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1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2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3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4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请思考:人们选择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城市与乡村人们从事的产业有什么根本不同?你认为二者出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吗?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乡村,讨论:,城市,1.了解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与发展史。2.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掌握城市化的特点。(重点)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基本前提)(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集市。(促进作用)(3)各种社会组织出现。,(乡村集市城市),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工业革命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出现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带,还有“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分布规律: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带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读图,找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中美洲,大多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业有极大发展,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活动: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共同特点?,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出现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促进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的增长A.B.C.D.,【典题训练】,A,【解析】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这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二是社会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二、城市化及其特点,思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哪些变化?什么是城市化?,图表:世界城市人口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19502000年),(1)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2)农村地区城市地区。(3)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城市化的表现:(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主要标志),1.城市化的概念:,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想一想:世界六大城市带内都有哪些特大城市?,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处于成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一般处于加速阶段,晚,早,低,高,快,慢,乡村城市,城市郊区、城镇和乡村(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超过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思考: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有哪些?,逆城市化的原因:,交通、通信的发展。城市地价上涨。大城市就业困难、环境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读图,比较各大洲城市化水平。,【典题训练】,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判断,世界城市人口在_年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2)从绘出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共同特点是_。不同特点是_;_;_。(3)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_发展水平。(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导致其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从图中可以读出以下信息:每个年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数量、每个年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19202000年两类国家城市化速度的差异、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趋势、世界总人口的变化、世界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及各年段的具体城市化水平、世界城市化进程趋势等。然后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解释成因。,【答案】(1)2000(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目前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3)经济(4)一方面是民族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畸形发展,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占用大量土地,使耕地面积减少。,2.地下水等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生态问题。,3.环境污染严重。,4.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5.绿化面积少。,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映射了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问题。,交通堵塞,香港笼屋和“笼民”,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焚风效应C.热岛效应D.酸雨现象,【典题训练】,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小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3.由该图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对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特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以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几点:(1)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2)城郊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的风,易将卫星城的废气带回城区。(3)城市化使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所取代。,答案:1.C2.A3.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原先的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在景观特征上,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化的概念,特点,交通,污染,水资源,耕地,城市化及其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带,差异加大,起源的基本条件,发展的三个阶段,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C,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A,(2012福建文综)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3选D,4选A。第3题,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城市化水平很低;并且由于人口增长快,所以城市化水平变化缓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上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结合图中折线的变化特点可以判断丁代表中国。第4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说明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增大,逆城市化现象已经出现,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城市环境趋于好转。,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8001992年),5.阅读下面关于城市化发展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年),(1)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_,_。(2)目前英、美、日等国的城市化速度_,原因是_。(3)我国城市化在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_,这表明_。,18501890年,19501970年,较慢,这些国家进入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1950,较快,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6.读下面“部分大洲或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将图中的代码,填入对应的地区之后:西亚_,非洲_,北美洲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