去声,按照 分派规律仄声应该变为不送气音,但是韵图为送气音。查汉语方音字汇,现 代江淮官话滞字多读为送气音,如武汉念t s h l 、合肥念喀l 、扬州有文白异读, 文读为不送气音t s l ,白读为送气音t s h l ,文读应该是受到北京音的影响。 二知庄章相混,为卷舌声母; 知组、章组、庄组三组字相混,音值为卷舌声母。下表为韵图中来自中古知、 庄、章组声母的字。 1 4 第二章等韵学声母系统 表2 1 2 等韵学声母中古声母例字 第十商音母 知组 置章、直澄、站知、展知、张知、帐知、昼知 章组 支章、纸章、折章、真章、正章、毽章、战章、昭章、沼章、照章、 灼章、遮章、掌章、周章、帚章 庄组斋庄、债庄、斩庄、鱼乍庄、乍崇 第十一商音知组痴徽、持澄、耻徽、滞澄、逞徼、趁徽、廛澄、徼徽、超徽、潮澄、 母茶澄、长澄、畅徼、抽徼、稠澄 章组 尺昌、称昌、成禅、昌昌、厂昌、绰昌、醌昌 庄组钗初、柴氛搀初、产生、谶初、察初、炒初、钞初、叉初 第十二商音章组诗书、时禅 母庄组 蓰生、囔生、删生、讪生、沙生、煞生 第三十一羽知组中知、仲澄、竹知、追知、坠澄、赚澄、转知、戆知、卓知 音母 章组肿章、捶章、骓章、拙章、准章、专章、拙章 庄组嘬初、庄庄、壮庄 第三十二羽知组虫澄、宠徽、 音母章组充昌、铳昌、吹昌、垂禅、处昌、春吕、蠢昌、川昌、串昌、出昌 庄组揣初、戳庄、疮初、床崇、闯初、扔初 第三十三羽 章组 水书、书书、谁禅、瑞禅、殊弹、树禅、唇船、顺船、孰禅、硕禅 音母庄组衰生、甩生、帅生、霜生、爽生、刷生 切韵音系知、照系声母分为三组,一组为知系声母,照系声母分为两组, 一组为二等庄组,一组为三等章组。到了近代汉语,知照系声母出现了混并现象。 有些学者认为中原音韵知照系声母为一套声母,而以杨耐思、宁忌浮为代表 的学者则认为是两套,一套为舌尖后音,一套为舌叶音,但是这两组声母互补, 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到了晚清时期,知、照系声母的合并已经完成。从表2 1 2 来看,韵图知、庄、章三系合并是很明显的。( 庄组字存在两分现象,见下一小 点) 知、庄、章三系声母在韵图里体现为两组声母,一组为商音母,一组为羽音 母,两组声母下都包含了来自知、庄、章声母的字,这样安排是作者出于声介合 母的考虑,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羽音母拼介音( 该音母下所列之字绝大 多数来自中古合v - - 等字) ,第十、十一、十二商音母拼其他等呼,并非音质上 的差异。根据许惠自己的描写来看,对于第十、十一、十二这组声母他的定义是 “商音也,舌重卷开口出音,是为舌音,所谓卷舌也 ,对三十一、三十二、 三十三这组声母,他的定义是:“亦羽音也,唇上举口尖出音,是为唇音,所 谓纵唇也,嘴撮也。”之所以差异如此之大,我们认为作者是根据声介合母的原 则来对声母进行描写和归类的,由m 音的存在,使得两类声母看似差别很大, 1 5 等韵学音系研究 事实上从现代音位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理由将他们归为两类声母。 三庄组字部分归入精组; 韵图中庄组字存在两分现象,一部分并入知章组,一部分并入精组。并入精 组的庄组字来自中古假、遇、止、流、咸、曾梗摄。把这些字跟北京话里庄组读 同精组的常用字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许氏音系里庄组常用字并入精组的比北 京话多。 表2 1 3 韵图中读同精组的庄组字 庄母 初母崇母生母 假开二洒 遇合三阻初楚组 止开三 差( 参差)事使 流开三 邹皱愁瘦 咸开二谗 曾开三 侧仄色 梗开二争诤生 表2 1 4 北京话庄组读同精组的常用字 庄母初母崇母生母 假开二洒 遇合三阻 止开三辎滓差( 参差) 厕 流开三邹 搜搜飕 深开三 簪参( 参差)岑森涩 山合二 篡 臻开三瑟 曾开三 侧仄文读测恻文读色啬文读 梗开三责文读策册文读 通合三 缩文读 资料来源:从方言比较看官话的形成和演变( 刘镇发、李如龙、李焱、段亚广2 0 0 4 ) 从音韵地位来看,表2 1 4 这些韵图中未见的字在许氏音系里应该念同精 组,而韵图中念同精组的晒争诤皱初组楚谗愁使事生瘦这些字北京话都不念舌尖 音而念卷舌音。大部分北音,尤其是中原官话是庄组读同知章组;北京话里大约 有两成的庄组字混到精组,并且北京音中存在文白异读现象,侧、仄、策、册、 色、啬、责、策、册等字都有两读,文读为舌尖前音,而白读为舌尖后音,文读 1 6 第二章等韵学声母系统 读舌尖前音是受到官话音影响。根据许氏韵图来看,混入精组的庄组字占到四成 以上。庄组字较多地并入精组,是近代官话音的重要现象之一,许氏韵图也反映 出这一特点。 四腭化问题 近代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出现了三个舌面前音 幻蟛h9 ,舌面前音主要来 自中古精组和见组三等字,因为介音的影响而使声母颚化,这三个音也称为颚化 音,一般认为见组的颚化要先于精组。赵荫棠认为在中原音韵时代就已经产 生了颚化音,只是发音稍微靠后。朝鲜学者金基石以朝鲜文献对音资料为佐证, 认为1 8 世纪以前尖团音完全合流证据不够充分( 李无未2 0 0 6 ) 。韵略易通早 梅诗并未反映出产生颚化音声母。王力认为见系声母的颚化在方言里先行了一 步,而在北京话中则是清代后期的事情。尽管目前研究成果还不能确切说明舌面 音的产生时间及起源和演变过程,等韵学作于清末,韵图反映的舌面音是非 常清晰的。