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疏通文意,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推理的方法;3、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感受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推理的方法。、难点: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知识链接】解题:邹忌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劝说,让齐王接受了谏言。【课前预习导学】一、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语气。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八尺有( )余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间( )进 期( )年 谤讥( )于市朝 朝( )于齐、停顿注意:今/齐地/方千里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诵读指导:第一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语气重);其妾畏惧拘谨之情(稍轻);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更轻)都要读出来。反复诵读“三问三答”,揣摩人物心理。第二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第三、四自然段:“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二、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注意重点字词句。(要求:结合注释自主翻译,标画出自己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将课下注释写在课文中相应的地方。)解释字词:窥镜( ) 何能及君( )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皆以美于徐公(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 )( )时时而间进 ( )( )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朝服衣冠朝:( )服:( )(3)吾妻之美我者美:( )(4)私我也私:( )(5)王之蔽甚矣蔽:( )(6)闻寡人之耳者闻:( )、古今异义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 ) 今义:( )(2)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 )今义:( )(3)窥镜而自视窥:古义:( )今义:( )(4)暮寝而思之寝:古义:( ) 今义:( )(5)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今义:(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 ) 今义:( )(7)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 ) 今义:( )、重点语句翻译: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忌不自信。C、与座谈。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E、王之弊甚也。F、闻寡人之耳者。 三、探究展示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5、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