韵图中有三个角音母,第二十七、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一组声母下只 收精组和见组字,见下表: 表2 1 5 等韵学声母见组精组 第二十七角音母基见、己见、记见、解见、戒见、金见、 井精、浸精、翦精、将精、疽清、 间见、简见、涧见、肩见、见见、交见、沮从、 绞见、教见、家见、假见、架见、讲见、 绛见、鸠见、九见、甲见、结见、觉见、 臼群、及群、 第二十八角音母 欺溪、岂溪、器溪、琴溪、磬溪、欠溪、蛆清、青清、请清、千清、全清、浅 敲溪、巧溪、恰溪、其群、乔群、伽群、清、俏清、抢清、秋清、锵清、漆清、 茄群、求群、捷从、雀精 第二十九角音母 喜晓、戏晓、孝晓、享晓、休晓、行匣、西1 5 , 、须心、心心、醒心、先,1 5 , 、铣 闲匣、限匣、贤匣、虾匣、降匣、下匣、 心、线心、萧心、小心、些心、写心、 匣匣、学匣、穴匣、偕见、懈见、相心、秀一1 5 , 、修心、昔心、斜邪、 象邪、 从表2 1 5 可以看到,角音声母下所列之字都来自精、见组,其中来自开口 三等的占多数,虞韵为遇摄合1 2 1 - - - 等字( 疽沮蛆须) ,阳韵下有来自江摄开口二 等的牙喉音字( 讲绛觉) 。前面已经说过,第一、二、三宫音母和第十九、二十、 二十一宫音母对应中古见组声母,第七、八、九徵音母对应中古精组声母和部分 庄组声母,这三组声母合起来,包括了见组和精组的洪音字,与角音母下的精见 1 7 等韵学音系研究 组细音字截然分列,我们认为这几个角音声母应该为舌面前音。 五见组合口部分字与知章组字并列 见组部分字与知章组并列指的是在三十一、三十二和三十三羽音母下所列之 字既有来自于中古知庄章声母的字,也有来自中古见组声母的字。这些字来自果、 遇、止、山、臻、宕、江、通等摄合i ;3 - - 等字( 江摄为开口二等) 。在北京话中 读为卷舌音声母和舌面前音声母。 第三十一羽音母下所列的字有:中知、肿章、仲澄、竹知、追知、捶章、坠澄、 俱见、举见、倨见、骓章、嘬初、拙章、君见、准章、郡见、赚澄、专章、转知、倦群、 卓知、抓庄、庄庄、戆知、壮庄。其中俱、举、倨、君、郡、倦六个字来自于见组。 第三十二羽音母下所列的字充昌、虫澄、宠微、铳昌、出昌、吹昌、垂禅、驱溪、 除澄、处昌、去溪、揣初、缺溪、春昌、群群、蠢昌、川昌、权群、犬溪、串昌、戳庄、 瘸群、疮初、床崇、闯初、井刃( 创) 初。其中驱、去、缺、群、权、犬、瘸七个 字来自见组。见组字来自戈( 歌合三) 、虞( 遇合三) 、语( 遇合三) 、御( 遇合 三) 、仙( 山合三) 、线( 山合三) 、铣( 山合四) 、屑( 山合四) 、文( 臻合三) 、 问( 臻合三) 等韵。多数为合口三等字,仅铣、屑二韵为四等韵。 第三十三羽音母下所列的字有:水书、书书、谁禅、瑞禅、殊禅、树禅、唇船、 顺船、孰禅、硕禅、衰生、甩生、帅生、霜生、爽生、刷生、胸晓、汹晓、许晓、熏晓、 券溪、喧晓、悬匣、炫匣、靴晓。其中胸、汹、许、熏、券、喧、悬、炫、靴来自 中见组晓匣母合口三、四等字。 按照近代汉语官话音的演变规律,这些字应该读舌面前音声母。许氏韵图 中是存在舌面前音的,即第二十七、二十八以及二十九三个角音母,这在前面已 经讨论过,按照语音演变的类化规律,这些见组合口三等字也应该念舌面前音声 母,但是作者却将这些字归在羽音母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23∕T 3326-2022 基于区块链数据价值分析指南
- 财政精神演讲稿
-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方案模板
-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 小学生学习课件app
- 小学生外教课件
- 全国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课件
- 水暖安装工程量计算课件
- 水工程经济第一章课件
- 氩弧焊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新材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癌前病变》课件
- DB3308T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 有创血压监测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 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GB/T 44951-2024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绿色低碳铝评价导则及追溯指南》T CNIA 0245-2024
- 外研版(三起)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Module 2 单元测试(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电视台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贝尔宾团队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